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国民收入分配问题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关联性问题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关联性问题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发布时间:2022-12-06T04:13:47.15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8月第15期作者:王天相[导读]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们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生产活动组织期间王天相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摘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们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生产活动组织期间,所建立起的利益关系便是所谓的分配关系。
针对这两个关系来讲,属于和生产力及其相应相同事物的对立面,一方面生产如果和分配相脱离只是生产一般;另一方面谈及分配时若和生产脱离也会导致其存在前提消失。
为此本文将简要探究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关联性引言:在马克思之前的经济学家,有的单纯将生产和分配两者混为一谈,或者彻底将两者分割,只是分析表面现象忽视对其规律内部展开探究,未能清楚展现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的联系。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探究这两种关系的关联性十分重要。
一、分配关系及生产关系的基本内涵(一)分配关系《资本论》中的分配关系,主要指的是和在历史规定中在商品生产阶段的特殊社会形态,并且人们在再生产期间的所处关系相适应,并以此形式和关系形成的。
立足历史性质层面分析,分配关系能反映出生产关系所体现的历史性质,是生产力的一个展示方面,而马克思的观点是,分配关系取决生产关系是其一个方面。
与此同时,马克思提出商品如果其中一部分无法转化成资本,另外一部分便无法采取利润、工资以及地租等形式。
很多人在分析分配关系时,往往着眼于将产品划分成利润、工资与地租等事实,很显然这是错误的。
产品实际上不仅能表现为资本还体现于收入。
作为一种收入形式的工资,首先要求通过资本形式和工人群体之间相互对立,在此基础上获取收入的形式也就是工资。
(二)生产关系具体指的是,在生产物质资料时人们建立起的社会关系,是以社会形态而存在的某种生产方式[1]。
202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contents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与再生产•资本流通过程•分配过程与剩余价值的分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周期性波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目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揭示了其阶级本质和局限性。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资本论》的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研究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过程和趋势。
03020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运用辩证法的思想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
阶级分析方法从阶级关系出发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既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客观描述,又强调对经济现象的价值判断。
商品与货币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矛盾,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这种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得到了解决。
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是指人们对商品所赋予的神秘性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这种崇拜掩盖了商品背后的社会关系和劳动价值。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货币的产生与职能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等新型货币形式也逐渐出现。
马克思收入分配主要观点
马克思收入分配主要观点概述马克思(K ar lM ar x)是19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对于社会经济体制有着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在他的著作《资本论》中,他对收入分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观点。
本文将对马克思的收入分配主要观点进行探讨。
剥削与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一个基本的矛盾,即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而资本家却占有并支配着这部分剩余价值。
他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剥削,认为剥削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基础。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通过支付劳动者工资来购买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价值远远大于工资的支付,这样就形成了剩余价值。
资本家占有这部分剩余价值,并将其用于个人消费和资本积累,从而进一步扩大剥削。
分配不公与阶级斗争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的分配会导致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分化明显,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和财富,而无产阶级则只拥有自己的劳动力,依靠出卖劳动力来生存。
因此,资产阶级享有较高的收入和财富,而无产阶级则面临贫困和剥削。
这种分配不公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
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价值规律的概念。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一种客观规律。
而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则由市场需求和供给所决定,是一种相对规律。
然而,由于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垄断以及无产阶级劳动力的卖淫,使得商品的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剥削差价。
这种剥削使得资本家能够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导致分配的不公。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马克思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打破资本主义的剥削体系,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对立和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公有化,剩余价值按劳分配,消除了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对立。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能力,社会成员的个人需求将得到充分满足,达到了真正的社会平等。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十章
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 物质生产领域进行分配。 经过初次分配所得的收入称之为 “原始收入”。
初 次 分 配
再 分 配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之后在全社 会范围内进行的再分配过程。 经过再分配而获得的收入为“派生 收入”。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的: 一是国家的财政预算。 二是各种服务费。
①
② ③
④
— 8—
二、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
本国消费者消费的产品、投资者投资物以及政府购买的产品中有一部分是本国的最终产品,也有一部 分是进口的。其中,本国最终产品中用于本国消费的产品等于(C+I+G-M),加上出口的部分才是本国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即:
国民收入= C+I+G -M+X
= C+I+G+(X-M)
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适用于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该体系以马克思主 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社会劳动才能创造国民收入,而非物质生产领域投入的社会 劳动,不增加供社会支配使用的物质产品总量,所以不计入国民收入。 另一种是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称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称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广 泛适用于市场经济国家。该体系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务活动算体系与核算方法
2.增加值法
增加值法是通过把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加总,从而得到国民收入。因为大多数产品都是分阶段进 行生产的,每个阶段增加的价值,就是最终产品增加的价值总和。把全社会所有部门的增加值加总就得到 了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的不同方法,分别反映了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产、 相互联系的各生产部门的关系以及各种收入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期末简答题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期末简答题复习资料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所有制。
其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
3.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a)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平等关系,这种关系排除任何私人特权。
b)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是广大劳动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进自身物质利益的基本物质条件。
c)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共同需要、达到共同富裕。
d)在劳动者共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协调一致的经济关系,e)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决定了按照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分配劳动产品。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c)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5.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与集体成分,以及由劳动者自愿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合作经济,其中国有经济处于核心地位。
6. 社会主义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a)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e)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
7.国家所有制的特殊优越性a)适应了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有条件运用更加社会化大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消除了利用生产资料私有的特权而形成的不平等的地位和权利,消除了剥削。
周新城: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
周新城: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当前,人们对分配问题议论纷纷。
这种议论,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实际工作层面,即揭示社会上分配不公的种种现象,提出解决办法;另一个是理论层面的,即从理论上探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国情的合理的分配制度,进而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和遵循。
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后一层面的探讨,更为重要些。
为了从理论上研究分配问题,我们必须认真读一下《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著作,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
当前我国理论界在分配问题的理论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种就分配谈分配,离开生产、交换、消费,孤立地研究分配的倾向。
尤其是离开所有制来研究分配问题,更是普遍现象。
这种倾向,历史上曾经出现过。
马克思在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中就批评说:“庸俗的社会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部分民主派又仿效庸俗社会主义)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围绕着分配兜圈子。
” 他批评说这是“开倒车”行为,因为他早在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就分析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指出生产决定分配,而交换、消费对分配也有着重大影响,因而必须联系生产、交换、消费来研究分配问题。
这种“真实的关系早已弄清楚了”。
应该看到,分配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任何物质生产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都是社会生产。
“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
”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经常喜欢把单个的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然而像鲁滨逊那一类的故事,只是文学家的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实物形态的产品运动只是人们经济关系的物质承担者。
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它的研究对象不是产品运动本身,而是产品运动背后隐藏着的人们的经济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1.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3.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4.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C.自身也有价值D.可作为支付手段5.在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A.c + vB.c + v + mC.v + mD.c + m6.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7.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8.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9.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降低工人工资而获得的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10.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11.资本周转时间包括()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12.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C.借贷资本、银行资本D.固定资本、流动资本13.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厂房、设备B.原料C.燃料D.劳动力14.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社会总产品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生产资料之和D.全部消费资料之和1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Ⅰ(v + m)=ⅡcB.Ⅰ(v + m)>ⅡcC.Ⅰ(c + v + m)=Ⅰc + ⅡcD.Ⅰ(v + m)+Ⅱ(v + m)=Ⅱ(c + v + m)16.再生产需要两大部类之间、各个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这是()A.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B.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C.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D. 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17.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A.二者相等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C.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18.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是()A.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B.生产成本加利润C.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D.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19.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A.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C.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D.全部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20.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A.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D.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21.有一张票面额为100元的股票,当股息为20元时,价格为400元,如果银行存款年利息率不变,股息为40元时,则该股票价格应为()A.400元B.600元C.800元D.1000元22.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的有限性D.土地的等级差别23.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部分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24.垄断价格是()A.生产价格加平均利润B.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加超额利润25.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B.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C.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同时实现D.缓和与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6.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A.是否符合公有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B.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是否适应市场关系的要求D.是否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27.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居主导地位的是()A.公有制经济B.股份制经济C.国有经济D.集体经济28.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D.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干预的经济29.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A.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C.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D.实现共同富裕30.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A.世界贸易组织B.世界银行C.跨国公司D.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1.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交换价值的和价值的统一体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资本主义社会的通货膨胀()A.是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结果B.是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流通造成的必然结果C.会导致物价上涨D.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E.会导致名义工资下降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上升C.劳动力价值下降D.必要劳动时间缩短E.相对剩余价值增加4.通过对资本总公式G——W——G'的分析,可以发现()A.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目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E.在流通中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A.增加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B.增加预付的可变资本C.增加年剩余价值量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E.提高剩余价值率6.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A.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可变资本B.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C.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E.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7.资本主义股份公司()A.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B.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资本经营组织形式C.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D.突破了单个资本数量有限的局限性E.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资本运营效率8.资本主义银行利润()A.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B.是由贷款利息总和构成的C.是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的D.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E.是由银行雇佣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和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A.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B.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D.国内竞争的推动E.国际竞争的刺激10.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地位C.与公有制经济可以并存D.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E.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先辨别正误[占1分],再进行分析[占5分],共36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分配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促进生产、调节收入,实现财富的公有化和差别化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包括三个方面:按劳分配、按资分配和按需分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方式,它要求按照每个人的劳动量和质量进行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者可以根据他们的工作量和劳动付出获得相应的报酬,这种分配方式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生产,同时也可以消除收入不公现象。
因此,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按资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补充分配方式,它是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之上对一部分职工进行差别化分配。
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按资分配主要是指以企业的收益为依据,对投入资金或人力的一部分人员给予一定的收益,以鼓励他们继续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
按需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补充分配方式之一,它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分配方式。
在按需分配制度中,个人或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购买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和服务,而不必在生产方面受到限制。
按需分配还可以促进财富的公有化和差别化分配,从而实现社会种子的公正。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这三种分配方式可以相互结合,构成一个优秀的协同机制。
同时,在实践中,按劳分配是主导制度,尤其是在生产领域。
而在其他领域,如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按需分配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为了促进共同富裕和差别化分配而制定的。
按劳分配、按资分配和按需分配三种分配方式相互协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也需要谨慎地考虑三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切实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之上的,其核心原则就是“调节收入、实现公有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分配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分配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了复杂的经济理论。
本文将着重回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并进一步探讨它与社会分配问题的关系。
一、剩余价值理论概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之一。
这一理论描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与工人实际收到的工资之间的差距。
简而言之,剩余价值指的是劳动力使用价值和劳动力交换价值之间的差异,它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但归资本家所有。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家雇佣工人给予工资作为工人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报酬,然而,工人实际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的工资。
这部分实际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即为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部矛盾的产物。
二、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分配问题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分配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通常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剧。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使自身财富不断累积,而工人则无法分享到他们创造的全部价值,仅仅依靠工资生活。
由于剩余价值的存在,社会分配不公平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资产阶级占有剩余价值,而无产阶级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生存。
这种剥削关系导致社会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拉大,形成了阶级的对立和社会矛盾。
三、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解读与争议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其中,有学者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和计算方法表示怀疑,认为剩余价值理论过于简化,无法完全准确地描述现实经济。
此外,剩余价值理论还会受到资本主义体系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劳动生产率等。
缺乏对这些因素的全面考量可能导致对剩余价值计算的不准确。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启示尽管剩余价值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对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及社会分配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提醒我们,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不平等现象,贫富的悬殊并非偶然,而是制度内在的矛盾体现。
浅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理论
和 灭 亡 的必 然 规 律 ,从 而 科 学 地 证 明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的灭 亡 、 无 产 阶级 革 命 的胜 利 和必 然 趋 势 ,为无 产 阶 级 革 命 提 供 了科 学 的 理 论 基 础 。
综观 《 资本论》 的整体 内容和结构体系 ,我们 不难 看 出马克思 阐 明了两种不 同的收入分配理论 。 《 资本论》 第一卷 中 ,马克思首先建立 起科学 的劳动价值 理 论 。在劳动 价值理 论里 ,马克思 从商
t heri d s rbu i n c he ot s i ti to a cor i o t ne s p o dng t he ow r hi ofpr duc i a t s tve f c or
.
,
O nl i t ocils oc ey y a x’ llgla y n he S a it S i t b M r S i a il . T
品 人 手 ,分 析 了商 品 的二 因 素 ( 用 价 值 和 价 值 ) 和 生 产 商 品 的 劳 动 二 重 性 ( 体 劳 动 和 抽 象 劳 动 ) 使 具 ,
说 明 不 同 商 品之 所 以 能 够 交 换 是 因 为 它 们 都 凝 结 着 相 同 的 有 用 的人 类 抽 象 劳 动 ,价 值 是 由劳 动 而 且 是 活劳 动 唯 一 创 造 的 。 在 价 值 里 ,除 了劳 动 以外 ,没 有 别 的原 子 。在 科 学 劳 动 价值 理 论 基 础 上 ,马克 思
维普资讯
第1 4卷 第 2期
20 0 2年 6月
安 康 师 专 学 报
J un lo A ̄ a gT a h r olg o ra f n e c esC l e e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马克思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
件分配的重要性 , 他认为这种分配是个人获取收入 的索取权。 他坚持认为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并不能取代生产条 件 的分配或者使生产条件的分配处 于分析的边缘 , 相反 , 这种分配关系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 , 正 是 由于劳动采取 了雇佣劳动 的方式 , 生产资料采取资本 的形式 , 价值的一部分才表现为剩余价值 , 价值 ( 产品) 的另一部分才表现为工资( 劳动力的价格 ) 。如果没有资本 、 土地所有权 与雇佣 劳动对立这样一种生产关系 , 就 不会有利润( 利息 )地租和工资这样的分配关系。 、 这两种分配观以及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的理论是和古典学 派以及庸俗经济学的一个重大分歧 , 也是一大进步 , 它不仅为后面的价值决定 和价值分配的关系奠定 了理论基 础, 同时为探寻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根源提供 了理论依据。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历史性 , 给研究收入分配与经 济增长的关系以启示 , 那就是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 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 在经济增长的某个 阶段 , 收入分 配不平等也许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 但在另外一个阶段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许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 ; 所以 研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必须结合其所处的历史阶段 以及各 国的客观条件 ,收入分配关系要随着经济
增 长 的进 程做 出相 应 的调整 。
2 . 价值决定和价值分配的关系——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一致性 的根源。在马克思 以及古典学派 的分配 理论中 ,价值问题对分配的决定有着明显 的从属性 ,这与传统 的占统治地位 的新古典主义方法形成强烈 的对 比, 古典及新古典主义的供求论认 为, 价值理论——均衡价格 的概念既是生产要素 的配置机制 , 同时 , 也决定着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 表面上看似乎证明了各种收入来源的合理性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 尽 管价值 的生产是价值分配的基础 , 价值创造 的多少制约着价值分配的多少 , 但分配方式的依据是以要素所有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7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 价值率 100%
100%
100%
剩余 价值 30
平均利 润率
20%
平均 利润 20
与剩余 价值差
-10
20 20% 20
0
10 20% 20 +10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三)平均利润率影响因素
各部门利润率 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的分配
★平均利润率是一般趋势,短期内仍有差距 ★掩盖了利润本质和来源
上边描述的情况,不是黑社会,也不是赌场。在整个80年 代与90年代中,这类的场所在温州每个村庄都发生过。这 种民间的资本拍卖会或叫“呈会”,或叫“千千滚会”, 名称不一,急需用钱做生意的人带数万就可以入会,如果 喊出的利息足够高,他就可以拍得十倍的资金,然后每月 还一个人的本息。
温州真正大规模的民间资本市场诞生在苍南。苍南同时有 大面积的平原与渔村,从80年代开始,庄稼收割卖掉后, 农村大量现金从平原涌向渔村,供渔民们造船修船;而一 到播种季节,渔村的大量资金又从沿海涌向平原,供农民 急用。这种农民与渔村的资金联合,使得民间大规模资金 流动形成了一种机制,大批经纪人出现了。
第7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 第三节 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
本章重点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
引例:民间资本
在温州苍南县一个村庄里,河边有个小屋,窗子用被子堵 个严实。10个男人陆陆续续进了小屋。一位瘦小的老人庄 重地连击两掌,用低哑的嗓音说“上一回收会了”。
资本有机构成,反相关
c∶v
m’ m P’
资本周转速度,正相关
M ' m' n
政治经济学判断题
政治经济学判断题导言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对2.生产力是指人的劳动力。
错3.生产力反映的是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错4.生产力中所包括的科学、管理、信息,它们都是独立的实体。
错5.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对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力。
错7.人们可以创造和改造经济规律。
错第一章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对2.商品经济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
错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
错4.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对5.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错6.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对7.商品的二重性,从外面看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要内容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错8.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是商品。
错9.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对10.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对11.无论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个方面。
错1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对1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错1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需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对15.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对16.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错17.虽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不管劳动生产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同的时间内生产的产品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对18.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对19.货币的基本职能是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错20.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和货币的总量。
错2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错2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对23.纸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可见,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是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瓜分剩 余价值的过程。
三、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土地归私人所有者占有,农业由资本家经营。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即通过暴力手段掠夺土地,强制农业小生产者与土地 分离。在英国较为典型。 •封建地主经济通过改良方式,采用雇佣劳动,按照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改造地主庄园,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在自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重要影响 •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 •生产成本的高低, 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概念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 但资本家只关心资本的投入 和产出, 剩余价值在资本家眼中被看作是由生产过程中所耗费 的全部资本的产物。 •当剩余价值不被看做可变资本的产物, 而是被看做全部预付 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 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
平均化过程, 商业资本家要获得与产业资本家一样的平均利 润。
商业流通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如商品
的保管费、运输费、包装费等, 这些费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 内的继续而产生的相关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即在商品变 为货币、货币变为商品的单纯的商品买卖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 如商店的簿记费、广告费、办公费、商业店员的工资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思想体系,不仅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而且强调了社会公平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阶级斗争为基本分析框架,主张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它强调剥削和阶级压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提出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二、经济发展对社会公平的影响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公平问题。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财富集中和社会阶层分化,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增加社会不平等现象,使少数富人享受更多资源和权益,加剧了社会公平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解决方案1. 政府干预制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来调节贫富差距,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
2. 国有经济和计划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张建立国有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资源的公有化。
这样可以避免私人垄断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确保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3. 阶级斗争与阶级团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团结。
通过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斗争,争取更好的劳动条件和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引入市场经济元素,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
中国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五、结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议题。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也带来了社会公平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7.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7.1.1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不得。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
首先,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必须废除反映剥削关系的分配制度,确立按劳分配制度。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再次,劳动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7.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7.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第一,按劳分配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行,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实行。
第二,按劳分配不能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来计量,只能按照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计量。
第三,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的形式来实现。
7.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2.1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依据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在收入分配领域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一方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使按劳分配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市场来实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运行的自身规律又要求按照市场规则来对个人进行收入分配。
¨7.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除了存在按劳分配这个主体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入第,个体劳动收,即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
他们从事个体工商业、个体服务业以及农副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2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2(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得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的过程叫做( )。
(分数:2.00)A.资本集中B.资本积聚C.资本原始积累√D.生产集中解析:解析: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说:“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这个过程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是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
”2.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 )。
(分数:2.00)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C.集体经济D.产品经济解析:解析: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故选B。
3.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是( )。
(分数:2.00)A.物品B.产品C.商品√D.办公用品解析: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4.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
(分数:2.00)A.使用价值√B.价值C.资本D.货币解析:解析: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决定商品二因素的是( )。
(分数:2.00)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社会基本矛盾解析:解析: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故正确答案选C。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
(分数:2.00)A.同一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两种劳动B.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C.商品生产中的两次劳动D.不同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劳动解析: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批判——《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的经济哲学思想解读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批判——《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的经济哲学思想解读胡林蔓【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所承认的经济事实出发,运用人道主义这一“精神武器”,从人性观、需要观、分配观和劳动观方面批判了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论证了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欺诈性、伪善性和非人性,进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马克思;人道主义;国民经济学【作者】胡林蔓【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91.9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在考察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合理性的基础上进行“交叉重建”发展起来的[1]。
一方面,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人道主义对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进行审查,他肯定了黑格尔关于人的“能动性”的观点——“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成果”[2]101。
同时,马克思采用费尔巴哈式的“还原法”使黑格尔哲学回归现实,将“绝对精神”还原成“现实的人”,将“实体”还原成“现实的自然界”,将“自我意识”还原成现实的“人的精神”,将逻辑思辨的辩证法还原成历史具体的辩证法。
另一方面,马克思借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历史发展观,对费尔巴哈的静态自然人学观进行审视。
费尔巴哈注意到了人和自然界,但却“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他所理解的“人”是“生物学”“生理学”基础上的一种没有差别可言的“类的同一性”,是脱离历史的抽象的人。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社会的主体,具有能动性与受动性、自然性与社会性;人是“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改造对象世界。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批判武器:实践的、辩证的人道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经济学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一、劳动产权与分配的正当性英国的约翰•洛克认为,人对自己身体享有天然所有权,因而,人对使用其身体的劳动过程的结果也应当享有所有权。
[1]这一被凡勃伦称为“欧洲常识性理论”的劳动产权观显然影响了马克思并发展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基于这一概念,马克思提出了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者不仅应当享有劳动力产权,更应当享有劳动产权。
换言之,劳动者应当享有剩余价值,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只能被看作是非法的盗窃和不公正的剥削”。
[2]基于以上观点,在收入分配领域,人们提出了国民收入的按劳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原则要求,剩余价值应当在劳动者之间按照活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予以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
虽然不是所有劳动者的活劳动都会被计入商品的价值(如商业劳动者销售商品时付出的劳动),但是所有劳动者都应当凭借自我活劳动的投入参与商品剩余价值的分配。
不过,如果完全遵循所谓按劳分配原则,资本要素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要求将被否定,劳动和资本将会对立,显然,这会使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中国陷入实践上的尴尬境地。
为了避免这一现实窘境的发生,一个被忽视的(或许是有意而为之)马克思主义观点又重新提出并被频繁引证:资本是积累的劳动,是物化的劳动,是“过去的、客体化了的劳动”。
这一“劳动与资本同一”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修正了资本内涵,肯定了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积极作用,实现了劳动和资本理论上的统一。
于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产权观,资本和劳动(尤其是劳动)都具备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正当性。
此时,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与其说是以私人所有权为依据,还不如说是以劳动产权的排他性为依据。
众所周知,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物质消耗包括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转移价值。
因此,实现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显然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力价值是维持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方面:一、劳动者本人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二、劳动者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三、劳动者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至少应该包括这三方面的足额补偿。
理论上,可变资本预付的购买劳动力的货币额v就是对劳动力价值的补偿,但实际中,这一预付“工资”往往达不到足额补偿的标准。
为了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力所获得的预付“工资”往往都很低(如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基本工资都很低),甚至达不到最低限度的补偿(如十九世纪西方国家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劳动力的掠夺行为)。
很难想象,没有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任何宣称按照劳动和资本贡献大小所进行的国民收入分配能够做到真正的公平。
所以,生产资料购买对劳动力工资的“挤出效应”会严重削弱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基础,要想实现国民收入的公平分配,必须首先保障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
进行国民收入分配必须首先实现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这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从此意义上讲,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企业盈亏无关,企业不能以亏损为由克扣职工工资,企业破产倒闭时,政府必须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因为保障劳动力健康持续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包括企业和政府在内的整个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
换言之,劳动补偿是必须的,是刚性的。
不过,剩余价值分配性质的国民收入分配却并不具有这一特征。
剩余价值来源于剩余劳动,剩余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则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和能力。
一个消极怠工、偷奸耍滑、不思进取、无能力的劳动者不可能比一个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积极进取、有能力的劳动者创造出更多剩余价值。
所以,国民收入的按劳分配在本质上是一种劳动激励,而非劳动补偿。
劳动激励不是平均主义,不同劳动者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时会有不同分配水平,有的可能高,有的可能低,有的可能没有。
这一分配结果与劳动者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相关,而与劳动者的劳动身份无关。
从这一角度相较劳动补偿,劳动激励不是必须和刚性的。
不过,劳动激励也有一个刚性的特点,那就是任何劳动者通过积极劳动所创造的任何形式的利益增量(无论是成本节约还是新增利润)都应当获得必要的分配。
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些企业的员工通过积极工作,降低了企业成本或扭亏为盈实现了利润,却无法获得必要的激励。
这种忽视劳动激励的态度和行为会大大挫伤劳动积极性,影响劳动能力提高,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增速下降,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国民收入按劳分配的劳动激励本质,必须要按照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对国民收入进行激励性的分配。
唯有如此,才能完成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深化,实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结构调整。
二、不确定性承担与分配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没有从微观层面讨论具体企业的分配问题。
因此,按劳分配原则没有回答具体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企业亏损时,谁应当承担责任并弥补亏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的形态变化是商品———货币———商品,即W———G———W。
而在“W———G的商品第一形态变化或卖的阶段,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一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4]”可见,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亏损应当由商品所有者,即资本家承担。
但是,资本家又凭什么承担亏损呢?马克思继续说到:“利润之所以产生出来,就是因为有一个价值额被当作资本来使用。
如果我们把利润叫做p,那么,W=c+v+m=k+m这个公式,就变成W=k+p这个公式,也就是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变化,必然变成不是由可变资本部分引起,而是由总资本引起。
[5]”于是,当“利润是资本的增加值和回报”这一“观念”被广泛接受时,利润将被支付给资本家,而不再是劳动者了,而亏损(负利润)当然也就同时应该由资本家承担。
不过,以上解释还不足以说明“亏损和利润的绑定性”,除此之外,还有更“令人信服”的理论。
奈特(knight,1916)认为,企业不确定性可以分为可度量和不可度量两种,“我们用‘风险’一词指称前者,用‘不确定性’一词来指称后者。
一般情况下,‘风险’一词的使用极为宽泛,它适用于指称从不利的偶然性角度看待的所有不确定性。
而‘不确定性’一词同样可以指有利的结果。
我们用‘风险’,表示的是一种损失,说‘不确定性’,则表示的是一种获得。
[6]”由此可见,资本家所承担的实际上是一种经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只会产生一种结果:亏损或利润。
利润是资本家承担经营不确定性的正结果,而亏损则是负结果。
所以,资本家承担的既不是亏损(风险),也不是利润,而是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既是“损失”的不确定性,也是“获得”的不确定性。
因此,对资本家而言,承担不确定性的报酬也是不确定的。
如果不确定性的后果是正结果,那么,他将享受利润;如果不确定性的后果是负结果,自然,他将承担亏损。
基于以上认识———资本家承担经营不确定性,获得不确定性报酬,形成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原则———按资分配原则。
在按资分配原则下,资本是分配的主体和中心,劳动仅仅是一项生产要素。
资本家向劳动者支付要素报酬,以购买劳动要素。
劳动者不承担经营不确定性,获得确定性报酬———劳动工资;资本家则承担经营不确定性,获得不确定性报酬———利润或亏损。
按劳分配原则正面回答了企业亏损如何分配这一具体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该原则的资本立场和出发点决定了其在根本上仍是片面的,需要受到严肃批判。
然而,不幸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过程中,这一原则却俨然成为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实际执行原则。
这一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国民收入明显向政府和企业倾斜。
1995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的最终收入分配比例为16.7%、16.5%、66.8%;而到2007年,这一比例则演变为20.38%、21.79%、57.83%。
其次,企业的资本性收入大大增加。
1997~2007年,我国资本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基本在30%~33%左右浮动,不过,企业的资本性收入却由1997年的55.22%上升为2007年的66.14%,居民的资本性收入则由1997年的44.48%下降为2007年的22.24%。
其三,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占比不断下滑。
1992~2007年,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9.83倍、19.35倍和7.52倍。
其中,政府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分配主体收入增长速度,企业收入增长超过平均增长速度,而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最慢,且低于平均增长速度。
这种不对称的增长格局导致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滑。
其四,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普通工人的工资收入一直在低位徘徊。
2009年9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近几年农民工就业的工资水平虽然在提高,但现在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大约只有1400块钱左右。
”最后,也是最为令人忧心的是,按资分配原则形成了全社会“轻劳动,重资本”的资本至上观念。
政府在招商引资时以投资额作为考核指标,而不以投资效益和质量作为考核指标;企业终日考虑的是如何上市,而不是如何把产品做好;普通老百姓把收入增长的期望放在了房子和股票上,而不再关注如何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国有企业改制沿着资本思路展开,劳动者不是作为一种财富而是作为包袱而被国家甩掉;社会心态则是“仇富”和“拜金主义”并行。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
但是,近二十年的实践下来,在生产力解放的同时,我们却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原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于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未能得到妥善安排,企业改制股权安排倾向于资本;税收改革没有提高富人的纳税比例,却使中低收入者成为纳税主体;外资和大额投资在招商引资中享受了较多优惠,而国内中小个体企业经营却步履维艰;社会上劳动者保障薄弱,股市却在欺诈中诞生一个个财富神话,而最大的问题则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有人曾激烈地抨击,认为1992年至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质上是一个资本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虽然这样的观点不能苟同,但现实中国民收入分配却实实在在离按劳分配越来越远。
可以断言,如果任由按资分配原则继续作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支配性原则,未来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必将陷入更为艰难的境地,提高人民收入的国有收入占比,发展形成中产阶级都将只是一句空话。
三、资本循环的社会分工与分配的现实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资本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具有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与劳动的同一”观点为资本这一参与的现实原因找到了理论支撑点,但该观点把资本视为一种“死劳动”的认识并没有真正将资本和劳动统一起来,从而也就未能有效地论证资本参与国有收入分配的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