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分析概论
文学概论内容

文学概论内容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基本概念、文学流派和文学理论的学科。
它关注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和接受,探讨文学的本质、特点和功能。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帮助人们理解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文学概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文学的定义和范畴。
文学是人类语言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经验,具有审美和表现力。
文学的范畴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
文学概论关注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现技巧。
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语言艺术创作出来的,包含丰富的意象、情节和人物塑造。
创作技巧涉及到文学语言的运用、情节结构的组织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
不同的文学流派和时代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文学概论还研究文学作品的流派和文学理论。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具有共同特点的文学类型,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和解释的理论体系,包括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
文学流派和文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
文学概论还关注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
文学作品通过出版、阅读和评论等渠道传播给读者,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也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受到文化、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
文学概论还探讨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文学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增加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文学作品还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给人带来心灵的满足和启迪。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学科,研究文学的基本概念、流派和理论,帮助人们理解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概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新闻学概论的案例分析

新闻学概论的案例分析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作为我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其影响力日益凸显。
新闻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规律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新闻的本质、功能以及传播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具体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新闻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原则。
案例一:“假新闻”的泛滥与危害在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一则关于希拉里·克林顿涉嫌与一家儿童贩卖组织有关的假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这则假新闻声称有确凿证据表明希拉里参与了非法活动,但实际上毫无根据。
这则假新闻迅速扩散,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和对希拉里的负面评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举的走向。
这个案例反映了假新闻的几个重要特点和危害。
首先,假新闻往往利用人们的恐惧、偏见和好奇心来吸引注意力。
在这个案例中,儿童贩卖是一个极其敏感和令人恐惧的话题,容易引发公众的强烈反应。
其次,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使得假新闻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大量人群,而缺乏有效的核实机制使得其传播难以遏制。
最后,假新闻会对个人、社会和政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对于希拉里来说,这则假新闻损害了她的声誉和形象;对于社会来说,它破坏了公众的信任和社会的稳定;对于政治来说,它可能干扰选举的公正性和民主进程。
案例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2018 年,某地发生了一起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
当地一家主流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不仅详细介绍了事件的经过和造成的危害,还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进行了批评。
然而,另一家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却更多地强调了政府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努力,对监管不力的问题只是轻描淡写。
这两个不同的报道方式反映了新闻报道中客观性与倾向性的问题。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要求记者如实反映事实,不加入个人的主观意见和情感。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完全的客观性往往难以实现。
记者的价值观、立场以及所属媒体的立场和利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报道的角度和侧重点。
在这个案例中,第一家媒体的报道更倾向于批评和监督,而第二家媒体的报道则更倾向于支持和肯定政府的行动。
文学概论 读者

读者(3课时)一、读者大翻身和接受美学1、读者的传统地位2、接受美学接受美学(receptive esthetics)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在1967年提出的。
“接受美学”认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要求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胡同中引起来,把审美经验放在历史-社会的条件下去考察。
二、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本的“召唤结构”1、文本的召唤结构: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不断唤起读者基于既有视域的阅读期待,但唤起它是为了打破它,使读者获得新的视域。
如此唤起读者填补空白、连接空缺、更新视域的文本结构,即所谓“文本的召唤结构”。
2、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
三、误读和阐释的限度:读者对文本的阐释超过了作者原先的叙述意图。
单读者批评并意味着对文本的解释没有限度,阐释的限度则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协商相关。
1、误读(misread):误读是一种错误的阐释行为,和正读相对。
如果用传统的逻各斯中心的正∕误、优∕劣等二元对应的范式来看,误读是正读的反面,实不可取。
可是,20世纪60年代后误读被认为是文本阅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文本生命力的源泉。
2、阐释的限度四、实际读者和隐含读者(理想读者)实际读者则始终是对文本中隐含读者的不充分的实现,或者说,实际阅读知识实现了阅读的一种可能性而已。
隐含读者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所谓隐含读者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理想读者。
换句话说,“隐含读者”意味着文本之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它回答的是文本的各种阅读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五、读者崛起的意义:1、文学的民主性2、文学意义的历史性1。
文学概论知识点

文学概论知识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一、名词解释1.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2.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
3.召唤结构:召唤结构的说法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概念,由德国着名接受美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
指艺术作品因空白和否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4.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6.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7.视角: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8.典型:典型的意思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二是有代表性的,指作者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艺术形象9.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10.艺术真实 (P158)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艺术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文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关于文学的基础课程,涉及到众多的名词和概念。
本文将从客观完整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概论中的重点名词进行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学概论的相关知识。
1. 文学:文学是人类通过语言文字创作的艺术形式,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
它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2. 文学史:文学史是对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品、作家和流派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学科。
通过研究文学史,可以了解文学作品的发展脉络、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和思潮变迁。
3.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和解读的学科。
它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种批评方法和理论,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4.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进行理论研究和思考的学科。
它探讨文学的定义、功能、分类等问题,涉及到形式美学、意义美学、接受美学等多个理论分支。
5.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时期、地域或文学风格上具有相似特征的文学作品的集合。
常见的文学流派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
6. 文学传统:文学传统是指一代作家对前人作品的继承和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学风格和思潮。
每个文学传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家,如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美国现代派文学传统等。
7. 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语言文字创作的艺术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
它们反映了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通过艺术形式传递给读者。
8. 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作家用于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特殊语言形式,具有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文学语言追求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
9. 文学意义:文学意义是指作品所传递的深层含义和价值观。
它可以是关于人生、社会、人性等方面的思考,也可以是对历史、文化、时代背景的反映和批判。
10. 文学审美:文学审美是指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它包括对作品艺术形式、内涵意义的欣赏和理解,旨在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思考启示。
文学概论读后感

文学概论读后感《文学概论》是一部深入浅出的文学理论著作,作者通过对文学的定义、分类、特点、风格等方面的探讨,为读者揭示了文学的本质和魅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也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书中对文学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指出,文学是人类用语言艺术地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产物,是一种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
这一定义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小说、诗歌等传统的文学形式,而是将文学视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总称,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种形式。
其次,书中对文学的分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作者将文学分为史诗、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等几大类,并对每一类文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各种文学形式的介绍,我对文学的多样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欣赏每一种文学形式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此外,书中还对文学的特点、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作者指出,文学具有言之有物、形象生动、意蕴深刻、审美情趣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文学在表达人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
同时,书中还对文学的风格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风格。
通过对这些风格的介绍,我对文学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欣赏每一种文学风格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通过阅读《文学概论》,我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欣赏文学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对人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表达,是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文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也更加热爱和欣赏文学艺术,让文学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2016年5月读者利用情况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2016年5月读者利用情况分析一、图书馆各类型读者入馆数据2016年5月,图书馆入馆读者总计189048人次,日均6301人次。
其中,24日入馆人数为最多7372人次。
读者入馆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司上升13.9%。
(2015 年 5 月,图书馆入馆读者总计 165921 人次,日均 5530 人次。
)二、读者借书册数统计2016年5月,图书馆外借图书总计15256册,还书18051册,其中自助借还书机共自助借阅图书6925册,自助还书7550册,日均外借图书492册。
馆内阅读图书为6747册。
外借图书册数比去年上升4.9%,还书册数上升0.3%。
(2015 年 5 月,图书馆外借图书总计 14543 册,还书 17990 册)。
(一)各读者类型借书册数(二)各学院、单位读者借书册数(三)各学院、单位人均借书册数(六)近五年图书借还量统计三、读者使用自助设备数据(一)自助借还书机2016 年5 月读者使用自助借还书机共自助借阅图书6925 册,自助还书7550 册。
分别占总借还量的45%,42%(二)自助打印复印系统2016 年5 月自助打印复印系统使用26987 人次,合计金额¥21450.6 元(三)阅览座位管理系统使用排行榜2016 年 5 月阅览室座位使用共 78202 人次。
(四)电子阅览室2016 年 5 月电子阅览室上机人次 26541次,总时长 39776 小时。
(五)研讨室预约系统2016 年 5 月研讨室被预约了 3442 次,涉及预约的读者数量有 584 位。
附表:各单位人数统计注:(1)各学院、单位总人数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及教职工人数;(2)人数统计来源于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各个学院的有效读者人数;(3)南方医院人数仅为南方医院在图书馆办理借书证的人数。
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二○一六年六月二日。
翻译概论课(作者、译者、读者和委托者之间的关系)

原作者的作品通过译者的翻译,委托 者的加工处理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原 本的内容与文化得到读者的欣赏与接受, 使得文化得以进行跨国、跨语言的交流, 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多样化融合发 展。
由于读者与作者之间在语言、文化、 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的差异,使得读者在 读译作时,会吸收到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 有译者的风格,也有读者的自己理解,从 而丰富了原作的内容。
责任与义务
作者根据一定的环境创造出原本,而译者需要在读透 原文的基础上,更要通透文字背后的蕴意,还要结合目 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因此既有忠实于作者原本,又有 译者本身的主体创造性。
译者与读者 的关系
译者
阅读原作的桥梁
读者
发布译文所面对的对象
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一部作品要靠读者来 最终完成。不能只看原作者意图或译者的意图, 不能只管少数批评家满意不满意,也要看读者 接受的怎么样。”
作者
对潜在阅读者 的思考
传播原作
读者
翻译应用的 丰富 对象,译本调整
的来源
制约 调整翻译适应目 的语读者
译者
译者为了充分实现其翻译的价值,使译作 在本土文化语境中得到认同或发挥特定的作 用,他在原文的选择和翻译过程中,就必须 关注其潜在读者的期待,从而决定相应的翻 译策略,所以说读者对译者的翻译也有很重 要的制约作用。
謝 謝 觀 賞
译者作为原作信息的发布者,他所面对 的对象就是译文的读者,所以他在翻译时 也必须文·沃尔夫(Erwin Wolff)提出了“意 向读者”(intended reader)概念,即作者对 其作品所设想的读者。
特雷·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也提出了 类似的“落在读者”(implied reader)之说。 他解释说:“接受是作品自身的构成部分,每 部文学作品的构成都出于对其潜在可能的读者 的意识,都包含着它所写给的人的形象,作品 的每一种姿态里都含蓄地暗示着它 所期待的那 种接受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Jumps” which connect fixations • Very rapid -- duration is typically only 40-120 ms • Very fast (up to 600 o/s) and therefore the vision system is suppressed during the movement • Ballistic; the end point of saccade cannot be changed during the movement • Saccades are used to move the fixation point
• • • • • • •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读者群体现象分类 2.1受意见领袖作用影响形成的读者群 2.1社会热点问题带来的读者群 2.3图书等出版物的作者的粉丝团 2.4网络社区下的读者群 2.5不同系统中的固定群体
• • • • • • • • • • •
第三节 有什么因素导致了读者群体的形成 3.1 社会环境 3.2 出版社因素 3.3 作者因素 3.4 读者个人因素 第四节 不同读者群出现的结果 4.1 生产环节 4.2 销售环节 4.3 市场不断细分 4.4 有关产业链 4.5 读者和作者之间互动加强
• Cornea is a transparent structure that covers the iris and pupil; a part of the focusing system of an eye. (角膜) • Pupil is the adjustable opening at the center of the iris that allows varying amounts of light to enter the eye.(瞳孔) • Lens helps to focus light on the retina. (晶状体)
• Based on contact lenses with
– mirror planes + reflecting IR-light – coil + magnetic field
• Very accurate • Very uncomfortable for users who are not used to wear lenses
• • • • • • • • •
第三节 数字传播时代的阅读方式 3.1数字传播时代阅读方式概述 3.2数字传播时代阅读方式分类 3.3 数字传播时代阅读方式的特点
第四节 传统阅读方式与网络阅读方式的比较 4.1两种阅读方式的现状 4.2国内外对两种阅读方式的讨论 4.3我们的观点
• • • • • •
– Usable only for lab studies
• Tracking one visible feature of the eyeball, e.g.:
– limbus (bondary of sclera and iris) – pupil
0 1
5
[deg]
Foveal Parafoveal
Peripheral
• The perception of a complex scene involves a complicated pattern of fixations, where the eye is held (fairly) still, and saccades, where the eye moves to foveate a new part of the scene • The main issue is “Where to look next?” Answer may be that perception is influenced with
第五节 各国有关阅读、阅读方式研究简介 4.1 中国 4.2 美国 4.3 英国 4.4 韩国 4.5 挪威
• • • • • • • •
第一节 阅读内容概述 第二节 读者阅读内容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 2.1 今年来阅读内容的变化 2.2 相关影响因素 第三节 读者阅读偏好与出版导向 3.1 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偏好 3.2 不同阅读偏好对出版的指导意义
Antti Aaltonen 17.1.2000
• • • • • • •
Physiology of Eye (1) Eye Movements (3) Vision (2) Visual Perception (1) Terms (1) Eye Tracking Methods (6) Video-based Eye Tracking Systems (2)
• • • • • • • •
第一节 读者消费行为概述 第二节 影响读者消费行为的因素 2.1 宣传促销的影响 2.2 价格因素的影响 2.3 读者自身收入的影响 2.4 文化、地区差异形成的影响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行为的新方向 第四节 图书营销建议
• • • • • • • •
第一节 有关读者心理学的主要概念阐释 1.1 心理学的定义 1.2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3 读者心理学的定义
– Fixation – Saccade(眼睛飞快扫射)
• Eye is a (relatively) still and “fixated” to the certain point. E.g. reading a single word. • All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scene is (mainly) acquired during fixation. • Duration varies from 120-1000 ms, typically 200-600 ms. • Typical fixation frequency is < 3 Hz • Interspersed with saccades...
• Retina includes rods (94%), which are sensitive to light and cones (6%) that capture colors. Con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e of the retina - the fovea(视网
膜)
• Eyes move all the time (even during sleep) • Several different movement types, such as
– – – – Pursuit Tremor Rotation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ft
• But the most interesting types are
– If larger than 30 degree movement is required, head moves along with eyes
• Vision field is divided in to three regions
– Fovea provides the sharpest vision(视网膜中间凹) – Parafovea previews foveal information – Peripheral vision reacts to flashing objects and sudden movements
• Rough taxonomy
– Electronic methods – Mechanical methods – Video-based methods
• Single point • Two point
• The most used method is to place skin electrodes around the eyes and measure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s in eye • Wide range -- poor accuracy • Better for relative than absolute eye movements • Mainly used in neurological diagnosis
第二节 图书设计和内容与读者心理 2.1 图书设计和内容与读者心理概述 2.2 边缘和中枢的两种反应情况下的图书等设 计、策划、宣传相对应的心理情况
• • • • • • • • •
第三节 从众心理 3.1 从众的定义 3.2读者从众心理对出版业可能造成的影响 3.3如何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
第四节 逆反心理 4.1什么是受众的逆反心理 4.2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4.3如何防止逆反心理
• 读者分析与挖掘 • Reader Analysis and Mining
• 传统阅读难以获得各类可信有效数据
• 出版科学发展历程不长,学科研究方法存 在缺陷
• 研究人员停留于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研究 动力和思路
Introduction to Eye Tracking
Tampere University 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 Group
• • • • • • •
第一章 读者学研究现状 第一节 读者学定义 第二节 与读者学相关的核心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读者学研究概况 3.1国外主要研究情况 3.2国内主要研究情况 第四节 现阶段读者学研究的缺陷及发展趋 势
• • • • • • • • • •
第一节 概念 1.1 阅读方式概述 1.2 阅读方式与图书形制、出版技术的关系 第二节 传统阅读方式概要 2.1传统阅读方式的定义 2.2传统阅读方式的分类 2.2.1按照载体来分 2.2.2按照形式来分 2.2.3按照内容来分
• • • •
第四节 学习理论 4.1社会学习理论与大众传播 4.2社会中的观察理论与媒体暴力 4.3社会中的观察理论与非法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