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依据
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医护人员在与病人交流、检查和护理过程中,对病人的言语 、行为和情绪的观察和判断。
客观资料
病人的体征
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体温、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以及疼痛、活动 能力等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液、尿液、粪便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病人的生理状况 和病理变化。
分析资料来源的可靠性
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疼痛与不适
总结词:患者经历的各 种形式的疼痛和不适。
详细描述
疼痛的性质:应评估疼 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 划。
疼痛的原因:应识别疼 痛的原因,如创伤、感 染或其他疾病。
疼痛的缓解:应提供适 当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如休息、放松和心理 支持。
活动无耐力
详细描述
原因分析:应识别导致活动无耐 力的原因,如心脏疾病、肺部疾 病或肌肉骨骼问题。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总结词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需要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
详细描述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诊断需要关注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等,同时注意观察患 者是否有水肿、高血压、恶心、呕吐等症状。针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需要给予患者低盐、 低脂、低蛋白饮食治疗、透析治疗等,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诊断的依据
主要依据是病人的临床表现、身体状况、相关检查结果以 及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
常用的护理诊断依据包括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 医生诊断、护理人员的临床判断等。
护理诊断的意义
有助于识别病人的健康问题,明确护理重点和目标,为制定 有效的护理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2024常用护理诊断依据和护理措施

2024常用护理诊断依据和护理措施护理诊断是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指的是通过对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从而为病人提供科学、系统和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现就2024年常用的护理诊断依据和护理措施进行介绍。
常用的护理诊断依据包括但不限于:1.病人的主观症状:包括疼痛、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
2.病人的客观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改变。
3.化验检查结果:如血生化、尿常规、血常规、CT、MRI等检查结果,用于评估病人身体的功能状态。
4.病人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用药史等,可为护理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根据护理诊断的依据,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改善病人身体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常用的护理措施如下:1.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定期测量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记录和分析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和干预。
2.提供安全及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安静,保证病人的隐私,提供舒适的床铺和环境。
3.注重病人的饮食和营养:根据病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高蛋白、低盐、低糖等特殊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4.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监测病人的疼痛程度及变化,按照医嘱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或非药物疼痛管理,在疼痛评估和缓解中积极配合病人。
5.进行有效的卫生护理:按照护理要求进行手卫生和器械消毒,保持病人的清洁和整洁,及时更换病人的衣物和卫生用品。
6.按照医嘱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准确地执行医嘱,按照剂量、时间和途径给予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7.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展康复训练和活动,提高病人的功能能力,促进康复进程。
8.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和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增加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常用的护理诊断依据和护理措施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饮食调查
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食物摄入量、 餐次和饮食习惯等,判断饮食摄入是 否合理。
功能评估
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心肺功能、消 化吸收功能等,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 和代谢能力。
营养失调的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
营养补充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调查结果,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适当增加或减少食物 摄入量。
运动干预
生理影响
恐惧可能导致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长期存在恐惧症状可能导致一些慢性疾病 ,如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等。
心理影响
恐惧可能导致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长期存在恐惧症状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学习和工作能 力。
05
失眠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失眠评估方法
观察法
观察患者的睡眠行为和睡眠结 构,包括入睡时间、觉醒次数 、睡眠持续时间等,以评估失
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 据
2023-11-11
contents
目录
• 疼痛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 营养失调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 焦虑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 恐惧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 失眠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01
疼痛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疼痛评估方法
01
数字评分法
将疼痛程度用0-10的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患者可根据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焦 虑药物进行治疗,缓解患者 的焦虑症状。
焦虑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生理影响
焦虑会导致患者出现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 吸急促等。长期焦虑还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睡眠障碍等 。
心理影响
焦虑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如自卑、抑郁、强迫症等。 严重焦虑还可能引发惊恐发作、自杀等极端行为。
诊断及依据(有案例)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需进一步了解既往医学史,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无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有现实因素引发,心理冲突为常形,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的反应局限在最初刺激事件,没有泛化,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刺激的性质,典型症状和行为,反应强度(不良情绪,可以控制),持续时间,是否泛化。
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
案例2011.11三级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2岁,未婚,大学毕业,几个月前进入工作单位实习。
求助者主诉:近两个月来,心情烦躁,失眠,食欲差,考虑是否另找工作。
求助者自述:我今年大学毕业后,本想继续考研,但觉得没什么合适的专业,同时也不想再依靠父母,因此便开始寻找工作。
后进入一家旅行社的签证部工作,我对工作很有热情,和同事之间相处也比较愉快,很受领导的喜爱。
但由于缺乏旅游管理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英语水平较差,进入实际工作后遇到了很多困难。
可每当我向有经验的同事虚心请教时,都感觉大家的敷衍自己,觉得不被认可。
我经常要加班到深夜,因此与男朋友相处的时间也大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两人的感情。
一个多月前,签证部部分职员外出受训,我们留下的人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我时常担心自己经手的签证表格出错误,因此每次都要反复检查几遍才会上交。
但在一次办理加急签证表格时,还是出现了错误,耽误了旅客的出行,被投诉,为此遭到了上司的批评,同事也嘲笑自己犯低级错误,使自己深受打击。
自此之后,我有时感到自己很没用,考虑要不要离开现在的单位。
工作和人际关系压力很大,晚上入睡困难,胃口也不太好。
我非常希望您能够帮我走出困境。
答:本案例的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8分)诊断依据:1、该求助者有失眠症状,需进一步了解既往医学史,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2分)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4分),自知力完整(1分),无精神病性症状(1分),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1分)。
诊断依据包括哪些内容

诊断依据包括哪些内容诊断是医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疾病进行判断和确认的过程。
诊断依据是医生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它包括了很多内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诊断依据包括哪些内容。
首先,病史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的病史包括了疾病的发病过程、症状持续时间、症状的轻重缓急、曾经的治疗经历、家族病史等等。
医生通过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病史,可以初步判断出可能的疾病类型,为后续的检查和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其次,体格检查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医生通过仔细的观察患者的外表特征、体型、面色、眼底、皮肤黏膜、淋巴结、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一系列检查,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体征信息,帮助医生进行初步的诊断。
再次,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血液、尿液、粪便、痰液等实验室检查可以为医生提供很多重要的生化指标和病原微生物信息,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此外,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X光、CT、MRI、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患者体内的器官结构和病变情况,为医生进行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最后,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手术或活检获取的组织标本,经过组织学、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检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学改变,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总的来说,诊断依据包括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医生需要全面、综合地分析这些诊断依据,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科学、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的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诊断依据的重要性和内容,提高对医学诊断的认识和理解。
诊断依据包括哪些内容

诊断依据包括哪些内容诊断是医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疾病的过程。
而诊断的依据则是指医生在进行诊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信息和数据。
那么,诊断依据包括哪些内容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
首先,诊断依据包括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患者的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身体不适,比如头痛、发热、咳嗽等。
而体征则是指医生通过检查患者身体所得到的客观数据,比如体温、血压、心率等。
这些症状和体征是诊断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类型。
其次,诊断依据还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等生化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化指标是否异常,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某种疾病。
而影像学检查则包括X光、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患者的内部结构,发现器质性病变。
此外,病史也是诊断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的病史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发生过程、治疗经过以及疾病的复发情况。
有些疾病的诊断离不开详细的病史,比如风湿热、糖尿病等。
另外,家族史也是诊断依据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些遗传性疾病会在家族中遗传,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某些疾病的发病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最后,临床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也是诊断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医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凭借自己的直觉和专业知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提出诊断意见。
综上所述,诊断依据包括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病史、家族史以及临床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诊断的依据,为医生正确判断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全面、综合地分析这些依据,做出准确的诊断,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外科诊断选择依据

外科诊断选择依据一、总则:在本次医疗事件中,选择对健康危害最严重、花费医疗资源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诊断做患者的主要诊断。
(顺序:先主要、后次要;先严重、后轻微;先本科、后别科;先病因、后症状;先临床表现、后外部原因)二、复杂诊断的主要诊断选择1、病因诊断包括一般的临床表现则选择病因诊断对于复杂诊断的主要诊断选择,如果病因诊断能够包括一般的临床表现,则选择病因诊断。
例1:急性重症胰腺炎腹痛选择:急性重症胰腺炎例2:门静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选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症状不是病因常规表现,而是某种严重的后果,可选择这个重要的临床表现为主要诊断例3: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肠系膜淋巴结炎选择: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3、疾病终末情况不能作为主要诊断如:呼吸衰竭三、已治和未治疗疾病的主要诊断选择对已治和未治疗的疾病,选择已治的疾病为主要诊断。
例1:急性阑尾炎(已治)胆总管结石(未治)选择:急性阑尾炎例2:脊柱侧弯(未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已治)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四、症状、体征或异常发现作为主要诊断选择规则病人由于某些症状或体征或异常检查结果而住院,治疗结束时仍未能确诊,那么症状、体征或异常发现可作为主要诊断。
例1:腹痛选择:腹痛例2:血红蛋白尿选择:血红蛋白尿五、怀疑诊断为主要诊断的选择规则1、出院仍没有确诊,怀疑诊断可为主要诊断编码2、经检查后排除的可能情况要分类到Z03.-例1:慢性阑尾炎待除外选择:慢性阑尾炎例2:可疑肺癌–已排除选择:可疑恶性肿瘤的观察六、主要诊断的取舍若记录为主要诊断的是症状或体征,而且可能是由于两个疾病中的某一个所引起时,选择症状为主要诊断。
当症状或体征被记录为主要诊断,而又怀疑它是某个可疑诊断的表现时,选择症状或体征为主要诊断。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诊断被描述为主要诊断而又无法认定哪一个是主要治疗的疾病时,选择首先提到的诊断为主要诊断。
七、选择合并诊断编码作为主要诊断编码规则1、伴有相关并发症的合并编码当两个疾病或一个疾病伴有相关的并发症有合并编码时,就要选择合并编码作为主要编码,不能将其分开编码。
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焦虑护理诊断依据及分析
情绪状态
焦虑时,患者可能出现紧张、 不安、恐惧等情绪表现。
应激反应
焦虑可能导致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如出汗、颤抖等。
行为表现
焦虑时,患者可能表现出逃避、颤 抖、紧张等行为特征。
恐惧护理诊断依据及分析
情绪状态
恐惧时,患者可能出现惊恐、 害怕等情绪表现。
应激反应
恐惧可能导致生理上的应激反 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01
对患者进行自我形象紊乱评估,了解其自我认知和形象紊乱的
情况。
心理护理
02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正确
的自我形象。
支持性护理
03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提供支持和帮助,增强患者
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04
护理诊断与评估的相关问题
疼痛评估的相关问题
总结词
疼痛评估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了解患者疼痛状况、制定合适的治疗和 护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
护理诊断是一个独立的诊断过程,需要基于患 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 综合分析。
3
护理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患者的护理目标和 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的分类
• 根据护理诊断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 生理状态:包括疼痛、活动无耐力、营养失调等。 • 心理状态: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 •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角色适应不良、社交孤独等。 • 健康行为:包括不依从行为、药物误用等。 • 根据护理诊断的系统位置,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 一般性护理诊断:适用于所有患者的常见健康问题。 • 专科性护理诊断:针对特定专科患者的特殊健康问题。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 压力,增强疼痛耐受能力。
常用护理诊断依据和护理措施

常用护理诊断依据和护理措施1.气管插管相关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依据:-气管插管造成的气道受限和呼吸困难-气管插管周围皮肤损伤和感染-气管插管导致的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护理措施:-维护气道通畅,保持插管通畅,定期吸痰-定期观察插管周围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协助患者进行吞咽训练,避免进食过快或过多-保持声音的休息和合理用声,避免过度使用声音2.心力衰竭相关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依据:-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疲劳-心力衰竭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和水肿-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和体位调整,减轻呼吸困难-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观察患者的体重和水肿情况,控制液体摄入量-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3.脑卒中相关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依据:-脑卒中患者出现偏瘫或言语障碍等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导致智力和认知功能下降-脑卒中患者有吞咽困难和吞咽风险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功能训练,促进神经恢复-提供安静和熟悉的环境,减少刺激,提高认知功能-定期观察患者的吞咽功能,采取安全吞咽策略,如饮食改善和配合吞咽训练4.糖尿病相关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依据:-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和多尿等症状-糖尿病导致心血管病变和感染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有自我护理不足和焦虑情绪护理措施:-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饮食和药物治疗-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和心电图等心血管评估指标-教育患者关于糖尿病管理的知识,帮助患者制定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少焦虑情绪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常用的护理诊断依据和护理措施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来制定的,以帮助患者有效管理疾病和改善生活质量。
在实践中,护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其中包括预防、治疗、康复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措施。
同时,护士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在临床医学中,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医生需要根据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来判断患者的疾病状态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明确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治愈或好转,以便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和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就临床疾病诊断的依据和治愈好转的标准进行介绍和讨论。
临床疾病的诊断依据临床疾病的诊断依据是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等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1. 心脏病心脏病的诊断依据包括心脏症状(如胸痛、心悸)、心电图检查、心血管影像学(如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等。
其中,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脏的电生理变化,而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2. 肿瘤肿瘤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而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袭范围。
3. 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空腹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等。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标准,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或HbA1c大于等于6.5%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4. 传染病传染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病原学检查等。
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调查,可以选择合适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如培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进行诊断。
治愈和好转的标准对于临床疾病的治愈和好转的标准,不同疾病有不同的定义和评估方法。
在一些疾病中,治愈是指完全消除了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并且没有复发的迹象。
而在其他一些疾病中,治愈是指将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下面以几种常见疾病为例,介绍其治愈和好转的标准:1. 感冒对于感冒这类自限性疾病,一般认为好转的标准是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身体的一般不适感明显减轻或消失。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一般心理问题是指一般性的,不严重的心理障碍。
它的诊断标准是:1、不符合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2、不符合癔病的诊断标准;3、不符合强迫障碍、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4、不会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规定明确指出了“精神障碍”的定义: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
本法所称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本法所称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是指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可以担任监护人的人。
我们使用排除法,排除“精神障碍“这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就是一般心理问题,以下是我总结的判断自己是不是一般心理问题的依据,仅供参考。
一、情绪反应如果焦虑、抑郁、恐惧、害怕和担忧这些情绪严重的干扰和影响了您正常的生活,让您特别的难受,那么这是看心理医生的一个指针。
二、躯体反应如果您的身体也感觉不适,如头晕头痛、心慌心悸、出汗,身体某些部位极度的不适。
这些让您感觉烦燥,易激惹,或者睡眠受影响、饮食方面受影响。
三、过激反应在这种情绪下你有一些过激的想法,例如自残自杀的想法和观念,那您就需要看心理医生。
四、精神科心理医生的专业诊断1、问诊心理医生在问诊的过程中,会评估您的精神状态、情绪状态、认知、思维、社会功能等各方面;2、心理测评心理测评量表只是心理医生一个诊断辅助工具;3、疾病的排查并通过医学仪器做相关的病症排查,判断您是否是心理疾病。
4、心理疾病的治疗方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住院治疗等。
综上所述,如果你近一个月感觉自己的情绪、行为、思维、情感与之前有很大的差异,就建议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诊断。
传染病诊断依据要点

传染病诊断依据要点
传染病诊断依据的要点包括:
1. 病史: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旅行史、接触史和生活环境等,以确定是否有传染病的暴露风险。
2. 临床表现: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等,以确定是否具有传染病的特征。
3. 实验室检查: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尿液、呼吸道样本等检测,用于确认传染病的
病原体存在及其相关指标的变化。
4.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查病例的人际传播链、群体暴发等情况,确定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5. 图像学检查:根据需要进行X光检查、CT扫描等图像学检查,以帮助判断病变的范围、程
度和特征。
6. 病原学检测:进行病原学检测,如病毒分离、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等,以确定具体的病原体。
以上要点是传染病诊断的基本依据,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判断和诊断。
同时,根据具体传染病的特点,还可能需要其他的特殊检查和评估方法。
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1、求助者的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排除器质性病变。
2、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按区分心理正常异常的三项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相对完整,主动求医,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说明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
3、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内心冲突是常形的,属于道德性质,有求治愿望,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求助者的负性情绪已经泛化,排除一般心理问题。
5、病程: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6、精神痛苦程度: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反应强烈,有短暂的失去理性。
7、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损,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影响。
8、综上所述,该求助者的问题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现实—常形神经症:变形冲突,时间分程,程度分层,功能分级,严重泛化,3、6之间一般:现实激发,间续两月,状态可控,功能微损,没有泛化。
严重:强烈刺激,间续半年,反映强烈,不能自控,状态泛化,中度受损。
诊断依据:1、求助者的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排除器质性病变。
2、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按区分心理正常异常的三项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相对完整,主动求医,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说明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
3、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内心冲突是常形的,属于道德性质,有求治愿望,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求助者的负性情绪已经泛化,排除一般心理问题。
5、病程: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6、精神痛苦程度: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反应强烈,有短暂的失去理性。
7、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损,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影响。
8、综上所述,该求助者的问题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现实—常形神经症:变形冲突,时间分程,程度分层,功能分级,严重泛化,3、6之间一般:现实激发,间续两月,状态可控,功能微损,没有泛化。
鉴别诊断依据

肠梗阻1.急性自限性结肠炎各种细菌感染,如痢疾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等。
急性发作时发热、腹痛较明显,粪便检查可分离出致病菌,抗生素治疗有良好效果,通常在4周内痊愈。
2.阿米巴肠炎病变主要侵犯右侧结肠,也可累及左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行,溃疡间的黏膜多属正常。
粪便或结肠镜取溃疡渗出物检查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血清抗阿米巴抗体阳性。
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抽搐原因待查1)癫痫:癫痫发作时多有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四肢抽搐,须臾自止等特点,与急惊风相似,但癫痫多有反复发作史,家族史,多不伴发热,脑电图有一定鉴别价值。
临床注意某些癫痫可能发作有外感发热引起,容易误诊。
2)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的病变部位和轻重程度差别很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不一。
大多先有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等前驱症状,出现颅内高压、意识障碍、惊厥、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阳性、局灶性症状体征等,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查有助诊断。
川崎病1.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无眼结合膜充血,无口唇发红、皲裂,无手足硬肿及指趾端膜状脱皮,无冠状动脉损害。
2.猩红热:好发于婴幼儿,皮疹多在发病后第3天始见,皮疹形态多接近麻疹和多形性红斑,青霉素治疗无效。
肺炎1)急性支气管炎:症状亦以咳嗽,气喘气促,发热为主,与本病无明显区别,肺部听诊以固定干性啰音为特征,有时两者难以截然区分。
2)婴幼儿哮喘:有喘息反复发作史,发作时肺部哮鸣音,支气管解痉剂有效,多有家族史,过敏史。
第一次喘息发作不能肯定是否为哮喘。
3)肺结核:典型表现有咳嗽,痰中带血,午后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
婴幼儿大多症状无特异性,仅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以漏诊误诊。
根据传染病接触史,临床表现,一般抗炎治疗无效果,结合PPD试验、血沉、结核抗体及X线检查多可确诊。
胆囊炎1.急性胰腺炎,两者均有胃脘疼痛,但是急性胰腺炎多因暴饮暴食诱发,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多提示升高,此患者经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正常,故不考虑。
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健康教育
04
案例分析
总结词: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重点是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1. 监测血压: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3. 药物治疗:协助医生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监督患者按时服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保持病室安静、舒适
根据病人的体温和出汗情况,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舒适的体感。
调整室温、湿度
根据病人的需要和医嘱,调整室内光线强度和照射方向,提供合适的光线环境。
调整光线
03
监测饮食摄入量
记录病人每日的饮食摄入量,观察是否有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的情况,及饮食计划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治疗依据
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护理依据
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
按照护理计划,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
护理操作
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病情观察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锻炼和自我管理。
4.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案例一: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案例二: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烧伤患者的护理重点是减轻疼痛,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详细描述
1. 创面处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根据烧伤程度,进行清创、包扎等处理。
2. 疼痛管理:提供疼痛管理措施,如使用止痛药、进行心理疏导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在糖尿病肾病变早期,24h尿蛋白一般<150mg,且呈间歇性,严格控制血糖可使尿蛋白消失,运动后尿蛋白可明显增加1.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正常<20μg/min,<30mg/24h)。
诊断要求6个月内连续尿检查有2次量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但<200μg/min(即在30~300mg/24h之间),同时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其增加的原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心衰及水负荷增加等。
糖尿病控制很差时也可引起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的排出可以>20μg/min,这样的尿白蛋白排出量不能诊为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但若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时,尿白蛋白排出量仍是20~200μg/min,则可以认为有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2.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有:①有糖尿病病史;②除外其他原因的间歇性或持续性临床蛋白尿(尿蛋白阳性),此为临床DN诊断的关键;③可伴有肾功能不全;④伴发视网膜病变,此为一有力佐证;⑤肾活检证实,一般只有当诊断确有疑问时方宜进行。
必须排除其它可能引起尿蛋白的原因,当血尿明显时,必须仔细除外肾乳头坏死,肾肿瘤,结石,肾盂肾炎,膀胱炎或肾炎等,必要时应考虑肾活检明确诊断。
饮食:用小麦淀粉(或玉米粉代替),配合土豆泥、甘薯面、淮山粉等,蒸馒头、花卷、包子等,既可补充热量,又不增加植物蛋白质摄入,不会加重肾脏负担,最适合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食用。
应适当多吃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等)、芋头、某些水果、蔬菜等。
但应该指出的是:肾衰竭患者常见电解质紊乱,可表现为高钾血症等。
进食水果、蔬菜应注意避开含钾高的品种,比如桔子、香蕉等。
糖尿病肾病辣不得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饮食与糖尿病又有区别,因为糖尿病肾病饮食原则要求优质低蛋白质饮食。
所谓优质,牛奶蛋白是最好的,其次是鸡蛋、禽蛋蛋白,再其次是鱼类蛋白、瘦肉蛋白,而植物蛋白为劣质蛋白,比如豆制品、日常的馒头、米饭所含的蛋白,应该限制,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性的刺激2、 分析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有求治的愿望,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
3、 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 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基础。
5、 综合以上分析、排查,诊断为精变作基础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5、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体验到不良情绪②持续时间未超过两个月③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下,基本维持正常生活,但效率有所下降④思维合乎逻辑,反应尚未泛化⑤人格无明显异常。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或如何进行初步诊断):1、 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5、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 形成初步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 该求助者历年体检正常,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2、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好,没有幻觉、妄想等待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局限在找工作上,没有泛化,且公持续一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一个多月,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微轻,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鉴别诊断:1、与躯体疾病相鉴别:该求助者有睡眠问题和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没有幻觉和妄想等精神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仅局限在找工作上,没有泛化,且仅持续一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刺激所引发②痛苦情绪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③有短暂的失去理智,依靠“非专业干预”而不能解脱,工作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④影响思维,已引起反应对象泛化⑤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程度地影响。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或如何进行初步诊断):1、 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5、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 形成初步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 该求助者历年体检正常,故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
2、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好,没有幻觉、妄想等待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高考压力有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5、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四月,有一定程度的痛苦,学习效率有所下降,社会功能轻度受损,负性情绪已经泛化。
据此,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鉴别诊断:1、与躯体疾病相鉴别:该求助者有睡眠问题和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对自己有自知力,有主动就医行为,没有幻觉和妄想等精神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四月,有一定程度的痛苦,学习效率有所下降,社会功能轻度受损,负性情绪已经泛化,可以排除一般①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无关,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②痛苦情绪持续未超过3个月③痛苦程度对工作学习有一定程度影响④心理冲突泛化;⑤根据许又新神经症量化分数在4—5分之间。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或如何进行初步诊断):1、 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相鉴别 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5、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 形成初步诊断。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 求助者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2、 求助者痛苦的陷于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2个月,未超过3个月。
3、 求助者精神痛苦程度较大且难以解脱,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 求助者心理冲突的内容泛化。
5、 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重,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初步诊断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鉴别诊断:1、与躯体疾病相鉴别:该求助者有睡眠问题和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没有幻觉和妄想等精神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症状已具有某种典型神经症的症状,精神痛苦较难解决,持续时间为2个月,未超过3个月,心理冲突内容已泛化,但严重程度未达到神经症诊断标准。
可以排除神经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明显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属变形冲突,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丧失、对前途悲观、无助感、焦虑、绝望、自我评价低、有自杀倾向等。
抑郁性神经症诊断程序(或如何进行初步诊断):1、 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自知力程度,是否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判断求助者是否存在精神病性问题。
3、 根据求助者内心冲突性质,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症性问题。
4、 如果求助者内心冲突是变形的,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判断求助者是否可以确诊为神经症。
5、 根据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以及不同种类神经症的诊断要点,确定神经症的类型,形成初步诊断。
6、 与具有类似症状的其他类型神经鉴别。
抑郁性神经症诊断依据:1、 按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没有幻觉和妄想等精神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2、 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3年,内心冲突变形,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重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惩程度、痛苦程度及病程上得分7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3、 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症状,根据这些症状初步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4、 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抑郁性神经症需要进行如下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就医行为,无逻辑思维方面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救助者虽然表现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症状,但在病程上已持续3年的时间,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 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的症状,但与其抑郁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抑郁的伴发症状,且非无名 焦虑,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二)疑病神经症主要症状:高度敏感,对健康过滤;对身体过分注意:有反复求医行为,偏执,不相信医院的诊断。
心理方面:痛苦、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意向下降;躯体方面:(结合案例)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全身乏力。
疑病神经症诊断程序(或如何进行初步诊断):1、 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自知力程度,是否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判断求助者是否存在精神病性问题。
3、 根据求助者内心冲突性质,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症性问题。
4、 如果求助者内心冲突是变形的,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判断求助者是否可以确诊为神经症。
5、 根据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以及不同种类神经症的诊断要点,确定神经症的类型,形成初步诊断。
6、 与具有类似症状的其他类型神经鉴别。
疑病神经症诊断依据:1、根据以往病史和体检结果,可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2、按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且自知力相对完整,没有幻觉和妄想等精神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存在自己健康问题上存在变形冲突,表现为对疾病的过分怀疑和担心,属于神经症性问题。
4、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分标准: (1)病程:症状持续的时间长,已超过三个月,但不到一年。
2分(2)痛苦程度 :痛苦无法自行解决,需要求助他人。
2分(3)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损,不敢出门,不原做事,出现回避行为。
2分,总分6分,神经症成立。
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疑病观念,对身体和健康的过分注意和忧虑,反复求医,不相信诊断结果。
符合疑病神经症的特征,初步诊断为疑病性神经症。
疑病神经症需要进行如下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有自知力,有主动就医行为,无存在逻辑思维方面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疑病妄想相鉴别:该救助者认为自己患肝癌,但主要是怀疑和担心而不是坚信不移,可排除疑病妄想。
3、与焦虑症相鉴别:该救助者虽然出现焦虑情绪,但与其疑病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明主要的,而是疑病症状的伴发症状,可排除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