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和换血疗法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溶血病均伴有程度不同的高未结合 胆红素血症及贫血,
若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可透过血脑屏 障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存活者可留 有不同程度后遗症(持久性椎体外系神经 异常: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高频听 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
胎母输血:
胎儿红细胞最早可在妊娠4-8周通过胎盘进
ABO溶血病
是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 生在血型:母O型,子A型或B型。
实验室诊断: ⒈母婴ABO血型不合 ⒉一项红细胞致敏的指标阳性可确诊。若仅游离 抗体阳性,只能说明新生儿体内有抗体存在,并 不一定使红细胞致敏,故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临床表现: 较Rh溶血病症状轻,若不及时处理亦可并发
新生儿溶血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生儿溶血病
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 性溶血,胎儿具有从父亲遗传而来的红细胞 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妊娠期,胎儿红细胞 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循环中,刺激母体产生 相应的血型抗体,此抗体又可通过胎盘进入 胎儿血循环中导致胎儿、新生儿体内特异性 抗原抗体反应,使红细胞致敏并破坏而溶血。
新生儿治疗
① 交换输血
② 静滴IVIG:可阻断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 胞上的Fc受体,阻断其破坏致敏红细胞, 抑制溶血过程。
③ 光照疗法:光疗原理:未结合胆红
素IXa Z型
IXa E
型,后者属水溶性,可经胆汁排泄到 肠腔随大便排出,或从尿中排出。
早产儿、足月儿、高危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mmol/L(mg/dl)]
严重感染(败血症)、新生儿DIC、难以治疗的药物及 毒物中毒。
威胁生命的电解质紊乱。
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者。
禁忌证:
凡影响脐静脉插管的因素: 脐疝 脐炎 NEC 腹膜炎
已发生核黄疸者。
换血物品:
新生儿约束带、胃管、吸引装置。
开放式幅射台,多功能监护仪,中心静脉压测定 仪(消毒尺)。
体重(克) <1000子 1001~1500 1501~2000 2001~2500
>2500
一般儿 85.5~119.7(5-7) 119.7~171(7-10) 171~205.2(10-12)
205.2~256.5(12-15) 256.5~307.8(15-18)
有高危因素儿 68.4~102.6(4-6) 102.6~136.8(6-8) 136.8~171(8-10) 171~205.2(10-12) 205.2~256.5(12-15)
入母体循环血液中,据统计妊娠1、2、3个月 及接近分娩时胎儿血进入母体的发生率分别为 7%、16%、29%及以上;但大多数孕妇含 胎儿血量仅0.1~0.2ml,不足以使母体致敏。 也可在临产时发生。
新生儿溶血病均伴有程度不同的高未结合胆红 素血症及贫血,Rh血型系统抗原是由第一对染 色体短臂上三对紧密连锁的等位基因决定的, 即D与d,C与c,E与e。其抗原性强弱依次为: D>E>C>c>e>d。有D抗原的红细胞称Rh阳 性(DD,Dd),缺乏D抗原的红细胞称Rh阴性。 母为Rh阴性,父为Rh阳性其子女有65%的可能 性为Rh阳性。
次发免疫反应: 当发生原发免疫反应后,再次怀孕,
即使经胎盘失血量很少亦能很快的发生次 发免疫,IgG抗体迅速上升,通过胎盘与 胎儿红细胞结合而导致溶血。
临床表现:
⒈ 水肿 ⒉ 贫血 ⒊ 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若在308~342
umol/L(18~20mg/dl)时,可发生核黄疸。早 期(警告期12~24h);痉挛期12~24h;恢复期 (2周)及后遗症期。 ⒋ 肝脾肿大 ⒌ 出血:生后数小时可见瘀点和紫癜,推测是胆 红素 毒性致血小板形态学改变和/或缺氧对毛细血管 损伤引起。严重病例常见颅内出血及肺出血。
脐静脉切开包,脐静脉插管,三通接头,蚊式钳2 把,持针器1把,血管钳3把,手术刀,缝针,丝 线,结扎线,手套,消毒巾。
24~48h血清胆红素>257 umol/L(15mg/dl)
每24h血胆红素上升速率>85 umol/L(5mg/dl) 或每小时血胆红素上升速率> 11.97umol/L(0.7mg/dl),经综合治疗血清总胆红 素达到342umol/L(20mg/dl)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早产儿及前一胎有死胎,全身水肿,严重贫血病史者可 放宽换血指征。
核黄疸
换血疗法
目的:
移去0.85的血量(致敏红细胞,抗 体,胆红素),移去体内过高的间接胆红素 及游离抗体纠正贫血,避免发生核黄疸,移 去细菌、毒素及用其它方法不能解决的药物、 毒物中毒。
指 征:
产前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贫血,(脐血Hb< 120g/L,水肿、肝脾肿大及心衰)
生后24h内血清胆红素>171umol/L(10mg/dl)
光疗副作用:
腹泻
溶血: 因维生素B2对光的吸收高峰在450mm, 光
疗 使其分解,影响了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的合成,导致红细胞内谷胱甘肽还原酶 活性降低(GR是以FAD为辅酶的黄素蛋白酶) 而使溶血 加重。
低血钙
发热
④ 药物治疗: 酶诱导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 白蛋白:1g白蛋白可与16mg胆红素结合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实验室检查: 产前诊断 产后诊断:
⑴ 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 ↑(生后第一天正常可达0.06),有核红细胞↑, 血小 板↓; ⑵ 母婴ABO、Rh血型是否不合 ⑶ 血清特异性免疫抗体检查:
①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② 释放试验:阳性示有血型抗体存在 ③ 测母体血清中有无血型抗体存在
发病机理:
当母子血型不合时,子血型抗原可刺激母体产 生相应的抗体,原发刺激约0.5ml血即可产生抗体, 以后仅需0.1~0.2ml血即可刺激产生抗体。 初(原)发免疫反应:
胎儿红细胞经胎盘失血进入母体循环中,被母 脾脏的巨噬细胞所吞噬,经较长时间才能释放出足 够量的抗原,此抗原抵达脾脏淋巴细胞的相应抗原 受体而产生Rh抗体,此种初发免疫反应发展缓慢, 常历时2个月以上甚至6个月,所产生的抗体常较弱, 并系IgM,不能通过胎盘。第一胎娩出时仅处于初 发免疫的潜伏期。因此,一般第一胎不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