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山东省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中的化学中的“一定”和“不一定”)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一)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一)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一)
【—总结之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一)】下面老师对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知识点
做下面的总结,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
(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就是拎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就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水解不一定会引发爆胎。

冷却一定就是化学变化。

核爆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

(比如高压锅核爆就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大(无法说道“分子小,原子大”)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共同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就是单质,也可能将就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平衡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就是8。

(第一层为最为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含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含多原子所形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
有具备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同种元素。

通过上面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从知识点总结中学会自己对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在
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课件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课件

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
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原子团
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 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 阳离子:Na+ Mg2+ Al3+ 、H+ NH4+、Fe2+ Fe3+ Ca2+ 阴离子:OH- S2-、 F- Cl- SO4 2- CO32- NO3- MnO4- PO43- MnO42- ClO3-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 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 硫氯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 ,NaOH 、Ba(OH)2 ,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 ↓ )、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 ) 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 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 ”,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 +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 一元酸(HCl、HNO3 ) 二元酸(H2 SO4 、H2 S、H2 CO3 ) 三元酸(H3 PO4 )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 含氧酸(H2 SO4 ,HNO3 , H3 PO4 名称为:某酸) 无氧酸(HCl, H2 S名称为:氢某酸 ) 鉴定酸(鉴定H+ )的方法有: 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 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初中化学中的“一定”和“ 不一定”

初中化学中的“一定”和“ 不一定”

初中化学中的“一定”和“ 不一定”作者:吴庆政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年第12期盘点近年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不难看出,中考化学命题对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考查形式不再是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对“双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带有“一定”或“ 不一定”的字眼的题目是“双基”的考查常用题型,而多数学生常感到“左右为难”. 在此,笔者对常考且学生易错、易混的相关题目进行小结与浅析.1.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解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形状、状态、颜色等可能发生了变化,只要在变化过程中形状等发生了变化,就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2.有发光、发热或产生气体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解析:灯泡发光,液态水沸腾变成水蒸气,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解析:O3和O2组成的物质,是同种元素(氧)组成的,但属于混合物.4.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解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如KClO3、NaOH等.5.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解析:中子也不带电.6.分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原子不一定都是金属元素.解析:H与He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2,它们都属于非金属元素.7.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解析:NaNO3中的N是非金属元素,但显+5价.8.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解析:CO在O2中燃烧生成了氧化物CO2,但是CO为化合物,不属于单质.9.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解析:二氧化碳和氮气都具有无色无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10.燃烧一定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而灭火不一定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解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发生,故破坏其中一个就可以灭灭.11.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解析: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它是纯净物,并非溶液.12.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解析: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饱和/不饱和溶液是指溶液的一种状态,而浓/稀溶液则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13.某物质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不一定就是该物质的水溶液.解析:氧化钙充分溶于水就是氢氧化钙溶液了.14.溶液中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解析:一定温度下的某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一部分溶剂后,有晶体析出,因为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就不变,溶液中虽有晶体析出,但剩下的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5.使酚酞溶液不变色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解析: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中性的溶液也不变色.16.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碱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解析:从概念上看,酸溶液可以解离出氢离子,碱溶液可以解离氢氧根离子,故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碱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17.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解析:酸性溶液指的是显酸性的溶液,有的盐溶液也显酸性,同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还可以是显碱性的盐溶液.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希望同学们学习时多注意总结.。

初中化学公式及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公式及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公式及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知识概述初中化学公式及必背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初中化学公式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学反应和物质组成等关系的式子。

必背知识点就是化学学习中必须牢记于心的概念、规律等内容。

②重要程度:在初中化学学科里,这就像是盖房子的基石。

公式是计算、推断反应结果的关键,必背知识点是理解各种化学现象、解决化学问题的根本。

③前置知识:要能基本认识化学元素符号、了解一些简单化学物质的特性才能更好理解公式和这些知识点。

例如首先得认识氢元素符号H,氧元素符号O等。

④应用价值: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得到。

比如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灭火器里物质反应的量来灭火;知道酸和碱反应的原理能处理生活中的一些污渍。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化学公式和必背知识点就像大树的枝干在整个初中化学知识这棵大树中纵横交错。

比如化学方程式这枝干连接着元素、物质的性质等分支。

②关联知识:和物理(比如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关)、数学(化学计算需要数学知识)等学科知识有联系。

例如化学计算中浓度的计算涉及到除法等数学运算。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化学公式的记忆和理解运用相对较难。

尤其是理解反应条件和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 关键点: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深入理解以及方程式配平是关键。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占比重很大。

- 考查方式:多以计算题、填空题、推断题等形式考查。

例如让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或者利用方程式计算反应生成的产物质量等。

三、详细讲解【公式定理类】①公式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2H₂+ O₂=点燃= 2H₂O 。

②推导过程:- 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其实就是从大量的化学实验得出的。

一堆东西反应,反应前称重,反应完了再称重,发现前后质量是一样的。

- 化学方程式是根据物质化学反应的事实,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

就像要给反应中的每种分子配比恰当的数字让等式两边的原子数量相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重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重点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物质种类:混合物、纯净物
01
01
02
03
04
05
06
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常见的原子团:SO42- CO32- NO3- OH- MnO4-- MnO42-- ClO3-- PO43-HCO3-- NH4+
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
酸碱盐溶解性口诀:钾钠硝铵溶 溶碱有五种 钡钾钙钠氨不溶氯化物AgCl 不溶硫酸盐BaSO4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口诀的含义: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 的物质只有含K+ Na+ NH4+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Fe(OH)2)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2 Al(OH)3 CaCO3 BaCO3 Ag2 CO3 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 ;若讲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AgCl或BaSO4 ;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 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学科,它不仅在实验室中展现出绚丽多彩的变化,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好化学知识,不仅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还能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世界。

一、物质的组成1. 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一百多种,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氧、硅、铝、铁等。

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如 H 表示氢元素,O 表示氧元素等。

2.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₂O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状态等发生了改变。

例如,水的蒸发、蜡烛的熔化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例如,铁的生锈、燃烧等。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镊子或药匙取用,液体药品一般用胶头滴管或量筒取用。

取用药品时要注意“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给物质加热给液体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口不能对着人,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连接仪器时,一般先将玻璃管用水润湿,然后旋转插入橡胶塞或胶皮管中。

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四、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及杂质组成。

【中考复习】巧记中考化学中的那些“不一定”

【中考复习】巧记中考化学中的那些“不一定”

【中考复习】巧记中考化学中的那些“不一定”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只有在常温时水的离子积是1×1014,此时ph=7的溶液才是中性,下面是巧记高中入学考试化学中的那些“不一定”,供大家参考。

1.原子核不一定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例如,氢的同位素(11h)中只有一个质子。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例如,CO和no不能与碱反应,是非盐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电离阳离子都是氢离子,不一定是酸。

苯酚是一种阳离子,如氢离子,不会电离。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例如,金属晶体含有金属阳离子和不含阴离子的自由电子。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离子化合物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例如,NH4Cl属于不含金属离子的离子化合物。

10、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n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硝酸,但不是硝酸的酸酐,硝酸的酸酐是n2o5,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碱—naoh,但它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

11.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

仅在室温×1014时,水的离子产物为1。

此时,pH=7的溶液为中性。

1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试纸用蒸馏水湿润,测得溶液的ph不一定有误差。

13.分子晶体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例如,稀有气体是固态的分子晶体,不含共价键。

14、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如cl2、o3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山东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山东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山东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一、酸的五条通性:1、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红。

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二、碱的四条通性:1、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2、(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三、如何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可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

碳酸钠晶体带十个结晶水(十水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

钾钙钠铵盐都溶于水,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

钾钙钠钡的碱可溶于水。

四、如何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氯化银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氯离子。

五、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硫酸钡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

区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用钡离子,不能用银离子(硫酸银微溶于水),若要检验同种溶液里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先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再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氯离子。

六、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1、(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2、(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3、(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检验氢氧根离子时先除去碳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钡盐或钙盐,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除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

不变红则全部变质。

七、如何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加(适量)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过滤,取滤液即可。

初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初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理”“悟”“联”“练”——学好化学的方法大家好,首先恭喜各位顺利地通过中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得有好成绩,要有好成绩得有好方法。

今天就学好化学的方法,再此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一、理(理解透彻、理清思路)初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1.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却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汽油挥发只是一个物理变化)。

2.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发热、发光等现象发生,但有发光、发热发生的现象却不一定就发生了化学变化(如电灯发热、发光就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3某些可燃物(如硫、液化气、氢气等)在有限空间里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常会引起爆炸,但“爆炸”不一定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自行车轮胎爆炸)。

4分子一定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却不一定是分子(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5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He除外)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稳定的8电子结构,而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如一些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却不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6.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如Fe是由原子构成)。

7.由不同种疯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如Fe、Cu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8.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却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微粒(S和O2、NH3和Ne等,它们是的质子数虽然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

9.原子团是根,但根不一定是原子团(如氢氯酸根不是原子团)。

10.酸电离时一定有H+生成,但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却不一定是酸(如NaHSO4 电离能生成H+,但它是盐而不是酸)。

11.碱或酸的溶液,其pH值一定大于或小于7,但pH值大于7或小于7的溶液却不一定是碱或酸的溶液(如Na2CO3溶液pH值大于7,NH4Cl溶液pH值小于7,但它们都是盐的溶液)。

鲁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组成。

- 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基本粒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纯净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3. 化学式-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表示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4.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例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二、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是由单一类型的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 无机化合物通常不含有碳元素,且性质各异。

三、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 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 例如:氢气与氧气燃烧生成水。

2.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物质的反应。

- 例如: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3. 置换反应- 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取代该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形成新的化合物和元素。

- 例如: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银。

4. 酸碱中和反应-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器材的使用- 学会使用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等基本实验器材。

2. 药品的取用- 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注意药品的用量和取用方法。

3. 实验现象的观察- 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中的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泡产生等现象。

4. 实验安全- 了解常见化学药品的性质,掌握基本的实验安全知识,如穿戴防护服、戴防护眼镜等。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1. 酸碱性- 酸性物质:具有酸味,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初中化学山东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山东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山东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进一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 原子与分子-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如H2O表示水。

- 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如2H2 + O2 → 2H2O。

4. 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5. 化学计量-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基本单位。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和族。

2. 常见元素的特性-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 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 酸碱盐-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常见化学实验仪器- 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等。

2. 基本实验操作- 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蒸发、结晶等。

3. 实验室安全-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

- 熟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存储方法。

- 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如灭火、处理化学品溅射等。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3.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分为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

五、能量与化学反应1.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目录1.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二、基本知识、理论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五、物质的溶解性六、化学之最七、解题技巧和说明八、初中化学中的“三”九、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十、化学实验总结十一、基本化学反应2.初中化学规律总结3.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4.初中化学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一)5.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二)6.初中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综合7.初中总复习——化学计算综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初中化学常见的7个“一定”和33个“不一定”

初中化学常见的7个“一定”和33个“不一定”

初中化学常见的7个“一定”和33个“不一定”7个“一定”1.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因为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3.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变。

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变。

6.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7.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33个“不一定”第一单元1.有发光、放热、沉淀、气体、爆炸等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泥水长时间静置泥沙会沉淀,水变成水蒸气,轮胎爆炸)第二单元2.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

(如酿酒、铁生锈)3.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不一定不燃烧。

(如铁丝)4.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就是纯净物。

(如O2和O3混合,金刚石和石墨混合)第三单元5.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

(有一种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6.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不一定都是金属元素。

(如氢、氦、硼)7.分子由原子构成,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

(只能说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8.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构成物质的不一定是分子。

(也有可能是原子或离子)9.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10.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也有可能是带正电荷的质子,或者是带负电荷的电子,或者是原子核)第四单元11.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不一定显同一价态。

(如NH4NO3中,前氮-3价,后氮+5价)12.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如KMnO4)第五单元13.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一定相等。

14.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但该物质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如CH4)第六单元15.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精品】初中化学中的“一定”和“”不一定“

【精品】初中化学中的“一定”和“”不一定“

初中化学中的“一定”和“不一定”1.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汽油的挥发只是物理变化)。

2.燃烧常伴随着发热、发光等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却不一定就是燃烧(如电灯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燃烧)。

3.可燃物(如硫、液化气、氢气等)在有限空间里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常会引起爆炸,但“爆炸”不一定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自行车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4.自燃一定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但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的化学性质一定由它的分子保持,但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如铁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

6.稀有气体的原子(He除外)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最外层电子数是8 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如一些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却都不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7.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最外层的电子数一定相等,但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不一定化学性质相似(如Mg、He原子最外层都是2个电子,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似,Mg原子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而He原子化学性质稳定)。

8.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但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空气由不同元素组成,但它是混合物)。

9.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如Fe由原子构成)。

10.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如Fe、Cu混合物有不同种原子构成,而金刚石、石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

11.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但质子数相等的原子和离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a、NH4+质子数相等,但它们不是同种元素)。

12.原子团是根,但根不一定是原子团(Cl—是根但不是原子团)。

13.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初中化学中的一定和不一定

初中化学中的一定和不一定

初中化学中的“一定”和“不一定”1.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3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4.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处于相对稳定结构,但最外层电子处于相对稳定结构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5.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但相对稳定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等于8。

6.同种元素的粒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一定相等,但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7.复分解反应一定是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但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8.置换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改变,但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9.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10.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11.原子团一定是带电离子,但带电离子不一定是原子团。

12.离子一定是带电粒子,但带电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13.满足质量守恒定律的变化总质量一定不变,但总质量不变的变化不一定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14.金属单质一定是导电的,但导电的不一定是金属单质15.燃烧一定放热,但放热的不一定是燃烧。

16.二氧化碳是不可燃不助燃的物质,但不可燃不助燃的物质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17.碳单质充分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但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不一定是碳单质。

18.氢气燃烧会生成水,但燃烧生成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氢气。

19.复分解反应前后化合价是不变的,但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20.同一种物质化学式一定相同,但化学式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21.中子一定在原子核内,但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

22.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能形成盐,但盐不一定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

23.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导电,但导电的不一定是酸碱盐的水溶液。

24.中性溶液的pH=7,但pH=7的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化学考试中的一定和不一定有哪些

化学考试中的一定和不一定有哪些

化学考试中的一定和不一定有哪些中考化学:牢记中考化学中“一定”与“不一定”(1)1、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硫,氨气、氯化氢及许多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

3、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一定是氧气和空气,有许多气体是无色无味的。

4、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不一定引起爆炸。

5、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不一定不燃烧。

(如铁丝)6、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7、物质燃烧不一定都有火焰,碳和铁燃烧只发光。

8、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物质不一定含氧元素。

但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9、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10、剧烈的燃烧可以引起爆炸,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11、金属单质,在常温下不一定是固态。

(如Hg)12、同一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同一价态。

(如NH4NO3中的氮元素分别为-3和+5)13、原子团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不变。

14、貌似相同的原子团不一定是相同的原子团。

(如KMnO4和K2MnO4)15、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

16、金属与酸反应不一定产生氢气。

17、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18、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

19、说是混合物不一定是混合物。

(如冰水混从合物)20、物质不一定都遵守热胀冷缩的现象。

中考化学:牢记中考化学中“一定”与“不一定”(2)1、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温度不同的情况下)2、一定温度下,将10克某物质溶于90克水中,所形成的溶液的浓度不一定为10%。

3、某物质A溶于水,所得溶液溶质不一定是物质A。

(如CaO溶于水)4、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水,双氧水、酒精、甲醇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6、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7、化合反应一定生成一种物质.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一种物质,只有一种物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山东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山东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山东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组成。

-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 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 化合物:由不同种类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具有新的性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的过程。

- 反应物和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4.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还包括它们的微观粒子数量关系。

5.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表由行(周期)和列(族)组成。

- 每一周期代表电子能级,每一族代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

2. 元素的性质-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大多数金属具有光泽。

- 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导电,不具有延展性,易与金属形成化合物。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器材的使用- 熟悉常见化学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规程-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 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正确处理化学品和废弃物。

3.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学会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酸碱盐的性质-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的物质,具有酸味和腐蚀性。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的物质,触感滑腻,能够中和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山东省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

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

(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溶液中不一定:
(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对不同溶质而言)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

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

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
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

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

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 =Na++H+ +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 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属盐。

(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

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SO2、SO3、P2O5、SiO2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
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2Na+2H2O =2NaOH+H2↑;2NaOH+CuSO4 =Cu(OH)2↓+Na2SO4。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

如NH3、CH4
34.5 g某物质放入95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可能等于5%,如NaCl、KNO3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CaO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