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刑法类真题及参考答案(十五)
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模拟卷—法律
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模拟卷—法律1.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
A.甲买回剧毒农药企图杀害妻子,后念及妻子多年情分,悄悄将农药处理掉了B.乙以出卖为目的,买到一婴儿后,但尚未出手即被抓获C.丙尾随从银行取款出来的刘某意图抢劫,在小区入口处被保安阻拦D.丁乘某女不备,将其扑倒,意图强奸,却被该女制服2.甲某是某市人事局局长,因为急于筹集一笔巨额购房款,遂对乙某、丙某谎称能为其安排工作。
乙某、丙某两人立即表示“心意”,送上财物价值28万余元。
对甲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B.甲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C.甲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D.甲某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所以不构成犯罪3.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
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
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
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4.甲趁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
跑了50米之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
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抢夺罪(未遂)B.抢夺罪(中止)C.抢夺罪(既遂)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5.假设甲将“小姐”乙某从歌厅诱出后,劫持并逼迫乙某带领甲到乙某居住处,洗劫财物。
另将乙某扣押至第二日银行开门营业时,挟持乙某到银行取出存款方才罢休。
则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A.抢劫罪B.绑架罪C.抢劫罪和绑架罪数罪并罚D.抢劫罪和绑架罪择一重罪处罚6.国家工作人员甲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某单位经理请求甲为其单位提供该专业领域的咨询服务,并给予甲一张价值2万元的购物卡,作为报酬。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民事诉讼与和解、调解、仲裁的主要区别在于()。
A.民事诉讼的结果当事人容易接受B.民事诉讼有国家的介入C.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最好方式D.民事诉讼的裁判结果具有强制力【答案】:B2.我国《行政许可法》规定,对于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以上申请人申请均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机关应当:()。
A.根据受理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许可决定B.均不给予行政许可C.根据发出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许可决定D.抽签决定许可决定【答案】:A3.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篆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运动和图像。
”这位科学家是()。
A.牛顿B.普朗克C.爱因斯坦D.伽利略【答案】:A4.曾三进荣国府,给沉闷没生气的朱门带来些许欢笑声的刘姥姥是()里的人物?A.人间喜剧B.红楼梦C.西厢记D.水浒传【答案】:B1/ 95.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招生、招考、招聘启事属于()。
A.征召启事B.寻找启事C.声明启事D.周知启事【答案】:A6.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其开始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北约的建立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华约的建立【答案】:C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文化传统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生产方式【答案】:D8.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罪恶,且有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的作品是()。
A.《复活》B.《战争与和平》C.《神曲》D.《人间喜剧》【答案】:D9.公文有一种结尾方式称为文种式,下列哪种不属于公文结尾?()A.特此致函B.特此通知C.特此决议D.特此报告2/ 9【答案】:C10.某县文化和旅游局制发了一份公文,标题比较长,要对其进行编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照每行字数匀称相等的方法排列多行B.可以适当地超出版心C.可采用长方形式的多行排列法D.两行以上时,回行要做到词义完整,排列对称【答案】:D11.人们通常把知识分子家庭称作“书香门第”,这里的“书香”原意指的是()。
江西省新余市《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事业单位国考真题
江西省新余市《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某公民对甲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不服,欲向其上一级行政机关乙提起行政复议时,甲被撤销,其职权转由丙机关行使,丙的上一级机关为丁,则公民应当向下列()机关申请复议。
2. 作为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主席是在哪一部宪法中恢复设置的()。
A、1954 年宪法B、1975 年宪法C、1978 年宪法D、1982 年宪法【参考答案】D3.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参考答案】D4. 行政执法监督机关认为被监督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者不当的,有权作出处理决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责令限期履行B、责令补正或者改正C、予以撤销D、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参考答案】D5. 最早到中国来帮助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国际代表是()。
A、维经斯基B、鲍罗廷C、马林D、罗易【参考答案】A6. 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应当在()内受理。
A、五日B、十日C、十五D、二十【参考答案】A7. 经行政复议,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决定后,被处罚人仍不服,继续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依法对下列()类诉讼请求不予受理。
A、被处罚人以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由提起行政诉讼B、被处罚人以行政机关滥用职权由提起行政诉讼C、被处罚人以行政机关处罚不太适当由提起诉讼的D、被处罚人以行政机关处罚认定事实错误提起诉讼的【参考答案】C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参考答案】A1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B、存在性C、客观实在性D、实物性【参考答案】C11. 集约型增长的实质是()。
江西省景德镇市《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事业单位国考真题
江西省景德镇市《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下列不属于原告或者第三人可以要求相关行政执法人员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情形是()。
A、对现场笔录的合法性或者真实性有异议的B、对扣押财产的品种或者数量有异议的C、对检验的物品取样或者保管有异议的D、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有异议的【参考答案】D2. 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
A、更换B、延期C、重选D、回避【参考答案】D3.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4. 每年的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下列有关海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上石油泄漏会造成海洋污染B、海洋中频发的赤潮与含氮、磷物质的排放有关C、潮汐使海水的盐度发生变化D、工业上大量废水、废渣任意排放,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参考答案】C5. 以下哪些人员可以申请参加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A、公民B、法人C、与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D、承办单位【参考答案】C6. 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同志写下了()这一光辉诗篇,表达了广大红军游击将士甘为革命牺牲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7. 1940 年,江西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中正大学的创建,是江西文化教育复兴的一大契机。
中正大学首任校长为()博士。
A、吴有训B、胡先骕C、黄家驷D、饶毓泰【参考答案】B8.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委、局制定,一般以()形式发布实施。
A、部长、局长令B、通报C、函D、通知【参考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参考答案】A10.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主要任务是()。
A、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B、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参考答案】C11. 下列关于公司股东出资的表述,正确的是()。
赣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基考点之----刑法专项练习题汇编
赣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基考点之刑法专项练习题单选题1.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A.一般不得定罪处刑B.可据具体情况进行特别处理C.可以比照类似的条文定罪处理D.不得定罪处刑2.下列属于犯罪构成必不可少条件的是()。
A.犯罪故意B.犯罪时间C.危害行为D.犯罪对象3.甲意图杀害乙,一日晚甲携带猎枪藏于乙家院内,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乙,遂举枪射击,并击中该目标。
次日早晨,甲才知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妻子丙。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B.甲因未造成乙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C.甲应负过失致死的刑事责任D.甲应负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4.宋某犯放火罪被判处10 年有期徒刑,此时人民法院对宋某还可以适用的附加刑是()。
A.罚款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5.符合紧急避险条件的是()。
A.为了使本人利益免受即将发生的危险B.为了使本人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C.为了挽回他人已经丧失的利益D.为了挽回本人已经丧失的利益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上采用的是()原则。
A.从新B.从旧C.从轻D.从旧兼从轻7.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附加适用?()A.有期徒刑B.管制C.剥夺政治权利D.拘役8.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A.甲在与李某争吵中,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李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B.乙在非法拘禁李某的过程中,使用暴力致李某死亡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的过程中,杀害李某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两人9.下列人员中属于主犯的是()。
A.自愿参加共同犯罪的B.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C.在共同犯罪中起教唆作用的D.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10.某国有企业单位办公室副主任王某,在其担任出纳期间,私自利用公款购买股票。
王某的行为构成()。
A.挪用公款罪B.滥用职权C.挪用待定款物罪D.玩忽职守罪11.李明今年十五周岁,他的下列哪一行为会构成犯罪()。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刑法类真题及参考答案(十三)
32、单选题拘传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_____。
A: 8小时B: 12小时C: 16小时D: 24小时参考答案: D 【解析】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33、单选题下列何种情形下,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_____A: 犯罪嫌疑人甲,犯盗窃罪B: 犯罪嫌疑人乙,犯合同诈骗罪C: 犯罪嫌疑人丙,犯间谍罪D: 犯罪嫌疑人丁,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参考答案: C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3款规定,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
间谍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故本题应选C。
34、单选题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于本国刑法,体现了_____。
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保护原则D: 普遍管辖原则参考答案: A 【解析】刑事管辖原则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解决一个国家的刑事管辖权的问题。
一般而言,刑事管辖包括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其中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
故本题选A。
35、单选题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试题预测《刑法》(2023年版)_1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试题预测《刑法》 (2023 年最新版)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单选题拘传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_____。
A : 8 小时B : 12 小时C : 16 小时D : 24 小时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2013 年 1 月 1 日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第 117 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12 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2、单选题符合下列哪一情形而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不构成累犯?_____A : 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以后B : 赦免以后C : 缓刑考验期满以后D : 假释考验期满以后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刑法》第 65 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所以 A、B 不选。
《刑法》第 85 条规定“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所以,假释考验期满符合刑罚已经执行完毕的条件,可以构成累犯,选项 D 不选。
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不属于刑罚执行完毕,所以C 选项应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B : 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C : 对侦査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D :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诉一次参考答案: ABC本题解释:AB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 30 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刑法类真题及参考答案(十)
93、单选题根据《刑法》关于量刑的规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对于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D: 累犯不适用缓刑参考答案: B 【解析】根据《刑法》第68条,一般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是“应当”。
B错误。
要牢记一般自首和一般立功都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65条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除外。
《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94、单选题甲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在审查期间,甲又主动交代曾实施抢劫犯罪。
甲交代出抢劫案件的行为属于_____A: 自首B: 坦白C: 立功D: 悔改表现参考答案: A .【解析】《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95、单选题被判处死缓的罪犯,死缓执行期间,应当予以减刑的条件是_____。
A: 死缓执行期间,没有犯罪的B: 死缓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C: 死缓执行期间有悔改表现的D: 死缓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参考答案: B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2款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
”96、单选题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
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
”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
甲驾车逃离。
甲的行为构成_____A: 故意杀人罪B: 交通肇事罪C: 破坏交通工具罪D: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参考答案: B 【解析】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刑法专题
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刑法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直接驱逐出境2.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
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
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
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3.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
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
结果,歹徒杀害了该女子。
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
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
乙躺在血泊中。
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
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
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
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
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
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4.某民政局工作人员冯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救济金2万元进行营利活动。
冯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A.挪用特定款物罪 B.挪用公款罪C.职务侵占罪 D.挪用资金罪5.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
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刑法类真题及参考答案(十四)
45、单选题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_____。
A: 挪用公款罪B: 贪污罪C: 挪用资金罪D: 受贿罪参考答案: B 【解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46、单选题某甲捏造某乙(某机关干部)受贿20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
某甲的行为属于_____A: 诬告陷害罪B: 诽镑罪C: 侮辱罪D: 报复陷害罪参考答案: B 【解析】构成诽谤罪。
如果某甲向公检法等机关告发意欲使乙受刑事处罚,则构成诬告陷害罪。
但本案中甲只是将诽镑的情况写成小字报散发。
47、多选题下列属于共同犯罪中从犯的是_____A: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人B: 在犯罪集团中的非组织、领导者C: 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人D: 被教唆实施犯罪的人参考答案: AC 【解析】《刑法》第27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48、单选题下列属于犯罪中止的是_____A: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犯罪未发生B: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C: 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结果未发生D: 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了工具,但没有着手实施犯罪参考答案: B 【解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所以B项正确。
49、单选题我国立法上将犯罪分为10类,并通过刑法分则第一至十章分别予以论述,这种分类主要是依据_____A: 主体的不同B: 客体的不同C: 主观要件的不同D: 客观要件的不同参考答案: B 【解析】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依据即以犯罪同类客体为主,以犯罪主体或者惩治犯罪的特殊需要为辅,根据此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
50、单选题王某潜入某工厂仓库盗窃,将仓库货物(价值2万元)扔到院墙外,准备一会儿翻墙出去再捡,偶尔经过此处的刘某发现该货物无人看管,遂将其拿走,据为己有。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刑法类真题及参考答案(六)
55、多选题下列有关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B: 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C: 对侦査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D: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诉一次参考答案: ABC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30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故应选ABC。
56、单选题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_____A: 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 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 犯罪目的没有达到D: 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参考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分标准。
所谓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分标准,其实就是犯罪既遂的标准。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是构成要件说,即犯罪实行行为是否符合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凡符合特定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即为既遂,否则为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等犯罪未完成形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57、单选题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_____A: 武大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暴打妻子致其重伤B: 刘二见胡同里有一人强暴妇女,于是拿砖头将其打昏,事后鉴定为重伤C: 张三15岁,盗窃珠宝店财物价值20余万元D: 李四精神病发作砍死其父参考答案: A 【解析】《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项当选。
B项属于正当防卫。
C项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故张三不应负刑事责任。
D项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考点《刑法》(2023年版)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考点《刑法》 (2023 年最新版)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单选题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_____。
A : 挪用公款罪B : 贪污罪C : 挪用资金罪D : 受贿罪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单选题在刑法的溯及问题上,目前我国采用的是_____A : 从新原则B : 从旧原则C : 从新兼从轻原则D : 从旧兼从轻原则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3、单选题某甲,男,16 岁,因与其父共同涉嫌贪污而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人讯问某甲时,下述正确的做法是_____。
A : 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B : 应当通知其监护人到场C : 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D : 应当通知其聘请的律师到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刑事诉讼法》第 14 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4、单选题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_____A : 犯罪客体B : 犯罪客观方面C : 犯罪主体D : 犯罪主观方面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犯罪要件是犯罪客体。
5、多选题下列属于共同犯罪中从犯的是_____A :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人B : 在犯罪集团中的非组织、领导者C : 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人D : 被教唆实施犯罪的人参考答案: AC本题解释:【答案】AC。
解析:《刑法》第 27 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江西司法厅事业单位真题及答案
江西司法厅事业单位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批复是指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
下列关于“批复”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请示不一定有批复B.报告和批复总是成对出现C.有报告一定有批复D.请示和批复总是成对出现【答案】:D2.从业人员做到爱岗敬业,就必须做好刻苦努力的准备。
对待工作绝对不能忽冷忽热,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仅凭一时的热情,冲动。
以上观点说明了敬业精神的特征是()。
A.奉献B.务实C.持久D.主动【答案】:C3.“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是在()中提出的。
A.《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B.《共产主义宣言》C.《关于波兰的演说》D.《共产主义原理》【答案】:A4.下列诗句中提及的历史事件,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②靖康耻,犹未雪③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④钟山风雨起苍1/ 10黄,百万雄师过大江A.③①④②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④②【答案】:C5.若某个产品的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但高于长期边际成本,则可推断()A.短期平均成本最小B.短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边际成本C.长期平均成本正在下降D.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答案】:C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C.感性认识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是间接经验D.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答案】:B7.在一所大学里,教研室主任属于:A.中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D.高层管理者【答案】:C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A.《论语》2/ 10B.《庄子》C.《孟子》D.《大学》【答案】:C9.《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A.乌B.萧C.肖D.巫【答案】:C10.函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江西省抚州市《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事业单位国考真题
江西省抚州市《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我国现行宪法是()年颁行的。
A、1954 年B、1978 年C、1975 年D、1982 年【参考答案】D2. 中国最大的平原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两湖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参考答案】A3. 行政执法人员送达有关法律文书方式不包括()。
A、直接送达B、留置送达C、转交送达D、公告送达【参考答案】C4.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参考答案】D5. 有权设定资格、资质行政许可的机关包括()。
6.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行文时间不同B、行文目的不同C、行文结构不同D、处理方法不同【参考答案】C7. 在刑法的溯及问题上,目前我国采用的是()。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参考答案】D8.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课题是()。
A、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B、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C、研究国内经济建设的新问题D、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参考答案】A9.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
A、《灵宪》B、《甘石星经》C、《授时历》D、《大衍历》【参考答案】B10. 1000 多年前,()就已经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以“江南鱼米之乡”著称于世。
A、江汉平原B、两湖平原C、巢湖平原D、鄱阳湖平原【参考答案】D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参考答案】C13. 经复议机关复议,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是加重损害部分的赔偿义务机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单选题乙与丙因某事发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如果乙不拿出2000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
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将2000元带给丙。
甲将钱占为己有。
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_____A: 按诈骗罪处理B: 按敲诈勒索罪处理C: 按侵占罪处理D: 按抢劫罪处理参考答案: A 【解析】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本题。
首先甲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因为不符合抢劫罪的行为方式。
其次,甲的行为也不构成侵占罪,因为侵占罪的前提是合法持有他人财务。
59、多选题关于被害人承诺阻却行为的违法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
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B: 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
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人住宅罪C: 孙某为戒掉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
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D: 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
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参考答案: ABC 【解析】被害人的承诺只有符合如下条件才可能阻却行为的违法性:(1)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2)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3)承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实意志;(4)必须存在现实的承诺;(5)承诺至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时;(6)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
此外,虽然没有得到被害人承诺,但如果推定被害人会承诺的,也阻却行为的违法性。
A项中,赵某的父母对于被侵害的法益没有处分权,而赵某自身对于承诺的事项不具有理解能力,因此承诺无效,A项错误。
B项中的情况可以推定被害人会做出承诺,因此可以阻却行为的违法性,B项错误。
C 项中,作为成年人的孙某承诺放弃自己短暂的自由是有效的,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c项错误。
D项中,丁某实施的行为超出了李某的承诺范围,因此构成犯罪,D项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ABC。
60、单选题所谓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其中,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属于_____。
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的主观方面D: 犯罪的客观方面参考答案: C 【解析】犯罪构成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并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其中,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犯罪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行为与结果直接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和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由罪过、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等主观方面因素构成。
因此本题答案为C。
61、多选题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A: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B: 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C: 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D: 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参考答案: AD 【解析】所谓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要成立共同犯罪,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
共同故意犯罪不仅是共同实施故意犯罪行为,共同实施犯罪预备行为也构成共同犯罪。
本题中,“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这就表明甲与乙在犯罪预备阶段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因此甲和乙是故意杀人的共犯。
可以排除B选项。
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的行为意味着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共同犯罪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将单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和共同犯罪行为割裂开。
如果共同犯罪中的一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达到了既遂状态,也就意味着所有共同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也达到了既遂状态。
本题中,甲和乙共同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在犯罪实施阶段,甲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参与,乙继续在甲和乙的共同故意的支配下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并达到了既遂状态,甲作为共同犯罪人,其行为也自然达到了既遂状态。
因此可以排除c选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D。
62、单选题甲某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
某日酒后,妻子责骂甲某是“班房坯”。
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乙某的女儿刺死。
他携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
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
甲的行为_____。
A: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 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C: 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D: 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 B 【解析】预备、未遂的区别要点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着手实行犯罪的判断需要因罪而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案属于预备犯,杀人行为的着手是开始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但不同的方式的着手的点是不同的,在刀杀、枪杀、棍杀的时候起码要等到行为人看到被害人,举起武器要打、要杀才能认为是着手,显而易见在本案中行为人连被害人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当然不能认为是着手。
由于行为人没有找到被害人而且被其他人拿下,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所以是预备犯。
这就是未遂与预备的区别。
常见的未遂与预备的区别除了杀人问题以外还有抢劫。
如:一个人打出租车到某地去,结果引起司机的怀疑,直接把车开到了公安局去了,这种情况属于预备犯,因为抢劫的着手是为了获得财物,开始使用暴力威胁行为。
在这个案件中行为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来不及实施,因此是预备犯。
63、单选题张某以请客为名用酒将高某灌醉,然后扶高某到一偏僻无人处,将高某的钱包(内有人民币5000元)拿走。
张某的行为构成_____A: 诈骗罪B: 盗窃罪C: 抢劫罪D: 侵占罪参考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抢劫罪的认定。
《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人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抢劫罪的手段行为包括暴力、胁迫和其他方法。
用药物麻醉、用酒灌醉等都属于抢劫罪的“其他方法”,本题中,张某用酒将高某灌醉,非法占有高某5000元的行为,显然属于以其他方法实施的抢劫行为,构成抢劫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64、单选题某检察院决定逮捕涉嫌受贿的某市副市长毕某,毕某闻讯后潜逃。
为缉捕毕某,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机关是_____。
A: 人民检察院B: 公安机关C: 人民法院D: 某市纪检委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属一般常识,只有公安机关有权发布通缉令。
65、单选题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因为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
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_____。
A: 均为直接故意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C: 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参考答案: B 【解析】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我国刑法规定的大部分犯罪都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
从题意可知,甲对乙是直接故意,对丙是间接故意。
66、单选题甲欲杀死乙,在乙饭碗里投放毒药,不料朋友丙分食了乙的饭菜,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结果导致乙和丙均中毒死亡。
甲对丙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_____A: 过于自信的过失B: 疏忽大意的过失C: 间接故意D: 直接故意参考答案: CC 【解析】本题也较简单。
甲对于乙的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肯定是直接故意,对于丙的死亡,甲显然不是直接故意。
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而造成了丙的死亡,根本不存在是不是过失的问题,是典型的间接故意。
67、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情形不成立累犯?_____A: 张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B: 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C: 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D: 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参考答案: AA。
【解析】《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第66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不属于刑罚执行完毕,所以A项不构成累犯。
68、单选题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_____A: 只能独立适用B: 只能附加适用C: 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D: 只能并科适用参考答案: C69、单选题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_____A: 简单的共同犯罪B: 复杂的共同犯罪C: 必要的共同犯罪D: 有组织的共同犯罪参考答案: BB。
【解析】本题考査的知识点是:复杂共同犯罪的含义。
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共同犯罪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复杂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分工的共同犯罪。
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可以根据分工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