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博士学位论文检索(20100713)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决定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6.08.14•【文号】教研[2006]1号•【施行日期】2006.08.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决定(教研〔2006〕1号)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现批准《耦合扩散过程》等99篇学位论文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论鲁道夫·奥托的“努秘学”的现象学特征》等137篇学位论文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措施。
各学位授予单位要以优秀论文评选为契机,在研究生中大力倡导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勇攀高峰的精神,鼓励研究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质量保证和监督机制,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1.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2.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名单二○○六年八月十四日附件1: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编号│论文题目│ 作者│ 指导教师│学位授予单位│├────┼──────────────────────┼────┼─────┼────────┤│ 2006001│耦合扩散过程│ 章复熹│钱敏│北京大学│├────┼──────────────────────┼────┼─────┼────────┤│ 2006002│正负电子湮灭中粲夸克偶素的产生│ 刘魁勇│赵光达│北京大学│├────┼──────────────────────┼────┼─────┼────────┤│ 2006003│近20年来中国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朴世龙│方精云│北京大学│├────┼──────────────────────┼────┼─────┼────────┤│ 2006004│反射式软件中间件原理与技术研究│ 黄罡│杨芙清│北京大学│├────┼──────────────────────┼────┼─────┼────────┤│ 2006005│伴发Castleman''s瘤的副肿瘤性天疱疮发病机理研│ 王亮春│朱学俊│北京大学│││究││││├────┼──────────────────────┼────┼─────┼────────┤│ 2006006│法律行为制度研究--以私人自治为中心│ 易军│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 2006007│花环与荆棘--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 彭兰│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 2006008│量子通信理论研究│ 邓富国│龙桂鲁│清华大学│├────┼──────────────────────┼────┼─────┼────────┤│ 2006009│过渡金属氧化物一维纳米结构液相合成、表征及性│ 王训│李亚栋│清华大学│││能研究││││├────┼──────────────────────┼────┼─────┼────────┤│ 2006010│铁磁材料本构关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冯雪│黄克智│清华大学│├────┼──────────────────────┼────┼─────┼────────┤│ 2006011│空间并联机构自由度的终端约束分析理论与数学描│ 赵景山│冯之敬│清华大学│││述方法││││├────┼──────────────────────┼────┼─────┼────────┤│ 2006012│大面积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形成机制及其应用研│ 彭奎庆│朱静│清华大学│││究││││├────┼──────────────────────┼────┼─────┼────────┤│ 2006013│喷气式Z箍缩等离子体实验研究│ 邹晓兵│罗承沐│清华大学│├────┼──────────────────────┼────┼─────┼────────┤│ 2006014│大型电网灾变下基于OBDD的搜索解列策略的三阶段│ 孙凯│郑大钟│清华大学│││方法││││├────┼──────────────────────┼────┼─────┼────────┤│ 2006015│量子信息的分辨、克隆、删除与纠缠转化│ 冯元│应明生│清华大学│├────┼──────────────────────┼────┼─────┼────────┤│ 2006016│气液(浆)反应器流体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和数值│ 王铁峰│金涌│清华大学│││模拟││││├────┼──────────────────────┼────┼─────┼────────┤│ 2006017│物流中心选址与库存控制的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算│ 孙会君│高自友│北京交通大学│││法研究││││├────┼──────────────────────┼────┼─────┼────────┤│ 2006018│光学系统的智能化设计优化方法的研究│ 程雪岷│王涌天│北京理工大学│├────┼──────────────────────┼────┼─────┼────────┤│ 2006019│镁基合金氢化反应的物理化学│ 李谦│周国治│北京科技大学│├────┼──────────────────────┼────┼─────┼────────┤│ 2006020│高油玉米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及饲用营养价值研究│ 宋国隆│李德发│中国农业大学│├────┼──────────────────────┼────┼─────┼────────┤│ 2006021│副粘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 王晓佳│汪明│中国农业大学│├────┼──────────────────────┼────┼─────┼────────┤│ 2006022│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启动子遗传变异与肺癌及食│ 于春媛│林东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管癌发生和转移风险││││├────┼──────────────────────┼────┼─────┼────────┤│ 2006023│小型猪腮腺放射损伤模型建立及其结构功能变化和│ 单兆臣│王松灵│首都医科大学│││水通道基因治疗研究││││├────┼──────────────────────┼────┼─────┼────────┤│ 2006024│大型字书疑难字考释与研究│ 杨宝忠│王宁│北京师范大学│├────┼──────────────────────┼────┼─────┼────────┤│ 2006025│中国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 王凯珍│任海│北京体育大学│├────┼──────────────────────┼────┼─────┼────────┤│ 2006026│先秦语言观念及其文学意义│ 沈立岩│陈洪│南开大学│├────┼──────────────────────┼────┼─────┼────────┤│ 2006027│d-f混合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赵斌│程鹏│南开大学│├────┼──────────────────────┼────┼─────┼────────┤│ 2006028│汉语双字词语义和语音启动的ERP研究│ 吕勇│沈德立│天津师范大学│├────┼──────────────────────┼────┼─────┼────────┤│ 2006029│奇异非线性扩散方程的若干问题│ 王春朋│尹景学│吉林大学│├────┼──────────────────────┼────┼─────┼────────┤│ 2006030│碲化镉纳米晶的制备及其与聚合物的复合│ 张皓│杨柏│吉林大学│├────┼──────────────────────┼────┼─────┼────────┤│ 2006031│反硝化除磷脱氮机理及工艺研究│ 王亚宜│彭永臻│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32│木质复合材料的动态特性研究│ 胡英成│顾继友│东北林业大学│├────┼──────────────────────┼────┼─────┼────────┤│ 2006033│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 徐英瑾│俞吾金│复旦大学│├────┼──────────────────────┼────┼─────┼────────┤│ 2006034│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 李玉偿│葛剑雄│复旦大学│├────┼──────────────────────┼────┼─────┼────────┤│ 2006035│3d金属超薄膜的结构和磁性研究│ 钱冬│金晓峰│复旦大学│├────┼──────────────────────┼────┼─────┼────────┤│ 2006036│介孔材料结构和孔道的模板合成及其在生物和电池│ 范杰│赵东元│复旦大学│││中的应用││││├────┼──────────────────────┼────┼─────┼────────┤│ 2006037│Y染色体、mtDNA多态性与东亚人群的遗传结构│ 文波│金力│复旦大学│├────┼──────────────────────┼────┼─────┼────────┤│ 2006038│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顾柏炜│陈赛娟│上海交通大学│├────┼──────────────────────┼────┼─────┼────────┤│ 2006039│荧光轮烷分子机器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王巧纯│陈孔常│华东理工大学│├────┼──────────────────────┼────┼─────┼────────┤│ 2006040│熔喷非织造气流拉伸工艺研究│ 陈廷│黄秀宝│东华大学│├────┼──────────────────────┼────┼─────┼────────┤│ 2006041│现代日常生活批判道路的开拓与探索--列斐伏尔│ 刘怀玉│张异宾│南京大学│││哲学思想研究││││├────┼──────────────────────┼────┼─────┼────────┤│ 2006042│产业集聚论│ 梁琦│刘厚俊│南京大学│├────┼──────────────────────┼────┼─────┼────────┤│ 2006043│解奇异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宋永忠│沈祖和│南京大学│├────┼──────────────────────┼────┼─────┼────────┤│ 2006044│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成油地球化学│ 陈建平│韩德馨│中国矿业大学│├────┼──────────────────────┼────┼─────┼────────┤│ 2006045│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原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柏建彪│侯朝炯│中国矿业大学│├────┼──────────────────────┼────┼─────┼────────┤│ 2006046│激光层裂法定量测试界面结合强度与诊析技术研究│ 周明│蔡兰│江苏大学│├────┼──────────────────────┼────┼─────┼────────┤│ 2006047│敦煌书仪语言研究│ 张小艳│张涌泉│浙江大学│├────┼──────────────────────┼────┼─────┼────────┤│ 2006048│大型电站锅炉氮氧化物控制和燃烧优化中若干关键│ 周昊│岑可法│浙江大学│││性问题的研究││││├────┼──────────────────────┼────┼─────┼────────┤│ 2006049│表面活性剂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及机理│ 陈宝梁│朱利中│浙江大学│├────┼──────────────────────┼────┼─────┼────────┤│ 2006050│低温对黄瓜光合机构光能吸收、电子流分配和CO2 │ 周艳虹│喻景权│浙江大学│││同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2006051│双生病毒DNAβ分子βC1基因的功能研究│ 崔晓峰│周雪平│浙江大学│├────┼──────────────────────┼────┼─────┼────────┤│ 2006052│历代名画记校笺与研究│ 毕斐│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 2006053│不动点指标理论及其在K型单调和竞争动力系统中│ 梁兴│蒋继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应用││││├────┼──────────────────────┼────┼─────┼────────┤│ 2006054│量子纠缠态制备、操纵的实验研究│ 黄运锋│郭光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5│新材料物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李震宇│杨金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6│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统计研究│ 杨小虎│褚耀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7│多成份太阳风模型│ 陈耀│胡友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8│土壤中几种常见氧化锰矿物的合成、转化及表面化│ 冯雄汉│刘凡│华中农业大学│││学性质││││├────┼──────────────────────┼────┼─────┼────────┤│ 2006059│中国棉花生产波动研究│ 谭砚文│李崇光│华中农业大学│├────┼──────────────────────┼────┼─────┼────────┤│ 2006060│低维纳米结构体系的电性质和应力效应│ 丁建文│颜晓红│湘潭大学│├────┼──────────────────────┼────┼─────┼────────┤│ 2006061│EB病毒潜伏膜蛋白1调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分子│ 陶永光│曹亚│中南大学│││机制││││├────┼──────────────────────┼────┼─────┼────────┤│ 2006062│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 王保庆│文选德│湖南师范大学│├────┼──────────────────────┼────┼─────┼────────┤│ 2006063│新型低维结构冷阴极材料的研制及其电子发射机理│ 陈军│许宁生│中山大学│││研究││││├────┼──────────────────────┼────┼─────┼────────┤│ 2006064│ClC-3蛋白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容积调节性氯通道的│ 周家国│关永源│中山大学│││关系及其对Ca2+运动的影响││││├────┼──────────────────────┼────┼─────┼────────┤│ 2006065│基于皮胶原纤维的吸附材料制备及吸附特性研究│ 廖学品│石碧│四川大学│├────┼──────────────────────┼────┼─────┼────────┤│2006066│基于扩散、膨胀和渗透泵机理的定时脉冲给药系统│ 张彦│张志荣│四川大学│││研究││││├────┼──────────────────────┼────┼─────┼────────┤│ 2006067│新型长周期光纤光栅特性研究│ 王义平│饶云江│重庆大学│├────┼──────────────────────┼────┼─────┼────────┤│ 2006068│组合电器局放在线监测外置传感器和复小波抑制干│ 唐炬│孙才新│重庆大学│││扰的研究││││├────┼──────────────────────┼────┼─────┼────────┤│ 2006069│复杂网络建模及其动力学性质的若干研究│ 李春光│虞厥邦│电子科技大学│├────┼──────────────────────┼────┼─────┼────────┤│ 2006070│迷宫型滴灌灌水器结构设计与快速开发技术研究│ 魏正英│卢秉恒│西安交通大学│├────┼──────────────────────┼────┼─────┼────────┤│ 2006071│第三方物流配送优化问题及其竞争策略研究│ 马卫民│徐寅峰│西安交通大学│├────┼──────────────────────┼────┼─────┼────────┤│ 2006072│高电阻Cd1-xZnxTe的晶体生长、性能表征及退火改│ 李国强│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性││││├────┼──────────────────────┼────┼─────┼────────┤│ 2006073│基于高阶统计量的水下目标动态谱特征增强研究│ 郭业才│赵俊渭│西北工业大学│├────┼──────────────────────┼────┼─────┼────────┤│ 2006074│西夏文正字研究│ 韩小忙│李范文│陕西师范大学│├────┼──────────────────────┼────┼─────┼────────┤│ 2006075│弹性力学问题的四边形Locking-free元│ 胡俊│石钟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所│├────┼──────────────────────┼────┼─────┼────────┤│ 2006076│关于半线性椭圆型方程和方程组的研究│ 韩丕功│曹道民│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所│├────┼──────────────────────┼────┼─────┼────────┤│ 2006077│微波辅助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一维新的碳纳米材料及│ 张广宇│王恩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其结构表征│││究所│├────┼──────────────────────┼────┼─────┼────────┤│ 2006078│生物膜弹性的几何理论及碳纳米管的若干物理性质│ 涂展春│ 欧阳钟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2006079│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原理性的分子尺寸器件的│ 郭雪峰│朱道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研究│││究所│├────┼──────────────────────┼────┼─────┼────────┤│ 2006080│纳米结构界面组装及电化学SPR研究│ 金永东│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06081│非光气含氮化合物羰化催化基础│ 石峰│邓友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6082│非线性优化方法在ENSO可预报性研究中的应用│ 段晚锁│穆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6083│苏丹被动裂谷盆地的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 窦立荣│李任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6084│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的传递不平衡分析│ 樊金波│贺林│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6085│胶质细胞释放的ATP对海马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 张景明│段树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6086│Slit2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的功能研究│ 王彪│耿建国│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6087│β-Arrestin2承担G蛋白偶联受体与其它信号通路│ 高华│裴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间通讯的功能│││命科学研究院│├────┼──────────────────────┼────┼─────┼────────┤│ 2006088│五种五味子属药用植物及东紫苏化学成分和生物活│ 李蓉涛│孙汉董│中国科学院昆明植│││性研究│││物研究所│├────┼──────────────────────┼────┼─────┼────────┤│ 2006089│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2.72分辨率的晶体结│ 柳振峰│常文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构研究│││理研究所│├────┼──────────────────────┼────┼─────┼────────┤│ 2006090│金鱼草S位点编码的F-box基因AhSLF-S2的功能分析│ 乔红│薛勇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006091│老年痴呆相关蛋白靶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分子动力│ 许叶春│蒋华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学模拟研究│││物研究所│├────┼──────────────────────┼────┼─────┼────────┤│ 2006092│零维Ge和一维ZnO纳米结构与器件│ 万青│林成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06093│纯Fe和38CrMoAl钢的表面纳米化及其渗氮行为研究│ 佟伟平│卢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06094│论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孙科佳│张伊宁│国防大学│├────┼──────────────────────┼────┼─────┼────────┤│ 2006095│指数和在密码学中的应用--环上序列的随机性和│ 范淑琴│韩文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本原多项式系数分布│││学│├────┼──────────────────────┼────┼─────┼────────┤│ 2006096│来源于人树突状细胞的新型癌基因样小G蛋白RabJ │ 陈涛涌│曹雪涛│第二军医大学│││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2006097│双调控减毒增殖腺病毒CNHK500治疗肝癌的实验研│ 张琪│吴孟超│第二军医大学│││究││││├────┼──────────────────────┼────┼─────┼────────┤│ 2006098│真皮来源成体多能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与促进创伤│ 史春梦│程天民│第三军医大学│││修复的实验研究││││├────┼──────────────────────┼────┼─────┼────────┤│ 2006099│拖曳线列阵波达方位估计方法研究│ 何心怡│蒋兴舟│海军工程大学│└────┴──────────────────────┴────┴─────┴────────┘附件2: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名单┌────┬──────────────────────┬────┬─────┬────────┐│编号│论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学位授予单位│├────┼──────────────────────┼────┼─────┼────────┤│ 2006001│论鲁道夫·奥托的“努秘学”的现象学特征│ 朱东华│张志刚│北京大学│├────┼──────────────────────┼────┼─────┼────────┤│ 2006002│NF-κB激活和细胞凋亡调控机理研究│ 吴旻│翟中和│北京大学│├────┼──────────────────────┼────┼─────┼────────┤│ 2006003│信息化战争形态研究│ 董子峰│安启念│中国人民大学│├────┼──────────────────────┼────┼─────┼────────┤│ 2006004│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田野│陈岳│中国人民大学│├────┼──────────────────────┼────┼─────┼────────┤│ 2006005│建立新秩序--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研究│ 刘越男│王传宇│中国人民大学│├────┼──────────────────────┼────┼─────┼────────┤│ 2006006│论股东表决权--以公司控制权争夺为中心展开│ 梁上上│王保树│清华大学│├────┼──────────────────────┼────┼─────┼────────┤│ 2006007│转录因子Spr2调控中胚层形成和神经外胚层后部化│ 赵珏│孟安明│清华大学│├────┼──────────────────────┼────┼─────┼────────┤│ 2006008│微纳尺度气体流动和换热的Monte Carlo模拟│ 王沫然│李志信│清华大学│├────┼──────────────────────┼────┼─────┼────────┤│ 2006009│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及40Gb/s RZ码色散管理传输│ 李智红│高以智│清华大学│││的研究││││├────┼──────────────────────┼────┼─────┼────────┤│ 2006010│蛋白质-蛋白质对接方法的研究│ 李春华│王存新│北京工业大学│├────┼──────────────────────┼────┼─────┼────────┤│ 2006011│小平面相凝固理论及TiC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 陈瑶│王华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涂层组织与耐磨性││││├────┼──────────────────────┼────┼─────┼────────┤│ 2006012│计算机符号计算在非线性研究中的若干应用│ 田播│李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013│西汉梁国王陵柿园墓揭取壁画的损坏机制及保护研│ 铁付德│孙淑云│北京科技大学│││究││││├────┼──────────────────────┼────┼─────┼────────┤│ 2006014│超重力法制备无机纳米颗粒及性能研究│ 沈志刚│陈建峰│北京化工大学│├────┼──────────────────────┼────┼─────┼────────┤│ 2006015│基于FFT和小波变换的电能质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薛蕙│杨仁刚│中国农业大学│├────┼──────────────────────┼────┼─────┼────────┤│ 2006016│中国地方猪种分子进化研究│ 方美英│吴常信│中国农业大学│├────┼──────────────────────┼────┼─────┼────────┤│ 2006017│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 刘秀梅│田维明│中国农业大学│├────┼──────────────────────┼────┼─────┼────────┤│ 2006018│针刺信号与内脏伤害性传入的会聚与相互作用│ 荣培晶│黄启福│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9│字词识别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及经验的作用机制--│ 薛贵│董奇│北京师范大学│││来自人工语言训练的研究的证据││││├────┼──────────────────────┼────┼─────┼────────┤│ 2006020│移民超过程和广义OU过程--大偏差,中心极限定│ 张梅│王梓坤│北京师范大学│││理和自交局部时││││├────┼──────────────────────┼────┼─────┼────────┤│ 2006021│当代东亚政党政治的转型与政治发展│ 李明│徐蓝│首都师范大学│├────┼──────────────────────┼────┼─────┼────────┤│ 2006022│关于高维小波框架的若干问题│ 杨德运│周性伟│南开大学│├────┼──────────────────────┼────┼─────┼────────┤│ 2006023│格路径和对称函数│ 杨立波│陈永川│南开大学│├────┼──────────────────────┼────┼─────┼────────┤│ 2006024│原核生物基因识别算法研究和基因组进化分析│ 欧竑宇│张春霆│天津大学│├────┼──────────────────────┼────┼─────┼────────┤│ 2006025│蛋白质色素亲和色谱理论研究│ 张松平│孙彦│天津大学│├────┼──────────────────────┼────┼─────┼────────┤│ 2006026│多元样条、分片代数曲线及线性丢番图方程组│ 许志强│王仁宏│大连理工大学│├────┼──────────────────────┼────┼─────┼────────┤│ 2006027│亲水性萘酰亚胺阳离子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 郭祥峰│钱旭红│大连理工大学│││及性能││││├────┼──────────────────────┼────┼─────┼────────┤│ 2006028│信息安全中的信息隐藏理论和方法研究│ 孔祥维│杨德礼│大连理工大学│├────┼──────────────────────┼────┼─────┼────────┤│ 2006029│侧链型胆甾液晶网络高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胡建设│张宝砚│东北大学│├────┼──────────────────────┼────┼─────┼────────┤│ 2006030│线性不等式约束下的EM算法│ 郑术蓉│史宁中│吉林大学│├────┼──────────────────────┼────┼─────┼────────┤│ 2006031│具有手性结构特征的金属磷酸盐的合成与表征│ 王宇│徐如人│吉林大学│├────┼──────────────────────┼────┼─────┼────────┤│ 2006032│功能梯度材料静态与冲击断裂行为的研究│ 果立成│吴林志│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33│超精密非连续圆柱轮廓测量关键技术│ 赵维谦│谭久彬│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34│基于Sprite的视频压缩与分割│ 吕岩│高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35│B-C-N新材料的实验合成与相关材料的第一性原理│ 何巨龙│李东春│燕山大学│││研究││││├────┼──────────────────────┼────┼─────┼────────┤│ 2006036│新型光子晶体光纤的数值模拟│ 陈明阳│于荣金│燕山大学│├────┼──────────────────────┼────┼─────┼────────┤│ 2006037│船橦桥及其风险分析│ 戴彤宇│聂武│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038│心血管、肿瘤及胃肠道钾通道的药理学意义研究│ 董德利│杨宝峰│哈尔滨医科大学│├────┼──────────────────────┼────┼─────┼────────┤│ 2006039│清初杂剧研究│ 杜桂萍│张锦池│哈尔滨师范大学│├────┼──────────────────────┼────┼─────┼────────┤│ 2006040│二维轴对称活塞问题激波解的存在性│ 王泽军│陈恕行│复旦大学│├────┼──────────────────────┼────┼─────┼────────┤│ 2006041│表皮葡萄球菌细胞间粘附素基因功能及表达调控的│ 李华林│闻玉梅│复旦大学│││研究││││├────┼──────────────────────┼────┼─────┼────────┤│ 2006042│典型群体超高层建筑风致干扰效应研究│ 谢壮宁│顾明│同济大学│├────┼──────────────────────┼────┼─────┼────────┤│ 2006043│南昌链霉菌中抗生素生物合成的遗传基础与分子机│ 孙宇辉│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理研究││││├────┼──────────────────────┼────┼─────┼────────┤│ 2006044│纤维在喷嘴高速气流场中运动的研究和应用│ 曾泳春│郁崇文│东华大学│├────┼──────────────────────┼────┼─────┼────────┤│ 2006045│沈曾植年谱长编│ 许全胜│刘永翔│华东师范大学│├────┼──────────────────────┼────┼─────┼────────┤│ 2006046│强磁场对合金中析出相凝固行为的影响│ 王晖│徐匡迪│上海大学│├────┼──────────────────────┼────┼─────┼────────┤│ 2006047│演剧职业化运动:构建成熟的中国现代市民戏剧│ 马俊山│董健│南京大学│├────┼──────────────────────┼────┼─────┼────────┤│ 2006048│纳米碳管的电学性质│ 蒋杰│董锦明│南京大学│├────┼──────────────────────┼────┼─────┼────────┤│ 2006049│二氧化锡和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制备、表征及光学│ 刘应开│王广厚│南京大学│││性质研究││││├────┼──────────────────────┼────┼─────┼────────┤│ 2006050│一维纳米有序阵列的模板合成和性质研究│ 包建春│徐正│南京大学│├────┼──────────────────────┼────┼─────┼────────┤│ 2006051│修饰的三氰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 王石│游效曾│南京大学│││质││││├────┼──────────────────────┼────┼─────┼────────┤│ 2006052│大孔树脂对芳香酸的吸附性质及其在2-萘酚废水处│ 潘丙才│陈金龙│南京大学│││理中的应用││││├────┼──────────────────────┼────┼─────┼────────┤│ 2006053│圆柱定子超声波电机及快速定位控制系统│ 顾菊平│胡敏强│东南大学│├────┼──────────────────────┼────┼─────┼────────┤│ 2006054│神经网络的动态行为与优化计算│ 孙长银│冯纯伯│东南大学│├────┼──────────────────────┼────┼─────┼────────┤│ 2006055│高性能地聚合物混凝土结构形成机理及其性能研究│ 张云升│孙伟│东南大学│├────┼──────────────────────┼────┼─────┼────────┤│ 2006056│基于核的联想记忆及聚类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张道强│陈松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057│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模式研究│ 王沛芳│王超│河海大学│├────┼──────────────────────┼────┼─────┼────────┤│ 2006058│通塞脉片有效部位及其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狄留庆│蔡宝昌│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59│抗动脉粥样硬化多肽和蛋白疫苗的研制│ 祁高富│刘景晶│中国药科大学│├────┼──────────────────────┼────┼─────┼────────┤│2006060│群体动态决策的适应性行为及其内隐学习机制│ 何贵兵│王重鸣│浙江大学│├────┼──────────────────────┼────┼─────┼────────┤│ 2006061│大熊猫保护遗传学研究│ 万秋红│方盛国│浙江大学│├────┼──────────────────────┼────┼─────┼────────┤│ 2006062│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直拉单晶硅的缺陷工程│ 余学功│杨德仁│浙江大学│├────┼──────────────────────┼────┼─────┼────────┤│ 2006063│中功率DC/DC变流器模块标准化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张军明│钱照明│浙江大学│├────┼──────────────────────┼────┼─────┼────────┤│ 2006064│作物种子品质研究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创建和│ 吴建国│石春海│浙江大学│││应用││││├────┼──────────────────────┼────┼─────┼────────┤│ 2006065│猪乳铁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及其产物对断奶仔猪生│ 汪以真│许梓荣│浙江大学│││长、免疫和抗菌肽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2006066│微囊藻毒素、CagA蛋白致正常大肠干(Crypt)细胞│ 朱永良│郑树│浙江大学│││转化作用的研究││││├────┼──────────────────────┼────┼─────┼────────┤│ 2006067│团簇及单分子隧道结的理论研究│ 赵瑾│侯建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68│一维纳米结构的液相化学合成与同步组装│ 熊宇杰│谢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69│脂多糖对小鼠肝脏孕烷X受体和靶基因CYP3A的下调│ 徐德祥│魏伟│安徽医科大学│││作用及其部分机制││││├────┼──────────────────────┼────┼─────┼────────┤│ 2006070│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及应用研究│ 林海│张亦春│厦门大学│├────┼──────────────────────┼────┼─────┼────────┤│ 2006071│氯参与下富勒烯的形成研究│ 高飞│郑兰荪│厦门大学│├────┼──────────────────────┼────┼─────┼────────┤│ 2006072│过渡金属端氧上C-H键选择活化的理论研究│ 傅钢│万惠霖│厦门大学│├────┼──────────────────────┼────┼─────┼────────┤│ 2006073│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 白云翔│栾丰实│山东大学│├────┼──────────────────────┼────┼─────┼────────┤│ 2006074│MeV重离子注入光电晶体光波导的制备和特性研究│ 王雪林│王克明│山东大学│├────┼──────────────────────┼────┼─────┼────────┤│ 2006075│与生命过程相关的甘氨酸衍生物的耦合机制及相关│ 艾洪奇│步宇翔│山东大学│││性质研究││││├────┼──────────────────────┼────┼─────┼────────┤│ 2006076│我国近年来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 张志│崔治中│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006077│MAP激酶介导蚕豆保卫细胞活性氧信号转导研究│ 江静│韩锦峰│河南农业大学│├────┼──────────────────────┼────┼─────┼────────┤│ 2006078│干旱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陈曦│夏军│武汉大学│├────┼──────────────────────┼────┼─────┼────────┤│ 2006079│相互作用量子场论的白噪声方法│ 让光林│黄志远│华中科技大学│├────┼──────────────────────┼────┼─────┼────────┤│ 2006080│人工神经网络稳定性理论比较方法及应用│ 曾志刚│廖晓昕│华中科技大学│├────┼──────────────────────┼────┼─────┼────────┤│ 2006081│肺癌遗传易感性理论与方法学研究│ 吴晓明│周宜开│华中科技大学│├────┼──────────────────────┼────┼─────┼────────┤│ 2006082│西藏南部古近纪微体古生物及盆地演化│ 李国彪│万晓樵│中国地质大学│├────┼──────────────────────┼────┼─────┼────────┤│ 2006083│榴辉岩高温高压变形实验研究│ 章军峰│金振民│中国地质大学│├────┼──────────────────────┼────┼─────┼────────┤│ 2006084│低维钒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麦立强│陈文│武汉理工大学│├────┼──────────────────────┼────┼─────┼────────┤。
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思考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n Ed. D Admission 作者: 周晓芳[1]
作者机构: [1]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广东广州510631
出版物刊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页码: 109-11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招生
摘要:从2010年开始,北京大学等15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开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试点招生工作。
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个新型的博士学位。
在研究了15个试点高校的招生简章、相关招生政策、文件及结合招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中突出的几个问题:招生指标调控过紧、招生领域如何逐渐开放以及与教育硕士招生领域的衔接、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不明确、入学外语水平考试如何把握、招生宣传的重点、招生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认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招生需要结合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来进行。
比较教育学论文3300字-比较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比较教育学论文3300字_比较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导读:在比较教育学论文3300字撰写的过程当中,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不是那么容易的吧,而学习写好一篇优秀的论文也是大家将在生活当中使用的一项必备技能之一。
本论文分类为教育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比较教育学论文33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比较教育学论文3300字(一):比较教育学教材编写的价值取向论文[摘要]本文选取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的两本主要教材,从教材对本学科的认识以及具体内容为基础,对两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比较教育学的教材编写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比较教育学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比较教育学;教材编写;比较分析【分类号】G40-059.3比较教育是教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
而教材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的载体,不仅集中了本时期本学科建设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更是以一个科学的体系将二者与实际教育教学相结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领今后知识传授的方向。
比较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我国科学比较教育学的真正发展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的成果包括:明确了指导思想,扩大了研究队伍,丰富了研究成果,开设了比较教育课程,开展了国际学术交流”。
[1]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大学课程在我国开设,只能追溯到1978年,教育部制定《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案(征求意见稿)》。
其中规定了开设比较教育学课程,并将比较教育教材的编写列入文科教学编选规划。
至今,国内出版的比较教育学教材也已有相当数量。
而笔者选取了在大学比较教育学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影响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两本教材进行比较。
它们分别是由王承绪、朱勃、顾明远主编的《比较教育》(二人后来重新修订,现为第四版)(简称A教材),还有吴文侃、杨汉清主编的《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1999年修订再版)(简称B教材)。
一、比较教育学的定义及方法和方法论(一)比较教育学的定义从字面理解,比较教育学是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概况或者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概况的比较。
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0
0
15
跨学科博士生
说明 1。《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Ⅰ、Ⅱ)》是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注重基础性。《比 较教育前沿问题(Ⅰ、Ⅱ)》以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为中心,注重前沿性。两门课程由博士导师
团队共同承担,并根据需要聘请校外或国外著名专家学者讲授,课程实施方式采取导师讲授 与学生研讨结合的方式进行。
3.博士生应尽早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博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 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研究所备案。
4.实行学术交流和报告制度。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 1 次, 并提交论文;应至少在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 1 次或在学院范围内
2.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立本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为本 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并设组长一名。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 一负责人,在博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博士生指导小组配合导师全程参与博士生的指导工 作,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博士生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创 新能力的提高。
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04)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广博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 高度的创新精神、独立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研究型、高 层次教育类专门人才。
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实证分析

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实证分析作者:苗学杰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年第4期苗学杰(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24)摘要:通过对大陆2000年至2010年145篇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中随机抽取的30篇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在态度上,研究方法意识淡薄;在认识上,混淆了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在论证中,偏重于二手资料,原始证据不足;在质量上,研究结果缺乏检测。
针对比较教育学研究论文的实际情况,给出以下对策:增强整体方法论意识,提高研究方法课程的有效性;确立原始资料优先原则;运用三角验证检测研究结果。
关键词:比较教育学;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中国大陆从1985年开始招收比较教育学博士以来,博士生培养取得了巨大进步,博士学位论文通过率在数量上逐年增长,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探讨仍缺少实证的分析。
博士学位论文是衡量博士研究生是否具备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依据,其研究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水平,进而影响到学科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地位。
作为一门渐成显学但又身负危机的二级学科,时时遭受国外学者的非议,对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审视,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还能对未来比较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方案和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预测意义,鉴于此,本论文主要从科学研究的视角考察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研究方法(一)基本情况与样本选择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学科专业名称”为检索项,“比较教育学”为检索词,学位年度从1999年到2010年,一共检索出145篇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在授予单位上,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89篇)、东北师范大学(31篇)、西南大学(21篇)、南京师范大学(3篇)和浙江大学(1篇);在籍贯上看,中国作者139个,外国作者6个;在研究主题上,涉及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公民与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全纳教育、国际理解与交流、多元文化、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等多个领域。
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博士群体研究

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博士群体研究摘要目前,全国共有七所高等学校具有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华南师范大学。
30年来,我国培养比较教育博士近500名左右,对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本文基于万方数据库的文献数据,采用了文献计量方法统计了我国三十年来比较教育学博士论文的信息,对比较教育学博士群体进行了分析,从毕业生人数、培养高校及毕业学生数、比较教育博士生导师状况、比较教育博士生论文选题分析这4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扩大招生数量;加大博士点的培育,扩大博士生导师遴选;提升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促进学科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30年来;比较教育;博士群体;文献计量法第一章绪论比较方法在当今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较生物化学、比较语言学、比较心理学、比较教育学、比较医学等都是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科学。
比较教育学这门科学是本世纪以来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的最年轻的科学。
[18]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和方法出发,比较教育学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全面运用相关的新科学和新技术。
探讨其经济、政治、哲学和传统民族特征的影响,在研究教育的一些共同特征,发展规律和总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根据自身民族特点等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最佳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民文化科学服务水平。
[19]对大多数学者来说,比较教育是在以专业化和科学化为发展方向为基础的研究。
比较教育在没有成为教育的一个分支之前,教师培训机构和大学采用了教育研究。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比较教育始于1899年,当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师范学院,师范学院就开设了部分比较教育课程。
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CIES)成立于1956年,旨在通过对教育理念、体系和实践的国际研究,促进“跨文化理解、学术研究、学术成就和社会发展”。
2002_2011年中国比较教育_省略_教育学博士点的244篇论文为样本_常媛媛

60.44%。 从国别的选择可以看出:语言、地域、国家 为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
发达程度是国别选择的重要依据。 俄罗斯、韩国、泰 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弱点逐渐暴露,众
国、越南、印度、日本都是中国的邻邦国家,美国、英 多高等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进行高等教育研究也是
国、澳大利亚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德国、法国、 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需要。
英国都是欧洲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 重点研究对象
(2)研究主题。 以各级各类的教育作为划分依据,
仍然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基本符合比较教 育领域内常常提及的“西方六国”①的研究取向。
可以囊括众多的研究主题, 但同时也容易弱化各选题 间的差异性。 此处以“主题分析”为研究视角,各研究
(2)跨国教育比较研究。 59 篇跨国教育比较研 主题之间或有重叠的部分,但更能凸显各选题的研
革中影响力逐渐增强,所颁布的教育政策与开展的 教育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区域教育的发展,此类超国 家组织地位的重要性没能在选题中得到体现算是一 个遗憾。 两个以上对象的比较中,“跨国教育比较研 究”为 59 篇,数量仅次于“外国教育研究”,而“国家 内部教育比较研究”无论是中国内部还是外国内部, 选题均为 0,是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中的空白。 差异性 是开展比较研究的重要前提,以中国与美国为例,我 国存在着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先进城市与落后城 市之间的差异;美国作为分权制国家,各州的教育政 策与教育实践之间差异巨大,这种差异性甚至不亚 于国家之间的差异。 国家内部的比较研究既是可能 的又是必要的。 这方面的选题对于研究者从宏观研 究转向微观研究,更为深入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 状况,分析教育现象背后的诱因意义重大。
说明:除上表所列数据外,泰国,越南各为一篇,总计 91 篇。
比较教育学博士论文

比较教育学博士论文比较教育学是把国内和国外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政策等进行比较,或者主要研究国外教育的学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比较教育学博士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比较教育学博士论文篇1试论比较教育学的本土研究与自主发展摘要:在全球化成为主导语境的今天,本土很容易被忽视和掩盖。
中国的教育理论在西方话语中也丧失了本土性。
表现出“本土失语”。
在此情况下,主张比较教育学走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论文首先分析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然后从比较教育学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两方面展开时比较教育学“本土失语”的思考。
关键词:本土失语;比较教育学;本土研究;自主发展在西方主导的全球背景下。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者惟西方马首是瞻,试图斩断所谓的“民族文化劣根”而去与西方“优越”的文化对接,自身具有一种“他者优越”的意识。
丧失了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的信心和勇气,因而在比较教育的话语实践中处于一种失语状态。
因此,肩负教育与文化交流桥梁任务的比较教育学应注重本土研究,并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一、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比较教育之父”法国教育家朱利安(Mare-Antoine Jullien)是最早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人,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范围是:“一部对此项研究能提供更直接和更重要的应用效果的著作,其内容应成为欧洲各国现有主要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比较,首先研究各国兴办教育和公共教育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全学程所包括的各种课程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以及每一目标所包括的公费小学、古典中学、高等技术学校和特殊学校的各衔接年级;然后研究教师给青少年学生进行讲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
他们对这些方法所逐步提出的各项改进意见以及或多或少地所取得的成就。
”目前,对比较教育学概念比较公认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强调比较教育学的目的和实用价值。
认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吸取外国的成功经验。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决定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2010年全国优秀
博士学位论文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0.10.18
•【文号】教研[2010]3号
•【施行日期】2010.10.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
正文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
位论文的决定
(教研[2010]3号)
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现批准《历史话语的挑战者--库切四部开放性和对话性的小说研究》等100篇学位论文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习惯形成、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等334篇学位论文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措施。
各学位授予单位要以优秀论文评选为契机,在研究生中大力倡导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勇攀高峰的精神,鼓励研究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质量保障和监督机制,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1.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2.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二○一○年十月十八日附件1:
附件2:。
连续和离散动力系统中两类方程的复杂动态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连续和离散动力系统中两类方程的复杂动态姓名:***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基础数学指导教师:***20100501摘要本文应用连续和离散动力系统中的分支理论、二阶平均方法、Melnik-OV方法和混沌理论,首次研究连续和离散动力系统中两类方程当参数变化时不动点的分支、三频率共振解的分支和混沌动态.对于连续动力系统,首先运用Melnikov方法和二阶平均方法研究受悬挂轴振动和外力作用的物理单摆在周期扰动下与拟周期扰动下的复杂动态,给出在周期扰动下系统产生混沌运动的准则,在拟周期扰动下,仅能给出当Q=伽+E以n=1,2,3,4时平均系统存在混沌的条件,而当Q=gto,;+e%n=5—15时,用平均方法不能给出混沌产生的条件,这里∥和u之比为无理数.同时通过数值模拟,包括二维参数平面和三维参数空间中的分支图,相应的最大Lyapunov指数图,相图以及Poincax色映射,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发现了系统的一些复杂动力学行为,其中包括从周期1轨到周期2轨的分支与周期2轨到周期2轨的逆分支;混沌的突然发生:不带周期窗口的全混沌区域,带复杂周期窗口或拟周期窗口的混沌区域;混沌的突然消失,混沌转变成周期1轨;不带周期窗口的全不变环区域或全拟周期轨区域:不变环或拟周期轨突然转变与周期1轨;从一个周期1轨区域到另一个周期1轨区域或从一个拟周期轨区域到另一个拟周期轨区域的突然跳跃;周期1轨的对称断裂:内部危机;发现了许多新颖的混沌吸引子和不变环,等等.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调整分支参数乜,6,,o与Q的值时,系统动态从全混沌运动或全不变环或全拟周期轨突然转变为周期轨,这有利于控制物理单摆的运动.其次运用二阶平均方法研究受悬挂轴振动和外力作用的物理单摆的三频率共振动解的分支与混沌,运用二阶平均方法研究了当系统的固有频率咖,外力激励频率u与参数频率Q之比:030:u:Q≈1:1:佗,1:2:佗,1:3:佗,2:1:仉与3:1:礼时共振解的存在与分支.运用Melnikov方法,给出了当uo:∽:Q≈1:m:佗时共振解存在的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通过数值模拟,又发现了系统的许多动态,如:不带周期窗口的全不变环行为,不变环区域的串联,不带周期窗口的纯混沌行为,带复杂周期窗口的混沌行为,全周期轨区域;不变环转变为周期轨,周期轨转变为混沌,一种不变环转变为另一种不变环等动态的跳跃行为;内部危机等动态.这些动态与在周期扰动和拟周期扰动下的动态具有很大的差异,特别发现:当初始点由鞍点改变成中心时,有更多的新的不变环吸引子被找到.首次用Euler方法将细菌培养呼吸过程模型离散化,运用中心流形定理和分支理论,给出映射发生flip分支,Hopf:分支的条件,Marotto意义下的混沌存在的条件,证明映射没有fold分支.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分支图,相图,最大Lyapunov指数图,分形维数),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的正确性,还发现了该映射的许多动态,如:从周期2轨到周期8轨的逆倍周期分支,从周期l轨到周期4轨的逆倍周期分支,带周期窗口的混沌行为,不带周期窗口的全混沌行为,不带周期窗口的全不变环行为,从混沌转变为不变环,从不变环转变为混沌,从混沌转变为周期轨,从周期轨转变为混沌等动态的跳跃,周期轨与混沌的交替行为等.对这两个动力系统的研究,所得到的动态行为将丰富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内容,对其它学科,例如,化学、物理、生物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是关于动力系统的分支与混沌的预备知识.简要介绍连续和离散动力系统中的中心流形定理,二阶平均方法、Mehaikov方法以及混沌的定义、特征和通向混沌的道路.第二章,深入分析与研究受悬挂轴振动和外力作用的物理单摆的复杂动态.第二节至第四节,研究在周期扰动下与拟周期扰动下系统的的动态,运用二阶平均方法与Melnikov方法,给出系统存在混沌的准则,数值模拟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发现了系统的一些复杂动力学行为,而且显示当Q=no)+姒n=7时系统也存在混沌.本部分的结果发表在ActaMathematicaApplicataeSinaca,EnglishSeries,V01.(26),No.1(2010),55-78.第五节,研究系统的三频率共振动解的分支与混沌,运用二阶平均方法给出了当系统的固有频率Wo,外力激励频率u与参数频率Q之比:wo:u:Q≈1:1:n,1:2:佗,1:3:竹,2:1:n与3:1:n时共振解的存在条件与分支.运用Melnikov方法,给出了当W0:u:Q≈1:仇:n时共振解存在的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又发现了系统的许多动态,显示了与在周期扰动和拟周期扰动下的动态的差异,发现:当初始点由鞍点改变成中心时,有更多的新的不变环吸引子被找到.本部分的结果已被ActaMathematicaApplicataeSinaca,EnglishSeries接收.第三章,研究离散型细菌培养呼吸过程模型.应用欧拉方法将连续型细菌培养呼吸过程模型离散化,运用中心流形定理和分支理论,给出映射发生flip分支,H0p吩支的条件,存在Maxotto意义下的混沌的条件,证明系统不存在fold分支.运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发现了该映射的许多动态.关键词:二阶平均;Melnikov方法;分支;混沌;周期扰动;拟周期扰动;三频率共振;Maxotto混沌.ABSTRACTInthisthesis,weinvestigatesthebifurcationoffixedpointsandresonantSO-hitionsandchaosfortwotypesofequationsincontinuousanddiscretedynamicalsystems,whichalenotconsideredyet,asthebifurcationparametersvarybyap-plyingbifurcationtheories,second-orderaveragingmethod,Melnikovmethodandchaostheoryincontinuousanddiscretedynamicalsystems.Forthecontinuoussystem,thecomplexdynamicsforthephysicalpendulumequationwithsuspensionaxisvibrationsareinvestigated.Firstly'weprovetheconditionsofexistenceofchaosunderperiodicperturbationsbyusingMeinikov’smethod.Byusingsecond-orderaveragingmethodandMelinikov’smethod.wegivetheconditionsofexistenceofchaosinaveragedsystemunderquasi-periodicperturbationsforQ=伽+e%n=1—4,wherel,isnotrationaltoo,andcan’tofchaosfor佗=5—15.andcallshowthechaoticprovetheconditionofexistencebehaviorsforn=5bynumericalsimulations.Bynumericalsimulationsincludingbifurcationdiagrams,phaseportraits,computationofmaximumLyapunovexpo-nentsandPoincalgmap,wecheckuptheeffectoftheoreticalanalysisandexposethecomplexdynamicalbehaviors,includingthebifurcationandreversebifurca-tionfromperiod-onetoperiod—twoorbits;andtheonsetofchaos,andtheentirechaoticregionwithoutperiodicwindows,chaoticregionswithcomplexperiodicwindowsorwithcomplexquasi—periodicwindows;chaoticbehaviorssuddenlydis-appearing,orconvertingtoperiod-oneorbitwhichmeansthatthesystemcanbestabilizedtoperiodicmotionbyadjustingbifurcationparameters口,最f0andfl;andtheonsetofinvarianttomsorquasi-periodicbehaviors,theentireinvari-anttomsregionorquasi-periodicregionwithoutperiodicwindow,quasi-periodicbehaviorsorinvarianttorusbehaviorsm:tddenlydisappearingorconvertingtope-riodicorbit;andthejumpingbehaviorswhichincludingfromperiod—oneorbittoantherperiod-oneorbit,fromquasi—periodicsettoanotherquasi-periodicset;andtheinterleavingoccurrenceofchaoticbehaviorsandinvalianttorusbehaviorsorquasi—periodicbehaviors;andtheinteriorcrisis;andthesymmetrybreakingofIVandinvarianttoms.Inperiod-oneorbit;andthedifferentnicechaoticattractorsparticular,thesystemshowntheentirechaoticregionorinvarianttomsregionorentirequasi-periodicregionsuddenlyconvertingtoperiodicorbitbyadjustingthebifurcationparametersQ,正/0andQ,whichisbeneficialtothecontrolofmotionsofthependulum.bifurcationsofresonantsolu—Secondly,weinvestigatetheexistenceandthetionforw0:u:Q≈1:1:佗,1:2:佗,1:3:n,2:1:tland3:1:扎byusingsecond-orderaveragingmethodandgiveacriterionfortheexistenceofresonantsolutionforw0:u:Q≈1:仇:flisgivenbyusingMelnikov’Smethodandverifythetheoreticalanalysisbynumericalsimulations.Bynumericalsimulation,wesomeotherinterestingdynamicalbehaviors,includingtheentireinvariantexposetomsregion,thecascadeofinvarianttorusbehaviors,theentirechaosregionwith—outperiodicwindows,chaoticregionwithcomplexperiodicwindows,theentirewhichincludinginvarianttorusperiod-oneorbitsregion;thejumpingbehaviorsbehaviorsconvertingtoperiod-oneorbits,fromchaostoinvarianttorusbehaviorsorfrominvarianttomsbehaviorstochaos,fromperiod-onetochaos,frominvarianttomsbehaviorstoanotherinvarianttomsbehaviors;andtheinteriorcrisis;andthedifferentniceinvarianttorusattractorsandchaoticattractors.Thenumericalresultssliowthedifferenceofdynamicalbehaviorsinthephysicalpendulumequa-tionwithsuspensionaxisvibrationsbetweenunderthethreefrequenciesresonantandundertheperiodic/quasi—periodicperturbations.Itexhibitsmanyconditionniceinvarianttorusbehaviorsundertheresonantconditionsandwefindalotofchaoticbehaviorswhicharedifferenttothoseundertheperiodic/quasi—periodicperturbations.Forthediscretesystem,thedynamicalbehaviorsofadiscreetmathematicalmodelforrespiratoryprocessinbacterialcultureareinvestigated.TheconditionsofexistenceforflipbifurcationandHopfbifurcationarederivedbyusingcen-termanifoldtheoremandbifurcationtheory,conditionofexistenceofchaosintheSelz.qeofMarotto’8definitionofchaosisproved.Thebifurcationdiagrams,VLyapunovexponentsandphaseportraitsaregivenfordifferentparametersofthemodel,andthefractaldimensionofchaoticattractorofthemodelisalsocalcu-iated.Thenumericalsimulationresultsnotonlyshowtheconsistencewiththetheoreticalanalysisbutalsodisplaythenewandinterestingcomplexdynamicalbehaviorscomparedwiththecontimlousmodel,includingreversebifilrcationfromperiod—twotoperiod-eightorbitsandfromperiod-oneorbitstoperiod-fourorbits,thecascadesofperiod—doublingbifurcationsfromperiod-oneorbitstoperiod—eightorbitsandfromperiod-threeorbitstoperiod—twelveorbits;andtheonsetofchaos,andtheentirechaoticregionwithoutperiodicwindows,chaoticregionswithcoin-plexperiodicwindows,theentireinvarianttormswithoutperiodicwindows;chaoticbehaviorsconvertingtoperiodicorbits;andthejumpingbehaviorsincludingfromchaostoinvarianttoms,frominvarianttomstochaosandfromperiodicorbitstochaos;andtheinterleavingoccurrenceofperiodicorbitsandinvarianttomsbehaviors;andthedifferentnicechaoticattractorsandinvarianttorus.Thestudyforthemisoffundamentalandevenpracticalinterest.ThedynamicalbehaviorsoftheseSystem8willenrichthecontentofnonlineardynamicalsystemsandwillbeusefulinothersubjectssuchaschemistry,physicsandbiology.Thisthesisconsistsofthreechaptersasthefollowing.Chapter1isaboutpreparationknowledge.Abriefreviewofcentermanifoldtheoremsforcontinummanddiscretedynamicalsystemispresented.Atthe8a工netime,somedefinitionsandcharacteristicsofchaosaswell晒someroutestochaosarementioned.Inchapter2,thephysicalpendulumequationwithsuspensionaxisvib胁tionsisinvestigated.Insection2.2,2.3and2.4,theconditionsofexistenceofchaosunderperiodicperturbationsandunderquasi—periodicperturbationsaregivenbyusingMelnikov’Smethodandsecond—orderaveragingmethod.Bynu-mericalsimulationswenotonlycheckuptheeffectoftheoreticalanalysisandexposethecomplexdynamicalbehaviors,butalsoshowthechaoticbehaviorsa8VIQ=删+f%n=7.Insection2.5,weinvestigatetheexistenceandthebifurca-tionsofresonantsolutionfor峋:u:Q≈1:1:佗,1:2:佗,1:3:佗,2:1:nand3:1:,lbyusingsecond-orderaveragingmethodandgiveacriterionfortheexis-tenceofresonantsolutionfor岫:u:Q≈1:仇:礼isgivenbyusingMeinik_ov’smethodandverifythetheoreticalanalysisbynumericalsimulations.Bymlmericalsimulation,weexposesomeotherinterestingdynamicalbehaviors.Themlmericalresultsshowthedifferenceofdynamicalbehaviorsinthephysicalpendulumequa-tionwithsuspensionaxisvibrationsbetweenunderthethreefrequenciesresonantconditionandundertheperiodic/quasi—periodicperturbations.Itexhibitsmanyniceinvarianttorusbehaviorsundertheresonantconditionsandwefindalotofchaoticbehaviorswhicharedifferenttothoseundertheperiodic/quasi·periodicperturbations.Inchapter3,thedynamicalbehaviorsofadiscreetmathematicalmodelfortherespiratoryprocessinbacterialcultureareinvestigated.TheconditionsofexoistenceforflipbifurcationandHopfbifurcationarederivedbyusingcentermaul-foldtheoremandbifurcationtheory,andweprovethatthereisnofoldbifurcation.ThechaoticexistenceinthesenseofMarotto’Sdefinitionofchaosisproved.Thenumericalsimulationresultsdisplaysomenewandcomplexdynamicalbehaviors.Keywords:second-orderaveragingmethod,Melnikov’8method,bifur-cation,chaos,periodicperturbations,quasi-periodicperturbations,Marotto’Schaos.VII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靴论文作者躲槲"年‘且y日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d(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147日瓣纱秘片咱日勘沙年6月∥汨连续和离散动力系统中两类方程的复杂动态1.预备知识1.1动力系统概述及其定义动力系统的研究来源于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考虑舻中的常微分方程(组)圣=,(卫),(1.1.1)其中,z=(z。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东省2010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通知-鲁学位办[2011]4号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东省2010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通知-鲁学位办[2011]4号](https://img.taocdn.com/s3/m/d2d071c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9.png)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东省2010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通知正文:----------------------------------------------------------------------------------------------------------------------------------------------------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东省2010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通知(鲁学位办〔2011〕4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山东省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抽检办法》)有关规定,为了解我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状况,强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质量意识,探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我们于2010年11月10日至2011年1月20日,对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获得博士学位者(含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抽检评议。
现将抽检情况及评议结果予以公布。
一、抽检数量按《抽检办法》规定的抽检方法,本次共抽检评议山东大学等10个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78篇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涉及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七个学科门类,涵盖国民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35个二级学科。
二、评议办法和结果本次论文评议采取通讯评议的方式,每篇论文由外省两位同行专家根据统一制定的论文评议量化标准进行评议打分,并写出评议意见,我办汇总后取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
从78篇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议结果看,总体情况良好。
其中,19篇被评定为优秀,占总数的24.4%;50篇被评定为良好,占总数的64.1%;9篇被评定为合格,占总数的11.5%,说明我省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有保证的。
三、总体评价大多数抽检的学位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较强的创新性,研究方法比较先进,理论分析比较深入,实验设计比较合理,逻辑思维比较清晰,行文连贯流畅,层次结构分明,达到了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体现出大多数作者学风扎实、态度严谨、视野开阔,具备比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前沿内容,并熟练运用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这个话题进行简要介绍,提出相关问题或讨论的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概述内容示例: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学习中文的需求日益增长,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作为一个培养高水平教育专业人才的研究生学位,其在支持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展开探讨。
首先,我们将阐述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定义和背景,介绍该学位的学科性质、培养目标和相关政策法规。
此后,我们将重点探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包括中文作为全球交流的重要媒介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中文教育的需求和重视程度。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究研究生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
这包括了研究生需要具备的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以及在实践中培养其领导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培养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的具体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
最后,我们将总结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贡献,并展望学位研究生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我们将探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学位研究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华,为促进中文教育国际化作出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我们旨在为读者提供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的了解,并对其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所认识。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阅读,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具体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部分。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个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关键词:三坊七巷 文脉 历史街区 保护 延续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2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保护改造研究
[学位论文] 潘敏文, 2007 -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在某一地区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这一地区发展脉络和集中反映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特色的建筑群。这些街区往往具有某一时代或若干时代叠加而形成的传统环境,集中体现了地方浓厚的风土民情。其中或许每...
关键词:三坊七巷 历史文化街区 现代文化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6近代福州三坊七巷与中国近代文化关系研究——一个历史街区社会与文化繁荣的解读
[学位论文] 黄雯, 2006 -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
闽越有材,左海为盛。素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三坊七巷是福州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筹码,是福州的城市魅力所在,在都市现代化进程中日益突显着其难以抵挡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文化与社会价值。这个占地44万平方米,现...
第一部分:阐述三坊七巷历史变迁和人文价值,及她的损毁对福州的影响。...
关键词:福州地区 文化遗产保护 三坊七巷 人文价值 政府行为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4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
[学位论文] 崔育青, 2009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共 3 页 12 3 下一页 末页
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

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比较教育学是旨在探究、分析和解释与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关联的各种教育事实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的一门科学。
但比较教育学的论文题目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一)1. 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2. 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3. 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拓荒与探索4. 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5. C.阿诺德·安德森结构功能主义比较教育思想研究6.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7. 从文化因素研究到“文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8. 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9. 埃德蒙·金文化相对主义比较教育理论分析范式研究10. 中美产前教育比较研究11. 当前英国地方基础教育体系比较12. 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13. 教育服务贸易中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比较研究14. 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比较研究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16. 康德尔比较教育思想研究17. 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18. 我国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比较研究19. 变革中的两岸小学品德教育比较研究20. 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研究21. 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22. 体育教师教育:国际比较23. 大陆与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道德教育要素比较研究24. 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比较研究25. 民国时期比较教育思想研究26. 中职教师教育比较研究27. 比较教育相对主义研究范式探析28. 墨子教育思想的纵横比较与当代反思29.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30. 中韩职业教育比较的研究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二)1. 中外公民教育比较研究2. 中俄教育督导法律制度比较研究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研究的现状分析4. 埃德蒙·金比较教育思想研究5.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若干问题比较研究6. 国际化背景下江苏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研究7.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研究8. 中美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比较研究9. 美国与德国政治教育比较及其对我国政治教育的启示10. 我国距高等教育强国有多远11. 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实施路径比较研究12. 音乐教育比较研究的平台13. 中日教育规划制定与实施的比较研究14. 中国、澳大利亚新闻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15. 贝雷迪比较教育思想研究16. 亨利·巴纳德比较教育思想研究17. 中加双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18. 价值观教育方法的比较与借鉴19. 我国大陆与台湾幼儿园乡土教育比较研究20. 孔荀教育思想比较研究21.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22. 我国中学性教育教材的比较研究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三)1. 汉英双语教育管理比较研究2. 中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比较研究3. 中美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4. 湖南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5. 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6. 中国与古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7. 中美高校体育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8. 国内外学校—社区环境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9. 粤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比较10. 汉语的母语教育与对外汉语教育的比较研究11. 陶行知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12.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13. 闽台农民教育比较研究14. 中美高等航海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15. 高师院校数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16. 黄炎培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17.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与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比较研究18. 技术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19. 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20. SOS儿童村维吾尔“家庭”的濡化教育21.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比较研究22. 中美两国青少年性教育比较研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10年北京市优秀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10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学历学位学籍
【发文字号】京教研[2010]15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07.29
【实施日期】2010.07.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10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的
通知
(京教研[2010]15号)
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0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在学位授予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学科评选组评审和评选专家委员会会议评审,最终评选出50篇论文为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是北京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旨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
市教委将根据《关于做好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京教研〔2008〕6号)
的有关规定,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指导教师开展新的科学研究。
各学位授予单位要以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为契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做出贡献。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九日
附件:
2010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博论文的研究与分析

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博论文的研究与分析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旨在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效果和效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技术学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日益受到重视。
硕博论文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博论文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样本与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博论文的情况,我们选取了国内多所知名高校近五年的相关论文作为研究样本。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共获取了数百篇硕博论文。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法,对论文的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二、研究主题分布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分析,发现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博论文的研究主题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成为研究的热点。
论文主要探讨了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学平台的功能优化、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学习者的行为特征和学习效果等问题。
2、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相关论文围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
3、智能教育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涉及智能辅导系统、自适应学习平台、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等内容,旨在探索如何利用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教学。
4、移动学习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移动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论文研究了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支持服务等,以提高移动学习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5、教育游戏与虚拟学习环境将游戏元素融入教育中,构建虚拟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关研究探讨了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虚拟学习环境的构建策略以及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运用在研究方法方面,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博论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比较教育研究》论文引用文献分析

《比较教育研究》论文引用文献分析
赫忠慧
【期刊名称】《比较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0(021)002
【摘要】本文对《外国教育动态》自1992年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以来的论文引用文献的数量、类型结构、语种结构、引文年代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从量化角度对比较教育研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旨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以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赫忠慧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 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3
【相关文献】
1.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文献分析——以《比较教育研究》 (2000年至2010年)刊发的论文为样本 [J], 金玺
2.当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基于CNKI文献分析 [J], 田甜;
3.一九八七年体育论文引用文献分析 [J], 姚毓武;陈竞
4.重视引用,提高科技论文质量——以我院近五年发表SCI论文被引用情况为例分析 [J], 肖怀远
5.中美比较教育研究的文献分析 [J], 张冬梅;刘金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专业:比较教育学;主题:高等教育 博士论文 19 [1]于杨. 治理理论视域下现代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理念与实践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高艳贺. 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齐泽旭. 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何晓芳.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黑建敏. 地方本科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黄秋明. 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吕杰昕. 高等教育多元化与学生权益保护[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8]任钢建. 美国社区学院升学与就业双重功能研究[D]. 西南大学: ,2008. [9]游敏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 西南大学: ,2008. [10]黄晓灵. 奥林匹克文化视野下高校专业体育的价值取向研究[D]. 西南大学: ,2008. [11]张玉. 战后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弱势扶助政策发展研究[D]. 西南大学: ,2007. [12]张树德. 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13]敬少丽.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4]谷峪. 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5]金光(Balgan Altangerel). 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结构比较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16]周小虎. 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7]阿卜杜勒·哈迪. 中国与也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18]肖化移.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19]刘力. 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比较研究[D]. 浙江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228 [1]王志强. 美国营利性教育集团的经营模式[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李群.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的新趋势[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张坤. 德国和平教育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陈慧荟. 优质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戴伟伟. 印度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6]杨丽辉. 英国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究[D]. 厦门大学: ,2009. [7]张存玉. 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D]. 厦门大学: ,2009. [8]孟璿(璇). 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探[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9]何鹏. 英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制度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0]张静. 美国高校学生资助教育法规探析[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1]张微. 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制度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2]马淑静. 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实施状况及其影响探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3]张晗. 韩国跨境教育现状及问题评析[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4]郎伊朗.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探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5]姬璐璐. 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6]李爽.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问责制度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7]关长空. 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8]贺欣. 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9]蔡亭亭. 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0]陈重. 中美两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1]刘杨. 美国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研究[D]. 西南大学: ,2009. [22]高巍. 欧盟高等教育伊拉斯莫计划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3]李颖.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HECS计划解读与分析[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4]谭立. 内地、台湾、香港三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比较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5]高静. “博洛尼亚进程”新进展研究[D]. 西南大学: ,2009. [26]汤传虎. 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HEFCE)之组织学研究[D]. 西南大学: ,2009. [27]付艳. “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研究[D]. 西南大学: ,2009. [28]李文芳. 二战后法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西南大学: ,2009. [29]龙震秋. 美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研究[D]. 西南大学: ,2009. [30]朱慧霞. 中日中职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比较研究[D]. 西南大学: ,2009. [31]丁芹. 中印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32]陈琛.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