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
2024年法律进农村活动方案

2024年法律进农村活动方案一、背景农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法律进农村活动的开展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法治建设,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1. 推动法律知识进农村,提升农民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2. 促进农村法律服务,让农民享受法律保护和服务。
3. 打造法治氛围,构建和谐法治农村社会环境。
三、措施1. 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宣传展板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法治意识。
2. 设立农村法律服务站点,配备专业人员,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指导,解决农村法律问题。
3. 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设立法律援助中心,为有困难的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4. 开展法律服务进村入户活动,深入农村广泛开展法律服务,让农民享受到法律服务。
5. 强化法治宣传,通过宣传栏、广播电视、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传播普法知识,树立法治理念。
6. 建立健全法律教育体系,加强农村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推动农村法治建设。
四、保障1. 政府部门加大投入,保障法律进农村活动的顺利开展。
2. 加强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进法律进农村活动。
3. 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进农村活动的监督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4. 加强宣传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五、总结2024年法律进农村活动方案的实施对于提升农民法治意识,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认真贯彻执行本方案,推动农村法治事业持续向前发展,助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促进乡村振兴。
让法治之光照耀每一个角落,让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实现全面法治,共建法治中国。
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法律文明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而中国法制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城乡法律规范化程度差异较大,城市已经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而农村则存在一定的法律文化薄弱现象。
这一现象在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法律知识等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并且对法治建设的进程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发展、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二、实施方案
1.加强组织领导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成立相关工作机构,负责法律进乡村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同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2.制定工作计划
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年度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工作计划,并将其纳入相关工作考核体系中,形成长效机制。
3.开展法律培训。
2024年法律进乡村工作方案

2024年法律进乡村工作方案2024年,为了有效推动法律服务进村落工作,实现法治在乡村的全覆盖,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方案。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同时,要建立健全村级法律服务站点,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另外,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总之,要不断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法治进乡村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方案:一、推动法律服务进村落,建立健全法律服务网络。
建立村级法律服务站点,配备专业的法律服务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通过村级法律服务站点,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培训等服务,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二、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村民群众中宣传法律法规,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的法律素养。
组织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提高村民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
三、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为贫困农民提供免费法律援助。
设立法律援助中心,配备专业的法律援助人员,为贫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深化扫黑除恶工作,维护法治社会稳定。
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黑社会、恶势力,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工作机制,加强扫黑除恶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广泛动员村民参与扫黑除恶工作,共同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加强法律监督,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工作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法治乡村建设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法律在乡村的有效实施。
同时,加强对村级法律服务站点的监督管理,确保法律服务在村落的全覆盖和高效运行。
通过以上工作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推动法律服务进乡村工作,实现法治在乡村的全覆盖,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让法律成为乡村的守护者,为农民谋福祉,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力。
2023年开展法制进村实施方案

2023年开展法制进村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法治建设是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为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增加法律意识,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素养,2023年将开展法制进村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开展系列法制宣传活动,为农村居民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推动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通过法制进村,使农村居民全面了解宪法和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建设法治农村,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
2.任务:(1)制定宣传方案,确定宣传主题和内容,明确宣传对象和时间安排。
(2)开展法制知识宣传活动,包括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宣传展示等,覆盖全体农村居民。
(3)建立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
(4)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免费法律援助,保障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5)鼓励农村居民主动参与社会组织建设,推动法治实践在农村基层的落地。
三、工作措施1.制定宣传方案:由法制进村实施方案工作组编制宣传方案,明确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确定宣传对象和时间安排。
同时,建立宣传工作台账,制定宣传工作计划和指标,确保宣传任务的顺利推进。
2.开展法制知识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宣传展示等方式,向农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
宣传活动要结合实际,贴近农村居民的生活,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宣传活动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示范操作,让农村居民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3.建立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在农村各级政府或村委会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点,配备专业法律人员,为农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
同时,建立法律咨询服务电话和网络平台,方便农村居民进行咨询和反映问题。
法律咨询服务平台要开展专题法律咨询活动,解答农村居民关心的法律问题,提供相关的法律手册和宣传材料。
4.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在农村设立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村居民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
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愈加突出。
而农村地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服务滞后等问题的存在,助长了违法犯罪的滋生,也使得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因此,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不仅是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必要举措,更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二、实施目标1.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2.加强乡村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农民法律服务水平。
3.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法律服务。
4.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供有效手段。
三、实施步骤1.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组织农村基层法律服务队、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妇女组织等社会力量,以“法律进万家·星级普法讲座”、“法制村宣传板块”、“普法进校园”等方式,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提高居民法律素质。
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设立乡村法律援助所,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和高水平培养法律援助律师队伍,专业、安全、真实提供法律咨询、调解、代理服务等,为农民解决法律难题和维护合法权益。
同时,建立最基层的农村法律服务站,吸收志愿者、律师和懂法的村民,在村民平时生活中宣传法律、讲解法规、同时也依托其它的基层组织,结合群众需求,提供更加精细化、贴心化、服务化的法律服务。
3.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以县、乡村法律援助所为中心,形成政府、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援助律师、村务干部、社会组织等多种渠道和途径,建立乡村法律服务网络,在实现对农村群众全方位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依法及时处理纠纷,确保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4.完善乡村司法体制,提高司法公信力适当放权乡村司法权限,授权基层治理机构,吸收党员、群众和知识分子等有权威声望、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才担任人民陪审员,使其有机融入到司法流程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基层司法效率,提升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乡“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

乡“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乡“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地区的法律需求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乡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乡决定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
二、活动目标1.提高乡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让他们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权利。
2.增强乡村群众的法治观念,让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3.提高乡村群众的维权意识,让他们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活动内容1.法律知识讲座:邀请法律专家为乡村群众讲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权利,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
2.法律咨询:设立法律咨询台,解答乡村群众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建议和帮助。
3.法律文书示范:邀请律师为乡村群众演示并讲解常见的法律文书,如起诉状、答辩状等。
4.法治宣传:在乡村公共场所设置法治宣传栏,发布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例,提高乡村群众的法治观念。
5.维权案例分享:邀请律师和法律专家分享一些成功的维权案例,让乡村群众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XXXX年XX月XX日(周X)上午9:00-12:00地点:XX乡村大礼堂五、活动组织与参与人员1.主办单位:XX乡政府、XX市司法局2.协办单位:XX市律师协会、XX市普法办3.参与人员:乡村群众、乡村干部、法律专家、律师、市司法局工作人员等。
六、活动宣传与准备1.通过乡村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提前发布活动信息和宣传材料。
2.提前联系法律专家和律师,邀请他们参加活动并提供咨询和建议。
3.准备相关的法律宣传材料和演示文稿,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安排工作人员现场维护秩序,确保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七、活动实施与效果评估1.活动开始前,由主持人进行开场白,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2.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和法律咨询,回答乡村群众的法律问题。
3.演示并讲解常见的法律文书,让乡村群众了解如何撰写和运用这些文书。
XXXX法律进乡村实施方案 3篇

XXXX法律进乡村实施方案 3篇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XXXX法律进乡村实施方案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XXXX法律进乡村实施方案1 2022年是实施"七五'普法攻坚之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普法工作要求,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强化普法宣传教育,营造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建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提高群众法治素养为目标,以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为重点工作,切实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单位)、进村(社)、进学校、进企业、进寺庙,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推动人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为促进宝兴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法治宝兴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要求(一)进机关。
1.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
重大疑难问题通过咨询法律作为制订决策的参考和依据。
2.完善领导干部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会前学法制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法律政策学习。
3.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服务窗口,打造"法律图书角',方便群众咨询和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进学校。
1.积极衔接学校,不定期开展普法进课堂活动,采取知识竞赛、征文、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势,调动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形成爱学法律、好学法律,人人学,大家懂的普法宣传氛围。
2.依托学校团支部,开展青年团员学法制度,以点带面,推进校园普法。
(三)进乡村。
1.结合各村实际,有条件的按照"十个一'要求,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2.大力推动"法律服务进万村'活动,积极争取县司法局资源,为每个行政村争取落实1名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担任村级法律顾问。
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

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一、活动目标“法律进乡村”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加强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和全面依法治国。
具体目标包括:1.增强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群众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2.加强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法律执行力和法律监督力;3.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4.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的治理水平,维护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
二、活动内容“法律进乡村”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农村群众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2.法治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地区的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墙等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3.法律服务进村。
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解决群众的实际法律问题。
4.法治培训。
加强对农村干部和农村法律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推动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
三、活动方式“法律进乡村”活动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集中宣传。
利用农闲季节或重要节点,组织宣传车、宣传队深入村屯进行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疑问。
2.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和法治文化建设,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文艺宣传。
组织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等文艺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文艺作品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
4.培训讲座。
组织律师、公证员等法律专业人士到农村地区开展培训讲座,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5.网络服务。
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在线法律咨询、法律知识普及等服务,为农村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渠道。
四、活动效果评估为确保“法律进乡村”活动的有效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效果评估:1.制定评估标准。
法治进村实施方案

法治进村实施方案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进法治进村工作,促进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本法治进村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农村法治服务体系、推进村级法治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法治水平,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1)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村务公开、文艺演出、宣传栏等形式,向农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2)建立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 建立健全农村法治服务体系。
(1)设立村级法律服务站,配备专职法律服务人员,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2)建立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多功能法治服务中心,为农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法治服务。
3. 推进村级法治建设。
(1)建立健全村级法治工作机构,明确法治工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推动法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加强村规民约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村级法治自治制度,加强村级法规法规章制定和执行监督。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法治进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统筹协调推进法治进村工作。
2. 加大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加大对法治进村工作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3.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法治进村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对法治进村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五、预期效果。
经过实施,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1. 农村群众法治意识显著提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增强。
2. 农村法治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民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更加便捷高效。
3. 村级法治建设更加规范有序,村规民约得到更好的执行,村级法规法规章得到更好的落实。
六、实施保障。
为确保本方案的顺利实施,将建立健全法治进村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大政策和经济支持力度,加强对法治进村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XXXX法律进乡村实施方案

法律进乡村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桌面上,一杯热咖啡在旁边冒着热气。
我放下手中的笔,打开电脑,开始思考这个“法律进乡村实施方案”。
这个方案,我已经构思了许久,现在,是时候把它变成文字了。
一、背景分析乡村是我国的基本组成部分,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种原因,乡村法治建设相对滞后。
为了让法律深入人心,我们需要把法律送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村民都能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二、目标定位1.提高乡村居民的法治意识,让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建立健全乡村法治体系,推动乡村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加强乡村法治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法治工作水平。
三、实施策略1.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发放法律宣传资料、悬挂法治标语等方式,让乡村居民了解法律、敬畏法律。
2.加强乡村法治队伍建设。
选拔一批有法治观念、有责任心的乡村干部,对他们进行法律培训,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
3.建立法治驿站。
在乡村设立法治驿站,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法治的便利。
4.推进乡村法治体系建设。
结合乡村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法治体系,推动乡村法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5.开展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法治建设全面铺开。
四、具体措施1.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工作要求等,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乡村居民的法治意识。
3.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选拔一批有法治观念、有责任心的乡村干部,进行法律培训,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
4.建立法治驿站。
在乡村设立法治驿站,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法治的便利。
5.推进法治体系建设。
结合乡村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法治体系,推动乡村法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6.开展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法治建设全面铺开。
2024年乡“法律进村”活动实施方案

2024年乡“法律进村”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乡村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乡村法治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法治水平,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2024年将在乡村开展“法律进村”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他们的法律素质和法律自觉意识。
2. 加强乡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3. 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三、活动主要内容1. 法律知识宣讲通过宣讲法律知识的形式,向农民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法规,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提高法律意识。
2. 法治示范村建设选取一批典型的法治示范村,全面提升村民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
在这些示范村开展法律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帮助村民解决法律问题,引导他们依法行事。
3. 法律援助实施组织律师、法律服务人员等专业人员进驻乡村,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通过法律援助,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为他们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支持。
4. 法律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法律文化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宣传展览等。
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农民对法律的兴趣和参与度,使法律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5. 法律宣传推广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展法律宣传推广活动。
将法律知识传播到每一个农民家庭,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四、活动实施方式1.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活动内容。
2. 成立活动组织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活动的实施工作。
3. 设立活动宣传推广部门,负责策划和组织各类宣传推广活动。
4. 配备专业的培训师资力量,开展法律知识宣讲和培训活动。
5. 管理村级法律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
6.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7. 注重与农民的互动和参与,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法律活动。
五、活动保障措施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活动经费的到位。
2.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和制度,为法律进村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2024年乡“法律进村”活动实施方案

2024年乡“法律进村”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标乡“法律进村”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法治宣讲、法律咨询、法制教育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推动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法治化。
二、活动内容1. 法制宣讲会组织乡村法律宣讲专家和律师等,进行专题讲座,向农村居民介绍国家法律法规、乡村法治政策等。
重点宣讲涉及土地承包、农民工权益、农村土地流转等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
2. 法律咨询服务组织律师事务所、司法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免费为农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解答疑惑等服务。
设立法律咨询电话热线,并在乡村常设法律服务点,方便农村居民咨询和解决法律问题。
3. 法制教育培训开展乡村法制教育培训,邀请专业教师和法律专家进入乡村学校和村委会等地,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和法制观念培养。
通过课堂教学、座谈交流等形式,提高农村学生和村民的法律素养。
4. 微型法律服务站建设乡村微型法律服务站,设立协助解决民间纠纷、提供法律援助的窗口。
配备专职法律工作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解决农村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5. 法律知识宣传通过乡村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定期宣传法律知识,增加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
制作宣传材料,发放到农村居民手中,让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农村家庭。
三、活动实施方案1. 组织机构成立乡“法律进村”活动组织领导小组,由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乡村法律服务机构、教育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法官、检察官、教师、村干部等担任成员。
2. 活动宣传制定宣传方案,通过乡村广播、电视、报刊、LED显示屏等媒介,广泛宣传乡“法律进村”活动。
利用村委会、乡政府、学校等网络平台,发布活动通知、法律知识宣传等内容。
3. 资金保障争取财政拨款,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乡“法律进村”活动的开展。
同时,引导民间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提供资金支持,实现多方共同筹措经费。
4. 人员培训组织乡村法律服务机构、教育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单位的人员,参加法律培训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乡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一环。
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乡村地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相对较低,从而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
因此,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背景下,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本方案旨在推动法治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提高农村地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三、主要工作内容(一)开展宣传教育1.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广大农民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2. 制作法律宣传材料,如农村法律普及手册、法治小品、法律专题视频等,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向农村居民进行宣传;3. 发放法律宣传资料,比如法律红包、法律书签等,让农民在平时生活中接触到法律知识。
(二)开展法律服务1. 成立农村法律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咨询、法律援助、调解、仲裁等服务;2. 加强法律援助力度,为无法承担诉讼费用的农民提供法律援助;3. 建立法律问答平台,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为农民解答法律问题。
(三)推进扶贫开发1. 在法治进乡村活动中重点关注农村扶贫开发问题,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务;2. 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让其了解和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3. 开展扶贫专项法律援助项目,为贫困户提供律师代理、案件受理等服务。
(四)推进乡村治理1.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村委干部和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推动村民自治和依法治理;2. 加强村规民约的管理,明确规定村民行为准则,建立健全村级法治组织,规范村民自治工作;3. 配合乡镇政府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高村庄综合治理水平。
四、实施方式1. 建立法治进乡村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责任到人,形成工作合力;2. 加强对法治进乡村活动的宣传,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3. 采用多种方式,如走村串户、讲座、电视、广播等,加强法律宣传教育;4. 利用现有法律服务资源,建立法律服务站,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5.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共同维护农村地区的法治安全。
法治下乡活动实施方案

法治下乡活动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向农村地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增强
他们的法治意识。
可以组织法治讲座、法治宣传片放映等形式,向农村居民介绍国家法律法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我们可以开展法治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和妇女群体。
可以通过
学校、村委会等组织机构,开展法治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
对妇女群体可以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活动,帮助她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可
以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或者法律咨询站点,为农村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总之,法治下乡活动实施方案需要全面推进,结合农村实际,创新方式方法,
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建设法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4法律进乡村工作方案

2024法律进乡村工作方案【____法律进乡村工作方案】为了有效推进法治进乡村的工作,促进乡村的稳定发展和增强法治意识,特制定本《____法律进乡村工作方案》,旨在加强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法律风险防控能力,推动乡村法治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1. 设立乡村法律宣传教育中心,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宣传活动,推广法律知识,提高乡村居民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
2. 制作法律宣传手册、宣传片等法治宣传材料,广泛投放到乡村居民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提高宣传效果。
3. 开展法治宣传培训活动,邀请法律专家、法官等乡村法治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到乡村进行法治讲座,提高乡村干部和居民的法律意识。
二、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1. 设立乡村法律服务站,配备专业律师和法律中介人员,为乡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
2. 加强法援力量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确保乡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法律援助的权益。
3. 建立健全乡村法律服务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法律服务的普及和便捷化,提高乡村法律服务的覆盖率。
三、加强农村基层法治建设1. 推动建立健全乡村法治组织,完善村级法治委员会制度,保障乡村法治工作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执行。
2. 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法律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律素养和法律应对能力。
3. 加强农村基层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引导农村居民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自信心。
四、加强乡村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设1. 完善乡村矛盾纠纷调解机构,建立健全乡村纠纷调解员队伍,提供纠纷调解服务,化解矛盾纠纷。
2. 加强乡村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推动“诉调对接”,尽早解决乡村矛盾纠纷,保障农村稳定和谐。
3. 鼓励乡村居民依法维权,提供法律支持和指导,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五、加大对乡村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力度1. 加强对乡村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制定专门的乡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2. 加强乡村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确保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处理,维护乡村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2023乡“法律进村”活动实施方案

2023乡“法律进村”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社会问题和矛盾逐渐增多。
为了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我们决定在2023年在乡“法律进村”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深入农村基层,普及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
二、活动内容和安排1. 宣传普法(1)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和培训班,邀请法律专家、律师等为农民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解答疑问。
(2)制作法律宣传资料,如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分发到农村各个村庄和户外宣传栏,并在村级广场、文化活动场所播放相关法律宣传片。
(3)利用多种传媒渠道,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加大对法律普法宣传的力度,让法律知识进入农民的生活领域。
2. 组织法律咨询(1)设立法律咨询点,向农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咨询点可以设立在乡政府、村委会、农民合作社等方便农民前来咨询的地点。
(2)组织律师、法律援助人员等专业人员到农村开展法律咨询活动,解答农民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援助。
3. 解决实际问题(1)针对农村实际问题,如土地纠纷、合同糾紛、劳务争议等,组织调解员、村干部等前往现场调解,引导双方达成和解。
(2)对于无法调解的案件,引导农民依法维权,提供法律援助和指导。
(3)建立健全农民维权协调机制,加强与乡、县法律援助中心、司法机关的联系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 建立长效机制(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农村自治组织,并加强对其的宣传和培训。
(2)定期组织法律培训和考评,以激励村干部等基层干部更好地履行法律责任,做好法律工作。
(3)建立法律援助基金,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援助工作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三、组织保障1.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乡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律师、法律援助人员等组成。
法治进村居工作实施方案

法治进村居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法治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为此,制定并实施法治进村居工作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农村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
法治进村居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重点任务。
1.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法治讲座、宣传栏设置、宣传画展等形式,提高农村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
同时,利用新媒体手段,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加大法治宣传的力度,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2. 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设立农村法律服务站点,配备专业律师和法律援助人员,为农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同时,加强对法律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确保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3. 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组织机构,发挥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同时,加强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实施,规范村务管理行为,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对法治进村居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责任单位,确保法治进村居工作的顺利实施。
2.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法治进村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推动法治进村居工作的落实。
3. 健全监督机制。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法治进村居工作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对工作进展和成效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法治进村居工作实施方案,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农村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得到提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村级乡“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村级乡“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我闭上眼睛,让那些关于“法律进乡村”活动的点子自由飘散,然后一一捕捉,编织成文字。
一、背景及意义乡村振兴,法治先行。
为了让法律深入人心,我们计划在村级乡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
这不仅仅是普及法律知识,更是为了提升乡村居民的法治意识,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二、活动目标1.提升乡村居民的法律素养,让每个人都能知法、懂法、守法。
2.构建和谐乡村,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减少矛盾。
3.增强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
三、活动内容1.法律知识讲座:邀请法律专家、律师深入乡村,为村民讲解常用的法律知识,如土地承包、婚姻家庭、合同纠纷等。
2.法律咨询服务:设立法律咨询台,为村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3.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律知识竞赛,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通过竞赛形式检验学习成果。
4.法律影片展播:播放与法律相关的影片,如《我不是药神》、《辩护人》等,让村民在观影中感受法治的力量。
四、活动安排1.第一阶段:筹备期(1个月)确定活动方案,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任务分工。
联系法律专家、律师,确定讲座内容和咨询服务时间。
准备活动所需物资,如宣传册、横幅、展板等。
2.第二阶段:实施期(2个月)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每村至少一场。
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每周至少一次。
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每村至少一场。
播放法律影片,每村至少一场。
收集活动反馈,了解村民的法律需求。
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五、宣传推广1.利用乡村广播、群、宣传册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
2.制作活动海报,张贴在乡村主要路口和公共场所。
3.邀请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
六、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2.落实活动资金,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做好安全保障,确保活动期间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预期效果1.提升乡村居民的法律素养,增强法治意识。
关于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个人工作计划大全

关于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个人工作计划大全一、活动目标1.提升农村群众的法律素养,增强法治意识。
2.推动乡村法治建设,构建和谐乡村。
3.增进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普及,提高农村法治水平。
二、活动时间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三、活动内容1.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组织法治讲座。
邀请法学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士,针对农村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素养。
(2)举办法治知识竞赛。
以趣味问答的形式,检验农村群众对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习兴趣。
(3)开展法治文艺演出。
通过歌曲、舞蹈、小品等形式,宣传法治理念,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2.推进乡村法治建设(1)建立健全乡村法治组织。
成立乡村法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乡村法治工作。
(2)开展乡村法治调研。
了解农村法治现状,为乡村法治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3.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1)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法治。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普及法律知识。
(2)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在农村集市、文化活动中心等地,设立法治宣传摊位,发放法治宣传资料。
(3)组织法治志愿者队伍。
招募农村青年、大学生等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四、活动步骤1.筹备阶段(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明确分工。
(2)制定活动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
(3)筹集活动经费,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实施阶段(1)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2)推进乡村法治建设。
(3)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2)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活动提供借鉴。
(3)向上级部门报告活动成果。
五、活动保障1.政策保障。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2.经费保障。
确保活动经费充足,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3.人员保障。
充实活动筹备小组,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4.宣传保障。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活动影响力。
5.安全保障。
确保活动期间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通过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我相信农村群众的法治意识将得到有效提升,乡村法治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果。
关于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个人工作计划

关于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个人工作计划为促进自治州和谐社会建设,推进依法治州进程,依据自治州依法治州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开展“法治六进”活动的通知》(昌州党办〔2007〕90号)精神,现就自治州“法治进乡村”活动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开展乡村法治实践,促进村委会依法管理、依法履责;进一步提高乡村干部、农牧民的法律意识、维权监督意识和法律素质;全面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完善规范《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提升村级事务决策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以“法治进乡村”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
力争到2010年全州80%以上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
二、工作任务1、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规范有序、平安和谐为目标,依据宪法、法律、法规、政策,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把涉及农牧民生产、生活、村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政策知识,编汇成文字简炼、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村规民约》,明确村委会与村民间的权利义务;宣传《村规民约》,做到家喻户晓。
2、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标语、横幅等多种方式,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广大乡村干部、农牧民的法律素质和政策水平,增强权利义务、维权监督意识,为推进“民主法治村”奠定基础。
3、通过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进一步发挥乡村各类组织的职能作用,发展乡村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保障村民安居乐业,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文化生活健康向上,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4、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认真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切实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有力制止非法宗教活动,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制订合情、合理、合法、有效的治理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规范责任追究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
为促进自治州和谐社会建设,推进依法治州进程,依据自治州依法治州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开展“法治六进”活动的通知》(昌州党办〔2016〕90号)精神,现就自治州“法治进乡村”活动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开展乡村法治实践,促进村委会依法管理、依法履责;进一步提高乡村干部、农牧民的法律意识、维权监督意识和法律素质;全面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完善规范《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提升村级事务决策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以“法治进乡村”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
力争到2016年全州80%以上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
二、工作任务
1、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规范有序、平安和谐为目标,依据宪法、法律、法规、政策,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把涉及农牧民生产、生活、村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政策知识,编汇成文字简炼、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村规民约》,明确村委会与村民间的权利义务;宣传《村规民约》,做到家
喻户晓。
2、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标语、横幅等多种方式,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广大乡村干部、农牧民的法律素质和政策水平,增强权利义务、维权监督意识,为推进“民主法治村”奠定基础。
3、通过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进一步发挥乡村各类组织的职能作用,发展乡村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保障村民安居乐业,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文化生活健康向上,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4、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认真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切实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有力制止非法宗教活动,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制订合情、合理、合法、有效的治理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规范责任追究制度。
5、完善一事一议、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牧民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
6、积极开展乡村法律服务活动。
组织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信访接待人员,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引导群众依法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
1、着重解决农牧民因城市扩建、征地补偿、土地划界纠纷等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做好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馈。
2、着重解决乡村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外来人口、劳动用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3、着重解决村民自治措施不管用,功能难以发挥,热点难点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村级管理弱化的问题。
4、着重解决部分乡、村宗教氛围浓厚甚至狂热和乡村干部对非法宗教活动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村级组织堡垒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
5、着重解决乡村动用警力从事征用土地、计划生育等非警务活动,加大农牧民与政府的对立情绪,激化矛盾的问题。
6、着重解决部分乡、村干部不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侵吞集体财产、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加重群众负担,损害农牧民利益的问题。
四、工作方法和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法治进乡村”活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在各级普法治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根据职能
3/ 6
确定“法治进乡村”活动的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牵头单位负责制定具体的工作安排,组织成员单位对“法治进乡村”工作进行督促指导、检查考核,成员单位密切配合。
2、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要把“法治进乡村”工作纳入县(市)、乡(镇)、村委会综合治理考核内容,确定适当的得分比例,由牵头单位组织成员检查考核,考核结果报同级综治委采用。
同时把“法治进乡村”工作纳入牵头单位、成员单位的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实行“一抓双挂”办法。
3、建立督查指导工作机制。
州对县(市)半年督查指导一次,县(市)对乡(镇)每季度督查指导一次,乡(镇)对村委会每月督查指导一次。
通过督查指导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抓好试点、做好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力争在年内取得实效。
各县(市)、乡(镇)要积极开展“法治进乡村”工作试点,把试点村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提升品位的试验田。
选择工作扎实、合理效果好的村作为示范村,组织观摩学习,发挥示范村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法治进乡村工作稳健发展。
五、牵头、负责部门
(一)牵头部门
自治州党委农办:以“法治进乡村”活动为载体,
抓好建设“法治乡村”的宣传、指导和实施;总结推广“法治乡村”工作典型;会同有关部门对“法治进乡村”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召开“法治进乡村”工作会议;将“法治进乡村”活动与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二)配合部门
1、自治州农业局:根据“法治六进”的任务和要求,加强对“三农”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推进农村法治实践;提高广大乡村干部、农牧民的法律素质和政策水平;增强权利义务、维权监督意识;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
2、自治州畜牧局:加强对农牧民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农牧区法治实践。
增强农牧区干部、群众的法律、政策素养,提高农牧区法治化管理水平。
3、自治州民政局: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完善规范《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指导、检查“法治进乡村”工作。
4、自治州党委政法委(综治办):根据“法治六进”活动提出的任务要求,组织指导政法(综治)部门认真实施;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法治进乡村”工作纳入县(市)、乡(镇)、村委会综合治理考核内容;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法治进乡村”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考核。
5/ 6
5、自治州公安局:积极预防和依法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并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
6、自治州司法局:积极开展乡村法律服务活动。
组织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信访接待人员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答和提供法律服务,引导群众依法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7、自治州卫生局:提高广大村民卫生防疫相关知识的水平;积极防御卫生突发事件,提高村民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根据“法治进乡村“的任务要求,对工作情况进行指导、检查。
8、自治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加强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相关法律意识和提高村民法律素质;促进村民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