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答稿-禅观第九

佛学问答稿-禅观第九
佛学问答稿-禅观第九

佛学问答类编

(禅观第九)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九、禅观

问:参禅何解?(郑敦)

答:禅是静虑之义,须从参究入手,故曰参禅。此必有明师传授,非可以己意为之。

问:禅宗如何著手研读?据何书典?(许再兴)

答:初步看书,宜永嘉禅宗集、证道歌、小止观,再进六祖坛经。

问:精神统一与禅定何异?(林柳淋)

答:凡专心一事,不问正邪,皆可曰精神统一。禅定华译曰静虑,乃放下万缘,不思善,不思恶,寂寂惺惺之一种境界。

问:坐禅与静坐(因是子静坐法续编,实行十年)有何不同,功效各如何?(周慧前)

答:坐禅即坐而参禅,实则参不一定限于坐,坐而不参不观,亦不得谓之禅也。至因是子之静坐,前后不同处,前系执著身见,以延年益寿为目标,外道之功也。后闻佛法,乃改断妄证真为归趣,佛家之功也。

问:坐禅是否无念无想为妙,或抑心中要思虑什么情事?(李永茂)

答:禅虽可坐,却不一定坐即是禅。以下所问笼统,‘无念无想’居士作不到,纵勉强作,亦是失念与顽空。‘思虑计事’居士永不停,再加故作,益增掉举与散乱。区区与交有年,略测根器,必欲学禅,可以随顺与说。有一话头,就是六字洪名,只许持念,不许看参,不起疑情,直下承当,二六时中,一口咬定,悟与不悟,死不放松,不难冷灰爆豆,讨个分晓。若遇人说,这是净不是禅,切莫信他,妄自更张!要知此人,是个担板的徐六,既不会禅,也不会净。

问:坐禅想佛会不会有著魔的危险?(信慧)

答:禅法入手,亦有多种,此须问自己所修何种,何种传授,修与所授,境与所修,若有背者,不论佛与不佛,俱能著魔发病。再者禅亦不止于坐也,此事必须求知识指导较为妥善,不宜暗中摸索。

问:禅坐真难坐得久,可不可用其他方法代之,如坐在椅子上背靠墙,或睡著定等?(杨天元)

答:坐是坐,禅是禅,坐禅是坐禅,必皆求名师指示,非可闭门造车,如自妄为,恐遭魔境。‘睡著定’,睡便是魔一种,安得称定。

问:参禅如未能了脱生死时,是否能生生增上?(钟观靖)

答:固为生生增上,但入胎便有隔阴之迷,遇缘方可生起夙慧再行起修。

问:参禅与静坐是否两样不同?(黄涵)

答:参禅有时静坐,然只静坐并非是禅,况坐而不能静耶?禅法古时注重观心,现在多取参话头,此必名师指点,非可瞎炼盲修。

问:有云:禅净原是一法,惟下手工夫不同,方便多门,归元无二,但参禅系直指心源,刳心见性,比念佛得到三昧为速,然否?(钟观靖)

答:禅昔观心,今参话头,已与净法略似矣,其不同者,行持参与念之分。再则一求断惑明心见性,一愿带业往生证果。至云孰得三昧为速,仍属功夫问题。

问:天台止观及六妙门是否禅宗的修持法?各宗的修禅定与禅宗的坐禅是异是同?(黄槐庭)

答:一‘天台至持法’,禅法既有种种,岂能概以止观六妙绳之,不过理有相通处。二‘各宗至是异是同’,开首是不同,同则何必分宗,归结并无岐异,异则不称了义。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也。【附】时当末法,明师难求,如自修习,尚是按诸次第,由浅而深,方有个入处。至教相明白大概,自己根器如何,便能体验矣,再向圆顿之门问津不迟。若躐等而进,恐无所获也,谨贡区区。

问:读方伦居士著的禅话,知道‘宗门禅’是‘惟一心法,一彻百了’,不讲什么‘炼精化气’,至于坐时身体上所现‘轻安’,‘气血流动’,‘脊背上有一道热气,直冲顶门’‘亦都不理’,但宗门禅是如此,不知有没有其他禅,专门是修气脉的?(常魁生)

答:禅译华文,为静虑之意,旨在断惑证真。虽有趺坐调息,不过使之轻安入定耳,决无炼精炼气等事。禅法虽多,其出世间禅,旨皆一如也。

问:方伦居士著禅话上说到如来禅,重在摒除俗务打坐观心,‘如调心调息’‘呼吸长短等,皆有一定规矩’,不知这如来禅就是修炼气脉的吗?(常魁生)

答:若详会前一答,此问亦解决矣。惟‘摒除俗务,打坐观心,’等语,非可望文生义。居士如欲知之,有‘永嘉禅宗集’及‘小止观’等书,宜先研读,方有些许认识。

问:禅宗大德所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此种说法,与顽空或‘损灭执’有何不同?即使说者原意并非顽空,但后学者不解其意而误入顽空之途,岂非极为危险吗?(尧泽)

答:此对宗门行者之针砭,禅家注重单刀直入,指出心性,然此须悟须证,不能言说。真如二字,亦是文字名相,如说火非火也。行者存一佛字,自是向名相上乱碰,谬之毫厘,差以千里矣。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若将此语向一般人说,是莽大夫错用了药也。

问:禅宗重疑,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修净则要求深信切愿,如禅净双修时,要如何用心?(钟钧梁)

答:禅求开悟,悟赖参究,不疑何能参?净求往生,生在念一,不信何肯念?若夫禅兼净者,心开惑断,生必上品。知生则决定生,是用信处。但如何心开?则正东西碰壁,以求摸著鼻孔,此处便是用疑。各异其用,并不矛盾。

问:关于禅方面的顽空,著相,不落边际(即不著有亦不无),这三项请赐示指详!(谢元甫)

答:真空之体,因众缘而起有相,有相如幻,仍是体空,此空有不二之中谛也。不达此义,谓一切皆无,如拨无因果无涅槃之类,即是冥顽之空见,若执著一切实有,不了性空,即是著假相之有见,此二皆谓之落边际,言虽如此,不下一番功夫,不能领此境界也。

问:禅宗的修证是不经阶次,直透如来地,为什么坐禅还有四禅的阶段?(黄槐庭)

答:禅分世间禅与出世间禅,出世间禅,又分如来禅与祖师禅,有按次第者,有不按次第者,缘众生根机,有大小利钝之别。故教有小大渐顿偏圆之殊,应机说法,犹良医应病与药,药不可乱投,法岂可乱授。居士所云‘不从阶次直透如来地’者,是利根人顿超之事,并非人人学禅,便可一例如是也。

问:入禅定中初禅是离生喜乐定,二禅是定生喜乐定,三禅是离喜妙乐定,敢冲击离哪儿定生哪儿,求一详解!(叶天护)

答:欲色空三界共二十八天,又将此二十八天分为九地。即欲界六天为一地,色界四禅为四地,空界为四地。初禅离生喜乐定,离是离开欲界之苦,生系生到初禅之地,喜乐系得到此二种受用。二禅定生喜乐,谓系由禅定生心识之喜乐。三禅离喜妙乐,谓此地离开二禅之粗喜,而住于胜妙之乐受。

问:我佛教讲‘闻慧,思慧,修慧’。——请问一字不识(文盲)之行者,如由老实修行(念佛、参禅等法门)得修慧后,亦能广说要否?未曾读过书的六祖惠能大师,其开悟后之境界,究竟如何?按六祖坛经虽然悟性很高,但未谈及教典……名相……。他的文字般若如何?(真惭愧)

答:居士疑识字人与不识人,同开悟后,境界不同,此须视所觉程度如何。若程度等矣,试问一斤棉花,与一斤铁,孰重孰轻?禅家之法,乃直指人心,不尚寻行数墨,非真不知文字也。若知六祖文字般若,坛经各偈,我辈能易其一字否?

问:每读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七页,五祖传付衣钵偈云:‘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总觉茫无头绪,诸多请问,所答各自不同。素仰圆音普赐法雨,故特恳请诸希不弃下愚,赐予详解以开茅塞!(吴著)

答:这不是按字解释之事,居士不会,我也不会,我若讲解,定被祖师呵斥,即便去问五祖,五祖定不我说,这等事不是呆板的高头讲章。请看菩提明镜一偈,五祖对神秀上座所作者,赞曰:依此偈修,免堕恶道,有大利益。对六祖所作者,反曰:亦未见性。大众皆以为然。这事只问会不会,决不是讲的问题。奉劝居士先物色一本‘佛法导论’看,要学‘禅’必求明师,不是自己暗中摸索的。要看书先看永嘉禅宗集,证道歌等。要修‘净’无师亦可,宜先看龙舒净土文。登高自卑,行远自迩,若躐等者,多是费力无功。

问:见到两句话,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后又看到‘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话,查佛学辞典,也没有见到,究竟怎么讲?(刘学忠)

答:此皆禅语,可参不可讲,且贵随机应变,不能拘执一端。兹为随顺,勉为解释‘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即相离相,‘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是不即不离,此不过如乡塾训蒙而已。居士如习此道,宜先参访善知识,方有个入处,若暗中摸索,寻章摘句,恐怕无益有害。

问:顷读蓬莱王泽泩先生所注金刚经句易知,他在序后附偈二首。第二首中间五六两句,不明奥义。今将全偈抄奉:‘欲悟真如此最真,何烦别路出迷津,三心除后无生灭,四相空时泯爱嗔,翠竹黄花参净理,溪声山色见禅身,须知纸上皆糟粕,独耀灵光始脱尘。’研究数时,这一联终不得解。后翻辞源,在黄字条文下载有黄花翠竹一条注:指月录华严座主问大珠和尚曰:禅师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珠?曰:法身无象,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显相,非彼黄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但‘翠竹黄花’典故,载指月录,而‘溪声山色’四字,找不到出处,不知此四字有无典故?这是一疑。翠竹黄花,虽载明指月录,而华严座主之所问,大珠和尚之所答,意义均不明白。这是二疑。至于‘翠竹黄花参净理,溪声山色见禅身’,这十四字究竟是一个什么讲解?这是三疑。并请将参见两字特别指明!

答:苏东坡有句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此第一疑之出处。般若法身,即是真如,甚深微妙,只许自参方知,非可他人代讲。翠竹黄花,无非眼前一时举喻,若泥之则去题万里。大珠和尚不许此是般若法身,正是解粘去缚,若再执著此语,又是麻缠纸裹。亦有人问大珠和尚,何处是般若?珠答云:何者不是般若?可见语无

一定,居士若求明白,须从禅学上,下一番功夫方得,不可于注解讲章处求之,此答第二疑。至于第三疑之‘参见’二字,参乃用心去研究,见乃豁然有所发现。再者,学佛初步,不可骤看金刚,躐等而进,恐难领悟,莫若先看蕅益所注三经,得一轮廊,再阅方等般若,必进门登堂入室,依次第学,方不茫然。

问: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以此观法观五蕴诸欲,心得解脱,吾人临深渊,履薄冰时,未识应以何法观之?(胡正临)

答:渊与冰,亦缘起假相,既无实体,自是虚妄。此是三观中之空观法。细玩此问,似有含意未发,不明言故亦不悬测饶舌也。

问:定中看到五欲六尘,固不能谓正定,倘看到佛相,可称正定乎?(许炎墩)

答:在净家则可,是为相应;在禅家则不可,是为不相应。

问:学人之思想因倾向相宗及净宗,所以过去在内地颇爱读范古农、王恩洋等大德之著作,而对于某一部分禅宗大德之言论,常觉格格不入,即如××等人学人亦视之若魔。看了某一部分人的言论,反而使我退失信心,奈何奈何!尚乞大德有以教我耶!(尧泽)

答:禅语有声东击西之类,学者亦有野狐口头之徒,假若龙蛇不辨,自然临歧徘徊。尊意恶禅,亦是执著,要知禅与净都是寻求一事。不过禅如烧烛寻路,净如乘车登程,惟末法钝根真能寻出路者,究有几人?多有大事未明,偏去与人斗嘴,错搬出祖师临时契众之机锋,硬向一般人身上乱戮,不会祖师意,也学呵骂,此等人斥其为魔,并不为过。若对禅学一律视之为魔,是魔已先坐在自己心中。

问:静坐时是否需要合眼后,即以眼观鼻观口观心观至丹田,而胸中默念佛号心唯而耳听?(潘思旭)

答:亦可如此。

问:静坐时或四威仪时,间有小腹发热,未悉正当否?(庞干善)

答:静坐有观注丹田者,便有小腹发热之象,行住卧如不注念,何能有之。恐此而有他故,但敬奉一言,果学佛则按佛家之法,或禅或净,采一而专。千万不可搀杂外道错谬之说,若误信之,不但定慧不成,即此假身,现时亦将出毛病也。

问:佛法一切缘生,请问静坐时静中忽生一念,此生起之缘是从何而来?(钟观靖)

答:第七识不断恒思量,乱时不觉,静则知耳。

问:上次邮呈问题十则,内有一问‘静坐时静中忽然念起此是何缘’一节,想是四缘中之亲因缘未审妥否?(钟观靖)

答:亲因缘系染种子起现行,当然念起,而外境入根时,亦起妄念也。

问:静坐双盘比单盘是否功德大一点,收摄妄念较易;与及身体健康效力大些,两式有何别处?乞示。(黄涵)

答:若论功德,只在定力如何,而与双单盘腿无与焉。定能深入,而妄念自息,妄念常息,则心神宁静,身体因之亦健,定属于内,盘属于外也。若论生理气血,则双盘较单盘匀停而已。

问:学人极好静坐且甚感兴趣,欲求精微之善法,但看书愈多愈觉难懂,如甚么‘照顾话头’甚么‘念佛是谁’?则如堕五里雾中,所谓夜长梦多,其焦点不外收拾杂念,拟不管一切专向妄魔进攻,务达灭妄为止,如此一切难题

料必迎刃而解,是否有当乞示?(黄涵)

答:先生自有方法向妄魔进攻,灭妄为止耶?‘照顾话头’,‘念佛是谁’?皆是禅宗断妄之法,无人指点,当堕五里雾中。如欲研究,希先拣佛学小册看之,略得门径,再实用功,方有受用。

问:六祖坛经机缘品中载:‘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什么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会佛法’六祖为什么说:‘我不会佛法呢?’(陈炳林)

答:宗门下教人,多重逗机,令其自悟,不予解释。缘闻讲有会不会之别,心悟方是真自己者。故宗下语录,不许注解。而其所言,皆是观人观事观时,契机而发。有一种问而多种答,有数种问而一种答,有问东而答西,有不答之答,或棒或喝,种种奇特,无非善巧。所谓以心传心,局外人未大悟者,自是如聋如哑。今问‘师云,我不会佛法’,便是一种启示。当时六祖既不解释,今日如何叫我解释?

问:云门山志里面说参明话头是随便提出,一个话头使学人用心此种使其一念止百念之法,与净宗念佛使一心不乱之法同否?(许智纯)

答:禅宗初本观心,因其难行,后来演为参话头,今人多行此法矣。其意与念佛止妄,大体相同,惟一参一念,一起信求生,一起疑断惑,是小异处,故古德云,禅与净如同—手,不过手掌与手背而已。

问:六祖坛经曰:‘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下文并未再说办法,请问西方人造罪,尚有何法?(翟生)

答:坛经为祖师教人单刀直入指心见性之诀,必须连其上下读之,方明其语气。祖师宗门,教人见性,他偏念佛求生,是脚踏两船,不如其法,故以方便语呵斥,使学人依法专一。若真认极乐人造罪,则不免徐六担板矣。如曰‘吃茶去’,你即真吃茶去,曰‘驴年开悟’,你便真待驴年,那简直是逼著祖师去面壁。

问:禅宗开悟行者即证何果位,是否依发心大小而定?(李明扬)

答:一人一功夫,各有各境界,岂能一语而概之。

问:道钟警明题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何解释?(陈灯逢)

答:此偈非初学所宜问,稍一误会,则落顽空。尤其今日崇尚物质之时,若不会圆解,益增他人断见之邪也。

问:坐禅是否观想,而入定是否由观想而来,观想而幻想有何不同?(蔡世芳)

答:禅曰静虑,可坐可不坐,不是专坐即为禅也。观想为另一法门,禅有时亦观,然非观想即禅也。至言定与观之由来,更属臆度,观想之法,有借于定,入定之功,亦借助观,总是二法,有互助之用而已。观想幻想,名辞不同,实则皆出于‘想’,不过一为方便,一为妄念;方便者依圣言量,有一定之法则,名曰正观,能由权而证实。妄念者出自希求,由业识之贪境,名曰邪观,能由惑而招魔。

问:禅家诸祖,多教人离心意识参,未见性人,如何能离心意识?能离心意识参,岂非已见性了?(洁园)

答:禅家单刀直入,并不寻枝摘叶,离心意识,乃是正途,参是用功,此是因地。若觉是心,快快离去,觉是意识,亦复离去,毕到离无可离,亦是参无可参,到此地步,还说甚么?何尝教人心意识离后,来学初参。

问:在坛经云‘而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若不禅定不能解脱者,应该佛教对禅宗,特别大奖励的需要吗?愚迷请释疑,道在心悟岂在坐也,这也是指使禅定需要否?(叶特华)

答:佛法大纲,由戒生定,由定开慧,此是三无漏学,解脱之道。禅译静虑,不问禅净律密,其修法皆是求定,统可名禅定。不定何由静,不静何由慧,不定不慧,何由解脱。居士以禅当坐解,大是错误,然求静固以坐为易入,并非凡坐者,即是禅也。

问:金刚经云: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请烦注解。(叶特华)

答:请问居士口中说火,能烧物否?说水,能解渴否?若不能,则说火非火,说水非水矣。且经文句,都有承前启后,若注解得体,必说其连贯处,与金刚无研究者,决非片言可喻。

问:见思惑,尘沙惑,根本无明与空假中三观之关系,古言:‘小疑则小悟,中疑则中悟,大疑则大悟,若不疑则不悟’之道理相似吗?(张瑞良)

答:空观深可断见思,假观深可断尘沙,中观深可断根本无明。有疑则参,起参则悟,悟赖于参,参起于疑,故有是言。佛法原则,法法互通,为清晰计,多各别立科。如人之身,外有五官四肢,内有五脏六腑,虽外内不相似,然却彼此有关。

问: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此妄念是什么?如起善念是否也是妄念。(邓志西)

答:妙明觉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如如不动。动即是妄,念皆是妄,不过恶者为邪念,善者为正念而已。但善又分有漏无漏之别,以无漏正念,除代邪念,久而邪去正存,便是藉善巧而进步,再能作到无念而明,即是寂照真心矣。

问:坐禅‘入定’在生理上是否先要打通阴阳二脉,即道家谓任督二脉,能‘入定’,是否为‘初禅’境界?(王超一)

答:禅法静虑观心,今多改参话头,然皆不有我,况乃色身。任督二脉,是色身中物,若著相于此,求其打通,便是我人四相,禅不取此。能‘入定’是修因,‘于禅’是修果。

问:关于六祖坛经云‘惠能为逃避至四会与猎人同居一十五载,但是猎人所赶来之兽类他尽放生’,猎人哪肯使六祖如此做法,住一十五年呢?(本如)

答:按坛经中云:‘时与猎人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此段文理,须善解之,张网捕兽,是以空网按于地上,待兽来投,守网是猎人外出之时,此时正是空网,猎人去后,有兽触网则放之,非猎人已得者,而与尽放也。且时与猎人说法,猎人出而不获兽,亦不深责六祖不尽心也。

汉语与佛教的关系

内容提要: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这主要表现在词汇上。本文简要论述了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的三个主要途径,指出中国古代汉语言与佛教有着极深的渊源。 关键词:汉语词语佛教 我国古代有仓颉造字之说,见之于《吕氏春秋·君守》;《汉书古今·人物表》则说明仓颉是黄帝的史臣;民间传说更把仓颉神话,说他有四只眼睛;《说文解字》则说仓颉是受鸟兽足迹的启发而创造出了文字。由文字而构成词汇,再形成语言,便成为汉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延续至今。可以说汉语言是构筑灿烂中华文明的基石。 汉语的发展,也是不断吸收融合别的文化因素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汉语的表意功能越来越强,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深刻。在汉语发展史上,有两次大规模的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的过程,一是近代由对日本文字的转译而吸收、接受西方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的诞生;另一次就是本文主要论述的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文化的吸收融合。根据统计,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的词语。而正如梁启超所言:“夫语言,所以代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由此观之,则自译业勃兴后,我国语实质之扩大,其程度为何如者。”自汉代译业初兴到宋代大规模译经活动结束,近一千年间经过像竺法护、昙无竭、道安、鸠摩罗什、慧远、菩提流支、玄奘等大师的先后努力,佛教文化被整体移植到中国。早期的翻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固有名词音译,抽象名词大多沿袭中国旧有词汇,尤其是借用老庄者为多,如道安法师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就是注重解决佛经翻译中的“当代化、地域化、大众化”的问题;但随着译经业的逐渐发达,为准确翻译佛经的义理,译者结合汉语特点及佛经义理,创造出了大量新词语;而且随着佛教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在日常交际与活动中,也出现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词汇。到宋代赞宁便在《宋高僧传》里总结出了翻译“六例”,如方立天先生所说:“六例总结了汉译佛典的来源、语本、翻译方式和译文差异,区分了译本的语言类别,表现了中国佛教学者对翻译中语言问题的重视。”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汉语,对其整体面貌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主要有以下途径: 直接自佛教经典撷取 汉民族文化以儒家为代表,与古代印度以佛教为代表的文化相比较,汉民族偏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对精神的超越需求不是很强烈,所以反映在语言上非常朴实,相对而言缺乏想象力。佛教经典的输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民族的思维想象空间。随着隋唐时代佛教在社会上影响的日渐深远,许多佛教经典中的词语输入进了汉语词语系统之中,尤其是几部普及较广、影响较大的经典,像《楞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等等。 《楞严经》卷四中,佛陀让25位圣者各自讲述自己的悟道经验,以便使后来“行者”能够“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静。”这一句话中就有两个成语“一门深入”和“六根清净”进入汉语言词汇体系,当然其含义是随着在社会上的应用而逐渐“世俗化”的。该卷还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的说法,“爱河”一词是佛经比喻极其丰富的表现,但中国人却不愿使之干枯,便创造出了“永浴爱河”之类的词语,用于表达对新人的祝福。该书卷八还有“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味同嚼蜡”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比喻,借用到汉语中就成了比喻内容枯燥乏味到极点的意思了。 《维摩诘所说经》第一品中赞扬各位菩萨功德时说:“众所知识,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狮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为大医王,善疗重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其中有多个成语进入汉语词体系:“名闻十方”、“不请之友”、“应病与药”还有“狮子吼”。本来“狮子吼”是说诸佛菩萨能够以妙法降伏一切外道邪说,后来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歌赠给朋友“龙邱”居士:“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吼”借用此处“狮子吼”的部分含义,说朋友妻子声音特大,对丈夫管教很严,后来便成

佛教禅理故事

佛教禅理故事 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度众时,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如天人般拥有无量 的财宝。满贤为人贤德良善,恒常利他,慈愍众生,如母爱子;亦喜布施,常施设种种肴,供养外道,希求生天。当时,满贤有一亲友从王舍城来家中作客,赞叹佛、法、僧三宝, 名声远彻;佛陀智慧广大,无论是世间、出世间法都能正知无碍,人称「世尊」,现在王 舍城中受护法龙天、国王长者、百姓所供养、赞叹。 满贤听闻亲友赞佛功德,深生信心与恭敬,于是走上高楼,手执香花,长跪合掌,遥 请世尊前来接受供养,并心想:「希望如来以您功德,令我所烧之香气芬馥,遍于王舍城内;所散之香花,于佛顶之上变成华盖。」发誓愿已,香花即至佛顶变成华盖,香气遍布 王舍城中。阿难见此,即问佛陀:「如此胜妙之相,从何而来?」佛说:「南方有一金地国,国内有一长者满贤遥请我及比丘僧前往彼国应供,我会至其住处,你们各藉神通前往。」 到了金地国,佛陀以神通力将千位比丘隐匿起来,唯现己身至满贤长者家。长者一听 到佛陀亲临,马上带领徒众五百人,手持百味饮食奉迎如来。大众看到佛陀的相好庄严, 光明晖曜,威仪安详,即顶礼佛足,至诚祈请:「慈悲的世尊,请接受我们的供养。」佛 陀慈悲应允,于是长者及五百徒众纷纷将饮食置于钵中,没想到食物始终没有满溢出来。 随后,千位比丘僧手持满钵现前,围绕着世尊。满贤见此殊胜异相,心生欢喜,即顶礼佛陀,发大誓愿:「愿此供养善根功德,尽未来际,为盲冥众生的眼目;无皈依者,令其皈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安稳者,令其安稳;无解脱者,令其解脱;未得涅盘者,使入涅盘。」发是愿已,佛即微笑,出五色光,遍照世界,光绕佛三匝,还从顶入。 阿难请示佛陀:「如来以何因缘微笑?请佛慈悲开示。」佛陀告诉阿难:「满贤长者 因为供佛的功德,于未来世,过三阿僧祇劫,具菩萨行,修大悲心,圆满六波罗蜜,当得 成佛,号曰满贤,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众人闻佛所说,心开意解,欢喜奉行;亦有证 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发无上菩提心者。 善生比丘缘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波斯匿王的夫人怀胎十月,生下一儿,不仅 相貌端正殊妙、世间少有,且出世即身披袈裟,并开口说话。 王子询问波斯匿王:「请问世尊还住世吗?」波斯匿王回答:「是的。」接着又问:「那么大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等诸大比丘呢?」波斯匿王告知他们也都还 在世。听完波斯匿王的回答,王子恳请父王能设斋供养佛陀及诸大比丘,波斯匿王毫不思 索地就答应王子的请求。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朝,正处在封建社会上升的高潮期。这个时代激发了知识阶层的情感,引导他们寻求完美的人生。他们当中有的鄙弃狭小的书斋,企图摆脱读书、科举、仕宦的传统人生模式和劳碌逢迎、无所作为的官场生涯,渴望投身于金戈铁马的战斗,以建立永垂青史的功业。有的厌倦和鄙视纷争不息、倾轧机诈、屈从强者意志的政治舞台,渴望寻求一处能够自由呼吸的精神乐园。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氛既促成了他们对传统人生模式的不满,而国威的远扬、边塞战争的胜利和社会的安定、交通的通达、物质生活的丰足,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于是,有人投身于边塞,走向大漠;有人拥抱自然,皈依“仙境”。总之众多知识分子都在努力摆脱平凡的、更高境界的人生。 王维早年,也曾有过高昂的政治热情。只是,几次重大变故的打击,逐渐消磨掉了他身上的锐气。王维是一个禀性极高的诗人,才华横溢,仕途亦较顺畅,后来因伶人舞黄狮子被贬,中年时期又接连丧妻丧母,特别是开元二十四年恩相张九龄被黜,李林甫执政,王维的政治理想破灭了,内心的苦闷可以想见。于是他将精力投到了对佛教的信仰和研究上,希望由此获得精神自由。 禅宗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惠能为代表,北派以神秀为代表,时称南能北秀。王维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受母亲影响,一直与北宗禅师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潜心研究和接受北宗的佛教思想和禅文化。到了晚年,才转而信奉南宗。 然而与一般的信徒不同,王维对佛教的接受表现出他自身的特点: 1.他对佛教的接受是多宗派,他并不恪守某一家的宗旨,他兼收并蓄,并且还与儒道思想相结合。 王维是博学兼收的佛教学者,他不仅不局限于禅宗南北之界,还广泛吸收儒道思想。如:《能禅师碑》文中,广引儒道二家经典,以描述弘忍对慧能的传法:“皆日升堂入室(《论语》),测海窥天。谓得黄帝之珠(《庄子》),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论语》)圣与仁岂敢。子日赐也,吾与汝弗如(《论语》)。”以黄帝与象罔、孔子与其生徒的关系及事迹,比附弘忍与慧能,义过于通,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王维所具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在对外来文化和新的思想接受过程中那种顽强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能领略到异质文化思想的冲击与融合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给王维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涂上了浓重的底色。王维的佛学思想是从这一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我们探究王维的佛学思想、亦要透过这层浓重的底色。 儒家思想,主张在成就功名的过程中体现其主体的价值。实质乃是主体的人生价值消融于客体对象世界之中,主体价值由客体而得以实现的过程恰恰也是其主体性失落的过程;而道家则是以“无为”之态的消极出世态度应对世事。王维由儒而道,最终到佛,是封建士大夫命运的一个典型,从一定程度看,王维是在追求一种高士风范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走向虚空境地的随缘。于是形成一个矛盾而又和谐的统一,这实质上亦是儒道佛的相互激荡而爆发的。儒道佛被王维很自然的化为一炉,在山水田园诗中流溢出来而不露痕迹。 2,他的接受是多层次的。他奉行佛教戒律,他树立佛教信仰,而他最热心的是佛教思维方式; 王维非常尊祟禅家的生活方式。据《旧唐书》载: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有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数十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约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王维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将佛教的清静生活和中国文人的高雅情调结合起来,日子过的有

茶禅与佛教文化

茶禅与佛教文化 茶禅与佛教文化_茶媒网 宗教信仰在每个国家都有很多,我国信佛教的居多。佛教中的禅文化是很多人难以参透的,佛教文化中和生活中很多其他文化也是互惠互通的。 茶文化、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自产生伊始便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茶道与佛教文化的大兴,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唐代,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力、开放的眼界为各种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而佛、茶之道更是在此时得到滋养,并相互交融。茶道借佛教赋予茶事过程庄重肃穆的仪式感,这使得之前做为解渴除腻之饮料的茶饮提升了形而上意义的层面。清心寡欲而又博学多才的僧人,也是茶道文化生存发展的最好土壤,从僧院推广开来的茶道得到当时皇家的认可。 对于僧人来说,茶也是必不可少的。寺院里仪规严苛的“吃茶”、“煎点”仪式,也为僧人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严谨、专注的气息。在清苦而漫长的修行历程中,茶可以清神思,可以解困乏,在冷寂的冬夜,一碗清香温暖的热茶,不仅滋养了禅者的瑟身,对于人心,也是一种慰藉。 总之,茶道中,不可不说佛道,茶亦不离佛道。在茶文化的成形、推广过程中,僧人这个群体功不可没。年代久远,大部分茶僧的生平已做传奇说,但其中亦有弥足珍贵的历史痕迹,让我们一一结识它们。 形归露井灵光灿,手植仙茶瑞叶芬 蒙顶甘露,是当今茶市颇寻得到的一种茶叶。其味芬芳馥郁,饮者很难想象到,这种茶,正是中国人工种植茶的始祖,而它的家乡,四川雅安,供奉着西汉时期种茶之祖??吴理真。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吴理真并非真正的茶僧,他跟佛教的渊源有二,一是宋代宋孝宗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并把他手植七株仙茶的地方封为御茶园;此外,在蒙顶山最大的寺庙??天盖寺,供奉着吴理真“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的法象,所以后人称吴理真为“甘露大师”。虽非僧,但吴理真有着菩萨拔苦与乐、普济众生的精神。 公元前53年,普通山民吴理真在拾柴时偶然发现野生茶叶清神解毒的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上首辟茶园,种下七株茶树。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四川通志》卷四十记:“汉时名山县十五里蒙山甘露寺祖师吴理真,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 据五代时《茶谱》记载:“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尝以春分之先后,多构人力,俟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病;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是僧因之中顶,筑室以候,及期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病瘥。时至城市,人具容貌,常若年三十余,眉发绿色,其后入青城访道,不知所终。”从这段记载来看,虽然茶的功能被异化、神化了,但五代时人已能知茶除宿疾、明眼目的功能了。所 以我们说茶祖吴理真,不是说佛,不是说茶,而是一颗以茶解众疾、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普世之心。 一苇渡江去,春风化雨来 关于茶的原生,是起始于中国还是印度,各国学者考证不一,立论不一。根据世理,中国说是中国,印度说是印度。有一个传说大概可以化解两国关于茶源一事的恩怨,那就是达摩祖师坐禅化茶的故事。

佛学问答稿-禅观第九

佛学问答类编 (禅观第九)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九、禅观 问:参禅何解?(郑敦) 答:禅是静虑之义,须从参究入手,故曰参禅。此必有明师传授,非可以己意为之。 问:禅宗如何著手研读?据何书典?(许再兴) 答:初步看书,宜永嘉禅宗集、证道歌、小止观,再进六祖坛经。 问:精神统一与禅定何异?(林柳淋) 答:凡专心一事,不问正邪,皆可曰精神统一。禅定华译曰静虑,乃放下万缘,不思善,不思恶,寂寂惺惺之一种境界。 问:坐禅与静坐(因是子静坐法续编,实行十年)有何不同,功效各如何?(周慧前) 答:坐禅即坐而参禅,实则参不一定限于坐,坐而不参不观,亦不得谓之禅也。至因是子之静坐,前后不同处,前系执著身见,以延年益寿为目标,外道之功也。后闻佛法,乃改断妄证真为归趣,佛家之功也。 问:坐禅是否无念无想为妙,或抑心中要思虑什么情事?(李永茂) 答:禅虽可坐,却不一定坐即是禅。以下所问笼统,‘无念无想’居士作不到,纵勉强作,亦是失念与顽空。‘思虑计事’居士永不停,再加故作,益增掉举与散乱。区区与交有年,略测根器,必欲学禅,可以随顺与说。有一话头,就是六字洪名,只许持念,不许看参,不起疑情,直下承当,二六时中,一口咬定,悟与不悟,死不放松,不难冷灰爆豆,讨个分晓。若遇人说,这是净不是禅,切莫信他,妄自更张!要知此人,是个担板的徐六,既不会禅,也不会净。 问:坐禅想佛会不会有著魔的危险?(信慧) 答:禅法入手,亦有多种,此须问自己所修何种,何种传授,修与所授,境与所修,若有背者,不论佛与不佛,俱能著魔发病。再者禅亦不止于坐也,此事必须求知识指导较为妥善,不宜暗中摸索。 问:禅坐真难坐得久,可不可用其他方法代之,如坐在椅子上背靠墙,或睡著定等?(杨天元) 答:坐是坐,禅是禅,坐禅是坐禅,必皆求名师指示,非可闭门造车,如自妄为,恐遭魔境。‘睡著定’,睡便是魔一种,安得称定。 问:参禅如未能了脱生死时,是否能生生增上?(钟观靖) 答:固为生生增上,但入胎便有隔阴之迷,遇缘方可生起夙慧再行起修。 问:参禅与静坐是否两样不同?(黄涵)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精编版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刚开始,我对禅,中国禅、禅定,正定之间也是分不太清楚。后来为解除心中的烦闷不断探索佛法,看到了耕云先生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这篇讲话。分享给大家。禅的特质 首先我要感谢方立天教授和邢博士的安排,使我有这麽宝贵的时机来就教於各位。 谈到禅,的确是「向上一路,密不通风」,你找不到一点缝隙可以钻进去。禅是很难入的,入了禅就得大解脱。禅也的确像壁立万仞,无径可攀、无门可入。 一、禅超越了宗教 禅是宗教吗禅不是宗教,禅超越了宗教。因为丹霞天然禅师冬天烤火,把佛像劈了当柴火烧。有人问赵州禅师:「佛是什麽」答:「佛是老臊胡--是洋鬼子。」有人问云门:「佛刚生出来,周围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什麽意思」云门说:「我若看见了,一棍子打死喂狗吃。」这哪里像宗教呢所以说禅超越了宗教。禅不是宗教吗但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的确记载着:「佛在灵山会上,手拈着一朵金色花朵,不言语〈不说话〉,百万

人天俱皆罔措。」大家都不知道「佛拿着花不讲话」是什麽意思。只有金色头陀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心领神会。然後在百子塔前,佛分一半的座位给迦叶坐,然後告诉他:「你以後传承禅宗」,并且指定阿难副二--阿难尊者协助他办理这件事。所以禅的特点就是「超」,既是宗教又超越了宗教,因此,禅是一种「不一般」的宗教。一般的宗教都不是这样的。禅的「不一般」,就是说它打破偶像、没有崇拜,它说一切众生与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样。只要向佛学习、向佛看齐,不要向佛崇拜,不要向佛祈求什麽。既然如此,那麽「众生与佛平等」,口号是如此,但是禅所表现的并不如此。怎麽「并不如此」呢众生,谁也没有说谁要把谁打死喂狗吃,谁也没有说把谁的像烧掉,但是对佛「特别优待」--烧他的像、要打死他喂狗。可以说对佛不但不崇拜,表面上看起来还有一点儿糟蹋佛,这就是禅宗的特色。禅宗不念一切经典,不规定的规定--不念经。禅宗不但不念经,而且谁若在禅堂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就罚他挑水三担来洗禅堂。说你这一句佛号,把我的禅堂给念脏了,所以要罚你挑水三担把禅堂洗一下。大家都知道,禅实在是超宗教的。禅对宇宙万物的形成,不同意创造说,它说无造者,无造物。在逻辑上,禅也不同意这是神造的世界。因此禅是典型的无神论。禅既然是无神论,为什麽又承认宗教禅是既宗教而又超宗教;它既写实而又昇华了问题;它的艺术既具象而又抽象;它既存在而又超越。所以禅就充分表达了「平等」的精神,宇宙平等,一切理、一切事平等。诚如刚才方立天教授所说的「禅是直觉」,六祖也说:「直心是道场。」但是禅的要求,直觉要经过训练;不经过训练,这个直觉往往

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

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 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 是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由曾被智积禅师 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 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 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 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 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 1、“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 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 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可以说,静坐静虑是 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 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 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 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院经济 也有了突出的发展,其中茶叶是重要的内容。 我国茶叶的兴盛时期是唐朝,在佛教的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盛起来的,由于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 事实上在魏晋甚至更早的时候,茶叶就已成为我国僧道修行修炼时常用的饮料了。如:陆羽在《茶经》中多次引述了两晋和南朝时 僧道饮用茶叶的史料。其中引录的《释道该说续名人传》称:“释 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 垂悬车,饭所饮茶。”又摘引的《宋录》称:“新安王子鸾,豫章 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 露也,何言茶茗''?!”。这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僧道已有尚 茶之风。 我国寺庙不仅重视茶叶,而且也是生产、宣传、和研究茶叶的中心。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品质。因为寺庙 都有一定的田产,和尚不参加劳动,他们有时间、有文化来讲究茶 的采造、品饮艺术和写书作诗来宣传茶叶文化,所以,我国有“自 古名寺出名茶”之说。 统而言之,无论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茶宴形式、茶文化对外传播方面,佛教都有巨大贡献。我国的饮茶习惯是随着佛教 一起传入到日本的。 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火烧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风吹三禅天-佛学问答集

火烧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风吹三禅天-佛学问答集 火烧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风吹三禅天选择三灾──大三灾出《法苑珠林》[一、火灾],谓于坏劫时,有七日出现大火,须弥山渐渐崩坏,四大海水展转消尽,大千世界及初禅天皆悉洞然,无有遗余,是名火灾。(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大海者,即东西南北四海也。)[二、水灾],谓初禅天已下,七番火灾,坏于世间之后,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渐降大雨,滴如车轴;更兼地下水轮涌沸,上腾大千世界,乃至二禅天,水皆弥满,一切坏灭,如水消盐,是名水灾。[三、风灾],谓二禅天已下,七番水灾已后,又经七番火灾,坏于世间,至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从下风轮,有猛风起;兼以众生业力尽故,处处生风,大千世界乃至三禅天,悉皆飘击,荡尽无余,是名风灾。○学诚法师《觉悟之道》节录色囧堺天的有情,“色及无色上界诸天,虽无此诸苦,然烦恼随逐,有诸障碍。”色囧堺天有四禅,初禅天有火灾,二禅天有水灾,三禅天有风灾。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这些都是灾难,各种各样的灾难。火烧初禅就是说,色囧堺初禅天的这些有情,寿命要尽的时候,自己内在的无明、烦恼的火,不同世间上面的火一样,他自己慢慢慢慢就死了,烧死了。到二禅天的时候,就是发大水;三禅天的时候,就是风吹。这些都是天

人的一些灾难,让天人也不得自在,有种种的痛苦。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说天人也不是我们的皈依处,天人也不是究竟处。天人一样也会死,一样也会有种种的苦恼,都是不究竟的,这样我们对天人才不会有一种向往的心。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天上的有情,总是觉得离我们这个世间比较近,比较有兴趣,比较喜欢去了解。实际上天上的众生他只是造的善业比我们人要多,但实际上他们要听到佛法,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更多都是在世间的一种禅定的状态当中。人道的众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听到佛法,听到佛法的人也是很少数的。我们听到佛法之后,能够很认真地去实践,就更加的不容易。如果不能很认真去实践,也都是因为对生命的状态、对轮回的痛苦认识不清造成的。其他相关文章 · “灵明觉知”的含义,应如何运用? · 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入胎(夺胎夺舍投胎) · 返回目录地藏孝亲网

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关系

第四,中国佛教比较崇尚简易性。佛教传人中国后,其理论和实践虽然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在中国得到最广泛流传的却是印度佛教中所没有的禅宗和净土宗,而这两个宗派都以理论的简要和修行方式的简易为特色。第五,中国佛教具有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调和性。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念和民众信仰有很大的不同,佛教传人中土后,一方面十分注意依附统治阶级和传统思想文化;另一方面努力调和与儒、道等思想矛盾冲突,从而形成了它显明的调和性的特点。中国佛教的调和性在不同的时代的不同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本身发展的阶段性。第六,中国佛教内部的融合性。印度佛教本身就有大小乘、空有宗等的区别,而中国地域广阔,社会环境多样,佛教传人中土后,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易形成不同的学风或学派宗派。第七、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本来是古印度十分流行的一种宗教修行方法,在两汉时随着佛教的东渐而传人中国,并在中土社会中形成了众多的禅学流派或禅系禅脉。第八,中国佛教与社会政治和伦理有密切的关系。出世的佛教不仅强调“出世不离人世”,而且还表现出对政治的依附,从佛教与政治的关系而言,中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大多扶植并利用佛教。把佛教的发展限制在自己有效的控制之内。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国佛教中出现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思想,便导致了一些僧人直接参与现实的社会政治活动,利用佛教来为政治服务,同时也依赖统治者的支持来求得佛教的发展。第九,中国佛教具有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印度佛教本是强调出世解脱的宗教,其根本宗旨是把人从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幸福,虽然这种积极意义在印度佛教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氛围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印度佛教对中国佛教及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其次,外来的佛教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传入所进行的成功交融,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与儒、道为代表的中国固有文化的相交互融中,中国佛教形成了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国佛教仍然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佛教的人生哲学可以给人以思想启迪,佛教的文学艺术可以给人以精神享受,中国佛教的圆融和谐精神对于当代的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系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对多数没有佛教信仰或不曾接触过佛教的人来说,佛教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事实上,佛教和国人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且源远流长。2000年,佛教界举办了“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的纪念活动。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经过两千年的传播,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佛教和传统文化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 关于佛教传入的时间,早期多认为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其后,学术界经过进一步考证,提出传入时间应为西汉哀帝元昭元年(公元前2年),这也是目前教界一致公认的。 一、佛教与哲学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在春秋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汉魏之后,真正对中国社会 产生影响的,乃儒、释、道三家。 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无法对中国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如魏晋玄学,便深受佛教般若 思想的影响。般若典籍谈空说无,正是玄学所崇尚的境界。故在南北朝时期,般若经典的翻 译及弘扬成为热潮。而隋唐哲学的内涵主要是佛学,如果离开佛学思想,隋唐时期的哲学史 将是一片空白。 早期的儒家思想比较富有生活气息,发展至宋明理学,则将重点落实于心性。关于心性 的内容,是早期中国哲学的薄弱之处。虽然孟子及《易经》有所涉及,但总体较为单薄。而 佛教的大、小乘经论,对心性都有着丰富且深入的阐述。需要说明的是,佛教对于心性的认 识,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更落实于具体修证中。尤其是禅宗,特别重视心性的参悟。因 而也有人说,宋明理学是戴着儒家帽子的和尚,表面为儒家,内涵却是佛家。且不论宋明理 学的兼收并蓄是否成功,其深受佛教之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及至清末民初,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维新人士,以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大 无畏精神从事救亡图存、维新改革,虽然他们的政治改革失败了,但志士们的哲学思想却影 响了数代国人。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又有相当部分是源于佛学。谭嗣同的《仁学》是受到华 严及唯识思想的影响,开卷即言“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以为“仁 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康有为的《大同书》则受到佛教无我思想的影响,立 志打破社会各阶级的界限。 纵观中国哲学史,佛教始终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胡适先生早年曾撰写《中国哲学史大 纲》,及半便不了了之,原因就在于他不了解佛教。其后,他也开始研究佛教,并收集了很 多禅宗方面的资料,尽管他的考证未必为教界接受,但也从中反映了他对佛教的重视以及佛 教于中国哲学的深远影响。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

精心整理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 刚开始,我对禅,中国禅、禅定,正定之间也是分不太清楚。后来为解除心中的烦闷不断探索佛法,看到了耕云先生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这篇讲话。分享给大家。 禅的特质 首先我要感谢方立天教授和邢博士的安排,使我有这麽宝贵的时机来就教於各位。 谈到禅,的确是「向上一路,密不通风」,你找不到一点缝隙可以钻进去。禅是很难入的,入了禅就得大解脱。禅也的确像壁立万仞,无径可攀、无门可入。 一、禅超越了宗教 禅是宗教吗?禅不是宗教,禅超越了宗教。因为丹霞天然禅师冬天烤火,把佛像劈了当柴火烧。有人问赵州禅师:「佛是什麽?」答:「佛是老臊胡--是洋鬼子。」有人问云门:「佛刚生出来,周围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什麽意思?」云门说:「我若看见了,一棍子打死喂狗吃。」这哪里像宗教呢?所以说禅超越了宗教。 禅不是宗教吗?但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的确记载着:「佛在灵山会上,手拈着一朵金色花朵,不言语〈不说话〉,百万人天俱皆罔措。」大家都不知道「佛拿着花不讲话」是什麽意思。只有金色头陀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心领神会。然後在百子塔前,佛分一半的座位给迦叶坐,然後告诉他:「你以後传承禅宗」,并且指定阿难副二--阿难尊者协助他办理这件事。所以禅的特点就是「超」,既是宗教又超越了宗教,因此,禅是一种「不一般」的宗教。一般的宗教都不是这样的。 禅的「不一般」,就是说它打破偶像、没有崇拜,它说一切众生与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样。只要向佛学习、向佛看齐,不要向佛崇拜,不要向佛祈求什麽。既然如此,那麽「众生与佛平等」,口号是如此,但是禅所表现的并不如此。怎麽「并不如此」呢?众生,谁也没有说谁要把谁打死喂狗吃,谁也没有说把谁的像烧掉,但是对佛「特别优待」--烧他的像、要打死他喂狗。可以说对佛不但不崇拜,表面上看起来还有一点儿糟蹋佛,这就是禅宗的特色。 禅宗不念一切经典,不规定的规定--不念经。禅宗不但不念经,而且谁若在禅堂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就罚他挑水三担来洗禅堂。说你这一句佛号,把我的禅堂给念脏了,所以要罚你挑水三担把禅堂洗一下。大家都知道,禅实在是超宗教的。

与佛论禅

“与佛论禅,心灵之旅” 登天上云居真如禅寺+ 游梦幻西海+农家乐三日游 庐山西海(云居山-柘林湖)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北部西麓,总面积68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495平方公里。地跨永修、武宁两县,其主要由山岳型景区—云居山和湖泊型景区—柘林湖两大版块组成,属特大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西海与南昌、武汉、长沙、合肥四省会城市交汇,属长江“黄金水道”,105、316国道贯穿全境,永武高速、福银高速、大广高速和京九铁路穿邻而过,距九江机场、昌北机场均50分钟左右车程,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世称九江的“南大门”、南昌的“后花园”,与庐山、鄱阳湖构成赣北旅游体系中的金三角。庐山西海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植被繁茂,气候凉爽,给自己一个暂别喧嚣的城市的假期,感悟与佛心灵的约会,与佛论禅,你会发现只要我们有禅心,处处都会有禅机,带上禅心,都市生活也可以自在快乐。 行程安排: 1、在丛林鸟叫声中醒来,早餐过后,乘车前往庐山西海天上云居的云居山---真如禅寺风景区。抵达后开始游览天上云居山,【千年古刹真如禅寺】,后游览【百花谷】,感受圣水养心。古往今来,以其秀丽天成的自然风光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古人称之为:“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洲”,“冠世绝境,天上云居”。山巅真如禅寺是佛教曹洞宗发祥地。云居山自然风光秀丽,尤其是被誉为人间仙境的百花谷景区更为突出,沿途奇山异石,溪水瀑布,古寺牌楼,僧侣塔林,名胜古迹比比皆是。),游【莲花城景区】、【莲花仙境】、【明月湖】、【谈心石】、【石床】、【千年古刹真如禅寺】、【虚云塔院】、【千年银杏】、【高僧塔林】。后游览【百花谷景区】、【仙女浴盆】、【百花溪】等。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 2、中餐过后,乘车前往前往素有江西“山水江南·醉美西海”之称的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南码头,乘船进岛中餐后,亲身感受“水天相映成一色,人船穿游翡翠里”的美妙意境。登【传奇文化世界】桃花岛(游玩约60分钟),勇闯桃花阵,地藏庙祈福,观音池许愿,观原始土著及民俗歌舞演出、看风情万种的泰国人妖表演,体验全国最长的高空溜索给你带来的惊险刺激感;(自行收费项目:溜索(往返);后游玩【水浒城】(游玩约40分钟)特型演员深热情迎驾,爬好汉坡、擂战鼓、看魔术表演,到狮子楼听潘金莲和王婆唱地道民间戏曲,让您仿佛置身于水浒世界之中;通过中国最具特色的连岛浮桥前往【动物世界】(游玩约40分钟),沿途喂养锦鲤、观孔雀开屏,精险刺激的美女与蛇共舞、人鳄亲吻、鳄口取物,大型狮、虎、熊马戏表演等让您大饱眼福,流连忘返;(自行收费项目:蛇园:10元/人次)游玩【猴岛】(游玩约30分钟),探猴子监狱、观群猴献艺、零距离喂食与猴子们亲密接触;经连岛浮桥前往前往【飞龙岛】(游

对“上座部”的基本认知

对“上座部”的基本认知 一、目标:大家一起学习上座部佛教。 二、组讨论规范: 只谈论《巴利三藏》、上座部佛教及止观禅法,不发无关文字、图片、链接。 1.不依大乘诸作品,只闻思修巴利三藏。 2.不念诵畜牲咒语,只实践戒定慧三学。 3.不信仰流变八宗,只修学体证八圣道。 4.不学习外道理论,只修行四圣谛佛法。 三、发言具体规则: 1.贴图:适量、适当,不贴无意义、玩耍等不雅之图; 2.字体格式:用字大小颜色合适,要考虑他人阅读方便; 3.发言讨论:论点必须有论据,论据必须被共许; 4.说话有益、适时、真实、柔和、慈爱; 5.离于谎言、离间语、粗恶语、闲杂语; 6.不得刻意宣扬非佛法等其他宗教或乱力怪神的观点和言论; 7.避免无益徒劳之论。例如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兵论、恐怖论、战争论、 食物论、饮料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料论、亲族论、乘具论、村里论、乡镇论、都市论、国土论、妇女论、英雄论、路边论、井边风传论、祖先论、种性论,世界起源论、海洋起源论; 8.避免住于诤论。例如“汝不知此法、律,我知此法、律,汝如何知此法、律耶?”, “汝是邪行者,我是正行者”,“我言[前后]相应,汝言不相应”,“汝应言于前者而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言于前”,“汝无细虑而[自]言返复”…… 远离如是等任何诤论; 9.常说十种恰当的话题:谈论少欲、知足、远离、离缚、精进、戒、定、慧、解 脱、解脱知见。 四、关于念佛号、咒语 上座部佛教没有念佛号法门,不念阿弥陀佛,念咒语亦是佛教戒律禁止之事,非佛陀所教导。上座部佛教所礼敬、所皈依的佛陀是指释迦摩尼佛,即世尊苟答马(古译:乔达摩)。

上座部佛教忆念佛陀功德的方法:佛随念——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无上者、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 五、巴利语三藏圣典 1.《律藏》——分为五大册,分别是:《巴拉基咖》、《巴吉帝亚》、《大品》、 《小品》、《附随》。 2.《经藏》——共有五部,分别是:《长部》、《中部》、《相应部》、《增 支部》、《小部》。 3.《论藏》——共有七部,分别是:《法集论》、《分别论》、《界论》、 《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 注:《阿弥陀佛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法华经》、《圆觉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六祖坛经》、《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大乘经论不属于巴利三藏经典,上座部佛教不予认可,亦无“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有为即无为”、“净土”、“本愿”“中观”、“唯识”、“如来藏”、“佛性”、“真如”、“密秘”等歪理邪说,故不予讨论。 六、巴利语三藏圣典的历史渊源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在公元前第三世纪后期,印度阿育王(公元前269~232)护持佛教,举行第三次结集后,向外地派遣九个传教僧团,其中一支由摩哂陀领导至斯里兰卡(于公元前247年顷),使上座部佛教在斯国弘扬,并在首都阿耨罗陀(A nura(-)dhapura)建造大寺(Maha(-)viha(-)ra)供养僧团,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不久,阿育王出家的女儿僧加密多比丘尼,也受邀请带着菩提树分枝到达斯国,成立比丘尼僧团。以后佛教二百年的发展,都以大寺教团为中心。

佛学问答类编(禅观第九)

佛学问答类编(禅观第九)佛学问答类编 (禅观第九)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九、禅观 问:参禅何解?(郑敦) 答:禅是静虑之义,须从参究入手,故曰参禅。此必有明师传授,非可以己意为之。 问:禅宗如何著手研读?据何书典?(许再兴) 答:初步看书,宜永嘉禅宗集、证道歌、小止观,再进六祖坛经。 问:精神统一与禅定何异?(林柳淋) 答:凡专心一事,不问正邪,皆可曰精神统一。禅定华译曰静虑,乃放下万缘,不思善,不思恶,寂寂惺惺之一种境界。 问:坐禅与静坐(因是子静坐法续编,实行十年)有何不同,功效各如何?(周慧前) 答:坐禅即坐而参禅,实则参不一定限于坐,坐而不参不观,亦不得谓之禅也。至因是子之静坐,前后不同处,前系执著身见,以延年益寿为目标,外道之功也。后闻佛法,乃改断妄证真为归趣,佛家之功也。 问:坐禅是否无念无想为妙,或抑心中要思虑什么情事?(李永茂) 答:禅虽可坐,却不一定坐即是禅。以下所问笼统,‘无念无想’居士作不到,纵勉强作,亦是失念与顽空。‘思虑计事’居士永不停,再加故作,益增掉举与散乱。区区与交有年,略测根器,必欲学禅,可以随顺与说。有一话头,就是六字洪名,只许持念,不许看参,不起疑情,直下承当,二六时中,一口咬定,悟与不悟,死不放松,不难冷灰爆豆,讨个分晓。若遇人说,这是净不是禅,切莫信他,妄自更张!要知此人,是个担板的徐六,既不会禅,也不会净。 问:坐禅想佛会不会有著魔的危险?(信慧) 答:禅法入手,亦有多种,此须问自己所修何种,何种传授,修与所授,境与所修,若有背者,不论佛与不佛,俱能著魔发病。再者禅亦不止于坐也,此事必须求知识指导较为妥善,不宜暗中摸索。

问:禅坐真难坐得久,可不可用其他方法代之,如坐在椅子上背靠墙,或睡著定等?(杨天元) 答:坐是坐,禅是禅,坐禅是坐禅,必皆求名师指示,非可闭门造车,如自妄为,恐遭魔境。‘睡著定’,睡便是魔一种,安得称定。 问:参禅如未能了脱生死时,是否能生生增上?(钟观靖) 答:固为生生增上,但入胎便有隔阴之迷,遇缘方可生起夙慧再行起修。 问:参禅与静坐是否两样不同?(黄涵) 答:参禅有时静坐,然只静坐并非是禅,况坐而不能静耶?禅法古时注重观心,现在多取参话头,此必名师指点,非可瞎炼盲修。 问:有云:禅净原是一法,惟下手工夫不同,方便多门,归元无二,但参禅系直指心源,刳心见性,比念佛得到三昧为速 ,然否?(钟观靖) 答:禅昔观心,今参话头,已与净法略似矣,其不同者,行持参与念之分。再则一求断惑明心见性,一愿带业往生证果。至云孰得三昧为速,仍属功夫问题。 问:天台止观及六妙门是否禅宗的修持法?各宗的修禅定与禅宗的坐禅是异是同?(黄槐庭) 答:一‘天台至持法’,禅法既有种种,岂能概以止观六妙绳之,不过理有相通处。二‘各宗至是异是同’,开首是不同,同则何必分宗,归结并无岐异,异则不称了义。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也。【附】时当末法,明师难求,如自修习,尚是按诸次第,由浅而深,方有个入处。至教相明白大概,自己根器如何,便能体验矣,再向圆顿之门问津不迟。若躐等而进,恐无所获也,谨贡区区。 问:读方伦居士著的禅话,知道‘宗门禅’是‘惟一心法,一彻百了’,不讲什么‘炼精化气’,至于坐时身体上所现‘轻安’,‘气血流动’,‘脊背上有一道热气,直冲顶门’‘亦都不理’,但宗门禅是如此,不知有没有其他禅,专门是修气脉的?(常魁生) 答:禅译华文,为静虑之意,旨在断惑证真。虽有趺坐调息,不过使之轻安入定耳,决无炼精炼气等事。禅法虽多,其出世间禅,旨皆一如也。 问:方伦居士著禅话上说到如来禅,重在摒除俗务打坐观心,‘如调心调息’‘呼吸长短等,皆有一定规矩’,不知这如来禅就是修炼气脉的吗?(常魁生) 答:若详会前一答,此问亦解决矣。惟‘摒除俗务,打坐观心,’等语,非可望文生义。居士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 刚开始,我对禅,中国禅、禅定,正定之间也是分不太清楚。后来为解除心中的烦闷不断探索佛法,看到了耕云先生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这篇讲话。分享给大家。 禅的特质 首先我要感謝方立天教授和邢博士的安排,使我有這麼寶貴的時機來就教於各位。 談到禪,的確是「向上一路,密不通風」,你找不到一點縫隙可以鑽進去。禪是很難入的,入了禪就得大解脫。禪也的確像壁立萬仞,無徑可攀、無門可入。 一、禪超越了宗教 禪是宗教嗎?禪不是宗教,禪超越了宗教。因為丹霞天然禪師冬天烤火,把佛像劈了當柴火燒。有人問趙州禪師:「佛是什麼?」答:「佛是老臊胡--是洋鬼子。」有人問雲門:「佛剛生出來,周圍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什麼意思?」雲門說:「我若看見了,一棍子打死餵狗吃。」這哪裏像宗教呢?所以說禪超越了宗教。 禪不是宗教嗎?但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裏面的確記載著:「佛在靈山會上,手拈著一朵金色花朵,不言語〈不說話〉,百萬人天俱皆罔措。」大家都不知道「佛拿著花不講話」是什麼意思。只有金色頭陀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心領神會。然後在百子塔前,佛分一半的座位給迦葉坐,然後告訴他:「你以後傳承禪宗」,並且指定阿難副二--阿難尊者協助他辦理這件事。所以禪的特點就是「超」,既是宗教又超越了宗教,因此,禪是一種「不一般」的宗教。一般的宗教都不是這樣的。 禪的「不一般」,就是說它打破偶像、沒有崇拜,它說一切眾生與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樣。只要向佛學習、向佛看齊,不要向佛崇拜,不要向佛祈求什麼。既然如此,那麼「眾生與佛平等」,口號是如此,但是禪所表現的並不如此。怎麼「並不如此」呢?眾生,誰也沒有說誰要把誰打死餵狗吃,誰也沒有說把誰的像燒掉,但是對佛「特別優待」--燒他的像、要打死他餵狗。可以說對佛不但不崇拜,表面上看起來還有一點兒糟蹋佛,這就是禪宗的特色。 禪宗不唸一切經典,不規定的規定--不唸經。禪宗不但不唸經,而且誰若在禪堂唸了一聲阿彌陀佛,就罰他挑水三擔來洗禪堂。說你這一句佛號,把我的禪堂給唸髒了,所以要罰你挑水三擔把禪堂洗一下。大家都知道,禪實在是超宗教的。 禪對宇宙萬物的形成,不同意創造說,它說無造者,無造物。在邏輯上,禪也不同意這是神造的世界。因此禪是典型的無神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