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药控毒理论和方法概述
中药的毒性及使用原则
干扰酶系统 酶在生化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药物 是通过对酶系统的干扰而引起中毒的,如苦杏仁、桃仁等含有苦杏 仁苷、氰苷,可抑制细胞内许多酶的活性,引起组织缺氧;狗爪豆, 含猫豆毒苷,主要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增多,副交感神经作 用增强,表现为毒蕈碱样症候群,汞与蛋白质中的巯基有特别的亲 和力,高浓度时,可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并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 损害中抠神经系统,含汞的中药如朱砂、水银等多有此毒理作用。
影响中药中毒的因素
中药本身因素
1、产地 同一种中药,因其产地之不同,其所含化学成分有别,药 物含量有高低不同,所以在应用时必须区别对待,保证疗效而不至引 起中药中毒现象发生。例如,在运用附片时,云南产的比四川产的毒 性要大18倍,若是四川产的用至9g,可能不会发生中毒症状,而云南 的腾冲附片用相同剂量时,则可致中毒现象出现。
干扰氧的运输功能 某些药物可致溶血,可使红细胞膜损伤而引 起血红蛋白的释放,释放的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使组织器官 缺氧,如砒石、雄黄、铅等均有此种毒理作用。
影响免疫功能 某些中药可致免疫功能亢进或低下,引起免疫功 能亢进反应的药物如入地金牛、鱼腥草等,花椒能引起免疫功能低 下,肿节风等药物,常可致过敏反应。
6、剂型制备 剂型的制备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方可增强治疗作用, 避免或减少中毒现象的发生。如最常见的煎剂,不同的药物也需采取 不同的煎煮方法,有的中药要求先煎,有的要求后下,有的要求布包, 还有的要求烊化、冲服等等。若使用不当,不但降低了其治疗作用, 有时还会使其中毒机率增加。例如川乌、草乌等药,临床上要求一定 要久煎,方可减弱其毒性,若煎煮时间过短,则其发生中毒的可能性 就增加。
浅论中药的毒性及其减毒方法
中医传统理论认 为 , 中药的 “ 毒” 有广义与狭 义之分嘲 。“ 广 最小程度 ,从 而做到安全用药 ,应引起中医药工作者 的高度重 义之毒”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泛指中药而言。如在 视。 纵观历代本草著作及古今医家临床 医案验方 , 中医临床用于 《 周礼 ・ 天官冢宰》 中载有 “ 医师掌医之政 令 , 聚毒药 以供医事” 之 降低有毒 中药毒性 的方法主要有配伍减毒法 、 炮制减毒法、 煎煮 论述, 在《 类 经》 中则有 “ 凡可避邪安正者 , 皆可称之为毒药” 之记 减毒 法、 用量减毒法及 服法减毒法等口 】 。 载。 二是 指中药的偏性 。 即所谓毒者 , 以气味之有偏也。 《 景岳全 2 . 1 配伍 减毒法 : 中药配伍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及遣方用药的特 可起 到调其偏性 、 制 书》 载有 : “ 药 以治病 , 因毒 为能 , 所谓毒药 , 是 以气 味之偏也 。盖 色优势 。一味 中药通过与他药的合 理配伍 , 一 方面可增强药力 , 全 面照顾病情 , 增强疗效 ; 另 气 味之 正者 , 谷食之属是也 , 所 以养人之正气 ; 气味之偏者 , 药饵 其毒性 的作用 , 之属也 , 所 以去人之邪气 。故 日毒药攻邪也。” 中医传统理论认 方 面又可降低或消除有毒药物之 毒性 , 达到安全用药 的 目的。 为, 中药有寒 、 热、 温、 凉、 补、 泻、 升、 降、 散、 收、 润、 燥等不 同的偏 纵观历代本草 , 采用配伍 的方法 以监制毒性中药之毒性 , 为历代 逐渐形成了相反相成 、 相畏相杀等 性, 中医临床 医治疾病 , 也正是运 用药物之偏性 , 以纠正人体脏 医家推崇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
提供借 鉴。
关键词 : 中药毒性 减毒 方法 配伍 减毒 炮制减毒
中图分类号 : R 2 8 5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5) 0 3 — 0 1 5 9 — 0 2
中药的毒性理论
中药的毒性理论
一.古代毒性的概念
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
1.毒药是药物的总称
2.毒性是药物的偏性
3.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准
毒药的广义含义——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
二.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
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抗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毒药——一般系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剧毒药——1.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安全系数小。
2.是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
三.中药毒性的分级
方法——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是目前通行的分类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四.有毒中药有哪些
有毒中药,系指(1987年)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28种)
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线、生川乌、生草乌、
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五.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1.总体评价——安全有效
2.本草文献记载——去伪存真
3.临床报道——借鉴经验
4.使用管理——遵循法规
六.产生中毒的主要原因
1.剂量过大
2.误服伪品
3.炮制不当
4.制剂服法不当
5.配伍不当
6.药不对症
7.个体差异
七.中药毒性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1.应用毒药时,中病即止
2.“以毒攻毒”发挥毒药的治疗作用
3.中毒后能及时救治。
有毒中药的减毒方法及管理
有毒中药的减毒方法及管理刘志梅【摘要】目的探讨有毒中药的临床减毒方法以及如何管理.方法以我院中药房有毒中药的管理与配制为例.结果及结论有毒中药通过临床多种途径减毒,使其临床药效得到更大的发挥,做到物尽其用.对于有毒中药一定严格管理,全面提升中药的质量,确保中药用药的安全、有效.【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3(011)017【总页数】2页(P133-134)【关键词】有毒中药;减毒方法;管理;对策【作者】刘志梅【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东营,257335【正文语种】中文中药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药的不断广泛应用,中药的不良反应不断增加,被列为有毒中药的品种越来越多。
中国古代《黄帝内经》就提到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法[1],如何发挥中药的毒性的治疗作用以及如何减毒,使中药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接去除毒性部位、使毒性成分逸出、使毒性物质破坏、使毒性物质分解或水解、使毒性物质衍生化、除去毒性成分减毒、使毒性成分变性。
直接去除毒性部位:有些中药的某部位有毒,通过修治去除这些部位使毒性降低,如蕲蛇、蝮蛇的头部毒腺含有强烈毒素,去头后降低毒性;使毒性成分逸出:如斑蝥、红娘虫、青娘虫中都含有斑蝥素,为主要毒性成分,内服过量可引起胃肠炎,严重时可以引起全身中毒,而斑蝥素在110℃开始升华,当与米炒时85℃即开始升华,因而可以降低毒性[2];使毒性物质破坏:马钱子含毒性成分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通过砂烫高温处理后,此成分即被破坏或挥发,炮制后士的宁含量下降了11.5%~35.5%,毒性也随之降低;使毒性物质分解或水解:有些中药通过炮制使毒性物质分解后,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乌头类。
乌头的毒性物质,主要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经浸泡和蒸煮等加工炮制后可使酯键水解,水解为毒性较弱的苯甲酰乌头胺与醋酸[3]。
有毒中药管理制度
有毒中药管理制度引言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物资源,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伴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有毒中药的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有毒中药一旦应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建立科学的有毒中药管理制度,加强对有毒中药的监管和控制,对维护民众的用药安全,提高中药的疗效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毒中药的定义和分类1. 有毒中药的定义有毒中药是指具有一定的毒性成分和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材或中成药。
其毒性成分可能对肝肾等器官产生损害,或者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危害。
2. 有毒中药的分类根据有毒中药的毒性和危害程度,可将有毒中药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类。
高毒中药有剧毒性,可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和危害;中毒中药毒性较低,但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低毒中药毒性较轻,但长期使用或者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二、有毒中药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 有毒中药目录的编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根据有毒中药的毒性和危害程度,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统一编制有毒中药目录,并根据有毒中药的毒性等级分别进行分类管理。
对高毒中药实行重点监管,建立健全的追溯机制,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对中毒中药实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有毒中药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低毒中药进行一般监管。
2. 有毒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有毒中药应严格按照国家药典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确保有毒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针对高毒中药,应建立独立的有毒中药质量标准,加强对高毒中药原植物或原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3. 有毒中药的生产管理有毒中药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技术实力,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生产规范,严格执行GMP和药材GAP要求,加强对原料药的筛查和检测。
4. 有毒中药的流通管理有毒中药的流通环节须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建立有毒中药的追溯和溯源体系,确保有毒中药的来源可追溯和流向可控。
降低中药毒性方法探析
降低中药毒性方法探析摘要】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也日益增多,所以如何降低药物毒性的方法极其重要,文章主要对如何降低中药毒性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如何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毒性中药炮制不良反应1 减低毒性方法1.1 炒法将有毒性的中药置加热容器内用不同的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根据药物内在性质通过炒黄、炒焦、炒炭或加某些固体辅料,如;沙、土、哈粉等来抑制中药偏性、降低其毒性。
如牛蒡子炒后能缓和其寒滑之性;芥子炒后缓和其辛躁伤阴之性;栝楼仁炒后缓和其寒滑之性,减低致呕副作用;苍耳子有毒物质苍耳子甙含于脂肪蛋白中,炒后可使脂肪中所含蛋白质变性,甙疑固在细胞中不易溶出,因而降低毒性,临床上出现苍耳子造成肝脏肾脏等损害报道都与苍耳子没有经过炒制有关。
在炒法中,根据中药内在性质加一些固体辅料来抑制中药偏性。
如:苍术麸炒后其挥发油减少15%,降低挥发油对人体伤害;马钱子经炒后其有毒物质番木鳖硷大大减少;白术经土炒后,辅料土可吸附白术挥发油,缓和白术躁性,从而降低其毒性。
临床中许多中药出现毒性反应和当今中药市场混乱有密切关系,现今市场上供应的中药以生品代替炮制品,该炒的而没有炒,滥用生品导致中药毒副作用频频发生。
1.2 净选加工法中药来源复杂,品种繁多,同一来源的药物因药用部位不同效用亦异,如:麻黄地上茎和地下根其发汗和止汗作用是完全相反,在中药应用中必须通过分离其部位达到临床应用目的,发挥疗效降低其副作用。
另外中药在产地采集、运输或储藏过程中,经常混入一些杂质、沙土、霉败品及残留的非药用部位等,这些杂质的带入在中药临床上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通过净选加工法去除杂质即可降低中药的副作用。
如:在宋朝《杨氏家藏方》名方牵正散中,全蝎治疗中风就提出去除蝎尾,现代研究全蝎有毒物质集中在尾部毒腺中,故蝎尾比蝎身毒性大,通过净选加工法可以降低全蝎毒性。
可当今各医院临床应用全蝎时基本上没有经过净选法去除蝎尾,导致临床上使用全蝎安全性下降。
有毒中药的有效减毒
有毒中药的有效减毒李淑青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摘要:对有毒中药毒性机理、已有的减毒方法及工艺进行总结思考,着重反思现有的炮制减毒上的问题与困境,力图通过本文进一步促进炮制学在此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有毒中药炮制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
西汉之前是以“毒物”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
”。
《周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
”《类经·卷十四》指出:“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称之为毒药。
”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制、制剂、贮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将药材加工成饮片时所采取的一系列传统制药技术。
历史上有称为“炮炙”、“修治”、“修事”。
[2]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成饮片后才可以入药,这是中药临床用药的一个特点。
也是中医药学的一个特点。
中药炮制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或者消除药物的毒性。
有的中药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为毒性较大,在临床应用上不安全,无法进一步推广使用,限制了其治疗疾病的用途,而通过炮制则可以降低或者消除其毒性作用。
[2]1.有毒中药的毒性机理1.1.单纯毒性成分的作用有些中药中存在不具备明显功效的毒性部位或单一毒性成分,会引起人体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和脏器、器官的功能或形态方面的损害。
通过对这类中药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产生毒性的部位和成分,制定相应的炮制措施,力求降低此成分的含量,以便解决其毒性问题。
例如: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等均去头尾,斑蝥、红娘子、青娘子均去头足翅等,以减毒或者除去非药用部位。
如蕲蛇的头部有毒,除去头部入药能消除毒性[1]。
芫花生品有毒是由于其所含有的芫花酯甲,该成分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而通过醋制则可以降低该成分的含量可达到减毒的目的。
1.2.有效成分的毒性作用古代医书中认为毒是与中药治疗作用密切相关的特征性内涵,毒与药是相同的;毒是药物的代称,因为毒反应了中药的偏性和致病功能。
中药有毒无毒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
中药有毒无毒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一、正确使用有毒中药,使有毒转化为无毒取药毒,攻病毒,是中医临床治理的基本法则之一。
一些以常用无毒中药难以奏效的怪疴顽疾,每以有毒中药为治而有效。
如雄黄有毒,能攻毒杀虫,治麻风、疗恶疮蛇伤;大风子有毒,能攻毒杀虫,治麻风、顽癣;砒石有大毒,疗癌肿、哮喘;洋金花、天仙子有毒,能麻醉止痛,治多种疼痛等。
但是这些有毒之品极易毒害人体,故临床应用有毒中药疗疾,必须十分谨慎。
在合理炮制条件下,决定有毒中药是否能毒害人体的关键是用量。
只要用量适当,这类有毒中药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
所以,对有毒或大毒的中药,无论以体内或体表何种方法给药,都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
既不可一次过量使用,也不可常量持久使用。
如盲目加大用量或常量使用,都是极端错误的。
使用有毒药物的正确方法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至产生疗效而不损害人体出现不良反应为止。
有些药物需要到轻度中毒才能取效,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应遵循上述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的原则。
二、正确使用无毒中药,不使无毒变有毒中医习惯将药物分为有毒和无毒两大类。
从总体看,无毒药与有毒药相比,虽有药性平和、常用治疗量幅度大、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也不是绝对不会对人体造成毒害,故临床应用应区别对待。
在这类常用的无毒中药中,一部分药物如大黄、肉桂、麻黄等,因其偏性突出,故在不合理应用的条件下,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
它们的这些毒害,有的已被发现,有的还未被发现,虽常量或大于常量应用不会毒害人体,或出现较大的毒副反应,但超大量应用,特别是超量口服或注射时,就可能对人体造成毒害。
尽管有“无毒着宜多”(《类经•卷十二》)之古训,临床应用也不能惟求速效而盲目地超量应用,否则必害无疑。
另一部分药物,如山药、浮小麦、惹仁等,因其药性平和,故对人体无毒害作用。
这部分药物,虽可以超大剂量使用,但在用作内服时,也不能不顾病人的基本情况而无限制的加量,健康人暴饮暴食尚且伤脾胃,更何况是病者服用。
常用毒性中药材简绍及防护
2、饮食护理
• (1)、饮食宜清淡,中、轻度中毒者,给予流质 或半流质饮食,重度中毒者初期以静脉供给营养 ,后期给流质,昏迷者鼻饲饮食。
• (2)、中毒症状消失后,适当补充蛋白质,宜少 食多餐,忌辛辣、油炸、粗糙等食物。
(3)精神护理
• (1)、意识清醒者,安定患者情绪,避免不良刺 激。
• (2)、有轻生意念者,专人守护,防止意外。
乌头原碱类无毒 炮制——水蒸煮
双酪型生物碱
↓ 水、热
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
毒性 总生物碱含量无关, 双酯型生物碱分解或水解程度,
子 子根。
热, 寒肢冷,腰酸脚弱,阳痿 有 尿数.阴寒内盛脾阳不足
毒 之脘腹冷痛, 水肿.寒湿
痹痛,阳虚外感
舌、四肢或全身发麻, 恶心、呕吐,烦躁不 安,甚或昏迷,皮肤 苍白,心慌气短,心 率缓慢,心律紊乱, 少数呈心率增速,血 压下降,瞳孔散大, 多数患者经及时抢救 可获恢复,但亦有少 数由于中毒过重或抢 救不及时,终因心脏 麻痹而死亡
• 4.对昏迷的病人应尽量避免洗胃。
(3)导泻法:用于清除肠道毒素
加速毒物从肠道排出,避免肠内吸收,可口服 通下药。 • (1)硫酸镁或硫酸钠(15-30)克,加水一杯(约200毫 升)口服。 • (2)中药大黄面10克,元明粉15克,开水冲服。 • (3)石蜡油或蓖麻油30毫升口服。
• 如果中毒时间已超过6小时或服通下药2小 时后,可采取温水或肥皂水灌肠,排出肠 腔药毒。
(以及相对应的对照品)
香港规管的31种毒剧药
砒石
砒霜
轻粉
朱砂
洋金花 闹羊花 生巴豆 红娘虫
红粉 青娘虫 白降丹 水银
班蝥
雌黄
生草乌 雪上一支蒿
中药的毒性与防治措施
•
以上研究证明, 以上研究证明,正确的炮制是通 过新工艺使其中药内在成分结构变化 而改变毒性,增强了中药质量, 而改变毒性,增强了中药质量,提高 了临床疗效。
•
4、控制用药剂量:中兽医习惯将药物分 、控制用药剂量: 为有毒与无毒两大类。从总体看, 为有毒与无毒两大类。从总体看,无毒药与有 毒药相比,虽有药性平和,常用治疗量大, 毒药相比,虽有药性平和,常用治疗量大,安 全性高等优点, 全性高等优点,但也不是味味绝对不会对畜禽 体造成毒害,故临床应用应区别对待。 体造成毒害,故临床应用应区别对待。在这类 常用的无毒药中,一部分药物如大黄、芒硝、 常用的无毒药中,一部分药物如大黄、芒硝、 麻黄等,因其偏性突出, 麻黄等,因其偏性突出,故在加大或超出剂量 不合理的条件下, 不合理的条件下,也会对畜禽造成不同程度的 毒害” “毒害”。
• 再如:补骨脂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能。中 再如:补骨脂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能。 兽医认为其性本大燥毒,炮制的目的是增补温肾, 兽医认为其性本大燥毒,炮制的目的是增补温肾, 减低毒性,缓和辛窜温燥之性。 减低毒性,缓和辛窜温燥之性。通过研究证明补 骨脂素类有效成分随浸泡无数的增加而含量增加, 骨脂素类有效成分随浸泡无数的增加而含量增加, 冷水浸泡激活了补骨脂存在的特殊酶的催化作用, 冷水浸泡激活了补骨脂存在的特殊酶的催化作用, 使补骨脂所含有香豆精类化合物结构上的邻位羟 基桂皮酸百环合成内酯, 基桂皮酸百环合成内酯,可使补骨脂素有效成分 较生品高3~ 倍 较生品高 ~4倍。另外炒制温度对有效成分也有 影响,温度增高使有毒副作用的补骨脂酚下降, 影响,温度增高使有毒副作用的补骨脂酚下降, 当炒制160C为最佳温度,可使其毒性成分下降 为最佳温度, 当炒制 为最佳温度 可使其毒性成分下降l 作用, /2作用,毒性随之降低。 作用 毒性随之降低。
6法减轻中药毒性
6法减轻中药毒性作者:周政根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第2期湖南省隆回县现代中西医结合特色门诊周政根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广义的药毒是指药之偏性,用来补偏救弊治疗疾病;狭义的药毒是指药性强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可能致死。
中药有剧毒、大毒、小毒、无毒之分,古今医者经过反复实践发现,通过不同的炮制、配伍、煎煮以及服用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毒性。
一、合理炮制通过对中药加工炮制,可降低药物毒性,方法有“水漂法”、“加热法”、“制霜法”、“水飞法”等。
水漂法可降低半夏、天南星有毒成分乌头碱的含量,使之口尝无麻辣感;用糯米炒斑蝥可去除斑蝥素,砂炒或油炸马钱子,可使其番木碱毒性破坏或减少,此为加热法;巴豆压榨去油后,可以减缓峻泻力,还可减少对口腔及胃肠道的刺激,此为制霜法;此外,还有水飞法、加辅料炮制法等。
二、适当配伍半夏的毒性成分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呼吸肌麻痹,配伍姜后,可有效减轻或消除其毒性。
《伤寒杂病论》中用半夏者有49方,其中配伍生姜者有20方,配伍干姜者有13方。
三、控制剂量使用有毒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若病人无不良反应再逐渐加量,这样可有效避免和减轻毒副反应,但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前后病情变化。
四、先煎、久煎研究发现,将有毒药物先于其他药物煎煮,可有效降低其毒性成分。
如乌头碱久煎后可充分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4000~1/2000,因此,像川乌、草乌、附子等含乌头碱成分的药物一定要先煎、久煎。
五、改变服药方法鸦胆子味极苦,并且会腐蚀胃肠黏膜,如果用桂圆肉将其包裹或装入胶囊服用,就能避免刺激胃肠道。
六、改变剂型改变剂型也可有效减轻毒性,如抵当汤(水蛭、虻虫、大黄、桃仁)药性峻猛,则可改汤剂为丸剂——抵当丸,采用峻药缓投,不伤正气,正是前人谓“汤者荡也,丸者缓也”之理。
(摘自《大众卫生报》)。
有毒中药减毒方法探讨
有毒中药减毒方法探讨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8-29 16:59:00 ] 作者:杨水英王春霞编辑:studa201.2.3 水处理法水处理减毒包括:浸、泡、漂、洗。
主要用于遇水不稳定,从而毒性降低的有毒中药,但水漂去毒的同时往往存在化学成分损失的问题。
如关白附,成分为乌头碱、次乌头碱、关附甲素、关附乙素等。
经长时间浸泡或漂洗将其中大部分生物碱漂洗出去而降低生物碱的含量,达到减毒的目的。
又如同样含乌头碱,次乌头碱的雪上一枝蒿,为毛茛科短柄乌头的块根,有大毒,炮制时需将原药材洗净,夏秋季漂5~7 d,换水2次/d,冬春季漂10~14 d,换水1次/d,取出放蒸笼内蒸2~3 h,剥开内无白心为度,取出晒至六七成干时,至甏内闷润,切薄片,晒干。
用水漂,蒸煮的方法使乌头碱水解,降低毒性。
再如雷公藤须将原药材以清水浸,泡至五成透,洗净泥土,捞起以麻布包润,淋清水2~3遍/d,但浸泡时间不能太长,以免有效成分丧失[7]。
1.2.4 加辅料处理法此法常常与加热法相结合,有的辅料不仅去毒效果好,还能增强药物某一方面的疗效,如大戟、甘遂、芫花、商陆均为峻下逐水药,均用醋制。
大戟中含有大戟苷等生物碱,用醋炮制后,难溶于水的生物碱和醋发生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利水作用增强,毒性降低。
甘遂醋制,甘遂中的钙钾常和有机酸结合成盐,用醋炮制后,能使有机酸游离出来,更好地溶解于水。
芫花内含有对皮肤具有强烈刺激的脂肪油,为毒性成分,醋炒后,可除掉一部分脂肪油,以降低毒性。
而商陆中的商陆毒素是商陆的主要毒性成分之一,采用薄层扫描法对不同规格商陆饮片中的商陆毒素进行了含量测定,不同规格商陆饮片中商陆毒素的含量分别是:原药材0.714 1%,生商陆0.469 2%,醋商陆0.353 4%,可见醋制商陆是有一定道理的[8]。
又如:豆腐煮硫磺、藤黄,是利用豆腐煮成蜂窝状后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1.2.5 制霜法此法适于含毒性脂肪油较多的脂仁类中药,但应控制好油量。
大毒中药管理制度
大毒中药管理制度一、引言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宝贵的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一些中药材中含有毒性物质,被称为“大毒中药”。
这些大毒中药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发挥良好的疗效,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掌握不慎,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建立和完善大毒中药管理制度,是保护人民健康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概述大毒中药是指那些含有具有毒性或剧毒成分的中药材,如雄黄、砒霜、蝮蛇等。
这些中药材在一定剂量和使用方法下可以达到理想的疗效,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者剂量过大,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和完善大毒中药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三、管理要求1.规范大毒中药的使用对于大毒中药,医护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了解其毒性特点和用药禁忌,严格按照医嘱和规范用药的原则使用。
在用药过程中,应当按照剂量、使用频次、疗程等要求进行合理搭配和调配,确保患者安全。
2.严格控制大毒中药的销售对于大毒中药材的销售,应当建立起相应的监管体系和销售渠道,杜绝非法销售和使用。
药品经销商应当有合法的执照和经营许可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销售和配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3.加强大毒中药的监测和监控对于大毒中药的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应当加强监测和监控,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旦发现药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保障患者权益。
4.加强对大毒中药的研究和评估针对大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应当加强研究和评估,探索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药品的疗效和副作用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安全和疗效。
5.加强对大毒中药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大毒中药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提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大毒中药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合理用药。
四、结语大毒中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医院、药商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医疗用毒性中药概述
4、蟾酥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的干燥分泌物。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心经。 【功能与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 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 【用法与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 量。 【注意】孕妇慎用。 采制流程:捕捉→清洗→左手固定→右手夹挤耳后腺 →晃动瓷盘→晒干→取下→成品
二 特殊管理的医疗用中药毒药品种
国务院于1988年12月27日颁布《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规定毒性中药有27种。它们是: 动物药: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 矿物药:轻粉、红粉、白降丹、雄黄、砒石(红砒石 白砒 石)、砒霜、水银。 植物药:生白附子、生草乌、生川乌、生附子、 生马钱子、生巴豆、生半夏、生南星、生狼毒、生藤黄、生甘 遂、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雪上一枝蒿、洋金花、闹羊花。 药典没有收载:青娘子、红娘子、白降丹、砒石(红砒石、 白砒石)、砒霜、生藤黄、雪上一枝蒿。
包装好的轻粉和轻粉样品
2、红粉(红升丹)
本品为红氧化汞(Hg0)。 本品含氧化汞(HgO)不得少于99.0%。 【功能与主治】 拔毒,除脓,去腐,生肌。 用于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恶疮,肉暗紫黑,腐肉不去, 窦道瘘管,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 他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注意】 本品有毒,只可外用,不可内服;外用亦不宜久 用;孕妇禁用。
3、红娘子
大将军上战场身披穿山甲,红娘子坐花轿头戴金银花。 为蝉科动物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anea De Geer、 短翅红娘子Huechys thoracica Distanr、褐翅红娘子 Huechys philacmata Fabrecium的干燥全体。 红娘子含斑蝥素等?! 【功能与主治】破瘀,散结,攻毒。用于血瘀经闭,腰 痛,不孕,瘰疬,癣疮,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研末入丸、散。1~3g(0,05~0.18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体弱、无瘀者及孕妇禁服。
毒性中草药的炮制去毒原理
毒性中草药的炮制去毒原理提要:有一部分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入药前必须按照药典规定,以法炮制去毒,方可使用,否则禁止使用。
毒性中药的炮制去毒原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
(2)降低毒性成分的含量。
(3)使毒性成分分解。
毒性中药的炮制去毒方法:净制去毒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达到去毒的目的。
如蕲蛇的头部有毒,除去头部入药能消除毒性。
水处理去毒用大量清水浸漂药物或采用水飞法处理,使毒性成分溶于水中,再弃水留药,以减低毒性。
如天南星用水浸漂,可使毒性成分溶于水,从而降低毒性。
加热去毒加热可破坏或减少毒性物质。
如马钱子经过砂炒后,其主要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显著减少,同时异士的宁的异马钱子碱等开环化合物的含量明显增加。
这是由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中加热过程中醚键断裂开环,转变成它们的异形结构和氮氧化合物。
水火共制去毒加水、加热处理,使毒性物质水解或分解。
如川乌水煮后,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其毒性较小;再进一步将C14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苯甲酸,得到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其毒性更弱,但保留或增强了某些生物活性。
加辅料去毒毒性中药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一定的辅料如生姜汁、醋、甘草汁、黑豆汁、胆汁、白矾、豆腐后可以减低毒性。
如芫花经醋制后,能降低芫花酯甲的含量而降低毒性。
藤黄、硫磺用豆腐制后,由于豆腐具有较强的沉淀与吸附作用,亦可降低毒性。
中药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是按着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的性质以及临床辩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所采取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
临床影响:清代徐灵胎将传统的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
其具体方法为: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理化影响:化学成分是中药作用的根本物质,而炮制则是最大限度的保留或增加有效成分降低或转变毒性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有毒中药减毒方法探讨
有毒中药减毒方法探讨【关键词】有毒中药;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合理应用中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有毒中药的应用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以毒攻毒”。
用有毒中药治病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
随着中药及中成药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中药毒性认识的缺乏,造成了“中药不良反应”的增加,与之相对应被列为有毒中药的品种越来越多。
如何发挥毒性中药的治疗作用,用其利而避其害,使其毒性反应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做到安全用药,医药界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笔者从产生毒副反应的原因着手,分别就炮制减毒、配伍减毒、临床合理应用减毒3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有毒中药提供参考。
1 炮制减毒通过对中药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和特殊的加工处理叫炮制。
毒性中药的炮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内容。
炮制能降低中药毒性成分的含量、破坏或改变有毒中药成分的化学结构,从而降低毒性。
有毒中药经炮制后,便于贮存,调剂和服用。
这里主要讨论减毒原理和减毒炮制方法。
1.1 减毒原理1.1.1 直接去除毒性部位有些中药的某部位有毒,通过修治去除这些部位使毒性降低,如蕲蛇,蝮蛇的头部毒腺含有强烈毒素,去头后降低毒性。
又如苦楝皮外层毒性较大,用时应彻底剥离。
再如斑蝥净制去头足翅,去头翅后Mg,Zn,Ca等抗癌成分含量较高,去足翅后有害元素铅含量降低[1]。
有些中药通过除去非有效的水溶性毒性成分:如朱砂,雄黄采用水飞法除去溶于水的毒性成分。
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s2S2,毒性成分为As2O3,As2O3可溶于水,溶于稀酸溶液,故多用水飞法、酸奶飞法、酸洗法来降低毒性成分的含量,提高雄黄用药的安全性[2]。
1.1.2 使毒性成分逸出如斑蝥、红娘虫、青娘虫中都含有斑蝥素,为主要毒性成分,内服过量可引起胃肠炎,严重时可以引起全身中毒,而斑蝥素在110℃开始升华,当与米炒时85℃即开始升华,因而可以降低毒性。
又如蜂房,主含蜂蜡,蜂房油(挥发油),蜂房油是主要毒性成分,蜂房经炒黄后,使部分挥发油挥发而使毒性降低。
毒性中药的运用经验和思路
指药物的总称,即凡药均可谓之为“毒药”: 《周礼●天官冢宰》云: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之为毒药 指药物对人体的某种偏性:金元四大家张子和:“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
之毒。”明代张景岳:“药以治病,因毒为能。”“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
毒性中药概念
现状:多数中药没有经过标准的药理和毒理试验。把不良 反应统称为毒性反应, 现代医学不良反应概念:
副作用
毒性反应
后遗效应
体制因素发生的特殊反应。
毒性中药认识现状
毒性中药使用认识——误区
谈虎色变 滥用过用 毒性中药剂量混乱——雾区
滥用中药的后果
比利时中药性肾病(单药厚朴) 日本小柴胡汤事件(复方)
毒药。” 指药物峻猛,可能发生毒副反应: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称:“凡药物 云有毒及有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者,亦能杀人”;明代《类经。卷四》 云: “毒药,为药之峻利者。” 指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唐《新修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现行药典, 在药物性味之下标明的“大毒”、“有毒”和“小毒”,如生附子、生半夏、砒 石、乌头、马钱子等。
死亡的中药。 有巴豆、巴豆霜、斑蝥、草乌、川乌、红粉、马钱子 、马钱子粉、闹羊花、天仙子。
毒性中药概念
有毒是毒性较强,应注意控制使用剂量,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 的中药。 白附子、白果、白屈菜、半夏、蓖麻子、苍耳子、蟾酥、常山、 臭灵丹草、附子、干漆、甘遂、华山参、金钱白花蛇、京大戟、 苦楝皮、狼毒、两头尖、硫磺、木鳖子、蕲蛇、千金子、千金子 霜、牵牛子、轻粉、全蝎、三棵针、山豆根、商陆、天南星、土 荆皮、蜈蚣、仙茅、香加皮、雄黄、芫花、洋金花、罂粟壳、制 草乌、制川乌、制天南星、朱砂。
中药毒性的研究方法及注意问题
中药毒性的研究方法及注意问题中药毒性的研究方法及注意问题导语:我们所说的中药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和特殊毒性(致癌、突变、致畸胎等);同时还包括了中药的副作用即在常用剂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下面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中药毒性的内涵应包括单味药毒性和配伍后的毒性两个方面。
在本草文献中,毒有四个意义:一指药物的总称,如《景岳全书》云“凡可辟邪安正者,皆可称为毒药”;二指药物的偏性,如《类经》:“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以气味之有偏也”;三指药物作用的强弱不同,《素问?五常政大论》根据药物偏性的大小和作用的强弱,提出了“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四指药物的毒副作用。
我们所说的中药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和特殊毒性(致癌、突变、致畸胎等);同时还包括了中药的副作用即在常用剂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传统的中药文献对中药毒性的分级有三级和四级之分,三级分类的如新世纪《中药学》教材、《中国药典》2005版、《中药大辞典》第一、二版,将中药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而《有毒中药大辞典》则分为剧毒、大毒、有毒、小毒四类。
中药毒性研究一般有以下方法。
有毒成分及毒理研究方法这是中药毒性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主要是在中药成分中提取、分离毒性成分,进行相关毒性实验,如在含生物碱的中药中已知的有毒成分有: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等品种中的乌头碱;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中的雷公藤碱;马钱子中的'番木鳖碱;曼陀罗、洋金花的莨菪碱;苦楝子中的苦楝碱;麻黄中的麻黄碱;光慈菇、山慈菇中的秋水仙碱等。
其毒理作用主要是损害神经系统。
外周迷走神经和感觉神经中毒,常先呈异常兴奋后抑制,能直接影响心脏功能,并发其他脏器的变性坏死;中枢神经中毒,可引起视丘、中脑、延脑、脊髓的病理改变;呼吸中枢中毒可引起呼吸麻痹窒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y Wo r d s T o x i c C h i n e s e ma t e r i a me d i c a ;E l i mi n a t i n g t o x i c i t y t h r o u g h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Zha n g Gu a ng pi ng , Ye Zug u a n g
思路 , 为合理安排 有毒 中药提供 。
( 1 N a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C o m p o u n d Me d i c i n e R e s e a r c h&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e n t e r , B e r i n g 1 0 0 0 7 5 , C h i n a ;
有毒 中药 的炮 制 解 毒 理 论 , 主要 有 七 情 理 论 中 的
医药 理论 , 依 照辨 证施 治用 药 的需 要 和 药物 自身性 质 ,
“ 凡有修 合 , 依法炮 制 , 分两 无 亏 , 胜也 ” 的炮制 思想 。
我 国古 代 的先 贤早 就认 识 到通 过炮 制 可 以消 除 或 使用不 当, 有毒中药对人体具有损害作用 , 但通过合理 减 低药 物毒 性 , 并 建立 了各 种炮 制减 毒 方 法 和理 论 , 保 应 用 可成 为治 病 之 良药 , 从 而起 到 一 般 补 益 药 所 不 能 张 仲景 在 《 伤寒 论 》中应 达到 的治疗 效 果 。我 国对 中药 毒性 控 制 的认 识历 史 悠 证 临床 用药 安全 。有 人 统计 ,
久, 建 立 了有关 有 毒 中药 较 系统 的理 论 和 一 系 列 的 应 对处 理方 法 , 我 们 对 有 毒 中药控 毒 减 毒 理 论 和 方 法 进 用附子 有 2 O个处 方 , 脚 注 中注 明要 “ 炮 去皮 ” 者 1 2方
( 占6 0 %) , 《 金 匮 要 略 》中 载 有 附 子 、 天雄 者 2 6方 , “ 炮” 用者有 2 0方 ( 占7 6 %) J 。历代 医药 典籍 中记 载 了大量 炮制 减毒 方法 。如 《 雷 公 炮 炙论 》 有蛤蚧“ 去 头
摘要
关键词
从古 、 现 文献学角度 , 并结合我们的 实验研究结果 , 系统论述 了有毒 中药控毒 : 炮制 减毒 和配伍 减毒的理论 和方法和研究
有 毒 中药 ; 配伍减 毒 ; 炮 制 减 毒
Th e o r y a n d Me t h o d s o n To x i c i t y Co n t r o l o f To x i c Ch i n e s e Ma t e r i a Me d i c a
Hale Waihona Puke 行论 述 , 为安 全合 理应用 有 毒 中药 提供 参考 。
1 炮 制减毒 1 . 1 传统 炮制 减 毒 理论 和方 法 中药 炮 制 是 根 据 中
足……毒在眼” 。明《 炮 炙大法》 蕲蛇“ 其 骨刺须远弃 之, 伤人 , 毒与生者 同” 。《 普济方》 天南星“ 白矾汤泡 去毒水” 。《 本草备要》 天南星“ 火制则毒性缓 ” 加热处 理去 毒 的记载 等 。
2 C h i n a A c a d e m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B e n g 1 0 0 7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t o x i t y c o n t r o l o f t o x i c C h i n e s e ma t e r i a me d i c a b a s e d o n s t u d i e s o n a n c i e n t a n d mo d e r n l i t e r a t u r e s a s
・
1 3 2・
W ORL D C HI NE S E MED I C I N E F e b r u a r y . 2 01 4, V o 1 . 9, N o . 2
有 毒 中药 控 毒 理 论 和 方 法 概 述
张 广 平 叶 祖 光
( 1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 中心 , 北京 , 1 0 0 0 7 5; 2中国中医科学 院中药所 , 北京 , 1 0 0 7 0 0)
we l l a s t h e e x pe r i me n t a l o u t c o me s .Al s o,i t p r o v i de s me t ho d s a n d r e s e a r c h t h o ug h t s t o e l i mi n a t e t o x i c i t y t h r o ug h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c o mp a t i — b i l i t y o f Ch i n e s e ma t e r i a me di c a .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8 5 . 5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7 2 0 2 . 2 0 1 4 . 0 2 . 0 0 2
有 毒 中药是 中药 的重 要组成 部 分 , 一般 而 言 ,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