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21关于可微波纸套的确认
非织造布的微波加工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B.过滤材料
C.服装面料
D.电子电器
20.在微波加工过程
B.纤维断裂
C.纤维取向
D.纤维收缩
(以下为其他题型,可自行添加)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0.微波加工技术只能用于非织造布的后处理,不能用于生产过程。()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微波加工非织造布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主要优点。(10分)
2.描述微波加工非织造布时,如何通过调整加工参数(如微波功率、加工时间等)来控制产品的性能,并给出具体的例子。(10分)
4.所有类型的非织造布都适合采用微波加工技术。()
5.微波加工非织造布时,功率越高,加工效果越好。()
6.微波加工非织造布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不需要额外的加热设备。()
7.微波加工非织造布可以提升其环保性能。()
8.微波加工过程中,非织造布的纤维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9.微波加工非织造布时,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
A.医疗器械
B.环保过滤
C.服装制作
D.家居用品
7.在微波加工非织造布时,以下哪些条件可以减少纤维损伤?()
A.降低微波功率
B.增加加工时间
C.使用适当的冷却系统
D.提高微波频率
8.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微波加工非织造布的导电性?()
A.纤维类型
B.微波功率密度
C.加工时间
D.环境湿度
9.微波加工对非织造布的以下哪些性能产生影响?()
1.在微波加工技术中,非织造布的加热主要依靠微波与材料中的____相互作用。()
2.微波加工非织造布时,常用的微波频率范围是____GHz到____GHz。()
86食品接触用纸容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86食品接触用纸容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目的和依据:一、监督抽查的对象范围:食品接触用纸容器产品包括食品包装纸、餐巾纸、纸巾等,在市场销售的各类纸容器产品都纳入监督抽查范围。
二、监督抽查的目标:1.对食品接触用纸容器产品进行质量监督,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
2.验证食品接触用纸容器产品的卫生安全性能,确保产品对食品无毒无害。
三、监督抽查的程序和方法:1.样品的抽取(1)抽查依据:根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计划和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监督抽查的纸容器产品。
(2)抽样数量:抽查样品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保证抽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样品检测(1)检测项目:样品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尺寸规格、卫生指标等。
(2)检测标准:检测需要参照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进行。
(3)检测机构:样品的检测工作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结果评估和处理(1)结果评估: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评估,根据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2)合格处理:质检部门将对合格的样品进行备案,保留相应的检测记录。
(3)不合格处理:对不合格的样品,质检部门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生产企业进行整改,并进行罚款或者其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监督抽查的周期和频次:食品接触用纸容器产品的监督抽查需要定期进行,具体周期和频次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根据市场监测结果和风险评估动态调整。
五、附则:1.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实施细则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3.生产企业应主动配合监督抽查工作,并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合格性。
4.监督抽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样品将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以上是关于86食品接触用纸容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监督工作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
纸塑包装确认专题方案
包装灭菌后旳产品进行模拟贮存条件实验(如加速老化条件实验[ASTM F1980-02]),确认包装材料旳性能与否符合原则旳规定,保持无菌状态。
评价措施:
取热封、灭菌后产品6盒。本次老化实验温度选择60℃,根据本产品特性,由ASTM F 1980选择老化因子Q10=2。保存49天后(ASTM F 1980-02可计算,该环境下49天相称于一般环境下42个月),进行
.热封包装操作规程
.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程序
.产品初始污染菌操作规程
. PX450台式封口机使用阐明书
文献名称
纸塑包装验证方案
文献编号
版本/修改
A/0
4 确认小构成员
姓名
职务
所在部门
本验证工作中职责
负责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旳批准
负责密封成型操作,协助验证方案旳实行。
负责验证方案旳设计及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旳撰写。
负责有关检查任务,保证检查结论对旳可靠协助验证方案旳实行。
负责干净环境得维护,协助验证方案旳实行。负责安装确认、运营确认、设备旳维护和保养及验证方案旳实行。
5确认内容
5.1安装确认(IQ)
5.1.1封口设备旳有关资料文献旳确认
通过核查PX450台式封口机旳使用阐明书、产品合格证、维护保养筹划、常用故障与排除一览表、重要技术图纸(安装图、电气图)、备用配件表等有关资料文献和供应商相应资质证明等。拟定其满足合同或供应商旳随机文献以及满足其技术规定。封口机操作人员均需通过培训,纯熟操作后方可上岗。
评价项目:
a.包装材料对灭菌剂旳良好穿透性;
b.包装材料在整个灭菌过程中或二次灭菌后,其物理特性应不受到有害影响。
c.确认包装材料对环氧乙烷气体旳解析能力。
微波炉安规温度测试的要求内容
微波炉安规温度测试的要求(内容讲解纯属个人见解,应以标准为准)一、 实验环境● IEC 为20±5º C● UL 为10-40º C● 我们实验室: 20±5º C二、 实验设备主要的实验仪器设备有:● HVT 温升测试系统● 温度扫描测试系统● 绕组温升测试系统● 电源(变频机)注意事项: 需要检查你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不是经过校准的,并且是否在有效期以内的,另外这些设备的测试范围是否可以覆盖你所需测试的样品的要求。
三、实验样品● 测试前需检查样品是否正确及能否正常工作。
四、操作人员(即是负责测试的人员)● 要求测试人员必须是经过仪器设备、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培训(即岗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可以独立进行检测的。
● 如果是没有经过岗位培训的操作人员需要在责任工程师的现场指导下进行测试。
五、主要测试标准●EN/IEC60335-1, EN/IEC60335-2-25, EN/IEC60335-2-6, EN/IEC60335-2-9 ●GB 4706.1, GB 4706.21, GB 4706.22 ●UL923 ●CSA-CN22.2六、温升值的计算公式绕组上的温升值可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Δt=()()121112k R R -R t t t --+ 或 Δt=R/r(k+t 1)-(k+t 2)其中:△t 是指绕组温升(单位为K)R 1(或r)是指测试开始时的电阻值R 2(或R)是指测试结束时的电阻值t 1是指测试开始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ºC)t 2是指测试结束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ºC)k 为系数,铜绕组为234.5,铝绕组为225。
(如何测量铜铝线绕组K 值?)七、安规温度测试的要求1.IEC正常温升测试●参照标准-IEC60335-1,clause 11-IEC60335-2-25,clause 11-IEC60335-2-6,clause 11-IEC60335-2-9,clause 11- 对于新产品的温度测试,应先把样品放置在右测试角上进行测试后,再把样品放置到左测试角上进行测试。
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课件(人教版)
三.与微波炉使用有关的问题
1.为什么干燥食物在微波炉中不易加热? 2.为什么带壳的鸡蛋、肉皮等不宜放在 微波炉中加热? 3.为什么带“金边”的瓷器在微波炉内 会破坏? 4.为什么微波炉内不能使用金属餐具? 5.关Βιβλιοθήκη 微波炉的国家安全标准是怎样规 定的?
现在许多方面应用了与电磁波相关的技术, 社会生活因此有了很大的变化。通过社会调查 或从书籍、报刊、因特网中查找资料,同学们 可以做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下面的题目和资 料仅供参考:
1.与电磁波有关的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2.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与军事思想的改变; 3.与电磁波相关的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 来的变化; 4.电磁污染······
四.微波炉使用中的几项制止行为
1.使用微波炉时有哪些制止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产生什么危害?
2.从说明书可以获得家用电器的原理、 使用常识、安全要求等知识。但这些还不 够,还应该从书籍、杂志、因特网,以及 懂技术的人那里寻找更多的信息。
五.电磁波的其他应用 1.雷达
雷达天线
雷达荧光屏
2.隐形飞机
(3)不要在炉内烘干布类,报纸或其他东西。 (4)不可使用再生纸类制品,因其含有容易 引起电弧和着火的杂质。 (5)不可将报纸或纸盒用于微波炉内。 (6)不可敲打控制面板以免控制器失效
······
二.关于微波炉的原理
1.微波炉中微波的频率是多少?为什么 选用这样频率的电磁波?
2.微波炉中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它从 什么地方进入颅腔?
3.E炸弹 飞机投下了E炸弹
一.家电使用常识
下面以微波炉为例提出与家用电器相关的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建议,供你参考。
微波用保鲜袋检测标准
微波用保鲜袋检测标准
微波用保鲜袋的检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热性能:微波用保鲜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能够承受微波的加热而不产生变形、破损或溶解。
检测时可以使用适当的微波设备对保鲜袋进行加热,检查其是否能够承受微波加热并保持原状。
2. 密封性能:微波用保鲜袋需要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加热过程中食物的汁液溢出或空气进入。
检测时可以放入一定量的液体或气体,进行加热后观察是否有泄漏现象。
3. 包装材料安全性:微波用保鲜袋的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不含有害物质。
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包装材料进行检测,确定其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塑化剂等。
4. 热传导性能:微波用保鲜袋在加热过程中应能够均匀传导热量,使食物能够被均匀加热。
可以使用热传导测试仪对保鲜袋的热传导性能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能够均匀传导热量。
5. 使用安全性:微波用保鲜袋的使用过程中应能够防止烫伤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可以进行使用安全性测试,如保鲜袋的耐温性测试、耐磨性测试等。
通过以上的检测标准,可以评估微波用保鲜袋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其能够安全、高效地被消费者使用。
纸制品生产质量管理与认证流程考核试卷
8.在纸制品生产中,_________是一种有效的质量改进方法。
()
9.纸制品质量认证流程中,_________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
10.企业的_________是纸制品质量认证成功的重要保障。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3.在纸制品生产中,_________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
4.纸制品生产企业在进行质量认证时,通常需要通过_________来证明其产品的质量。
()
5.纸制品质量管理中,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
()
6.为了保证纸制品的质量,生产过程中应进行_________。
()
7.纸制品的环保认证中,_________认证是衡量其环境友好程度的重要标准。
A.原材料批次差异
B.环境温度稳定
C.设备运行速度恒定
D.操作员工熟练度高
17.在纸制品质量管理中,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
A.加班
B.增加工资
C.培训与激励
D.严格监控
18.以下哪项不属于纸制品生产中的质量改进方法?(-->
A. PDCA循环
B.鱼骨图
C.控制图
D.成本效益分析
19.在纸制品质量认证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评价?(-->
纸制品生产质量管理与认证流程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家标准公告2013年第21号--关于批准发布《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等89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国家标准公告2013年第21号--关于批准发布《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等89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10.10
•【文号】国家标准公告2013年第21号
•【施行日期】2014.01.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标准公告
(2013年第21号)
关于批准发布《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等89项国家标准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等89项国家标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GB 18352.5-201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 29620-2013《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2项国家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生活用纸 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状态监测与评价指南
生活用纸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状态监测与评价指南
生活用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用于卫生、清洁和其他各种用途。
生活用纸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安全监测和评价,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生活用纸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质量控制和包装等环节。
在原材料采购阶段,生产商应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纸浆和纸张原料,确保不含有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加工制造阶段涉及到纸张的浆化、成型、压制和干燥等工序,这些工序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纸张的均匀性和牢固性。
在质量控制方面,生产商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测体系,包括原材料的抽样检测、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和成品的最终检验等。
原材料的抽样检测可以通过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等方法,确定其质量和合格性。
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设备,对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以及及时调整生产工艺。
成品的最终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尺寸规格、吸水性和强度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除了质量监测,生活用纸的生产过程还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价。
这包括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中潜在危险物质的评估和控制,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和事故应急准备等方面。
生产商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员工
健康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生活用纸的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状态监测与评价需要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生产商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安全控制措施,以满足消费者对于生活用纸产品的需求和期望。
烟用接装纸内控标准2013
控制状态:发放编号:0101 Q321084WJC02-2021烟用接装纸内控标准2021-09-10发布 2021-09-20实施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烟用接装纸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烟用接装纸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抽样、测定方法、检验规那么、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类烟用接装纸。
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订正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定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GB/T451.2-2019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2GB/T451.3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3GB/T462 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4GB/T4789.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测总那么5GB/T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测菌落总数测定6GB/T5606.1 卷烟第1局部:抽样7GB/T7974 纸、纸板和纸浆亮度〔白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8GB/T7975 纸、纸板颜色测定〔漫反射法〕9GB/T8170 数值修约规那么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10GB/T1034-2019 纸张的包装和标准11GB/T10739 纸、纸张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12GB/T12914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13GB/T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那么14YC/T172 卷烟纸、成形纸、接装纸及具有定向透气带的材料透气度的测定15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16Q/HY.CJ.165-2021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17Q/HY.CJ.166-2021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18YC/T209.2-2021 烟用材料编码第2局部: 烟用材料物流单元代码与条码标签19YC/T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20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21YC/T279 烟用接装纸中镉、铬、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22YC171-2021 ?烟用接装纸?23YQ15-2021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3 术语和定义GB/T5606.1确立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标准。
防伪知识手册
上海柯斯造纸防伪技术有限公司防伪知识手册目录第一章防伪技术与防伪技术产品的一般概念 (6)第二章防伪技术产品分类及通用技术要求 (6)第一节.防伪技术的分类: (6)第二节.防伪技术的通用要求: (6)第三节.防伪技术产品的主要任务: (7)第四节.防伪技术产品是怎样实现这三个主要任务的? (7)第三章防伪标识 (8)第一节.全息防伪标识 (8)1. 模压全息防伪标识 (8)2. 体积型反射全息防伪标识 (8)第二节.印刷防伪标识、印刷防伪证件与票据 (9)第三节.双卡防伪标识 (9)1. 莫尔条纹双卡防伪标识 (9)2. 核径迹双卡防伪标识 (9)3. 偏振光学双卡防伪标识 (10)4.随机加密隐藏图文双卡防伪标识 (10)第四节.图形输出激光防伪标识 (10)第五节.核微孔防伪标识 (10)第六节.图文揭露防伪标识 (10)1. 阴阳图文揭露防伪标识 (10)2. 全镀层揭露防伪标识 (11)3. 规则揭露防伪标识 (11)第七节.隐形图文防伪标识 (11)第八节.磁码防伪标识 (11)第九节.标记分布防伪标识 (11)第十节.覆盖层防伪标识 (11)第十一节.原光光雕防伪标识 (11)第四章结构和包装防伪技术产品 (12)第一节.一次性破坏防伪包装结构 (12)第二节.激光烧印与喷码印记 (12)第三节.编制密码的包装 (12)第四节.特殊材料防伪技术产品 (12)1. 内涵防伪 (12)2. 同位素标记法 (13)3. 特殊材料防伪技术产品必须具有的防伪特征: (13)第五节.内、外包装防伪技术 (13)1. 外包装防伪技术 (13)2. 内包装防伪技术 (13)第六节防伪全息标识定位烫印技术 (13)第七节全自动贴标机粘贴激光全息防伪标识技术 (14)第八节一种实用新型的外包装用的激光防伪封口线 (14)第五章防伪材料 (14)第一节.防伪纸 (14)1. 纤维纸 (14)2. 防伪全息纸 (14)3. 水印纸 (15)4. 核水印纸 (15)5. 含安全线防伪纸 (15)6. 防复印纸 (15)7. 无碳复写纸 (16)8. 有痕量添加物的纸 (16)9. 含紫外抑制剂保密纸 (16)10. 分层染色防伪纸板 (16)第二节.防伪膜 (16)1. 防伪全息膜(非转移型) (16)2. 防伪全息转移膜 (17)第三节.防伪油墨 (17)1.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17)2.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 (17)3. 磷光防伪油墨(或称蓄光防伪油墨) (17)4. 红外防伪油墨 (17)5. 热敏防伪油墨 (17)6. 压敏防伪油墨 (18)7. 水敏防伪油墨 (18)8. 磁性防伪油墨 (18)9. 光学可变防伪油墨(OVI) (18)10. 标记防伪油墨与化学加密油墨 (18)第四节.防伪印油 (19)第六章计算机多媒体数字信息防伪技术产品 (19)第一节.数字信息核验防伪系统 (19)第二节.防伪集成电路(IC)卡及识读系统 (20)第三节.带加密智能点的防伪技术产品及识读系统 (20)第四节.水印磁卡及识读系统 (20)第五节.防伪条形码及识读系统 (20)第六节.防伪光卡及识读系统 (21)第七章生物特征识别防伪技术产品 (21)第一节.指纹识别 (21)第二节.声纹识别 (22)第三节.DNA识别 (22)第四节.人眼虹膜图像识别 (22)第五节.面部特征识别 (23)第八章纳米防伪 (23)第一节纳米材料的界定 (23)第二节纳米防伪技术的科学界定 (23)第三节纳米防伪技术原理 (23)第四节纳米防伪的基本特点 (24)第五节纳米科技在商品包装防伪中的应用 (24)第九章RFID无线射频技术在防伪技术上的应用 (25)第一节RFID的防伪观点: (25)第二节RFID技术防伪的优点: (25)第三节RFID技术在防伪技术上现有的突破 (25)第四节RFID技术在其它行业的应用: (26)第五节RFID技术应用于防伪所存在的问题 (26)第十章纹理防伪技术 (27)第一节防伪原理 (27)第二节纹理防伪的优势 (27)第十一章电码防伪技术 (28)第一节什么是电码防伪 (28)第二节电码防伪技术的系统组成 (29)第三节电码防伪技术的特点 (29)第三节电码防伪技术常见问题问答: (29)第四节电码电话防伪的弊端与现状: (30)第十二章国外防伪技术的存在方式和前景分析: (31)第一节防伪技术的应用防伪 (31)第二节国外防伪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 (31)第三节未来全球防伪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与预测 (33)第十三章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10项防伪技术 (34)第一节防伪油墨Anti-counterfeiting inks (34)1. 防伪油墨Light sensitive inks (34)2. 热敏防伪油墨Heating color variable inks (34)3. 压敏防伪油墨Pressure sensitive inks (34)4. 磁性防伪油墨Magnetic inks (35)5. 光学可变防伪油墨Optical variable inks(OVI) (35)6. 防涂改防伪油墨Altering-proof inks (35)第二节防伪印油Anti-counterfeiting stamp inks (35)第三节印章防伪Stamp anti-counterfeiting (35)1. 暗记Secret mark (35)2. 触发密码Trigger code (35)第四节防伪全息技术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iques (36)1. 全息制版技术Holographic mastering (36)2. 叠印技术Multiple Techniques (36)3. 材料技术或转移技术Materials and transfer techniques (37)第五节防伪纸张Anti-counterfeiting paper (37)1. 水印纸Watermark paper (37)2. 化学水印纸Chemical watermark paper (37)3.超薄纸Super thin paper (37)4. 防伪嵌入物Anti-counterfeiting embedment (37)第六节防复印技术Anti-copying techniques (38)第七节电子创作防伪技术Electronic composition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iques (38)第八节多媒体防伪技术Multi-media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iques (38)第九节结构防伪技术Structural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iques (39)第十节原子核双卡防伪技术Nuclear double card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iques (39)第一章防伪技术与防伪技术产品的一般概念防伪是对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而采取的防止措施。
微波食品包装材料
9
微波食品包装应用
瑞典 德国
Linpac Plastics公
司最近开发了Cool to Touch系列产品,以此 拓展了微波适用产品 的范围。这是一种泡 沫型托盘,就像名字 所描述的那样,即使 食品被加热到很高温 度,仍可轻松接触包 装容器,不会被烫到。
——国外高新技术应用
瑞典一公司近几年研究开发 的无机高阻隔微波食品包装 材料镀SiO2材料。SiO2是在 PET、PA、PP等基材上镀一 层薄硅氧化物,它不仅有更 好的阻隔性,而且有极好的 大气适应环境,它的阻隔性 几乎不受环境湿度和温度变 化的影响。
• • • • • • 多层复合材料成为主流 金属化塑盒包装在微波食品包装中会越来越受欢迎 聚酯膜及材料将成为微波食品包装的主要用材料 新型的微波感受薄膜成为微波食品包装材料新秀 未来微波食品尤其微博冷冻食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今后在微博调理食品的开发上,技术开发的竞争也将愈发愈烈
12
Than k you
美国
美国USPTO记载:在聚酯薄 膜材料表面加入许多面积 非常小的金属箔片,这些 金属箔片之间的间隔是根 据微波的波长确定的。加 热时,热量能够穿透包装 而不会被反射,从而达到 加热食品的目的。
10
微波食品包装发展与前景
2000年部分国家地区微波炉家庭普及率
93 90 69 67 78 65 47
流失水分
微波加热的食品在加热过程的后阶段 水蒸汽从食品内部向外部转移,包装 材料无法阻隔水分的大量流失。这一 特性,使得微波加热的食品干硬,口 感差。这一特性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阻 碍。
微波食品包装应用
——常见技术应用
一次性塑料餐盒
PP材料—乐扣
微波保鲜膜
• 根据国家规定可微波加热一次性餐盒要在外包装上注有标识,即产品声明可微波加热使用, 应标识“可以微波使用”以及使用温度等; • 微波炉餐盒采用聚丙烯材质制成,能耐130℃高温,透明度差,这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 料盒,在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 • 用于微波加热的保鲜膜为PVDC,它兼具优异的阻氧、阻气味和阻湿性能,耐热温度较高,还 可用于微波炉加热。目前超市销售的PVDC保鲜膜多为日本进口。
得力DE-620K针式打印机操作手册 说明书
绪言承蒙惠顾,购得此打印机。
操作手册详细阐述了本机的性能及其操作方法,能指导您正确使用。
当您遇到疑问或者机器故障时,此手册会带给您很大的帮助。
为了您的安全和利益,请在使用产品前仔细阅读本产品说明书及随机附带的全部资料,根据国家规定及公司的保修政策,在保修期内未经公司的书面授权对产品进行的拆卸、维修、改装等而造成的故障、损坏将不享受“三包”服务。
本产品部分位置贴有专用的“保修标签”,请用户在保修期内妥善保护本产品的专用“保修标签”,否则可能将因“保修标签”的脱落、损毁而拒绝提供“三包”服务。
本产品为节能产品,能效标识粘贴于机身壳体后侧。
所有部件均为可回收设计,当用户需要废弃本产品时,公司负责无偿回收,如有需要请联系当地经销商。
外观时尚、高性能、可靠性高,是税务、企业财务、保险、电信等行业部门用户的理想选择。
本产品打印针寿命4亿次,前后两种平推式进纸,16米长寿命耐用大色带,GB18030中文大字符集硬字库本产品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本资料仅供参考。
除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得力集团有限公司不承担任何由于使用本资料而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责任1目录第一章安装打印机 (4)1-1 打印机放置环境的选择 (4)1-2 打印机的开箱检查 (4)1-3 打印机部件 (5)1-4 安装打印机 (6)第二章安装使用打印纸 (10)2-1 打印纸的使用 (10)2-1-1 纸的类型: (10)2-1-2 纸张的打印区域 (11)2-1-3 打印纸的使用 (11)2-2 安装链式打印纸 (12)2-3使用单页纸或多层纸(平推进纸) (15)2-3-1 平推方式使用单张或多层纸(前进纸) (15)2-3-2 前平推进纸 (15)2-4 打印机调节杆的设置 (16)2.5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 (17)第三章控制面板操作 (20)3-1联机状态下的按键操作 (20)3.1.1按键介绍 (20)3.1.2指示灯介绍 (21)3-2脱机状态下的按键操作 (21)3.2.1脱机状态下单键功能 (21)3.2.2脱机状态下组合键功能 (22)3-3 面板操作开机功能 (22)第四章参数设置 (24)4-1如何设置参数 (24)4-2 参数描述 (26)第五章故障及保养 (32)5-1 故障处理 (32)5-2 保养与维护 (36)附录1: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的说明 (37)2安全规范使用注意事项为了避免受到电击和伤害及防止损坏打印机,在接上电源之前,务请注意以下重要事项:● 仔细阅读操作手册等说明文件。
包装设计师中级模拟习题(含答案)
包装设计师中级模拟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2题,每题1分,共72分)1.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吸湿性强,吸湿后使其阻隔性( )。
A、增强B、不变C、降低D、升高正确答案:C2.纸和纸板抗弯曲及压缩性能包括( )。
A、抗张强度和平压强度B、耐破度和环压强度C、环压强度和平压强度D、撕裂度和耐破度正确答案:C3.镀铬薄钢板是在低碳薄钢(钢基)表面镀一层铬层,再经过氧化钝化、涂膜而在钢基表面形成( )膜。
A、防腐B、镀锌C、防摩擦D、印刷正确答案:A4.腔室式真空包装机的小气囊是为( )提供动力。
A、下盖B、上盖C、真空泵D、热封器正确答案:D5.涤纶是以( )命名的。
A、商品名称B、树脂特性C、树脂结构D、单体名称正确答案:A6.卷筒纸印刷时,对( )有一定要求。
A、纸张耐破度B、纸张撕裂度C、纸张耐折度D、纸张抗张强度正确答案:D7.包装件是产品经过包装所形成的总体,即( )的总称。
A、制作和产品B、包装和产品C、材料和产品D、加工和包装正确答案:B8.脱氧剂封存包装的目的之一是防止产品中的脂肪、色素等组分发生( )。
A、氧化B、受潮C、霉变D、变质正确答案:A9.按照包装功能进行分类,包装机械分为( )。
A、八类B、十类C、六类D、十二类正确答案:D10.包装是在采用材料( )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
A、产品和设计B、容器和辅助物C、设计和容器D、辅助物和材料正确答案:B11.醋酸酯纤维素薄膜带静电,( )易穿透。
A、紫外线B、氮气C、微波D、氧气正确答案:A12.按结构分,小纸袋主要有( )、尖底袋、角底袋、方底袋、手提袋、异形袋等。
A、扁平式袋B、薄底袋C、厚底袋D、宽底袋正确答案:A13.目前在曲面上印刷最普遍的是采用( )。
B、干胶印C、丝网印D、凸印正确答案:C14.胶版纸是专供印刷包装装潢、商标、标签和裱糊纸盒面的( )印刷纸,A、凹印B、水印C、单面D、双面正确答案:D15.下列不属于凹版印刷的特点的是( )。
包装过程设备的性能确认
包装过程设备的性能确认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包装过程的PQ是指过程的性能确认。
应评价三次成功的生产运行,三次性能确认运行需要成功且中间没有失败,以确认生产的无菌屏障系统满足协议中规定的接收准则。
这些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运行,并可以被设备的其他制造过程打断,要考虑充分的运行时间和转换过程的影响,如间断、多次换班等。
应对性能确认(PQ)活动进行策划并形成文件,确定接收准则。
这些预先确定的要求通常包括:尺寸、密封强度、密封完整性、打开特性和材料完整性。
一、确认计划确定无菌屏障系统评价的基本原理包括确认计划应形成书面文件。
通常对特定的材料组合可引用有关的历史数据,但应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适用,保持基本原理的参考文件。
确认计划应由授权人员进行评审并得到批准,计划中应描述需确认的性能要求。
二、确认过程结果的评估根据ISO 11607-2标准要求对4.7.2条中的确认活动、5.4.7和5.5条中的确认结果进行评估,确认其是否符合标准4.7.1.4和4.7.1.5条中所描述的接收准则,记录任何偏离的情况,并进行评审。
过程确认由适宜的人员进行评审和批准,以确定是否达到目标要求。
三、建立形成文件的不间断过程控制和监测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按照ISO 11607-2标准中5.6条的要求对包装过程建立不间断的过程监测和控制的文件,通常包括:(1)监测和记录关键过程参数。
(2)按照质量体系的控制要求对无菌屏障系统进行过程测试。
注:所选监测设备必须适合监测过程。
四、包装系统的合格/失败状态(1)完成测试后,确定包装系统是否符合可行性试验方案中规定的接收准则。
(2)如果包装系统符合测试方案中所规定的接收准则,则包装系统通过可行性测试,说明设计正确,下一步可以开始准备包装系统确认。
(3)如果包装系统无法满足测试方案中规定的接收准则,应确定失效模式并进行调查,针对失效模式采取纠正措施。
可能包括重新设计概念和重复可行性试验。
五、无菌屏障系统的测试方法(1)根据ISO 11607-1标准中的6.3.2条,将包含经确认的测试方法的测试方案形成文件。
包装测试技术试题(含答案)
名词解释1.确定性信号:能用数学关系式表达的信号。
2.信号的时域描述及信号频域描述的定义?信号的时域描述:直接检测到或记录到的信号一般是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称为信号的时域描述;把时域描述的信号进行变换,转换成各个频率对应的幅值、相位,称为信号的频域描述。
3.频谱分析:从时域数学表达式转换为频域表达式。
4.非确定性信号:又称为随机信号,是无法用明确的数学表达式表达的信号。
5.谐波性:每条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频率上6.灵敏度:表征测试系统对输入信号变化的一种反应能力7.校准曲线:通常用实验方法求得装置输入输出关系曲线,把此曲线叫校准曲线。
8.最小二乘法确定拟合直线:就是该直线与校准曲线间的偏差Bi的平方和ΣBi2为最小.求出斜率S。
9.不失真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使测试系统的输出信号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被测对象的信息。
10.直线确定拟合直线:用一条通过测量X围的上下端点的直线来表示拟合直线。
11.漂移:测试系统在输入不变的条件下,输出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
12.系统误差: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时,测量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函数规律变化的误差,服从确定的分布规律。
13.传感器:工程上通常把直接作用于被测量,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同种或其他种量值输出的器件,称为传感器14.压阻效应:单晶半导体材料在沿某一轴向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15.压电效应:某些晶体材料,在沿着某一方向施加外力而使之变形时,内部就会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之后,电荷也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16.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的导体A和B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B两个接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定大小的电流。
17.接触电势:设导体A、B的自由电子浓度分别为nA、nB,且nA>nB,则导体A将失去电子带正电,B得到电子带负电,在接触处形成了电位差,即接触电动势。
塑料制品的量子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考核试卷
A.光子的量子态
B.光子的频率
C.光子的强度
D.光子的偏振态
6.量子通信中的“窃听”检测是基于:()
A.光子计数率的变化
B.量子态的不可克隆性
C.量子态的不可预测性
D.量子态的量子纠缠
7.塑料材料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不包括:()
20.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可以促进量子信息科学的进步。()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塑料制品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2.分析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及其对传统信息安全技术的冲击。
3.讨论量子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18.量子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受到______的限制。
19.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可以推动______技术的进步。
20.塑料材料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包括______和______。
21.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______。
22.量子通信系统中的量子比特可以用来实现______。
23.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可以促进______。
4.结合当前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塑料制品在量子通信领域可能扮演的角色及其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影响。
六、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案例一:某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塑料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的量子纠缠生成能力。请分析该材料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潜力,并讨论其对现有量子通信技术的可能影响。
2.应用场景包括金融交易数据加密、国防通信和远程医疗数据传输。优势包括提高数据安全性和传输效率,挑战包括技术成熟度和成本效益。
卫生纸柔软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卫生纸柔软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范建云;王鹏
【期刊名称】《湖北造纸》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以<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对影响卫生纸柔软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对其大小进行了评定,并按计量技术规范,给出了标准的表示方法.通过不确定度评定,找出了影响柔软度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测量过程中应该控制的关键点.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范建云;王鹏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351100;福建省莆田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35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7
【相关文献】
1.卫生纸柔软度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 [J], 张静旖;于成涛
2.关于卫生纸中细菌菌落总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分析 [J], 贾亮
3.皮革柔软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许亚萍;孙霞;李炼洁
4.卫生纸的柔软度及用后是否应投入马桶 [J],
5.Oasis Brands增加FIORA卫生纸节数并提高柔软度 [J], 陈海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食品所用的包装材料分类
微波穿透材料的介绍
常见的微波食品包装材料及特性
部分包装材料在微波中加热变化
试验情况
1、微波穿透的材料(一般包括陶瓷、玻璃、纸、塑料薄膜)
2、微波吸收的材料(微波爆米花袋)
3、微波反射的材料(金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一般特制的铝或铝箔
微波穿透材料又称微波钝性材料,主要包括陶瓷、玻璃、纸张和塑料。此类包材,微波的大部分能量穿过包装材料而被食品吸收,而材料本身并不发热,虽然纸张含有水分和活动的离子会使其产生一定的温度上升,但上升的速度缓慢。微波食品中常用的穿透包装材料是热固性塑料托盘,其中聚丙烯和结晶化聚乙烯具有较高的熔化温度(180~210℃),大多数情况下,微波食品采用上述两种材料包装,涂PET的纸板容器成本低廉,也在微波食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
CPET容器
纯PP容器
填充PP容器
聚乙烯容器
项目
纸/PET托盘
纸托盘
PET托盘
纸杯(无淋膜,表面有凹凸纹路)
纸杯(淋膜,表面光滑)
PP粥碗
最高耐热温度可230℃。CPET具有耐油、耐化学药品性、耐低温、卫生安全等优点,
耐110℃高温,耐-20℃,不耐油;
耐130℃高温,耐-30℃低温,
耐-40℃低温,耐高温性差,100℃以上即变形,120℃即熔化
8分满水,微波3min,水温升高至80℃,
100%微波加热约40g猪肉1min
没有明显变化
没有明显变化
没有变化
100%微波加热约40g猪肉2min
盘完好,复合膜未见异样
油渗入纸内,少许皱
同上
100%微波加热约40g猪肉3min
同上
——
同上
将三个空杯放入微波炉2min,取出后,纸杯明显受热,焦黑,散发纸张燃烧气味,PP粥碗温度变化不大
3、CPET或PP材料微波穿透性良好,且在微波过程不容易受热升温(升温过程极其缓慢),因此选用塑料材料也适合制成微波加热,且不烫手的塑料套,同时应充分考虑塑料的热传导性,容易被加热物品热传导而受热,因此制成的塑料套应减少与被接触容器的接触面积(塑料套内侧设计凸点能与加热容器配套)即可。
来源:微波食品包装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天津商学院包装工程系
来源:常见的微波食品包装材料—中国包装报
来源:微波食品适用性探讨—包装贮运
结论
1、我司选用的纸套或塑料套要求为能适合微波,且在微波后不烫手,结合上述的材料分析,应选用易于穿透且耐热的塑料(如PP或CPET)及纸材料(纸张、纸塑复合材料)
2、纸的热传导性低,不易被加热食品传导受热,制成特殊结构(表面成凹凸点或凹凸纹路)的纸套,适合用于微波加热,且不烫手,同时应充分考虑微波的时间,
微波加热100ml水至沸
没有明显变化
没有明显变化
盘底稍变软
8分满水,微波3min,水温升高至80℃,手触纸表面温度,水接触部分与上部未接触部分温度相差不大,有温度,手握可接受,边角有烤焦点
8分满水,微波3min,水温升高至80℃,手触纸表面温度,水接触部分与上部未接触部分温度相差较多,上部稍烫手可接受,下部受水热传导,明显烫手
1纸套以单纯纸板(如灰底白)制作,一般用于微波时间(因纸张燃点一般为130~180℃)≤4min的产品—来源于采购咨询供应商(有一款方便面采用此结构)
2微波时间(4~10)分钟应选用纸塑(纸板符合PET膜,可耐最高204℃高温)—来源华南理工大学论文—《食品包装技术》
3纸材料含有水分,可以吸收部分微波能量而被加热,可能存在被烤焦,尤其是边角部分——试验过程,底部边角也存在类似烤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