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 展民族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
改革政府机构:精简机构, 裁汰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02
01
03
开办新式学堂、广译西书、 废除八股文:培养新式人才
,推动教育现代化。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 :打破传统束缚,培养创新
人才。
04
05
裁汰旧军队、训练新式海陆 军:提高国防力量,维护国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01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 愚昧与专制。
0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德。
0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 学。
04
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 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 运动的主流。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 解放潮流。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革命思想的传播,促使人们更 加积极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潮流中。
THANKS
感谢观看
洋务运动的兴起
01
19世纪中叶,清朝面临内忧外患 的统治危机,洋务派主张通过学 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强兵富国,摆 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02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西方资本主义 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密切相 关,是清朝政府为应对现实问题 而采取的一种改革措施。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洋务派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 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引 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统。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国的四次近代化探索
派别
主张
学习内容
口号
影响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科学技术(器物)师夷长技或自、求富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变法图强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三民主义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
民主、科学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国四次近代化探索的共同点:
1、结果:都失败(从社会性质角度分析,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失败原因: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3、共同作用: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中国四次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体现出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过程。
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探索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是中国人民在以清朝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的长时期的努力和探索的结果。
在探索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时,首先必须提出一点: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是在封建发展时期基础上,在新起阶段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从空白开始的。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可以分成3个方面:(1)从社会结构的改革来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主要目的是从封建社会的传统等级制度转变为更加科学的社会结构,以满足当时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2)从政治制度上看,封建政治制度大部分保持原样,但具体做法也有所变化,采取了改革和开放的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政策,以复兴国力和改善民生;(3)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是把经济自然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建立和发展公民经济,形成全新的战略和市场经济系统,并推行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使国家经济取得可观的成就。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结构,而且大大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状况。
在文化方面,中国人民普遍拥有了新的观念,加强了向外学习的意识,强调求实、科学,提倡脱俗、实学、有文化的生活,并突破了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接受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从经济上看,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目的是解决封建社会的经济危机,转变为市场经济,推行新技术、新设备,实行科学计划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农业,培育发展工业,并以此促
进新贸易发展,扩大国内市场,从而使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上便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它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今,中国正迈步走向现代化,正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所积累下来的成果。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所领导的三次近代化探索的名称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所领导的三次近
代化探索的名称
1. 第一次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1860年至1911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由清朝君主和中央官僚主导的西方式改革运动。
它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军事来强化清朝的国家力量。
2. 第二次近代化探索:辛亥革命(1911-1912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资产阶级所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旨在推翻封建地主制度,结束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中国近代化。
3. 第三次近代化探索:新文化运动(1915年至1920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由中国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文化改革运动。
它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思想,使中国近代化。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PPT课件
合作探究三 探究中西方近代化的异同
高
度
器物技术
洋务运动
中 19C60—90S 国
思想文化
启蒙运动
西
文艺复兴
方
14C—18C
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19C90—20C初
政治制度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合作探究二
□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 派的异同
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都推动了中国的近
代化。
异:洋务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只涉及西方先进技术,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和 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兴 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激进知识分子主张改 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以达到救国的目的。
年通车);候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等。 4.教育救国:洋务运动时期,创办同文馆
等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 堂,之后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
归纳总结
概况
①过程: ②特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感悟
①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 ②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思想文化
欧美资产美国 独立
③
④
①文艺复兴 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 法国大革命④ 工业革命
(5)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
。(3分)
①从左图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感受和启示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感受和启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变革。
从晚清时期开始,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内部动荡、经济落后等多重问题。
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中国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感受和启示:1. 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上,自主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意识到依赖他国的技术和经济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自主发展,努力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自主创新是实现国家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教育的重要性: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教育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通过推广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技能,中国得以培养出大批有能力的人才,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是培养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 政府的引导作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划,引导社会经济的变革和发展。
政府不仅加强了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还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发展等。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应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为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支持。
4. 开放与合作的态度: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积极开放与国际合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不断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开放与合作可以带来更多机遇和资源,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自主创新、教育发展、政府引导和开放合作都是实现国家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通过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经验,我们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_近代化的探索
合作探究: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失败的原因:
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 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行不通。
第9 课
辛亥革命
孙中山先生 (中国民主革 命的先行者), 建立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领导辛亥革命。
革命高潮: 武昌起义(1911.10.10)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后建立中华民国(1912.1.1)
革命结果: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没有
完成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革命果实被 袁世凯窃取。(北洋军阀) 革命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
四提倡四 反对;马 克思主义
影 响
有利于社会的 进步,为资产 阶级的思想传 播奠定了基础。
教训:资产阶级改 良道路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中国行不 通。
统治,结束了我 国两千多年的帝 制; ②促进了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③推动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 教训:资产阶级 革命不可能完成 反帝反封的民主 革命任务。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背景: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反动政策 开始时间:
1915年
10. 新 文 化 运 动
阵地: 前 期 人物: 旗帜:
《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民主和科学
基本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影响(性质、作用) 后 期
内容:十月革命后,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 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指明了光明前途。
10、(1915 )年,陈独秀、( 李大钊 )、 ( 胡适 )、( 鲁迅 )等,高举( ) “民 和( 》杂志 “科学”)两面大旗;以《 主” 为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什么是近代化?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比如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比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比如新文化运动。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或师夷长技以自强。
3、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5、洋务派的主要活动: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②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筹建南洋、北洋、福建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6、洋务运动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8、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9、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二、戊戌变法(1898年)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
2、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4、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5、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实行变法。
中国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近代化的探索1.阶段特征: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在经济上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
从整体上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2、主要内容:奕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同:背景:都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目的:都是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方法:都主张学习西方;艰难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影响:都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经验教训:只有争取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富强;要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要依靠人民群众;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要坚持思想解放,更新观念。
4、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5、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6、近代化探索的启示: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历史感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依靠朝廷本身改革社会不过是幻想;我们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先进的外国文明和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我们只有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大致有学习西方技术(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有浅到深、有表到里、层层递进的过程。
一、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一)、学习西方技术——洋务运动①阶级和性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②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③代表人物:中央();地方:()()()()等;④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⑤主张(口号):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⑥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⑦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⑧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⑨评价:局限性:AB积极作用:ABC(二)、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维新变法①阶级和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②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④主张:维新变法。
⑤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⑥失败原因: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⑦意义:⑧启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三)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①阶级和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③代表人物:孙中山等④主张: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⑤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⑥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⑦败因:主观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国近代以来,对近代化的探索一直源源不绝,这一探求也融入了我国社会发展及文化建设历史中。
●从外国引入不落后于时代的知识中国近代以前,国家头脑严重受到传统价值观的绑架,新的思想无法传播,新的技术无法引进,使得中国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
为了和时代一起发展,诞生了由洋务运动和开放两大行动元素构成的“中国近代化”的探求。
洋务运动的一大特色就是引进海外的先进技术和思潮。
洋务运动的首先是科举制度的废除,开放洋务学堂,开始学习外国知识,吸收外国新思想,发展文化和科学。
1850年,我国接受美国圣路易斯投资银行的投资,开始接触海外金融知识,并宣布了洋务运动。
从此,我国从外国引进不落后于时代的科技、文化及知识,为吸收外国新思想打开了窗口,鼓励和开放国外专家到我国来,为中国发展科技服务,开始把中国的发展融入到国际的发展中来。
●改革开放,双重进步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将发展从外国知识吸纳改进,以科学、技术、管理及其他各个领域进行双向开放,带动了中国发展步入正轨,中国从“数百年落后”的困境中解脱,开始了快速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先后建立了经济特区、科技特区,将高科技、高层次的人才引入中国,为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建立了牢固的基础,大大的提升了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
●中国科技发展迅猛改革开放以来,吸收了大量外国技术和知识,中国科技发展飞速,这也正是中国近代发展走在同龄国家前列的原因。
今天,中国同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诸如飞机、高铁、高速公路及悬索桥等等。
中国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把精力放在实用性天文、量子计算机及无人机等技术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中国科技引领了社会的改变,加快了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综上所述,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就在不同时代不断地探索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正是这一探索实践化的历史过程,才使得中国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和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和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由百年封建思想到维新思想的蜕变,这一探索的结果也无疑在大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是,应当不断的超越封建的思维定式,勇于探索新的思想,学会接受先进的思想,使自己处在一个不断超越的状态;要相信自己的实力,积极主动地改革创新,实现中国发展的新奇变化;要采用科学的发展观,秉持进步主义精神,实实在在发展效益经济,合理建设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要意识到,改革开放要有步调,遵循国情,深入到每一个小城市,适当的做出革命性改革,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鼓励市场的有效发挥,增强往届市民的社会福祉,实现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史作文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史作文《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中国经历了一段非常不容易的时光,那就是近代化的探索。
那时候,外国的列强总是欺负我们,他们抢走了我们的宝贝,还让我们的老百姓生活得很痛苦。
但是,我们中国人可不会轻易认输!有一个叫林则徐的爷爷,他特别勇敢。
他看到英国人把鸦片运到我们国家,让很多人吸了鸦片变得病恹恹的,就坚决地说:“不行,我们不能让鸦片害了我们的同胞!”于是,他就组织了虎门销烟,把好多好多的鸦片都销毁了。
还有一群叫洋务派的人,他们想要让我们国家变得强大起来。
他们盖工厂、造轮船、修铁路,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放弃。
虽然这些努力没有一下子就让我们国家变得超级强大,但是他们的勇气和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后来,又有很多很多的人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变好,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小朋友们,我们要记住这段历史,也要像那些勇敢的人一样,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更美好而努力学习!《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些特别了不起的故事,是关于我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国家有点落后,不像现在这么厉害。
这时候,出现了一些很勇敢很聪明的人。
比如说,有一个叫魏源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叫《海国图志》。
这本书就像一个神奇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了别的国家有很多厉害的东西。
还有李鸿章爷爷,他带着大家办工厂,造枪炮,想要让我们国家也能有强大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虽然一开始不太顺利,但是他们一直在努力。
小朋友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努力和尝试,我们的国家才慢慢变得越来越好。
我们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哟!。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①鸦片战争中抵抗派中国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代表人物:奕讠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作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大,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 .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1 )近代前期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①边疆地区危机时,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
②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战斗,壮烈殉国。
( 2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
①背景:鸦片战争的炮声,使一些封建士大夫开始放眼世界,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了。
②代表:林则徐、魏源。
③思想:放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结果:其理论没能彻底付诸实践,后来的洋务运动实践了他们的主张。
⑤影响: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以救国的大门,为中国早期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
☆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张謇提出“实业救国”(2)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用“上帝”和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来拯救中国社会( l )太平天国运动(1851 一1864 年)①背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②主要原因:封建剥削沉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重人民负担,加剧阶级矛盾。
③新特点:①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肩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使命;②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③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②领导集团内的分裂,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失败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不能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领导集团不能争权夺势,甚至发生内讧;生活上不能腐化堕落、脱离群众。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本概念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本概念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本概念1. 民族独立•中华民族在近代历经百年的屈辱和磨难,通过抗争和革命,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
•民族独立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
2. 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积极探索经济发展道路,以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迎来了长期的快速增长,实现了从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市场经济的转型。
3. 社会转型•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
•社会转型涉及政治、文化、教育、家庭等多个领域,要解决的问题众多,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4.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近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中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国家治理•近代以来,中国开展了一系列政治制度改革和国家治理的探索。
•在新形势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完善法治体系、强化公共管理、加强政府服务,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6. 文化自信•近代以来,中国一直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全球化的挑战。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心。
7.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上是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内容的简述。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中国需要在各个领域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8. 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改革和创新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
9. 城市化•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既是人口流动和集聚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需要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一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 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 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也。”各 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人教版《初中历史》
材料二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对华主要消费品输出情况表
种类 棉纱
粗布
面粉
火柴
时 1913 269万担 521万担 260万担 2845万箩 间 1920 129万担 253万担 51万担 848万箩
大 机 器生产
经济领域: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民族 工业萌芽并艰难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难得的发 展空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一战 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民族 工业又迅速萧条。
1927年至1936年,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 较快发展。
梦 碎 近 代
近代化的探索
一、概念
所谓“近代化”,即是近代 中国人为探索救国之道,向 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 的出路的过程。包括经济上 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 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
涉及课本内容:第4课、第6课、第9课、第10课、 第12课、第25课、第26课
1、洋务运动: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八年四考)
族资本的商办企业的资本额,由占22. 4%上升到70%。材料表明,此
时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 )
A.洋务运动的刺激 B.政府政策的放宽
C.列强侵华的放松
D.. “实业救国”的推动
2、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
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
中国近代化探索[五篇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中国近代化探索主题二中外史上的近代化问题近代化也称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变革的过程。
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
17-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进行,给封建思想制度以巨大的冲击,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为思想武器,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
到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在经济领域的工业革命,这大大推动了世界向近代化的迈进。
中国由于坚固完善的封建体系的束缚,在近代化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但最终没能阻挡这一历史洪流。
(一)经济上的工业化──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这些人称为“洋务派”。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汽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第一个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要求记忆军用于民用企业各两个)2.洋务运动的口号、对中国影响口号:自强、求富。
影响:(1)是一次失败的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3)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刺激(2)民族工业的先驱:方举赞和孙英德(1866 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1872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实业与教育是”富强之大本”)。
(3)民族工业从兴起到衰落的几个时期:洋务运动-清末(兴起)、1895—1913年(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3年(”黄金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新中国成立(萧条)(二)政治上的民主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1、戊戌变法(1)1895年,《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专题十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线索:一、中国近代化概况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痛苦反思: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来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的毒害。
阶级派别及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曾·李·左·张等。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严等。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黄兴等。
资产阶级知识分陈·李·胡·鲁·蔡等。
探索层面科学技术:器物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国思想文化: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含义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等。
中国近代化在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产生原因外部原因随着列强的侵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内部原因①封建统治者认识到自身制度的腐朽以及民族危机的严重②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探索有利条件①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传入主要内容经济上经济上的工业化,即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近代化的核心)政治上政治上的民主化、法治化,即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向民主政治过渡(近代化的保证)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即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思想获得解放(近代化的前提)两大问题实现近代化必须解决两大问题:①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础);②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的、要求)目标独立、民主、富强四大事件洋务运动、戊成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③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会向帝国主义低头。
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层层递进: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开始,逐步深入到政治制度,最终延伸到思想文化,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索过程。
2.各阶级参与:在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农民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等各个阶级都积极参与其中,各自发挥了重要作用。
3.道路坎坷:从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到国民大革命,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过程充满曲折和挫折,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4.借鉴外国成果:在探索近代化的过程中,各个阶级的探索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和成果,以期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近代化道路。
5.无产阶级领导:在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失败后,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最终确定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走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化的探索
3、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原因)是:外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因是太平天国运动。
针对西方列强武器先进,洋务运动前期提出“自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性质的企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后期以“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民用性质企业。
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
洋务运动失败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4、评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历史地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5、揭开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意义)的事件是“公车上书”。
历史背景是《马关条约》签订,领导人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主要内容是拒和,迁都,变法。
6、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失败原因: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
主要客观原因是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戊戌变法的最大历史功绩是思想启蒙(即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它由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即三权分立原则)。
说辛亥革命成功的理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说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8、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哪个派别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 的什么主张?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 派的异同 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都推动了中国的近
代化。
异:洋务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只涉及西方先进技术,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和 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兴 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激进知识分子主张改 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以达到救国的目的。 维新派要求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改革,建立君主立 宪制国家;而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科技教育方面
1科技救国: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 (1909年通车);候德榜发明“侯氏制 碱法”等。 2教育救国:新式教育开始,洋务运动时 期,创办同文馆等新式学堂,戊戌变法 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之后清政府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 1905年废除科举制。
合作探究三
高 度
探究中西方近代化的异同
器物 (技术)
戊戌变法 政治 辛亥革命
制度
思想
新文化运 动
文化
社会生活方面
受西方工业 1 近代交通通讯的出现:轮船、火车、 电报等。 革命的影响 2文化生活的变迁:照相、电影、报纸 《申报》、出版(上海商务印书馆)等 3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易服、改称呼、 辛亥革命 废缠足、废跪礼等。
的影响
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 新 文 化 运 动 20C初 器物技术 政治制度 工 业 革 命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器物技术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19C90—20C初
中 国
19C60—90S
思想文化 启蒙运动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C—18C
西 方
文艺复兴 14C—18C
考纲
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实,知 道救国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 标 A.识记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百日 维新”的主要内容;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B.理解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新文化 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C.运用 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探讨辛亥革命 的历史意义
的什么主张?
的什么主张?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 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专题复习——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 开启中国近代化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探索的事件 □ 中国近代化学习西方的三个层面
经济上:工业化
近代化
政治上:民主化
(现代化) 思想文化上:科学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一、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
自强求富梦——洋务运动
——
改良救国梦——维新变法
拯救中华梦
考点总结
概况 ①过程:
②特点: 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①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 感悟 ②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思想文化
高 度
政治制度 器物技术
洋务运动 戊 戌 变 法 辛 亥 革 命
新文化运动
时期
19C60—90S
19C90—20C初Biblioteka 20C初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经济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洋务运动 师夷 长技 变法 图强 三民 主义 民主 科学 马克思 主义
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 文化救国梦——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中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
李鸿章:创办 江南制造总局、北 洋水师、轮船招商 局、开平煤矿等。
孙中山:成立兴中 康有为:领 陈独秀:创办 会、中国同盟会;倡导 《新青年》,领 导“公车上书”, 成立强学会、领 “三民主义”;领导辛 导新文化运动和 导戊戌变法等。 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五四爱国运动; 改组国民党,促成国共 创建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合作,创立黄埔 等。 军校等。
合作探究一□中国近代各政治派别的阶级属性 他属于哪个派 和救国主张 别?提出了什
么主张?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这是哪个派别 ……洋机器于耕织、刷 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 这是哪个派别 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18C—19C末
时期
综合题一
(10年广西)阅读下列材料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 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洋炮,同样的铁甲 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 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 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 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下 请回答: (1)材料中说到的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分别指中国近代化起 步阶段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6分)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请归纳这几个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3分)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假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 光明进行的道路。(3分) 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彻底革命,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合作探究二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 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 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过 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 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 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 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 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 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