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农业集体化成败得失的比较

合集下载

农业转型:中国与苏联的不同历程

农业转型:中国与苏联的不同历程

农业转型:中国与苏联的不同历程作者:周媛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10期【摘要】20世纪末以来,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前苏联国家在坎坷之中走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家纷纷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本为将采用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工具,以中苏农业改革为例,分析在改革目标、政策相似的情况下导致两国截然不同的改革结果的要素以及其背后深层的政治经济原因,从中提取应引以为鉴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中国;苏联;农业转型;历史制度主义一、研究角度本文选取农业改革为分析视角有三个原因:首先,农业部门的政策变化在转型中较明显,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也较显著,利于对比;其次,农业始终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发生的变化对于整个经济的绩效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再者,相对于工业企业,农业部门的生产体系、生产关系较为简单,这使得我们可能用较少的分析要素得到可信度较高的研究结果。

二、研究工具历史制度主义既是当代西方以经验为基础的政治科学的主要分析范式之一,也是新制度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核心是强调制度变迁中国家、政府和其他组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主要体现在它的结构观和历史观上,在结构观中,一方面强调政治制度对于公共政策和政治后果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为重视变量之间的排列方式;在历史观上,注重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来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强调政治生活中的历史传统和路径依赖,“路径依赖”强调的是结构和传统对政治行为的影响;传统越重,制度创新就越困难。

相比较以前的制度研究,历史制度主义学者不仅重视国家和其他正式的政治机构,也重视非正式和非官方制度,尤其是“中间层面制度”或“中介制度”,如政党系统和经济利益集团的结构等。

三、案例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关键的土地产权从集体农场重新分配给农民,中国的农业生产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论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异同

论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异同

论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异同作者:金文涛来源:《科技视界》 2012年第7期金文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0)【摘要】中国和前苏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初,都对本国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对两者加以比较可以发现,两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也表现出不少差异。

【关键词】前苏联;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相似;差异前苏联和中国一前一后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二者在成立初期均对本国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了改造。

虽然在名称上前苏联叫做集体化运动,而中国则称为合作化运动,但究其本质则是相同的,即都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回顾历史并加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相似和差异才会让两国紧密相连但又命运不同:一个已经灭亡,一个正欣欣向荣的向前发展。

1 相似点分析中国和前苏联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着某些相同的认识,行动上也就表现出某种相似之处。

1.1形式上:变分散为集中。

概括讲,两国对农业推行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都要将分散的小农户生产转变成较为集中的,大规模的集体化生产。

原本以个体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活动,它的能力有限、劳动生产率低,与相对集中的集体化生产相比,后者更有可能采用机器、利用科学成就、使用化肥,提高劳动生产率。

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就是要表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同时也为了满足社会粮食需求,为工业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1.2原则上:典型示范、自愿参加。

1927年前苏联召开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在由小农经济向集体经济过渡过程中,只有在劳动农民的同意下才能进行,当时迫切的任务就是向农民广泛宣传逐步过渡到大规模的公有化农业经济的好处和必要性,用示范和说服的方法把小的以致最小的农户联合为以公共的互助的集体的耕种制为基础、利用农业机器和拖拉机、采用集约耕作的科学方法的大农庄。

同样,中国1951年12月15日也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它的第四条就规定了自愿互利、民主议定和典型示范的指导原则,其中特别指出自愿和互利原则是必须绝对遵守的。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与后果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与后果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与后果20世纪初,俄国处于落后、贫困的状况下,农业生产非常低效。

为了改善农业现状,当时的苏联政府决定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集体农庄的形式,统一管理和规划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发展工业化。

一、农业集体化政策的背景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背景与苏联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

在当时的苏联,农民个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受到了种种限制,农村地区贫困普遍存在。

苏联政府意识到,通过集体化可以合理规模化地利用农村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过程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过程中,苏联政府以法律手段将农民组织起来,组建了农业集体企业。

集体企业的成员共同经营土地,统一管理和规划农业生产,实行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政府鼓励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以鼓励集体化进程的加快。

三、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成效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初期曾取得一定的成效。

集体化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规模化和机械化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间接地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他们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各种福利和社会保障。

然而,农业集体化政策在后期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隐患。

一方面,政府过度干预农业生产,限制了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形成了一种僵化和低效的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政府承诺给集体农庄提供的支持和援助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履行,导致不少农庄面临财政困难。

此外,由于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农产品供应出现了断档的情况,引发了一系列的粮食短缺问题。

四、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启示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政府在推行集体化过程中应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尽量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强制性干预。

其次,政府应确保对农业生产给予足够的支持与补贴,确保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最后,政府应加强对集体农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论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差异之根源

论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差异之根源

3472013年12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中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差异之根源冉 波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的苏联和五十年代初的中国,都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

虽然,两国最终都完成了改造,但其改造过程和改造所取得的成效是彻底不同的。

论众所周知,苏联和中国共产党都在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际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

但同样性质的改造以及几乎采取同样的方式方法,而我们的改造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踊跃支持,农业经济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可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却以革命暴力运动的形式得以完成,并且在改造过程中其农业经济也遭受了极大破坏。

其根源就在于两国政府在对待农民的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一、从阶级的产生来看,中国的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的无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

鸦片战争过后,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

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

而这些劳动人民就组成了我们早期的无产阶级,他们大多都直接来源于无地破产的农民。

而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的农民不仅仅受到本国封建地主势力的残酷压榨,同时也受到了来至帝国主义势力的压迫。

这种同时受到非人的双重压迫的情况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所以他们也是最具有革命性的。

苏联的无产阶级从其产生的时间来看大致比我国要晚一些,苏联早期的无产阶级主要产生于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以后。

其构成也比较复杂,除了破产中的农民以外还包括破产的封建农奴主以及破产的农业资本家。

同时,虽然俄国的农民同样受到了封建农奴主的压迫,很显然其所受压迫的程度那是无法和我国当时的农民所受的双重压迫相比的。

所以,苏联无产阶级特别是早期的无产阶级无论是从革命的彻底性还是从组成成份的纯洁性来讲都有差别于中国早期的无产阶级。

因此,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直接来源于农民,所以他们深知农民的苦难,在先天情感上很容易偏向于农民。

同时,他们自己从一开始也深受本国封建势力以及外国资本势力的压迫,其面对的都是同一个敌人,这为他们结成统一战线提供了前提条件。

【精品】中苏工业化进程比较

【精品】中苏工业化进程比较

【关键字】精品作业论文中苏工业化进程初期的大饥荒研究生姓名徐鸿指导教师姓名陈国林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题目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学号58日期日摘要中苏两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建国初期都采取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由于两国在都过于偏重于重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轻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甚至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在这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中,两国所遭遇的规模巨大的饥荒由于其所带有的相当程度的“人祸”性质,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中苏、工业化、饥荒在中苏两国的工业化进程初期,两国都采取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苏联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强大的工业国的转变,中国也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重工业体系。

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过于偏重重工业的发展造成其他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同时两国都发生了由于政策失误而带有“人祸”性质的严重的饥荒。

苏联1932-1933年饥荒(主要在乌克兰)归结起来,造成饥荒的主要原因有:天灾:1931—1932年的粮食歉收。

在1931、1932两年粮食产量有较大下降,发生水灾是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数字证实,1932—1933年,在乌克兰水灾导致的粮食歉收比1931年严重得多,1932年乌克兰谷物收获量仅是1930年的35.8 % 强。

也就是说,1932—1933年乌克兰发生饥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天灾。

“人祸”之一:集体化中的冒进招致农民反抗,富农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苏联在20年代末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

在集体化过程中,剥夺富农财产,“消灭富农”,对富农进行强制搬迁,引起富农的不满,一些中农也不愿意将私有财产交到集体农庄中。

于是,以富农为代表的农民开始宰杀牲畜,藏匿粮食。

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在集体化的头几个月中,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和牡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

中苏农业集体化成败得失的比较

中苏农业集体化成败得失的比较

中共建国后在农村强力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实行人民公社化,随后造成了严重后果。

这种制度实践是中国自己的创新,还是模仿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模式的结果?中国推行农业集体化时对20年前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惨痛教训一无所知吗?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的成败得失应该如何评价呢?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苏联十月革命后曾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政府对工业实施监督,实施劳动义务制以及粮食贸易垄断和余粮收集制,在农村组织“公社”及其他集体农庄。

1921年后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同时着手恢复工农业生产。

当时有些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倒退了一步。

为此,列宁不久后就声言“退却”已经结束,并提出口号要“准备向私人经济的资本实行进攻”。

这表明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暂时过渡,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发动社会主义的“正面进攻”,把“新经济政策的俄罗斯变成社会主义的俄罗斯”。

于是在1929年左右就开始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全盘集体化。

[1]苏联处理农业经济体制的做法对中共建国后的农村政策选择确实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并适当地与中国的情况作某些比较,以分析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影响。

苏联“十月革命”过了11年之后,经济仍然走不出“恢复时期”,工业刚超过一次大战前的水平,农业则还低于战前水平,社会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党内派系斗争激烈。

当时苏联的农业总产量虽比布尔什维克建立政权之初有所提高,但商品率即“上市量”却有所减少,农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战前的73.7%下降到1928年的46%;在国家进口机械和各种原料主要依赖农产品出口的情况下,工业建设的目标严重受阻;在农产品出口减少的同时,城市和工业中心地区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使“五年计划”的主要支柱有垮台的危险。

[2]斯大林于1928年决定加速农业集体化,其实是力图从这种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手段。

浅析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

浅析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

浅析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摘要: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农业社会主义革命,使苏联众多的个体农户走上集体经营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道路,对苏联历史和现实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它也有特殊性和局限性: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际是不成熟的;消灭富农的做法弊端过多;它是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过快过急的运动,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关键词:苏联农业集体化教训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是在1927年12月2日——19日召开的联共(布)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决定的,但这并不是后来推行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1930年6月26日——7月13日,召开了联共(布)十六次代表大会,强调以后要在资源原则的基础上,以农业劳动组合为集体农庄的基本形式,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1935年2月17日,通过了新的《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标志着集体农庄制度在苏联的最终确立和完善。

经过苏联全国人民的努力,到1937年,苏联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它是苏联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仅对苏联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的许多经验得到后来时间的肯定和推广,然而有些问题还是值得商榷的,相反应该作为历史教训加以总结。

具体来说,全盘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不成熟农业集体化是农村社会生产关系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传统的个体占有生产资料和个体生产劳动向集体占有生产资料和集体生产劳动的一次伟大转变。

但是,生产关系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必须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条件。

从个体的、简单的小商品经济过渡到公共的大集体经济,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这里的生产力水平既包括小农经济本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包括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这两方面,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

人为地过快地实行高度的公有化,与生产力发展状况显然是不相适应的。

而当时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就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需要以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为条件。

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

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

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摘要: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正确分清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有助于帮助师生梳理这一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能为高考备考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很多学生对此问题混淆不清。

因此,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和区别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高考的重难点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

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比较。

一、两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异同相似之处:两国都建立起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并由此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

苏俄方面: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年1月12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准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宣言》决定:“(一)为实现土地社会化而废除土地私有制,宣布全部土地为全民财产,并根据土地平等使用的原则,把土地无偿地拨给劳动者使用。

一切全国性的森林、矿藏和水流,以及全部耕畜、农具、示范农场和农业企业均宣布为国有财产”“把工厂、矿山、铁路和其他生产资料及运输工具完全收归工农苏维埃共和国所有的最初步骤。

”“把一切银行收归工农国家所有,……”①。

这样苏俄政府便逐渐掌握了国家主要生产资料,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形态,并由此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方面: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从而确立起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

不同之处:两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进程不同。

苏俄方面: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苏俄政府便掌握了国家主要生产资料。

中国方面:中国政府掌握国家主要生产资料是采取逐步过渡的形式。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政府首先着手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期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在农村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从1953年逐渐开展三大改造,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从而确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启示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启示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启示姜建斌曹英伟摘要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苏联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正逐渐走向合作经济。

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深入剖析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特点及历史局限性,可以为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者姜建斌、曹英伟,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大连116029) 。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苏联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肩负着双重使命: 促进农业经济自身的发展,把小农经济变成现代化大农业,同时使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为国家的经济独立、政权巩固服务。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存在的问题也给苏联的经济和政治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这种单一农户制和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模式发展空间小,生产效率低,不具有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的基本条件。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创办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集体经济。

因此,深入剖析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特点及历史局限性,可以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在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为了深入了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首先需要从剖析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开始。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农业集体化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斯大林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产阶级政权不能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之上。

苏联模式中农业政策失败的沉痛教训_姜长斌

苏联模式中农业政策失败的沉痛教训_姜长斌

[摘要] 上个世纪 20 年代下半期,苏联为了取得超高速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所需的资金, 发 动了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建立起一整套由国家严格控制的集体农庄 制度。农民重又失去自由选择权, 沦为向国家缴纳“超额贡赋”的“农奴”。从此, 苏联农业陷入一蹶不 振的困境, 并且造成苏联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
今天重读马克思的科学论断, 我们不得不佩服 马克思的谦逊和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探索精神!
苏俄新经济政策并不排斥国家工业化, 相反, 它 从农业开始, 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带动国民经济各部 门的协调发展。布哈林一派正是这样继承新经济政 策路线的。更为重要的是, 只有新经济政策能够提供 实现工农联盟的政治基础。
1861年“农民改革”后, 俄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曾 设想利用“村社”组织, 绕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卡
夫丁峡谷”,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881 年 2 月, 俄 国著名女革命家查苏利奇曾经写信向马克思请教, 询 问 能 否 利 用 俄 国 “村 社 ”使 俄 国 农 民 不 必 “经 过 资 本主义生产各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马克思收到 信后, 于同年 3 月写了《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7-1]。 病痛中的马克思在这封曾经四易其稿的信中, 最终 写了极其严谨的三个重要观点: 第一, 《资本论》中论 证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 第二, 因 此, “‘资本论’中所做的分析, 既不包括赞成俄国农 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 也不包括反对农村公社有 生命力的论据”; 第三, 马克思深信, “这种农村公社 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 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 用, 首先必须肃清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 然 后 保 证 它 具 备 自 由 发 展 所 必 需 的 正 常 条 件 ”[7-2]。 马克思在第二稿中还写道: “长久以来靠农村公社生 存的俄国社会, 也有义务为公社垫付实现这一改变 所必需的最初的经费。不言而喻, 这里所说的只是逐 渐的改变, 而这一改变必须从使公社在目前的基础 上 走 上 正 常 状 态 开 始 。 ”[7- 3]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引言苏联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变革。

其中,农业全盘集体化是苏联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试图通过集体化农业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然而,这个政策的实施方式和结果却带来了许多教训。

本文将详细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1.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背景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是指在苏联政府主导下,将个体农民的土地、农具和劳动力集中到集体农庄中管理和经营的过程。

该政策始于1928年,为期十年,在整个苏联范围内推行。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目标是加强农业生产力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 集体化的实施方式2.1 强制集体化苏联政府采取了强制措施,强制将农民加入到集体农庄中。

原本自给自足的农民不得不放弃个人土地和私人农具,转而依靠集体组织来生产和分配。

2.2 剥夺个体农民的经营自由农民失去了对自己土地的控制权,无法自主选择种植作物和经营方式。

集体农庄由政府或政府委派的领导来指导和管理,农民失去了自主决策的权利。

2.3 集体农庄的组织方式集体农庄由农业合作社或农业集体企业组成,农民被组织成农业生产队。

生产队的收入由政府统一管理和分配。

3.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3.1 思想误区苏联政府当时的思想误区是认为集体化可以迅速增加农业产量,实现农业现代化。

然而,集体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农业产量下降,不仅没有实现增长,甚至比个体农民时期还低。

3.2 技术和管理问题集体化过程中,缺乏充足的技术和管理支持,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民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经验,无法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

3.3 资源分配不合理农业全盘集体化后,土地、农具和劳动力的分配不再由市场机制决定,而是由政府统一分配。

这种集中式的资源分配方式导致了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3.4 劳动积极性的下降由于个体农民失去了对自己的土地和劳动产品的控制权,他们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有着怎样的影响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有着怎样的影响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有着怎样的影响农作物成熟等待收割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正式提出农业全盘集体化。

1927年,苏联的农业仍然是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提供的商品粮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这种状况,越来越明显地拖了工业化的后腿。

为此,联共(布)中央于1927年12月2—19日,召开了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要求“把个体的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当年冬季,苏联出现了一场严重的“购粮危机”。

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一困难的问题,党内发生了一场大规模争论。

布哈林认为,购粮危机的原因在于工业化步伐太快,国家计划不周,导致农业停滞,应当增加农业投资,提高粮食收购价,清除国家机关的官僚主义。

斯大林则认为,购粮危机的原因首先在于富农的破坏,更深的原因则在于小农生产。

经过一场尖锐斗争,斯大林战胜了布哈林,开始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

到1929年10月,全国已有近200万户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占总农户的7.6%。

但斯大林还嫌此速度太慢。

到1929年11月,他发表了《大转变的一年》一文,声称农民已在整村、整乡、整区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集体农庄,而且农村的中心人物——中农也在成批加入农庄了。

12月27日,他又发表了消灭富农的讲话。

9天后,联共(布)中央宣布用“消灭富农”取代“限制富农”的政策。

1930年1月5日,联共(布)中央又通过了一项重要决议:《关于集体化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把全国划为三类地区,规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期限,正式提出了全盘集体化的任务。

于是一场农业集体化的狂潮席卷了全国农村。

到1930年3月,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猛增到占总农户的58.1%,同时又展开了消灭富农的斗争。

在农业集体化的高潮中,干部不遵循农民自愿的原则,普遍地出现了急躁冒进的错误,从而引起了农民强烈的不满。

有鉴于此,1930年3月2日,斯大林发表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随后,联共(布)中央公布了《关于反对歪曲党在集体化运动中的路线的决定》,重申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中苏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异同比较研究

中苏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异同比较研究
国的农业集 体 化道 路 , 在 总 结 组 织 农 民发 展 生 是 产 、 习和借鉴 苏联 经 验 的基 础上 , 学 随着 土 改 的完
弊端也与苏联相似。但 在农业集 体化 的过程 中,
中国的发 展较 顺 利 且 农 业 生 产 在 发 展 , 联 则 经 苏 历 了动荡 且 农 业 生 产 在 下 降 。那 么 , 何 解 释 这 如
模式 , 由于所 处 的历 史 时期 和 国度 不 同 , 开展 但 在
在集 体 化 的 时 间上 , 联 没有 事先 作 计 划 , 苏 但
就其 集 体 农庄——劳 动 组合 的产 生 来讲 , 应从
1 1 夏 季土地 革 命 后 开 始 , 13 9 8年 到 9 7年 “ 五计 二

中苏 两 国农 业 集体 化 道路 的不 同方面
中苏 两 国 的农 业 集 体 化 运 动 , 在 不 同 的 历 是 史 条件 下开 展 的。苏联 对个 体 农 业 的社 会 主 义 改 造 , 随着其 工 业 化 和 第 一 个 五年 计 划 的 提 出 与 是 实施 而展 开 的 。它 开始 于 12 9 8年 ,99年全 面展 12
种 现 象? 随着我 国农 村 家庭 联 产 承包 责 任 制 的发 展 和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的兴 起 , 们 更 加 重 人 视对 中苏两 国这 段历 史 的研究 。本文 试 图从 中苏 两 国农业集 体 化道 路 的 对 比 研究 中 去 寻 找 答 案 ,
并从 中总结 经验 教训 。
开 , 13 到 9 4年 7月 已基 本 实现 。虽 然 这 场 改 造运
列宁的探索道路前进, 而是继承列宁放弃 的共耕
制——劳动组合 , 通过劳动组合 ( 集体农庄 ) 迅速 , 在 短期 内完 成 了 对个 体 农业 的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 实

中苏类似事件比较表

中苏类似事件比较表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农业集体化运动
20世纪30年代初~1937年,农业集体化运动
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
对党政军干部的迫害、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
1934~1938年底,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失败
中共八大、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比较成功
马列主义、社会主义
未坚持,最后放弃
始终坚持
中苏(中俄)近现代类似事件比较表
项目
苏联(苏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
革命道路
大城市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917年,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历史评价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历史评价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历史评价苏联农业集体化是指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实施集体农场制度,将个体农民组织起来,集体经营农田和农业生产的过程。

该政策于1929年开始实施,一直持续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控制,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

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念中的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通过集体化的方式实现土地的公有化,使生产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

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农民对于集体化政策的抵制和反对。

许多农民对于失去土地所有权和个体经营的自由感到不满,不愿意加入集体农场,导致了大量的农民抵制、抗议和暴力冲突。

其次是政府在实施集体化政策时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农民收入的下降,生活条件的恶化。

再次是由于政府没有合理的计划和措施,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和资源的浪费。

最后是环境问题,集体化政策使得土地和水源的过度开垦和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的枯竭。

然而,尽管面临了这些问题和挑战,苏联农业集体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是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通过集体经济,农民可以共同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其次是农产品供应的稳定和粮食自给的增加。

苏联通过实施高额战时征粮政策,从农民手中强制购买大量粮食,保障了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

再次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地区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苏联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改善农村的交通、通信和生活设施,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条件。

然而,苏联农业集体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人道灾难。

由于农民对集体化政策的抵制和反对,政府采取了强制征粮和集体化政策,导致了农民的暴力抗议和动乱。

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估计,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死亡的农民数量可能高达数百万人。

此外,由于政府对于农产品的高额征购和低廉收购价格,许多农民被迫负债经营,生活陷入困境。

中苏农业合作化道路之比较——兼论刘少奇的农业合作化理论

中苏农业合作化道路之比较——兼论刘少奇的农业合作化理论

中苏农业合作化道路之比较——兼论刘少奇的农业合作化理

龚鹏;涂雪峰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18)002
【摘要】回顾中苏两国农业合作化各自所走过的历程,实事求是地在比较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深入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广大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重温刘少奇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无疑对于当前深化农村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4页(P69-72)
【作者】龚鹏;涂雪峰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毛泽东与刘少奇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认识差异
2.刘少奇农业合作化思想研究及其启示
3.毛泽东与刘少奇农业合作化思想比较
4.建国前后刘少奇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发展变化
5.毛泽东与斯大林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比较研究——兼论毛泽东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贡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充材料2:新中国50年代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农业集体化

补充材料2:新中国50年代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农业集体化

高三历史补充材料2:新中国50年代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农业集体化新中国50年代农业集体化运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旧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极其落后,再加上长期的战争,农业生产凋敝,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中共领导人选择了一条农业生产关系变革的道路。

首先是土地改革,然后是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到1956年几乎所有的农民都被卷入到集体化的洪流中。

1958年在全国范围内又展开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形成了“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根据制度变迁的形式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统购统销政策实施以前,这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阶段。

土地改革后,农民虽获得了土地,但是由于牲畜、生产工具的普遍缺乏,依靠农民的独立的家庭经营,很难完成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为了不使农业生产中断,在中国政府的倡导下,农民进行互组合作,使农业生产互助组这一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从统购统销政策实施之后到1958年人民公社体制形成。

1953年之后,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这样使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为了迅速实现我国的工业化,政府极力压低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工业化建设的成本。

与这一政策相适应,中共选择了从农业合作化到集体化的道路,这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阶段。

旧中国是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个体农民由于生产力低下,为了维持生产历来就存在劳动互助的习惯。

中国旧有的劳动互助合作,根据一些现存的资料反映,在西北、华北、东北、东北、华南等地区都广泛存在。

旧时的互助合作特点是规模小、临时性和不固定性。

同时互助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自发组织起来的。

这一章还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互组合作运动,党领导的互助合作运动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着土地革命发展起来的。

这种互助合作弥补了劳动力不足的缺陷,并保证了不违农时。

应用文-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

应用文-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他们采取所谓的义务交售制的办法,把农民的东西拿去太多了,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接受了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使农村普遍小农化(中农化)了。

军事共产主义时期,列宁一度对小农采取过否定的态度,认为小生产每日每时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公社、劳动组合耕种制农民协作社,这就是摆脱小家的弊病出路,这就是振兴,改进农业,节省人力及同富家、寄生虫和剥削者作斗争的手段。

”苏维埃政权还出资十亿金卢布支持向集体经济过渡。

的结果是:自愿参加各种集体化生产的农民还不到总户数的1%,而且其效益极差。

列宁得出的结论是:“集体农庄的作用:做了许多蠢事。

把不执行法律的人和无能的人提交法庭审判(3年)”(《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第377页)。

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农民有了处理自己劳动成果的自由,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迅速恢复,轻工业高涨,商业也为重工业积累了一些资金。

新的实践使列宁改变了看法,他提出通过自愿结合的合作社,依靠农民对自己利益的关心,引导农民走上主义道路。

20年代中期,农村合作社极其活跃,参加消费合作社的人数超过农户的一半,农业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手工合作社也有很大。

\xa0\xa0\xa0\xa01927-1928年苏联在粮食收购问题上出现“危机”。

这一危机主要是高速工业化急需资金而国家规定的粮价过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而引发的。

当时,农民并不急于卖粮。

但斯大林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富农”的破坏和小农生产的商品率过低,因此,这一事件成了苏联实行全盘集体化的导火线。

斯大林在处理危机过程中,一方面采取“非常措施”打击富农,另一方面决定加快集体农庄建设。

\xa0\xa0\xa0\xa0斯大林改行新方针,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其一,在斯大林看来,社会主义是一个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为一个“工厂”的社会,苏维埃制度不能建立在两种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他认为必须想个新办法,拴住农民,让农民听命于国家。

苏联(俄)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苏联(俄)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浅析苏联(俄)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关键词:苏联(俄);经济建设;影响本文将从经济的角度,以中苏两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定的三个经济政策和体制为例,分析苏联(俄)对新中国经济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53年,新中国中央政府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这一方针与1925年苏联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在提出背景、实施方式、实施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都极其相似。

首先两国在提出方针时都面临相似的境况:国家政权刚刚建立并巩固,但仍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下,需要加强国防以维护民族独立;由于国家处于农业国阶段,无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保障。

在实施方式上,中苏两国分别在1953年和1928年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这一点上中国充分借鉴了苏联“五年计划”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五年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周期去系统规划国家经济发展的蓝图,减少了经济发展的盲目性。

在工业化的开始阶段,两国都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重工业上。

但是,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问题在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也体现出来了。

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重工业的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猛增,造成国家财政紧张。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中国农村盲目地开展起来。

类似的运动在苏联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1929年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苏联在农村推行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中苏两国先后在农村进行的公有化运动,都是采取自愿与胁迫相结合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全国99%以上农民加入公有化组织。

不仅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而且极度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可以说两国的做法都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1913年--1928年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

1913年--1928年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

1913年-1928年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一、1913年苏联农业生产情况1.1913年,俄罗斯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其农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2.当时,俄罗斯帝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粮食、棉花、烟草、甜菜等农产品产量均很可观。

3.农业生产中,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生产力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

4.面对社会和政治动荡,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整体发展较为缓慢。

二、1913年苏联农业生产对比1928年情况1.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建立,国家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革命胜利后,苏联开始积极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农业工业化的政策,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3.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农业从小农经济向集体化、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4.1928年,苏联农业生产总体上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农业产量大幅提升,国家粮食、棉花、甜菜等农产品产量均翻了几番。

三、影响农业生产变化的因素1.政策因素:十月革命后,实行了一系列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包括土地公有化、农业集体化、国家对农业的技术支持等,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技术因素:苏联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引进并推广了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经济因素:由于苏联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得到了极大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社会因素:农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积极参与集体化建设和农业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1.1913年-1928年期间,苏联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呈现出了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2.农业生产的发展得益于政策、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积极作用。

3.展望未来,苏联农业生产将继续发展壮大,为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4.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苏联农业生产在这15年间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为苏联国家的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全球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苏农业集体化成败得失的比较
中共建国后在农村强力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实行人民公社化,随后造成了大饥荒,导致数千万农民非正常死亡。

这种制度实践是中共自己的创新,还是模仿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模式的结果?中共推行农业集体化时对20年前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惨痛教训一无所知吗?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的成败得失应该如何评价呢?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
苏联十月革命后曾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政府对工业实施监督,实施劳动义务制以及粮食贸易垄断和余粮收集制,在农村组织“公社”及其他集体农庄。

1921年后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同时着手恢复工农业生产。

当时有些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倒退了一步。

为此,列宁不久后就声言“退却”已经结束,并提出口号要“准备向私人经济的资本实行进攻”。

这表明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暂时过渡,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发动社会主义的“正面进攻”,把“新经济政策的俄罗斯变成社会主义的俄罗斯”。

于是在1929年左右就开始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全盘集体化。

苏联处理农业经济体制的做法对中共建国后的农村政策选择确实具有巨大
的示范作用。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并适当地与中国的情况作某些比较,以分析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影响。

苏联“十月革命”过了11年之后,经济仍然走不出“恢复时期”,工业刚超过一次大战前的水平,农业则还低于战前水平,社会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党内派系斗争激烈。

当时苏联的农业总产量虽比布尔什维克建立政权之初有所提高,但商品率即“上市量”却有所减少,农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战前的73.7%下降到1928年的46%;在国家进口机械和各种原料主要依赖农产品出口的情况下,工业建设的目标严重受阻;在农产品出口减少的同时,城市和工业中心地区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使“五年计划”的主要支柱有垮台的危险。

斯大林于1928年决定加速农业集体化,其实是力图从这种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手段。

但当农业集体化完成后,苏联却把当初的这种真实意图遮掩起来,而声称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做法。

后来中共完全接受了这一观点。

俄共(布尔什维克)是个城市“无产阶级”的政党,十月革命走的是一条先占领城市再占领乡村的道路,俄共向来对农民不信任。

在1917年的革命中,没收了地主及皇室、教会的土地重新分配,并在1918年夏的第二次土地重分中又没收了旧式富农的多余土地,相当于完成了“土地改革”。

虽然布尔什维克出于政治考虑,为了争取农民在内战中对自己的支持而承认农民的土地私有权,但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即指出,农村在革命后会更加小资产阶级化,这种农民“在地主和资本家被击溃并被放逐以后,是能够向无产阶级的政治上的专政挑战的唯一残存的独立阶级”。

以下两段话则更为著名:“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

”(列宁)“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
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

”(斯大林)显然,对苏共而言,农村集体化不仅仅是为了“工业化”,而且也是为了打击个体农民、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需要。

中共与俄共本来有很大不同,与乡间的农民有密切联系,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政权的,若效法俄共推行农业集体化,势必严重伤害党在农村的社会基础。

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之前,苏联曾出现过3种试验型集体农庄,即“公社”、“共耕社”和“劳动组合”(很像是中国的“人民公社”、“互助组”和“合作社”)。

早先,苏共鼓励建立的形式是“公社”(一切归社员公有,连伙食也由公社供给),而农民却宁肯选择另一种形式“共耕社”(家畜以至土地、耕畜等都不需集体化);由于“公社”要依靠政府补贴、“共耕社”也不利于农产品的抽取,所以苏共后来改为支持“劳动组合”,这种形式遂成为集体农庄的主要形式(当然是配合著某种特定的收购和分配制度);但农业集体化运动之前的数年内它的发展始终处于停滞状态,至1928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只占农户总数的1.7%。

苏联自1929年开始强行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遭到了农民强烈的反抗,大批生产资料被毁,例如,在统计数据相对可靠一些的家畜数量方面,集体化过程中三分之二的马匹、五分之四的牛、六分之五的猪和八成五的羊都失踪了。

因此,苏共采取了极其残酷的强制、甚至武力手段来剥夺所有富裕的和不愿集体化的农民,在这一运动中有数百万农民被处死或驱赶出家园、其财产则被没收;运动也造成农业生产的急剧下降,农业产量在30年代初期降低了30%以上,农村因此出现了严重的饥荒,仅在1932年至1933年期间就有数百万农民被活活饿死。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不仅是自上而下强加给农民的,而且实际上是依靠近于“国内战争”的手段和“大饥荒”才把农民“征服”了的。

虽然农村集体化的目标最后是实现了,但农业产量却多年下降,直到1938年才略微超过1928年的水平(仍未恢复到战前水平)。

集体农庄唯一的“成就”就是在农产品的征集或所谓“收购”上达到了预
期目标。

与集体化运动同时发展形成的收购制度规定,集体农庄首先要满足国家的交售任务(当然是低价的),并规定农业的种植计划;在这些方面农庄本身没有自决权,农民所有的人力和财产实际上都被国家征用了。

其结果是,在农产品总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其“上市量”却增加了4倍以上有学者指出:“假如集体农庄可以保留它们的全部收入用来报酬成员的劳动,是否可能适当地组织集体农庄的劳动队伍还有疑问。

当国家拿走这种收入中最大的一部份时,失败是必然的。

”可惜的是,这样的集体化竟然成了中国的榜样。

需要指出的是,苏联和中国的经济传统也就是集体化的背景和所针对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

传统的中国是个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生产效率很高。

而俄国近代史上实行的却是一种村社制度,土地定期重分,三圃轮休,使用效率低下;再加上地广人稀,基本上还停留在粗放耕作的自然经济阶段。

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农村虽然出现了脱离村社而独立生产的倾向,但这种倾向直到1906年斯托雷平改革时期才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法律的承认。

十月革命胜利后直到集体化之前,个体农户仍仅占极少数(例如俄罗斯统计中有95%的土地仍为村社所有)。

如果把
俄国和传统的中国同称为“封建制度”,显然会造成极大的误解;同样地,也很难把这种小农称之为“资本主义”,因为这在俄国虽是晚近的现象,在中国已有了二三千年的历史。

如果把这称为同类的历史现象,那么它的发生在中国就要比俄国早得多。

显然,俄国的传统和中国的传统是完全不一样的,苏联的集体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与中国大不相同,它提出有效的组织、机械化的耕作,是有所指的,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内核。

从某种角度来看,在俄国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解决俄国农业特定问题的模式,又怎么可以不加分析地照搬到中国呢?可惜,僵硬的意识形态把对所有这些客观问题的思考都剿灭了,中国为此深受其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