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论文

合集下载

砖混结构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

砖混结构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

砖混结构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摘要】砖混结构是建筑结构中的一种,是指在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采用砖或砌块砌筑,基础、柱、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片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足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本文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措施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砖混结构施工前言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通俗地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又称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因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所以砖的形状及强度就决定了房屋的强度。

可以这样说,砖的形状越规则,砂浆的强度越高,灰缝越薄越均匀,砌体的强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长。

一、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砖砌建筑的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会使砖部容易受压弯曲,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建筑的抗压能力。

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中对砖砌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进行的限制, 规定饱满度不应该低于百分之八十, 对规定加强对建筑的水平灰缝砂浆的饱和度进行检验,将其作为主要检验环节。

水平灰缝砂浆的饱和度在一定条件下手砌筑方法的影响,我国北方在砌筑上一般都是采用“屯个一”砌筑法, 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这种砌筑方法只要砂浆稠度适度就会使得水平灰缝砂浆达到饱和度范围之内”在我国南方一般砌筑办法选择先铺灰在铺砖,在这个过程中砂浆中的水分容易被砖吸收,使得砂浆的饱和度降低,这样水平灰缝砂浆的饱和度就很难达到标准水平。

2、砖砌体接处处理不达标砖混结构的建筑, 在墙体建设时纵向和横向墙体同时进行可以使得接处牢固。

但是有时在接处时要进行中断,但是中断是有一定要求的“砌体临时间断处地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对不能砌筑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该砌成斜搓”这些规定对墙体在碱性临时间断时可以实现墙体的牢固”砖砌建筑的接处点牢固程度影响整体建筑的牢固性能, 这种影响在一定情况下是隐性的, 但是当建筑受到重大外力作用时会毁灭, 因此为了砖混结构的建筑物的抗压能力的提高,在纵横接处地墙体要做到质量过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抗压能力的提高。

毕业设计-多层砖混结构住宅设计

毕业设计-多层砖混结构住宅设计

多层砖混结构住宅设计中文摘要本工程为多层砖混民用住宅。

建筑层数为六层、建筑高度为20.38m,基底占地面积为574.33㎡、总建筑面积3470.0㎡。

抗震设防烈度7度、场地类别为Ⅱ类,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工程±0.00同绝对标高13.38m。

结构设计依据国家相关规范进行:计算各楼板和屋面板的恒荷载,同时确定活载值。

根据荷载设计值计算出楼面和屋面的配筋。

将板上均布荷载传给各墙,然后根据各墙所受荷载及墙体自重,验算墙体抗压承载力。

根据抗震设防数据及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出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各墙承担的剪力,并验算墙体的抗剪承载力。

计算出各段基础上部荷载,并由此确定基础类型和配筋。

经过验算,该结构符合安全性、可靠性要求。

[关键词]:砖混结构、承载力、构造措施、基础设计AbstractThis engineering is a multistory building. It is a brick and concrete mixed structure. The building has six tiers,building height is 20.38m. Gross building area is 574.33m²,total floor space is 3470.0m². Intensity of anti-seismic de--fence is establishe to 7 degree. The field s classification isⅡ.The structureis designed to use 50 years.The engineering is the second type building,itsrefractory ranks the second grade.The engineering s designed elevation is equal to 13.38 of absolute elevation .Structural design accords to the national special codes: first of all,we calcu--late each floor and roof s dead live of slab,and carry live load at same time.According to computation of design load,we can design the concrete reinforcement of floor and roof. Transfer the uniform loading to each wall,than according to the load that wall suffer and self-weight ,we can check the wall s compressive bearing capacity.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anti-seismic defence and structural representative value of gravity load ,each wall s shear force can be worked out,than we can check the wall s shear bearing pute the load that base bear,than according to computation ,we can fix the base form and calculate the concrete reinforcement.This structure accords with the safety and reliablity request by checking. [KEY WORDS]:brick and concrete mixed structure、bearing capacity、Construct the measre、foundation design目录前言 (1)1.概述: (1)2.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3.毕业设计的内容: (2)4.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2)第1章建筑设计部分 (3)1.1设计依据: (3)1.2建筑设计说明: (4)1.2.1平面设计: (5)1.2.2剖面设计: (6)1.2.3立面设计: (6)1.2.4构造和建筑设计措施: (7)1.3结构方案的选择 (8)1.3.1结构体系选择: (8)1.3.2楼、屋盖结构方案: (8)1.3.3基础方案: (9)1.3.4梁的强度、刚度设计计算步骤原则: (9)1.3.5墙体验算计算步骤原则: (9)第2章楼板设计 (10)2.1楼面结构信息及单元划分: (10)2.2楼面荷载计算: (10)2.3标准层设计: (10)2.4一层设计: (16)2.5夹层设计: (16)第3章斜屋面板计算 (19)3.1屋面结构信息及单元划分: (19)3.2荷载计算: (19)3.3计算跨度: (20)3.4板弯矩计算: (20)3.5板截面设计: (21)3.6板配筋计算: (22)3.7屋面梁设计: (23)3.8老虎窗设计: (23)第4章楼梯设计 (26)4.1架空层梯板: (26)4.2标准层梯板: (26)4.3楼层平台: (27)4.4一层平台梁(TL1)设计: (28)4.5其它平台梁: (29)4.6墙体局部受压验算: (30)第5章墙体承载力验算 (31)5.1砌体荷载计算: (31)5.2静力计算方案: (31)5.3墙体高厚比验算: (31)5.4墙体承载力验算: (31)第6章阳台及构件设计 (36)6.1阳台屋面: (36)6.2阳台空调板设计: (36)6.3一~五层阳台设计: (36)6.4六层阳台挑梁设计: (38)6.5挑梁抗倾覆验算: (39)6.6阳台圈梁兼做过梁计算: (39)6.7飘窗洞口处圈梁兼做过梁计算: (40)6.8单元门雨蓬板计算: (41)6.9构造柱及圈梁配筋: (41)第7章基础设计 (42)7.1基础顶面荷载设计值: (42)7.2基础设计: (43)第八章抗震验算 (45)前言1、概述:本毕业设计是在已有建筑方案的条件下展开。

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3300字

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3300字

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3300字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多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多层混凝土施工技术内容。

关键词建筑多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中图分类号:TU9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砖混结构之所以遭受地震力破坏的比例大,主要是因为砖混结构是一种脆性结构,其抗拉和抗剪能力均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砖混结构易于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房屋的破坏和倒塌。

1、砖混结构的优缺点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优点主要表现在:①砖是最小的标准化构件,对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要求低;②砖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③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不需模板,造价较低;④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简单;⑤砖的隔音和保温隔热性要优于混凝土和其他墙体材料。

因此,被广泛用于住宅建设中。

但是,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

砖混结构自重和刚度大,自振周期短,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地震时极易产牛脆性破坏,且住宅内不允许自由分离。

2、砖混房屋的结构体系砖混房屋是由纵、横向承重构件和楼盖组成的一个具有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其抗震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刚性楼、屋盖体系是保证所有竖向抗侧力构件共同受力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抗震地区常采用现浇混凝土楼、屋盖。

对于砖混结构体系来说现浇楼、屋盖可消除滑移、散落的问题。

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增大楼板的刚度。

作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砖混结构,层问变形也是可控制的。

较强的楼、屋盖水平刚度使荷载传递具有良好的条件,当上下墙体不能对齐时,现浇楼、屋盖能起到一定的传递水平力的作用,同时增加了楼板对墙体的约束。

砖混结构房屋,应采用纵横墙承重,如果仅采用纵墙承重,其另一方向的约束墙体少、间距大,因而房屋的另一方向刚度较弱,空间刚度和整体性都较差,抗震能力低,在中强地震作用下,墙体由于平面外的失稳而先行破坏,进而引起整个房屋的倒塌。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2。

1 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2。

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建设施工,结构形式为5+1砖混结构. 本建筑全长41.3米,宽12.5米,总建筑面积为3198平方米,层高下房为2.09米,标准层为2。

7米。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场地标准冻深0.85米,本工程绝对标高46。

1米,环境类别:地上部分为一类,地下部分为二类,防火建筑设计等级为丙类,防火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性质为居住建筑。

材料:所有结构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1。

混凝土:基础:C30,垫层:C10,其他构件:C202。

钢筋:HPB235,HPB335,HRB4003。

墙体:MU10 页岩烧结多孔砖(孔洞率不大于28%)砂浆:一~三层为M10混合砂浆,四~六层为M7。

5砂浆,其中与土壤相邻的为M10水泥砂浆砌页岩实心砖,两侧均抹20厚防水砂浆4。

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磷,硫的合格证,对焊接钢结构用钢材应具有碳含量,冷弯试验的合格证.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板为20mm,梁,柱为30mm,雨篷,女儿墙为30mm,分布钢筋为10mm,基础下部为40mm自然条件1)风向:夏季主导风向东南,冬季西北;2)雨季施工起止时间:7月1日—8月31日;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概况:场地土层分为①杂填土②粉土③粗砂砾④沙质粘性土⑤强风化混合片麻岩⑥中风化混合片麻岩;2)水文地质概况:地下稳定水位埋深3。

2—6.1m,标高10。

12—15。

24m。

荷载情况卧室、客厅、餐厅2。

0KN/㎡;厨房、卫生间:2.0 KN/㎡;阳台2。

52.0 KN/㎡;楼梯0.52 KN/㎡;栏杆顶部水平荷载0.5KN/㎡(7)土建工程施工期限土建工程开工日期:2012年4月1日。

土建工程竣工日期:2012年9月1日.2。

2施工管理目标为了充分发挥我公司的综合优势和科学施工管理水平,以严密的管理,周密的计划,确保本工程以下目标实现。

普通砖混房屋建筑结构问题的探讨

普通砖混房屋建筑结构问题的探讨

普通砖混房屋建筑结构问题的探讨【摘要】普通砖混房屋造价低廉,特别适宜建造象住宅、办公楼等这类不要求有较大空间的建筑,量大面广。

由于砖混结构设计简单,常被设计人员忽视。

文中总结出了砖混结构的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提出解决对策,力求寻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

【关键词】建筑房屋结构探讨普通砖混房屋是我国居住、办公、学校和医院等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

总结普通砖混房屋的结构设计经验,对房屋结构体系不合理或存在缺陷进行探讨,对于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和抗震能力非常必要,是房屋建筑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本文主要就普通砖混房屋结建筑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面加以探讨。

一、房屋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1、独立基础普通砖混房屋的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被广泛运用到各类工程当中,其抗剪强度验算不易引起重视而出错,直接影响工程的结构安全。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未对柱下独立基础要求进行抗剪强度验算,只规定了要验算基础交接处和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一般多层房屋基础经过软件JCCAD 校核,多能满足规定。

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1.2条中注4同时规定:“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超过300 kPa的混凝土基础,尚应进行抗剪验算。

”独立基础坐在基岩上时,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远远超过此值,必须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有的设计者对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凭借经验采用砂垫层加强一下承载力,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普通砖混房屋建筑中柱、梁及基础的负荷未按规范乘以折减系数。

2、构造柱普通砖混房屋结构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在砖混结构中,而且构造柱与圈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作法将引起问题: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彻底的拉结和约束作用,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被破坏。

砖混结构建筑墙体开裂原因及其防治论文

砖混结构建筑墙体开裂原因及其防治论文

浅谈砖混结构建筑墙体开裂原因及其防治【摘要】文章介绍了砖混结构建筑墙体开裂的原因,提出应从多方面防止、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砖混结构,建筑墙体开裂砖混结构建筑墙体的抗拉、抗剪能力比较低,容易在局部产生裂缝,损害建筑物整体性和使用功能,甚至危及安全。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主要有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温差裂缝及结构性裂缝三类。

一、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一)裂缝产生的部位和形状不均匀沉降裂缝首先产生在房屋底层,严重的可能发展在两层以上,并伴有地面开裂和房屋倾斜。

墙体产生下宽上窄的竖缝。

在端部、门窗洞口对角产生斜缝、八字缝及水平包角缝。

裂缝一旦出现,随着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发展,裂缝逐渐加宽、延长。

(二)裂缝引发的原因1.地基土质软弱不均。

建筑地基局部土质不均匀,受压后必然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

2.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

建筑荷载必然对地基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对承载能力低,变形大的软弱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基础设计要根据上部荷载与地基土质情况,考虑地基的浅基或桩基础。

3.建筑体型布置不合理。

为了追求建筑造型,建筑平面开头复杂,转折多变;房屋过长,长高比较大;建筑立面高低起伏,荷载差异较大;开设大门大窗,墙体被削弱。

4.地基含水量不正常变化。

因周围某些条件变化,使建筑地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甚至冲刷淘空,导致不均匀沉降。

5.建筑物使用不当。

随着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过设计要求的活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

(三)防治措施1.房屋建筑工程应先勘察后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地基土质情况、分布范围、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然后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方便施工等要求,进行全面分析,权衡利弊,确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以便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工作。

砖混结构论文房屋施工论文

砖混结构论文房屋施工论文

砖混结构论文房屋施工论文【摘要】在砖混结构的建筑项目施工中要严格控制钢筋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砌筑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做好各个部门交流协作,施工管理人员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落实每一个环节的项目负责人,保证砖混结构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发展。

1.砖混结构施工质量的问题1.1施工中钢筋问题在施工中钢筋单项施工是比较复杂琐碎的,其在施工中也会出现相对多的问题。

首先钢筋搭接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一般要求下刚进的搭接长度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不同有不同的规定,钢筋的搭接位置尽量设置在每个楼层的楼面上,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钢筋搭接方式长度不够重视,甚至有的项目只是随便搭接,导致钢筋搭接达不到规范要求;纵向钢筋错位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放线过程中和设计图纸有出入或者在浇筑混凝土是不注意保护柱筋,导致上下柱筋错位,必须通过弯折或者重新植筋的方式弥补,但是最后依旧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箍筋绑扎不合格,并且数量过少,在绑扎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来进行箍筋绑扎,箍筋间距太大,箍筋绑扎数量不足,这对于剪力墙的承重能力有很大的影响;箍筋加密区不符合图纸要求,一般情况下在圈梁与柱子相交处和主梁与次梁相交处都应该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箍筋加密,有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不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这给工程建设的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大隐患;拉结筋胡乱摆放,拉结筋长度也达不到要求,这也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1.2施工中混凝土问题首先骨料级配的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在遇到构造柱截面面积过小的情况时,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可以顺利进行,要把骨料粒植筋小于二十毫米,但是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对于混凝土的骨料级配问题不是很重视,经常出现由于骨料过大而造成断条现象;其次混凝土坍落度问题,构造柱的混凝土坍落度规范要求控制在50-70ram,以便于混凝土充分流入马牙搓洞中,来达到混凝土和砌体更好的结合,在很多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坍落度太小,混凝土流动性不好,再加上震动作用不到位,混凝土内部会出现孔洞,在混凝土表面会出现蜂窝现象,在柱子根部会出现烂根的现象。

宿舍楼毕业设计某多层宿舍楼砖混结构设计

宿舍楼毕业设计某多层宿舍楼砖混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多层宿舍楼砖混结构设计系:建筑与资源工程系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09建筑工程2班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工程师摘要砖混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宽度的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建筑外观造型和使用功能,而且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影响到结构的承载力,严重者甚至引起房屋的倒塌,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通过对砖混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有效的裂缝防治措施研究。

来避免引起房屋的倒塌,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等破坏。

砖混结构设计必须荷载大小及不同情况,对梁板柱进行抗压抗剪承载力的验算,达到强度设计要求。

关键词:砖混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砖混结构裂缝有效的防治措施;ABSTRACTBrick concrete struc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the process will appear in different forms, different width of crack. These cracks affects not only the building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but also reduce the wall quality, affect the structure bearing capacity, serious and even cause the collapse of buildings, caused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Based on the causes of cracks in brick masonry structure and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cracks of. To avoid the collapse of buildings, caused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damage.Key wordsO n the causes of cracks in brick concrete structur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cracks in brick masonry structure目录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砖混结构裂缝原因和防治措施 (5)第三章:结构设计 (10)2、PKPM建模计算 (12)(2)“网格生成”——轴线命名 (12)3、选择各标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楼层定义” (12)4、定义各层楼、屋面恒、活荷载,“荷载定义” (12)1、显示各层输入的楼面荷载、梁间荷载、节点荷载,以供校核 (12)5、如要作基础设计,执行“7 汇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图DCNL*.T” (12)3、计算结果 (27)第四章:建筑图纸 (30)附图 (30)第五章:结论 (30)第一章:绪论一.砖混结构裂缝的影响自从水泥问世以后,砖混结构就逐渐成了我国城镇建设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

(完整版)砖混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砖混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砖混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2)一.建筑设计 (5)1. 工程概况 (5)2. 设计依据 (5)3. 拟定方案 (5)4. 材料选择 (6)5. 建筑布置 (7)二.结构设计 (8)1. 静力计算方案 (8)2. 墙身高厚比验算 (8)3. 预制板选型 (9)4. 荷载统计 (9)5. 墙体承载力验算 (12)6. 基础设计 (14)7. 楼梯设计 (16)8. 卫生间、厨房现浇板配筋计算 (20)9. 挑梁设计 (23)10.构件设计 (27)主要参考文献 (29)摘要字体: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字符间距:段前段后都为0,行距:1.5倍行距关键词:Abstract 将摘要相应翻译为英文字体:Times New Roman, 小四首行缩进2.5字符间距:段前段后都为0,行距:最小值20磅KEYWORDS:1.建筑设计1.1工程概况该工程为洛阳周山森林公园山水富地院落B-1多层住宅楼,使用功能为普通住宅。

建筑层数为6层,建筑面积约4200㎡,每户面积约120㎡,室内外高差0.6米,建筑高度18.150m。

红线范围25m×65m。

本工程共三个组合单元,一梯两户,共计36户。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

最高地下水位较深,且该水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该场地勘测深度内,均属于第四系地层;地基以粘性土为主,不具有湿陷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Kpa。

该地区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基本风压:0.35kn㎡,基本雪压:0.3 kn㎡。

地下无古代建筑物,可不考虑地基土的液化问题。

建筑设计等级为三级,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其他条件:①.本工程所需的预制构件以及其他的建筑材料均由各个厂家直接供应,并且运输条件良好。

②.本工程所需的水、电均由建设单位保障供应。

1.2 设计依据为了改善洛阳人民的住房条件,应洛阳富地辉煌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拟在涧西区周山森林公园西侧80米处建一幢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建筑设计要求全面贯彻经济、适用,在可能条件下注意交通流畅,各类房间满足使用要求,体形、立面美观,达到设计高质量、高速度,并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砖混结构施组范文

砖混结构施组范文

砖混结构施组范文砖混结构是指由砖墙和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具有砖墙的传统建筑风格和钢筋混凝土的抗震性能。

砖混结构施工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砖混结构进行各项工程施工活动的总称。

首先是基础施工。

砖混结构的基础是建筑物的承重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在基础施工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扩展基础、隔离基础或地基梁等。

同时,还需要做好土方开挖、做底板、浇筑混凝土、安装钢筋等工作,保证基础的牢固和稳定。

其次是砖墙施工。

砖墙在砖混结构中起到承重和围护的作用,其施工质量和密实性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在砖墙施工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砖块和砂浆,保持砖墙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以及加强墙角、门窗洞口和梁柱节点等部位的加固和抗震措施。

再次是梁柱施工。

梁柱是砖混结构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其施工质量和强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在梁柱施工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钢筋和混凝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保证梁柱的准确位置和尺寸,以及采取适当的加固和抗震措施。

此外还有楼板施工。

楼板是砖混结构中的承重构件,其施工质量和强度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楼板施工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钢筋和混凝土,保证楼板的强度和平整度,同时加强楼板与墙体的连接,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

最后是装饰装修。

砖混结构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装饰装修工作,以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和使用性。

在装饰装修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和施工方法,保证装饰层与结构层的协调和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考虑装饰材料对结构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水、防火和防腐措施。

总之,砖混结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各项工程施工活动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人们提供安全、美观和舒适的建筑环境。

建筑砖混结构施工中的研究

建筑砖混结构施工中的研究

建筑砖混结构施工中的研究摘要:现代住宅中我们砖混结构常常应用于我们住宅建筑中,特别是承重方面上我们结合我们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发现很多砖混结构施工中存在的常见质量问题做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供大家参考研究。

关键词:砖混结构;施工;质量控制1 砖混结构的特点一般而言,砖混结构指的是大部分使用砖墙作为承重结构而小部分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

多层砖混住宅在现代住宅结构中较为常见,也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其结构优点显而易见。

作为最小的标准化构件,砖可砌成各种各样的墙体,其对施工的场地以及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都不太高。

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建筑材料,耐久性好,且具有极高的稳定性,造价低廉,也无需模板,可节约水泥、钢材等材料。

而且砖具有良好的隔音以及保温隔性能,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较为简单,因此古往今来在建筑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砖混结构也具有一些缺点,比如强度不高、自重较大,且砌体的强度不高,尤其是抗拉、抗剪强度更是不足,很不适合作为高层建筑的载体,而且其不具备好的抗震性能,由于砌筑过程中砂浆和砖石之间粘结力不足,抗拉、抗剪强度低,一旦地震,极易产生裂缝和坍塌。

2 砌筑工程质量控制2.1 砖的浇水湿润砖混结构在砌筑之前要进行浇水湿润,在经过浇湿后,延缓了灰缝中砂浆的水份被吸收的时间,保证了砂浆强度的增长,也强化了砖和砂浆的粘结,保证砂浆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以及砂浆的密实饱满程度,便于施工操作。

但是,如果砖浇水过于湿润,或者现浇现用,砖表面的水不能很好的渗透入内部,而在砖面滞留形成水膜,就会增大砌筑砂浆的流动性,使得砌体容易变形而影响砖墙的平整程度。

实践表明,要做好砖含水率的控制,浸润后理想的含水量应为饱和含水量的2/3,砌筑前要提前一天浇水湿透,避免现浇现用的情况。

2.2 组砌形式问题施工规范中对于实心砖砌体的组砌形式有一定的要求,如墙体宜采用的方式为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或者梅花丁,砖柱不能使用包心砌法。

多层砖混结构论文

多层砖混结构论文

多层砖混结构论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公寓小区中一幢三单元六层的砖混结构住宅楼,建筑面积2430㎡,施工工期为235天。

1.1地点特征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低,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位于基地以下 1.5m,对建筑物基础无腐蚀作用。

土质构造良好,无异常突土出现,土承载能力180KPa。

1.2工程设计情况建筑物室内地面相对标高±0.000,室外地坪相对标高-0.600,拟建工程平面呈一字型,长13.2m,宽9.5m,总高为17.7m(六层部分总高16.8m,女儿墙高0.9m),每层层高均为2.8m,房间开间尺寸为1.3m和2.1m,进深为4.7m和4.8m。

本工程楼地面为,内墙装饰主要采用一般抹灰喷涂料做法,外墙装饰以瓷砖为主,屋顶保温层为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二毡三油防水屋面。

本工程为砖混结构,基础埋深1.9m,在300mm厚素混凝土垫层上砌条形基础,内设钢筋混凝土圈梁,主体结构为砖墙承重,外、内墙均为240mm,每层都设圈梁,内外墙交接处及外墙砖转角处均设构造柱,断面为240mm*360mm,楼板及屋盖结构为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多孔板。

楼梯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地面为碎砖垫层混凝土面层。

楼地面为1:2水泥砂浆面层。

屋面为架空隔汽层,二毡三油防水层。

一、施工方案2.1基础工程1.人工挖基坑槽1)根据土质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开挖宽度和放坡系数,预留工作面。

2)挖出的弃土堆放,距坑槽边1米以外的地段,并不得碰撞门柱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0m。

3)挖掘土方如发现有电缆、油水管线或不能辩认的物体时,应及时报告甲方管理人员,采取措施后施工。

4)挖土时,要经常检查中心线和标高,不要挖偏或超宽,超深,挖偏时按图纸纠正,超深部分必须夯填中砂或砼找平。

5)因特殊情况,基坑挖完后不能立即施工垫层时,要留出0.3m厚的土方,在垫层施工前再挖除。

2.土方回填工程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槽内的杂物,排除积水,并做好隐蔽记录。

砖混结构论文技术措施论文:砖混结构裂缝问题研究

砖混结构论文技术措施论文:砖混结构裂缝问题研究

砖混结构论文技术措施论文:砖混结构裂缝问题研究【摘要】随着国家保障性经济适用房的大量开工建设,砖混结构是被大量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但是砖混结构也有其明显的缺点,其它不论,单就普遍的裂缝问题,一直以来令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感到棘手。

在使用过程中墙体经常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缝和裂纹,不仅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美观和使用功能要求;同时这种现象对结构本身,破坏墙体的整体性,降低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地基下沉;房屋裂缝;技术措施1.裂缝类型与成因在一般砖混结构房屋中,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裂缝是比较普遍的,这种裂缝往往还与地质条件、上部结构刚度、材料和施工质量,以及建筑物的体形等因素有关。

常见有以下几类:1.1斜裂缝它不论在窗间墙、窗台墙、内墙或外墙上都可能产生。

大多数情况下,裂缝通过窗口的两对角,在紧靠窗口处缝宽比较大,向两边和上下逐渐缩小;裂缝走向往往是由沉降小的一边,向沉降较大的一边向上发展,在等高的长条形房中,裂缝一般在两端较多,中部逐渐减少。

1.2竖向裂缝一般产生在纵墙的顶部或底层窗台墙上。

墙顶处竖向裂缝一般是在受到反向扰曲,即墙的两端沉降值较大,中间沉降值较小,使墙的上端形成受拉情况时产生的,缝宽往往上端较大,向下逐渐减小。

当墙顶没有足够的钢筋砼圈梁时,这种裂缝往往可以避免。

底层窗台的竖向裂缝是由于窗口过大,窗台墙起了反梁作用而引起的,缝宽也是上面大,向下逐渐缩小。

1.3水平裂缝(1)窗间墙上的水平裂缝:一般都是在每个窗间墙的上、下两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

裂缝宽度都是靠窗口处较大,向窗间墙的中部逐渐减小。

在地基不均匀变形,或沉降单元的上部受到水平推力顶住后,窗间墙上受到较长的水平剪力,引起反变曲破坏,形成这种裂缝。

(2)底层墙的水平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在地基局部陷落时产生,地基局部陷落原因很多,如湿陷黄土的局部浸水,地基下有暗井或暗沟等。

2.裂缝的特征2.1由于横墙刚度较好,裂缝大部分产生在纵墙上。

砖混结构论文

砖混结构论文

砖混结构论文内容提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逐渐提高,建筑结构越来越多样化,而砖混结构作为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它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因为稳定性差、浪费资源等原因,我国目前新建的多层、高层建筑已开始逐步淘汰砖混结构,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渐取代砖混结构成为了建筑房屋的主要结构,但就发展趋势而言,砖混结构仍是不可取代的一种建筑结构。

因此我们从其结构的建筑结构特点、设计要求、墙体材料、施工方案、抗震设计、墙面开裂、工程造价、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砖混结构抗震设计施工方案目录一、砖混结构的发展历史 (1)二、砖混结构的建筑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 (1)三、砖混结构的墙体设计 (1)3.1墙体设计要求 (1)3.2墙体材料 (2)3.3墙面装修 (2)四、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 (2)五、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 (3)六、砖混机构的施工方案…………………………………………………………七、砖混结构的前景分析及发展方向……………………………………………八、结论……………………………………………………………………………一、砖混结构的发展历史从砖混结构的历史上来看,古代砖混结构建筑的成就是辉煌的。

古代砖混结构建筑的典型做法可以从古希腊的巴台农神殿和古罗马的万神庙的构造中看出,这种构造做法直至公元5世纪一直在雅典普遍采用,并流传至今。

近代20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高的现代砌体结构办公用楼房是1891年在美国芝加哥建成的,莫纳德•洛克大楼。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砖混建筑结构经历了一个由砖砌体到配筋砖砌体到大型振动砖壁板材到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的发展过程。

二、砖混结构的建筑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砖混结构的优点是取材方便、刚度大、楼盖节省钢筋混凝土、造价便宜、施工难度低。

其缺点是砌筑复杂、不环保、强度低、抗震性能差所以只能盖多层建筑,层高受限。

砖混结构建筑施工管理综述论文

砖混结构建筑施工管理综述论文

关于砖混结构建筑施工管理的综述【摘要】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通俗地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又称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关键词】砖混结构建筑施工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砖混结构的优点由于砖是最小的标准化构件,对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要求低,可砌成各种形状的墙体,各地都可生产。

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

可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不需模板,造价较低。

施工工艺与施工设备简单。

砖的隔音和保温隔热性要优干混凝土和其他墙体材料,因而砖混结构在低层住宅建设中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

二、钢筋施工中的问题纵向钢筋上下错位。

由于柱筋定位放线时偏离设计位置或砖砌体预留柱位时上下楼层位置偏差,造成柱筋上下错位,以致不得不采取弯折措施以“归位”。

其结果是构造柱上下轴心不对位,违反了规范要求,严重影响了抗震功能。

钢筋搭接不规范。

纵向钢筋的下料长度通常以楼层高度为依据,即层高+35d,并通常将搭接位置设在每一楼层的楼面上。

但很多工程的柱筋搭接随意,搭接长度也未满足35d的要求,甚至还出现了i级钢筋单端弯钩或两端都不弯钩的情况。

在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不符合要求。

箍筋松散、歪斜且数量不足。

箍筋施工存在问题较多,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如绑扎间距过大或大小间距不等。

在砌体施工期间,由于成品保护不好,造成严重滑移、歪斜、松散、合模板前也未修整。

不按规定加密箍筋。

按规范要求,柱与圈粱相交时,节点处一定范围内应加密箍筋。

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45cm,间距不宜大干10cm,在纵筋搭接区段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干20m。

但实际施工中,上述二项要求未向操作人员交底,而造成了质量隐患。

箍筋弯钩长度及角度不规范。

规范中对构造柱箍筋的弯钩角度及长度虽未作明确规定,但提出“对于有关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一般要求,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砖混住宅结构设计的优化与改进

砖混住宅结构设计的优化与改进

砖混住宅结构设计的优化与改进摘要:砖混住宅结构因为具有比较高的性价比而受到住户与开发商的钟爱。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砖混住宅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因为其具有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砖混住宅结构存在的问题,砖混住宅结构优化措施,砖混住宅结构改进方法。

关键词:砖混住宅;结构设计;地基一、砖混住宅结构存在的问题砖混结构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充分体现其实用性。

建筑物是否保持坚固,不仅同设计紧密联系,还同建设施工存在着较多的关联。

砖混住宅结构第一位的就是实用性,也就是保证设计质量。

住宅表现的最大使用性就是能够遮风挡雨、防灾与防震。

这也是设计住宅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是经历过几次地震之后,观察各类建筑物的坍塌状况,砖混住宅并没有实现很好的实用性。

其中包括许多因素,最关键的就是设计者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在设计过程中牵涉太多的利益因素。

开发商设计住宅的最终目的就是赚取最大化的利益,消费者购买住房的目的就是坚固牢靠。

这二者存在着矛盾,住宅设计人员通常是由开发商聘请,在整体设计的过程中一般会受到开发商的限制。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了各种建筑设计要求规范,可是这种设计不负责任的问题依然不断出现,降低了住宅的实用性。

1、砖混住宅缺乏必要的审美价值优秀的建筑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科学耐用,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

大部分建筑设计人员都应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独特的设计理念、高超的艺术品味。

如今住宅建筑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创新能力不强,观赏性很低,这些问题与设计人员自身的艺术修养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同设计人员的创新思想具有重大关联。

设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工作责任感,不断培养创新能力才能设计出更加美观和有特色的住宅建筑。

走在城市的街道中,观察到的各地住宅建筑物都是同一个模样,没有了特色和新鲜,使人觉得全部建筑都是在一味复制与重复,人们同时觉得自己的住宅过于单调了。

2、砖混住宅结构设计缺乏科学性大部分住宅都出现过较大范围的裂痕,住宅的质量让消费者担忧。

砖混结构的加固与改造技术研究

砖混结构的加固与改造技术研究

砖混结构的加固与改造技术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老旧建筑物需要进行加固与改造以满足现代建筑的要求。

砖混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其加固与改造一直是建筑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了砖混结构的加固与改造技术,并讨论了其工艺和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固与改造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加固和钢材加固是两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此外,在使用这些技术时,还需考虑结构的荷载状况、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的技术要求等因素,以保证加固与改造的效果。

关键词:砖混结构;加固与改造;钢筋混凝土加固一、引言砖混结构是一种利用砖块和混凝土构成的建筑结构,其在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条件的变化,砖混结构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裂缝、变形和承载能力下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加固与改造,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研究砖混结构的加固与改造技术,以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二、砖混结构的加固与改造方法对于砖混结构的加固与改造,常见的方法包括钢筋混凝土加固、钢材加固和外挂钢结构加固等。

其中,钢筋混凝土加固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在砖混结构中加入钢筋和混凝土,增强其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

另一种方法是钢材加固,即在砖混结构中加入钢材构件,以增加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外挂钢结构加固是最常见的加固方法之一,即在砖混结构外部增加一个钢结构,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在原有砖墙上加粘钢筋混凝土或外贴钢筋混凝土,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钢结构加固在原有结构上安装钢构件,例如钢梁、钢柱等,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碳纤维加固,使用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材粘贴在砖墙表面,以提高结构的抗拉强度和抗震性能。

预应力加固,通过在原有结构上施加预应力,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注浆加固,利用注浆技术将高强度灌浆材料注入砖墙或结构裂缝中,填充空隙,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1.22,龙鑫,刘晓龙, 探讨砖混结构房屋施工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3000字符

1.22,龙鑫,刘晓龙, 探讨砖混结构房屋施工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3000字符

探讨砖混结构房屋施工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摘要:砖混结构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常见结构。

砖混结构在房屋建筑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砖混结构房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忽视一些问题,而忽视这些问题就会对房屋质量造成巨大隐患。

在人们对房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工程人员必须要加强对砖混房屋结构施工过程中易忽视问题的探讨。

本文将结合施工实际来重点探讨当前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施工;砖混结构;含水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建筑施工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房屋建筑施工涉及人员众多,环境复杂。

砖混结构房屋施工尤其是这样。

砖混结构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这种结构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所谓砖混结构主要指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和大部分砖墙承重构成的一种建筑结构。

这样一种结构如果能够在适当位置加入构造柱以及圈梁就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

当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规范等原因的影响,砖混房屋结构施工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探讨是提升砖混房屋结构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墙体存在任意留置施工洞眼问题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洞眼是经常要做的,常见的施工洞眼有构造木柱箍眼和脚手架眼等。

按照施工规范对这些洞眼是需要补砌严密的,可是实际施工中由于这些洞眼非常小很难补砌。

施工洞眼的存在会给墙体造成巨大隐患,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这一问题在墙体的关键位置例如墙体内外墙交接处以及转角处表现的最为典型。

按照施工规范在墙体施工过程中是不能在以下几个位置设置洞眼的: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梁以及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之内;过梁上以及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内等位置。

可是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往往会违反这些规定,经常会使得墙体关键位置布满洞眼。

毫无疑问,这样做将会给墙体乃至于整个房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这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

在今后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施工,在条件允许前提下应该取消木柱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砖混结构论文内容提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逐渐提高,建筑结构越来越多样化,而砖混结构作为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它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因为稳定性差、浪费资源等原因,我国目前新建的多层、高层建筑已开始逐步淘汰砖混结构,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渐取代砖混结构成为了建筑房屋的主要结构,但就发展趋势而言,砖混结构仍是不可取代的一种建筑结构。

因此我们从其结构的建筑结构特点、设计要求、墙体材料、施工方案、抗震设计、墙面开裂、工程造价、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砖混结构抗震设计施工方案目录一、砖混结构的发展历史 (1)二、砖混结构的建筑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 (1)三、砖混结构的墙体设计 (1)3.1墙体设计要求 (1)3.2墙体材料 (2)3.3墙面装修 (2)四、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 (2)五、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 (3)六、砖混机构的施工方案…………………………………………………………七、砖混结构的前景分析及发展方向……………………………………………八、结论……………………………………………………………………………一、砖混结构的发展历史从砖混结构的历史上来看,古代砖混结构建筑的成就是辉煌的。

古代砖混结构建筑的典型做法可以从古希腊的巴台农神殿和古罗马的万神庙的构造中看出,这种构造做法直至公元5世纪一直在雅典普遍采用,并流传至今。

近代20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高的现代砌体结构办公用楼房是1891年在美国芝加哥建成的,莫纳德•洛克大楼。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砖混建筑结构经历了一个由砖砌体到配筋砖砌体到大型振动砖壁板材到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的发展过程。

二、砖混结构的建筑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砖混结构的优点是取材方便、刚度大、楼盖节省钢筋混凝土、造价便宜、施工难度低。

其缺点是砌筑复杂、不环保、强度低、抗震性能差所以只能盖多层建筑,层高受限。

砖混结构承重方式主要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内框架承重、底部框架承重。

横墙承重即用平行于山墙的横墙来支承楼层,其由于横墙间距密、房间大小固定适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建筑。

纵墙承重即用檐墙和平行于檐墙的纵墙支承楼层,在此结构中开间可以灵活布置,但是建筑物刚度较差,适宜于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或隔断墙位置可以变化的房间,如教学楼、办公楼、医院等。

纵横墙混合承重即部分用横墙、部分用纵墙支承楼层,其经常用于平面复杂、内部空间划分多样化的建筑。

内框架承重即内部以梁柱代替墙承重,外围护墙兼起承重作用。

这种布置方式可获得较大的内部空间,平面布局灵活,但建筑物的刚度不够,一般用于食堂、旅馆、商店等建筑。

底部框架承重即在底层或底部两层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同时取代内外承重墙体,相关部位形成结构转换层。

此承重方案一般用于建筑功能底部与上部不同的房屋。

在设计砖混结构房屋时除进行承载力计算和高厚比验算外还需满足墙柱的一般构造要求,使房屋中的墙柱和楼盖、屋盖之间互相拉结可靠,以保证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另外还要满足耐久性、耐火性及其他特殊功能要求。

在设计其墙体时我们要注意横墙间距的大小,纵墙尽可能贯通,适当加设壁柱、构造柱,适当设置伸缩缝及沉降缝。

三、砖混结构的墙体设计(一)墙体设计要求设计砖混结构的墙体时应满足足够的强度、足够的稳定性、建筑热工要求、隔声要求、防火要求及其他要求。

墙体强度大小与墙体所用的材料有关,如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厚度、墙体的厚度等,在设计时可按照需要进行选择与配合。

墙体的稳定性与墙体的长度、高度、厚度以及纵、横墙墙体间的距离有关,在结构设计中往往采用墙体的高厚比指标来控制。

建筑热工要求是指墙体的保温和隔热要求。

在我国严寒地区、寒冷地区以及冬冷夏热地区,冬季外墙保温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及部分寒冷地区,夏季的隔热降温是非常重要。

建筑隔声是为了将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噪声限制在一个不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水平之内,减轻噪声对人们的危害。

按照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同和墙体是否承重,对墙体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

墙体还应满足防潮、防水要求。

墙体的材料和尺寸标准应考虑经济要求和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二)墙体材料在砖混结构中墙体材料常用砖、砌块和砂浆。

砖的种类有很多,按材料分有粘土砖、炉渣砖、灰砂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页岩砖;按外形分有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砖;按制作方法分有烧结砖、蒸压养护砖。

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标准尺寸的实心砖称为烧结普通砖,其主要用于砌筑建筑的内外墙、柱、拱、烟囱和窑炉等。

在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砌体时,在砌筑前,必须预先将砖进行吸水润湿,方可使用。

烧结多孔砖与烧结空心砖的原料及生产工艺与烧结普通砖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对原料的可塑性要求较高。

烧结多孔砖具有较高的强度,可用于砌筑六层以下建筑物的承重墙。

烧结空心砖强度较低,主要适用于非承重隔墙和框架的填充墙。

砌块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其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适应性强,制作和使用方便灵活,还可以改善墙体功能。

按砌块的用途可以分为承重砌块和非承重砌块;按砌块的特征可以分为实心砌块和空心砌块;按砌块的材质又可以分为硅酸盐砌块、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等。

砌块除用于砌筑墙体外还可用于砌筑挡土墙、高速公路音障及其他砌块构成物。

建筑砂浆是由无极胶凝材料、砂和水拌合而成。

建筑砂浆按材料不同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水泥石灰砂浆;按功能不同又可分为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

(三)墙面装修我们进行墙面装修是为了保护建筑构件,提高墙体的耐候性,加强隔离作用,提供耐久性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改善环境条件、满足房屋的使用功能要求;美化建筑、提高建筑物的艺术效果。

按照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外墙装修分为抹灰类、涂料类、贴面类三类;内墙装修分为抹灰类、涂料类、贴面类、裱糊类四类。

抹灰装修是由水泥、石灰膏为胶结料,加入砂或石渣,与水泥拌和成砂浆或石渣浆,然后抹到墙面上的一种操作工艺。

涂料装修是在抹灰面或木质基层上喷刷涂料形成粘结牢固、坚韧、完整的保护薄膜,对基层起保护和装饰作用。

在贴面类装修中,陶瓷贴面装修应用最广泛。

陶瓷贴面装修是指利用各种陶瓷面砖对墙面进行装修处理。

四、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在我们到武汉江夏、广东韶关对砖混结构进行调研时发现在砖混结构中墙体易产生裂缝,因此我们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做了研究分析。

我们观察发现房屋墙体裂缝常发生在房屋的高度、重量、刚度有较大变化处;地质条件巨变处;基础底面或埋深变化处;房屋平面形状复杂的转角处;整体式屋盖或装配整体式屋盖房屋顶层的墙体和平屋顶的女儿墙根部,其中尤以纵、横墙的两端和楼梯间为甚;房屋底层两端部的纵墙;老房屋中邻近与新建房屋的墙体等。

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有地基不均匀沉降作用、温度应力及外荷载破坏,通常工程中遇到裂缝大部分为沉降裂缝和温度裂缝。

1、沉降裂缝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分为斜裂缝、水平缝、竖向裂缝。

主要防治措施有:(1)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合理选择基础类型。

(2)在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

当房屋相邻部位的高度、荷载等有显著差别时宜用沉降缝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刚度较好的单元。

(3)设置圈梁,加强墙体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

(4)加强防水,增加散水宽度。

2、温度裂缝由于结构构件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胀冷缩变形会产生温度裂缝,建筑物长度、温差及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均是引起裂缝的原因。

主要防治措施有:(1)设置温度伸缩缝。

(2)设置有效保温层、隔热层,用来减小温度变形的影响。

(3)改善挑檐设计。

五、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我们查阅各种资料发现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普遍不好,例如在唐山大地震中,砖混结构房屋倒塌率为63.2%。

又如震惊全国的汶川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在此次地震中震害严重,是受灾最严重的房屋类型之一,“上柔下刚”或“上刚下柔”都导致结构严重破坏,如图1,图2楼层刚度不同产生的破坏程度不同,如图3。

在砖混结构房屋的墙体中,墙体底层破坏严重,砖块被剪断、破碎,墙体发生较大位移和错位甚至倒塌,见图四。

震害形态主要为砖墙剪切破坏,裂缝形态有“X”形裂缝,斜裂缝和水平裂缝,见图5、图6因此我们对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

砖混结构的震害类型及原因有:1、房屋整体倒塌。

其原因是底层承重墙体抗剪能力不足,底层倒塌导致房屋整体倒塌,或由于上部承重墙大量减少造成刚度突变,或因上部砌体强度过低,地震时上部首先倒塌而砸坏下部结构,是房屋整体倒塌。

2、房屋局部倒塌。

(1)墙角破坏。

墙角为纵横墙的交汇点,地震作用下其应力状态及其复杂,且墙角位于房屋尽端,房屋整体作用对它约束较弱,同时地震引起的扭转作用在墙角处影响较大。

(2)纵横墙连接破坏。

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纵横墙交接处受力复杂,应力集中严重,因受拉出现竖向裂缝,严重时纵横墙脱开,外纵墙倒塌。

(3)楼梯间破坏。

主要是楼梯间墙体破坏,而楼梯本身很少破坏,楼梯间墙体由于楼板对其约束减弱,空间刚度差,特别是在顶层,墙体高度大,稳定性差,较易发生破坏。

(4)楼盖与屋盖的破坏。

主要是由于楼板搁置长度不够,或板墙之间缺乏足够的拉结,引起局部倒塌,或是其下部的支承墙体倒塌引起的楼、屋盖倒塌。

(5)房屋附属构件的破坏。

由于与建筑物连接薄弱,且“鞭梢效应”加大了其动力反应,地震时引起大量的倒塌。

(6)墙体开裂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有:1、控制房屋的总层数及总高度。

砌体房屋的层数越高,砖混结构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的地震破坏程度越大,所以我们要控制房屋的总层数及总高度。

减少自重、减少层数、降低层高是削弱地震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

2、采用简单规整的平面立面布局。

尽量采用横墙承重体系或纵横墙共同承重体系。

纵横墙的布置应该均匀对称,最好为矩形,这样可以避免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然而对于避免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仅房屋平面布置规则还是不够的,还要做到纵横墙的布置均匀对称。

纵横墙在各自的平面内应该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

3、圈梁的设置。

圈梁将房屋的纵横墙体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提高了房屋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

因此,,每层都应该设置圈梁,基础、外墙和屋面处圈梁截面和配筋应加大,圈梁应拉通。

圈梁对屋盖、楼盖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增大了屋盖、楼盖的水平刚度,提高了墙体在平面外方向的稳定性。

4、构造柱的设置。

构造柱的主要作用是能够较大幅度的增大墙体的变形能力,特别是对墙段塑性变形后的约束作用,在房屋中设置构造柱或芯柱是改善和提高房屋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

约束墙体的构造柱截面不宜过大,配筋不宜过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