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媒体概论-第一章

合集下载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新媒体概论第⼀章认识新媒体第⼀节新媒体:⼀个没有定态的对象1、起源:美国CBS的P.⼽尔德马克P.Goldmark在1967年将电⼦录像称为新媒体。

2、①新媒体——⾮传统报纸、电视⼴播传播平台,如传统媒体的⽹络平台发布,门户⽹站、微博、微信等新APP 客户端。

(呈现形式)②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如virtual reality在电视制作中的应⽤。

(技术进步)③新媒体——新传播、通讯⼯具或终端,如个⼈移动终端。

(使⽤终端)3、定义: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其他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发展的传播媒体和移动使⽤终端,具有⾼度互动性,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段和内容,可进⾏“所有⼈对所有⼈”的传播( P 2 P )4、媒介与媒体(传媒)①媒介:强调介质本⾝,使⽤性、⼯具性(⼯具渠道平台)②媒体:抢到传播机构传播范围更⼴(⾃媒体?)③传媒:I.传播活动是需要通过中介来进⾏的,这种中介今天被称为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II.传播学意义上的传媒通常有两种含义:泛指承载信息的物理形式,或者是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其次是在⽇常⽤语中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

第⼆节新媒体的源流之⼀:原⽣的新媒体1、原⽣的新媒体:指基于全新的传播技术和相应终端⽽形成的新媒体。

2、⽹络媒体(PC端⽹络)3、⽹络媒体的特点:①全时性:I.传播过程的全时性:传播过程打破周期性,II.信息存储的全时性:及时存储,III.信息接收的全时性:信息接收不受时间限制②媒体空间的海量性:(传统媒体信息容量受到版⾯、时间、播出时段的限制)③信息⽂本的⾮线性化④媒体使⽤的个性化(定制化)⑤交互化4、⽹络媒体在中国的发展*1994年,中国全⾯接⼊互联⽹,由此迎来互联⽹时代。

*1995年1⽉,《神州学⼈》杂志进⼊互联⽹发⾏,这标志着中国媒体开始进⼊⽹络时代。

5、⼿机媒体●传播特点①信息接收的贴⾝性②传播情境的私密性③信息落点的明确性④传播的可延续性强⑤信息传播的碎⽚化●⼿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2003年9⽉1⽇,《扬⼦晚报(⼿机版)》,是中国⼿机报的发端,也意味着中国的传统媒体正式进⼊⼿机平台。

新媒体概论第一章新媒体概述课件

新媒体概论第一章新媒体概述课件

1.3.3 按传播形态进行分类
3.微信
微信是一款社交工具,它不仅可以 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 视频,还支持群聊、分享、扫一扫、 查找附近的人等功能,而且跨越了运 营商、硬件和软件、社交网络等多种 壁垒,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 连接,使移动终端成了新的社交节点。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24
OPTION
04 按作用感官划分。按照媒介所作用的人的感官的不同可以将传播媒介划分为听觉媒介、
OPTION 视觉媒介和视听媒介。
1.1.3 传播媒介的类型和特点
2.传播媒介的特点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9
实体性
扩张性
还原性
中介性Βιβλιοθήκη 负载性1.1.4 新传播媒介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10
新传播媒介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广义上的新传播媒介主要是指以数字化、多媒体、 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等技术为基础,发展演变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通常将数字有线电 视、网络电视、卫星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包含在内。狭义的新传播 媒介则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这三大媒介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介”“第五媒介”,通常 包含互联网、移动网络等传播媒介。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23
2.QQ
QQ 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QQ 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面对面传 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和QQ 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信终端相 连,包括计算机、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等。
QQ 除了基本的即时信息通信功能外,还可以建QQ 群,功能类似于小型社群,天南 地北的一群人犹如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并发表见解,还可以通过QQ 空间书写日志、写说说, 上传用户的个人图片,听音乐,从而通过多种方式展现自己,功能类似于博客和微博。除 此之外,QQ 还有许多衍生产品,如QQ 游戏、QQ 音乐等,几乎能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 的大部分需求。

《数字媒体概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数字媒体概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7章 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之 五——动画
7.1 数字技 术范畴的动

7.2 数字艺 术范畴的动 画
第8章 数字媒体的实施与应用 基础
8.1 计算机 硬件和软件
8.2 媒体艺 术的应用软 件
第9章 数字媒体的实践与创业
9.1 数字产 品开发
9.2 综合作 品
感谢观看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媒体的形 1
态和内容
1.2 数字媒体 2
的定义
3 1.3 数字媒体
的应用
4 1.4 数字媒体
的历史演进
5 1.5 数字媒体
产业
第2章 数字媒体的表达基的表现形式之 一——文字
3.1 数字技 术范畴的文

3.2 数字艺 术范畴的文 字
第4章 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之 二——图像
4.1 数字技 术范畴的图

4.2 数字艺 术范畴的图 像
第5章 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之 三——声音
5.1 数字技 术范畴的声

5.2 数字艺 术范畴的声 音
第6章 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之 四——视频
6.1 数字技 术范畴的视

6.2 数字艺 术范畴的视 频
06 第5章 数字媒体的表 现形式之三——声音
目录
07 第6章 数字媒体的表 现形式之四——视频
09
第8章 数字媒体的实 施与应用基础
08 第7章 数字媒体的表 现形式之五——动画
010
第9章 数字媒体的实 践与创业
本书从艺工交叉的视角,立足于数字媒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学科,将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基础 知识进行融合介绍。全书共分9章,首先讲述了数字媒体表达的基本表达语言,随后从应用的角度讲述重点介绍 数字媒体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五大媒体表现形式,最后从整体的数字产品开发的实践和创业角度介 绍了典型艺工交叉的游戏、影像、装置、VR体验等方向的综合作品。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章 新媒体概论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2、新媒体的技术依托:○1数字技术( 新媒体的核心技术) ○2计算机网络技术 ○3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3、新媒体的特征:○1数字化:最显著特征 ○2交互性:本质特征 ○3非线性传播:重要特征 ○4即时性与共享性打破时空界限 ○5个性化信息服务 ○6虚拟信息传播 ○7多媒体传播推动媒介融。

4、web1.0的概念:互联网“内容为王”的阶段称为Web1.0阶段,本质是聚合和搜索,用户主要通过互联网浏览器获取信息,依然是单向的传播模式。

5、web1.0的主要特征:○1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 ○2web1.0的盈利都基于巨大的点击流量 ○3web1.0的发展出现了向综合门户合流现象 ○4web1.0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 ○5web1.0不以html 为言,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 6、web1.0与新媒体的发展:○1web1.0为新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受众平台 ○2web1.0为新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7、web2.0的概念: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此阶段互动应用成为主流,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8、web2.0的主要特征:○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 ○3符合web 标准的网站设计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第二章 新兴媒体(一)网络媒体1、网络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也称第四媒体,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PPT通用课件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PPT通用课件

1)界面式数字媒体艺术
2)沉浸式数字媒体艺术
3)界面与沉浸式交互艺术的比较
第二章 数字媒体艺术美学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一、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
第二章 数字媒体艺术美学
1、数字图像的重构美学
和传统艺术的创作方式不同,数字媒体艺术往往采用现成的数字媒材(照片、图片、绘画等)通过剪辑、结构、拼贴、重组的方法,来产生荒诞的、梦幻的、具有独特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数字重构美学特征是:通过对图像的解构、扭曲、重组或融合,来产生一种充满荒诞、无理、黑色幽默和诙谐搞笑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氛围。这类作品也反映了计算机在解构和重构传统摄影媒材方面的强大处理手段。
2、毕加索与现代艺术的诞生
立体主义出现的意义: 立体主义用物体的各个侧面取代所有的单一视点。舍弃了画面特殊的三维视错觉绘画方式,而是通过图纹、光线、质感,在画面上的相互影响阐释作者的视角,在传递信息中激发观众的参与性。 ——马歇尔・麦克卢汉评毕加索
(一) 桌面式; 桌面式交互作品主要通过电脑与因特网实现,人人都可以在不同时间来进行参与,由网民进行异步设计或管理,所以这些作品可以随时间流逝不停的改变形象。 目前,借助搜索引擎、多媒体动画、聊天工具、虚拟漫游和VRML虚拟三维展示等手段,桌面式交互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 现场式; 和桌面式交互作品不同,现场式交互作品主要是在艺术场馆、博物馆、公共空间展示并多以“虚拟现实”或“多通道人机交互”的形式出现。 这种艺术形式为创意的呈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给创作者和体验者都带来了新的空间。它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中作者与观众的关系,观众在创作和诠释艺术作品方面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特别是观众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往往成为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
1. 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和展示手段

数字媒介概论 第一章

数字媒介概论 第一章

《数字媒介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一、数字媒介基本理论1、数字媒介概念及其传播特性概念:《数字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媒介的定义:从技术范畴看:1香农和韦佛。

香农认为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总是以某种具体的信号的形式表示的,并且通过信号在实际的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香农——韦佛模式)2 国际电信联盟。

对媒介的定义有以下五种:感觉、表述、表现、存储、传输媒体(是从纯技术的角度定义的)从传播范畴看: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的意思,譬如电视广播报纸具备了接收者(受众),被称作“大众媒介”,而互联网等借助新型的电子通信技术的媒介被称作“电子媒介”;第二种指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譬如电视台报社等。

有人把媒介和媒体两个概念进行了细微区分,认为媒介指的是语言文字印刷声音影像内容信息,而媒体指的是书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及其发行机构。

不过经常等同提及。

数字媒介的定义:一般定义:数字媒体就是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媒体;数字媒介简而言之就是以数字化形式(0、1为基本符号)传递信息的媒介。

2、数字媒介与大众媒体大众媒体:又称大众传媒,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大量受众(大众传播)的一类传播媒体,它同时具备第三产业、知识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共同特征。

实现交流的技术手段各异:电台广播、录制音乐、电影和电视等广播媒体通过电子途径传输信息;报纸、书籍、宣传册和漫画等纸质媒体采用实物传播信息;公告牌、标志和招贴画等户外媒体则主要放置在商业建筑、体育场馆、商店和公交车上。

公众演说和事件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形式的大众媒体。

数字媒体则包括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网络。

控制这些技术的组织,例如电视台或出版社,通常也被称作是大众媒体。

20世纪末,大众媒体被分为8大产业:书籍、报纸、杂志、录音制品、电台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来源请求]。

随着数字交流科技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快速发展,对于何种形式的媒体可以被归类为大众媒体的问题开始变得突出。

新媒体概论 ppt课件

新媒体概论 ppt课件
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 新媒体概说
第一节 关于新媒体
一、“媒体”和“媒介”
媒体——media 媒介——medium
在本门课中,“媒体”与“媒介”概念等同
媒体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手段, 既可以指抽象的符号,如文字、图像等,也可以 指承载着信息的物质实体,如报纸、书籍、电话、 电视、电脑等;
三 虚拟社区的社会影响
(一)、人际关系的改变 1、虚拟社区的繁荣加大了社会阶层的凝聚 力 2、虚拟社区中成员建立一般性的社会纽带 3、个人身份隐匿虚拟社区中,疏离了现实 世界的人际关系
(二)、互补互助关系
1、现实中的生活方式、观念、规范也会影 响到虚拟社区的构建 2、网络社区对现实社区也产生着一些影响 和反作用
二是指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传播的机构, 我们常说的“新闻媒体”。
二、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一)、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 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 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 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 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 (二)、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 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 的新兴媒体。
三、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一)、超媒体 超媒体是指在多种媒体中非线性地组织和呈现信 息。 (二)、交互性 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 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 (三)、超时空 新媒体利用互联网和通信卫星打破了地理区域的 限制。
(四)、个性化信息服务 通过点对点信息传播,新媒体可以针对不同受众 提供个性化服务。
4、中国门户网站的再起飞阶段(2002年至 今)
2002年,商业门户网站从亏损步入盈利阶 段

数字媒体概论(网络艺术)

数字媒体概论(网络艺术)

第一章数字媒介导论罗杰斯认为创新必须具备四个元素:创新属性(Attributes)、传播渠道(Channels)、时间(包括创新决策过程、接受者类别、采用率)和社会系统。

另外,罗杰斯认为影响创新的因素有创新的特征、接受者的个体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等。

香农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包括6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来源、编码器、信息、通道、解码器、接收器。

其中“通道”就是香农对媒介的定义,这个媒介是一个技术概念上的介质,譬如铜线、同轴电缆等。

香农认为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总是以某种具体的信号的形式表示的,并且通过信号在实际的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这一理论为现代通信尤其是图像通信提供了基础性支持。

国际电信联盟对媒介的定义有以下五种:感觉、表述、表现、存储、传输媒体。

传播学范畴中的媒介一词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指的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的意思,譬如,电视、广播、报纸具备了接收者(受众),被称做“大众媒介”,而互联网等借助新兴的电子通信技术的媒介被称做“电子媒介”;第二种指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譬如电视台、报社等。

麦克卢汉对媒介的理解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按摩、媒介分为热媒介与冷媒介,以及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又变成部落化的地球村等。

国内对数字媒介的认识比较趋同。

譬如,数字媒体就是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媒体;数字媒介简而言之就是以数字化形式(0和1为最基本的符号)传递信息的媒介。

课后思考题1.信息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对传播和通信理论的影响是什么?香农认为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总是以某种具体的信号的形式表示的,并且通过信号在实际的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这一理论为现代通信尤其是图像通信提供了基础性支持。

具体到电视系统,信号就是电视台所要传送给用户的节目,而信号就是表示传输节目的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和伴音信号,以及进一步变换产生的实际传输的电视信号。

数字新媒体概论ppt课件

数字新媒体概论ppt课件

1.1.2 媒体
1. 媒体的形 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以三种形态存在:
物质材料或物质实体 物质和能量的波动信号 符号载体
“媒体”、“介质”与“符号”、术语的关系“信号”
“信号”和“符号”都是媒体的基本形态。 l 当着眼于媒体的物质特性、习惯采用“信号” l 当着眼于媒体包含的内容和意义、采用“符号” l 当着眼于媒体的具体物质形态时,采用“介质” l 当从技术层面使用“媒体”这一术语,往往侧重于媒体的物质
数字新媒体将更多地与传统媒体在相互交叉与相互融合,以
及相互竞争与相互促进中谋得共同发展。
1.3 数字新媒体的社会发展
数字新媒体与信息服务发展 数字新媒体与媒体整合态势 数字新媒体与经济增长潜力 数字新媒体与政治环境构建 数字新媒体与文化消费趋势
1.2.1新媒体与数字新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认为, 现代技术促成的新的信息载体,就是新媒体。
当下的新媒体是与数字媒体密切相关,新媒体是数字媒体 当前发展的主流。
数字媒体主要是侧重于技术层面的概念,而新媒体则主要 是侧重于应用层面的概念。
从下面三个层面上把握数字新媒体的概念:
1. 信息的分
人类能感知的外界信息可按其媒体划分成几类
2. 信息的数字化
人类本来是生活在一个物理的、模拟的现实中。
数字化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享有各种信息服务,从而 实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从技术上而言,数字化的信息比模拟信息在存储、处理、 检索、传播和利用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2. 数字新媒体的 播特点
数字媒体服务形式多样性和再生性,服务的融合、交叉将 是数字新媒体服务发展的主旋律,高共享度和高交互性是 数字新媒体服务的显著特点。

(完整版)数字媒体概论

(完整版)数字媒体概论
3.第四媒体,网络媒体
·在大传播领域,报刊是最早的“第一媒体”。
·广播和电视称为后来相继出现的为大众提供信息的“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
·万维网称为继传统的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同时也是多媒体。
4.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简单地说就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通过计算机产生、获取、记录、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这个概念的核心包括两方面:一是数字化的手段,显然这与计算机有关;二是媒体,也就是说与信息传播或传达有关。
(2)类似色调和:以色环中相邻的两种色彩进行对比调和;
(3)对比色调和:以色相相对或色性相对的两种色彩进行调和。
三、图像数据与图像文件
(一)图像数据压缩
图像数据量=图像的总像素*图像深度/8
图像数据压缩比=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压缩前的图像数据
(二)图像文件和格式
图像文件的重要内容是图像数据,一般图像文件主要都包含有文件头、文件内容和文件尾等三部分。
显然,伪彩色或索引色图相比相同幅面的真彩色图像文件要小,而且如果调色板选择不合适,它不一定反映原图的色彩。
一般图像深度用来表示像素的色彩属性,但有时图像深度中海油一位(bit)或几位用来表示像素点的其他属性。
(六)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色彩基调
·暖调:红、橙、黄
·冷暖中间色:绿、紫
·冷调:蓝
·中性调:灰、土
数字媒体概论
第一章导论
一、有关名词界定
1.媒体、媒介、媒质
在人类社会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表现形式称为媒体。媒体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储存信息的实体,一般也称之为媒质,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或称之为媒介),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
2.多媒体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人类社会的四次传播革命1. 语言传播: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通过口头语言传递信息。

2. 文字传播:文字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记录下来,传播更加广泛和持久。

3. 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量复制和传播信息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4. 电子传播:电子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二、新传播革命的本质新传播革命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革命。

其本质是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互动性和全球化。

三、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1. 数字化: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效率。

2. 网络化:互联网连接了全球的计算机和设备,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共享和交流。

3. 互动性:用户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

4. 多媒体:互联网可以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丰富了信息的表达方式。

5. 全球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和交流。

四、新传播革命的挑战1. 信息过载: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用户难以筛选和处理。

2. 网络安全: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3. 数字鸿沟: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鸿沟问题,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信息获取能力差距加大。

4. 媒体素养:互联网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才能正确使用和评价网络信息。

五、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1. 技术创新: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2. 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推动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一、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1. 互联网的起源: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立的一个网络。

2. 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普及,互联网逐渐从军事领域走向民用,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网络。

二、新媒体的基本特征1. 数字化:新媒体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效率。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新媒体概论复知识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新媒体概述一、新媒体生态环境传统媒体是一对多的,而新媒体是多对多的。

二、什么是新媒体?1、新媒体的定义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科技而产生的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或手段。

2、新媒体的形态包括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

新兴媒体以桌面互联网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智能媒体、互动电视媒体为代表。

新型媒体则包括户外彩屏、楼宇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

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超媒体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个性化和虚拟化。

三、互联网思维1、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包括简约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和迭代思维。

2、增加用户参与度的方法包括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来增加用户参与度,以及通过原创内容与公众产生共鸣。

第二章、新媒体形态发展概观一、门户网站1、门户网站被理解为互联网的始发地,是一个为了满足网民对于信息与服务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信息共享的网络枢纽。

2、门户网站可分为综合门户和垂直门户。

按照构建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企业门户、商业信息门户与政府门户等。

3、门户网站的特征包括稳定而庞大的用户群、网民的依赖性与高粘性以及巨大的吸纳能力。

4、门户网站的发展经历了启动阶段、被夸大的预期峰值、幻灭的谷底、启蒙斜坡和生产力的稳定阶段。

二、社交媒体发展概述1、移动终端的发展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

手机由通讯工具向大众媒体的演化,现被称为“第五媒体”或“全媒体”。

2、移动终端下的社交媒体经历了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之前与之初、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三、互动性电视媒体发展及形态(第五章)四、新兴媒体发展及形态(第六章)第三章、聚合类媒体一、搜索引擎一、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一种帮助用户在互联网上查询信息的机制。

它通过一定的计算策略在网络上追踪、捕获各类信息,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归类、整理和存储,随时为用户提供查询帮助,从而起到信息导航作用。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高教社)》教学课件—00绪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高教社)》教学课件—00绪论
新传播革命通过传播权力的回归、“ 去中心 化——再中心化冶 的过程,改变了权力结构的 不平衡,打破了国家对信息的垄断,大大提升了 社会、个人面对国 家的博弈能力,从而在孕育 出全新的传播生态的同时,也孕育出了一个全 新的政 治生态,为国家治理、执政方针带来了 重大挑战。
一、 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四、 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 新传播革命带来执政环境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政府处在 了全民全时空的“全景化围观”中。
• 争夺传播主导权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 全,关系到政策的制定 和推行。
• 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很强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如何运 用可操作的、能够被 用于解释日常生活具体问题的 “ 解释框架” ,对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进行 有 效的“再编码”。
• 第四次传播革命首先打破的是传统大众媒体对信息源 的掌控。
• 互联网赋予了信源蜂窝式增长的可能,5. 64 亿中国网 民每个人手里都有信息。
• 一部联网的手机 可以让你走遍世界,公民知情权在互 联网传播革命中得到了回归。
一、 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 中国的新意见领袖阶层,主要由活跃的思想精英、作家、 艺术家和草根领袖 几部分组成。
• 国家封锁信息、全面管控言论表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 复返。 井喷式的信息 增长,使国家在“ 信息权力冶 上 逐渐式微,也预示着拥有注意力资源的公民在“ 信 息 权力冶上逐渐强势。
• 国家、政府在各 个方面重视舆论压力、改进管理模式。
第三节 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冶,是第四次传 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一、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杂糅下的互联网技术 二、 互联网技术下的全球化与个人化 三、 中国媒体的涅槃与新生

数字新媒体概论PPT课件

数字新媒体概论PPT课件

数字音频广播的主要优势:
— 可与CD媲美的音质纯净
— 抗干扰能力强,收听效果好
— 适合于固定、便携和移动收听,快速移动时接收效果好
— 可提供数字多媒体广播和数据服务
— 发射功率低、发射带宽使用充分、广播组网方式灵活
14
CHENLI 2021/3/7
1. 数字音频广播 DAB
DAB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采用先进的音频数字编码、数 据压缩、纠错编码以及数字调制技术,对广播信号进行系 列数字化的广播。
3. 互动电视引发的效应 互动电视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个性化”的电视
— 对节目内容的个性化需求 — 对收视时间、收视方式上的个性化需求
打破传统电视关于“节目单”的概念 打破传统电视关于“黄金时间”的概念 打破传统电视一次性消费的概念 打破传统电视家庭式的收视习惯
27
CHENLI 2021/3/7

4
CHENLI 2021/3/7
4.1.2 数字新媒体的服务平台
数字广播 互动电视 数字影视 数字游戏 数字广告 数字出版 数字网络社区
5
CHENLI 2021/3/7
4.2 数字广播
广播媒体是最主要媒体 之一,受众面也最为广泛。 根据广播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
数字音频广播 数字视频广播 数据广播
数字新媒体技术为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提供着坚实的 技术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数字新媒体应用的拓展和服 务的创新。
数字新媒体应用与服务的迅猛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数 字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创新。
3
CHENLI 2021/3/7
4.1.1 数字新媒体的应用领域
相互交叉和相互融合 各类数字新媒体内容服务与系统都综合应用了相关的数 字新媒体技术

数字新媒体概论

数字新媒体概论

以音频信息的数字化为例:
● 声音采样 —— 把声音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转换成由有限个数字 表示的离散序列
声音采样
11011100 11001101
1.1.2 媒体
1. 媒体的形态 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以三种形态存在:
物质材料或物质实体 物质和能量的波动信号 符号载体
“媒体”、“介质”与“符号”、术语的关系“信号”
信息与数据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 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 价值。
2019/11/12
信息 数据
减少了不确定性 没有减少 不确定性
2019/11/12
信息=数据?
数据(Data)
消除不确定性
加工处理
信息(Information)
例如: 广播“到往北京方向的T31次列车将于8:30分发车”
● midi音频 ● wav音频 ● mp3压缩音频
音频数字信号、压缩音频信号
● 视频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音频 视频
END
音频 + 视频 Audio Vedio Information 视频数字信号AVI、压缩视频信号MPG
● 控制对象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音频 视频 控制
Button
22
□ 新媒体只用了短短不到10年就接近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用 数十年、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 媒体的二到三倍。
□2006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市场总值达到1140亿元,占中国传 媒产业总值的近三分之一。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元 ,同比增长41.3%;网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元,其中网 络游戏和网络广告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62.0% 和48.2%。

新媒体艺术概论第一章

新媒体艺术概论第一章

械、技术、大众、民主、传播、通俗、解构、拼
贴、时尚、商业、和娱乐等要素。
• 一方面,新媒体艺术具有明显的“技术化的艺术” 特征,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与广义的媒体艺术
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也可以说它是媒体艺术的 一部分。
2.麦克卢汉理论与媒体艺术
世界著名媒体理论家马歇 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
互联网、网络电子书、电 子杂志、光盘、IPTV、 网络视频、宽带、网站、 博客… …
手机、PDA、MP3、电 子书阅读器、iPod、 iPad、 iPhone
传媒媒体的数字化延伸,媒介 生产流程的数字化,依靠传统 媒介终端
依赖电脑为终端,基于数 交
字化网络的媒体,以交互 互
性为主要特征


移动、便携式媒体。基于 无线宽带的数字化网络的 媒体
装置艺术
交互墙面艺术
虚拟表演
一 新媒体艺术的基本属性
著名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新媒体艺术学者阿斯科 特博士指出的: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和 互动性。
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5个阶段:连接、融入、互动、 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连接,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远距离 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以及你的意识产 生转化,最后会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和经验。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任何新技术都要改变人的整个环境, 并且包裹和包容老环境。它把老的环境改变成一种艺术形式。”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后浪推前浪”,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包括既 排除(新媒体使旧媒体成为老旧过时)但又包容(新媒体以旧媒体为其内容)的演进历程, 从口语、书写、印刷到电子媒介莫不如此。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课件第1章 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课件第1章 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的外延
相关概念
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手机媒体
1.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 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 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 贮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 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 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 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新媒体的舆论化趋势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言 论平台,使得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表达空间。但新媒 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性,以及传播内 容的不可预知性、群发转发的不可控制性,使得 “把关”难度增大、“把关”机制缺失或失效,加 之整个行业发展环境和新媒体环境还不规范,新媒 体的舆论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
2)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Smart TV)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 电视,其本质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智能电视搭 载了独立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自行安装和卸载 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来不断对 电视功能进行扩展,并且具有上网功能。 目前,智能电视正在成为电脑的一种类型,具有 互动性的智能电视正在成为新媒体的新成员。
第一节 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关于新媒体(new media)的确切定义,业界和 学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 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 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 播的媒介”。
——陶丹、张浩达:《新媒介与网络广告》
新媒体的概念
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它将一定的信息 转成数字,经过转播, 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一 定的信息。由于其传播的介质是比特(Bit),而非 原子,所以这种传播就具备了快捷、方便和高保真 等优点。新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并实时更 新,可以像电台、电视台一样进行实时、实况报道, 显然优于传统的传播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