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考中国改革

合集下载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供 良好 的 智 力 支持 。
[ 关键词] 广西 ; 中医药教 育; 改革
[ 分 类 号】 G 4 . 【 献 标 识 码】 B [ 编 号 ] 17 — 5 X(0 0 0 — 18 0 中图 62 0 文 文章 6 2 9 1 2 1 )4 0 2— 3
人类进入2 世纪后 , 1 教育事业 进入 高速发展 的快车道。 中
不 断提高。广西 中医学院作 为我区唯一的高等 中医药 院校 ,
是培养 和造 就广 西中医药 人才的重要基地 , 对广西中医药教
医药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如何抓
住中国一 东盟落户南宁 ,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 为国家战略 的历
育 的发展至关重 要 。 广西 中医学 院积极探索传 统 中医、 外 对 中医 、壮医药 等多样 化 和特色化 的 中医 药人才 培养 模式 ,
育市场的开放程度增加 , 广西中医药教育可 以利用 中医药 学 方面的优势主动走 出去办学 , 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到广西 学 习中医 、 中药及 民族 医药 。 其次 , 国外特别是 东盟 国家先进 的
教育理念与管理模 式的引入 , 必然 给广 西中医药教育 以新 的
育 的精髓【. 中医药学刊, 0 , (0 :13 2 8 J 中华 ] 2 72 1 )2 8 — 14 0 5 【】王 自立, 国安. 中医的师承教育 [. 中医, 0 ,1 3 刘 浅谈 J甘肃 】 2 8 0 2
Aprl 01 i. 0 2
中 国 一东 盟 背 景 下 广 西 中 医 药 教 育 改 革 的 理 , I 生
蓝毓 营

( 西 中 医学 院 。 西 广 广
南宁
50 0 ) 3 0 1

关于“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 昂 的行 政 成 本 和 社 会 成 本 。
二 、 “ 部 制 ” 改 革 面 临 的 问 题 和 难 点 大
大部 制改革对 于 中同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 而言 ,既是一 个必经 的阶段 ,又是一 个重 大的改 革难题 。这 是 因为 :第一 ,发达 国家大部制 的建立 ,有其特殊 的政治 经济条件 ,发展 中国家短期 内难 以完全借 鉴其
经验 :第 二 ,中国传统 的适应计 划经济体 制 的部 门设置 ,具有强 大的制度 惯性 和部 门利益将 成为改 革 的
重 大 阻力 。 因此 , 中 国大 部 制 改 革 在 推 行 的 过 程 中 难 免 会 遇 到 如 下 各 种 问题 。
其一 ,各界 对大部制 改革 的期望过高 。大部制 改革 的推 出,应 该说恰 逢其 时 。一 方面 ,经过改 革开
题 上 明确 提 出了 “ 大部 门体制 ”的概 念 。表 明党和政 府对 于政府 机构 改革及 相联 系 的行政 管理体 制改 革
的认识 达到新 的高 度 。2 0 0 8年 2月 2 3日,胡 锦涛 总书记 在 中共 中央政 治局第 四次 集体 学 习时指 出 ,建 设 服务 型政府 。要 创新行 政管 理体制 ,优 化政 府组织 结构 。3月 4日,中国共产党 第 十七届 中央 委员会
改 革方案 的说 明》 ,针对 当前行 政管 理体制 运行 过程 中存在 的突 出矛 盾 ,提 出 了国务 院机 构改 革 的具体 意 见 。 自此 ,以 “ 部制 ”为形式 表述 和价值追求 的新 一轮 政府机构 在全 国迅速展 开 。 大 回顾 中 国政府 机 构 的历史 沿 革 ,类 似 “ 大部 制 ” 的政府 机 构设 置 形式 也 曾出现 过 。例 如 ,上世 纪

申论范文:让理性与务实并重 奏响改革新乐章

申论范文:让理性与务实并重 奏响改革新乐章

申论范文:让理性与务实并重奏响改革新乐章申论范文:让理性与务实并重奏响改革新乐章改革是引领时代前进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征程,充分证明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而,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让改革更加顺利、高效地进行,我们需要始终保持理性思维和务实精神的并重。

理性是推动改革的智慧之源。

理性思维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和判断找到问题的根源,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在改革中,理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规避盲目性,理智地评估改革的风险和收益,从而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

例如,在经济改革中,我们面临着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市场监管等重大问题。

理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经济、市场供需、产业布局等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我们才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因时而动。

然而,理性思维还需要与务实精神相结合,才能真正奏响改革新乐章。

务实精神强调实际行动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和问题时,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坚持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的原则。

改革是在实践中推动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验证理念的正确性和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举个例子,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一环,而在农村改革中,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土地流转、农业产权、农民收入等问题。

只有通过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务实精神,我们才能找到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

理性思维和务实精神是一体两翼,缺一不可。

理性思维可以避免盲目性和主观臆断,使改革更具有可持续性和长远发展的眼光。

而务实精神可以将理念转化为行动,使改革更加务实可行,真正落地生根。

只有让理性和务实相辅相成,我们才能在改革的路上不断前行。

在实际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注重信息收集和研究。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收集信息和研究数据。

理性思考中国改革

理性思考中国改革

张维迎:理性思考中国改革(《财经界》2006年第6期)在目前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争论中,情绪发泄多于理性思考,直觉判断压过逻辑分析。

对一个民族来说,大众情绪是一种血性,有它的价值,但仅有情绪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因为仅靠情绪发泄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1) 什么是理性思考?什么是理性思考?我理解的理性思考,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变革和政策优劣时,必须考虑政策的可行性,把这项政策与可行的替代政策(alternative)相比较,而不能把现实中根本不可行的理想目标作为反对一项政策的理由。

以讨论收入分配为例,设想社会由两个居民组成,考虑A、B、C三种状态:在A状态下,每人各得100;在B状态下,第一个人得120,第二个人得180;在C 状态下,每人各得150。

再进一步设想现在处于状态B。

那么,如果这三种状态都是可行的,社会最优的安排应该是状态C;但是,如果状态C不可行,我们就不能用状态C批评状态B。

如果不考虑可行的选择,非要两个人收入均等,我们只能走向状态A,两个人都受到损害。

当然,如果全社会的价值观是平均分配偏好于任何收入差距,由状态B退到状态A也可以,但我们绝不能把不可行的状态C当目标去追求,否则就是不理性的。

在当前有关改革的讨论中,一些人全然不考虑政策的可行性,不考虑政策的激励相容条件是否满足,习惯于用乌托邦理想蛊惑人心,对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有害无益。

第二,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变革和政策的优劣时,必须尽量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身份、利益,必须讲公共理性,学会换位思考。

俗话讲,“公道不公道,打个颠倒”。

比如说,不能因为自己是干部就只考虑干部的利益,自己是医生就只考虑医生的利益;也不能因为自己是农民就只从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己是患者就只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其实也正是罗尔斯正义论的实质所在。

罗尔斯的正义论要求我们透过“无知的面纱”理解社会制度,不能“对号入座”,只从自身利益评判是非,否则就无公正可言,民主政治也会演变为多数人的暴政。

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国家已经从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市场机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政府机构的设臵却仍然沿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职能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

封闭、半封闭、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的运行机制,使企业正常的市场行为受到众多的婆婆”的干预,这就使市场在配臵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被削弱。

同时,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庞大的政府机构,由于分工过细,权力过大,以致造成了机构臃肿、人员过多、政企不分,滋生出了官僚主义,助长了不正之风,也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政府机构改革,正是要破除现行政府机构的种种弊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这也是实现我国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机构格局的需要,是把现行的官本位色彩较强的行政机构变为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是一场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深刻革命。

一、膨胀———欲拨不能的困惑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形成于建国初期至50年代中期。

该体制借鉴了原苏联的政权建制模式,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前提和基础,以部门管理为主要标志和特点。

近40年来,我们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体制,先后进行过6次机构改革,即1951年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的政府机构改革;1956年以扩大地方自主权为主体的政府机构改革;1960—1964年以收回50年代后期下放的权力,中央精简以事业单位为重点的政府机构改革;1982年以大幅度撤并经济管理部门,并将条件成熟的单位改建为经济实体组织的政府机构改革;1988年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行三定”的政府机构改革以及1992年以政企分开为中心的政府机构改革。

六次机构改革,虽然都有一定的成效,却一直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浅谈我国社会深化改革给大学生发展的启示2500字

浅谈我国社会深化改革给大学生发展的启示2500字

浅谈我国社会深化改革给大学生发展的启示2500字摘要我国的社会形势已经变化,社会深化改革的脚步仍在前行,改革中的去旧迎新,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场较大的变革中大学生该如何自处,如何应对,对此做些探讨。

毕业/2/view-12262748.htm关键词改革需求启示一、我国当前经济改革存在的问题(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在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发展积极性的同时,防止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高速度”。

(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两大战略举措。

要统筹规划,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地在规划产业发展时要找准比较优势,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特色产业。

针对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力争在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上取得明显成效(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编制“十一五”规划,要把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明确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责任。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

要研究制定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最近,武汉大学对“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的用人市场调查研究,被调查单位遍布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调查对象包括各种类型的用人单位及各种性质与规模的单位。

调查显示,“敬业精神”是用人单位最为看好的人才素质,占90.1%,“合作精神”(44.7%)、“政治素质”(44.6%)、“身体健康”(43.9%)、“吃苦耐劳” (42.2%)和“心理素质”(30%)依次为用人单位所看重。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用人单位第一看重的,占68.7%,其次是“独立工作能力”(53.3%),再就是“实践动手能力(48.1%)。

对我国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

对我国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

对我国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摘要]自主招生制度的试行是对我国高校传统统招体制的改革,但自主招生改革没有脱离统一考试的“羁绊”,有限的规模与数量使自主招生改革推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显得无力。

高校招生需要不断寻求自主与统一的平衡点,采取多样化的招生模式并不断完善其体系。

[关键词]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制度理性思考一、自主招生:一项应运而生的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不断进行改革,并在改革发展中逐步走向完善。

1998年,为积极适应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教育部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出了新一轮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为实施这一方案,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即在改革中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

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自主招生制度应运而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自主招生”就是高等学校按照“严格程序、加强管理、接受监督”的原则,以及标准刚性化、程序规范化、招生办法规范化、录取结果公示化等具体要求,经过申请、推荐、公示、测试、审批等环节,在同批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上,不受1∶1.2调档比例的限制,自主提出调档比例,择优录取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自行申报的基础上选择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所学校进行自主招生改革尝试。

2002年,在上述3所高校改革的基础上,江苏省的6所高校实行了“自主招生”制度。

2003年,根据教育部教学厅(2003)2号文件精神,确定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2所高校实施自主招生制度。

后来,全国实施自主招生制度的院校数不断增加,现已达到59所。

自主招生制度的试行是对我国高校传统统招体制的改革,也是与国际招生考试制度相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自主招生没有脱离统一考试的“羁绊”多年来,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应届高中毕业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以及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相关奖项者;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地区考生,烈士子女,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或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等等,根据不同情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20分投档,参加录取。

关于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

关于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

关于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作者:王梦玉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6期【摘要】司法鉴定作为证据获取和事实认定的重要方法,它往往影响着整个司法制度的公平、公正。

但由于国家立法部门对于司法鉴定体制建设方面的规定仍存有很大的缺陷,使其在具体司法实践中产生诸多困难。

本文拟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完善方面入手展开讨论。

【关键词】司法鉴定;体制改革;方向司法鉴定制度作为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司法鉴定具体实践中的应用也最为广泛,它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个司法制度的公平、公正以及司法正义的体现。

由于我国在司法鉴定构建方面尚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问题,因此,本文从司法鉴定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一些相关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现状及问题司法鉴定,即在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活动过程中,当遇有专门问题时,依法委托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根据鉴定的资料或要求,运用勘验、检查、分析、比较、综合判断等方法解决专门性问题,并作出判断的一种科学技术活动。

[1]我国现有司法鉴定制度的构建主要以大陆法系国家为蓝本,但相比之下,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管理模式在《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颁布不久,侦查机关就自行出台了本部门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办法,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混乱的管理模式。

既有的行业性管理不到位、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与鉴定人没有进入行业协会以及许多地区还没有建立行业管理组织,这种现象也充分体现了司法鉴定制度的行业性管理不足的弊端。

(二)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职权鉴定机构包括:公安机关从中央到县一级设立的鉴定机构;公安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指定医院等依法设立并开展鉴定的组织;检察院设立的中央到地、市一级的鉴定机构;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检察院设立的鉴定机构以及由私人或者社会团体自行组织的鉴定机构;通过考核批准而成立的由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社会鉴定机构。

我国社会上的鉴定机构良莠不齐,且社会鉴定机构主要从事法医鉴定,鉴定门类范围过窄。

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裴娣娜课堂教学,从产生之日起,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不同时代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进入21世纪,我国要推进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素质现代化,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关键的一环。

对课堂教学改革基本问题的探讨,目前在我国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原因在于:我们正处于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时期,在目前教育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教育观念纷呈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对近20年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途径与问题进行审视反思,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需求,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思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论形成理性认识。

基于以上思考,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我国课堂教学近20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的反思反思近20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程,课堂教学发生的积极变化集中表现在:现代教学观的初步确立以及所导致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行为的初步的,但是是深刻的变化。

1.在教学目标上所具有的明确的发展取向和发展价值,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

首先,"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堂教学目标任务是什么?近20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发展过程。

这就是;从20世纪70年以前仅关注知识认知,到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开发智力、培养思维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进入21世纪,在批判、反思基础上,提升了价值、情感、态度的重要性。

从而使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以及个性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与以往不同在于:将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学习的过程是-种生命的体验过程,是学生生命整体的、综合的、多方面的发展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在现代意义上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读、写、算的基础学力,而且有善于搜集、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论(敏感话题_理性探讨)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论(敏感话题_理性探讨)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论一中国今天似乎人人都在谈民主,谈政治体制改革,希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但究竟什么是政治体制,看来并不是人人都弄懂了的。

所谓政治体制,就是权力集中的一种形式,并由此组成政府。

权力的集中有专制的集中与民主的集中之分。

在世界上,从十七十八世纪起,民主政体代替专制政体而起,国家现代化开始了。

我国的政治体制就是民主权力的集中,其形式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组成的政府。

自从民主代替专制,又有民主与自由之争。

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于民主是不是一个好东西,民主与个人自由孰重,是要民主还是要个人自由,一直争论不休,直至如今。

其集中表现就是从批判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杰出代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开始。

卢梭在国家问题上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他的民主理论是:每个人都是主权者,都应当获得应有的权利,包括自由和平等;但他同时认为,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下生活会遇到各种困难,所以应当组织起来,即组成为国家,国家由普选产生,每个人把自己主权交给国家,构成共同意志,即“公意”或“总意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民主决定”),每个人都要服从“公意”。

所以“公意说”是《社会契约论》的核心。

但卢梭同时指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仍有他做人的自由权利”,因此他主张将国家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开,反对有行政权的人拥有无限权利。

为了防止行政权盗窃人民的意志和自由权力,他提出必须由人民经常监督行政者,例如定期召开人民会议审查行政权是否执行适当,有没有权力私用或违反“公意”的行为,否则应予撤换。

这里要说,关于民主政治的这种理念并非自卢梭始,在卢梭前一位荷兰著名启蒙学者斯宾诺莎(17世纪人)就提出这种观点,认为“民主政治是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

他的观点更为极端,认为人民应当将自己的天赋之权完全转让给国家,这样国家就有唯一绝对政治权,每个人必须服从,而且“国家统治权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这就是向专制政治妥协了。

注意:卢梭等人没有从同时代人孟德斯鸠那里吸取他的分权制衡思想,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思想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才逐渐确立起来的。

关于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若干认识与思考

关于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若干认识与思考

关于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若干认识与思考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数学教育改革也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启迪思维、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
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争相实施面向未来的数学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数学教育改革也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必要的。

学生需要在异质化的学习环境中得到专业化的服务,因此高中如何与初中以及小学、还有大学教育相配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以往的教育体制强调应试而轻视素质教育。

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创
新能力与思维水平,也限制了教师的教学素质。

因此,数学教育的改革必须颠覆一些固有
的教育体制。

最后,要注意创新与实践。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深入理性和几何学科发展的基础,创新
和实践是数学人思考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教育者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竞赛,学生应鼓
励钻研数学理论并通过实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并成为其中一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数学教育改革需与时俱进,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前列,吸收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同时,国家应注重建设数学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数学教育环境,提高教育的专业化和人才素质,为全面实现中国数学教育的现代化、素质化与国际化打下
基础。

关于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性思考

关于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性思考

关于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性思考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根据有关法规、政策建立起来的管理教育事业的制度体系,包括各级教育机构的设置、功能作用的规定、相互间隶属关系的界定以及权限的分配与划定等诸多元素和要件。

其中,有关学校部管理的部分包括了学校部的领导体制、学校人事制度、学校分配制度、学校日常工作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机构系统的设置等容,一般称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是学校发展必需的条件和支撑,加强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学校的自主管理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历史,审视当下,寻求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变革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是有意义的。

一、中小学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及问题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经历多次调整和变动,但实行的基本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的体制,受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影响,垂直式的管理倾向非常显著,地方的分级管理并没有能够得到实际体现。

这一时期,我国中小学先后实行的学校部领导制度有:校务委员会(1940年-1952年)、校长责任制(1952年-1957年)、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8年-1963年)、地方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度(1963年~1967年)、学校革命委员会制(1967年〜1978年)、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年〜1984年)。

计划经济下的学校管理体制也是有优点的,如高度的集中和统一,要求规、明确;缺点就是学校依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缺少与其他社会系统的互动和协调,没有办学“自主权”,缺乏办学特色。

我国国土辽阔,地区间经济、文化条件极不相同,加之教育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长时期单纯推行大一统的学校管理制度会带来很多弊病,尤其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多样化、个性化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建议,在遵循中央一级教育管理部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应逐步推行地方负责、分散和分权管理的新模式。

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思考

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思考

些竞争性领域退 出。政府 不应该与 民争利 , 应该减少对经济 的干预 , 创造公平 竞争 的市场环境 。 【 关 键 词 】 国有企 业; 竞争性领域 ; 退出
【 中图分类号】 F 2 7 9 . 2 4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2 7 6 8 ( 2 0 1 3 ) 0 1 — 0 1 5 7 — 0 4
对 中国国有企 业 改革 的一些 思考
胡俊 芳
( 上海金 融学院 , 上海2 0 0 1 3 5 )
【 摘 要 】 经过 3 O多年 的改革 , 中国发展 起来 了一大批大型 国有企 业, 但 国有企业 的垄断地位所 带来 的负面影 响也开始 显现 。 无论 是对 国有企 业产权进行 私有化改革 , 还是在 现有背景下通过完善 国有企 业的制度建设来提高效 率, 在实践 中都是 不可行 的。一个较好 的办法是重新界定 国有企 业与私有企业在经 济发展 中的作用 , 国有企 业应该逐 步从

二、 中国国有企 业的经 营效 率和垄 断
( 一) 国有 企 业的 垄 断现状
【 收稿 日 期】 2 0 1 2 — 0 7 — 1 3 【 作者简介】胡俊芳( 1 9 7 3 一 ) , 女, 湖北武汉人, 博士, 上海金融学院国贸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目 前, 在 中国的重要行业和重要领域 , 国有企业都 占据着主导地位 。 自2 0 0 7年以来 , 国有企业正在逐步向 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 、 垄断性和支柱性行业集中 , 国有资产也在不断 向上述行业和领域 的 中央企业 、 大企业集中。 根据 2 0 1 1 年7 月发布的《 财富》 世界 5 0 0强企业最新排名 中, 中国的上榜公司数量达到 6 9 家, 超过 日本 , 仅 次 于美 国 1 3 3家 。其 中中 国大陆 地 区 比上 一年 增加 了 1 5家 , 台湾地 区增 加 了 1家 。在 年利 润超 过 5 0亿 美元 的中国上榜公司中 , 多数集中在能源 、 银行和通讯等垄断行业 , 如中石化 、 中石油 、 工商银行 、 中国移 动、 建设银 行、 农 业银 行 、 中 国银 行 、 中海油 和 交通 银行 ; 而 民营企 业 ( 台湾 除 外 ) 中达到 此 利 润规 模 的仅 有 华 为 、 沙 钢 和联 想 等 3家公 司。 而《 财富) 2 o l 1 年中国 5 0 0 强排行榜 中, 中石化收入达 1 . 9 万亿元 , 净利润达 7 0 7 . 1 3 亿元 , 再次登上榜首 , 排 名前 9位 的也 均是 “ 中” 字 头 大型 央企 。2 0 1 0年 , 中国 5 0 0强总 收入 达 1 8 . 9万亿 元 , 比上 一年 增长 了 3 8 %, 占 中国 G D P的 4仅在 2 0 1 0年 这一 年 , 公 司 营业 收入 总额 就 相 比 2 0 0 9年 增长 了 3 8 %,净利润总额则增长了 4 7 %。如最近两年均排名第一 的中国石化 ,其营业收入的增长就达到了 4 2 %。另一 方面 , 以央企 为代 表 的 国有 资本 依 然牢 牢把 控着 5 0 0强公 司 的绝对 份额 。在 占据 着 5 0 0强 公 司营业 收入 7 4 %的前 1 0 0家公 司中, 非 国有企业仅有 1 O 家左右 , 如联想 、 美的电器 、 中兴通讯等 , 而在最赚钱 的前 4 0 家公司中, 则仅有腾讯控股 、 中信泰富 、 恒大地产和万科等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化企业 。① ( 二) 国有 企业 的经 营效 率 表1 2 0 1 0年中美两国 5 0 0强企业的数据 比较 尽管 中国大陆有 6 l 家公 司进入世界 5 0 0强 , 但 还 依 旧没有 摆 脱 大 而不 强 的局 面 。这 6 l 家 公 司 的总 中国 6 9 家 9 家 2 1 家 3 9 家 3 3 家 2 9 家 6 7家 3 7 家 收入 为 2 8 9 0 6亿 美 元 ,占 国内生 产 总值 的 4 7 . 8 %, 总 美国 1 资料来源 : 根据 美国《 财 富》 公 布的 2 0 1 0年 世界 5 0 0强企业 的资料 自行统 计而来 。其中 利润为 l 7 6 1 亿美元 。 而与此对照 , 美国 1 3 3 家上榜公 中 国的数据包 含台湾在内 司总收入为 7 6 6 2 8 亿美元 ,占美 国国内生产总值 的 5 2 . 3 %, 总利润 为 4 8 4 4亿 美 元 , 差距 是显 而易 见 的 。② 在 中国( 包括台湾 ) 的6 9 家上榜企业利润额在 5 O 亿美元以上的仅有 9 家, 占上榜企业数的 1 3 %, 多数企业 的利润额都在 2 0 亿美元以下 , 其中在 1 0 亿美元以下 的有 3 9 家, 占上榜企业数的 5 6 %。 而美 国上榜的 1 3 3 家企 业中, 利 润额 在 5 O亿 美元 以上 的有 2 9家 , 占其 上榜 企业 数 的 2 2 %, 利 润额 在 1 0亿 美元 以下 的企业 有 3 7家 , 仅

改革开放中的改革的三层含义

改革开放中的改革的三层含义

改革开放中的改革的三层含义改革开放是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改革是重要的核心动力,其在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含义。

本文将从三个层面来探讨改革开放中改革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思想理念的改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的挑战非常巨大。

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思想和观念来应对当前的问题。

因此,总书记邓小平提出了重要的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让人们开拓思路,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并打破旧的观念的束缚。

实事求是则是基于解放思想,采取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决策方法,避免主观臆断决策。

这种思想理念的改革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它让人们更加自由、开放和勇于尝试。

人们从旧的思想意识中“解放”出来,开始不断尝试和实践,从而为真正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二层含义: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因此,邓小平提出“把一切与经济发展有关的问题放在中心”的思想,就是要重视经济发展,积极改革经济体制。

在80年代初期,中国进行了工业和农业的双轨制改革,许多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和重组。

同时,中国还逐步引进了市场化经济机制,并建立了股份制公司等现代企业制度。

在90年代,中国进一步改革了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开始大规模的推进企业的改制和重组,引导市场化竞争,同时也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推动了国际金融和贸易自由化。

这些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使中国经济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经济改革显著提高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走在经济全球化的前列。

第三层含义: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改革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度变革。

尤其是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改革,是继经济、思想观念改革之后的又一次深刻的变革。

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改革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的问题也非常复杂,其中很多问题仍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中。

这些改革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包括:教育、科技、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

改革中理性思考的例子

改革中理性思考的例子

改革中理性思考的例子公用房资源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备资源。

随着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切实提高公用房资源配置绩效,全面深化公用房管理改革,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公用房管理的新任务、新课题。

一、高校公用房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高校公用房管理改革经历了积极探索、逐步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二级管理、动态调整的落实,到现在定编核算、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随着公用房资源需求的逐步扩大,在用房调整、资源共享、有偿机制完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1.总体布局不合理。

由于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院系、行政管理和后勤等部门设置不断增加,高校公用房的使用总体布局比较零乱,对教学、科研、行政、后勤、产业等用房建设事先缺乏统一规划,往往一栋教学实验大楼由多家单位使用,或者一个学院可能分布在几个校区。

这种分散、分校区的现象不仅给管理带来不便,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也带来了资源上的浪费。

2.用房紧张需求大。

目前,高校在公用房管理使用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短缺,同时又存在资源浪费的矛盾。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科规模的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引进,以及产学研一体发展模式的推进,对公用房的需求不断加大。

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调整工作难度大,导致现有公用房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供求矛盾突出。

3.分配机制缺乏合理性。

近年来,高校教学、科研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从各高校目前的管理方式来看,高校在公用房配置过程中往往缺乏长期有效的规划与面积论证机制,公用房分配时对用房单位的申请实际用途考察较少,使得公用房调整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被动应付的局面,调整分配压力很大,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二、深化高校公用房管理改革的总体原则改革的总体原则就是为高校各项事业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物质保障,并遵循“分类管理、定额核算、动态调整、有偿使用”,建立健全自我约束、主动流转、良性循环的公用房管理机制,加强评估论证,提高共享程度,优化校园空间布局,全面提高公用房使用效益,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有效的空间保障。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摘要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正是中国教育不断探索、发展、改革、反思的三十多年。

回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十多年的历程,成功与失败俱存,经验和教训同在。

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反思,对指导教育改革的思想理论、政策策略、改革路径进行研究,可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清醒地认识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失败原因,更有效地探索今后教育改革思路与路径。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除了四大发明之外的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最重大的制度创新,它曾经对中国古代社会公平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流动,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科举制度在时代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却选择封闭与傲慢,正如宋明理学因其“理性的傲慢”拒绝开放、排斥异端一样,科举制度因其制度的傲慢拒绝向时代和未来开放,“应试教育”及其方式日益精细化、精致化,留给每个个体的自由空间日益被压缩,最终导致个性的窒息和创造力、适应性的全盘丧失。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追求做人上人。

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其成人成才;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其接班人和建设者,传承文化血脉,推动文明进程。

为此我们需要教育文化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空前解放和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等一系列观念的转变。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制约和支配的。

中国是一个有着高度“政教合一”文化传统的国家,这里的“政”指的是“政治”,“教”指的是“教育”。

《学记》所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古训便是这种文化的源头。

因此,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教育文化传统,即“官本位”的政治核心观、“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功能观和“人上人”的人才价值观。

这个逻辑的逆推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你必须“入仕”;要“入仕”,你就必须通过“考试”;要通过“考试”,你必须接受为“应试”而准备的教育。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性思考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性思考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性思考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和管理的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多次和调整。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国有企业进行思考。

首先,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效率低下。

由于诸多原因,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过关,竞争力不强。

这与市场经济的原则相违背,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提高。

因此,国有企业应该注重提高效率,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入竞争机制,激励企业进行内部,提高效益。

其次,国有企业在产权和治理结构方面存在问题。

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不清晰,部分国有企业在国家行政体制内,导致企业决策和经营受到外界干预和政治干扰。

此外,由于企业规模庞大,决策机制复杂,决策效率低下,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因此,国有企业应重视产权制度建设,明确产权归属,加强企业治理,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效率。

另外,国有企业还存在着无效用资产多、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随着的深入,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庞大,但存在很多无效用资产,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此外,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低,缺乏市场化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导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

因此,国有企业应该注重优化资产配置,减少无效用资产,提高资产效益。

同时,应该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最后,国有企业应该注重社会责任和员工权益保护。

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代表,承载着较多的社会责任。

在过程中,应该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履行环境保护、就业创造、社会公益等方面的责任。

同时,也要关注员工的权益保护,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通过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国有企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理性思考,把握的方向和重点。

在中,应该注重提高效率,改善内外部的治理结构,优化资产配置,强化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维迎:理性思考中国改革(《财经界》2006年第6期)在目前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争论中,情绪发泄多于理性思考,直觉判断压过逻辑分析。

对一个民族来说,大众情绪是一种血性,有它的价值,但仅有情绪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因为仅靠情绪发泄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1) 什么是理性思考?什么是理性思考?我理解的理性思考,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变革和政策优劣时,必须考虑政策的可行性,把这项政策与可行的替代政策(alternative)相比较,而不能把现实中根本不可行的理想目标作为反对一项政策的理由。

以讨论收入分配为例,设想社会由两个居民组成,考虑A、B、C三种状态:在A状态下,每人各得100;在B状态下,第一个人得120,第二个人得180;在C 状态下,每人各得150。

再进一步设想现在处于状态B。

那么,如果这三种状态都是可行的,社会最优的安排应该是状态C;但是,如果状态C不可行,我们就不能用状态C批评状态B。

如果不考虑可行的选择,非要两个人收入均等,我们只能走向状态A,两个人都受到损害。

当然,如果全社会的价值观是平均分配偏好于任何收入差距,由状态B退到状态A也可以,但我们绝不能把不可行的状态C当目标去追求,否则就是不理性的。

在当前有关改革的讨论中,一些人全然不考虑政策的可行性,不考虑政策的激励相容条件是否满足,习惯于用乌托邦理想蛊惑人心,对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有害无益。

第二,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变革和政策的优劣时,必须尽量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身份、利益,必须讲公共理性,学会换位思考。

俗话讲,“公道不公道,打个颠倒”。

比如说,不能因为自己是干部就只考虑干部的利益,自己是医生就只考虑医生的利益;也不能因为自己是农民就只从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己是患者就只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其实也正是罗尔斯正义论的实质所在。

罗尔斯的正义论要求我们透过“无知的面纱”理解社会制度,不能“对号入座”,只从自身利益评判是非,否则就无公正可言,民主政治也会演变为多数人的暴政。

当然,在现实中,每一项政策起步的时候,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位置,变革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要做到完全超脱是很难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至少对学者来说,应该做到超脱,否则,就谈不上学者的独立性。

第三,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变革和政策的优劣时,必须摆事实,讲道理,实证数据和逻辑分析相结合,而不能以感觉代替事实,用直觉判断代替逻辑推理。

直觉对我们理解现象是重要的,但通常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严谨的逻辑分析,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由直觉导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

比如说,直觉可能告诉我们国家用行政办法把药品的价格压低对患者有好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价格被强行压低之后,许多效果不错的国产药从市场上消失了,患者不得不付更高的价格使用进口药;直觉可能告诉我们国有企业更有利于降低收入分配差距和解决就业问题,但大量事实和理论分析证明,平均而言,国有企业越多的地区,收入分配的差距越大,百姓就业越难。

现在有些政府部门常常在舆论的压力下出台一些缺少任何实证分析和数据支持的政策,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损害了百姓利益,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民众可以发泄情绪,这是他们的权利,但学者必须理性,不能被大众情绪左右;政府的政策必须理性,不能被民众的情绪所俘虏。

在研究现实问题时,案例分析很重要,但案例分析必须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用个别案例推出一般结论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

第四,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实施一项变革政策时,必须本着“向前看”的精神,也就是如何在给定的历史条件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把蛋糕做大,实现多赢,使全体民众和整个社会受益,而不是向后看,纠缠于历史旧账。

这方面,老一代革命家和邓小平先生处理中日关系时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如果只记恨日本过去对中国的侵略,不考虑什么是对中国未来最好的选择,我们就不应该与日本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就应该抵制“日货”。

但这样做只能是双输,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

当然,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但不忘过去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如果不关心我们自己的未来,牢记历史除了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不是理性的行为。

当前在处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时,也必须本着“向前看”的精神。

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非常特殊,当时我们有大量的法律是不合理的,不符合改革精神,而许多合理的行为又是不合法的。

企业界有些行为符合改革“大法”,受到各级政府的鼓励,但可能不符合各级政府原来制定的“小法”,从今天的角度看,合法与否很难说清。

最新的经济学分析和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表明,对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违法”行为,只有通过特殊的措施了断,才能把整个社会从“违法陷阱”中拯救出来,建立起良好的公共秩序;如果我们只是“向后看”,纠缠于过去,民众可能在感情上求得一些平衡,但整个社会就会被长期困在一个坏的均衡,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好处,对大众百姓也没有什么好处。

香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廉正公署”建立之前,香港警察队伍是很腐败的。

如果没有当时的“大赦”,香港警察队伍就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廉洁起来,也很难有香港今日的发达。

个人纠缠于过去的恩恩怨怨不能自拔损害的只是自己,而一个国家的政府纠缠于过去的恩恩怨怨损害的将是这个民族。

(2)中国改革的三个约束条件中国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三个重要约束:权力结构约束,意识形态约束和知识约束。

这三个约束对改革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权力结构约束: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权力集中在政府部门,民间不仅没有财产权,甚至连最基本的选择工作的权利都没有,改革实际上就是要把资源配置的权力由政府转向民间,用企业家代替政府官员制定经济决策。

但改革本身意味着这种权力的转移必须通过政府自身进行,也就是说,政府是改革的对象,同时又是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自然,任何改革措施都会受到一些政府官员或明或暗的抵制。

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下政府部门拥有的一些权力常常在“改革”的名义下被保留或以新的形式出现。

所以我们看到,改革二十多年后,计划经济下权力最大的政府部门今天仍然是权力最大的部门。

中国改革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是高层改革领导者,但那些参与过80年代改革的人们都能清楚地回忆,当时的改革领导人对中央政府部门官员的权威是非常有限的,并没有足够的权威完整地实施改革措施。

这是因为,中国的权力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分割型的,不只是上层领导者之间有权力分割,不同级别的政府都有着不同的权力范围。

几乎每个部门都有制定政策的权力,都有保护伞,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主要的政策制定不仅仅要高层取得一致,还需要很多环环相套的政府部门有积极的合作态度。

用现代经济学理论讲,改革方案只有在满足相关政府部门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时才能得以实施。

由于政府官员的利益要求是多样性的,所以不可能有这样都满足的方案。

改革领导者为了换取政府部门官员对改革的支持不得不做很多妥协,一些政府部门也试图按照他们自己的利益利用手中的权力操纵改革,这经常会使得本来很大胆的改革举措最后变得谨慎小心敷衍了事,甚至半途而废。

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改革派经济学家提出中国需要“新权威主义政府”的主要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国家体改委是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由于体改委是一个新的部门,没有计划经济下的既得利益,所以改革最坚决,在政策制定中能形成对原有政府部门的重要制约。

但自90年代以后,体改委的权力被大大削弱,甚至名存实亡,最后连名也没有了,对既得利益部门的重要制约没有了,各部门可以自行制定“改革方案”,“深化改革”也就很容易变成一些政府部门重新攫取权力的借口。

意识形态约束:意识形态的约束对中国的改革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改革领导人没有办法提出一个显性的、明确的改革目标。

这使得许多改革措施必须在“名不正、言不顺”的情况下进行,许多事情是能做不能说,改革者常常不得不“打左灯向右转”,甚至关掉灯摸着黑往前开,自然,出事故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第二,意识形态的约束使得不同的人对同一改革措施做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使得下级执行部门无所适从,等待观望,延误了一些改革,也加大了政府部门权力寻租的空间。

第三,意识形态的约束使得改革者在政治上处于非常脆弱的地位,即使在今天,仍然是主张“左”的观点的人在政治上最安全,主张改革的人经常受到来自“左”的攻击。

为了政治上的安全,一些改革者也就变得束手束脚,不敢大胆地往前走,延误了改革的良机。

一些机会主义者频繁地以“政治上正确”谋取私利,无形中扩大了反改革的势力范围。

第四,意识形态的约束使得改革政策在形成过程中不能公开讨论,集思广益,增加了实施中的风险。

特别是,意识形态的约束使得除了经济学家外其他社会科学的学者难以参与改革的讨论,贡献他们的智慧,无形中把他们中的一些人推到了改革批评者的阵营。

过去,我们用“不争论”的办法回避争论,但这种办法可能只适用于强势领导时代。

第五,意识形态的约束使得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难以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使得一些经济方面的改革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意识形态约束制约中国改革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国有企业改革。

如果没有意识形态的约束,我们可以公开讨论国有企业如何改革,谁也不能用意识形态的棍子打人,不同的意见都可以摆在桌面上,最后形成一个包含目标和实施步骤的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国有资产就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无论改制前还是改制中的资产流失都可以大大减少。

但由于意识形态的约束,国有企业改革常常只能由地方政府偷偷摸摸地进行,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反倒没有办法避免。

应该说,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改革领导人和学术界一直试图通过“理论创新”突破传统意识形态对改革的约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个代表理论”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现在看来,为了进一步突破传统意识形态对改革的约束,我们必须有更大胆的理论创新。

知识约束:中国改革面临的另一个重要约束是知识约束。

设计一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规划并非易事。

中国没有市场经济传统,绝大部分人缺少对市场经济的切身感受,在很长一段时期,即使改革领导人和经济学家都不清楚市场这个机器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经济学家只能从教科书上学到一些市场经济的理论,但是他们没有实际的体验。

老一辈经济学家可以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回答为什么必须改革,但无力回答改革应该如何进行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年轻的经济学家活跃起来了,他们少了很多意识形态方面的条条框框,更追求实用性的东西,因此他们能够不管“姓资”还是“姓社”,而是专心地研究经济如何更好地运转。

他们对1984年以后的改革规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些人甚至直接参与了规划的设计。

然而,他们中间的很多人都存在理想主义,他们也无力触动当权的政府官僚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