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教学反思,建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教学反思,建高效课堂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被称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
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中,努力实践“三步七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为构建高效课堂,我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到如下心得体会:
一、课前反思
1、教学内容反思
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处于核心位置。对教学内容精确到位的反思将使你的备课更为充分。也是上好一堂课的最有力的保障。其反思包括:
1°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点、难点又是什么?
2°本节课在本章、本模块甚至整个高中数学学习中有何特殊地位和作用?
3°前面有哪些知识是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在后面的学习中又有哪些知识是以此为基础的?根据学情有哪些相关基础知识是要进行新课前复习的?
4°本节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难易程度?
5°本节课的内容有趣吗?有没有与本内容相关的数学史故事或现实生活实例?哪些内容是可做些什么创意设计?
6°哪些内容适合探究教学?哪些内容老师讲解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学生情况反思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都应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展开,反思学生学习现状,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更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学生是否具备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
2°学生对本节哪些内容可能会学得好?哪些又可能学得不好?为什么?
3°学生可能对哪些前后知识能自然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哪些是学生难以自发的加以联系的?
4°哪些具体内容是学生自学中最感困难的?又有哪些同学会特别吃力?(老师可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指导)
5°学生上节哪些内容学得好?本节课如何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
6°学生是否会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是否具备探究学习的能力?
3、学案设计反思
学案是师生进行教与学的重要载体和路线图。好的学案设计是高效课堂最有力的保证。
1°学案设计是否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的?
2°设计是否强调了重点内容?对于难点的突破又搭建了哪些平
台?
3°例题设计是否典型?习题设计能否达成知识和方法巩固的目的?
4°例题、习题难易是否得当?题量是否适中?
5°题目的设计是否有梯度?能否拓展学生的思维?
6°学案设计是否精炼、高效?
二、课中反思
1、授课过程反思
1°我讲了多长时间?是否讲得太多?学生讲(活动)多长时间?是否以学生为主体?
2°我激发学生的策略有效吗?学生是否都认真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3°问题是我都讲清了?还是学生都能解决了?
4°还有没有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更好的活动和方法?
5°备课设计是否都按计划完成?对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我是否把握自如?
6°课堂效果如何?我是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7°哪些教学过程取得了预期效果?教学中又产生哪些灵感?
2、教学状态反思
1°本节课我的讲授有弊漏?是否恰到好处?
2°我讲话的语速、节奏、音调怎样?是否以饱满的激情感染了学生?
3°我的体态语言是否得当、丰富?当我讲解时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在集中注意力听讲?
4°我在教室里来回巡查达成效果了吗?是否关注到了所有的学生?
5°微笑教学了吗?训斥学生了吗?是否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6°导致我课堂发挥不到位的原因是什么?对于非预期性事件处理师是否机智?以后教学中如何避免?
7°授课后感到快乐吗?有何激情体验?
3、学生状况反思
1°对基本知识、基本解题方法的掌握如何?
2°学生听课状态描述:听不懂?听得懂?听懂了?
3°学生的学习状况:被动接收?积极学习?创新接收?
4°学生反应平淡还是思维活跃?
5°学生中有哪些意外发现:新方法、新思路、新解释或新问题、新联系等。
6°学生生生互动、合作交流是否全员参与?课堂展示、点评是否实质有效?
7°对于学生,关于事件,课后应该找他谈话。
三、课后反思
1°这节课学生达成了学习目标吗?是一堂低效的课还是高效的课呢?
2°本节课的内容在哪些地方还可进一步完善?学案如何进一步修改?
3°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哪些可取之处?
4°哪些环节是可以精简?哪些环节又略显仓促,在时间安排上应如何调整更为高效?或下节课在哪些内容上还应再加以强调?
5°把课堂的几个环节顺序做个调整是否会使得课堂更有效、高效?
6°这节课我从学生那里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哪些精彩片断值得我仔细地咀嚼、研究?
7°听了同行老师的课或建议,对我上这堂课有何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