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防护
建筑物雷电防护安全知识

建筑物雷电防护安全知识建筑物雷电防护是保护建筑、设备和人员免受雷电侵害的重要措施。
了解建筑物雷电防护安全知识对于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雷电防护的常见知识和方法。
一、雷电的危害雷电是大气中的静电放电现象,对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和人员具有潜在的危险。
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时,可能引发火灾、爆炸、设备损毁以及对人员造成伤害甚至丧生的风险。
因此,正确的雷电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二、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常用的组成部分包括避雷针、接地系统和防雷装置。
避雷针是建筑物顶部突出的导体,用于吸引雷电击中,以此减少雷击建筑物的概率。
接地系统用于将雷电的能量引入地下,防止损害建筑物和人员。
防雷装置包括保护设备,如避雷器和熔断器,用于降低雷电危害。
三、合理规划与设计合理规划与设计是建筑物雷电防护的起点。
建筑物的高度、形状以及周围环境都会影响雷电的击中概率。
因此,在建筑物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雷电防护系统的布置和材料的选择。
高层建筑物应尽可能选择尖锐的形状,并考虑在顶部安装避雷针。
四、导体的选择和安装导体是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质的导体材料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可确保雷电能够有效传导至地下。
常见的导体材料包括铜和铝,选择应优先考虑导电性能、耐腐蚀性和经济性。
导体的安装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导体与建筑物的接触良好,并正确接地。
五、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接地系统是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用于将雷电击中的能量引导入地下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
接地系统应包括足够数量的接地电极,它们应均匀分布在建筑物周围,与导体相连。
接地电极的数量和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用途进行合理设计。
六、防雷装置的安装和检查防雷装置作为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必须正确安装和定期检查。
常见的防雷装置包括避雷器和熔断器,它们能够吸收雷电击中建筑物时产生的过电流,并防止其进一步传导至设备和电路。
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

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
雨季是雷击、触电和汛情较为常见的季节,在雨季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 雷击防护:
- 在雷电天气到来之前,尽量待在室内,远离窗户和阳台。
- 室内避雷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要做好,及时修复破损的避雷设备。
- 避雷针、闪电杆等避雷设备应经常检查和保养。
- 在室内不要接触带有金属的物体,避免接触导电性的东西。
- 如果在室外无法避开雷电,要尽量保护头部,蹲下来,尽量不要站在高处。
2. 触电防护:
- 雨季期间要特别注意水电设备的使用安全。
避免在插头湿润的情况下使用电器。
- 雨天出门时,避免碰触电线杆、电缆等设备。
- 遇到触电事故时,应尽快切断电源,使用绝缘工具救人或呼叫救援。
3. 汛情防护:
- 提前做好防汛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确保人员的安全。
- 停电前要提前准备一些紧急物资,如食物、水、应急药品等。
- 遇到大雨天气时,要及时关好窗户和门,确保室内干燥,防止水灾发生。
- 不要试图穿越被淹水的道路或桥梁,以免发生危险。
在雨季中,及时了解天气预报,保持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严格按照预案执行,可以有效地减少雷击、触电和汛情带来的威胁。
雷电安全防护知识

雷电安全防护知识
雷电安全防护是指为了防止雷电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而采取的措施。
下面是一些雷电安全防护知识:
1.保持屋顶清洁:把屋顶的树叶和其他杂物清理干净,以免影响避雷器的使用效果。
2.安装避雷装置:在建筑物、树木等高处安装避雷装置,能切实降低雷电对建筑和树木造成的损害。
3.避雷针接地:通过合理接地能消除避雷针上积累的电荷,避免其成为触电的媒介。
4.避免露天停车:在雷电天气下,尽量避免露天停车,选择停车场或者停车库等相对安全的地方停放车辆。
5.保持足够安全距离:在雷电天气下,尽量避免在户外、水面或高处等地方逗留,要与高杆、高电线、树木等物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总的来说,雷电安全防护需要人们注意天气状况,并采取预防措施,才能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遇到雷电天气时,一定要听从当地政府和气象部门的通知,并按照安全指引行事。
雷电天气个人防护小常识

雷电天气个人防护小常识一、雷电发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林间空地。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打雷前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
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
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收晒衣绳或铁丝上的衣服。
不要从事栅栏、电话或输电线、管道或建筑钢材等安装工作。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4、不要或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不宜进入和靠近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水田等地和小船上。
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6、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著颤动感时,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电击,应立刻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
7、不宜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和敞蓬拖拉机,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因有屏蔽作用,及时被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
二、具体防护如下所示:(一)、室内人身防雷1.在雷电当空时,当你处在没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时,不要靠近架空引入的电源、电话线路等金属导体和自来水管、淋浴设施等金属物体。
因为建筑物及其附近遭受雷击时,会有雷电波从这些金属管线进入室内,造成人员伤亡。
2.在雷电当空时,当你处在具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时,不要触摸金属物体,不要使用自来水管、淋浴设备、电子电器设备等,非要使用电话时,采用免提功能。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

雷电安全防护措施建议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具威力的气象现象,经常发生的雷雨天气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就如何预防雷击事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室外防护建议1. 避免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雷电发生时,人们应尽量迅速撤离并寻找安全的室内场所避雨,如建筑物或汽车内。
活动场地若没有室内场所可供躲避,则应寻找地势较低或有树木遮掩的地方躲避,但要远离高大的物体如电线杆、树木等,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靶子。
2. 不要在雷暴天气下接打手机。
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具有金属天线,容易成为雷电的传导路径。
在雷雨天气下,使用这些设备会加大被雷击的风险。
因此,遇到雷暴天气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设备,以减少被雷击的危险。
3. 保持防雷设施的完好。
建筑物、电线杆等公共设施上的避雷针、接闪器等防雷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居民也可以在自家房屋上安装避雷设备,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二、室内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
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线路容易成为雷电击入建筑物内部的通道,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在雷雨天气下,最好避免使用这些有线设备,以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风险。
2. 室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的安装。
为减少雷电侵入室内的危险,可在建筑物屋顶等高处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向下击穿,减少对建筑物内部的危害。
此外,必要时可以安装接地装置,将室内电气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通道,减轻雷击造成的损失。
3. 远离水源和金属物品。
室内若有水源如水管、洗澡设施等,雷击时容易产生电流泄漏而危及人身安全。
此外,金属物品也易成为雷电传导路径,应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雷击。
三、个人防护建议1.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
在雷电天气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物品,如雨伞、铁制手杖等,以减少受到雷击的几率。
2. 遵守室外安全距离规定。
当雷电活动较为剧烈时,如闪电频繁且近距离为3至5公里内时,人们应迅速撤离室外场所,并尽量远离高大的建筑物、电线杆和树木等,以保证个人安全。
建设项目雷电防护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雷电防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雷电防护管理工作,提高建设项目的安全防护水平,减少雷电灾害对建筑物和人员的伤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建设项目雷电防护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在建设项目现场从事施工作业的人员,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等。
三、组织机构1.雷电防护管理委员会:由项目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担任主任,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项目雷电防护工作。
2.雷电防护管理部门:由项目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雷电防护管理工作。
四、工作职责1.雷电防护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雷电防护管理制度,组织开展雷电防护培训、宣传和教育工作,定期对雷电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处理雷电防护事故。
2.雷电防护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雷电防护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督促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雷电防护措施,开展雷电防护技术交流和经验总结。
3.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落实雷电防护管理制度,确保雷电防护设施的合理使用,及时对雷电防护措施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4.施工人员:负责遵守雷电防护管理制度的要求,参加相关的培训和教育,积极参与雷电防护工作。
五、雷电防护措施1.建立完善的雷电防护设施:在建设项目区域内设置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等防护设施,对建筑物和设备进行合理的雷电防护设计。
2.定期检查和维护雷电防护设施:对建筑物的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运行正常。
3.开展雷电防护培训和宣传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雷电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雷电防护意识和技能。
4.制定雷电防护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雷电防护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指导施工人员在雷电天气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六、工作流程1.组织开展雷电防护培训和宣传教育。
2.制定雷电防护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3.安排专人对雷电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雷电防护安全保障措施

雷电防护安全保障措施近年来,雷电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针对雷电的防护安全保障措施十分必要。
本文将对雷电防护措施的几个关键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雷电防护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建筑物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雷电防护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设置避雷针和接地装置是雷电防护的重要手段。
避雷针通过将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降低,分散雷电的能量,从而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接地装置则能将雷电的电荷引入到地下,进一步增强了建筑物的防护能力。
其次,在建筑物内部,要合理布设避雷线路,将雷电冲击流引入地下,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此外,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和设备还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提高防护效果。
二、户外活动的雷电安全保障户外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存在极高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监测天气预报,并根据预测情况合理调整活动计划。
避免在雷雨概率较高的时段和地点进行户外活动,从而减少雷击的概率。
其次,在户外时,尽量避开高大的金属物体、高架桥、孤立的树木等雷电容易击中的目标,选择安全的避雷点躲避。
同时,避免站立在开阔的场地上,寻找安全的掩体,减少人身在雷电潜在威胁下的风险。
此外,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材质的伞,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
三、雷电安全教育与普及雷电防护需要大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因此,开展雷电安全教育和普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雷电的危害性和防护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其次,针对特定人群,如学生、农民等,开展有针对性的雷电安全教育,传授具体的防护技巧和方法。
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对雷电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借助各种媒体平台,提供雷电防护的相关信息和指导,帮助公众了解并正确应对雷电灾害。
四、雷达监测系统的建设雷达监测系统是现代雷电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防雷的知识

防雷的知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产生的能量巨大,对人类和物体都具有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雷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防雷的基本知识。
1. 雷电的形成和危害雷电是在大气中形成的一种电气现象,通常伴随着雷鸣和闪电。
由于雷电释放的能量极大,它可以瞬间点燃可燃物,对建筑物、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造成严重损坏,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
2. 雷电的防护原理雷电防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布置接地系统,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以保护被防护物。
接地系统是防雷措施的核心,它能够将雷电的能量迅速分散和释放,降低雷击的威力。
3. 防雷设施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防护对象和要求,防雷设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避雷针:避雷针是最常见的防雷设备,它通过尖端的形状和合理的高度,能够有效地吸引和接收雷电,将其引入地下。
- 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周围的金属带,它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 避雷网:避雷网是一种由金属导体组成的网状结构,它覆盖在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上,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引导雷电。
-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防雷设施的核心,它通过埋设导体和深埋接地装置,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入地下,保护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击。
4. 防雷设计与施工为了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防雷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被防护物的特点和周围环境,合理选择防雷设施的类型和布置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导电性。
5. 雷电预警系统除了防雷设施,雷电预警系统也是防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电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监测雷电活动的情况,并通过声光报警等方式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它可以有效地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6. 雷电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雷电安全常识,以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不要站在高处或者接近高耸物体,不要在室外使用金属制品,如伞和铁制的遮阳棚等。
雷电的预防和防护措施

雷电的预防和防护措施雷电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强电现象,常常伴随着强大的电流和电压,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采取适当的预防和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雷电的预防和防护措施,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雷电的预防措施1.了解天气预报:及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了解当地天气情况,包括雷暴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持续时间等。
这样可以提前做好防雷准备工作,确保安全。
2.避开高危区域: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应尽量避免在露天场所或者高海拔区域活动,尤其是在雷暴形成区域附近的山顶、高塔、高楼等处。
这些地方接触雷电的概率较高,需要特别警惕。
3.避免在雷雨中进行户外活动:当天空中出现闪电和雷声时,应立即避开室外,迅速进入安全的室内区域。
雷雨期间最好不要接近或触碰金属物体,以减少受雷击的风险。
二、雷电的防护措施1.建筑物的防雷保护:高层建筑、别墅等需要安装避雷针或者接闪带等设备,在遭受雷击时能够将雷击电流迅速导入地下,以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建筑物内部的电线电缆要进行合理的接地,确保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
2.个人防雷装备:在雷雨季节或者雷雨天气下,人们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例如,户外工作或活动时应穿戴防雷服或带有避雷针的帽子,以减少受雷击的风险。
此外,还可以携带防雷伞和避雷器等装备,进一步增加自身的防护能力。
3.安全规范的制定:对于雷电频发的地区,应建立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人们在雷雨天气下的安全。
例如,在室内或者车辆内不使用手机、电视和触摸电脑等等电子设备,以免吸引雷电;当雷电临近时,应尽快切断电源,并将电子设备从插座中拔下,确保设备的安全。
结论:雷电带来的威胁不可忽视,预防和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了解天气预报、避开高危区域和避免在雷雨中进行户外活动等是预防雷电的有效措施。
而在建筑物、个人装备以及安全规范制定方面的防护措施能够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雷电天气下,我们应高度重视预防和防护工作,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雷电防护措施

雷电防护措施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具有强大的破坏力,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雷电防护措施。
本文将从建筑物的建设、地面防护、人员防护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建筑物建设防护措施雷电为了达到地面,会优先选择高度较高的目标。
因此,建筑物是最容易遭受雷击的目标之一。
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雷电防护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雷击的风险。
首先,对于高层建筑,需要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避雷针。
避雷针能够引导雷电通过导线迅速传输到地面,减少了雷击的可能性。
其次,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避雷网,避雷网能够分散雷电的电荷,进一步减小雷击的概率。
此外,建筑物的外壁和屋顶需要采用金属材料进行覆盖,因为金属能够更好地导电,及时将雷电导入地下,减少雷击带来的损害。
二、地面防护措施地面是雷电流经过的通道,因此地面的防护措施直接关系到雷电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威胁程度。
以下是几项常见的地面防护措施。
首先,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能够将雷电迅速引导到地下,减少雷击的危险。
接地系统通常包括接地棒、接地网等设施,通过良好的接地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导入地下。
其次,对于室外设备和设施,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例如,对于高耸的电线杆,可以在其顶部安装避雷针,将雷电引离电线杆,降低雷击的风险。
对于电力设备和通信设施等关键设备,可以采取绝缘措施,减少雷击对其造成的损害。
三、人员防护措施雷电对人体的直接威胁是非常严重的。
在雷电激发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电流,对人体产生致命的伤害。
因此,人员在雷电天气下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当出现雷电天气时,人们应该尽量避免外出,在室内等安全场所躲避。
如果不得不外出,应该迅速找到躲避雷电的地方,如建筑物内部、低矮的地方等。
其次,避免在雷电天气下接打电话或使用其他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可能会吸引雷电,增加人员被雷击的风险。
此外,人们在户外进行活动时应注意防护措施。
避免在高地、空旷的地方停留,选择低矮的地方躲避。
防雷电应对处置方案

防雷电应对处置方案背景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不仅会对人造设施造成损失,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防雷电应对处置方案,以避免雷电造成的损失。
预防措施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建筑物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因此需要为其安装防雷设备。
在建筑物中通常会采用以下方式:•安装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对外界放电电流流入建筑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有效降低建筑物受到雷击的概率。
•建筑物周围树立防雷杆。
防雷杆会吸收大部分雷电,并将电流充分导入大地,降低建筑物外墙受到雷击的概率。
人身防护措施当我们身处野外或户外时,若遇到雷暴天气,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保护自己:•避开高处和孤立物。
避免在树下、山顶、灯杆下、游泳池边等地方逗留,尽量躲在安全的地方。
•避免在雷暴天气中接触水。
若需要跨过一个有水的地方,应利用橡胶鞋穿过,避免将身体暴露在水面上。
•在雷暴天气中不要使用有线电话和电视。
处置方案如果在雷暴天气中,建筑物被雷击或人身受伤,那么我们应该马上采取以下措施:人身伤害•阻止任何人靠近被雷击者。
•检查被雷击者的呼吸和心跳,若有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马上送往医院。
建筑物损坏•立即切断电源和煤气阀门,以免擦伤或火灾。
•将大门、窗户等开放,以免建筑物被风吹倒或塌陷。
•对被波及到的房间进行检查,看看邻居是否需要帮助,如有需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协助处置。
结论防雷雷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需要建设成一系列的防雷设施,以减少雷电对我们的危害。
若遇到雷电,我们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以减少雷电造成的损失。
雷电触电的人身防护

雷电触电的人身防护雷电触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因为雷电具有高电压和高能量,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在雷电天气中,人身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雷电触电的人身防护的一些重要措施和建议。
1.寻找安全的避雷位置:雷电天气时,最重要的就是寻找一个安全的避雷位置。
人们应远离高大的物体、高耸的建筑物、树木和金属结构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被雷电击中的风险。
一般来说,室内是较为安全的场所,一定要及时进入室内或者其他避雷设施。
2.避免在雷电天气中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在雷电天气下不得不进行户外活动,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并确保有适当的避雷设施和避雷器材。
同时,需要及时中断活动并尽快寻找安全避雷的地方。
3.避免在开放区域逗留:避免在开放区域,如空旷的草地、田野、河边等地方待在雷电天气中,因为这些区域通常是雷电最容易击中的区域。
如果必须待在这些开放区域,应选择地势低洼的地方,并尽量趴在地上,以减少触雷的可能性。
4.不要接近高耸物体和金属结构:雷电通常会首先选择高耸的物体和金属结构作为击中目标。
因此,人们应尽量避免接近这些物体,如电线杆、铁塔、铁轨、树木和金属栏杆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持有金属物体时,尤其是大面积导电物体时,要立即放下。
5.避免靠近水面:雷电与水面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在雷电天气下,应避免靠近水面,如湖泊、河流、游泳池等。
雷电触电时,水的导电性会增加,因此在水中的触电风险更高。
6.不要在雷电天气下使用金属设备:雷电对金属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在雷电天气下,应避免使用金属设备,如手机、电脑、电动工具等。
同时,也应避免使用金属装饰品、金属饰物和金属首饰等。
7.如果被雷电击中,应迅速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如果不幸被雷电击中,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首先,应当迅速将被雷击的人转移至安全地点,远离雷电的范围。
然后,检查被害者的呼吸和脉搏情况,如有需要,则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最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防雷避电防护措施

防雷避电防护措施1. 引言随着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的普及和发展,雷击和静电问题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电力故障。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雷避电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雷避电防护措施,以提供帮助和指导。
2. 预防雷击的基本原理雷击是由于云与地面之间的电荷差异而引发的自然现象。
为了预防雷击,我们需要了解雷击的基本原理。
2.1 雷电生成机制云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电场引发了闪电的产生。
在云内部,水分子撞击形成电荷分离,形成正负离子。
正离子往往聚集在云顶,而负离子聚集在云底部。
同时,地面也积聚了一定的电荷,使得地面成为电势较低的一侧。
当电场强度足够高时,云与地面之间会发生放电,形成闪电。
2.2 雷电预防原理雷电预防的基本原理是减小云与地面之间的电场差异,从而降低雷击的概率。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实现:•建立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地面的电荷导入地下,减少地面电势,从而减小云与地面之间的电场差异。
•安装避雷针:避雷针会吸引雷电,将其导入到地面,减少雷电直接打击建筑物的风险。
•增加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导电材料,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墙上,能够将雷电沿着导电路径引导到接地系统,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
•使用防雷设备:通过使用合适的防雷设备,如防雷网、防雷皮、避雷器等,可以有效地分散和吸收雷击能量,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 静电防护措施除了雷击,静电也是造成电力设备故障和人员伤害的常见原因。
为了有效防止静电的产生和释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防护措施:3.1 防止静电的产生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电荷的积聚和分离。
为了防止静电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湿度:保持环境湿度在适宜范围内,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
•使用导电材料:在工作场所使用导电材料,可以帮助电荷的导电和释放,减少静电的积累。
•地面接地:建立良好的地面接地系统,能够将积聚的电荷导入地下,减少静电的产生。
3.2 防止静电的释放静电的释放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
矿区雷电防护措施

矿区雷电防护措施引言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经常发生在大气层中,特别是在雷暴云中。
对于矿区来说,雷电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旦遭受雷击,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因此,在矿区中采取雷电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矿区雷电防护措施。
1. 真空式雷电防护器真空式雷电防护器是一种常见的矿区雷电防护设备。
它利用真空管的导电性能,将雷电引导到地下,避免雷击危害。
真空式雷电防护器主要包括导体、绝缘体和接地装置等组成。
当雷电发生时,真空管能够迅速引导雷电到地下,保护矿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接闪器接闪器是另一种常见的矿区雷电防护设备。
它主要通过接地导体将雷电引导到地下。
接闪器通常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的边缘,当雷电靠近时,接闪器能够立即将雷电引导到安全的地方,防止雷电危害。
接闪器的设计和安装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防护效果。
3. 可燃气体防护可燃气体是矿区常见的一种危险物质,当雷电发生时,容易引起可燃气体的泄漏和爆炸。
因此,在矿区中进行雷电防护时,需要特别注意可燃气体的防护措施。
常见的措施包括加强可燃气体的泄漏监测和防护、增强设备的防爆性能等。
4. 建筑物防护雷电对于建筑物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金属结构建筑。
因此,在矿区中进行雷电防护时,建筑物的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建筑物防护措施包括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增加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加强建筑物的耐雷击能力等。
5. 人员培训雷电防护不仅仅依靠防护设备和措施,还需要对矿区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雷电防护知识的普及、操作规程的训练、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
只有通过科学的培训,矿区人员才能够正确判断和应对雷电威胁,保护自身和设备的安全。
结论矿区雷电防护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安装雷电防护设备、加强可燃气体防护、进行建筑物防护以及进行人员培训等。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矿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降低雷电带来的风险。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篇一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理解的重要知识。
直击雷防护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宏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
那么防护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呢?今天佰佰平安网就带大家来理解一下这一自然灾害平安小知识。
直击雷的主要防护措施是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消雷器等保护措施。
1、避雷针: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防止雷击的装置。
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
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
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部分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开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2、避雷线:避雷线实际上叫做引雷线可能更合理。
避雷线是约定俗成的称呼。
它的工作原理和避雷针是一样的,它是架设在通信线路上方的金属导线,并接地良好。
又称它为架空地线。
它能有效地将雷电的放电引入大地。
3、避雷带、避雷网:在建筑物上沿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的金属网格,主要用于保护高大的民用建筑。
篇二直击雷防护直击雷防护是防止雷闪直接击在建筑物、构筑物、电气网络或电气装置上。
直击雷防护技术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宏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的过程中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影响的防护技术,是防雷体系的第一部分。
防雷直击雷防护技术以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为主要,其中避雷针是最常见的直击雷防护装置。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部分电场强度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开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雷电防护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要求

雷电防护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要求雷电是一种强大而破坏性的自然现象,经常会在建筑施工场地上出现,对工人和设备的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为了保护工人和施工项目的安全,有必要在建筑施工中采取适当的雷电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雷电防护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要求。
1.建立合适的雷电防护系统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建立一个合适的雷电防护系统是必要的。
该系统应由专业人员设计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雷电防护系统应包括避雷针、接地系统和过电压保护装置等组成部分。
避雷针是一种常用的雷电防护设备,它能够将雷电击中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
接地系统则用于将雷击过电流引入地下,以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过电压保护装置则用于在雷电击中时限制电压升高,以避免电气设备受损。
2.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在建筑施工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也是防止雷电危害的重要环节。
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建筑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雷电冲击对建筑物的影响。
其中,金属材料是最常见的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之一。
在建筑物的结构中加入金属材料,例如铝板、铜杆等,可以有效地引导雷电击中的电流,并将其排放到大地。
此外,建筑中使用金属屋面、金属窗框等也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雷电保护。
3.合理安装避雷设备除了合适的雷电防护系统和建筑材料,合理安装避雷设备也不可忽视。
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避雷装置的布置。
首先,需要合理选择避雷针的位置。
避雷针应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尽可能接近建筑物的最高点。
其次,在建筑物周围应设置避雷网,以增加雷电击中避雷针的概率。
此外,还需要合理安装接地装置,并确保其与避雷设备之间的连通良好。
接地装置应埋设在地下,以提供良好的导电路径,确保雷击过电流能够迅速引入地下。
4.培训和意识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意识提高也是确保雷电防护安全的重要环节。
施工人员应接受雷电防护的相关培训,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雷电防护警示标识,提高工人的意识。
工人应严格遵守雷电防护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雷电防护操作规程

雷电防护操作规程雷电防护操作规程1. 目的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灾害,对人类和设备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雷电防护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规程旨在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雷电灾害对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在雷电频繁发生的区域内从事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员、工作人员等。
3. 操作程序3.1 预防措施3.1.1 建立规范的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网等。
定期检查并确保其工作正常。
3.1.2 定期开展雷电防护演练,提高人员对雷电灾害的应对能力。
3.1.3 室内工作时,要确保建筑物配备良好的接地设施,并及时清理阻挡雷电的障碍物。
3.1.4 室外工作时,要尽量避免处于高处、敞开的空地上,尤其是在雷电频发地区。
3.1.5 在雷电频发地区,尽量不要使用金属制品和导电性材料,以减少雷击概率。
3.2 应急处置3.2.1 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及时疏散到防雷设施完善的地方。
3.2.2 在雷电来临时,尽量躲到无雷电的建筑物内,远离窗户和金属物体。
3.2.3 如无法躲避雷电,应蹲下,尽量使自己与地面保持较小的接触面积,以减少电流通过身体的概率。
3.2.4 在雷电过后,检查环境和设备是否受损。
如有损坏,及时报修或更换。
4. 管理要求4.1 修订和完善防雷装置和预警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4.2 定期组织防雷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3 对新员工进行雷电防护培训,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人员对雷电防护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4 定期组织防雷演练,加强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
4.5 建立雷电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对事故进行彻底分析,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5. 相关责任5.1 管理人员要负责制定和完善防雷措施,并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5.2 所有工作人员要遵守雷电防护操作规程,参加相关培训和演练。
5.3 对于违反雷电防护规定的人员,要进行相关责任追究。
6. 结束语雷电是一种不可控制的自然现象,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雷电灾害对人员和设备的损害。
雷电防护小技巧

雷电防护小技巧雷电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自然现象,经常伴随着狂风暴雨,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保护自己和财产的安全,在雷电天气中,需要掌握一些简单但重要的防护小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有效的雷电防护小技巧。
1. 雷电中室外活动的安全雷电来临时,最好避免进行室外活动。
如果无法避免,需要找到一个安全的躲避处,如低洼地带或建筑物内部。
避免待在高出于地面的开放区域,如山顶、高处的树木下、露天游泳池旁等。
还需避开金属物体,如高杆、护栏、电线杆等。
2. 室内安全措施在雷电天气中,室内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确保个人和财产的安全。
首先,要确保室内设备和电器正常运作,及时检修维护,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其次,室内如果有大窗户或玻璃门,最好用窗帘或遮光布遮挡,以防闪电进入室内。
此外,不宜使用电器和水龙头等导电物品,以免被雷击。
3. 雷雨中的交通安全雷雨中驾驶汽车是一项很危险的行为,因为汽车的金属外壳可以成为雷击的目标。
如果不得已需要开车,可以采取以下安全措施:尽量避免停在露天停车场,最好选择避雷设施齐全的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如果在开车途中遇到雷雨,可以就近停在安全地点,离开车辆远离金属部件;不要停在高出地面的地方,如桥梁或高架路。
4. 室外设施的防雷措施在雷电天气中,公共设施也是需要进行防护的。
例如,高楼大厦的屋顶通常会安装避雷装置,以防止被雷击。
在露天运动场馆和户外活动场所也需要考虑雷害风险,并相应地采取防护措施。
公共交通工具如火车站、机场等,也应配备绝缘和接地设施,以保护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5. 雷雨中的室内安全措施在雷雨中,室内的设施也需要进行防雷措施。
首先,要确保屋顶的建筑材料具备防雷性能,可以采用导电材料或安装避雷装置。
其次,需要为电器设施配备过流保护和过压保护装置,以防止电气设备在遭受雷击时损坏。
此外,室内的电话线路和电线路也需要有相应的防雷装置,避免雷电引起的火灾和人身伤害。
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雷电是指在大气中形成的电荷不平衡时产生的强烈放电现象,其能量巨大且具有破坏力,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1.建立防雷标准和规范为了保障雷电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防雷标准和规范。
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防雷要求、接地装置的设计与安装、防雷网的构造和电缆的布设等。
通过建立防雷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防雷措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合理设计和安装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防雷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雷电冲击到地下,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损害。
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接地系统的布置和安装位置。
通常,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应包括主接地网和设备接地网。
主接地网是将整个建筑物与大地连接起来的重要部分,设备接地网则是将电气设备与主接地网连接起来。
3.安装避雷针和防雷装置为了增强建筑物的防雷能力,可以在其顶部安装避雷针或者防雷装置。
避雷针具有导电能力,当雷电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会迅速将其引导到地下。
而防雷装置则是通过分散雷电能量和减少雷电击中建筑物的概率来起到防雷作用。
通过安装避雷针和防雷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雷能力,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害。
4.加强设备和电缆的绝缘防护雷电对设备和电缆的绝缘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因为雷电击中设备和电缆时,会产生非常高的电压。
为了防止雷电对设备和电缆造成损坏,必须加强其绝缘防护。
可以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绝缘材料和绝缘设备,并定期进行绝缘检测和维护工作。
通过加强设备和电缆的绝缘防护,可以有效降低雷击造成的风险。
5.定期检测和维护防雷设施为了确保防雷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必须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工作。
可以委托专业的防雷检测机构进行定期的防雷检测,对接地系统、防雷装置、绝缘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用电与 雷电防护
主讲人:
培训内容
1 2 3 4
雷电的形成及其防护 配电系统及建筑物用电 建筑物防雷
UPS
雷击输电线路
雷击变电站
雷击建筑物
雷击地面
雷电的形成及其防护
1 雷电的形成
大气电学: 18 世纪中叶,美国人富 兰克林通过风筝试验,证实了大气中雷 电的本质就是电。伴生电磁现象。 空间电荷:雷云密集( 500-600m ) - 空间某种同性的电荷聚集,大量的异 性电荷在低空被感应、聚集。 雷电先导:雷电的发展过程就是空 间电荷移动的过程(雷电流),在建筑 物、地面等周围的空间电荷也随着发展, 形成雷电先导。 能量消散:雷电和感应的电荷一旦 “导通”,巨大的雷电能量将被释放。
等电位连接
为什么??? 人身和设备安全!!!
《雷电与避雷工程》一书对等电位定义"等电位连接是把建筑 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如混凝土内的钢筋、自来水管、煤气管 及其它金属管道、机器基础金属物及其它大型的埋地金属物、电缆 金属屏蔽层、电力系统的零线、建筑物的接地线统一用电气连接的 方法连接起来(焊接或者可靠的导电连接)使整座建筑物成为一个良 好的等电位体。"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 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 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防静电 接地
系电保护装置(避雷针、 避雷线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 雷电流而设的接地。 雷电能量的释放通路,冲击 接地电阻-电阻率的要求。
降阻剂腐蚀
培训内容
1 2 3 4
雷电的形成及其防护 配电系统及建筑物用电 建筑物防雷 UPS
配电系统及建筑物用电
接线制 配电系统:用户
保证电能质量
正常 工作
蓄电池充电 (浮充电状态)
蓄电池放电
蓄电池的维护
蓄电池的维护
另外:性能测试-充放电试验。
2018年业务培训
谢 谢
2
4
380V配电系统接线
TT、TN和IT三种形式。 TN系统又分为TN-C、 TN-S及TN-C-S。 例如:零线不带电(N)、 设备金属外壳接地(PE)。
建筑物(群)配电变压器-配电室
培训内容
1 2 3 4
雷电的形成及其防护 配电系统及建筑物用电 建筑物防雷
UPS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
第一类 重要性、使 用性质、发 生雷电事故 的可能性和 后果
城市配电网10kV架空输 电线路或者电缆入户, 经过配电变压器逐一降 压,变为380V(220V) 市电,供给用户。
1 3
三相:ABC或UVW; 三相四线制: ABC+N; 三相五线制: ABC+N+PE;
设备功率
220/380V:相电压和线电压, 用电负荷功率要求P=UIcos ∮、P= √ 3UIcos ∮; 家用电器为例-热水壶、冰箱、 大功率热水器; 线路通流能力:敷设方式(强弱 隔离、热力管路)、截面积;
2
措施之一:堵
保护措施及装置:避雷针(接闪针)、避 雷带(接闪带)、电涌保护器等 。 原理:雷电发展过程中将低空(建筑物、 地面)感应异性电荷、形成雷电先导,建筑物 越高、越突出的结构将越容易形成放电通道。 避雷针:引雷、牺牲自我,保护设备、建 筑。
3
措施之二:疏
保护措施及装置:接地装置及其引下线 (建筑物钢筋结构)。 原理:遭受雷击或者引雷之后,巨大的 雷电能量需要引导装置疏导到大地,能量得到 释放。 接地装置:电气性能良好、接地电阻小。
培训内容
1 2 3 4
雷电的形成及其防护 配电系统及建筑物用电
建筑物防雷 UPS
UPS
容量蓄电池 蓄电池 维护 系统 构成
意义
意义 :交流不间断电源;电能存储 - 故障或者停电的不可预见性 - 重要负荷不间断供电; UPS 容量 :蓄电池的容量 - 负荷水平决定(控制、信号、监控等设备或者仪器用电,消防、 照明用电) - 蓄电池串并联实现 - 端电压和电池容量( 110/220V 、 -Ah ) - 设计时考虑、 新增负荷需要核算或者扩容;
技术指标
外部防雷装置的构成
引雷装置:接闪器 - 接闪杆、 接闪网、接闪带、接闪带及金属 屋面、金属杆构成(或建筑物钢 筋结构) - 良导体。 能量疏导或者传递介质:引 下线。 消散装置:接地装置 - 接地线 (引接至建筑物内)和接地极 (竖直埋入土壤中)构成; 能量的吸收:大地 - 土壤电阻 率。
第二类
第三类
技术要求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外部防雷(直击雷)、内部防雷(闪电感应、防反击、 防闪电电泳侵入和防人身安全)及防雷击电磁脉冲(建筑物内部设备、线路 引起的感应-侵入建筑物内)。 保护间距:接闪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空间和地中距离;滚球半径——不易过 远过近。 敷设方式:环状敷设,水平接地体、竖直接地体长度均有要求。 接地干线的连接:不少于两处。 接地电阻:防闪电感应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欧姆(一类)。 电泳保护器(SPD):钳制暂态电压、泄漏电泳电流的非线性器件-防止冲击、 能量释放。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R=
U I
接地的分类
电力系统的一点或者多点的 功能性接地; 分为有效接地系统:系统的 零序和正序电抗之比∈( 0,3 ), 而零序电阻与正序阻抗之比不应大 于1。 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 故障电容电流≤ 10A ,不接地;> 10A 采用谐振接地 - 补偿后残留< 10A;分布式补偿、小电阻接地方 式-二十五项反措; 不同接地系统,工频接地电 阻、跨步电压、接触电压要求不同。 GB50150-2016 :接地电阻 不满足要求时,再行测量跨步、接 触电压;定义变化( 1.8-2.0m 、 0.8m-1.0m)。 为电气安全, 将系统、装置或设 备的一点或者多点 接地;接地端子、 底座和外壳、架构 及低压配电系统的 等电位连接。 可不接地→应 接地—地震要求。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 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 2、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3、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 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 0.01次/a,且小于或等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 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 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4、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 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于0.25 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 5、具有 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 性工业建筑物。 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4 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 6、在平均雷暴日大于 、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 7、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小于或等于 15d/a的地区,高度在 20m 及以上的烟囱、 8、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05次/a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 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5、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 9 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 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 般性民用建筑物。 要防雷的 21区、 22 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10、地基 GPS 野外监测墩。
1
构成
2
接地 分类
3
接地 电阻
避雷针
避雷针 接地引入线
设备 接地排
接地排 接地总汇集线 地面 地下 接地引入线
接地体
接地电阻
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 接地电阻值体现电气装置与"地"接触的良好程度和反映接地网的规模。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及大地” 的等值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