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地球的每个角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 人类和动、植物是 有益的,而且有些 是必需的。
1.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在工业方面的作用
3.在农业方面的作用
4.在医药方面的作用 只有少数的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害的。
微生物的分布
一.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 土壤:表层较少;表层下10~20cm处较多 (耕作层);深层最少 水:河水、塘水含菌较多;井水含菌较少; 泉水含菌最少 空气: 人群密集处含菌最多
吞噬细胞
双歧杆菌
微生物与健康生活
• 喝酸奶, 补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 :调节肠道正 常菌群 ,促进营养吸收,增强免疫力。 • 多喝水:水能消化食物、运送营养,保证供给 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又能溶解废物、消除毒素, 增进内脏功能。(2.5 L/每日最佳) • 保持健康的皮肤:皮肤是阻挡病原微生物侵袭 的第一道屏障 • 精神与免疫:愉快的心境是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
•
二.
微生物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1. 概念:在正常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 腔道粘膜上,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在 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
2. 分布:皮肤、外耳道、眼结膜、鼻咽腔、 口腔、肠道、尿道、阴道等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 • • • • 拮抗作用: 生物屏障 营养作用: 合成维生素 免疫作用: 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与成熟 抗肿瘤作用: 双歧杆菌激活吞噬细胞 抗衰老作用: 高龄老人体内双歧杆菌 含量比其他老人高
防治原则
• 控制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 • 注射丙种球蛋白
• 接种HAV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HBV抗原组成
外衣壳抗原
• HBsAg表面抗原 –说明病毒在肝中复制(机体受感染标志) –抗-HBs 中和抗体 对机体再感染HBV有保护作用
内衣壳抗原
• HBcAg核心抗原 –血液中一般不能检出 –抗-HBc 非中和抗体 说明HBV在肝细胞内持续 复制 –抗-HBc IgM 说明HBV正在复制 IgG 说明HBV的既往感染或恢复期
流感病毒的电镜照片
流感病毒的分型与抗原变异
分型 • 据RNP和M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 • 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 干亚型(H1~H15、N1~N9) •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 命名:型别/宿主/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 年代(HA与NA亚型号) (A/HongKong/1/68(H3N2))
所致疾病
• • • • 急性感染 暴发型肝炎 慢性感染 (PHC)原发性肝细胞癌
防治原则
• 控制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
• 抗-HBs人血清球蛋白(HBIg)
• 接种乙肝疫苗 • 无特异性药物治疗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分 为 甲、乙、丙三型,引起人和动物流行性 感冒。 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 引起流感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
e 抗原
• HBeAg – 感染性病毒存在的最有效证据(复制及具传染性 的标志) – 抗-HBe 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说明病毒感染性较低(预后良好的征象)
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临床意义
HBsAg HBeAg 抗-HBe 抗-HBc IgM IgG 抗-HBs 临床意义
+ +
+ + -
+
+ -
+ +
+
+ -
+
-
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
急性乙型肝炎(有传染) (大三阳) 慢性乙型肝炎(有传染) (大三阳) 急性肝炎趋向恢复 (小三阳) 恢复期(传染性低)
+
+
-
-
-
-
-
+ -
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
未感染,无免疫力
致病性与免疫性
• 传染源
急性、慢性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
• 传播途径 – 主要经血源传播 – 性接触传播 – 母婴垂直传播
微生物的种类
三型八大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能 通过滤菌器,如病毒、类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较低, 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细胞器。 这类微生物众多,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 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如真菌。
病原微生物
• 病原微生物可引起人类患各种疾病,影响 人的健康、生活和生存质量乃至致命。同 时,它们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繁衍变种。原 有的很多病原微生物得到控制,新的病原 微生物又出现了。 • 在20世纪后半期HIV、西尼罗河病毒、莱 姆病、军团病以及其他30余种疾病一个一 个被发现。
HIV
• 抗药性结核菌、耐抗生素肺炎链球菌、 肺炎、脑膜炎、狂犬病等也都在20世纪 末泛起。 • 与此同时,SARS、禽流感、口蹄疫等引 起的传染病又成为新的威胁,它可能在 极短的时间内夺取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人类又一次比以往更为紧迫地投入到与 病原微生物的新一轮搏斗中。
微生物 与生活
前
言
•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地球的每个角落, 与人类的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探析微生物的种类和对人类的影响, 防治病原微生物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是 人类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
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分布广泛、繁殖迅速,肉眼不能直接看 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放大数百倍、数千倍,数万倍甚至数十 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A virus,HAV • 1973年Feinstone用免疫电镜法从急性肝炎患 者粪便中分离。
致病性
• 传染源: 病人、隐性感染者 •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 • 所致疾病: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成年 人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了免疫力,多见于青少 年,一般预后良好。 • 免疫性:病后或隐性感染病毒
(Hepatitis Virus)
肝炎病毒是引起肝炎的病源体,目前引 起肝炎的病毒有:
甲型肝炎V(HAV):消化道传播 乙型肝炎V(HBV):血行传播 丙型肝炎V(HCV):血行传播(输血后肝炎) 丁型肝炎V(HDV):血行传播 戊型肝炎V(HEV):消化道传播 已型肝炎V(HFV):消化道传播 庚型肝炎V(HGV):血行传播 TT型肝炎V(TTV):血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