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柱节点性能 既有测试方法的分析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摘要】通过对4个1/2比例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之下所产生的变化进行了实验,并且对节点区域内加劲腹板厚度和开孔这两者之间的影响,深入的研究了该新型节点所实际连接构造的受力性能以及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部分结合后的抗震性能。
将实验的结果作为对试件破坏特征以及滞回性能变形所组合而成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节点;节点构造;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0.引言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结构体系从其结构上来看,该结构体系有着自重轻、施工便捷、跨度较大等特性,有着极为良好的抗震性能,即便是震后也有着较高的修复性,该结构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①使用强度较高的箍筋来约束RC柱体,以此来提高RC柱体自身的抗震性能;②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控制钢梁自身的承载能力,并且通过消弱的梁端的方式来对构造进行处理,以保持梁端能够在强震的作用之下形成塑性铰,最大限度的消耗地震对结构所作用的能量;③研发更为有效的节点构造来实现“强节点”的高规格抗震建造要求;④使用具有替代连接构造性能的梁钢,以便受损之后能够及时进行修复。
1.试验概况本篇文章主要是通过4个最新研发的新型装配式RCS框架节点来进行低周往复加载实验,通过该实验方式来研究装配式RCS框架节点在地震灾害中的抗震性能以及其节点本身在结构上的受力性能,利用实验数据来作为新型装配式RCS节点来作为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应用依据。
1.1试件设计及制作试件节点自身主要是由柱体表面壁板、水平加劲肋以及加劲腹板这三者来组合而成的钢板桶,并且在钢桶的内部注入混凝土,无需在其中再添加箍筋,最后利用事先预埋的高强度螺丝来与钢梁相连接。
该试件的钢桶以及钢梁都是在加工工厂事先加工完成,再将成品直接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
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节点强度,以便能够更为便捷的观测节点区域内的混凝土开裂现象,通常都是使用条带板以及柱面壁板来焊接而成。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共3篇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共3篇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1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系统,它的出现使得建筑施工工艺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
对于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对于正确评估和优化框架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主要由柱、梁、连接件和节点构成。
其中,梁和柱是框架结构的承重构件,连接件和节点是保证框架结构整体稳定的关键组成部分。
因此,在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时,应重点关注这些构件和组成部分。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时,可以采用传统的静态载荷试验和动态载荷试验两种方法。
静态载荷试验是通过施加静载荷,观测、记录并分析结构的变形、应力、裂缝等信息,来评估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力学性能。
动态载荷试验则是通过施加冲击载荷,评估框架结构对突发载荷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试验研究中,应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行评估。
例如,在梁柱的静态载荷试验中,应具体考虑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变形特性等指标。
在连接件和节点的试验中,则应注重其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的探究,以及评估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等指标。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试验前应制定完善的试验方案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充分的模拟分析和计算。
在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应对试验结果进行充分的统计和分析,以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总之,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为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施工质量和保证建筑安全提供了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持。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2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随着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预制装配式构件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被提出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中,梁柱节点作为连接构件之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力学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价值。
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
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摘要: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施工是提升建筑抗震性的主要工序,因此应优化梁柱节点的质量。
本文通过概述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内容,围绕有限元模型、载荷等方面研究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多种要素对于节点性能的影响,为优化节点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突出项目结构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前言:钢结构具有韧性塑性强、重量轻、制造简便的优势,该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升抗震性能。
其中梁、柱节点是框架关键连接位置,其性能会决定框架结构在载荷基础下的整体性。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的实际性能,实现构件和节点的标准化设计,优化节点性能。
1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概述1.1刚性连接模式其一,全焊连接。
借助融透的方式焊接梁上下翼,通过双面胶焊接腹板。
上述连接模式对于焊接技术要求较高,若操作失误会导致应力集中,对施工结构受到影响。
其二,全栓焊接。
借助T型钢,使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翼和柱翼,不会产生三向应力和残余应力。
其三,混合连接。
该模式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利用融透焊接梁上下翼,并通过大刚度角钢连接高强螺栓,借助剪力板连接柱翼和高强螺栓。
多层钢结构中主要利用刚性连接梁柱,通过柱贯通方式连接框架柱和梁。
针对抗震部分,应确保梁翼缘厚度和加劲肋相同。
若属于非抗震区域,加劲肋的厚度应≥梁翼缘厚度的1/2,满足板件的实际宽厚比值,防止连接节点受到破坏。
1.2柔性连接模式柔性连接又称为铰接连接,在梁侧无线位移,不过可以进行自由的转动。
该模式包含承托、端板以及角钢三方面。
其中,角钢主要连接柱和梁腹板,可以借助连接板替代角钢。
端板连接模式和角钢相同,但不可替代。
利用承托连接模式连接柱的腹板时,主要将厚板当作承托构件,防止柱腹板弯矩较大,确保偏心力矩传输至柱翼位置。
2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研究2.1构建有限元模型本课题主要借助有限元软件,依据相关学者关于连接节点的研究内容,构建建筑工程中钢框架梁的非线性节点有限元模型,分析其中力学性能的差异性,为后续工程梁柱节点连接模式提供新思路[1]。
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的试验研究
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的试验研究一、研究背景高强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更是成为了一种趋势。
然而,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的抗震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因此,对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的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研究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的力学性能及其抗震性能。
三、试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三悬臂梁节点作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如下:1.试验模型试验模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梁和板构成,其中梁和板采用高强混凝土。
2.试验参数试验参数包括节点类型、节点尺寸、混凝土强度等。
3.试验载荷试验载荷采用静力加载和地震模拟加载两种方式。
静力加载采用等静力法,地震模拟加载采用三维振动台。
4.试验数据采集试验数据采集包括节点变形、应力、位移等。
四、试验过程1.试验前准备试验前,需要制作好试验模型,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和标记。
同时,需要准备好试验设备和工具。
2.试验操作试验操作包括试验模型的安装和试验载荷的施加。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及时采集试验数据,并对试验模型进行观察和记录。
3.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分析包括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
五、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得到了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的力学性能及其抗震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六、结论本次试验研究了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的力学性能及其抗震性能。
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了结论: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这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力学性能
新型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力学性能提纲:一、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简介二、现有梁柱连接方式的力学性能分析比较三、新型钢结构梁柱连接方式设计理念探讨四、新型梁柱连接方式的力学性能分析及对比实验五、新型梁柱连接方式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与评估一、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简介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是钢结构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其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能。
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主要作用是将梁与柱进行良好的连接,并将荷载通过连接节点传递到钢梁和钢柱之间。
因此,连接节点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是钢结构设计与实施的重点之一。
二、现有梁柱连接方式的力学性能分析比较现有的钢结构梁柱连接方式主要包括焊接连接、螺栓连接、锚固连接等。
其中,焊接连接虽然连接强度高,但焊接易产生氢脆及板端裂纹等质量缺陷;而螺栓连接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其连接强度低于焊接。
锚固连接则不仅可以保证连接强度,而且可以有效地分散剪力。
综合以上,随着推出新型连接方式,已经成为目前应用广泛的连接方式。
三、新型钢结构梁柱连接方式设计理念探讨针对现有的焊接、螺栓和锚固连接方式存在的缺点,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结构梁柱连接方式设计理念。
该连接方式遵从了结构设计中的”轻”、“短”、“快”、“节约”和”灵活”的原则,并优化了其结构形式,使其在连接强度、稳定性以及全局变形性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四、新型梁柱连接方式的力学性能分析及对比实验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对新型梁柱连接方式以及焊接、螺栓和锚固连接方式进行模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梁柱连接方式的传力方式合理,连接强度高,变形性能好。
通过对其与现有梁柱连接方式的对比实验研究,新型梁柱连接方式在连接强度、稳定性以及全局变形性能等方面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
五、新型梁柱连接方式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与评估除了实验研究之外,还需要考虑新型梁柱连接方式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通过选取多个不同结构类型的工程实例,在采用新型梁柱连接方式时的工程应用和性能表现作了深入分析评估。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物的抗震性越来越被重视。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节点作为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性能对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就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进行研究。
一、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般由柱、梁、墙等构件组成,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起来。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是连接构件的关键部分,承受着构件之间的荷载和力矩。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一般分为刚性节点和半刚性节点两种类型,其中刚性节点的刚度较大,而半刚性节点的刚度较小。
刚性节点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较为均匀,而半刚性节点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较为不均匀。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一般通过模型试验进行。
在模型试验中,首先要确定试验的参数,包括节点类型、节点尺寸、材料类型和试验荷载等。
然后设计试验方案,制作试验模型,进行试验。
试验中,应根据试验要求进行加载,并记录试验数据,包括荷载、位移、应力、应变等。
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试验结论。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影响因素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节点类型、节点尺寸、材料类型、试验荷载和连接方式等。
其中,节点类型是影响抗震性能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四、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设计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采用强度设计和变形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节点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均满足要求。
在节点设计中,应根据节点类型和荷载情况进行合理的尺寸设计和配筋设计,并选择合适的节点连接方式,确保节点的抗震性能。
五、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加固方法对于已经存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果节点抗震性能不足,可以通过加固节点的方式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加固方法包括增加节点的截面尺寸、加强节点的配筋、采用钢板加固等。
219406005_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引言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是指提前在工厂预制好钢筋混凝土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现场拼装的方式建造而成的建筑结构。
该结构体系具有梁、柱构件易于预制化,平面布置灵活度高,连接构造相对简单等优点,而其主要的缺点在于抗震性能较差。
要保证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关键在于确保其薄弱部位—梁柱节点的强度、刚度和延性满足要求[1-2]。
本文在总结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常见连接类型及其优缺点,阐述了各类型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探讨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连接形式按照施工形式的不同,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连接形式主要可分为湿式连接和干式连接。
湿式连接通常是指采用钢筋将预制梁、柱构件连接起来,并在其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主要包括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和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干式连接是指采用螺栓或焊接等连接方式,将拼接到位的构件固定连接起来,主要包括螺栓连接、焊接连接和预应力连接。
2 湿式连接2.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推荐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该技术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常用的连接方式。
其是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埋入专门加工的套筒,然后从套筒的两端分别插入钢筋并注入灌浆料,通过各材料间的黏结咬合作用连接钢筋与套筒。
为保证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性能等同现浇的混凝土构筑物,研究者们从灌浆料、套筒形式、钢筋形式等方面开展了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理论和试验研究。
殷鹏飞[3]对高延性混凝土装配式框架套筒灌浆梁柱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了试件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王 珂四川和易信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15摘 要:在总结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常见连接类型及其优缺点,阐述了各类型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探讨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混凝土框架节点抗拉试验研究
混凝土框架节点抗拉试验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节点作为结构的关键部位,具有重要的结构安全保障作用。
然而,由于节点受到多种力的作用,容易出现开裂、破坏等问题,因此对节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拉试验研究,探究节点的性能及其改进方法。
二、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研究现状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国内外学者曾对节点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其中,国内外研究者对节点的抗拉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分别从节点开裂荷载、节点开裂模式、节点破坏荷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然而,由于节点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目前对节点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三、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1.试验方法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拉试验通常采用静力试验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
拉伸试验通常通过两端施加拉应力,观察节点的开裂荷载、开裂模式等性能。
剪切试验则是通过施加垂直于节点平面的剪应力,观察节点的破坏荷载、破坏模式等性能。
2.试验结果根据已有的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拉性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节点几何形状、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等。
同时,节点的抗拉性能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在荷载增大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软化特性。
四、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改进方法1.增加节点的横向钢筋配筋钢筋是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中的重要构件,通过增加节点的横向钢筋配筋,可以有效提高节点的抗拉性能,减小节点开裂的可能性。
2.增加节点的截面尺寸节点截面尺寸的大小对其抗拉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增加节点的截面尺寸可以有效提高节点的抗拉性能。
3.采用新型材料目前,新型材料如碳纤维等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加固与修复中。
因此,采用新型材料也是改进节点抗拉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结论通过对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拉试验研究,可以得出节点的性能及其改进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改进方法,提高节点的抗拉性能,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
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及框架受力性能分析
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及框架受力性能分析摘要:预制装配式结构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并且符合建筑工业化的生产要求。
我国目前在预制装配技术的研究和生产方面相对落后,因此需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进行创新,深入地开展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使预制装配式结构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和大面积的应用。
本文主要对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进行试验并对框架受力性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框架受力性能引言: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构造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建筑材料方面,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在目前的工程建设中使用最为普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稳定性使其在工程应用方面具备很大的优势。
目前混凝土结构大部分采用现浇式,即在现场浇筑,并且一旦施工完成后,梁柱构件不易拆换,为日后可能需要进行的结构改造和抗震修复工作带来困难,“干式连接”和“预应力连接”为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研究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试验节点滞回性能分析1.1耗能能力预制混凝土梁柱结构在受到地震作用时,会持续地吸收地震能量,将其传递给结构的构件和装置,并通过结构自身某些预设部位的变形、破坏等形式消耗结构内的地震能量,从而避免其他构件和装置产生较严重的损坏,达到降低经济损失和保护人员安全的目的。
通常来说,在分析研究时,主要通过计算试验的滞回曲线所包围的区域面积大小来评价结构的耗能能力。
滞回曲线的外轮廓线越饱满、包围面积越大,表明结构所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
节点的耗能能力是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所需要参考的重要性指标,因为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试件的承载力以及刚度退化会对滞回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产生一定的影响,结构抗震耗能能力通常可以用能量耗散系数、粘滞阻尼系数等表示,滞回曲线的饱满程度可以用等效粘滞阻尼系数进行表示,同条件下试件的耗能能力随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本次试验选取的加载方式为柱顶水平加载,通过计算柱顶加载点处的能量耗散系数和等效粘滞阻尼系数,进而分析节点试件在试验过程中的耗能能力。
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概述:混凝土结构在抗震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混凝土梁柱节点作为结构中的关键连接部位,其抗震性能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研究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
一、试验设计:为了模拟实际工程中的情况,试验选取了常见的混凝土梁柱节点类型,并设置了不同的参数,如梁柱截面尺寸、纵向钢筋配筋率等。
试验采用了静力加载和减震加载两种方式,以模拟地震作用下的实际情况。
二、试验结果:通过试验,我们得到了混凝土梁柱节点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
在静力加载试验中,节点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梁端剪切破坏和柱端剪切破坏。
而在减震加载试验中,节点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和弯曲破坏。
三、试验分析: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混凝土梁柱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剪切破坏,因此在节点设计中应注重节点的剪切承载力。
2. 梁柱节点的弯曲性能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应合理设计节点的弯曲承载力。
3. 柱端的加劲筋对节点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加劲筋的数量和位置。
4. 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受到纵向钢筋配筋率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配筋率都会导致节点的抗震性能下降。
四、改进措施: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改进措施来提高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1. 合理设计梁柱节点的截面尺寸和纵向钢筋配筋率,以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2. 增加加劲筋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以提高节点的抗剪切能力。
3. 引入新型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技术,如减震装置和阻尼器,来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
五、结论:通过试验研究,我们对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混凝土梁柱节点在抗震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合理设计和改进措施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新型的节点设计理念和技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建筑行业难以为继,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推广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不断升级调整住宅产业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应运而生。
与传统的建筑行业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预制构件工业化生产、结构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减排、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等优势,是未来建筑发展方向。
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典型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改进的法国世构体系与欧洲“DoubleWal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也在国内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众所周知,框架梁柱之间的可靠连接是框架结构整体性的关键。
混凝土现浇的传统混凝土结构一般不会出现构件之间连接破坏,但装配式结构不同,预制结构其薄弱部位是连接节点,节点区域对整体结构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推广预制装配结构体系的关键是研究预制框架节点连接方式。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引言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供给侧结构的改革,我国经济将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在政策及市场的推动下,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快速发展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
这个时期是我国住宅产业真正进入全面推进的时期,工业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推进,在新建工程中的占比越来越大。
发展装配式建筑真正意义上实现建筑从“建造”向“制造”的转变。
目前国内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体系、设计技术和检测技术等方面,对于施工组织研究较少。
一个科学、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项目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能从全局出发,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高管理水平。
研究梁-柱连接节点处,预制框架梁端面与柱侧面之间预留10-20mm的缝隙,浇筑高强水泥基灌浆材料形成接触面,框架梁端部外包保护钢板,无粘结预应力筋沿框架梁中和轴通长设置(可集中或分散布置,但其合力作用线应与中和轴重合),通过施加预应力使预制梁和柱之间压紧连接,其形成的摩擦面可以承受竖向剪力。
梁-柱节点连接处结构力学性能分析研究
梁-柱节点连接处结构力学性能分析研究梁-柱节点连接处是钢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其结构力学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梁-柱节点连接处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梁-柱节点连接处的结构特点。
梁-柱节点连接处是指梁与柱相交的部位,通常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
在实际工程中,梁-柱节点连接处往往承受着巨大的荷载,因此其强度和刚度都是非常关键的。
针对梁-柱节点连接处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进行力学性能分析。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可以将复杂的结构分割成若干个小单元进行计算,最终得到整个结构的力学性能指标。
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梁-柱节点连接处的应力、应变、变形等重要参数,从而评估其力学性能。
在进行梁-柱节点连接处的力学性能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特性:梁-柱节点连接处通常采用钢材作为主要材料,因此需要了解钢材的力学特性,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韧性等。
2. 荷载特性:梁-柱节点连接处承受着来自梁、柱以及外部荷载的作用力,因此需要考虑荷载的大小、方向、作用时间等因素。
3. 连接方式:梁-柱节点连接处通常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不同的连接方式对节点的力学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4. 节点形式:梁-柱节点连接处有多种形式,如刚性节点、半刚性节点、铰接节点等,不同形式的节点对节点的力学性能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梁-柱节点连接处的力学性能指标,并对其进行评估。
如果发现节点存在强度不足、刚度不够等问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固或改进,以提高节点的力学性能。
总之,梁-柱节点连接处是钢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其力学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梁-柱节点连接处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发布时间:2022-07-19T08:29:28.466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第4期作者:黄曦[导读]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简称《装配式规程》)黄曦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简称《装配式规程》)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定义为: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等结构构件采用工厂生产的方式进行预制,构件质量相比现浇混凝土构件大大提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关键在于构件之间的连接。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既承受上柱传来的压力,同时传递分配梁柱端的弯矩,是框架中的主要受力部分,因此,梁柱连接的可靠性,尤其是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数十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设计了大量不同形式的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构造,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从不同梁柱节点连接方式出发,形成了不同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引言梁柱节点是构成框架主体结构的关键性部位,不但构造形式相对复杂,而且中间柱钢筋接头多、分布密集、工序紧凑、施工空间狭窄受限,在工程实际中操作非常不便,给建筑的工程质量带来许多影响。
在国家提高了建筑抗震性能要求后,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梁柱节点核心区强度、延性设计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1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
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其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比较方便。
主要缺点是横向刚度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等)破坏进而影响使用。
钢框架梁柱节点转角测试技术现状研究
三、钢框架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 的试验研究
为了验证钢框架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 试验可以采用振动台试验、拟动力试验等方法。通过试验,可以获取节点的滞回 曲线、骨架曲线等数据,从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试验还可以发 现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模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钢框架梁柱节点转角进 行测试技术的探讨。首先,设计制作了具有不同转角形式的钢框架梁柱节点试件, 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对试件进行全场应变测量。
其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实验结果以验证测试 技术的可靠性。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总结测试结果并探讨其可能 存在的误差和不足。
本次演示的研究成果对完善钢框架梁柱节点转角测试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引言:
钢框架结构由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已成为现代建筑结构 中重要的一种。梁柱节点是钢框架结构的薄弱环节之一,其转角处的应力分布和 变形行为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钢框架梁柱节点 转角进行精确的测试技术是保障结构安全的关键。
4、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高强度钢框架梁柱节点进行多尺度、 多物理场耦合的低周疲劳断裂性能研究,为发展更为精确的预测模型提供基础。
5、拓展研究范围,不同环境因素(如温度、腐蚀介质等)对高强度钢框架 梁柱节点低周疲劳断裂性能的影响,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6、高强度钢框架梁柱节点与其他类型节点的对比研究,以评估其在不同类 型结构中的适用性和优势。
综上所述,本次演示通过对钢框架新型耗能梁柱节点滞回性能的实验研究, 证实了该类型节点在提高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方面的优越性。然而,节点的滞回 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何优化节点设计以充分发挥其优势还需进一步探讨。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分析高层建筑砼框架结构梁柱节点部位的钢筋布设较为复杂且施工工序较多,通过对该部位工程施工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研究后制定出相应对策,为今后同类梁柱节点的施工提供相关经验,以期为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带来可靠的质量保证。
标签: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随着设计和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钢筋砼现浇结构的形势发展很快,由于现浇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能、围护墙体较轻、抗震性较好、布局灵活多样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钢筋砼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不容忽视,应该提高对抗震节点重要性的认识,严格管理,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能达到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不留安全隐患,为今后的自然灾害来临时减少房屋倒塌的严重后果。
现浇钢筋砼高层建筑梁、柱节点处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钢筋工程和砼工程,通过分析其存在的质量通病,可以进一步研究分析制定出相應防治措施和对策。
1 钢筋工程1.1钢筋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1)纵向受力钢筋排距不匀或位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要求“上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30mm”,“下部纵筋净距不应小于25mm”,“柱内纵向钢筋净距不应小于50mm”。
实际施工中经常发现,梁的上下纵筋排距不匀,有的排距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净距,甚至有并筋现象,尤其出现在锚固区和多根梁相交处更为严重,造成浇筑后的每根钢筋不能被砼包裹,砼与钢筋在构件中不能共同工作而降低整体抗震性能。
(2)梁、柱节点处柱箍筋数量不够,间距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对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3.10条规定:“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节点核芯区,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核芯区上、下柱端的较大体积配箍率”的规定,从而使框架梁、柱纵向钢筋无可靠的锚固,降低节点核心区的砼约束。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技术分析摘要: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根据不同的施工过程,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混凝土体的开裂,并从改善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减少梁柱节点的高、低、低强度连接处的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施工技术,提高质量和工作效率,探讨解决开裂现象的途径,从而促进国内建筑业的技术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技术1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结构性1.1 震时应力状态梁柱节点核心区是一种既受压又受剪,地震时既受柱子受力,也受压承载力,且受压承载力,地震时处于剪-压复合应力状态。
在地震作用下,主梁、柱筋全部锚定在核心区,因此,主梁、纵筋在地震作用下,主梁、纵筋在地震作用下受剪最大。
梁筋不加锚,或加锚困难,会造成地震时的塑性铰,钢筋滑移,角柱的双向压力偏大;③十字形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周围梁的受压和端部的剪切力共同作用,对核心区的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1.2 震时破坏形式梁柱连接的核心部位,尤其是角柱、边柱,因受扭、偏压等因素的影响,其受力情况更加复杂,较大程度上导致了较大的地震破坏。
地震中常出现的破坏模式有:①交错型裂纹。
在地震作用下,剪切破坏在节点核心区重复发生,产生了大量的裂缝和扩展,使混凝土分成了几个部分,造成了结合部强度的整体下降;②柱端部混凝土压脆、开裂。
由于弯区过大的应力及轴向应力,使斜对角裂缝扩展并贯通,从而使混凝土块体更易破碎,甚至发生剥落;③柱头受压弯后出现鼓胀现象。
混凝土结构破坏后,节点的弯曲刚度减小,箍筋独自受力,相继屈服,在柱的一端,混凝土的剥离裂片被顶出,箍筋暴露。
1.3 震时破坏过程由于受箍筋绑扎质量的影响,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节点核心区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的损伤具有一定的次序,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①裂缝的萌生和扩展。
地震时,应力荷载增大,作用在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上,使其产生一条斜向裂缝,并向其中心斜向贯穿,最后形成一条裂隙,造成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刚度降低,梁中的钢筋开始出现屈服现象,但此时的残余变形不显著;②残余变形。
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点强度检测方法
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点强度检测方法引言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点的强度是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和持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连接点的强度进行准确的检测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非破坏检测技术的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点强度检测方法。
方法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连接点强度检测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作:1. 确保连接点表面干净、整洁,没有杂物和粉尘。
2. 检查连接点的外观,确保没有明显的裂缝、渗水等破损情况。
3. 使用级水平仪等工具检查连接点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步骤2:非破坏检测技术利用非破坏检测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混凝土表面的情况下对连接点的强度进行评估。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非破坏检测技术:1. 超声波检测技术:通过测量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程度来评估连接点的强度。
该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连接点内部的裂缝和空洞,并据此评估连接点的强度。
超声波检测技术:通过测量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程度来评估连接点的强度。
该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连接点内部的裂缝和空洞,并据此评估连接点的强度。
2. 电磁波检测技术:通过测量电磁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程度来评估连接点的强度。
该技术可以检测连接点内部的裂缝、空洞和钢筋的数量和布局情况。
电磁波检测技术:通过测量电磁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程度来评估连接点的强度。
该技术可以检测连接点内部的裂缝、空洞和钢筋的数量和布局情况。
3. 温度场检测技术:通过测量连接点表面的温度变化来评估连接点的强度。
当连接点存在强度不均匀或破损时,温度场会发生变化。
通过对温度场的分析,可以揭示连接点的强度状态。
温度场检测技术:通过测量连接点表面的温度变化来评估连接点的强度。
当连接点存在强度不均匀或破损时,温度场会发生变化。
通过对温度场的分析,可以揭示连接点的强度状态。
步骤3:数据分析和评估在进行非破坏检测后,需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根据不同的检测技术,可以获得连接点的强度指标,如声速、电磁波传播速度、温度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梁柱节点性能既有测试方法的分析
王湛华南理工大学
袁继雄汕头市工程质量监督站
框架
节点性能研究
理论分析
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
节点
●分析既有的节点转角和节点域变形测试方法●指出存在问题
●提出“梁—柱变形反映在梁上的位移”的概念
节点的半刚性特性
•分成两部分处理
•连接的半刚性用转动弹簧来模拟,修改相应的单元刚度矩阵
•节点域变形用单独的单元来描述
•节点转角和节点域变形是反映节点性能的主要指标。
节点转角的测试
•梁上位移反算转角法
•梁柱相对变形法
•倾角差值法
•平均曲率法
•位移替代法
(梁上位移反算转角法)葡萄牙Ana M. Gira˜o Coelho
的方法3
1
2
4
,1,1,1,1
arctan arctan arctan arctan 900600300100DT DT DT DT b b e b e b e b e δδδδθθθθθ=-=-=-=-
(梁上位移反算转角法
)武汉科技大学李成玉
1121
()//r v v L v L θ=-=
(梁柱相对变形法)同济大学楼国彪等的方法
()()//b
c t b t b
r r r bf bf bf cw cw bf
h h θθθ=-=∆-∆-∆-∆θ= (δ2 -δ1 ) / S12
(梁柱相对变形法
)同济大学石文龙等的方法
()()2220arccos 902c disp a b ab α⎡⎤+-+⎢⎥=-⎢⎥⎣⎦
(梁柱相对变形法)张耀春教授等的方法
唐九如叙述的倾角差值法
英国Nottingham 大学T.Q.Li
唐九如叙述的平均曲率法
•转角测试存在以下的问题:
(1)部分研究者未明确所测试的转角的定义和组成,以及如何将其引入结构分析中,而这些决定了测试方法的选择和测试数据的选取。
由于各研究者所给的转角数据物理意义不一致,部分研究者对如何计算转角的描述也不清楚,这造成不同研究者的试验成果难以进行比较。
(2)采用梁上位移反算转角法时,部分研究者对测试位置的选择存在不确定性,这样得到的转角值物理意义不明确,也难以和其他研究者的成果进行比较。
|(3)采用倾角差值法,存在两个问题:梁、柱的倾角测试点位置难以确定;不能反映节点域剪切变形所引起的转角变化。
节点域变形的测试
(1)假设该变形可忽略不计。
(2)节点域变形与连接转角分开测试,在结构分析时引入节点域变形因素。
(3)未假设该变形可忽略不计,也未测试或计算节点域变形。
测试对角线变形的经验公式法
2'22'11δδδδ+++=X 22sin b a b +=θ2
2cos b a a +=θa
X θαsin 1=b X θαcos 2=X ab b a 2
221+=+=ααγ对角线方向的平均变位为:
,,则剪切角为
测试水平和侧面位移的方法
既有节点域测试方法的存在问题
(1)节点域剪切变形,采用沿对角线方向安装位移计或引伸仪的方法时,对仪器的安装要求较高;又由于节点域处于高应力区,当测点处出现局部屈曲时,测量就不准确了。
(2)节点域剪切变形,采用水平面和竖向(侧面)位移计进行测试时,所得到的数据与剪切变形的关系尚未明确。
节点转角的定义和组成
•节点转角
连接的转角
节点域变形引起的转角
(1)主要针对腹板角钢连接;
(2)核心区的变形另做考虑;
(3)在具体节点的测试时,因为实际的变形相当复杂,需结合不同的节点类型和连接构造设计测试方案。
组件分析法(component method )s b ep cf φφφφφ=+++较多的假设难以分解
测试操作有难度
用梁端位移来描述节点的性能
测试位置的不确定性
“梁—柱变形反映在梁上的位移”
(简称“梁—柱变形位移”)
包括四部分:
①梁受载后的弹性变形,假设梁与节点连接处为固端,由材料力学求解;
②柱受载后的整体变形;
③节点域剪切变形;
④梁柱的连接件(即connection)提供的变形。
谢谢!
(更多相关内容请参考王湛、袁继雄等所撰写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