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填图DGSS教程03-野外数字地质路线调查
【精品】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
![【精品】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c06460c9cfc789eb162dc84d.png)
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流程为: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野外总图库创建→野外手图创建→野外数据采集→桌面PRB数据整理(包括野外手图数据整理、野外采集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实际材料图制作→编稿原图(地质图)制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资料汇交。
1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1.1资料收集收集前人资料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掌握前人对调查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野外工作的主攻方向。
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及说明书,以便了解工作区区域地质总体特征;调查区所有的综合或专项调查的科研报告、专著、研究论文等,特别是最新的、总结性的资料,以便迅速了解前人的工作全貌;调查区内已有的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钻孔岩心、各类岩石薄片等,以便迅速建立调查区有关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不同时代形成的地质资料,以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前人的填图单位进行合理的归并和重新厘定;调查区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方面资料,详细了解调查区野外工作条件,为野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有关地形、道路、物质供应、居住等背景资料。
1.2背景数据准备数字填图工作需要数字化的地形图资料,因此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收集合适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数据或纸介质地形图作为数字填图中背景图层所需要的数字化地理底图。
如果收集到的是纸介质的地形图,需要将地形图数据扫描成数字图像,然后在MapGIS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形成可以使用的数字化地形数据。
如果收集到数字化的地形图数据,将数据转换为数字填图所需要的MapGIS数据格式。
数字填图系统对于作为背景图层的地理底图数据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①数据的单位为米;②坐标系类型为北京54/西安80平面直角坐标系;③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投影,对于比例尺没有特殊的要求。
数字填图 DGSS 操作步骤
![数字填图 DGSS 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e68a4aabd64783e08122b48.png)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总图)
地质点描述相似程度比较工具
采用“最长相同子串” 法进行比较。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剖面)
新建剖面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剖面)
打开剖面(两种方式)
对话框方式
剖面控制台方式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剖面)
野外实测剖面、数码照片和素描图导入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剖面)
五 实际材料图
实际材料图综合工具:
(6) 地质界线地质代码和参数一致性检查:
五 实际材料图
拓扑重建的方法:
原始数据变动之后,地质区文件需要进行拓扑重建。
此时利用系统提供的“带参数的label点保存”等技术 手段,可以使拓扑重建的过程由全局修改变为局部修 改,由复杂变得简单,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手图)
PRB数据质量程序检查:
对照查错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总图)
野外手图入库:
(1) 单条路线入库 (2) 批量路线入库 (3) 更新路线属性(适用于图元个数未变动,
只需更新现有图元属性的情况)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总图)
综合浏览和查询工具:
(1) 属性联动浏览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总图)
导入掌上机路线数据: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手图)
浏览和编辑原始数据:
地质点 地质路线 地质界线
样品 产装 化石 素描 照片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手图)
PRB图式图例整理和重新计算功能: 自动生成PRB点图元的静态注释图层
重新计算和点坐标重新写入等功能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手图)
注意把地质线文件中合法 的悬挂线(如断层等)删 除,保证拓扑检查再无错 误。
数字填图DGSS数字填图地质调查平台操作
![数字填图DGSS数字填图地质调查平台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904a283a7fd5360cbb1adb32.png)
A
59
五 实际材料图
实际材料图综合工具:
(3) 线弧一致性检查:
检查geopoly中的弧段和geoline中的地质线的一致性。
A
60
五 实际材料图
实际材料图综合工具:
(4) 填图单位代号与图形参数匹配检查:
A
61
五 实际材料图
实际材料图综合工具:
(5) Geopoly填图单位代号与注释一致性检查:
b.线拓扑检查
c.对每一条悬挂线进行检查、处理(注意断层)
A
50
五 实际材料图
地质体的形成(拓扑造区):
(1) 地质线转弧段(两种方法):
注意勾选“弧段可见”选项
A
51
五 实际材料图
地质体的形成(拓扑造区):
(2) 地质体区拓扑检查:
注意把地质线文件中合法 的悬挂线(如断层等)删 除,保证拓扑检查再无错 误。
80-100米,3层
1-2导,方位44,坡角-2,斜距100米
分层:0米处,跨导线未分层,
0-50米,仍为3层
50-100米,4层
A
注意:
①分层位置记录分层起点值。 ②跨导线不分层时,在导线起 点处(0米)重新记录该分层。 ③采样过程按分层顺序编号
21
三 掌上机数据采集(Rgmap)
实测剖面测制记录规则
A
55
五 实际材料图
实际材料图属性编辑工具:
(3) 实际材料图点线面实体属性录入与编辑:
具体方法为选择相应功能菜单后,直接选择该图层中的某个图 元进行编辑。
A
56
五 实际材料图
实际材料图属性编辑工具:
(4) 实际材料图点线面实体属性录入与编辑:
数字填图(DGSS)操作步骤
![数字填图(DGSS)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0364774fab069dc502201e3.png)
(2) GEOLINE.WL 线文件。用于连接地质界线。
(3) GEOLABEL.WT 点文件。可用做地质面实体的标注点。
a
46
五 实际材料图
连接地质界线:
在GEOLINE.WL文件中根据B过程等野外数据进行 地质界线的连接,其中包括断层线和图框线等,为 最终拓扑形成地质体面文件做准备。
(1) 编辑GEOLINE.WL图层
4
一 新建图幅工程
新建工程时必须要选择背景图层
背景图层的作用:
(1)提供工作区数 据采集背景资料。
(2)初始化工作区 地图参数。
a
5
一 新建图幅工程
新建工程后需手动添加需要的背景图层:
a
6
一 新建图幅工程
再次打开工程有两种方式:
打开最近的工作区菜单
a
工作区控制台
7
一 新建图幅工程
编辑PRB字典库,为野外数据采集做准备:
D1044
各项目可根据自身项目的具体情况自定义路线号与地质点号的分配规则。
a
10
二 新建野外手图
步骤② :新建野外手图工程 两种方式:
对话框方式
a
控制台方式
11
二 新建野外手图
步骤③ :转为掌上机数据
a
12
二 新建野外手图
步骤③ :转为掌上机数据
a
13
三 掌上机数据采集(Rgmap)
a
14
三 掌上机数据采集(Rgmap)
a
26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手图)
利用mapgis基本工具整饰路线数据:
由掌上机直接转入的野外原始数据往往比较粗糙,影 响图面美观。常见问题及相应图元整饰功能如下:
03-1 野外填图工作方法
![03-1 野外填图工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dda1ea9b89680203d82557.png)
地学院岩矿系 朱云海 2014年9月
野外地质路线调查
1、前期准备 2、野外地质路线布设 3、 野外地质路线调查
1、前期准备
1.1 地形底图的准备 准备合适比例尺的地形图数据或纸介 质地形图作为地形地图。如1:25万填图需 采用1:10万地形图及1:25万地形图或地形 数据库,1:5 万填图需采用 1:2.5万地形图
D0002断层控制点
地质点号:D0002 坐标:110°56′4.9″;30°29′39.5″;H260m 露头:天然,差 点性:断层控制点 风化程度:强风化 描述:
点上断层主要表现有: 1、卫片上存在明显的线状影像; 2、地貌上陡崖与山垭; 3、两侧地层不连续,产状差异明显,点北产状近直立。点北东为 陡山沱组(Z1d)深灰色薄中层状白云岩夹泥岩,岩层破碎,沿裂 隙见方解石脉充填,产状200∠80° ;点南西为石牌组( ε3s )灰 绿色页片状粉砂质泥岩,产状 205∠38° 。 4、见宽超过20m破碎带,主要由角砾岩、碎裂岩组成。断层面不 特征,宏观产状为走向330 °,倾角近直立。
和1:5万地形图或地形数据。
三斗坪幅1:5万地形图
1.2 填图单位的确定
填图单位的划分是地质填图的基础,在踏勘、实测剖 面基础上,根据填图比例尺及岩性的一致性、稳定性 和可靠性,确定填图区的地质填图单位。 1)地层填图单位 南华系:Nh1l、Nh2n 震旦系:Z1d1、Z1d2、Z1d3、Z1d4、Z2dnh(蛤蟆井 组)、Z2dns(石板滩组)、Z2dnb(白马沱组) 第四系:Q 2)构造现象 断层、褶皱、大型节理
P 过程数据
点号:No.001 点位: GPS: 点性:最好是界线点 描述:注意接触关系
及证据
属 性 表 描 述 内 容
数字填图(DGSS)路线整理要求
![数字填图(DGSS)路线整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eddf62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b.png)
数字填图(DGSS)路线整理要求路线整理步骤1、先对野外的路线进行查错,然后针对错误信息给予更正,如图如果路线有错误,会弹出如下文本框看是要编缉什么内容,如要编缉地质点,在右下角的工具栏点地质点编缉,然后可以打开属性联动浏览,针对无地质点号和线号的问题修改:这时在图面的下方会出现如下对话框,可以点最大化:这里只是浏览,要修改的话还得找到相对应的地质点(或分段路线、点间界线等),编缉它然后更改。
这里的错误可能有几个方面,一是中英文输入的差异,二是路线号和地质点号没有输入,三是时间差异导致的先定的点或线的ID号比晚输入的点或线的ID号大,这里就要通过修改点的属性来修改;四是修改好后没有压缩保存工程。
以上如果都偿试过还是有问题的话可以试着关闭程序重新进入试下。
直到再点数据质量程序检查出现如下的对话框:2、对图面的修饰,使图面更整洁清晰。
包含整理的内容有GPS 点多余点的删减,地质点的移动(移到十字架)(P过程),分段路线(R过程),点间界线(B过程)。
对点的编缉,主要是移动点,对线的编缉主要是线上移点。
3、对图面修饰好之后要对点坐标重新写入和点间路线的重新计算。
主要是完成点坐标写入与点间路线计算……(这里的地质点和分段路线一定要处在编辑状态)4、点开野外路线小结与自检,点野外小结窗口右下角的PRB多级检查,在弹出来的窗口右角点开始统计,然后把统计出来的数据放到野外小结的开头处。
5、对地质点和产状进行静态标注6、对地质点描述进行补充完善。
7、地质点描述要点日期:2013.07.07 天气:晴(晴转阵雨等)人员:吴晓东(掌图)、赖春来(记录)路线号:L6001 地点:旗鼓岭北山脚下村路线任务:1:1万路线地质调查点间路线地质:从D6001往D6002,沿途可见大量石英脉滚石,植被覆盖严重,少见基岩出露,仅在水沟处可见灰白色硅化石英砂岩出露。
地质点号:D6002位置:X: Y: H:位置说明:水沟边(小路边)点性:岩性控制点(界线点、岩性分界点、构造观察点、矿产观察点)露头:天然好(中、差,还有人工好、中、差)风化程度:全风化(强、中、弱、微、未风化)地质点描述:此点为帽子峰组灰白色变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金鸡组紫灰色的含砂质页岩的界线点,二者接触界线较清楚,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数字填图 DGSS 操作步骤
![数字填图 DGSS 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e68a4aabd64783e08122b48.png)
利用mapgis基本工具整饰路线数据:
由掌上机直接转入的野外原始数据往往比较粗糙,影 响图面美观。常见问题及相应图元整饰功能如下:
点位明显不准。 流线锯齿过多。 曲线上点过密。 线段距离过大或压盖。
(慎用)
建议在掌上机绘制线条时采取“折线”方式。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手图)
进行野外路线工作量统计及自检:
1
导线号 0-1 0-1 0-1 0-1
分层号 0 1 1 2
分层位置(米) 0 30 50 80
三 掌上机数据采集(Rgmap)
④ 数据转出
注意,“转出PC数据”必须是 野外路线操作的最后一步,如 果在执行过此操作之后又对路 线数据进行了修改,在转入为 桌面数据之前必须再次执行此 操作。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
剖面数据编辑与计算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剖面)
剖面柱状图花纹录入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剖面)
绘制剖面图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剖面)
绘制剖面柱状图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剖面)
输出剖面数据
五 实际材料图
打开实际材料图:
(1) 更新野外总图库到实际材 料图
(2) 打开实际材料图(两种方 式)
新建工程时必须要选择背景图层
背景图层的作用: (1)提供工作区数 据采集背景资料。 (2)初始化工作区 地图参数。
一 新建图幅工程
新建工程后需手动添加需要的背景图层:
一 新建图幅工程
再次打开工程有两种方式:
打开最近的工作区菜单
工作区控制台
一 新建图幅工程
编辑PRB字典库,为野外数据采集做准备:
① 打开地图 ② GPS操作 ③ PRB数据采集 ④ 剖面数据采集 ⑤ 数据转出
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
![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f4b244e5d15abe23482f4d6a.png)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流程为: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野外总图库创建→野外手图创建→野外数据采集→桌面PRB数据整理(包括野外手图数据整理、野外采集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实际材料图制作→编稿原图(地质图)制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资料汇交。
1 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1.1 资料收集收集前人资料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掌握前人对调查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野外工作的主攻方向。
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及说明书,以便了解工作区区域地质总体特征;调查区所有的综合或专项调查的科研报告、专着、研究论文等,特别是最新的、总结性的资料,以便迅速了解前人的工作全貌;调查区内已有的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钻孔岩心、各类岩石薄片等,以便迅速建立调查区有关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不同时代形成的地质资料,以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前人的填图单位进行合理的归并和重新厘定;调查区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方面资料,详细了解调查区野外工作条件,为野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有关地形、道路、物质供应、居住等背景资料。
1.2 背景数据准备数字填图工作需要数字化的地形图资料,因此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收集合适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数据或纸介质地形图作为数字填图中背景图层所需要的数字化地理底图。
如果收集到的是纸介质的地形图,需要将地形图数据扫描成数字图像,然后在MapGIS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形成可以使用的数字化地形数据。
如果收集到数字化的地形图数据,将数据转换为数字填图所需要的MapGIS数据格式。
数字填图系统对于作为背景图层的地理底图数据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①数据的单位为米;②坐标系类型为北京54/西安80平面直角坐标系;③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投影,对于比例尺没有特殊的要求。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必须对数字化的地形数据进行处理。
数字填图DGSS教程野外数字地质剖面调查
![数字填图DGSS教程野外数字地质剖面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f024e7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a.png)
4.3.4 重新绘制剖面图和柱状图
4.3.4.1 生成剖 面柱状 图
4.3.4.2 生成剖面图
The End
按室内分层剖 面厚度计算
室内分层号的数 据录入编辑。可 以把分层厚度计 算编辑框的字段 说明条,用鼠标 拉开新分层号 (变宽),要输 入哪一层,双击 新分层号,在该 位置会变成编辑 框,用户可直接 输入。
剖面厚度计算
剖面厚度计算
高精度剖面厚度 计算
真厚度就是导线 (斜距)的长度。 计算完毕,在厚度 计算框中(最下面 的编辑框中),自 动填入计算结果。
剖面编号规定: “PM”+三位数字 如PM001
①创建新剖面
注意: 再次进入已有剖面 时,只需直接点击 OK进入剖面
②确定剖面编号及
字数
③点击OK
4.2.3打开剖面
①剖面选择 ②选择剖面编号
I48C004001
张克信 朱云海 林启祥 03-8-2
张克信 朱云海 张智勇 03-8-10
注意: 要编辑剖面信息,必须在步骤③中,
产状位置画分层线: 可以在产状的位置上按产状要素绘制 分层线,但分层线的长度比正常的分层线短一些。该功能 便于用户画岩层花纹
剖面图绘制
①图形选择/ 生成剖面图
剖面图、柱状图形成
③程序自动绘制剖面图
②输入绘制剖面图参数
柱状图绘制
①图形选择/ 生成柱状图
剖面图、柱状图形成
③程序自动绘制柱状图
②输入绘制柱状图参数
4.2 数字地质剖面实测方法
4.2.1 在掌上机数字剖面系统中创建好一个 新剖面后,按操作规程详细记录导线号、导线 方位、导线长度、坡度、分层号; 逐层详细 记录各层分层斜距、岩性、岩相、构造、各 类面理(岩层、沉积交错层前积纹层、构造 置换面理、岩浆岩流面、断层面等)、线理 (各类构造线理、岩浆岩流线等)产状及测 量位置、各类样品采样位置、照相或素描位 置等内容。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数字地质调查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
![数字地质调查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49406ae619e8b8f67c1cb9d1.png)
CF卡位置
野 外 手 图 转 入 卡
CF
CF卡即磁盘上任意选定的位置
转入CF卡上的野外手图数据
四、野外手图导入掌上电脑
掌上机程序一般放 在【我的设备】文 件夹下面
野外手图数据一般 放在【我的文档】 文件夹下面
所有数据,通过同步工具导入掌上电脑
建好的专用 填图程序, 字典库 有不同版本
五、PRB数据采集与录入规则
PRB数据模型
PRB分别代表Point(地质点)、Routing(分段描述)、Boundary(点上或点间界
线)的首字母,即PRB数据采集三要素。
PRB数据模型是描述PRB基本过程、支配PRB基本过程组合规则及运用整个PRB过 程公共机制的数据模型。由10个野外数据采集实体模型构成。分别为地质点、 分段路线、点间界线、GPS、样品、化石、产状、素描、照片、设计路线。 地质点POINT过程(P)是野外路线所通过的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
二、设计地质路线
进 入 工 作 图 幅
对于第一 次进入的 图幅,只 有野外采 集层,没 有背景图 层,需把 背景图层 添加进来
设计地质路线
进行地质路线的设计,以 右健结束,在弹出的对话 框中填写路线属性表内容
设计路线
路线属性
三、组织野外手图
组 织 野 外 手 图
同新建图 幅PRB库 一样,新 建的野外 手图也是 只有野外 采集层, 没有背景 图层,需 把背景图 层添加进 来
PRB过程组合规则
B0 R1 p1 R3 B2 B1 R1 R2 B4 B0 B1 B2 R2 Rn-1 Rn p2 B0 Bn-1 Bn
B1
地质点P过程是PRB过程的核 心,分段路线ROUTING过程、 点间界线BOUNDARY过程必须隶 属P过程。 一个P过程可以有1个至N个R 过程,0个至n个B过程。如果1 个P程只有一个R过程,则B过 程可以没有,否则一个R过程 必须有1个或1个以上的B过程。
数字填图操作流程
![数字填图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62891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d.png)
数字填图操作流程1:5万数字区调操作流程中国地调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张彦杰2012年6⽉⽬录1野外总图库创建 (1)2野外路线数据采集 (3)2.1创建野外⼿图 (4)2.2野外⼿图数据转⼊掌上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7)2.3地质路线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操作 (8)2.4野外路线资料室内整理 (23)2.5复查野外路线数据的录⼊ (46)3野外⼿图数据⼊野外总图库 (54)3.1野外地质数据导⼊野外总图库 (54)3.2野外总图库数据整理 (59)4数字实际材料图制作 (74)4.1进⼊实际材料图库 (75)4.2地质体界线形成 (76)4.3地质体⾯形成 (83)4.4地质体赋属性 (88)4.5实际材料图整理 (92)4.6地质代号批注修改并⾃动回填原始资料库 (94)5编稿原图的制作 (96)5.1打开编稿原图 (97)5.2全⾯编辑整饰编稿原图 (99)6专题图的制作 (102)7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 (105)7.1基本概念 (105)7.2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集 (105)7.3地质图数据库建库基本操作 (107)7.4编稿原图及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修改操作 (141)7.5数据库提交 (153)序为更好地推⼴应⽤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数字地质调查项⽬⼯作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1:5万数字区调操作流程”。
⽂稿实例数据引⾃1:5万XX幅,该图幅是中国地地调局2006年在XXXX 部署的1:5万4幅联测区调项⽬其中⼀幅。
该项⽬历时4年,⼤致经历了资料收集→设计编写→野外调查→最终野外验收→成果报告编写→成果评审→修改认定→资料汇交等阶段⼯作流程。
项⽬全程采⽤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完成,野外填图阶段共设4个填图⼩组,配备4套野外采集设备(包括掌上机、数码相机),桌⾯电脑6台,打印机1台。
项⽬野外原始资料(包括实际材料图库、野外⼿图库、野外总图库)按1:5万图幅所辖的1:2.5万图幅进⾏数据采集、组织管理。
剖⾯数据、编稿原图、地质图空间数据库、遥感解译数据库及综合成果数据库等按1:5万图幅进⾏组织管理。
数字填图DGSS操作步骤ppt课件
![数字填图DGSS操作步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3198e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f.png)
内容提纲
一 新建图幅工程 二 新建野外手图 三 掌上机数据采集(Rgmap)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 五 实际材料图(空间拓扑) 六 编稿原图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 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提供工作区数 据采集背景资料。
(2)初始化工作区 地图参数。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 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一 新建图幅工程
新建工程后需手动添加需要的背景图层: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 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总图)
综合浏览和查询工具:
(1) 属性联动浏览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 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四 桌面PRB数据整理(总图)
综合浏览和查询工具:
(2) PRB数据综合 查询工具
① 打开地图:
运行程序
打开地图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 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三 掌上机数据采集(Rgmap)
② GPS操作:
参数设置
设备连接与定位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 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数字地质路线调查和实际材料图资料整理和制作
![数字地质路线调查和实际材料图资料整理和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58d1854371fe910ef02df87e.png)
四 实际材料图
拓扑检查及排错:
建立地质界线拓扑关系: a.自动剪断线 b.线拓扑检查 c.对每一条悬挂线进行检查、处理(注意断层)
四 实际材料图
地质体的形成(拓扑造区):
(1) 地质线转弧段(两种方法):
注意勾选“弧段可见”选项
四 实际材料图
地质体的形成(拓扑造区):
(2) 地质体区拓扑检查:
注意把地质线文件中合法 的悬挂线(如断层等)删 除,保证拓扑检查再无错 误。
四 实际材料图
地质体的形成(拓扑造区):
(3) 拓扑重建:
四 实际材料图
实际材料图属性编辑工具:
(1) 地质界线赋属性(B属性提取到geoline):
具体方法为将两个先图层处于编辑状态,然后选择需要传递属 性的两个正确的线实体即可。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2. 420.12. 408:03 08:03:3 308:03: 33Dec- 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2 月4日星 期五8 时3分33 秒Frid ay, December 04, 2020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 0.12.42 020年1 2月4日 星期五 8时3分 33秒20 .12.4
b. 灵活运用快捷键导航:F5(放大),F6(移动),F7(缩小)。 c. 如果已知线类型,可在连图过程中顺便设置线参数,以便后续工作。 d. 遇结点断开。合理运用相交线剪断功能(母线剪断)。 e. 灵活运用画线快捷键:F8(加点),F9(退点),F12(捕捉线头)。 f. 在联接线和建立结点时,注意使用捕捉线头功能。 g. 当地质界线与内图框相临时,应使其适当超过内图框。 h. 建立结点时,线参数要设置为“折线”,不能为“曲线”。
4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
![4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65e0461608a1284ac950430d.png)
点间界线BOUNDARY (B)过程依赖于
ROUTING 过程。它是对两段ROUTING
之间的界线来进行分段描述。该界线可
以是两个地质实体的界线、也可以是一
个地地质质点实P体OI的N内T (部P变)化过界程线。在室内
PR是B指数野据外处路理线过所程通中过,B的O地UNDARY 过程, 是质地界质线连,图重的要重接要触依关据系。,
在手图中--打开地图--选择要工作 的地质路线号--进入到野外手图中即 可进行地质路线的操作
操作时放大 当前的工作 区域,以加 快显示速度
RGMAP的菜单
RGMAP的工具栏
放大图形 缩小图形 移动图形
显示全图 更新图形
根据当前图层,选中一个图元
在当前图层上新增加一个点
在当前图层上新增加一条线 在当前图层上对新增加一条线 或一个点(闪烁),按下此按 钮,弹出该实体的属性对话框
重要地质构造,或重要地
质现象等进行地质观测点 控制的过程。
PRB数据编码规则
?从一个P过程到下一个P过程,P编号必须是唯一的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也必须是唯一的,近量做到 P编 号不落)。 ?R过程的编号从一个P过程到下一个P过程是顺序往
下编号的,必须是唯一的。
?B过程的编号在一个完整的P过程中是流水编号,
B1
B4
R1
B0
B1
R2
B3 P0
B0 P0
B5
B6
B0 P1 R1
P0
B2
B0
R1
P1
P0
P0
R1
P0
B0
geological bourdary
ROUTING
Fig. 4 Basic division of the PRB process
数字填图DGSS教程03-野外数字地质路线调查。
![数字填图DGSS教程03-野外数字地质路线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bd97900f27d3240c8547ef48.png)
② 在充分
熟悉消化前人 资料的基础上,
选择关键路线 进行野外地质 验证,要求图
幅内出现的每 个填图单位都 必须至少有二 条以上野外填 图验证路线控 制。
在1:25万民和县幅内 进行野外地质验证
③ 在野外调查、验证的基础上建立起 新、旧填图单位的对应关系及其基本特 征,以便于对前人地质资料进行批注。
地质路线数据整理 路线信手剖面操作
路线信手剖面
浏览和编辑原始数据
地质点 地质路线 地质界线 产状 化石 素描 样品 照片
地质路线routing重新计算功能
点间路线重新计 算后,应对每一 分段路线执行段 首的操作
重新计算 和点坐标 重新写入 等功能
利用mapgis基本工具整饰路线数据
数据是野外数字填 图获取的第一性资 料,为确保资料收 集的完备性、正确 性和安全性,必须 对野外地质路线数 据和实测地质剖面 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和数据备份。
野外地质路线数据检查和数据备份
野外地质路线数据检查
当日野外路线后,为 保证入库数据质量,必须 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检 查。
检查内容包括:野外 采集数据的完整、准确程 度和地质观察内容的齐全 和正确程度。 注意:
1:25万玉林市幅部分侵入岩新、旧填图单位对照表
④ 将设计好的地质路线在桌面系统中逐 条进行地质路线的数字化。
在数字化过程 中,应将各种 资料(P、R、 B以及样品、 化石、产状、 素描、照片) 收集齐全。
C4178 C4179 C4181 C4180
前人地质路线数字化
⑤ 数字化中需
错误分析及解决办法 ① 产生无路线号及无地质点号的问题 • 在相应图层中找到不符合要求的点或线,进行修改或删除 • 进行压缩保存工程操作
数字填图教程
![数字填图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9ccd325901020207409c75.png)
1.2 数字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
数字地质调查 - 从地质填图中应用计算
机野外数据采集技术入手,在确定地质填 图空间数据表达的基础上,遵循传统地质 填图的规律,在不约束地质工作者地质调
查思维的前提下,既能满足计算机处理的
需要,又能保证地质工作者取全、取准各
项地质观测数据。
1.2 数字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
①mapgis主菜 单中选择 “输入编 辑”—“新建 工程”—“从 文件导入”
③在工程中添加项目, 将校正后的原图文件 全部添加,套合原图 与标准图框
第四步:投影变换
①投影变 换--投影 转换--成 批文件投 影转换
方法一
成批文件投影转换
将原图文件进行投影变换,目 的是将单位“毫米”转化成 “米”
2.1.1
数字填图装臵(the devices for digital mapping ): 是用于数字填图的 现代化野外设备,它 们包含下列五件基 本装臵:
数字填图装臵
(1) 用于野外数据采集的掌上计算机(可以是运行PLAM OS 或WINDOWS CE的掌上计算机、手持计算机、平板电脑); (2) GPS(可以是PC插槽接口GPS、夹克GPS或蓝牙GPS); (3) 便携式计算机(CPU PIII以上、内存128M以上、硬盘20G以上);
(3) 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相机;
(4) 数字语音录入笔。
2.1.2 野外数据采集器
野外数据采集器是野外数据采集信息化的 重要平台,是野外数据获取技术的基础。
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地质观测的工作方式要 求随身带到野外的设备: • 能够描述与管理复杂的信息 • 具有足够的存储容量 • 具有与室内所用系统的接口 • 适应野外工作环境,应体积小、重量轻、功 耗低、连续工作时间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镶嵌配准好的MSI底图
3.3.2 前人地质路线的利用及数字化
3.3.2.1 在充分熟 悉消化前人资料的基 础上,直接在镶嵌好 的 1:10 万 MSI 格 式 底 图上按1:25万线距要 求挑选前人的地质路 线及重要的地质点。 3.3.2.2 在数字填 图桌面系统中根据挑 选的路线进行地质路 线的设计。
编辑 /采集 /新增PRB过程
选择采集图层 /选择添加按钮
注意问题:
对于地质点、地质界线 和点间的描述内容,应 以实际观察到的内容为 主,对字典库的内容要 加以修改后利用,不能 生搬硬套、简单类同。
字典库
地质描述内容
属性表
3.2 野外地质路 线调查
P 过程数据 (Gpoint库)操作
描 述 内 容
要求: 野外地质路线 数据是野外数字填 图获取的第一性资 料,为确保资料收 集的完备性、正确 性和安全性,必须 对野外地质路线数 据和实测地质剖面 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和数据备份。
野外地质路线数据检查和数据备份
野外地质路线数据检查
当日野外路线后,为 保证入库数据质量,必须 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检 查。 检查内容包括:野外 采集数据的完整、准确程 度和地质观察内容的齐全 和正确程度。 注意:
路线工作量
自检记录
地质路线数据整理
错误分析及解决办法
① 产生无路线号及无地质点号的问题
• 在相应图层中找到不符合要求的点或线,进行修改或删除 • 进行压缩保存工程操作
数据质量程序检查
3.3 前人地质路线修测
3.3.1 修测前的资料准备 3.3.2 前人地质路线的利用及数字化 3.3.3 野外地质调查、验证与批注 3.3.4 编制数字实际材料图和数字地质图
掌上机程序 RGMAP
地质路线 掌上机各种 文件的位臵
掌上机程序放 在我的设备中
地质路线放在
My Documents
目录下
掌上机程序的执行 文件 rgmap
3.2 实测数字地质路线野外调查
操作时建议放大当前的工 作区域,以加快显示速度
① ① 输入路线号和
起始地质点号, 即可以进入掌上 机操作系统
②
B、图幅中应有专人负责收集各组 的原始数据备份进行汇总
C、室内整理完成后,应进行整理 路线的备份(按日期)
D、一站结束时,项目组应由专人 进行整个基站的数据备份工作 (按照日 期分原始数据和整理数据进行备份 ) , 并尽可能在不同的机器上进行备线的位臵
野外手图 数据交换
(界线点、断层点等);
B、 数字化时地质点的密度应和 1:25万区
调技术要求精度相一致,对原1:5万地质点应 适当抽稀。 对“舍去的地质点” 内容应在
Routing (点间路线)及Boundary (地质界线) 过程描述中给予反映;
C、 P过程(地质点)资料录入中应原封不 动地录入前人 1:5 万或 1:20 万地质点资料 ,并
在野外总图库 中从掌上机把 地质路线转入 数字填图桌面 系统
注意:有时会出现 CE 文件转换失败,原因可能 是图像数据不匹配。解决方法是回到掌上机将 其删除后,重新转出 PC 数据,再转入野外手图。
掌上机数据到桌面系统
①
① 打开野外手图库
②
② 选择路线名称
③ 打开路线工程文件 ③
桌面打开地质路线
野外地质路线数据检查和数据备份
特别要根据野外路线 PRB 数据的编号规则对各类采集数据(地质 点、界线、点间路线、采样、照片、产状素描等)进行各种编号检 查。对路线PRB数据应注意检查P、R、B过程中各类采集数据的编号, 防止因PRB 编号重复发生文件覆盖而导致的数据丢失、破坏、混乱。
地质路线数据整理
① 原始资料 补充与完善 ② 野外照片 导入路线
R过程数据(Routing库)操作
点 间 地 质 路 线 R
位 置
点间 描述 内容
B过程数据(Boundary库)操作
地 质 界 线
B和其它采集层R编码原则 1.地质点上R编号为0,为了 和R一致,故约定地质点上 首条B编号为0 2.地质点上其它采集层R的 编号均为0. 3.分段路线上先采集其它采 集层的数据,然后是R数据
按1:25万区调技术要求挑选并设计地质路线
对前人地质资料收集、利用总的要求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4.总则
不允许在室内将前人作过的1:50000或1:200000 野外路线调查和剖面资料,在未经过野外调查验证和 综合对比分析的情况下,直接作为有效控制路线录入 机内。一定要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前
注明每个地质点的资料来源单位、图幅名称、 记录本区测号、记录人员及地质点号等,以便
于查询及忠实于原调查描述内容,体现出不同 阶段的研究程度和认识;
D 、 对于路线上内容不齐全的地质点,可
根据前人 1 : 5 万或 1 : 20 万相近路线的有效点, 在批注框内对其进行批注说明,以丰富该地质 点的记录内容,在说明中应有相近点的点号、 方位和距离;
③获得GPS信息
④采集GPS点
桌面GPS显示
“ 野外采集系统” 能与 GPS实时相连, 用 屏幕地 形图上 显 示的 GPS轨迹来确定 点 、线、 面图形 信 息的地理位臵
实体信息
GPS 定位
3.2.3 其它 地质 数据 采集
方式一: 新增PRB过程
方式二: 选择添加按钮
线文件 点文件 点 线 属性表
4.4
人关键剖面和路线进行 野外地质验证,在野外验证 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旧填图单位的对应关系及其基本 特征,筛选出可利用的前人地质资料(剖面、地质路 线和相关的测试鉴定成果),在数字填图系统中对其 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批注。
前人地质路线资料收集和利用原则:
① 全面收集前人已完成的 1 :5 万 及1:20万区调图幅资料:包括野外记 录本、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地质 图。在全面熟悉资料、 综合分析、 系统拟定出填图单位的基础上,在前 人的路线中选出本次数字填图需要利 用的地质路线及地质点。
注意:照片数码序号中的符号及连字符 必须在英文状态下(如,-而不是,-), 否则无法导入照片。
地质路线数据整理
③导入后照片 的显示与检查 片 理 化 蛇 纹 岩
硅 质 岩
拉脊山蛇绿混 杂岩带照片
地质路线数据整理
④ 图 式 图 例 整 理
地质点标注 信息整理 旋转产状图层 生成产状注释图层 样品编号标注
1:25万玉林市幅部分侵入岩新、旧填图单位对照表
④ 将设计好的地质路线在桌面系统中逐 条进行地质路线的数字化。
C4178
在数字化过程 中,应将各种 资料(P、R、 B以及样品、 化石、产状、 素描、照片) 收集齐全。
C4179
C4180
C4181
前人地质路线数字化
⑤ 数字化中需注意的问题
A、 数字化的地质点应尽量为有效地质点
3.2.1 进入数字填图掌上机路线系统
② 在手图中--打开地图--选择
要工作的地质路线号--进入到野 外手图中即可进行地质路线的操作
② 设 定GPS 参数
3.2.2 GPS点的采 集
待 X,Y 数据稳定一段时间后 即可以进行GPS手工采点
①启动GPS
需注意的问题
① 对一个新工作区,第一个GPS的 位臵可能偏差较大,需要一定的稳 定时间。 ② GPS 点获得后,应及时关闭 GPS , 以节约电能,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③采用蓝牙 GPS 时,采集器关机前 要首先“关闭GPS”,否则采集器易 出现“死机”,需重新启动。
4.更新接图表信息(确定 2.5万图幅号)
5.根据图幅号计算西南角 坐标 6.根据接图表属性库更新 接图表
3.1.2 设计地质路线
2.5万图幅号查询
3.1.2 设计地质路线
3.1.2 设计地质路线
1:5万图幅
1:2.5万图幅 接图表文件
电子字典的编辑与修改
3.1.2 设计地质路线
3.1.2 设计地质路线
在地质填图数据操作--室内数据录 入--设计路线,在弹出的对话框中 输入路线的基本信息
3.1.3 野外手图
打开(新建)野外手图库--新 建--打开
3.1.3 野外手图
添加项目--背景图层--打开
3.1.4 野外手图数据 到掌上机
⑥ 在文件--野外手图数据交换--桌面到
掌上机--确定
3.1.4 野外手图数据到掌上机
② 地质路线必须全面控制测区所有地质体和重要 构造形迹的空间展布及其分布规律,对路线线距和 点距不作机械的规定,对地质结构复杂地区,地质 路线控制密度应较大,反之则可适当放稀。有实测 剖面控制的地段,实测剖面可以代替相应地段的地 质路线。
3.1.2 设计地质路线
① 进入需要工作的图幅
对于已经存在 的图幅,在左 侧的对话框中 双击图幅下的 数字填图就可 直接进入
3.3.1 修测前的资料准备
① 对前人的1:2.5万、 1:5万实际
材料图进行扫描、拼图储存为 TIF
格式后转换成MSI格式。
② 将地形图矢量化并进行投影转
换作为背景图层进入数字填图系统,
生成图幅PRB库。
16幅1/2.5万实际材料图
(3)将MSI格式的1: 2.5万、 1 :5 万实际材料图镶嵌配准进入 1:10 万图幅 PRB库中作为路线录入的背 景图层(即将前人的 1 : 2.5 万、 1:5万实际材料图镶嵌成 1:10万 的“实际材料图”)。
由掌上机直接转入的野外原始数 据往往比较粗糙,影响图面美观。 常见问题及相应图元整饰功能如 下: 点位明显不准。 流线锯齿过多。 曲线上点过密。 线段距离过大或压盖。
建议在掌上机绘制线时采取“折线”方式。
利用工具中属性联动浏览 功能检查属性表中数据
地质路线数据整理
地质 路线 小结 及自 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