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ppt课件
⑶色觉障碍: ①色盲:指对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缺乏分辨能力。
第二节 躯体感觉
❖ 概念:躯体通过皮肤及其附属的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 激,产生的各种感觉.
❖ 浅感觉: 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 ❖ 深感觉: 本体感觉(位置觉和运动觉)
一.本体感觉
❖概念:来自躯体深部的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组织 结构对躯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 的感觉.
❖本体感受器: 肌梭、腱器官和关节感受器
中的VitA补充,缺乏VitA→夜盲症。
(2).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过程
光照
无光照
视紫红质分解变构
变视紫红质Ⅱ(中介物)
激活盘膜上的传递蛋白(G蛋白)
激活磷酸二酯酶
cGMP含量高
分解cGMP→cGMP↓
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
cGMP依赖性Na+通道关闭
外段膜Na+持续内流 (内段膜Na+泵泵出 Na+)
适宜刺激→感受器→跨膜信号转换→感受器电位( 感觉神经末梢上的称启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传入 神经→神经冲动(AP)。
感受器电位和发生器电位的特征:是局部电位:
①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②不具有“全或无” 的特征; ③可总和; ④能以电紧张的形式作近距离的扩布。
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感受刺激的信息整合作用):
养和保护作用: ❖ ①可遮蔽来自巩膜侧的散射光线; ❖ ②吞噬感光细胞外段脱落的视盘; ❖ ③传递来自脉络膜的营养物质。
2.感光细胞层
感光细胞主要是视 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均分为外段、内段、 胞体和终足。外段呈 圆盘状重叠成层,感 光色素镶嵌在盘膜中, 是光-电转换产生感受 器电位的关键部位。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
(二)视敏度
❖ 视敏度(visual acuity)又称视力,是指眼能分辨物体两 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也就是眼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 大能力。通常以视角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所谓视角是物 体两点光线投射入眼时,通过节点相交叉时所形成的夹角 。
❖ 同一距离视角越小表明视力越好。
▪ 在良好光照条件下,人眼能看清5米远处视力表上第10行E字形符号 的缺口方向时,此时视角为1分角(1/60度)。说明该眼具有正常 视力,按国际标准视力表表示为1.0,按对数视力表表示为5.0。若 在相同条件下,只能看清视力表上第1行E字形符号时,其视力仅为 正常眼的1/10,以0.1表示。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眼的折光系统与成像 ❖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四种折光体组成。其折光能力与折射面的曲率 半径有关。曲率半径越大,折光能力越小;反 之折光能力越大。由于晶状体的曲率半径可随 视物距离而改变,所以它在眼折光系统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 瞳孔的大小还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强光下瞳孔缩小, 弱光下瞳孔散大,称为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 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的光量,使视网膜不 至因为光亮过强而受到损害;弱光下瞳孔扩大可增加进入 眼的光量,以产生清晰的视觉。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双 侧性的,光照一侧眼时,两侧瞳孔同时缩小,这种现象称 为互感性对光反射。
❖ 感受器(receptor)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专门感受机 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 根据感受器分布的部位和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
感觉器官
人眼的适宜刺激:
波长370 ~ 740nm的可见光波。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dioptric system and accommodation
(一)光的折射和眼内物像的形成
物
像
简约眼(简化眼)reduced eye 简约眼是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 设计的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
单一球面折光体系
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当人从暗处突然进入强光下, 起初感到一片耀眼光亮,看不清物 体,1分钟左右,视觉恢复正常。 此现象称为明适应。
视杆细胞在暗处合成且大量积聚的视紫红质
强光 迅速大量分解
瞬间眼前出现光耀夺目而 看不清实物
1分钟后 视锥细胞感光色素在亮光环境中感光
(三)视野(visual field) 单眼固定地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 此时该眼所能看到的外界范围。
适应: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 器, 而传入神经上冲动频率下降的现象。
注意:感受器的适应并非疲劳
肌梭 触觉 刺激
时间(s)
快适应(rapid adaptation) : 皮肤触觉感受器有利于感受器 再接受新的刺激 出现 快慢 慢适应(slow adaptation ): 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有 利于机体对姿势、血压等机能进 行持久的调节
3.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无 光 照
光
照
视紫红质分解变构 变视紫红质Ⅱ(中介物) 激活盘膜上的传递蛋白(G蛋白) 激活磷酸二酯酶
cGMP含量高 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 外段膜Na+持续内流 (内段膜Na+泵泵出Na+) 静息电位 (-30~-40mv)
分解cGMP→cGMP↓ cGMP依赖性Na+通道关闭 外段膜Na+内流↓(内段膜Na+泵继续) 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 电紧张方式扩布 终 足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ppt课件
第二节 视觉器官
2.远视 :前后径过短,折光力过弱。 远点消失、近点远移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二节 视觉器官
3.散光
角 膜 呈 非 正 球 面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二、眼的感光功能 (一)视网膜结构特点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二节 视觉器官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三节 听觉器官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主要途径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 声波→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内耳 2.骨传导 声波→颅骨振动→颞骨岩部耳蜗内淋巴振动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三节 听觉器官
三、内耳的感音功能 (一)耳蜗的结构特点: 三个腔:前庭阶、蜗管和鼓阶。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视觉器官 第三节 听觉器官 第四节 前庭器官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 概述
感觉: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感觉的产生:感觉器官 传入通路 感觉中枢 (感受器)
感受器: 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 装置。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三)暗适应和明适应
1. 暗适应 人从亮光处进入暗处,最初视物不清,
经一定时间才恢复暗视力 2. 明适应
人从暗处进入亮光处,最初一片耀眼 光亮,片刻才能恢复明视力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三节 听觉器官
外耳、中耳为传音功能 内耳 生理学 第(耳九章 蜗感觉器)官为的功感能 音功能
感觉器官ppt
三、 与视觉相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1、视力:指眼分辨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视力:指眼分辨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视角:指物体两点光线入眼通过节点相交的夹角。 视角:指物体两点光线入眼通过节点相交的夹角。 夹角越小,视力越好。 夹角越小,视力越好。
视力表是根据此原理设计的。 视力表是根据此原理设计的。E 字的笔画粗细和 缺口皆为1 缺口皆为1’ 。 视角 1’ = 1.0 (5.0) 视角10 10’ 视角10 = 0.1 (3.3)
通常的 语言区
次要的 语言区
人的正常听阈图
一、耳的听觉功能 听觉的产生: 听觉的产生: 声波 外耳 中耳 内耳 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一、外耳的功能 外耳的功能 耳廓:集声、 耳廓:集声、判断声源方向
外耳道:传声、 外耳道:传声、扩音作用
(二) 中耳的功能
1.鼓膜:将外耳收集到的声波传到内耳。 1.鼓膜:将外耳收集到的声波传到内耳。 鼓膜 2.听骨链 传声作用,具有增压减幅效应 2.听骨链:传声作用 具有增压减幅效应 听骨链 传声作用, 咽鼓管的作用: 3.咽鼓管的作用:平衡鼓室内外压力。 3.咽鼓管的作用 平衡鼓室内外压力。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作用: 将外界射入眼的光线经过折射后, 作用: 将外界射入眼的光线经过折射后, 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2
简化眼
眼球的前后径为20毫米,折光指数为1.33。 眼球的前后径为20毫米,折光指数为1.33。 20毫米 1.33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
概 述
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感觉: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感觉产生过程:
内 外 环 境 的 刺 激 分 析 综 合 产 生 主 观 感 觉
第九章 感觉器官
骨
迷
路
膜
迷
路
4、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气传导:(主要途径) 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经听骨链和卵 圆窗进入耳蜗 骨传导:(次要途径) 声波直接引起颅骨振动,进而引起耳蜗内淋 巴的振动 可以判断听觉异常产生部位及原因
声波在耳内传导的主要途径
声波
耳廓(收集) 锤骨 砧骨
外耳道 镫骨
鼓膜 前庭窗
光线
折光系统
折射(空气─角膜折射最强)
折光与成像原理: 类似凸透镜.常用简约眼解释。 利用简约眼计算眼前10m处30m高的物体,视网 膜成 像0.45mm. 简约眼折光率约1.33
简约眼
(二) 眼的调节
正常人眼在安静状态下看6m以外的远物 时,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摄入眼内时近 似平行光线,经折射后正好成像在视网 膜上,所以不需要调节即可看清物体。 通常把眼在静息状态下所能看清物体的 最远距离称为远点
概念: 370~740nm 类型: 一般生理特性: 16~20 000Hz 适宜刺激(视网膜——一定波长的电磁波; 耳蜗毛细胞——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 换能作用(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 神经的动作电位) 适应现象(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 感受器时,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下降) 编码功能(把刺激包含的信息同时转移到动 作电位序列中,起转移信息的作用)
位置改变或变速运动使内淋巴振动,引起 毛细胞兴奋,传入中枢,产生头部位置和变速 运动感觉,并引起姿势反射,维持身体平衡
(二)骨半规管
为3个相互垂直排列的“C”形的弯曲小管,按 其位置分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 每个骨半规管有两个骨脚,一个有膨大部的骨脚 称壶腹骨脚(壶腹嵴),另一个无膨大部的骨脚称单 骨脚。 壶腹嵴是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 旋转变速运动时,相应半规管内淋巴液与半规管 运动不同步,刺激毛细胞兴奋,传入中枢,产生旋转 感觉,并引起姿势反射,维持身体平衡
感觉器官—视觉器官(生理学课件)
能进行视觉、听觉相关的健康宣传教育。 能检测视力及色觉。 能诊断听觉障碍的病变部位和性质。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概述
一、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感觉器官:是由一些结构和功能都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和他们的附属结构共同组成。
意义:减少折光系统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成像更为清晰 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大小随光线强弱而改变的现象。
特点:具有双侧效应(互感性对光反射),即不仅光照侧瞳孔 缩小,而且对侧瞳孔也缩小。
意义:调节光入眼量、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协助诊断
3. 双眼球会聚
当双眼凝视一个向前移动的物体时,两眼球同时向鼻侧会聚的现象 使物像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对称点上,使视觉更加清晰和防止复视。
调节意义: ①人眼看近物时的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晶状体变凸的最大限度; ②近点越近,表示晶状体弹性越好,眼的调节能力越强; ③一般人在40岁以后调节能力显著减退,表现为近点变远(老花眼)
一、眼的折光功能
(二)眼的调节 2. 瞳孔调节
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mm之间 瞳孔调节反射:看近物时瞳孔括约肌反射性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三)眼的折光异常
概念: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 在安静状态下,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 像的现象。
种类:远视、近视和散光。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三)眼的折光异常
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折光系统折光力过强→ 远物发来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矫正:配戴适宜凹透镜。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最敏感,该种形式的刺激。 换能作用:感受器将作用于它们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该能量转换。 编码作用:感受器在感受刺激过程中,不仅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而且把刺激所包含的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的刺激 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感受器
最敏感,最易接受的刺激
比如:
视网膜感光细胞:一定波长的光波 听觉感受器:一定频率的声波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概念: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刺激能量
转变成感受神经未梢上的神经冲动,这种作 用称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
A、延髓 B、脑桥 C、中脑 D、下丘脑 E、大脑皮层
眼的感光细胞存在于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E、视网膜
颜色视野范围最大的是
A、白色 B、蓝色 C、绿色 D、红色 E、黄色
声波振动由鼓膜经听骨链传向 前庭窗时
A、振幅减小,压强增大
B、振幅不变,压强增大
眼球的基本结构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感光系统:视网膜
眼 的 结 构
一、眼的折光功能及其调节
(一)与眼的屈光成像的光学原理
B
A
F1
A’ C F2
B’
球形界面的折光规律
(二)眼的折光系统与成像
1.折光系统: 眼内折光系统的折射率和曲率半径
空气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折射率 1.000 1.336 1.336 1.437 1.336
为4:1:0时,产生红色感觉 为2:8:1时,产生绿色感觉
色觉与色觉障碍
色觉的三原色学说
辨别颜色是视锥细胞的功能
色觉障碍
色盲 由于缺乏相应的视锥
细胞,不能辨别颜色。 多由遗传所致。
色弱 辨别颜色的能力降低。
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在光刺激作用下,由视杆和视锥细胞 产生的电信号,在视网膜内经过复杂的 神经元网络的传递,最后由神经节细胞 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向中枢。
2024年生理学09感觉器官学习教案
2024年生理学09感觉器官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理学》教材第九章“感觉器官”,主要涉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个方面。
详细内容如下:1. 视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眼球壁、视网膜、视神经等部分;2. 听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包括外耳、中耳、内耳等部分;3. 嗅觉和味觉的生理机制;4. 触觉的种类和生理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各种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理解感觉产生的生理机制;2. 掌握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基本知识,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生理现象;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视觉和听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感觉产生的生理机制;2. 教学重点:各种感觉器官的基本知识,感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耳朵模型、嗅觉和味觉实验器材;2. 学具:学生用眼球模型、耳朵模型、嗅觉和味觉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视觉、听觉现象,引发学生对感觉器官的兴趣;2. 新课内容:讲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基本知识,结合模型和实验进行讲解;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感觉器官,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6.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六、板书设计1. 感觉器官;2. 内容:分别列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关概念和知识点;3. 板书形式:采用图示、表格、流程图等形式,清晰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视觉和听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举例说明嗅觉和味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简述触觉的种类及其生理基础。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改进措施;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感觉器官的最新研究进展,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球壁分层:
视网膜视部
视神经盘optic disc是视神经的起始处,中 央有血管穿过,无感光细胞。 (视神经乳 头/盲点) 黄斑macula lutea,位于视神经盘的颞侧约 3.5mm,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 的部位。
黄斑
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视神经盘
(视神经乳头/盲点)
黄斑
视神经盘
感觉器(sensory organs)
概念:
由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构成的器官。
感受器与感觉器有什么不同?
感受器
外感受器 内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
分布在: 内脏 心 血管
分布在: 皮肤 粘膜 视器 听器
分布在: 肌 肌腱 关节 内耳
感觉器
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构成。
视器 前庭蜗器 皮肤
视网膜 内耳前庭、耳蜗 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压觉小体等
游离神经末梢
环层小体
触觉小体
肌梭
感受器 (receptor)
概念: 370~740nm 类型: 感觉神经元 一般生理特性: 16~20 感觉神经末梢 000Hz 适宜刺激(视网膜——一定波长的电磁波; 感受器 耳蜗毛细胞——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 换能作用(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 神经的动作电位) (感受器电位) 适应现象(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 感受器时,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下降)
色素上皮细胞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
光线直射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
光线直射
色素上皮层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比较
视锥细胞
主要分布 光敏感度 分辨能力 辨别颜色 功 能 中央凹 低 强 能 明视觉、色觉 能感强光,能辨色
视杆细胞
周边部 高 差 不能 暗视觉 能感弱光
1、
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 体变厚(变凸),屈光度增大; 看远物时,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拉紧,晶状 体变薄,屈光度减小。
在弱光下或视远物时,瞳孔开大; 在强光下或视近物时,瞳孔缩小。
看近物时:
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厚,屈光度增大;
看远物时: 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拉紧,晶状体变薄,屈光度减小;
(2)血管膜(中膜) 虹膜iris:内有平滑肌(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中央有瞳孔pupil。 可调节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 睫状体ciliary body:能产生房水。内有平滑 肌(睫状肌)与晶状体调节相关。 脉络膜choroid:丰富的血管对眼球起营养作 用,色素可吸收眼内分散光线。
感觉器(特殊感受器)
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构成。
眼(视器) 视网膜
耳(前庭蜗器) 内耳前庭、耳蜗
鼻(嗅器) 嗅粘膜
舌(味器) 舌粘膜味蕾 身(皮肤) 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压觉小体
第二节
视
器
功能:能感受光波刺激。
组成:由眼球和眼副器两部分组成。
外膜 眼球壁 中膜 内膜 折光装置
眼副器
眼球
光在眼内的传导
第一节
概
述
感觉器
sensory organs
是指分布于体表或机 体内部的一些专门感 受机体内、外环境改 变的结构。
感受器: 能感受一定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
感受器类型:
外感受器——分布于皮肤、粘膜、视器、和听 器 等处。感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 感觉神经元 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接受物 感觉神经末梢 理刺激和化学刺激。 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肌腱、关节、和内耳 感受器 的位觉感受器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变化时 所产生的刺激。 特殊感受器(感觉器)——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 中,有些位于头部的感受器产生了有利于感受 功能的某些附属结构。如视器、前庭蜗器。
外膜
富有血管、神经和色素,呈棕黑色。由前向后
分为
虹膜
、 睫状体 和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含色素)中央有瞳孔,瞳孔周围有瞳孔括约 肌和瞳孔开大肌,均属平滑肌。 睫状体:内含睫状肌,属平滑肌,调节晶状体曲度。 脉络膜:占血管膜的后2/3,前端起于睫状体,后方有 视神经穿通。脉络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起到营 养眼球和遮光的功能。
(2)晶状体:
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双凸透镜,周缘借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 因代谢障碍或创伤而变浑浊,称白内障 老年人由于晶状体弹性减退,睫状肌对晶状体 的调节能力减弱,看近物时,晶状体屈光度不 能相应增大,导致视物不清,称老花眼。
晶状体
睫状小带
看近物或远物,物像如何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耳的构造
耳 廓
外 耳 耳 中 耳 内 耳 外耳道
鼓 膜
鼓 室
咽鼓管
骨迷路
膜迷路
乳突小房
外 耳
外耳由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组成,有收集和传导 声波的功能。
耳廓:位于头部的两侧,它以弹性软骨为支架,表面覆 以皮肤,耳廓下端没有软骨称耳垂,是常用的采血部分,耳 廓皮下组织少,但血管和神经丰富。 外耳道:外耳道是从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全长约 2.0~2.5 cm,外耳道外侧部以软骨为支架与耳廓的 软骨相延续,内侧部以骨为支架,表面覆盖皮肤,皮肤内有 毛囊、皮脂腺、耵聍腺等,耵聍腺可分泌耵聍形成耳垢。 鼓膜:是一个椭圆形的半透明薄膜,长径约 9 mm,厚 约 0.lmm,周围固定在颧骨上,中央略向鼓室凸出,位 于外耳道底作为外耳与中耳的分界,在声波传导中具有重要 作用,鼓膜有一定的再生能力。
用眼底镜检查眼底时,可见到哪些结构?
黄斑(中央凹) 视神经盘 视网中央动、静脉
这里是医生唯一 能直接观察到动脉, 高血压病人,通过眼 底镜检查,了解动脉 硬化情况。
2、眼球内容物 (1)眼房和房水:
前房(角膜与虹膜之间), 后房(虹膜与晶状体之间)。 前、后房之间借瞳孔相通。 前房角(虹膜角膜角)与巩膜静脉窦相邻。 房水:眼房内的液体,由睫状体上皮产生,自 后房经瞳孔流到前房,再进入巩膜静脉窦,最 后汇入眼静脉。
(3)玻璃体:
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 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 间,周围包有玻璃体膜。 除有屈光作用外,还有支 撑视网膜的作用。 如玻璃体浑浊:“飞蚊症”
光线通过哪些结构到达眼底?
角膜→前房→瞳孔→后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二)眼球的功能:
(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将光波转变为神经冲动) 具有屈光成像和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 →视神 经→经视觉传导通路传入大脑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眼副器
•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和眼肌,对眼球起保 护、运动和支持作用。
•
•
眼睑:俗称眼皮,分上睑和下睑。
结膜:光滑而富有血管的薄膜。
•
•
泪器:由泪腺和泪道组成。
眼肌:包括运动眼球(共6条)和运动眼睑
(即上睑提肌)的两组骨骼肌。
光在眼内的传导
光线 玻璃体 角膜 视网膜 房水 晶状体
节细胞和双极细胞 节细胞和双极细胞
视网膜主要由四层细胞组成,自外向内依次为: 色素上皮细胞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节细胞 层。
晶状体
虹膜 角膜
视网膜 黄斑 盲点 视神经
瞳孔 巩膜
折光装置
• 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些均为无色透 明结构,无血管,具有折光功能。 • 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眼前房和眼后房内。 具有折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内压的功能。房水 循环——由睫状体产生房水 眼球后房 瞳孔 眼球前 房 虹膜角膜角隙 巩膜静脉窦。 • 晶状体:为双凸形的弹性透明体,后面较前面凸。位 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无血管神经分布,周缘有睫状小带 连于睫状体。 • 玻璃体: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充满于晶状体与视 网膜之间,有折光和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第九章
[学习目标]
感 觉 器 官
1. 了解感觉器官、感受器的概念以及感受器的 分类。 2. 了解视器、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功能。 3. 掌握眼球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4. 了解眼副器的组成与功能。 5. 了解光波在眼内的传导途径。
6.了解外耳、中耳的组成和功能。 7. 掌握内耳的结构和功能。 8. 了解声音在耳内的传导途径。 9. 掌握肌梭、腱梭的结构和功能。 10. 掌握体育锻炼对感觉器官的影响。
眼球
内容物
视网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巩膜静脉窦
角膜
巩膜
角膜
瞳孔
巩膜静脉窦
1、 眼球壁分层:
(1)纤维膜(外膜) 角膜cornea:无色透明。有屈光作用。(正常 表面的曲率各方向是一致的,如曲率出现差异 “散光”) 巩膜sclera:乳白色,角膜缘(深部有环形细 管,称巩膜静脉窦)
1、 眼球壁分层:
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感 视细胞层 受光刺激度产生神经冲动
通过视神经 离开眼球
大脑
在眼的周围
眼的内部图
视器(眼)
眼球——位于眶内,为视 器的主要部分 眼副器——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血管、神经
第三节
前 庭 蜗 器
前庭蜗器俗称耳。按其位置分为外耳、 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既有感音器官的耳 蜗,又有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的前庭器。外 耳和中耳是收集声波和传导声波的装置。
睫状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睫状体是虹膜后外方的环 形增厚部分,位于巩膜与角膜 移行处的内面。睫状体上皮细 胞有分泌房水的功能。 悬韧带
内膜
内膜即视网膜,位于眼球壁的最内层,为眼球 的感光部位,在活体呈紫红色。由前向后依次为虹 膜部、睫状体部和视部三部分。虹膜和睫状体部无 感光作用,故称盲部。视部具有感光作用。在视网 膜后端有视神经穿出,该处呈圆盘状隆起,称视神 经盘,亦称视神经乳头。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稍偏下 方有一浅黄色小区称黄斑。其中央部凹陷,称中央 凹,是视力最敏锐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