天津南港工业区分区规划(2009-2023年)简要说明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517a0c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f.png)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正文:----------------------------------------------------------------------------------------------------------------------------------------------------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为全面提高我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加快循环、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委编制了《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十三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7年2月28日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十三五”规划资源综合利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长远战略,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全面提高我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加快循环、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回顾“十二五”以来,我市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推广先进技术、狠抓重大项目、实施科学监管等措施,以量大面广的大宗工业废弃物为重点,全面抓好从共伴生矿产资源、生产“三废”到再生资源各个环节的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领域逐步拓宽,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情况综合利用能力稳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由2011年的1736.59万吨达到2015年的1545.66万吨,综合利用量从2011年的1733.62万吨达到2015年的1523.97万吨,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钢渣、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实现了100%的资源化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保持在11立方米以下,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93%以上,用水效率全国领先;余热余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高炉炉顶压差发电、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实现推广,垃圾焚烧发电规模不断扩大;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主要废旧商品回收率达到70%;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不断完善,拆解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海水淡化能力超过30万吨/日,年海水直接利用量超过13亿吨。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5ae196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f.png)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3.02•【字号】津政发[2009]14号•【施行日期】2009.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津政发〔2009〕1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天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2009年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实现市委“一二三四五六”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任务的关键一年。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和对天津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要求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更好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天津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三月二日天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8年,全市在市委的领导下,圆满完成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发展水平有新提高,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预期。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35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
人均生产总值超过7800美元,接近市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的2010年目标。
化工园区消防规划编制要点及思路探究r——以天津南港化工园区为例
![化工园区消防规划编制要点及思路探究r——以天津南港化工园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fe49c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9.png)
化工园区消防规划编制要点及思路探究r——以天津南港化工园区为例韩欣宇;闫凤英;吴正平【摘要】由于化工园区在生产原料、空间组织、火灾风险等方面的特征,导致园区成为城市建成环境中火灾隐患严重的问题场所.文章从化工园区消防问题的特殊性入手,解读其消防规划编制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进而利用天津南港化工园区消防专项规划编制的规划实践,结合园区的安全格局、消防分区、消防站布局以及消防通道、供水和通信等主体内容,分析化工园区消防规划编制的要点.在此基础之上,从物质空间的整备和支撑体系的完善两方面,总结化工园区消防规划编制的思路,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8)005【总页数】6页(P439-444)【关键词】化工园区;消防规划;防火【作者】韩欣宇;闫凤英;吴正平【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产业聚集区通常指具有产业相关性的企业和机构,为节约社会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形成规模效益、提高竞争力,集中于特定区域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化工产业所拥有的集聚效应日渐凸显,化工园区的开发建设热潮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1]。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化工园区数量已达490余家[2]。
然而,在园区的实际运行中,化工火灾事故的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3],因其引发的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化工园区火灾灾害成为影响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在长期的探索中,我国消防规划的编制在整体思路、内容重点、实践操作等方面日趋成熟,但是仍客观存在防灾目标与方法单一、消防设施布局机械、消防装备针对性差等问题[4-6]。
而且有关化工园区消防规划编制的研究更为有限,且多集中于讨论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布局原则等理论层面的内容[7-9]。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十二五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规划的通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十二五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329405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1.png)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十二五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27•【字号】•【施行日期】2012.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十二五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规划的通知各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现将《滨海新区十二五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规划》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滨海新区十二五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规划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确定了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和十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26号)精神,扎实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2008年10月,市人民政府制定发布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三年实施计划(2008-2010年)》(津政发〔2008〕82号,以下简称《第一个三年计划》),组织实施了10个领域的20个重点项目和50个具体事项。
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相关部委和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个三年计划》基本完成,有力地支持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期间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的精神,按照《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津政发〔2011〕19号)和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滨海新区“十大改革”重点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津滨党发〔2011〕6号,以下简称《十大改革重点项目》),特编制本规划。
天津南港工业区分区规划_2009_2020_
![天津南港工业区分区规划_2009_2020_](https://img.taocdn.com/s3/m/426ba38fd0d233d4b04e6903.png)
图一
区位 图
图二
用地规 划图
图三
综合交通规划 图
图四
鸟瞰效果 图
三 规划 解决 的主要技术 问题
(一)定位与产业结构 按照天津空间发展战略的要 求和市发改委的总 体 发展计划 , 规划进一步明确 了南港工业 区的功能 定位和产业结构 ∃南港工业 区定位为 世界级重 化 产业和港 口综合体 #, 发展 石化 冶金装备 港口 物流 综合产业 # 四大主导产业及配套现代服务业 ∃
津现有空间矛盾, 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具有重大作用, 也是未来提升区域竞争力, 实现国家赋予目 标的重要
支撑 ∃为 了突出战略规划的实施, 中国城市效 吐 咙 设计
研究院进 而编制了本次 !天津南港工业区分区效咙d∀∃ 二 项 目概 况
南港工业 区位于 天津滨海新区内的大港 区, 距
天津市中心城 区4 公里 , 距 天津港 2 公里 , 交通便 5 0 捷 , 区位优势明显 ∃规划总范 围约 20 平方公里 , 大 0
2 0 0 9 .左
城市 规划通讯
心O .脚
屯 口 . 曰皿 洲 Q
兀 公 爪 砚
中规院专栏
项 目简介
工业区#,
一带 # 指生态绿化隔离带,
五园# 指四
天津 南港 工 业 区 分 区规 划
(2 0 0 9 一 0 2 0 ) 2
李潇 朱力大主导产Fra bibliotek园和公用工程园 ∃ 五园 # 具体分为基础
炼化组团 石油战略储备组团 精细化工组团等多个
组团 ∃ 这种组团式的格局能够适应滚动发展 , 有利于 分期建设, 也可根据实际开 发需要灵活置换 , 增 强规 划的弹性 ∃
一
项 目背 景
2008 年8 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 !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 确定了 双城双港 相 , 向拓展 一轴两带 南北生态 #总体发展战略 ∃新建
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两化”搬迁改造项目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两化”搬迁改造项目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ec2196dbd5bbfd0a795673fa.png)
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两化”搬迁改造项目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地点和背景
一、建设项目地点 本项目位于南港工业区西港池以南、南港六街以东、南港九街东侧规划道路 以西。 二、相关背景 天津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对内是华北、西北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 对外面向东北亚,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国务院 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 号),确立了 滨海新区的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滨海新区提出“一核双港、九区支撑、 龙头带动”的发展战略。南港工业区属于《天津市空间战略研究》“双港”中的 南港区和“九区”之一,未来滨海新区的石化、冶金等重化产业均转移或新建于 此,南港工业区承接了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的重、化产业。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示精神,深入 推进“美丽天津、安全天津”建设,化解安全和稳定风险、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 改善、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提升渤化集团核心 竞争力,天津市政府第 63 次常务会议(2015 年 12 月 31 日)决定实施天津渤化 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两化”搬迁改造项目。 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两化”搬迁改造项目选址于天津南港工业区西 港池南侧。拟建设10套主装置、罐区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和行政办公 区。填海面积约305公顷。 本项目由库区、中部工艺装置区、南部工艺装置区、铁路仓储区 4 个功能区 组成,前 3 个功能区东西向布置在南港六街与南港九街之间,南北向布置在西港 池与港虹路之间,3 个功能区由规划的红旗路及绿化工程、创新路隔离;铁路仓 储区布置南港九街东侧。填海工程主要利用独流减河和青静黄河闸下滩涂及大港 区港池和航道疏浚土吹填,项目所在区域现状标高约为 3.5m(1972 年天津大沽 高程系),本项目填海工程已基本完成,施工顺序为围堤和隔堤建设、疏浚吹填。 设计成陆高程为库区为 5.5 m,其它 3 个区块为 3.75 m,高程 3.5m 以上采用陆上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a54496fa8114431b90dd8cb.png)
天津市空间发展"双城双港"战略规划征求民意来源:天津日报2009年06月03日08:37 我来说两句(0)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2006年7月,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该规划进一步调整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定位,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指导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自去年5月开始,组织开展了《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
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国家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和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按照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城市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结构等重大问题作出展望和安排。
按照高起点规划的要求,我们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高水平设计单位组成联合设计团队共同承担规划编制工作,相继开展了港口集疏运、盐田利用等多项专题研究,并邀请规划、交通、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反复研讨和论证。
市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先后十几次现场办公,听取汇报,深入讨论研究。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对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进行了审议。
规划部门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从6月3日至12日,用10天时间充分听取、广泛征求全市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一步完善提升规划方案,为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保障。
征求意见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广泛集中群众的智慧,推动“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深入扎实开展,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天津、建设天津、发展天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天津南港工业园
![天津南港工业园](https://img.taocdn.com/s3/m/0025601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1.png)
天津南港工业园第一篇:天津南港工业园招商咨询电话:************天津南港工业园南港概况南港工业区规划西起津歧公路,向东围海造陆至-4米等深线,南至青静黄河右治导线,北至独流减河左治导线,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6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8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呈“一区一带五园”布局,“一区”指南港工业区世界级重化产业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一带”指在南港工业区西侧,沿津歧公路建设宽约1公里的生态绿化防护隔离带。
“五园”指石化产业园、冶金装备制造园、综合产业园、港口物流园和公用工程园。
南港工业区定位于“世界级重化产业和港口综合功能区”。
以发展石油化工、冶金装备制造为主导,以承接重大产业项目为重点,以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港口物流业为支撑,致力于建设一流的综合性、一体化的现代工业港区。
区位交通南港工业区距天津市中心区45公里,距北京165公里,距天津新港25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
同时区内输港集输运体系完善,拥有铁路、公路、招商咨询电话:************港口及航空四维一体的高效运输网络,促进区内企业与外界快速畅通。
南港工业区将规划建设3条对外高速公路通道,分别为海滨大道、津石高速和南港高速,形成“两横一纵”的对外集疏运公路格局。
城市道路系统由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三级构成,形成“四横四纵”为主的干路系统。
“四横”为创业路、红旗路、创新路和南堤路;“四纵”为汉港快速路、西中环延长线、海防路、海港路。
次干路承担联系内部各产业功能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功能。
南港工业区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共同构成“六横五纵”的综合道路系统。
此外,南港工业区还规划两条铁路线路,分别为北部南港一线和南部南港二线,两条铁路线之间设有连接线。
南港一线从万码站引线进入南港工业区,并设分线向北跨海与临港工业区相连接。
南港二线和南部南港高速并线进入工业区。
铁路:区内货运铁路与天津市地方铁路和国家铁路网自由联通,拥有万马、黄马两条进港线,形成客货混合、路港联运的大型铁路枢纽。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4e9490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b.png)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18•【字号】•【施行日期】2012.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现将《滨海新区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八日滨海新区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一五”时期,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改革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党中央将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新区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国务院批准了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使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先行先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行政区的成立,为滨海新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又好又快地实现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滨海新区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有利条件。
“十二五”是滨海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要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把握奋斗目标,狠抓重点任务的落实;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以进取的精神和拼搏的勇气,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实现新区商务工作的高起步,努力开创商务工作的新局面,为滨海新区尽快实现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排头兵”和“两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做出贡献。
根据新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滨海新区的定位,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滨海新区坚持改革开放,新区商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十一五”时期,滨海新区三大功能区(开发区、保税区和高新区)的开发面积达到近百平方公里,招商引资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从2009年开始,新区打响了中心商务区、东疆保税港区和中新生态城等载体建设的“十大战役”,总面积超过700平方公里。
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641c81d192e45361066f5a3.png)
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是滨海新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也是滨海新区加快实施“十大战役”,全面落实功能定位,推进开发开放的关键阶段。
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工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进一步增强新区工业整体竞争力,加快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实现由“滨海制造”向“滨海创造”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十一五”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滨海新区紧紧抓住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大项目、好项目为重点,加速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功能区开发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了新区工业综合竞争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十二五”新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支撑带动作用显着增强。
“十一五”期间,新区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399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653亿元,突破万亿大关,年均增长21.7%;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0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16亿元,年均增长25.2%;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新区工业仍是拉动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显着成效。
201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60亿元。
实施龙头项目带动,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新区。
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空客A320总装线、中航直升机总装基地、“天河一号”超算中心、维斯塔斯风电设备等项目建成投产,新一代运载火箭、中船重工造修船、和谐型大功率机车、长城汽车、中粮佳悦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为工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天津南港工业区规划方案
![天津南港工业区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1cb3db81c758f5f61f67fe.png)
天津南港工业区规划方案天津南港工业区规划Schematic Plan on NanGangIndustry AreaSchematicPlan on NanGangIndustry Area南港工业区规划Schematic Plan on NanGangIndustry Area空间和产业布局Schematic Plan规划背景Background 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Infrastructures 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发展目标Guideline,Orientation ,Objective项目实施进度Construction Schedule产业发展Industry Development建议Suggestion规划背景Background规划背景国家战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战略“双城、双港”南港工业区规划规划背景“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
”天津城市总体定位国际港口城市北京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定位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规划背景“双城、双港”战略“港城分离,港移城进”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发展目标Guideline,Orientation ,Objective 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按照国家对滨海新区建设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功能定位,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双城双港”战略调整为契机,充分发挥临港、临海区位优势,统筹协调、以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为重点,大力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等产业,走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功能定位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能源储备基地结合国家要求现代化装备制造基地审视天津战略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实现港口提升国际海运散货物流中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坚持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依托临港、临海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石油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形成港口物流、园内工业和周边城区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格局,逐步建设成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经济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土地利用佳、集聚效益好、生态环境优、带动能力强、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上下游关联紧密、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基地。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津政发[2009]10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津政发[2009]10号](https://img.taocdn.com/s3/m/3a0c277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6c.png)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津政发〔2009〕1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中心城区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工作思路,明确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大力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事关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对于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促进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中心城区发展定位和目标(一)功能及产业定位。
综合考虑中心城区发展基础,坚持高端高质高新发展方向,确定各行政区功能及产业定位。
和平区--“金融和平”:建设成为我市的金融中心、现代商务中心和高端商业中心的核心区。
重点发展银行期货证券类金融业、高端零售业、信息中介等现代商务服务业和以历史风貌建筑为主的文化旅游业。
河西区--“商务河西”:建设成为中心城区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的现代商务聚集地,文化传媒和会展中心,高档居住区和休闲娱乐区。
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文化会展业和以服务外包为主的科技服务业。
南开区--“科技南开”:建设成为市级教育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科技服务及科贸机构的聚集地。
重点发展以科技与信息服务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五金、汽配和数码产品为主的商贸业,以健身娱乐为主的体育休闲业,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旅游业。
河东区--“金贸河东”:建设成为市级商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交通枢纽,面向北京和滨海新区的金融、商务聚集地。
关于天津南港工业区东部港区生态环境的规划思考
![关于天津南港工业区东部港区生态环境的规划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e07323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3.png)
关于天津南港工业区东部港区生态环境的规划思考魏飞;张永金【摘要】南港东部港区作为一个新兴港区,将大力发展大宗干散货、石化类、散货物流以及与之配套的商务服务,在生态环保问题上应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同时有所创新。
本文从规划角度对东部港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建设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港区的整体思路。
%As a new harbor,Nangang Port East Harbor will be planned to develop greatly the logistics business of a large amount of dry bulk cargo,petrochemicals,bulk cargo and the supporting commercial servic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high initial position,high standard and innovation conten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lso analyzed and studied from the aspectof the harbor layout to propose a whole planning to construct an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sustainable new harbor.【期刊名称】《港工技术》【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36-37,56)【关键词】生态环保;南港东港区;规划布局;集疏运体系;清洁生产【作者】魏飞;张永金【作者单位】天津港南港港务有限公司,天津300280;天津港南港港务有限公司,天津 3002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1.5天津南港东部港区作为一个新兴港区,将大力发展大宗干散货、液气石化类、装卸运输及物流配套服务,在生态环保问题上应努力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力求有所创新。
天津南港工业区分区规划(2009-2023年)简要说明
![天津南港工业区分区规划(2009-2023年)简要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2a2a55980eb6294dc886c3e.png)
天津市供热发展“十三五”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1.1 “十二五”工作回顾1.1.1 供热现状(1)供热面积截至2015年底,集中供热面积3.73亿平方米, 集中供热普及率91%。
表1-1 现状供热面积及集中供热普及率统计表(2)现状热源1、全市共有热电厂12座,总容量11113兆瓦,总供热能力1.32亿平方米,总供热面积1.14亿平方米。
表1-2 现状热电厂汇总2、全市有燃煤锅炉房共132座,总供热面积1.32亿平方米;燃气锅炉房142座,总供热面积1.12亿平方米。
3、全市可再生及其它清洁能源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
4、现状热源结构。
天津市燃煤锅炉房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5%,热电联产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1%,燃气、可再生能源及其它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4%。
1.1.2 “十二五”主要成效(1)集中供热普及率稳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73亿平方米,比“十一五”末期(2.52亿平方米)增长0.48倍。
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1%,比“十一五”(85.2%)提高5.8个百分点。
(2)热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燃煤锅炉供热比重占全市供热面积的35%,比“十一五”(68%)降低33个百分点;热电联产占31%,比“十一五”(28%)提高3个百分点;燃气、可再生及其它清洁能源比重占34%,比“十一五”(4%)提高30个百分点。
表1-3 热源结构对比表(3)燃煤锅炉房改燃和并网成效突出。
截至2015年底,我市累计改燃并网212座锅炉房,共计511台锅炉,改造供热面积1.29亿平方米。
(4)启动可再生能源供热综合能源站建设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市启动了可再生能源供热站建设工作。
目前已开工建设20座能源站,总服务面积468.6万平方米。
(5)供热能耗明显降低。
2015年底,我市建筑供热平均标准煤耗为15.78公斤标煤/平方米,比“十一五”(22.15)末降低能耗29%。
天津南港工业区防潮及高程设计
![天津南港工业区防潮及高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58a45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5.png)
天津南港工业区防潮及高程设计李鑫;郑厅厅【摘要】结合天津南港工业区防潮及高程设计工作,探讨港区屏障作用对防潮设计的影响,分港区和工业区采用不同的防潮方案;分析场地高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确定了技术经济效果更加理想的高程设计成果,通过建设防潮堤、排水泵站等措施,保障区域安全。
%The dampproof and elevation design of Tianjin Nangang Industrial Zone is taken into account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harbor’s barrier action on dampproof design,which shows that different dampproof options should be adopted for the harbor and industrial zone respectivel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ield elevation design is analyzed to determine perfect elevation design results which lead totechnical&economical benefit. The industrial zone could be protected by constructing sea embankment and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 etc.【期刊名称】《港工技术》【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18-20)【关键词】南港工业区;防潮;高程;设计【作者】李鑫;郑厅厅【作者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1.5天津南港工业区是天津“双城、双港”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建立以来,为支持打造世界级能源化工产业基地的目标,保障区域安全,在防潮和高程设计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南港工业区分区规划 概述
![南港工业区分区规划 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8ca61f6f61fb7360b4c6515.png)
第一章分期建设规划第一节近期(一期)建设规划第一条发展规模近期(一期)的建设期限为2009—2012年,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0平方公里。
预测就业人口5.5万人,其中区内居住0.5万人,企业厂区自建宿舍解决,其余人口在北部大港城区东扩盐田区解决。
第二条用地布局一期主要规划5类用地,分别是:石化产业用地36.9平方公里;仓储用地3.1平方公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7平方公里;市政设施用地0.75平方公里;生产技术支撑用地0.5平方公里。
规划在布局上优先满足中石油炼化、蓝星等确定项目的选址要求。
规划在海滨大道西侧、现有场平陆域中布置下游精细化工,与核心炼化项目共同形成石化整体产业链。
规划在海滨大道西南侧现有盐田,规划弹性石化用地,灵活进驻中小型企业。
规划在海滨大道东南侧发展第二套炼化一体化核心装置,并发展相应的下游精细化工。
规划在一期中心位置规划公用工程岛、化工品综合市场和生产技术支撑产业。
第三条航道建设一期形成西侧港池,岸线长度6公里,水域面积约7.5平方公里,码头建设等级为5万吨级。
规划在岸线东、南、北三个方向修建防波堤,总长约18公里,口门设于-2.5米等深线处。
对于防波堤建设的具体位置,正在同步开展相关模型实验研究工作来最终确定。
第四条道路交通现状道路有津岐路、海防路、海滨大道。
需新建的主要道路有:东西向——津石高速、创业路、红旗路、创新路、南堤路、南港高速;南北向——海港路和中央大道。
另外,还需建北部铁路南港一线。
南港一线从万家码头接轨从海滨大道和海港路之间进入南港工业区,同时设分线向北跨海与临港工业区相接。
进入工业区内的铁路线路在海滨大道东侧设编组站,从中引企业专用线服务于近期进驻项目。
第五条市政设施(1)供水工程一期新建南港工业区水厂,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
结合一期污水厂建设再生水厂,一期规模为11万立方米/日。
建设自新泉海水淡化厂至工业区的海水淡化水输水管,输水能力20万立方米/日。
在区内分别建设配套的环状自来水配水管网、海水淡化水配水管网和再生水回用管网。
从天津南港工业区建设 看津冀港口群之竞争合作
![从天津南港工业区建设 看津冀港口群之竞争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51188d3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8.png)
从天津南港工业区建设看津冀港口群之竞争合作张敏;翟再【摘要】随着天津市“双城双港”空间发展战略的确立,南港工业区的概念逐渐清晰.作为天津市“双城双港”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港工业区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等方面快速推进.截至2010年12月,南港工业区招商引资额已达569亿元,实现造陆面积35平方公里,围海面积65平方公里.整理完成具备项目摆放条件土地50平方公里,外围防波堤基本建成,2个5000吨级建材码头完成主体施工,能源配套初步得到保障,预计2011年8月即可开港通航.未来,南港工业区将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聚酯化纤、精细化工和能量综合利用4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30条产品链,构建完善的石化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形成技术水平一流、上中下游关联紧密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期刊名称】《中国海事》【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2页(P44-45)【作者】张敏;翟再【作者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滨海会展有限公司;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滨海会展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天津市“双城双港”空间发展战略的确立,南港工业区的概念逐渐清晰。
作为天津市“双城双港”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港工业区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等方面快速推进。
截至2010年12月,南港工业区招商引资额已达569亿元,实现造陆面积35平方公里,围海面积65平方公里。
整理完成具备项目摆放条件土地50平方公里,外围防波堤基本建成,2个5000吨级建材码头完成主体施工,能源配套初步得到保障,预计2011年8月即可开港通航。
未来,南港工业区将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聚酯化纤、精细化工和能量综合利用4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30条产品链,构建完善的石化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形成技术水平一流、上中下游关联紧密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一、津冀港口群的竞争态势津冀港口群作为环渤海地区三大子港口群之一,是以天津港为核心,秦皇岛港、唐山港和黄骅港为主要支线港的港口集群。
关于天津南港工业区东部港区生态环境的规划思考
![关于天津南港工业区东部港区生态环境的规划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f0d143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2.png)
关于天津南港工业区东部港区生态环境的规划思考
魏飞;张永金
【期刊名称】《港工技术》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南港东部港区作为一个新兴港区,将大力发展大宗干散货、石化类、散
货物流以及与之配套的商务服务,在生态环保问题上应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同时有所创新。
本文从规划角度对东部港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建设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港区的整体思路。
【总页数】3页(P36-37,56)
【作者】魏飞;张永金
【作者单位】天津港南港港务有限公司,天津300280;天津港南港港务有限公司,天津 3002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51.5
【相关文献】
1.大型化工园区消防规划内容创新研究——以天津南港工业区为例 [J], 马全军
2.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J],
3.南港东部港区规划布局研究 [J], 赵烁;王永强
4.天津经济开发区(南港工业区)标准厂房项目的管理经验介绍和思考 [J], 沈柏;赵泓;姚沛夕
5.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工程附近海域水质调查 [J], 宗燕平;屠建波;谭晓璇;何荣;阚文静;石海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供热发展“十三五”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1.1 “十二五”工作回顾1.1.1 供热现状(1)供热面积截至2015年底,集中供热面积3.73亿平方米, 集中供热普及率91%。
表1-1 现状供热面积及集中供热普及率统计表(2)现状热源1、全市共有热电厂12座,总容量11113兆瓦,总供热能力1.32亿平方米,总供热面积1.14亿平方米。
表1-2 现状热电厂汇总2、全市有燃煤锅炉房共132座,总供热面积1.32亿平方米;燃气锅炉房142座,总供热面积1.12亿平方米。
3、全市可再生及其它清洁能源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
4、现状热源结构。
天津市燃煤锅炉房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5%,热电联产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1%,燃气、可再生能源及其它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4%。
1.1.2 “十二五”主要成效(1)集中供热普及率稳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73亿平方米,比“十一五”末期(2.52亿平方米)增长0.48倍。
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1%,比“十一五”(85.2%)提高5.8个百分点。
(2)热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燃煤锅炉供热比重占全市供热面积的35%,比“十一五”(68%)降低33个百分点;热电联产占31%,比“十一五”(28%)提高3个百分点;燃气、可再生及其它清洁能源比重占34%,比“十一五”(4%)提高30个百分点。
表1-3 热源结构对比表(3)燃煤锅炉房改燃和并网成效突出。
截至2015年底,我市累计改燃并网212座锅炉房,共计511台锅炉,改造供热面积1.29亿平方米。
(4)启动可再生能源供热综合能源站建设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市启动了可再生能源供热站建设工作。
目前已开工建设20座能源站,总服务面积468.6万平方米。
(5)供热能耗明显降低。
2015年底,我市建筑供热平均标准煤耗为15.78公斤标煤/平方米,比“十一五”(22.15)末降低能耗29%。
(6)热计量试点面积扩大。
天津市从2001年起开始筹划供热计量收费改革工作,初步建立了供热计量收费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体系。
“十一五”末供热计量收费试点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仅占全市集中供热面积的11.9%,“十二五”期间加大了供热计量试验力度,“十二五”末全市热计量收费试点面积达到11100万平方米,占全市集中供热总面积的29.8%,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8个百分点。
1.1.3 “十二五”发展情况总结(1)热电联产供热比例未达到“十二五”目标。
“十二五”末,热电联产供热比重占31%,未达到“十二五”目标(大于50%)。
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受政策、审批及建设速度等因素影响,热电厂建设缓慢。
(2)可再生能源供热比例未达到“十二五”目标。
“十二五”末,可再生能源供热比重占4%,未达到“十二五”目标(大于10%)。
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资源的限制、开发建设单位节能意识的欠缺、自建项目的激励政策尚不完善、利用可再生能源机制不健全等因素。
(3)供热计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11100万平方米。
(4)供热能耗明显降低,建筑供热平均标准煤耗15.8公斤/平方米。
表1-4 天津市供热“十二五“发展情况总结1.1.4 存在问题(1)热电厂建设速度需进一步提高。
新建热电厂建设周期较长,不能及时为周边新建建筑供暖,还需要建设临时锅炉房来过渡,造成热源建设滞后。
现状热电厂存在改造潜力,热电厂供热能力没有充分发挥。
(2)集中供热发展不均衡。
主城区、滨海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较高,达到了90%以上,远郊五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还较低,仅为76.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大部分地区仍需依靠分散小锅炉供热,供热能耗较高,污染较重。
(3)系统能效有待提高。
热电厂调峰没有完成,供热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区域锅炉房运行和管理还存在进一步节能空间;供热计量普及率较低。
(4)可再生能源供热比例低。
天津市可再生能源供热条件优越,而现状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仅占总供热面积的4%,未能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现状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开发不足,其利用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5)供热系统能效和安全供热有待提升部分供热管网老化,影响供热安全和供热效率;供热系统运行及管理存在节能潜力,供热系统应急和监管平台尚未建成。
1.2 城市概况1.2.1 地理位置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地理坐标:北纬38°34′~40°15′,东经116°34′~118°04′。
北依燕山,东临渤海,隔海与日本、朝鲜半岛相望,在东北亚经济区中居于中心位置,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欧亚的“大陆桥”铁路运输距离最近的起点。
天津市处于京、津、唐地区的南部,环渤海地区中心,东北亚地区经济发达的中枢部位。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天津历史上就一直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华北、西北等广大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并逐渐成为蒙古和中亚内陆国家进出太平洋的重要出海口。
天津市交通条件优越,已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交通网络。
境内有京哈、津沪、京九、津蓟、大秦等国家铁路干线通往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区。
公路网四通八达,京津塘高速公路将北京、天津连成一个整体,京福、京唐、山广等国道与多条市级公路构成对外交通的骨架。
1.2.2 自然资源条件(1)地形地貌天津市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海岸带和滩涂等。
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平均在2~10米之间。
全市只有北部有部分山区,属燕山山脉,最高峰为蓟州区和兴隆县交界处的九山顶,海拔1078.5米。
(2)地质特征天津市工程地质条件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变差,地耐力在8.7~26.6吨/平方米之间,一般为15~19吨/平方米。
沿山地带、河流冲积扇面的上部和中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市区、滨海地区以及河滩等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中心城区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第四纪底界埋深400米左右,为河流相、湖沼相和海相沉积,岩性主要为粘性土与粉砂、细砂互层,沿海地区浅部埋藏有淤泥质土。
天津市处于京、津、唐地震多发区,断裂不同期数量繁多,分布错综复杂,主要活动断裂带有十余条,其中有宝坻断裂带、蓟运河断裂带、天津北断裂带、海河断裂带和大城断裂带等。
天津市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汉沽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其他地区为7度区,其中大港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其余12个辖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3)气候天津市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面对太平洋,季风环流影响显著,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冷高气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多偏南风。
天津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有明显由陆到海的过渡特点:四季明显,长短不一;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第二章“十三五”发展目标2.1 “十三五”面临的形势要求2.1.1 “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
(1)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达之都。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体经济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达到新水平,综合实力和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5%。
(2)建设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之都。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创新人才大量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国前列。
(3)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之都。
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空气质量、水质达标率显著提高,林木绿化率大幅提升。
(4)建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崇德尊法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5)建设共有共享、安全安定的和谐幸福之都。
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生产生活安全有序,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1.2 发展要求(1)低碳减排要求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和建设“美丽天津”的要求,加大可再生能源及燃气供热比重,减少燃煤消耗,防治大气污染。
(2)供热需求刚性增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市供热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趋势。
(3)天然气稳定供气压力增大天然气在冬季供热中的使用比重增加,将进一步扩大天然气用量的冬夏峰谷差异,天然气冬季气源保障和价格逐步成为制约供热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规划范围及年限规划范围为天津市城镇建设区域,包括主城区(中心城区、环外部分)、滨海新区和远郊五区三个部分。
其中:主城区、滨海新区规划范围为区域内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采暖用热。
远郊五区规划范围仅包括城区和镇区范围内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采暖用热。
规划年限:2016~2020年。
2.3 规划依据(1)《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2)《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3)《天津市供热规划(2014-2020年)》;(4)《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5)《天津市地热资源规划(2016-2020年)》;(6)其它相关规划。
2.4 规划原则(1)调整热源结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热电联产,提高清洁能源供热比例。
按照《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实施既有燃煤供热锅炉改燃或并网。
不再新扩建燃煤供热锅炉房,新建建筑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产或燃气供热:其中新建住宅优先采用地热,新建公建有供冷、供热需求的,优先采用浅层地热能和燃气作为冷、热源。
(2)安全、可靠、先进性原则利用科学、成熟的方法进行负荷需求预测,保障热负荷预测准确性。
合理加大供热设施建设规模,在满足负荷需求基础上,适度超前,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合理规划现有和新建热源,保障天津市供热需求,采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可靠。
(3)可实施性原则对于影响规划方案实施的热源布点、管网走向等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4)经济性原则减少重复建设,打破现有行政区、功能区的界限。
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网布局,提高热源和管网的运行效益。
2.5 供热“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构建以热电联产为主,多种能源形式为辅的集中供热格局,积极推广和探索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将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能的供热系统覆盖全市主要城镇建成区,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