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经
描写泰山的古诗词

描写泰山的古诗词1.《望岳》唐朝·杜甫望岳(一)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登泰山记》清朝·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3.《泰山吟》晋朝·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4.《游泰山六首》唐朝·李白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5.《送范山人归泰山》唐朝·李白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6.《登泰山(有引)》元朝·王蒙飞仙挟我游天门,足蹑万壑云雷奔。
凌虚直上数千尺,适见混沌兮乾坤。
巨鳌左折蓬莱股,鲸波东注榑桑根。
7.《登泰山·天门高处一跻攀》明朝·卢宁天门高处一跻攀,两袖牛龙石雾班。
晓渡三溪历三观,已参青帝非人间。
8.《寿遂宁李漕·今世儒宗一泰山》宋朝·李曾伯今世儒宗一泰山,暂乘紫气下函关。
主盟道学周程上,伯仲诗名李杜间。
少府暂分肤使节,甘泉合在侍臣班。
春江一碧平於掌,好趣牙樯待赐环。
9.《泰山喜雨》元朝·张志纯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
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10.《过泰山六依皇祖诗韵·其一》清朝·乾隆祗合登山小天下,便当观海悉源头。
已看岳岳云霞俯,未了青青齐鲁浮。
岭别阴阳分作郡,星明角亢照为州。
逮今六度赓元韵,为有峰巅圣迹留。
11.《寄泰山吴道人》明朝·黎贞当年浪迹遍中垓,曾到神仙洞里来。
种药岩前瑶草发,朝真坛下碧桃开。
邀看伏火黄金鼎,共酌流霞白玉杯。
五岳_百度百科

0五岳_百度百科五岳百科名片五岳(Five Famous Mountains),又作五岳,是五大名山的总称。
在我国一般指北岳恒山(位于山西)、西岳华山(位于陕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东岳泰山(位于山东)和南岳衡山(位于湖南)。
有些研究认为,“五岳”一词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与对山岳、山神的崇拜,传说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
在台湾地区以及韩国等地,亦有五岳的说法。
目录[隐藏]基本信息历史传说国人论风光五岳既不愧为天下名山历史渊源总结五岳列举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嵩高竣极”和“峻极于天” 一、历史文化二、天文文化三、地质文化嵩山是石头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嵩山地区现代意义三叠纪其他台湾地区五岳朝鲜半岛的五岳基本信息历史传说国人论风光五岳既不愧为天下名山历史渊源总结五岳列举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嵩高竣极”和“峻极于天” 一、历史文化二、天文文化三、地质文化嵩山是石头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嵩山地区现代意义三叠纪其他台湾地区五岳朝鲜半岛的五岳[编辑本段]基本信息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岳华山(2154.9米),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南岳衡山(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山县北岳恒山(2016.1米),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中岳嵩山(1491.7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编辑本段]历史传说古代帝王附会五岳为群神所居,在诸山举行封禅、祭祀盛典。
「五岳」说始于汉武帝。
唐玄宗、宋真宗封五岳为王,为帝。
明太祖尊五岳为神。
汉宣帝定的五岳中以安徽省天柱山为南岳,河北省曲阳县的大茂山为北岳,后始改以湖南省的衡山为南岳,隋以后成为定制。
明代又以山西省浑源县的恒山为北岳,清代移祀北岳于此。
五岳均有寺庙名胜多处.其中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五岳中“岳”意即高峻的山。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
东岳泰山的经典诗词大全

东岳泰山的经典诗词大全诗学关于诗,就像美学关于美一样,很难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假如你问一位诗学家“什么是诗”,就像你问一位美学家“什么是美”一样,是难以得到你满足的回答的。
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东岳泰山的经典诗词,仅供大家参考!东岳泰山的经典诗词1登泰山记姚鼐〔清代〕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行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东岳泰山的经典诗词21、泰山吟谢道韫?〔魏晋〕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孤独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诗中消失的“秀”、“幽”、“玄”、“自然”等词,与魏晋时期的思想崇尚及人物品评理论有关,在这里用来形容泰山,折射出鲜亮的魏晋时代颜色,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与景仰。
试论道教东岳神谱及其斋醮科仪的文化特征

试论道教东岳神谱及其斋醮科仪的文化特征*导读:内容提要:东岳信仰在道教斋醮科中之地位极其重要。
其主要原因应该是东岳大帝主宰冥界,通司人之生死之大权,与早期封禅之祭祀作……*内容提要:东岳信仰在道教斋醮科中之地位极其重要。
其主要原因应该是东岳大帝主宰冥界,通司人之生死之大权,与早期封禅之祭祀作用大相径庭。
从道教斋醮科仪仪式中,可以发现东岳神谱日益庞大,其职能也日益增多。
从原始封禅到东岳制鬼,后来发展管辖地狱,惩恶赏善,东岳信仰在民众中之信仰地位与需求,愈来愈人性化与生活化。
*主题词:东岳道教斋醮经典神系特征泰山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孙、神灵之府。
在漫长的中国文化长河里,泰山以其特有的宗教文化,奠定了它在文化史上以及道教神仙信仰理念中,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从远古的山川崇拜到氏族社会的山神信仰;受到四方、五方疆域思想的影响,由封禅祭祀文化发展到制鬼度亡、赏善罚恶;由最初的一位无形的山神发展到冥府主宰的东岳大帝,管辖七十二司庞大的东岳诸神系列。
东岳信仰与中华文化一样,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具有很深厚的文化沉淀。
东岳大帝在道教诸神系列中地位极尊,旧时东岳庙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各地省、市、州、县、乡、村等,都修建有东岳庙。
东岳泰山在上古的政治地位,主要是封禅。
而封禅的目的在于报天之功、报地之功、报群神之功。
《岱史》第三卷《形胜考》言:尧典曰岱宗,按《五经通义》云:岱宗言王者易姓受命,报功告成,必于岱宗也。
东方万物始交代之处,宗。
长也,言为群岳之长。
《尔雅》曰:河东岳,又曰:泰山为东岳,又曰:中有岱岳与其五谷鱼碱生焉。
按诗注云:岳言山之尊也,东方主天地生气,以方位别五岳,是为天之东柱。
《博物志曰》: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之孙也。
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
《道经》曰:五岳之神,分掌世界人物,各有攸属。
岱岳乃天帝之孙,群灵之府,主世界人民官职生死贵贱等事。
我们从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二月,乾隆皇帝东巡至泰山,首谒泰山神时举行三献典礼中,可以看到封建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复杂仪式程序:开始是迎神,乐奏迎神祈丰曲,乾隆上香三次,行二跪六叩之礼;接着是初献,奏初献华丰之曲,乾隆跪听祝官宣祈,请泰山神保佑帝柞永久、天下太平的祝文,再捧祝版跪放于帛匣内,行三叩头礼;初献礼毕,奏亚献兴丰典,献爵官将盛有御酒的爵献于神案上,乾隆再行叩礼;亚献礼毕,乐奏终献仪丰曲,礼官将御赐祭品均陈列于祭案上,乾隆再拜;终献礼毕,乐奏送神赐丰曲,乾隆最后行二跪六叩礼,礼官各捧香、帛、馔等祝礼依次送入燎炉内焚烧,供泰山神享用。
登泰山记原文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翻译【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坐风雪,历齐河、短明,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减半,至于泰安。
就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尼里。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存有三谷。
中谷拖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故曰,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进,道存有天门。
东谷者,和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容尼里。
及既上时,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盼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例如图画,而半山居雾若拎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存有岱祠,又存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就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
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阳:山的南面。
汶(wèn)水:也叫汶河。
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至山入海东。
后来下游被黄河跳没有。
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
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通称山涧。
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日观峰:在山顶东岩,就是泰山观日落的地方。
以:在。
乾隆三十九年:即年。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
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齐河、短明:地名,都在山东省。
登泰山记知识点整理

登泰山记知识点整理泰山,又称为东岳,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境内,是中国五岳之一。
作为中国著名的名山,泰山以其壮丽的山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备受瞩目。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往登泰山,体验这座名山的壮美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对登泰山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座山的特点和背后的历史文化。
1. 泰山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16′至36°30′,东经117°1′至117°32′。
它的山势雄伟壮观,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米,是华东地区最高峰。
泰山主峰形如巨龟,被誉为“泰山之眼”。
整个山脉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地貌特点,山体雄奇险峻,有72个峰峦。
泰山的地理特点使得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被誉为“五岳之首”。
2. 泰山的历史文化泰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早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泰山就被封为天帝的居所,并于公元前219年成为有记载的国君祭祀所在地。
泰山被誉为“五岳之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 泰山的登山路线和登山费用登泰山有多条路线可供游客选择。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岳大街、红门、中天门和玉皇顶这四个主要登山口。
东岳大街是游客进入泰山的主要通道,这条路线沿途有众多的古迹和名胜,让游客可以在登山的同时感受到泰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登泰山需要支付一定的门票费用,门票价格根据季节和节假日有所不同。
此外,泰山还提供缆车等交通工具,供游客选择。
缆车可以节省登山的时间和体力,但需要额外付费。
4. 泰山的主要景点在登山的过程中,游客可以欣赏到泰山的多个主要景点。
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是泰山的五大庙宇,包括南天门、天街、武德殿、大佛殿和玉皇殿。
这些庙宇代表着封山之神、武德之神和皇家祭祀等不同的历史意义。
此外,游客还可以观赏到泰山壁画和石刻艺术。
泰山的壁画多为历史和文化题材,记录了泰山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石刻艺术则展示了泰山的独特风貌和文化内涵。
登泰山记全部字词解释

《登泰山记》原文及全部字词解释【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字词解释】1.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山、岱宗,主峰在今山东泰安城北。
2.阳:山南曰阳。
3.汶水:即大汶河。
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向西南经流泰安,至汶上县入运河。
4.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的王屋山,本来东流入山东与黄河并行入海。
现在故道一部分已经淤塞,一部分为黄河所占。
5.阳谷:指山南谷中水道。
6.古长城:指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从山东肥城县西北一直伸到黄海。
7.日观峰:泰山绝顶诸峰之一。
8.乾隆:清高宗年号(1736—1795)。
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
9.齐河、长清:皆山东省县名。
10.泰安:清代山东府治,辛亥革命后改为县,登泰山者大抵从泰安上去。
山海经《中山七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海经《中山七经》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山海经《中山七经》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中次七经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
《登泰山记》ppt课件

• 2、概括第一段内容,并说明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 的作用。
• ①介绍泰山及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 ②文章开篇从泰山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的山川形势
入笔,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加以古长城的衬托,又 使人想起它的岁月悠远,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为下文介绍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铺垫。
㈡第二段赏析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 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 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 山顶,像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人都叫它天 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 登。
5、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 以上文字描绘了日出前几幅图画?有何作用?
•
大风积雪图 云雾弥漫图
•
险峻雪山图 云天一线图
•
为写日出蓄势
• 3、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 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 色,而皆若偻。
太阳升上来了,颜色纯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 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 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 被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 致敬的样子。
• ①“负” 以拟人手法,将雪覆盖苍山写为苍山背 负着白雪,以动写静,既表现雪的厚度,又使雪山
奕奕传神。
•
“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既表现雪光的亮度
,又表现了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
• ②“汶水、徂徕如画”“居雾若带然”以比喻手 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汶水、徂徕如画般的美丽,
和泰山半山腰云雾若带的轻柔美丽,以静写动,烘 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
学案9:第16课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一、识作者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
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
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伴读] 姚鼐曾身体不好,在一道士的指引下,常于写作之余,到自然松林中优雅清静之处,散步观景,尤以两手合抱树干来养生自疗。
这就是“惜抱”的来由。
二、知背景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
此职本应翰林方可充任,独鼐等8人破格当选。
乾隆三十九年(1774),在朝廷任职的姚鼐来到山东,和友人相约登上了东岳泰山,后来就有了著名的《登泰山记》一文。
[伴读]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年间耗时十三年编成的。
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
三、拓知识1.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伴读] 曾国藩也是有功于桐城派,他让桐城派在行将衰落时得以改造和继承,再度辉煌于晚清文坛。
2.五岳独尊泰山在山东省中部,主体在泰安市城北,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海拔1524米。
泰山古称东岳,别称岱岳、岱宗,与南岳衡山(在湖南)、西岳华山(在陕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并称五岳,而泰山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
[伴读]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拼音

登泰山记作者:佚名原文泰山,东岳也,天下第一山也。
禹之所疏也,仁义之所发也。
岱宗之下有神女峰,人谓之灵山。
秦穆公曰:“是乃受福之地也。
”天文志曰:“泰山者,古之庐山也。
”五岳之首,衡山之雄也。
其状如案堆,峰巅以上,每五百步为台阶,连贯相衔百十余楼,道两傍藐藐,盘道盈洞,高不可攀,焉有去天之志,遂平地而工不泄,尔来头上作矣。
翻译拼音tài shān,dōng yuè yě,tiān xià dì yī shān yě。
yǔ zhī suǒ shū yě,rén yì zhī suǒ fā yě。
dàizōng zhī xià yǒu shén nǚ fēng,rén wèi zhī língshān。
qín mù gōng yuē:“shì nǎi shòu fú zhī dìyě。
”tiān wén zhì yuē:“tài shān zhě,gǔ zhī lúshān yě。
”wǔ yuè zhī shǒu,héng shān zhī xióng yě。
qí zhuàng rú àn duī,fēng diān yǐ shàng,měi wǔbǎi bù wèi tái jiē,lián guàn xiāng xiān bǎi shíyú lóu,dào liǎng bàng miǎo miǎo,pán dào yíngdòng,gāo bù kě pān,yān yǒu qù tiān zhī zhì,suì píng dì ér gōng bù xiè,ěr lái tóu shàng zuò yǐ。
试论道教东岳神谱及其斋醮科仪的文化特征

试论道教东岳神谱及其斋醮科仪的文化特征*导读:内容提要:东岳信仰在道教斋醮科中之地位极其重要。
其主要原因应该是东岳大帝主宰冥界,通司人之生死之大权,与早期封禅之祭祀作……*内容提要:东岳信仰在道教斋醮科中之地位极其重要。
其主要原因应该是东岳大帝主宰冥界,通司人之生死之大权,与早期封禅之祭祀作用大相径庭。
从道教斋醮科仪仪式中,可以发现东岳神谱日益庞大,其职能也日益增多。
从原始封禅到东岳制鬼,后来发展管辖地狱,惩恶赏善,东岳信仰在民众中之信仰地位与需求,愈来愈人性化与生活化。
*主题词:东岳道教斋醮经典神系特征泰山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孙、神灵之府。
在漫长的中国文化长河里,泰山以其特有的宗教文化,奠定了它在文化史上以及道教神仙信仰理念中,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从远古的山川崇拜到氏族社会的山神信仰;受到四方、五方疆域思想的影响,由封禅祭祀文化发展到制鬼度亡、赏善罚恶;由最初的一位无形的山神发展到冥府主宰的东岳大帝,管辖七十二司庞大的东岳诸神系列。
东岳信仰与中华文化一样,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具有很深厚的文化沉淀。
东岳大帝在道教诸神系列中地位极尊,旧时东岳庙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各地省、市、州、县、乡、村等,都修建有东岳庙。
东岳泰山在上古的政治地位,主要是封禅。
而封禅的目的在于报天之功、报地之功、报群神之功。
《岱史》第三卷《形胜考》言:尧典曰岱宗,按《五经通义》云:岱宗言王者易姓受命,报功告成,必于岱宗也。
东方万物始交代之处,宗。
长也,言为群岳之长。
《尔雅》曰:河东岳,又曰:泰山为东岳,又曰:中有岱岳与其五谷鱼碱生焉。
按诗注云:岳言山之尊也,东方主天地生气,以方位别五岳,是为天之东柱。
《博物志曰》: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之孙也。
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
《道经》曰:五岳之神,分掌世界人物,各有攸属。
岱岳乃天帝之孙,群灵之府,主世界人民官职生死贵贱等事。
我们从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二月,乾隆皇帝东巡至泰山,首谒泰山神时举行三献典礼中,可以看到封建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复杂仪式程序:开始是迎神,乐奏迎神祈丰曲,乾隆上香三次,行二跪六叩之礼;接着是初献,奏初献华丰之曲,乾隆跪听祝官宣祈,请泰山神保佑帝柞永久、天下太平的祝文,再捧祝版跪放于帛匣内,行三叩头礼;初献礼毕,奏亚献兴丰典,献爵官将盛有御酒的爵献于神案上,乾隆再行叩礼;亚献礼毕,乐奏终献仪丰曲,礼官将御赐祭品均陈列于祭案上,乾隆再拜;终献礼毕,乐奏送神赐丰曲,乾隆最后行二跪六叩礼,礼官各捧香、帛、馔等祝礼依次送入燎炉内焚烧,供泰山神享用。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lù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g,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存有三谷。
中谷拖泰安城下,郦lì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xún故曰,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进,道存有天门。
东谷者,和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容尼里。
及既上时,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盼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lái例如图画,而半山居雾若拎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jiànghào)驳色,而皆若偻loǚ。
亭西存有岱祠,又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就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①泰山:在山东泰安北,古称岱宗,又称东岳,为五岳之长。
本文融考证于辞章,布局精严,描写生动,行文洁净明快,为描写泰山景观的名篇。
②阳:山南为阳;其:代词,它,指泰山③汶水:今称大汶河,源于山东莱芜东北之原山,向西南流,汇入东平湖。
④济水:来源于河南济源县西之王屋山,流经山东。
清代末年,济水河道为黄河所占到。
李白泰山诗六首

李白泰山诗六首作品原文:游泰山六首(1)【其一】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2)。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3)。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4),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5),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6)。
天门一长啸(7),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8)。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9)。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10)。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其二】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11),方瞳好容颜(12)。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13),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14)。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其三】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15)。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16)。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17)。
偶然值青童(18),绿发双云鬟(19)。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20)。
踌躇忽不见(21),浩荡难追攀(22)。
【其四】清斋三千日(23),裂素写道经(24)。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25)。
海色动远山(26),天鸡已先鸣(27)。
银台出倒景(28),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29)。
【其五】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30),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31)。
终当遇安期(32),于此炼玉液(33)。
【其六】朝饮王母池(34),瞑投天门关(35)。
独抱绿绮琴(36),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37)。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38)。
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39)。
想象鸾凤舞(40),飘颻龙虎衣(41)。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42)。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43)。
明晨坐相失(44),但见五云飞(45)。
注释:(1)泰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西北,是中国东部著名高山。
杭城十大经典登山线路

杭城十大经典登山线路a.凤凰山、将台山、栖云山(1)坐30路公交车,在万松书院下车。
沿着学院西侧围墙外的石阶爬山。
根据路标,先去凤凰山,再转回祁云山和江台山;(2)在30路南星桥站下车,走馒头山路至梵天寺路,沿梵天寺经幢左边石阶上山至栖云山;(3)从松城路入山至圣国寺遗址。
这条山路上的山并不高,但有许多古迹,同时也赢得了江湖的胜利。
b.虎跑后山、马鞍山、大华山、月轮山(1)登上虎跑茶馆后面石阶上的山,向南走到马鞍山、大华山、月轮山;(2)从六合塔的“拱门”爬上马鞍山和虎豹后山;(3)在公交车虎跑站南行约500米,从珍珠坞上山。
此山路上山或下山路都较陡,但景观极佳。
体力好的人也要半天时间,要准备好饮水和食品。
c、杨美玲(1)杨梅岭可以从九溪菜馆边直行,路过理安寺、杨梅岭村至满觉陇路。
(2)杨梅岭理安寺对面可到马鞍山、虎跑后山、月轮山。
杨梅岭的特点是幽静,路途平坦,很适合中、老年人游览。
d、十里浪荡(1)登五云山顶向北沿万林背山山嵴路前行,即达十里郎当;(2)从梅家坞沿石阶路上十里郎当;(3)从天柱上沿美竹隧道入口石阶,十里狼当;(4)乘27路公交车到龙井寺,沿石阶登棋盘山走十里郎当。
e.吉庆山、天马山、棋盘山(1)从中国茶叶博物馆旁边的山路到吉庆山,再到天马山、七盘山,或途中到月桂峰;(2)从中天竺永清坞登棋盘山。
上山局部地段路较陡,约需半天时间。
f、北峰,美峰(1)从灵隐沿石阶上北高峰,西行即到美人峰,再西行即可去龙门山、石人岭;(2)从西溪旧东岳经法华寺到达北峰。
这条山路很陡。
上山下山参观大约需要半天的时间。
g.灵峰、瑞云峰、美女山、将军山、秦亭山、老和山(1)从灵峰潭美景区上山至居月亭,沿亭旁山路上山至灵峰顶。
从这里,你可以向东南走到梅眉山、将军山、秦庭山和老河山。
山下是古当。
向西北方向行驶至瑞云峰和北峰。
(2)从古荡30路站边小路可登老和山。
此线路虽上下山较陡,但不长。
登上山顶后,沿山嵴线走,路较平坦,慢慢走两个小时就可游完整条线路。
描写泰山的诗句古诗

描写泰山的诗句古诗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
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描写泰山的诗句古诗,欢迎阅读。
描写泰山的诗句1、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唐·李白<题灵岩寺泉池>2、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唐·李白<游泰山>其一3、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唐·李白<游泰山>其六4、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唐·李白<游泰山>其五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6、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
——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7、清代施闰章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雪中望岱宗>8、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
——元·张志纯<泰山喜雨>9、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唐·李白<游泰山>其一10、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唐·李白<游泰山>其四11、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唐·李白<游泰山>其一12、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
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
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
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
——明·徐文通<岱宗>13、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台,几何大夫松。
——明代书生李梦阳<郑生至自泰山>14、晋代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泰山咏>15、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
——元·杜仁杰<天门铭>16、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
东岳十二科的详细介绍

东岳十二科的详细介绍
《东岳十二科的详细介绍》
嘿,大家好呀!今天来给你们讲讲东岳十二科。
这东岳十二科啊,那可是相当有意思呢!
先来说说这其中的一科——礼科。
就说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传统的祭祀活动,那场面,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大家都穿着整齐的传统服饰,恭恭敬敬地进行着各种礼节,那一举一动都透着对神灵的敬重。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都不由得升起一种庄重的感觉,这就是礼科的魅力呀,把各种礼仪规范得妥妥当当的。
还有文科呢!有一回我看到一个书生,在那摇头晃脑地诵读经典,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有他和那些文字。
他对知识的渴求,真的让我特别佩服,这就是文科所代表的对文化知识的追求呀。
再讲讲医科。
我曾经见过一位老中医,那医术简直绝了!有个病人难受得不行来找他,他就那么一号脉,一询问,很快就判断出了病情,然后开了几副药。
没多久,那病人就活蹦乱跳地来感谢他呢,真的太神奇了!这医科就是这么厉害,能治病救人。
工科也很重要哦!就像那些能工巧匠,打造出各种精巧的物件。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工匠在雕琢一件工艺品,那专注的样子,那精细的手法,一点点地把一块普通的材料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真让人惊叹不已。
还有其他的各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它们共同构成了东岳十二科这个丰富多彩的体系。
总之啊,东岳十二科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着重要的地位呢。
它们传承着古老的智慧和技艺,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无论是礼仪、文化、医术还是其他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东西吧!这就是我对东岳十二科的介绍啦,希望你们也能喜欢和了解它们哟!哈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始天尊說東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範誥咒妙經爾時,元始天尊在大羅天上金闕之內、玉清聖境天宮,陞九光寶座,舉五明如意、會集諸天帝君、日月星宿無鞅真仙聖眾,羅列道前。
是時元始天尊發大弘音,演說無上至真妙法,天花繽紛,瓊香繚繞。
於是會中有四大真人,名曰大慈大悲金華真人,大慈大悲玉清真人,大慈大悲妙行真人,大慈大悲救苦真人,俱各出班長跪,上告啟奏天尊曰:臣等觀見下方世界之內,九幽地獄之中,或男或女,老少不同,雖豦人世世,貧寒困苦、疾病纏綿、鬼魅精邪,冤愆咒詛,凶禍官非,連年毒害,橫遭夭傷;又見地獄之內,餓鬼窮魂孤幽等眾晝夜受刑,刀輪劍樹,炎熾火焚,寒冰凍體,無有休息;復見血湖獄中,許多女人受諸苦惱,不捨晝夜。
兩途眾生是何異因,惟願天慈大開方便之門,廣示進脩之路。
是時元始天尊曰:汝等復位,諦聽妙音,我為汝等一一演說。
世間眾生不信因縁善惡果報,或不敬天地,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尊師長,欺負神理,忤逆兄弟親朋鄰友,背前面後,口是心非,一切過咎,已被嶽府之神曹官聖眾晨夕考較,紀録罪咎,檢察是實。
致令在世之日,貧乏困苦,惡病瘡毒,瘟疫疾疢,灾禍橫生,官司牢獄,妖邪剋害,累歲經年,不能安泰,家門啾唧,每遇凶喪。
或遭時歲刀兵水火,虫蝗饑饉,盜賊侵臨,希見太平。
身歿之後,永墮地獄,餓鬼沉淪,屠割支體,鑊湯沸潰,寒冰受苦,千萬劫後,方脫輪迴,託生畜類,仍受殺傷,種種業報,無有盡期。
於是四大真人聞是說已,各各含悲,啟叩天尊曰:願垂慈憫,平等救濟。
是時元始天尊仍白真人曰:昔混沌未判,太極之先,有混元道母,授太上彌羅教主赫天玄英祖炁金輪少海宗源,夢日光誕辰月二十八之降生,乃紫府東華聖人之弟,長白建功,羲皇受號,初則泰華真人,漢明泰山元帥,累朝節封東嶽大生天齊仁元聖帝。
炁應青陽,位尊震位,獨居中界,統攝萬靈,掌人間善惡之權,司陰府是非之目,案判七十二曹,刑分三十六嶽,懲奸罰惡,録死注生,化形四嶽四天聖帝,撫育六合萬物群生。
世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遇三元五臘、四時八節、甲子庚申,每月三七,斗降本命、朔望吉旦之辰,能施財帛設立壇場,廣陳供養,焚香燃燈,虔心懇禱,皈命東華上相東嶽大生天齊仁元聖帝威權自在天尊者,即得國平民樂,兵息穀登,宮壺清寧,皇圖鞏固。
下及士庶男女罪業消除,灾衰洗蕩,福果臻身,延年益算,家門昌盛,子嗣綿長,出入起居吉無不利;過去亡者,不經地獄,罪罹蠲消,冤仇和釋,苦惱痊平,九幽罷對,五苦停刑,上生天堂,逍遙自在,快樂無邊,與道合真,一切有情均登無上。
即說咒曰:泰山第一東嶽大生天齊仁聖帝東嶽蒼天,衮州司權。
上應房宿,下統震元。
發生萬物,與天齊年。
玄靈之館,字録青篇。
濟生度死,祚國綿延。
衡山第二南嶽司天大化昭聖帝南嶽丹天,衡州司權。
上應星宿,下照離元。
陶鑄萬品,俾熾長年。
陽正玉闕,字録朱篇。
焚爇妖惡,永滅風烟。
嵩山第三中嶽中天大寍崇聖帝中嶽黃天,岱州司機。
斡旋四宿,獨制酆山。
總尊萬有,億劫斯年。
玄都玉闕,字録玉篇。
五靈安鎮,殺鬼萬千。
華山第四西嶽金天大利順聖帝西嶽皓天,華州司權。
上應昴宿,下定兌元。
資成萬彙,保命延年。
金關玄窓,字録素篇。
安邦立業,備守三邊。
恒山第五北嶽安天大貞元聖帝北嶽玄天,恒州司權。
上應虛宿,下徹坎元。
滋榮萬稿,益壽增年。
鬱絕元臺,字録黑篇。
拔杇上生,度品成仙。
至心皈命禮:赫天玄英之祖,金輪少海之宗,彌仙母夢日光生,紫府聖人東華弟,昔建功於長白,始受封於羲皇,初號泰華真人,漢明泰山元帥,唐會崇恩聖帝,聖朝勑字上主位鎮坤,維功叅乾,造仁以德,仁回陽手於掌上,聖心益聖,麗日月於天中,五嶽稱讚於東方,三界獨尊於中界,仰奉行於大令,俯斜察於陰司,掌人間善惡之權,字天下死生之柄,懲姦惡而獄分三十六,主司吉凶而案判七十二曹,行善者注生天堂,沉迷者尋聲救度,示慈尊垂慈之相,門眾生生化之門,福與天齊,功高無量,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界至尊東嶽聖帝慈光救苦威權自在天尊。
至心皈命禮:乾元配位,坤德合形。
淑氣明明、婉春融於三界,德慈育育,澄秋明於萬方。
與聖同明,普天共仰,大慈大惠大淑大明東嶽正宮淑明坤德皇后。
至心皈命禮:職贊天齋,股肱仁聖。
布青陽之號令,掌泰岱之權衡。
黼黻斯文,列嶽庭之上相,宣揚帝德,司塵世之下民。
察公忠正直之心,察善惡姦邪之事。
大悲大願大智大聰東嶽上相司命鎮國真君。
至心皈命禮:靈分三炁,質託九陽,木火相生,乃化成於本始,乾坤配位,育秀氣於靈根。
體性炎炎,降福降祥降福祉,正心耿耿,廣文廣武廣仁慈。
遵父威權,體天行道,大悲大願大孝大仁東嶽上殿太子至聖炳靈仁惠王尊神。
至心皈命禮:泰山頂上東嶽內宮,曩時現玉女之身,根本即帝真之相,應九炁而垂慈示相,冠百靈而智惠圓融,行滿十方,恩周億劫,位正天仙之號,冊顯碧霞之封,掌嶽府之神兵,管人間之善惡,尋聲赴感,護國安民,大聖大慈至仁至孝天仙玉女廣靈慈惠恭順普濟保生真人、護國庇民宏德碧霞元君。
至心皈命禮:唯二神真,乃一統屬、善膺其福,賜金珠書略福之篇,忠註其祥,加厚禄集增福之字,丹篇紀善,玉府登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嶽府掌增福略福之神。
至心皈命禮:東嶽子孫。
案九天監生司結秀成胎,稟兩儀之造化送生保產,乃二聖之綱維,燮理陰陽,散行痘疹,九天稱慶,一視同仁,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普濟普度九天監生明素真君、多男多女九天衛房聖母元君。
至心皈命禮:本生閩地,立業南方,學道問道,授親傳於五祖,求仙得仙,使草人於三耕,護聖駕於洋子江心,顯神通於明君舡上,威名昭著,聖德難量,大悲大願大忠大勤江東忠祐崇惠之神。
至心皈命禮:獄庭猛將,都副統兵,朱髮青顏,冠三山之鐵帽,皂袍束帶,提九節之鋼鞭,攝魄追魂,捉生落死,掌善罰惡,察過紏非,大悲大願大顯大靈嶽府顯應太保攝魂朱將軍都副統兵大元帥。
至心皈命禮:七十五司。
案東廊西廡神,十大太保,聽令於殿前,龍虎神君,鎮護於左右,速報見報,分善惡於兩途,陽曹陰曹,判儒釋之三教,註宰官將相之功勳,斷生老病死之苦趣,人鬼精邪之異類,胎卵濕化之生靈,事事悉歸於案掾,般般各屬於冥官,者對無停,詮量不息,大悲大願大寬大仁嶽庭州職曹僚岱嶽諸司官典。
爾時,元始天尊說是咒及十號已,諸天眾真普皆讚仰,咸稱善哉。
時天尊復白四真人云:凡有國王帝主后妃宮眷、州縣鎮宰官僚人民,或遇兵戈競起,盜賊興行,蟲蝗旱澇,赤鼠遊城,瘟疫流盛,若誦此經,即得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民樂業。
若復有人牢獄枷鎖,久繫囹圄,若誦此經,即得赦宥,傳宣脫離枷鎖。
若人凶星臨照,疾病纏綿,若誦此經,即得吉星絢彩,灾患消除。
若人求官進職,欲顯功名,若誦此經,即得禄位遷轉,榮任高騰。
若人貧寒苦楚,祈求財帛殷富,若誦此經,即得財物豐盈,衣食自然。
若人刑害絕嗣,鰥寡孤獨,但誦此經,即得九天稱慶,抱送嬰兒,寄胎誕育,得生智惠秀麗之男,傳流後代,綿綿不絕。
若人家門衰,邪祟侵凌,若誦此經,即得門闌昌盛,妖邪濳形。
若人興造卜築,莫遇良辰,觸犯土部歲神,致令雞犬作怪,灾禍橫生,若誦此經,即得土禁還宮,家室安泰。
又若有人冤愆咒詛,消解魘屏斥,若人出入,行商坐賈,營謀事理,若誦此經,即得動止和平,水陸康吉,仕路亨通,營謀遂意。
若人能為亡過父母祖儞姻親孤魂等眾,若誦此經,是其亡者得生淨生#1,永享逍遙。
若誦經者,必須齋戒沐浴,着新淨衣,端坐朗誦,即感五嶽善神保舉,十天眾真護持。
是此經者,又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虔心懇禱,請正一道士,或于宮觀廟宇之所,或就家庭燃燈獻果,請誦此經,十遍乃至數十百遍,俾令隨心求請,咸得如意。
若復有人能捨命財,心無悋惜,印造此經千卷或百千萬卷,隨力建功,散施十方,流通讀誦,咸使知聞,即感五嶽聖帝,令下七十二曹文武公卿大夫、嶽府聖宮寶眷,或令護持,印施經人賜福延壽,消禳厄晦,宿世今生愆非悉解,國本綿延,歲時豐熟,生人安泰,過去超生。
此經功德,利益無窮,玄範開張,不可輕泄,慎之。
於是天尊重宣嶽聖宗源,使汝開悟,而說偈曰:無象無名無極祖,杳冥恍惚太虛靈。
至真無二自然尊,默運玄元居上品。
統領十方於黍米,周流八極總群倫。
虛皇妙道玉宸尊,演說傳經開玄範。
璇斗歷箕遊日月,光明普照廣無邊。
混元上帝降凡間,無量度人三教主。
西化金僊流沙界,東訓尼父亘古今。
三千二百劫修行,清静覺王如來佛。
億劫至尊彌羅祖,無邊無量大天尊。
太玄無極與真空,過去未來同現在。
三十六天天帝主,恒河沙界等真仙。
或居天上或人間,或在群仙山隱跡。
濟死度生無罣礙,隨機赴感妙難量。
他方此境每尋聲,九地三途常救苦。
隱顯變化難可測,仙凡佛聖莫能知。
慈悲現相作規模,無數有情皆濟度。
拔枍上生無量劫,除灾卻禍不思議。
毫光遍照法筵中,六趣九幽皆解脫。
瑞氣氤氳乘寶輦,祥光晃耀降瑤壇。
我今皈命禮嶽神,三界十方咸利益。
是時天尊說是偈已,各各稽首皈依,頂禮:東嶽大生天齊仁元聖帝,四嶽四天聖帝岱嶽文武公卿,東嶽正宮淑明坤德皇后,東嶽上卿司命鎮國真君,東嶽上殿太子炳靈仁惠王尊神,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東嶽掌增福略福之神,東嶽子孫安監生衛房聖母元君,江東忠祐崇惠之神,嶽府太尉朱將軍都副統兵元帥,嶽庭七十五司冥官朝班官典。
爾時,元始天尊重白諸天帝真曰:眾生既懇皈依過咎,盡誠懺悔,一切有情,均沾利益,是四真人俯蒙開示而獻頌曰:蒼帝五嶽尊,長養育群靈。
司權七十二,萬物賴生成。
中界為帝主,統領眾仙真。
能消一切罪,存歿盡沾恩。
獻是頌畢,惟見法雲縹緲,駕返丹霄,諸天仙眾莫不歡喜踊躍,稽首頂禮而退,信受奉行。
元始天尊說東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範誥咒妙經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