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 第8章 农业现代化

合集下载

公务员常识农业现代化

公务员常识农业现代化

公务员常识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

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

既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概念。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发达的农业、建设富庶的农村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业现代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写作的要点之一,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科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

将机械化排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

所谓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理论上讲是这样,但在山区、丘陵地区,由于土地面积较小,限制了机械化的应用,甚至无法利用机械。

2.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

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

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生产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过程。

农业经济学 第8章 农业现代化

农业经济学 第8章 农业现代化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3000美元以上; (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2-15%以下; (3)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45%以上; (4)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70%以上; (5)识字人口的比重80%以上; (6)适龄青年中大学生的比重10-15%以上; (7)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1000人以下; (8)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 (9)婴儿自然死亡率3%以下; (10)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以上; (11)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
3,改造传统农业的制度变革
(1)土地制度改革 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村土地占有极不平等, 少数地主占有绝大多数土地,而占农村人口 绝大多数的农民却无地和少地,缺乏引进和 使用现代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经济能力。因 此,改造传统农业必须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与创新。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土地改革一般有以下三种 形式: 地租契约改革。这种改革不涉及土地所有权 的再分配,只是租佃契约的法律调整。 土地有偿转移。这种形式的土地改革涉及土 地所有权的再分配,但是,失去土地的地主 可以得到全部或部分的经济补偿。 土地无偿转移。这是最激进的土地改革形式
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第8章 农业现代化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3.自然经济
传统农业是生计农业,由于技术停滞,传统农 业的产量和生产率很低,产出和消费几乎是大 小一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印度学者苏布拉塔•加塔克和肯•英格森特指出, “传统农业是以小型的家庭的农场为标志的。作为 一个生产单位,传统农业不仅以其规模小为特征— —无论以所利用的资源量,还是以产出量加以衡 量——,而且以高度的自给自足为特点” 。 《农 业与经济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出版 (中译本),第5-6页。

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依靠生物机能,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者控制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与取得所需要的农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社会生产部门。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的过程。

它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历史性的和世界性的概念。

人力资本:又称为“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是指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并期待未来有所收益而所作的投资,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作物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向导,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

简答:农业的特征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本质特征。

一般特征是: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市场起起作用的规律。

农业在我国的重要作用: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产品,市场,要素,劳动力,外汇贡献;农业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农业的生态功能。

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资源的稀缺性和供给的有价性;位置的固定性和用途的选择性;效用的持续性和肥力的可变性;性能质量的差异性和收益的级差性。

农业经济学之农业现代化PPT模板

农业经济学之农业现代化PPT模板

1、生 产 技 术 现 代 化
• 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 生产率
• 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 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
技术
2、生产手段现代化
•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机器 设备来替代人畜力的过程。
• 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 • 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
3、从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 性的、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 (P33)
• 综合性:生产、生态、社会形成协调发展的高 效系统。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的协调
• 世界性: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较。• 历Leabharlann 性:随时代发展,内涵和标志不断变化。
二、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一)生产技术现代化 (二)生产手段现代化 (三)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 1、衡量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
2、反映环境良好程度的指标
3、富裕文明的指标
第四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一、国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美国型——资本集约型:美国、加拿大
等国 ——国情: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实现农业现代化:先农业机械化,
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 题;后生物技术现代化,提高土地生产 率。
• ——二者并举,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现 代化并进,物质投资和智力投资并举, 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共同提高。
二、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 农业现代化道路
• 国情:一国的地理、环境、人口构 成、自然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习 俗、科技水平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等。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 1、人多地少,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 2、农业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 3、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 4、现代科技落后,农民素质低,但传统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农业技术进步【圣才出品】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农业技术进步【圣才出品】
应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⑤周期性 农业技术进步的周期性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技术体系从生成到应用,再到新技术出现而
使其淘汰的时间过程;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 2.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与作用 (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 ①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包括良种选育技术的进步、农作物耕作栽培技术的进步、土壤
5 / 4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8-1 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原理
②农业经济中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
农业经济中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的类别及其方式特征如表 8-2 所示。
2 / 4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逐步形成新的农业技术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出现更加协调和全新的局面。 ③外生性。农业技术进步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是外生的。 ④复杂性 农业技术的复杂性表现为: a.农业技术进步环境的复杂性。由于经济、社会、科技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难
4 / 4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国家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可以正确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或避免农业生产 经营的盲目性;
b.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经 营活动高效健康地进行。
⑤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a.使农民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调动农 民推进技术进步的积极性,使农民努力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 b.先进的农业科学文化技术一旦被农民掌握运用,必将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方 式和生活习惯。 3.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1)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 ①国民经济中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 国民经济中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的过程如图 8-1 所示。

现代农业经济学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重点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的特点:1.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2.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3.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4.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得分散性和地域性5.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7.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产品之中体现出来农业经济学:现代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第二章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第一节现代农业中的产权结构产权: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和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产权结构:指不同类型的产权所构成的产权框架及其比例产权结构的划分:国有产权、集体产权、个体经济、私营产权、联营产权、其他产权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基本特征:1.产权主体多元化2.产权关系明晰化3.收益权实现多样化4.产权交易市场化农业家庭经营: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2014 342 名词解释)农业家庭经营大量广泛客观存在的原因:1.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密切结合2.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3.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劳动激励多样,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

农业经济学整理

农业经济学整理

名词解释:1.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建立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生产仅仅是为了满足劳动者和劳动者单位生存需要的经济形式,也叫自给自足经济。

2、市场农业市场农业是指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农业,即由市场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对农业资源进行配置的农业。

3、剪刀差剪刀差是指在工农产品交换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二者的差额呈剪刀状的变化趋势。

4、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包括协调发展的工农业关系、经济体制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

5、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强调的是产业结构中的行业构成,主要指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农村产业结构,强调的是产业在农村这个地域的分布,是个区域性的概念,一般包括三大产业。

6、农业生产社会化农业社会化是指农业由孤立的、封闭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生产方式的过程。

7、价格需求弹性、价格供给弹性价格(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度,即指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其大小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

价格(农产品)供给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其大小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

8、中性农业技术中性农业技术是指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和资源节约型技术密切结合,取长补短,综合运用的技术。

9、农业集约经营、农业粗放经营●粗放经营: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下,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广种薄收,主要靠扩大土地面积来增加总产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相反,它是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和装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并改善经营方法,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

10、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灵敏程度,即指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农业经济学重点[5]

农业经济学重点[5]

第一章农业的内涵: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活机能,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控制或强化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农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社会生产部门——内涵植物栽培+动物饲养;2)“农业前部门”,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业后部门”,从事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活动——外延。

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

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普遍起作用的客观规律。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长期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农业的特点: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1)土地是农业生产中的特殊的生产资料->比较优势与区域布局2)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3)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4)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自然风险(生产周期长)5)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农业监督先天的困难性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公共投资与农业支持政策自然再生产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与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人、劳动)。

第二章:农业现代化古代农业,用铁木工具,凭借或主要凭借经验来从事生产活动近代农业,机械化农具,近代科学技术,由自给自足转化向商品化转变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特点:农业运行市场化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化农业发展可持续化组织管理逐步科学化农业现代化,即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全面地改造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农业经济学 -- 钟甫宁

农业经济学 -- 钟甫宁

理的经营机能,没有管理或知道的中心机构,是无秩序的统合体。
从微观的视点来看,农业生产与加工流通部门相统合,并且其经营
也是完全统一的。
保八 、
农 护产
品 贸 政易 与 农 策业
8.1农产品贸易的基本 理论
8.2农产品贸易规则
8.3农业保护
8.4我国农产品贸易的 发展
第二篇 农产品市场
①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 论②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 ③开放贸易对利益分配的影响
论④西方当代合作经济理论
①合作社原则 ②合作制
4.4我国农业合作经济 的实现途径
4.5其他国家或地区的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范式
及经验借鉴
促 ①我国主要的农业合作组织形式 进 ②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
机制③促进农业合作化的途径
①瑞典农民合作社②日本农业协同组合③ 以色列农村合作组织④孟加拉克米拉村庄 合作社⑤我国台湾的农业产销班⑥农业合
农产品的供给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大,生产周期一般较长,而
且多为鲜活产品,不易储存,加之受到土地面积的限制和农业生产本身
特点的约束,不可能迅速或无限扩大生产,形成有效供给,因此农产品
供给弹性一般较小。
价六 、
农 格产
品 形的
市 场 成与
6.1农产品的价格形成
6.2农产品价格的特征 及影响因素
6.3农产品运销
农村消费环境和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并
惠及广大农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但是,
持十
一 、 续农

发与 农

展可
11.1农业与农村可持续 发展理论
11.2可持续发展与人口 理论
11.3可持续发展与资源、 环境问题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8-10章)【圣才出品】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8-10章)【圣才出品】
4 / 9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国家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可以正确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或避免农业生产 经营的盲目性;
b.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经 营活动高效健康地进行。
⑤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a.使农民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调动农 民推进技术进步的积极性,使农民努力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 b.先进的农业科学文化技术一旦被农民掌握运用,必将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方 式和生活习惯。 3.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1)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 ①国民经济中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 国民经济中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的过程如图 8-1 所示。
圣才电子书

第八章 农业技术进步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8.1 复习笔记
一、农业技术进步概述
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与特点
(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①含义
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生产
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 / 9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逐步形成新的农业技术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出现更加协调和全新的局面。 ③外生性。农业技术进步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是外生的。 ④复杂性 农业技术的复杂性表现为: a.农业技术进步环境的复杂性。由于经济、社会、科技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难
以控制、调节,不可能持续地保持农业技术进步的最佳环境。 b.农业技术进步内容的复杂性;只有各Hale Waihona Puke 科技进步内容的有效化组合,才能形成较大

农学考研农业综合知识四复习农业经济学第八章背诵要点

农学考研农业综合知识四复习农业经济学第八章背诵要点

第八章第一节(了解)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农业技术进步是指不断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代替落后的农业技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了解)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1)渐进性(2)系统性(3)外生性(4)复杂性(5)周期性(背)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1、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2、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3、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4、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的技术进步(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可不断为农业提供大量先进的各类农具,农用器械运输工具生产性建筑设施的,从而改善和提高现有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规模效益化成本降低,提高投入产出比率。

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农业技术进步可谓农业不断开发和提高高质量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为农业培育和提供动植物新品种,提高投入产出比,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生产率和投入产出比率,改善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可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经济作用,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4、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国家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可以正确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或避免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高效健康的进行。

5、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农业技术进步可使农民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调动农民推进技术进步的积极性,使农民努力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

第二节(背)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1、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只有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对农产品的需要,来决定生产活动,才能保证农产品的畅销和收入的增加。

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二版部分习题答案

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二版部分习题答案

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一.概念1.农业: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的生理活动机能。

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广义上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狭义上就指种植业。

2.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和及其应用的科学二.问答题1.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对国民经济有哪些贡献?答:a。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并且长期起作用;b.农业对国民经济有着贡献:产品、市场、要素、外汇贡献;其新贡献有生态、安全、政治、文化。

2.如何理解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答:就是研究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包括农业生产力的农业生产关系的、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规律;研究其性质内容特点。

3.应如何学习农业经济学?方法?答:a.农业的发生,发展入手;生产过程;C农产品供给;农业生产的宏观调控、结构优化、区域发展入手;B.辩证法。

比较与鉴别法、调查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

第二章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一概念:1.产权:财产主体对财产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处置、收益的分配权。

2.产权结构:不同类型的产权所构成的产权框架及其比例。

按所有权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联营、其他产权。

3.农业家庭经营;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活动。

又称农业经营、家庭农场经营。

4.农户家庭承包经营:5.农业合作经济: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6.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农民、农业小生产者为各自生产。

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从事特定经济的企业组织形式。

二、问答1.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基本特征?答:产权主体多元化、关系明晰化、交易市场化、收益实现多元化。

现代农业经济学

现代农业经济学

现代农业经济学LT提纲一、产权:是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和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产权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产权所构成的产权框架及其比例。

产权类型的划分是以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来划分的,其中所有权是最核心的内容。

农业家庭经营的利弊、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的意义:农业合作经济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在现代农业中,农业合作经济是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联合起来,发挥协作的优势,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

(一)加快发展现代合作经济,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合作经济。

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合作经济遵循的原则中,最基本的是公平、民主、自愿、互利原则。

现代农业的典型形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应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技术创新。

2、实行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有机农业是指主要采用生物有机能量和相应技术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农业生产制度。

3、注重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是农业技术改造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4、强调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相结合农业现代化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但我国农业自身积累少,短期内工业也不可能为农业提供大量的资金,而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却十分丰富。

5、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可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快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6、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的改善,延缓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7、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在注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农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农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农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和自然力,通过自身的劳动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

狭义的农业专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则包括农、林、牧、渔四个部门。

自然再生产:就是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

(农业生产的基础)经济再生产: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与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生产时间:劳动对象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

劳动时间: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重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重则会下降。

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在向人类提供粮食和工业原料的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非商品性产出功能。

配第--克拉克定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越大,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中的比重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大。

XXX法则:(1)跟着工夫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所有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所有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

(2)工业部门国民收入在所有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所有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效劳部门的劳动力在所有劳动力中的比重和效劳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所有国民收入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XXX标准结构:随着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缓慢提高。

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工业化就到了结束阶段。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条件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条件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条件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着眼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要完成这一历史转变过程,必须创造和改善一系列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1.商品经济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现代经济所需的各种社会经济条件,必须通过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

只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才能全面打破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彻底摧毁小生产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朝着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商品经济的发展,才能不断扩大市场,市场的扩大是社会化大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只有商品经济的发展,才能打破墨守成规的习惯势力,推动农村科学文化的普及和提高。

2.工业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工业和农业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门,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工业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农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工业的主导作用。

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机器、化肥、农药及其他现代生产要素,无一不依靠工业;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种科学技术人才,几乎大都是在大工业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培养的;农业现代化的资金,从长远来看,大部分将来源于工业积累;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主要依靠工业部门来吸收。

3.教育水平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大规模的“物力投资”的同时,必须重视“智力投资”,这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因为现代的生产资料必须与现代的劳动力相结合,只有“物”而没有“人”是不可能现代化的。

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包括:精干的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庞大的农业科学工作者、农业管理专家和农业推广专家队伍,以及受过专业教育的广大农业劳动者。

这就要求智力投资必须是多层次的,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应按比例的协调发展。

4.人口增长必须有一定的控制。

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离不开人口的增加,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人口就变成了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负担或限制因素。

这在发展中国家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人口过多,造成了资源超负荷,从而引起农业对资源的掠夺式经营,以致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人口过多,必然抵消了农业的增产部分或者农业的资金积累,没有资金积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人口过多,经济很难搞上去,导致平均主义泛滥,劳动者积极性受到挫伤,人民生活难以改善,较低的人口生产成本又会刺激人口的进一步的扩大再生产,形成恶性循环;人口过多,需要更多的教育投资以及医疗卫生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必然是人口素质下降。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根据世界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以简要地将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原始农业(或称古代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或轮垦耕作制,主要依靠长期休耕来恢复地力。

其最重要的成就是对野生动物的驯化和灌溉技术的运用,从而具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

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工具主要是简单的骨制、木制和石制工具;生产方法是粗放的饲养和栽培;实行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缺少社会分工。

传统农业是伴随着奴隶制和封建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几乎成为人类早期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传统农业一般具有下列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家庭成员的需要;耕作方式落后,一般以手工劳动为主,所使用的工具是铁木制工具,以畜力作为牵引动力,间或使用风力和水力,例如风车、水磨等;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水平低,农户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一般耕作品种小而全,而且种养兼顾;科技含量低,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抗灾能力差;要素投入和生产技术长期不变,劳动生产率很低,产量几乎是长期停滞的。

一般来讲,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变革,即农业科技和生产手段的变革。

而广义农业现代化则既包括协调发展的工农业关系、农业经济体制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民的现代化,也就是既要采用现代工业的物质技术和现代科学生产、组织及管理方法,还要求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概括地说,广义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的过程[1]。

农业现代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系统和一个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需要。

农业农村现代化知识点总结

农业农村现代化知识点总结

农业农村现代化知识点总结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特点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农业现代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指导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目标,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生产关系和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变革,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 农业现代化的特点(1)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推广科学种植、养殖、管理等现代化生产方式。

(2)生产结构的多样化。

发展多种经营、多产业联合等多元化生产结构。

(3)生产关系的市场化。

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农产品市场化流通和竞争能力。

(4)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民主化。

推进土地承包权、农村土地经营权、财产权的流转和规范化。

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路径1. 发展阶段(1)初级阶段。

主要依靠农业机械化和化肥农药的应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中级阶段。

主要依靠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和附加值的提高。

(3)高级阶段。

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和农产品的国际化。

2. 发展路径(1)技术路径。

以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先进生产装备为主,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2)产业路径。

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建立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生态路径。

以生态农业为主,实现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指标1. 农村现代化的内涵(1)经济现代化。

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

(2)社会现代化。

实现农村社会制度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社会管理的现代化。

(3)生态现代化。

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4)文化现代化。

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农民素质的提高。

2. 农村现代化的指标(1)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指标。

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水平等指标。

(2)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指标。

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

1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要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管理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水平的现代农业的历史过程2 农业生产社会化农业生产社会化是指农业由孤立的.封闭型的自给性生产的农业,转变为分工细密.协助广泛.开放型的社会生产的农业的过程4农艺过程专业化农艺过程专业化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作业环节,由原来一个生产单位独立完成,转变为若干个专门企业分别完成5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系起来。

形成一体的利益集团或利益共同体的一式种经营组织形式6集约经营集约集约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和技术装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并改善经营方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7水资源水资源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以不断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8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不断地利用生产效率更高,农业生态不断改善的先进科学技术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生态效益不佳的落后技术9农业适用技术农业适用技术是指那些与技术使用单位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能取得生产经营所预期的最佳效果的农业技术10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各项农业适用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宣传。

培训等方式向农业生产转移和扩散,它是把农业科学技术这个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11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不断地利用生产效率更高,农业生态不断改善的先进科学技术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生态效益不佳的落后技术12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的劳动耗费与其创造的产品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13农产品成本农产品成本是指生产每一单位一定质量的农产品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资料和劳务等总得费用支出14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分析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分析是指通过一系列指标对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状况进行计算和评价,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目的是要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15农业资金农业资金是指在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表现,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单位获取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16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是指农业生产活动所取得的有用成果与劳动占用或劳动消耗的对比关系17林业林业是指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的生产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3000美元以上; (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2-15%以下; (3)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45%以上; (4)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70%以上; (5)识字人口的比重80%以上; (6)适龄青年中大学生的比重10-15%以上; (7)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1000人以下; (8)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 (9)婴儿自然死亡率3%以下; (10)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以上; (11)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
二、农业发展的阶段 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 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从总体上说,这种划分是以生产力水平, 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的技能和生 产力的组合方式等为标志的。
1,原始农业
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历经7000多 年,是农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主要特征:人类使用石器、棍棒等简单工具,有 目的地种植和养殖以获得食物。 原始农业是人类从单纯获取“天然食物”(狩猎、 采集),转变到有目的地种植、养殖以获得食物。 原始农业的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刀耕火种,完全 靠天吃饭。原始农业的产量很低,只能依靠集体 劳动,只能提供维持生存需要的食物。 原始农业的贡献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实现了 采集向种植业、狩猎向畜牧业的转变。
3,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 业提供的生产资料、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 农业。 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大体上是从18世纪末19 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60—70年代基本完成。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科学化(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 机械化(现代农业机械体系) 专业化(高度分工:生产环节分工;区域分工; 作业工序分工) 社会化(农业产业组织创新) 市场化(农产品、农业生产要素成为商品;国内 市场与国际市场) 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城乡差别缩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2,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人类农业发展的一个很长的阶段, 大约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大 约从原始社会末期,经由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资本主义社会…,迄今,大多数发展中 国家仍然处于这一阶段。
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
1.技术停滞 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所谓技术 停滞,是指传统农业的农民以世代相传的直接 经验为技术基础,使用基本由自己生产的简陋 铁木农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风力进行生 产。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对传统农业的 研究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他在名著《改造传 统农业中指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 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 。
3.自然经济
传统农业是生计农业,由于技术停滞,传统农 业的产量和生产率很低,产出和消费几乎是大 小一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印度学者苏布拉塔•加塔克和肯•英格森特指出, “传统农业是以小型的家庭的农场为标志的。作为 一个生产单位,传统农业不仅以其规模小为特征— —无论以所利用的资源量,还是以产出量加以衡 量——,而且以高度的自给自足为特点” 。 《农 业与经济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出版 (中译本),第5-6页。
农业市场经济制度主要内容:
(1)市场价格制度,主要指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 的价格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和调节。 (2)市场流通制度,主要包括农产品、农业生产资 料的市场体系、市场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市场的 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则。 (3)市场信息制度,主要指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 供求等市场信息的收集、发布,市场信息制度可以 降低农产品流通的交易成本。 (4)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制度。为农业发展提供 必要的经济和物资支持,减少或降低由传统农业向 现代农业转变的市场磨擦。
2.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把技术分为两种类 型,把促进其他投入品对劳动替代的技术称 为劳动节约型,把促进其他投入品对土地替 代的技术称为土地节约型技术。
一般认为,农业中机械技术为劳动节约型, 生物和化学技术为土地节约型。劳动节约型 技术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化学和生 物技术进步的结果是土地生产率提高。 在农业中,技术进步基本反映了农业资源的 相对稀缺性,在土地丰富而劳动稀缺的国家, 农业技术进步按照替代劳动的方向发展,在 土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农业技术进 步按照替代土地的方向发展。
议题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当前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原理
一.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和标准 现代化概念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基本涵义 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现代化是一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等方面内容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 提出的现代化标准
3,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人类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是 “人类中心论”。人类以征服者的形象 出现,掠夺式地对待自然。虽然极大地 获得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导致 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尖锐矛盾。 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可持续发展思潮 是这一矛盾的产物。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两个基本要点: 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第二,农民对先进技术缺乏了解。
传统农业农民的文化和科技水平低,技术信息 传播不畅、科技推广不力是重要的原因。 农业技术信息传播不畅的两个主要障碍:一是 农业人口位于遥远和闭塞的地区,乡村基础设 施极不发达;二是农民极度贫穷,负担不起寻 求技术信息的交通通讯等费用。
科技推广不力:发展中国家可利用的农业咨 询服务很少,由于农业职业地位卑微,很多 人不愿意从事农业推广工作,城市职业市场 存在吸收和培训适度数量的农业推广人员的 困难;同时,向大量生活在边远农村有小农 传播咨询服务的费用很高。
四,改造传统农业
1,传统农业停滞落后的根源 改造传统农业的前提是正确认识传统农业 停滞落后的基本特征及其根本原因。印度 学者加塔克和英格森特指出以下主要原因: 阅读:苏布拉塔•加塔克和肯•英格森特: 《农业与经济发展》,北京:华夏出版 社,1987年出版(中译本),第11-17页。
第一,传统农业社会缺乏适宜的替代技术。 传统农业的特点是劳动力充裕,资本稀缺, 土地经营规模很小,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 质很低,形成了农民世世代代使用的技术。 在这样的状况下,西方现代农业的技术不 可能直接运用到传统农业。
第五,与先进技术配套的物资和设施供给不 足。 假定存在新的技术,农民了解到新技术也愿 意使用,农民能够通过储蓄或借款负担使用 新技术的费用,但是,农民采用新技术仍然 受到物质投入如种子、化肥、农药及灌溉设 施等供给瓶颈的限制。这些瓶颈限制或者由 于国内生产能力不足,或者是进口限制,或 者仅仅因为国内运输条件和能力不足,等等, 而不能把新技术及时地送到农民手中。
阅读:宣杏云、王春法:《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透 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出版 。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用现代工业的技术装 备武装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 和园林化。 (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 和装备农业,主要包括良种化、化学化和改革耕 作技术。 (3)农业劳动者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劳动者思 想观念转变、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增加。 (4)农业织管理现代化。包括农业产业组织方式 现代化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
第三,农民不愿意承担采用新技术的风险与 代价。 虽然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却是安全保险的, 而使用一项新技术意味着风险。传统农业中 的农民是风险规避者,他们绝大多数处于生 存水平线上,他们与西方国家农民的目标函 数不同,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生存机会最 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第四,农民贫穷无力支付使用新技术的资金。 假定存在新技术,而且并非所有的新技术都 存在风险,农民也愿意采用新技术,但是, 他们缺乏足够的资金去购买新技术。资金市 场对农民不信任,农民不容易获得贷款,或 者只能以较高的利息才能获得贷款,从而阻 碍了农民对新技术的使用。
2.低水平均衡
传统农业的生产率很低。但是资源配置却 已经达到了最优,只是处于一种低水平的 均衡。舒尔茨说,依靠重新配置传统农业 的生产要素不会使农业生产有显著的增加, 传统农业是“有效而贫穷的”。
阅读: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 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出版(中译 本),第29-31页)。
第六,传统农业社会僵化经济、政治和社会 制度。 例如,土地占有不平等,市场制度不完善, 农民几乎没有政治权力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 等等,这些都削弱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刺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进步
(1)农业技术进步的涵义 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改造传统农业必 须引入现代生产要素,走技术进步的道路。 所谓技术进步,是指由于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组织形 式和管理形式的运用,使得在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 件下,产出数量的提高或质量提高,或者生产既定数 量的产出所需要的投入更少。 就农业而言,技术进步是指一个固定数量的农业资源 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或者一个既定数量的农产 品只需要比以前更少的农业投入。
三.农业现代化
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 程。
2,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在我国,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逐步深化: 最初,农业现代化就被理解为农业的机械化、 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四化”。 改革以后,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深化,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第8章 农业现代化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研究的意义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 大任务。 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其中,生产发展就是建设现代农业 ,强化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 要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