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PPT全册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
1
.
2
.
3
大雁南飞
.
4
白雪皑皑
.
5
“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 通过草木昆虫呈现出不同的情景,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季节的变换 更替,能够据此来安排各种活动。 自然界就像一个智者,人有人言, 鸟有鸟语,大自然以它独特的语 言向我们展示了它丰富多彩的内 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
.
6
.
7
古 麻雀囤食要落雪。 代
农 谚
蚂蚁垒窝要落雨。
选 粹 燕子低飞要落雨。
.
52
古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代 龟背潮,下雨兆。
农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谚 选 泥鳅静,天气睛。 粹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
53
①“清明前,开秧田”,根据节气来确定开 秧田的时间。
②“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物候现象 来确定点豆种瓜的时间。
用准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用准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的语言写出一段你眼中的的语言写出一段你眼中的春夏秋冬的景色春夏秋冬的景色33收集身边的农收集身边的农谚有关物候的谚有关物候的诗文或记录身边诗文或记录身边的物候现象说的物候现象说说它们包含的物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 穿越到一个陌生的时空, 你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时 何地,你将如何判断季 节呢?
六天。
.
43
(4)分类别
影响物候的四 个因素……首先 是纬度……
作用:运用了分 类别的说明方法, 条理清楚地说明 了影响物候的因 素有哪些。主次 关系如何。
.
44
(5)举例子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 南约1°,但是在大连, 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 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 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 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 无几,但烟台靠海,春 天便来得迟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共35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共35张PPT)
3.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一滴水”的游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讲授新知
4.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交代一滴水的前身——一片雪。 第二部分(2-14):写小水滴的旅行过程以及它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15-16):小水滴经过了丽江,奔向茫茫的大海, 开始新的旅途。
讲授新知
一、朗读第一部分,说说水的蜕变经历了几个过程? 雪—冰-水。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身份来源,实际
讲授新知
(2)在街道:银匠“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玉器店老板挂出了翡翠;
字画店老板卖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
讲授新知 (3)在院子里:浇花人给兰花浇水;楼下正屋,主人
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拍照;楼上的客人和 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
精神风貌:和谐、融洽
讲授新知 (4)晚上,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
讲授新知 5.丽江不只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丽
江的民俗民风更美。请找出描写丽江人与游客的活动场景, 说说这些场景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1)在山下:马帮在驿道来往。几座小山前,人们正 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牧 羊人在草甸上放牧牛羊。
精神风貌:勤劳、热爱生活
作者从视觉的角度来描绘丽江古城的繁华,五彩斑斓,五光十色; 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丽江人民的闲适与怡然自乐;从触觉的角度写出夜晚 水的冰凉。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讲授新知
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1.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 2.将自己比作水,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艺 术魅力; 3.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易于作者更直接 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4.以“一滴水”为线索,可穿越历史时空,纵贯疆域,从不同角度、多层 面地介绍丽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城市建筑、人物风情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雁归来》PPT说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雁归来》PPT说课教学课件
总结说明的对象和特点,体会本文的生动 描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 合的写法,提高分析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环境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了解作者在描写大雁时对拟人手法的运 用。 3、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5、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处在分娩的剧痛之中,冰体光辉地消融 只为释放几尾淡淡的游影,赤裸的脚 抚触河岸泥色的酮体,他松弛的毛孔微微扩张
浓绿的汗滴从中渗出 空洞
听见卵石空洞的肠音, 又或是钓翁胸中一颗 遇 飐则鸣的心,我奔跑着想 加入迤迤而行的,归雁之 列
却没有一声暗哑的叹 息,作为远寄的邮票。
研讨与练习答案
一、作者描写了南飞的大雁,描写了冬季的 大雁,描写了大雁归来的情景,描写了春雁觅食 过程的鸣叫,描写了孤雁,描写了四月夜间大雁 群居的鸣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 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2、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D)
A.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保持缄默。 B.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 的头上高高飞过。 C.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 着从空中落下来。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 辑质量。
3、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
建议他去道歉,可以这样说(B )
(1)十一月南飞 (2)三月的大雁 (3) 大雁归来 (4)春雁觅食 (5) 孤雁 (6)四月夜间大雁的集会
字里行间充满着爱鸟之情。
2、如何理解“它的来临,伴随着一位切 断了其后路的先知的坚定信念”?
“坚定信念”是指经过迁徙到达目的地 之日,准是春回大地之时。迁徙之前,远在 千里之外,而且要把迁徙的时间计算在内, 它们就能断定目的地的季节,所以说“先 知”。“切断了其后路”,意思是大雁不像 主教雀或花鼠,它们一旦迁徙,“要想撤回 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是有进无退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蒹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写作 学写读后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 社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 春酒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3*安塞腰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恐龙无处不有
9 桃花源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0 小石潭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1*核舟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4*庆祝旧历元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写作 学习仿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任务一 学习演讲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3 最后一次讲演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2《诗经》二首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24张PPT)
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中国作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 族文学委员会主任 。2022年度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
2012年6月,阿来第3次来到丽 江,探访了当时还在建设中的高山 植物园。回到丽江,他应友人之邀, 应允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的有关丽江的文章,面对众多写丽 江的佳作,他觉得“这篇文章是非 写不可了,如何着手,依然心下茫 然,”最终,他写出了这篇脍炙人 口的优美文章。
阿来,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中国当代 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 文学委员会主任。
他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1994 年冬,完成首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1998年,《尘埃落定》由人民文 学出版社出版 。2000年,凭借《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9年3月,当选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兼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 员会主席团委员 ;同年,出版长篇小说《空山》。2014年,出版长篇非 虚构作品《瞻对》。2018年,凭借《蘑菇圈》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 小说奖 。2019年,长篇小说 《云中记》创作完成 ;同年,《尘埃落定》 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021年4月,担任第四届宝珀 理想国文学奖评委, 同年,6月3日,担任首批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大使 。
引人入胜;宾主交欢,歌舞升平。

文章以水滴“自述往事”的方式,叙写它由高而下,从 雪峰直入地下的经历,将丽江的地理环境、自然风景、历 史发展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以再次醒来的水滴“旅途记 事”的方式,描写现在,写出了丽江的当代风貌、文物古 迹、民风民俗。因此文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第1~5段 写自述往事(时间维度);第6~16段写其旅途记事(空间 维度)。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课件(共31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课件(共31张PPT)

三、析人物,解乡情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 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用什么语气读?)
朗读指导:要读出偷的感觉,征求阿发的意见,因 为是偷,所以声音要低;也因为要偷,所以兴奋。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
(此处猜读)自私版的阿发会怎么说? 大方版的阿发会怎么说?
再看,他嘴上和老六一说着话,心里还想着 水中的虾呢。双喜连钓虾的注意力都没有转移呀! 可见,他坦然的很呀!内心坦荡荡。
三、析人物,解乡情
被偷者不觉得是偷,偷者也不觉得是偷,这 是一个怎样的平桥村?村民有怎样的共性?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善良无私……
一会儿的功夫,淳朴善良的平桥村民都成了大 家的好朋友了!
二、看社戏,谈感受
1我们先来到戏台前,请同学们速读课文17----21 段,边看边画出迅哥儿最想看什么戏,再圈出他看到 了什么角色的戏。
铁头老生不翻跟头 小旦咿呀呀呀呀的唱 很老的小生 红杉小丑 老旦不断地唱
扮蛇精、 跳老虎
2、大家说这出戏好看不好看?从文中找出迅哥儿和同 伴们的感受的关键词。
疲倦、打哈欠、最怕的东西、扫兴、担心、忍耐、吁 气、熬不住
偷老六一家的吧。我娘知道了还要哭骂的。 偷我们家的吧
三、析人物,解乡情
现实版的阿发呢,我们来看:“且慢,让我来 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做了一个动作“摸”。结 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这是一个什么版本的阿发呢?
淳朴无私、热情纯真的阿发
xǐnɡ xū 归省 吁气
hánɡ 行辈
fú 凫水
dài 怠慢
chán 潺潺
juàn xiànɡ jiū 家眷 旺相 纠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壶口瀑布》 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壶口瀑布》 课件(共22张PPT)
移 正沸着的水。……什么也看不见,什么 步 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 换 突然就要出现一洪峰将我吞没。于是,
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
景 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
跳……(第2段)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 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 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 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 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 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 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 不可测,这便是“壶口”。……(第3段)
相挤着、撞着,
,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霎时碎


改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
着、撞着,
,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霎时碎成 。
为何要为使用这么多叠词?
叠词的使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另 外,增加了气势,让人充分感受到壶口瀑布水的气势磅礴的特点。
任务二 【关注“所见”】 壶口瀑布的石
……近到远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 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
比水,定但至点柔换至景和的,水作一者旦被的压立迫足竟会点这不样变怒不,可而遏从。原不来同这柔角和度之描中只绘有不宽同厚绝方无位软景弱,物当。她忍耐到
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 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俯 自己脚下
河心



仰 下

统编(部编)版初二语文8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社戏 课件(33张ppt)

统编(部编)版初二语文8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社戏 课件(33张ppt)

三次波折: 叫不到船,不准和别人 去,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
八叔公的船回来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 二、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 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 喜”。)
易忽略的精彩处
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句
第一盼望——急得要哭——我似 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 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渲染沮 丧)——不钓虾,东西也少吃, 不开口。——高兴(烘托社戏对 儿童的吸引力)
一公公的形象。
看得出来,他对孩子们偷吃他的豆 并不怎么介意,还笑道:“请客— —这是应该的。”迅哥夸奖他的豆 好吃,他又感激又得意。因为细心 播种、耕作的成果受到肯定,他就
这么高兴,这正是劳动者淳朴厚 道本质的表现。
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 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 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 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 的好戏了"?
点 磕 退后 上前 架
(2)第11自然段抓住景物特 征进行描写,充分调动多种感 觉器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融情人景,描绘出一幅十分优 美的“水乡月夜图”,既表现 出“我”心情的愉快,又表现 出“我”心情的急切,非常传 神。
视觉:豆麦“碧绿”、连山“淡黑”,
月色朦胧在水气里,依稀的赵 庄,几点火;
嗅觉: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听觉:"潺潺"的水声,小伙伴的说笑、
嚷声,远处的"歌吹"。
感觉: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使我的
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 藻之香的夜气里。
修辞手法:
比喻。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比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 (以动写静,烘托出“我”急 迫的心情)
阅读14~21段。讨论: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 到农村居住过,和许多农民亲 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 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 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 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 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 看成就是鲁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6张PPT)

第4自然段 —打比方、作比较
第9自然段 —举例子、下定义
第5自然段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第10自然段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2.体会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把大地人格化,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 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大地苏醒的生 动画面,勾勒出了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

2.本文是什么文体?
事理说明文
3.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物候”和“物候学”
4.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5.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 业生产上。

2.第一段中哪些景象属于“大自然的语言”?

• 冰雪融化
• 叶子变黄

• 草木萌发
• 北雁南飞
• 花开放 • 候鸟归来 • 植物孕育果实 • 果实成熟
• 昆虫销声匿迹 • 衰草连天 • 风雪载途 • ……
3.第一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标出有关词语。
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夏季、到了秋天、准备迎接寒冬
5.说明经度差异的例子为什么举了两个?
因为一般人以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 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不 利于读者理解,举两个就确信无疑了。
举例的多少,决定于理解的难易。
6.什么叫“逆温层”?为什么会有“逆温层”?
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 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ppt教学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ppt教学课件
这一节艺术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此节呼应 前文,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在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 达了作者内心的愿望:继承革命传统,发 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人。1945年,他和丁毅等集体创作了 剧本《白毛女》。他的作品《回延安》《放声 歌唱》《三门峡歌》都是深有影响、脍炙人口 的名篇。著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 《放歌集》等。
板书设计
回延安

忆延安

话延安

看延安
颂延安
激动
感激

真挚


喜悦

热爱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作业: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
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 的诗人的情感。
1.通过动作描写抒发情感: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中一“抓”一“贴”这
第二节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学 习比兴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2.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了解时代背景,深入 理解诗歌内容。
3.感受作者抒发的浓郁的故乡亲情,培养爱家爱国的 情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9课 《登勃朗峰》课件(共4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9课 《登勃朗峰》课件(共44张PPT)

融洽
打嗝

róng
隔( )
隔断

遐( )
遐想
xiá
形近字
词语解释
【焦炙】
形容心里像火烤一样焦急。
形容车行走时的声音。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
物品的用处和它的价值相符。
从高处往下看。
险峻陡峭。
【辚辚】
【络绎不绝】
【灼热】
【物有所值】
【俯瞰】
【巉峻】
【霓裳羽衣】
气势宏伟 高耸入云 直插云霄
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第4段写勃朗峰周围的山峰: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周围的山峰比作“纤指”“塔糖”,直观形象,表现了山峰形态多姿、奇形怪状的特点。
翌日 俯瞰 妩媚 皑皑 颠簸巉峻 拾阶 霓裳羽衣 沟壑 醺醺纷至沓来 络绎不绝 轻歌曼舞
màn

shè

kàn
chán

chánɡ
ái


luò yì
xūn
字词学习
品析课文
作者在登勃朗峰的途中看到了哪些美景?请找出这些句子并赏析。
第2段写脚下峡谷。
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出了峡谷美不胜收的奇景。
第3段写勃朗峰:白雪覆盖,日照其上,光艳耀目。
指仙人的衣服。
完全跟过去一样。
名称或名声和实际相符。
形容高大雄伟。

第1课《社戏》课件(共4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课《社戏》课件(共4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盼望→急得要哭→沮丧→高兴→沮丧→兴奋、激动
【品读“戏前波折”,体味童真童趣】
问题3: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心情的? 有哪些表现形式?
(1)直接表现。例如第五自然段中“我急得要 哭”,直接表现出我看不上社戏的焦躁心情。 (2)用幻想表现。第六自然段中,作者写道, “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并且知道他们在戏台 下买豆浆喝。” (3)用行为表现。第七自然段中,作者“不钓虾, 东西也少吃”,叙述自己的日常生活已经受到影 响,表现自己的沮丧和难过。 (4)用对比展现。第七自然段中,看过戏的小伙 伴“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
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看社戏前的波折 3.夜航看戏所见所感 4.赵庄看社戏 5.归航偷豆 6.六一公公送豆
【完善情节,梳理事件】
问题3: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 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
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月夜行船→ 赵庄看戏→回航偷豆→六一送豆
【再读课文,回味“好戏”】
河流就是大川, 而水坑就是大海。
当孩童仍是孩童, 不知自己还只是孩童。
以为万物皆有灵魂, 所有灵魂都是同一的,没有高低上下之分的。
【大胆开麦】你在童年最喜欢、最期待的一件事是什么?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自豫才,浙江 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
代表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等等。本文选自《呐喊》。
【认识平桥村】
问题3:小住平桥村与后文写我去赵庄 看戏有何联系?能否删去?
1.交代了去看社戏的时间(夏天)、地点(离 平桥村不远的赵庄)、缘由(春赛); 2.引出了一同去看社戏的小伙伴; 3.表现出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愉快,为下文看 社戏的期待做铺垫。 小住平桥村一段与后文看社戏有紧密联系,不 能删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无处不在》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无处不在》PPT课件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恐龙化石的分布
古生物学
“板块构造”理论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 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想一想:作者把这两句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 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开头突发议论,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用“紧密相连”“影响”等词语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今天,让我们跟随阿西莫夫的脚步一探究竟。
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出生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 近的彼得罗维奇小镇。他自小喜欢读科幻 小说,15岁时写就过一篇科幻小说,同年 考入哥伦比亚大学。18岁那年,即1938年, 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 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 有力证据。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合作探讨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 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补充交代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 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的互补性,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 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
“大约”一词表示推测,因为年代久远,所以不可能用 确定的数字。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 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似乎”一词表示推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舒适”一词形象生动地说明早期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很适合 恐龙的生存。
结构梳理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6 恐龙无处不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统编(部编)版初二语文8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社戏 课件(共23张PPT)

统编(部编)版初二语文8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社戏 课件(共23张PPT)

知识链接
3.绍兴十大风情之一––水乡社戏。
鲁迅对孩提时代看过的故乡社戏始终未能忘怀,称赞备至。对社戏有过动人的描绘和精 辟的论述。绍兴的水乡戏台,大都构筑在土地庙之类寺庙前的河上,故称“河台”、“万年台”。 鲁迅在《社戏》中说,外国人以为中国戏的“大敲,大叫,大跳”,不适于剧场演出,但若在野 上演出,“远远地看起来”,却“自有他的风致”。《龙虎斗》《游园吊打》是很能体现绍剧特 色的戏,历来为绍兴观众所拍手叫好。
写作背景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 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 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 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 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容于融于作品中。
②略写:小旦、小生的表演。
课文精讲
7. “我”所急切想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不好看。 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没翻; 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③最怕看“老旦”,他并不停地唱着。 以上是正面表现戏不好看
另外,文中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 些动作神态描写,则是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②以动衬静; ③由远及近。
1.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课文精讲
作者采取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十分突出。作者 成功地塑造了一群纯朴可爱的农村孩子形象,他们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其中最突 出的就是双喜。他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 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对六一公公的描写,着墨很少,但仅有 的几笔勾勒,运用语言、动作描写极其准确,表现了他宽厚、纯朴、好客、热情的特点。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0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0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地方看出是“泛舟”游赤壁的?
• 答:①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速度慢
• ②从“舟尾横卧一楫”可知船随水行 • ③从两舟子的神情动作可知在泛舟
• 3,文章最后一段总计核舟,运用了什么写 法?有何作用?
• 答:总计核舟的人、物、字,与“而计其长 曾不盈寸”形成鲜明对比,运用侧面,衬托 的写法,高度赞叹了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 艺。
中心
本文作者通过介绍一件精美的工 艺品——核舟,抓住了核舟的体 积小、容量多、技艺巧的特点, 细致地描写了它的艺术形象,赞 扬了雕刻家的精巧构思和高超技 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 的卓越成就。
左手倚一衡木:同”横“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
中轩敞者为舱 :(名作动:高起) 石青糁之:(名作状:用 石青)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名作动:戴着高高 的帽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 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
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 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 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
• (佛印)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 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 他左臂挂着念珠并靠左膝上。念 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 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 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 船工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 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 脚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
• 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 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 紧靠的两个膝盖,都隐蔽在画卷 下面的衣褶里。
• 5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怀, 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 相类似。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雁归来》说课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大雁归来》说课教学PPT课件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3 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写出了大雁在每年一度的迁徙中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 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 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 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 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 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鸣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 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下册
感谢各位的聆听
語文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目录
01 情 境 导 入
02 学 习 目 标
03 整 体 感 知
04 研 读 课 文
情境导入
远飞的大雁 请你快快飞 捎封信儿到北京 翻身的农奴想念 恩人毛主席 远飞的大雁 的语言。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 大雁。
1.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 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拐来拐去”“低语”“问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 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
2.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邀请”是指热情地召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 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十一月南飞的大雁 春雁觅食过程的鸣叫
三月大雁归来 孤雁
四月夜间大雁群居的鸣叫
2、作者笔下描写的大雁有哪些个性特点?
1)具有灵性的候鸟 2)报春的使者 3)善远飞,喜群居,重友情 4)有联合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磕
退后 上前 架
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 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阅读10~13段,思考:作者详细描写了哪些内 容以突出小伙伴看戏途中的心情?
视 觉:
豆麦“碧绿”、远山“淡黑”,月色朦胧在水 气里,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嗅 觉: 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听 觉:
“潺潺” 的水声,小伙伴的说笑、嚷声,远 处的“歌吹”。
关于社戏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 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 风俗的戏艺活动。
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 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 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 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 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字词积累
归 省( xǐng ) 惮 ( dàn ) 怠 慢( dài ) 凫 水( fú ) 歌 吹( chuī ) 家 眷( juàn ) 漂 渺(piāo miǎo)
走近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 革命家。
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 现代白话文小说。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背景资料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 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 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 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 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 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 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容于融于作品中。
一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1—3)
社 二去赵庄看社
戏的全过程
戏 (4—30)
看社戏的波折(4—9)
表现了作 者对少年
途中的见闻和感受(10—13) 生活的怀 念,特别
赵庄看社戏(14—21)
是对农家
深夜归航(22—30)
小朋友诚 挚情谊的
三看社戏后的余波
眷恋。
(31—40)
情节把握:课文具体写了几件事?详略如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PPT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PPT
1社戏
R·八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把握本文情节以及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风景、风俗、人情的感情。
新课导入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至今记得美女蛇 的传说,寿镜吾老先生,今天我们随着《社戏》再一 次走近鲁迅,去感受儿时的快乐。
第一盼望——急得要哭——我似乎听到锣鼓的 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渲染沮丧)——不钓虾,东西也少吃,不开 口。——(烘托社戏对儿童的吸引力)
1)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 分的铺垫;
2)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 尤其是“双喜”。
第10段对少年朋友的开船动作运用一系列准确 的动词进行传神的描绘,请分析其效果。
感 觉: 比 喻: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 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 之香的夜气里。
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成“踊跃的铁的 兽脊”。(以动写静,烘托出“我”急迫的心 情)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 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 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 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 在这里出现了。
环境描写的乡的美丽景色。
思考:从上述几种感觉描写里,推测“我”月 下坐船去看社戏时怎样的心理?
总体来说,有高兴、迫切和沉静的心理。 进一步分析,突出“迫切”心理较为明显。起伏 的连山如踊跃的铁的兽脊,以动写静,烘托出“我” 的急迫心情。听到歌声,料想便来自戏台,心里更是 迫切。而宛转、悠扬的笛声,使我沉静,反衬出此前 着急的心理。
行 家( háng ) 絮 叨(xù dao ) 撺 掇(cuān duo) 潺 ( chán ) 蕴 藻(yùn zǎo) 皎 洁( jiǎo ) 纠 葛(jiū gé )
整体感知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结构。
线索:到赵庄看戏。
1)随母亲小住平桥村。 2)到赵庄看社戏。 3)看社戏后余波。
阅读14~21段,,讨论:这一部分写在赵庄看 戏,戏好看不好看?从哪里表现出来?
不好看
一是铁头老生不翻筋斗, 二是也没有“我”最爱看的蛇精和跳老虎。 三是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 并不停地唱着。
孩子们爱不爱看?从哪里表现出来?
不爱看 表现:稀奇、渐不明显、喃喃的骂、不住的 吁气、打哈欠、各管自己谈话。
随母归省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看社戏前的波折

月夜出航/月夜行船
船头看戏

月下归航(偷豆)
六一公公送豆
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看社戏是主要内容,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 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详写,其他 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则略写。
细节感知
第一部分文本细读
随母亲小住平桥村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详略结合得很高明。
第二部分文本细读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 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
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 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三次波折:
①叫不到船; ②不准和别人去; 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
①八叔公的船回来了; ②与我同去; ③保证不出事。
(1)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 (2)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3)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 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 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称 它为乐土?
但在我是乐土,因为:
平桥村是一个离 (1)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
海边不远,极偏僻的, 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
临河的小村庄;住户 山”了;
不满三十家,都种田, (2)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
打鱼,只有一家很小 掘蚯蚓,钓虾,放牛;
的杂货点。
(3)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
人人平等。
小结
本文作者围绕社戏,浓墨重彩地写了看戏的全 过程,读来令人身临其境。而对于看戏的机缘, 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