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电离辐射

合集下载

03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辐射防护标准

03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辐射防护标准
电离辐对人体的危害及 辐射防护标准
主讲: 崔 莹
1
电离辐对人体的危害 及辐射防护标准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危害。 但是只要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辐射的危害是可以减小和防止的。 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原子能工业的事故年平均死亡率及职业病年平均 死亡率远小于一般工业,成为安全记录较好的工业。 原子能工业良好的安全记录,是由于高度重视了安全防护而获得的。
10
致死剂量 口腔、咽喉发炎,体温增高,迅速消瘦。第二周出现死亡,死亡率可能达100%
5
第一节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伤作用
一些生物效应的剂量阈值
眼睛(X射线照射)
单次照射剂量阈值/Gy
晶体混浊 0.5~2.0; 100%白内障 5
男性性腺(睾丸) 女性性腺(卵巢) 骨髓
精子减少 0.15; 永久不育 3.5~6.0
生物自由基 激发反应
与生物分子反应
化学阶段
秒至数年
生物阶段
代谢 突变
分子变化
代谢

辐射的作用效果
远期损伤
代谢 生物化学变化 亚显微损伤
可见损伤 细胞死亡
辐射的作用效果5
机体死亡
第一节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伤作用
辐射效应出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的叫躯体效应,如放射病,辐射诱发 癌症等;出现在受照者后代身上的称为遗传效应。 辐射效应分为随机效应和确定性效应(组织反应)。随机效应的发生不存 在剂量的阈值,其发生的几率与受照剂量的大小有关,如遗传效应及某些 躯体效应(即癌症)。确定性效应(随机效应、组织反应)的发生只有当 受照剂量超过某一阈值时才会发生,也就是说效应的发生时存在剂量阈值 的,其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受照剂量的大小而异。性细胞的损伤引起的生育 能力的损害、眼晶体损伤引起的白内障等,就是确定性效应。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4)爆震性耳聋(explosive deafness)
高频听力易受损伤旳解释
①以为早期受损伤旳是耳蜗基底部; ② 外耳道对高频音有共振效应。
噪声所致听力损伤旳机制
➢长久强烈噪音致毛细胞纤毛机械损伤; ➢长久强烈噪音致耳蜗末梢血管痉挛。
听力损伤分级
▪ 轻度听力损伤26~40dB ▪ 中度听力损伤41~55dB ▪ 重度听力损伤56~70dB ▪ 噪声聋71~90dB
单位面积内声波旳能量(W/m2) ②声压:因为声波振动而对介质产生旳压
力(1 Pa=1N/m2)
(2)声压级(LP) 为便于计算和测量而提出旳概念
LP=20 Log PP0(dB) LP:声压级(dB) P:被测声压 P0:基准声压(1000Hz纯音听阈声压)
(3) 响度 人耳对声音强弱旳主观感觉量
循环系统
皮肤血管扩张,末梢循环血量增长,出汗造成血浓 缩,血粘,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工作肌群需要足够 血液灌注。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大,是高温作业 工人生理性适应体现。
消化系统
消化腺分泌功能减弱,消化酶旳活性降低, 胃液酸度降低 胃肠蠕动差,吸收、排空速度降低 唾液分泌降低,淀粉酶活性降低 消化道血流量少,影响营养吸收 大量饮水胃液稀释加重消化道承担
分类
机械性噪声
(1)噪声起源 流体动力性噪声
电磁性噪声
(2)强度变化
低频:< 300Hz
稳态噪声 中频:300~800Hz
连续噪声
高频:> 800Hz
非稳态噪声:声压波动
间断噪声
(脉冲噪声:连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
声压变化>40dB)
(二)声音旳物理特征及评价

【职业卫生】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技术

【职业卫生】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技术

振动
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 生产性振动和非生产性振动
非电离辐射 (1)
指无足够的能量使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的 电磁辐射,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工频超高压电 场、微波、高频、超高频、一般的光辐射、 紫外辐射和激光辐射
非电离辐射 (2)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相应波长 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高频是指频率为10kHz~30MHz,相应波长为 3km~10m范围内的电磁波 超高频辐射(即超短波)系指频率为30MHz~ 300MHz,相应波长为10m~罩的控制风速应在作业面边缘(最远零 点或最危险点)测定,该风速称为“零点控 制风速” 下吸罩和伞形罩一般测罩口风速
工业通风(3)
新风量的计算是新风口通风量除以人数 换气次数的计算是风口通风量除以室内有效 容积
噪声
作业位噪声测量 作业场所环境噪声测量 非生产场所的噪声测量 等效声级的测量 脉冲噪声的测量
工作场所物理性因素检测
1、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电离 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采光、照明、新风量等。 2、这些物理因素中,气象条件包括气温、相对湿度、 风速、气压、热辐射强度和湿球黑球温度等,振动 包括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非电离辐射包括了通常 所说的工频超高压电场、微波、高频、超高频、一 般的光辐射、紫外辐射和激光辐射。紫外辐射包含 了短波紫外线和电焊弧光。
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仪是用作高温 作业分级的 高温作业综合温度的测定采用通风温湿度计 和黑球温度计的测定值,按高温作业场所综 合温度计算方法,用公式计算出综合温度
工业通风(1)
工业通风按换气原则可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 通风 局部通风设施的控制风速和罩口风速 全面通风设施的新风量和换气次数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1.机体生理功能调节
(1)体温调节:在中枢神经(下丘脑)调节下,散热↑ ,皮肤血管扩张,大量血 液流向体表,使皮肤温度上升,汗腺分泌↑ , 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中心体温(通常用直肠温度表示)38℃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体温的上限值 蓄热过量----超出体温调节能力----发生中暑
(2)水盐代谢:机体重要散热途径之一。大量出汗---水盐大量丢失,导致水和电 解质紊乱,甚至引起热痉挛
2.诊断 (1)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
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 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2)轻度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
大量流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
(3)重症中暑:出现 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之一者,或混合
(3)循环系统:大量出汗使血液浓缩,血粘稠度加大,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皮肤血 管扩张,血压降低,心跳加快, 心输出量加大,使心肌负荷加重
(4)消化系统: 高温作业时,消化酶活性降低,胃肠道蠕动功能下降 机体消化功能降低
(5)神经系统:运动区出现抑制,肌肉活动减弱而减少产热
(6)泌尿系统:汗腺排出↑,尿液浓缩,肾负荷的加重,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 管型,甚至可发生肾功能不全
永久性听力损伤 永久性听阈位移
器质性改变
噪声所致的永久性听阈位移 早期 常表现 高频听力下降
原因:
1. 耳蜗基底部接受高频音的毛细胞较少,代偿能力较差 2. 耳蜗基底部血循环较差,易受淋巴振动的冲击而损伤
正常人听力曲线
老年性耳聋听力曲线
噪声性耳聋听力曲线
急性听力损伤---亦称暴震性耳聋(explosive deafness)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30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254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樊 敏(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介入室,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摘 要:目的:探讨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方法:根据临床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存在于几方面,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

结论: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较多,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职业防护,将介入导管室护士执业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关键词:介入导管室;职业危害;防护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樊敏,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介入室。

1 职业危害因素1.1 物理因素1.1.1 电离辐射由于介入手术操作曝光时间长,射线引起室内空气的电离产生多种射界物质,如氮氧化物、臭氧、自由基等,并使正负离子平衡失调。

这些有害物质的变化随开机曝光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再加上射线对人体的照射,在机房内形成多种有害物质,致使介入手术者产生疲乏无力、眼睛发涩、精神萎靡等不良感觉。

射线照射对眼睛、皮肤、造血系统、生殖系统、甲状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长期接触可引起白内障、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下降、不孕等,严重者还可引起癌症。

1.1.2 锐器刺伤包括针头、手术刀片、剪子、玻璃安瓿等,导管室护士频繁接触这些锐器,很容易被刺伤,而污染的锐器或传染病患者用过的器械危害更大,护士会因被其刺伤而增加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机会。

1.2 化学因素1.2.1 化学消毒剂碘伏、酒精、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消毒剂用于皮肤、空气、物品和地面的消毒,效果较好,但多数具有挥发性的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黏膜、上呼吸道、眼、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1.2.2 化疗药物肿瘤患者介入化疗过程中使用的抗肿瘤药物顺铂、5-氟尿嘧啶等,对护士的身体健康也会带来危害。

化疗药物会导致护理人员脱发、疲劳、口腔炎、口腔溃疡、月经不调等多种不适症状和不良生殖结局[3]。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依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依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依据一、任务名称解读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是指针对职工在工作环境中可能遭受的职业病危害,通过系统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的过程。

需要依据一些主要的依据来进行准确辨识,以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音、振动、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高低温、高压、低温、高湿度、低湿度、气压变化等。

这些因素对职工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2.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包括:化学物质(包括有毒物质和有害物质)、粉尘、气体和蒸汽等。

这些因素通过吸入、食入或经皮肤接触进入职工体内,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有害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等。

职工在工作环境中可能遭受病原微生物感染、虫咬、蛇咬等生物性危害。

4.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时间、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工作态度等。

这些因素会对职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职业病发生。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该标准是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用于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和编码。

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过程中,可以根据此标准确定所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和代码。

2. 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职业病防治技术规范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作业环境制定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提供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指导。

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时,可以参考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分析和判断。

3. 现场调查和监测数据通过对工作现场的调查和监测,可以获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际存在情况和浓度水平。

这些数据是辨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重要依据,可以通过实验室分析或现场监测仪器获取。

4.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是对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的结果。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在职业上,许多工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这些危害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方法。

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高温、低温、高空和电离辐射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体感觉不适、致病或职业病。

预防方法:1)在符合安全标准的环境下工作,并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2)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3)加强劳动保护,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和传播;4)加强环境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环境异常并采取措施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有害气体、毒性物质、化学品等。

有些化学物质会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的器官、内分泌系统进行损害,导致职业病和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预防方法:1)强制涉及化学危害职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2)对可燃、爆炸危险的化学品进行专门的存储、管理和运输;3)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是可以引发传染病疫情的危险因素。

在一些行业领域,如医疗、畜牧业、养殖业等,这种危害更加常见。

预防方法:1)建立和完善疫情防控系统,加强对工人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的监测和管理;2)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指的是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良的影响。

预防方法:1)建立健康管理机制,对从事在工作中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员工进行心理评估;2)进行职业心理援助,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提高员工的心理抗压能力。

职业健康问题是一个兼顾人和企业双方的问题。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企业要在职业危害预防方面投入足够的资源,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物理因素)

职业危害(物理因素)
企业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管理职业危害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 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危害的案例分析
将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入了解职业危害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好地认识职业危害 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讲座,我们希望增强大家对职业危害(物理因素)的认识,提供预防和 控制的方法,以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常见的物理因素职业危害
噪音
高强度的噪音会损害听力,导致听力障碍和 其他健康问题。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增加罹患癌症 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震动
长期暴露在震动环境中会引发震动病,影响 工人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
高温和低温
极端温度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 中暑或冻伤。
光照强度
过高或过低的光照强度都可能对工人的眼睛和视觉健康造成伤害。
职业危害(物理因素)
欢迎参加本次职业危害(物理因素)的讲座。本讲座将重点介绍职业危害的定义、 常见的物理因素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方法以及企业的责任。让我们一起了 解这个重要的主题。
职业危害的定义和重要性
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造成伤害的 因素。了解职业危害的定义和重要性对于保护工人的权益至关重要。
有害气体和粉尘
呼吸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对呼吸系统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方法
1
技术措施
通过改良工艺和设备来减少物理因素对工人的影响。
2
管理措施
制定职业危害管理规定和培训工人,确保他们了解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个人防护措施
工人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罩、防护眼镜和呼

卫生学-教案之-电离辐射2019.12.15

卫生学-教案之-电离辐射2019.12.15
尘肺病(13种)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职业中毒(56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职业性皮肤病(8种) 职业性眼病(3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职业性肿瘤(8种) 其它职业病(5种)
22
略 2019年4月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劳
动保障部,卫法监发2019 108号文)中的法定职业病包括10
α、β射线和中子(n),其主要特征见下两页表。
17

表3-19 电离辐射的某些特征
辐射 类型
质量(u)
电荷(e)
能量(MeV)
空气射 程(cm)
来源举例
α
4
2+
100
100 239钚(Pu, bù),212钋(Po,pō)
β 5.5×10-4 1-,1+,0 0~100(max)
100 90锶(Sr,sī),氚(T,chuān)
⒍除非特异性作用外,还表现出特异性作用。 ⒎多为功能性改变,严重者可致永久性不可逆损害。
10
⒏有些物理因素,如高频电磁场、微波、电离辐 射等,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听不到(噪声、振 动除外)、觉不到(除振动外),对机体影响无警示作 用(须悬挂警示牌)。
⒐人体对某些物理因素(如高、低气温,噪声等) 可产生适应现象,可利用此适应现象保护职业人群, 但适应现象具有一定限度,不可忽视积极的预防措施。
9
⒋职业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不是均匀的,多以发 生源为中心向四周传播。若无阻挡,其强度一般随距离↑呈 指数关系衰减。进行现场评价时需注意这一特点,采取防护 措施时也应利用这一特点(如距离防护)。
⒌有些物理因素,如噪声、微波等,有连续波和脉冲波 两种传播形式,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其卫生标准需分 别考虑。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 3.心血管系统 低温作用早期,心率加紧,心输出量增加, 后期则心率减慢,心输出量降低。体温过低主要影响心脏 传导系统可出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30页
(二)防寒保暖办法
• 1.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 2.注意个人防护: • 3.增强耐寒体质: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29页
三、低温作业 (work in cold environment)
• 2.中枢神经系统 低温条件下,脑内高能磷酸化合物代谢降 低,可出现神经兴奋与传导能力减弱。当体温降至 35~32.2℃范围内,可见手脚不灵、运动失调、反应减慢甚 至发音困难。严寒引发这些神经效应使低温作业工人易受 机械和事故伤害。
常温(25度)
• 普通高温作业
• -2500
3000-4000
高温重体力劳动
5000-8000
• 一个工作日出汗量6升为生理最高程度,失水不
应超出体重1.5%。从汗液排出可促进散热。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15页
2.水盐代谢
• 高温作业对体内盐量排出影响
作业类型 常温(25度)
高温作业
摄入 10-20克

其它有在加压治疗舱、高压氧舱和高气压科学
研究舱作业,少数人可发生急性减压病。

飞行员高速升到万米左右高空,假如机舱不密
封或泄露使气压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可发生航
空减压病。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34页
高气压
• 2.高气压对机体影响: 健康人能耐受303.9 8~405.30kPa,超出对机体产生不良 影响。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
1. 物理因素
- 噪声
- 振动
-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
- 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
- 电磁辐射(如电磁波、静电场、电磁场)
- 温度(如高温、低温)
- 湿度
- 气压
2. 化学因素
- 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农药)
- 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
- 有害粉尘(如石棉、矽尘、煤尘)
- 有害生物制剂
- 放射性物质
3. 生物因素
- 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
- 寄生虫
- 动物因素(如动物毛发、动物粪便)- 植物因素(如花粉、植物毒素)
4. 粉尘因素
- 无机粉尘(如矽尘、水泥尘)
- 金属粉尘(如铅尘、铬尘)
- 有机粉尘(如木尘、棉尘)
5. 放射性因素
- X射线
- γ射线
- α射线
- β射线
6. 职业性肢体因素
- 高处作业
- 潜水作业
- 爆破作业
- 物体打击
- 机械伤害
7. 心理因素
- 高强度工作
- 高度紧张
- 长期单调工作
- 夜班工作
- 急性暴露于创伤事件
8. 社会因素
- 工时过长
- 工作强度过高
- 工作压力过大
- 工作环境差
- 职业发展受限
以上是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各个因素都可能对职工的健
康造成危害,请在工作中重视相关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06第六章 影响优生的非遗传因素

06第六章 影响优生的非遗传因素
切接触和垂直传播
遗传与优生
1.巨细胞病毒传染源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主要是密
2.病毒存在于血液、唾液、宫颈分泌物、精液、乳汁
、泪液、粪便和尿液中,可经由胎盘、产道及哺乳等
途径感染胎儿和婴儿,导致胎儿畸形、死胎或流产
3.巨细胞病毒感染具有迟发性特点
第六章 影响优生的非遗传因素 第二节 生物因素
二、巨细胞病毒感染
第六章 影响优生的非遗传因素 第三节 营养因素
三、孕期的营养要求
(二)蛋白质的需求
遗传与优生
1.孕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增加滞产和产后出血的可能性,使产后恢复迟缓,乳
汁稀少
2.孕期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可致胎儿脑细胞数目减
少,智力发育受阻
第六章 影响优生的非遗传因素 第三节 营养因素
一、风疹病毒感染
遗传与优生
1.人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和母婴传播
2.妊娠期妇女感染风疹病毒,可经胎盘传播或上行感染
羊水,引起流产、死胎、或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3.风疹是世界性的病毒传染病,流行周期受易感人群规
模大小的影响,3~5月份是感染高峰,孕早期是高危险

第六章 影响优生的非遗传因素 第二节 生物因素
第六章 影响优生的非遗传因素 第一节 理化因素
二、化学因素
遗传与优生
3.汽油 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吸收,对胎儿 的影响比对孕妇的影响更为严重,可通过胎盘 进入胎儿体内,在胎儿组织中蓄积而引起胎儿 损伤
第六章 影响优生的非遗传因素 第一节 理化因素
二、化学因素
遗传与优生
4.亚硝酸盐 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6个月以内的
(1)为最常见的工业毒物,如铅矿废气、汽车尾气、含铅

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

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

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工艺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人体健康、环境和设备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在进行工艺过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对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风险管理措施。

以下是对常见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

一、物理因素1.噪音:高噪音会对听力造成伤害,并引起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脏病和失眠等。

需要采取隔音措施,如穿戴耳塞或耳罩,使用降噪设备等。

2.振动:长期接触振动会导致手臂、手腕和背部等部位的疼痛和疲劳,甚至引起振动白指病。

需要采取振动减少措施,如使用减振设备和合适的工具等。

3.辐射:如电离辐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高剂量的辐射会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癌症等。

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和使用屏幕、屏蔽材料等。

二、化学因素1.有毒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酸碱等,长时间暴露会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肝肾功能等造成损害。

需要采取严格的通风设施和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呼吸器和穿戴防护手套等。

2.气体和蒸气:如氨气、氯气、一氧化碳等,高浓度会引起中毒甚至致命。

需要进行充分通风和使用气体检测仪等监测设备。

3.粉尘和颗粒物:如木尘、金属粉尘等,吸入或接触会导致呼吸系统和皮肤问题。

需要使用吸尘设备、戴口罩和穿戴防护服等。

三、生物因素1.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可能导致传染病。

需要采取有效的消毒和个人防护措施,如使用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2.动物和昆虫:如蚊虫、老鼠等,可能传播疾病和造成其他健康问题。

需要采取杀虫、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网、捕鼠器等。

四、机械因素1.高温和低温:长时间暴露于极端温度环境下,可能导致热衰竭或低体温等问题。

需要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如空调或加热设备等。

2.高压和低压:高压和低压容易导致电击和机械伤害等事故。

需要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提供合适的保护装置。

3.旋转设备和运输设备:如机械传送带、输送机等,容易夹伤或绊倒人员。

需要提供防护装置和安全标识,并进行安全培训。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振动、辐射、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流、气压)等。

1.噪声及噪声聋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等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音或工业噪声。

分为三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能产生噪声韵主要工种有使用各种风动工具的工人、纺织工、发动机试验人员、拖拉机手、飞机驾驶员和炮兵等。

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危害首先是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我国已将噪声聋列为职业病。

噪声还可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全身其他器官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2.振动及振动病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

产生振动的机械有锻造机、冲压机、压缩机、振动筛、送风机、振动传送带、打夯机等。

手臂振动所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主要有锤打工具,如凿岩机、空气锤等;手持转动工具,如电钻、风钻等;固定轮转工具如砂轮机等。

振动病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两种。

在生产中手臂振动所造成的危害较为明显和严重,国家已将手臂振动的局体振动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发白(白指病)。

局部振动病为法定职业病。

3.电磁辐射及所致的职业病1)非电离辐射(1)射频辐射。

如高频感应加热、金属的热处理、金属熔炼、热轧等,高频设备的辐射源;微波作业,由于电气密闭结构不严微波能量外泄和辐射向空间辐射的微波能量。

对健康的影响可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2)红外线。

炼钢工、铸造工、轧钢工、锻钢工、焊接工等可受到红外线辐射。

红外线引起的职业性白内障已列入职业病名单。

(3)紫外线。

常见的辐射源有冶炼炉、电焊等。

作业场所比较多见的是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即所引起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4)激光。

用于焊接、打孔、切割、热处理等。

激光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对眼部影响和对皮肤造成损伤。

2)电离辐射α、β等带电粒子,γ光子、中子等非带电粒子的辐射。

放射性核素和射线装置广泛应用,接触电离辐射的人员也日益增多。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
高频噪声 :主频率在800 Hz以上 此外还可分为:窄频带和宽频带噪声等
二、噪声( noise)
(二)声音的物理特性及评价
1. 声压与声压级 声压(sound pressure) : 由于声波振动而对介质 (空气)产生
的压力称声压,以P表示,单位为帕 (Pa)或(N/m2)。 听阈声压或听阈(threshold of hearing): 为20μPa或2×10-5N/m2 痛阈声压或痛阈(threshold of pain): 为20Pa或20 N/m2。
声或工业噪声。
二、噪声( noise)
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及分类
1.按照来源分为:
(1) 机械性噪声 : 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
产生的噪声。
(2) 流体动力性噪声 : 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
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变压器发发出的声音。
二、噪声( noise)
2. 按存在状态
(1)听觉适应(auditory adaptation) 指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 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 脱离接触后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 觉,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dB~15dB,离开噪声
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
二、噪声( noise)
(2) 听觉疲劳(auditory fatigue) : 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引起听力明 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听阈提高超过15dB-30dB, 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 觉疲劳 。
(4)热辐射:主要指红外线及部分可见光的
辐射。正辐射,负辐射。
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受很多因素影响, 卫生学评价时要综合考虑。
一、高温

属于电离辐射的物理因素

属于电离辐射的物理因素

属于电离辐射的物理因素
属于电离辐射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
1. 辐射能量:电离辐射的能量较高,可以使其与物质相互作用并产生电离。

2. 电荷:电离辐射通过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产生电离。

3. 粒子的速度:电离辐射的粒子通常具有较高的速度,这可以增加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效率。

4. 粒子的种类:电离辐射的主要种类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等,它们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和电离效应的产生方式不同。

5. 感受物质的性质:电离辐射的影响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不同的物质对电离辐射的响应也不同。

这些物理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电离辐射的特性和其对生物体和其他物质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局部照射。
②内照射(internal exposure):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造成的辐射照射。 源器官 (source organ):辐射源沉积的器官。靶器官:受到从源器官发
出的辐射照射的器官。
特点:内照射对机体的辐射作用,一直要持续到放射性核素排出体外, 或经10个半衰期以上的蜕变,才可忽略不计。
也就是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无线电波又分为长波、中波、
短波、微波。
电磁波
当量子能量水平>12eV以上时,对物体有电离作用,可导致 机体的损伤,这类电磁辐射称为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如 X射线、 γ射线、宇宙射线等。α粒子、β中 子、质子等属于电离辐射中的粒子。 辐射量子能量<12eV的电磁辐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
X rays (X射线)
Alpha particles(α粒子)
Beta particles (β粒子)
Neutrons(中子)
电离辐射事故案例
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一次最严重的 核事故。事故造成30 名反应堆工作人员和消防队员
在几天或几星期内死亡,其中28 人是辐射照射引起
医用直线加速器

诊断X线机
数字X光机
CT机
பைடு நூலகம்
磁共振机
胃肠机
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外层用厚厚的水泥来防止放射线的外泄.
3.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
①外照射(external exposure):位于人体之外的辐射源 (radiation
source) 对人体造成的辐射照射。
特点:脱离或远离辐射源,辐射作用即停止;当辐射源距离人体有足够远 的距离时,可造成对人体较均匀的全身照射;辐射源靠近人体,则主要造
Gy/h,Gy/min表示。剂量率越大,效应也大。
4、影响辐射作用的因素
③ 照射部位:机体各部位接受不均匀照射,影响吸 收剂量。以腹部照射的反应最强,其次为盆腔,
头颈,胸部,四肢。


照射面积:
受照面积越大,作用越明显。
同样照射量,局部照射作用不明显,若全身照射面积达 1/3,则可产生明显的辐射效应。
Quantity
SI unit &symbol Radioactivity becquerel, Bq
Absorbed dose (D)
Non-SI Conversion factor unit curie, 1 Ci = 3.7 x 1010 Bq = 37 Ci Gigabecquerels (GBq)
SI单位:Sievert,Sv 希沃特
专用单位:rem 雷姆,1sv=100rem
Table 3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ric
(SI) units and non-metric units?
Table 3 Units of Radioactivity and Radiation Dose
称为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如紫外线、可见
光线、红外线、射频及激光等;紫外线的量子能量介于非电 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之间。
四、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
Some forms of ionizing radiation include:
Gamma rays (γ射线)
的,2 人死于其它原因。134 人被诊断为急性放射病。
1986 年后,又有约220000 人相继迁走。先后参加清
除工作的人员约600000 人。这些人员都受到不同程 度的附加辐射照射。
1.常用电离辐射的单位:
①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A):指放射性元素或 同位素每秒衰变的原子数。
SI单位为“贝克”(becquerel,Bq)
专用单位为“居里”(Curie,Ci)。 ② 照射量( exposure , X ):是度量 x 或 γ 射线对空气电 离本领的物理量。反映的是空气辐射场的性质,间接 反映x或γ射线的强弱。
单位:伦琴 R。
1.常用电离辐射的单位:
③ 吸收剂量(absorbed,D):表示被照射介质吸收辐射能量 程度的大小,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电离辐射。 SI单位,Gray(戈瑞),(Gy) 专用单位:rad(拉德),1Gy=100red ④ 剂量当量(dose equivalent,H):是一种防护上用来表示 各种电离辐射对机体危害程度大小的辐射量。
gray, Gy
rad rem
1 Bq = 27 picocurie (pCi) 100 rad = 1Gy
Dose Sievert, equivalent(H) Sv
1 00rem = 1 Sv
2.接触机会
1. 核工业系统 放射物质的开采、冶炼和
加工,以及核反应堆的建立和运转. 2. 射线发生器的生产和使用 加速器、X射 线和γ射线的医用和工农业生产用辐射 源. 3. 天然放射性核素伴生或共生矿生产 肥、稀土矿、钨矿等开采和加工.
与其他类型非放射性损伤复合作用于人体,如放射复合烧伤、 放射复合创伤等。
4、影响辐射作用的因素
与辐射有关的因素:
① 辐射的物理特性:辐射的电离密度和穿透力,是影响辐 射损伤的主要因素。 ② 剂量与剂量率:在一定范围内,辐射剂量越大,生物效 应越强。
剂量率是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常以Gy/d,
电磁波
波长(A)、频率(f)和传播速度(C)之间的关系为: λ=c/f。
电磁波在空中以光速传播,电磁波既然是“波”,就具有波
的基本性质,例如波长(与它的频率成反比),就是相邻两个 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根据波的长短不同,将它们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 紫外线、γ 线、X射线等。这个排列是按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
4、影响辐射作用的因素
机体因素:

种系演化愈高,机体结构愈复杂,辐射易感性愈 强。组织对辐射的易感性与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 比,与分化程度成反比。 淋巴组织、胸腺、骨髓、性腺、胚胎,呈高度易
3.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
③体表沾染:指放射性核素沾染于人体表面 (皮肤或粘膜)。体表可 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有创伤的。沾染的放射性核素对受沾 染的局部构成外照射源,还可以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而构 成内照射。 ④复合照射:放射复合烧伤、放射复合创伤。指上述一种以上作
用方式作用于人体,也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上述作用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