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总复习资料.doc

合集下载

民族团结资料

民族团结资料

民族团结资料引言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一种状态。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民族团结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实例来支持这一观点。

民族团结的意义和重要性民族团结的意义和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果存在民族矛盾和对立,就会导致国内的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只有通过促进民族团结,才能够达到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2. 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团结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使各民族的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3. 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民族团结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强大的支持。

不同民族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可以凝聚起更大的力量,推动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

只有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国家才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

民族团结的现状和挑战尽管民族团结的意义和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但目前世界上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1. 民族分裂和冲突在一些地区,仍存在民族分裂和冲突的问题。

种族歧视、民族仇恨等因素导致了民族关系的紧张和矛盾,给国家的稳定和和谐带来了挑战。

2. 文化差异和融合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民族团结的促进策略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各国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对民族团结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民众的意识和认识。

可以通过学校课程、文化节庆和媒体宣传等方式,让人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2. 法律和政策保障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和权益。

包括反歧视法律、民族自治制度等,为各民族的和谐共处提供制度保障。

3. 民间交流和合作鼓励各民族之间的民间交流和合作。

民族团结的资料内容

民族团结的资料内容

民族团结的资料内容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一种社会关系。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是国家的基石,也是国家的发展所必需的。

只有保持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语言、习俗和传统。

这些民族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些差异并不是隔阂和分裂的根源,而是多元文化的丰富和多彩的社会生活。

只有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不同民族之间才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民族团结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不要轻易地对其进行批评和否定。

其次,我们应该学习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增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最后,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的活动,如各种文化节庆、民族体育比赛等,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和认同感。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民族团结更加重要。

我们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多元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资料共25页文档

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资料共25页文档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余香。
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资料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1. 壮族2. 藏族3. 裕固族4. 彝族5. 瑶族6. 锡伯族7. 乌孜别克族8. 维吾尔族9. 佤族10. 土家族11. ___12. 塔塔尔族13. 塔吉克族14. 水族15. 畲族16. 撒拉族17. 羌族18. 普米族19. 怒族20. 纳西族21. 仫佬族22. 苗族23. 蒙古族24. 门巴族25. 毛南族26. 满族27. 珞巴族28. 僳僳族29. 黎族30. 拉祜族31. 柯尔克孜族32. 景颇族33. 京族34. 基诺族35. 回族36. 赫哲族37. 哈萨克族38. 哈尼族39. ___40. 高山族41. 鄂温克族42. 俄罗斯族43. 鄂伦春族44. 独龙族45. 东乡族46. 侗族47. 德昂族48. 傣族49. 达斡尔族50. 朝鲜族51. 布依族52. 布朗族53. 保安族54. 白族55. 阿昌族1.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2. 民族区域自治;3.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4.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 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6.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惯;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降的2000多年里,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证权与周边各族的政权在长期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经历了四个关键时期。

第一,是秦、汗的开创时期。

第二,是唐、宋的扩展期。

第三,是元、明、清的定型期。

第四,是鸦片战争以降的抗争期。

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名青年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为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研究,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我们要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在研究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惯、宗教的基础上,我们要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民族团结资料大全.doc

民族团结资料大全.doc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

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

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民族精神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二: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
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

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民族团结的资料

民族团结的资料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热爱班级团结友爱板报资料-名言、标语、口号2、团结就是力量。

--谚语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

--艾思奇乐厅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俗语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7、民齐者强。

--荀况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薛宣9、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

--法国谚语10、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伊索11、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12、上下同欲者胜。

--孙武1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14、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谚语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

孙权1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邓中夏17、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美。

韦伯斯特18、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英。

莎士比亚19、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

--英。

欧文20、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德。

叔本华21、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民族团结资料简短

民族团结资料简短

民族团结资料简短一、引言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互信,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族团结的良好状态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国家的重要基石,对于社会和谐、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1. 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社会持续和平稳定的基础,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2. 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能够增强经济的合作和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3. 强化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增强国家凝聚力。

三、民族团结的实践经验民族团结的建设需要经验总结和借鉴。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 ### 1. 平等与公正 - 打破民族歧视:消除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确保所有民族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 实行公正法律: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维护民族间的公平竞争环境,公正地解决民族间争议。

2. 促进交流与了解•丰富文化交流:鼓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和交流,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实施教育政策:加强多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提高各民族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3. 加强经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民族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益均衡发展。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援助和支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4. 构建法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制机制,保障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法治化。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民族团结方面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

四、民族团结的挑战与应对民族团结建设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

1. 文化差异: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需要通过加强交流和教育来缩小差距。

2. 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3. 民族宗教问题:宗教信仰有时会成为民族团结的障碍,需要加强宗教政策的引导和管理。

民族团结的资料

民族团结的资料

民族团结的资料1.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有关民族团结的诗歌》2. “根根相望敬如宾,连起长龙连起心。

各个族人都盼望,团结才有太平音。

”——《有关民族团结的诗歌》3. “民族加强团结,齐心有所作为。

百家争艳更争奇,革命红旗高举。

”——茅盾《西江月-其三》4.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5. “人心齐,泰山移。

”——《增广贤文》6.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孔子《易经》7. “今夜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古诗十九首》8. “平和华夏合一家,万族齐心塑繁华。

同心共筑团结坝,一方春色染祥瑞。

”——现代诗句9. “深情团结如春水,万民心手入同围。

政通人和荣光耀,国泰民安展繁荣。

”——现代诗句10. “千葩群叶簇,万籽一心连。

叶叶皆同脉,丹心代代传。

”——韩沛然《五律·题石榴兼咏民族团结》11. “弟兄不和外人欺,血和泪的教训。

军阀分割,连年混战,国家虚弱,人民疾苦。

”——现代诗句12.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王维《出塞作》13.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14.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岑参《赵将军歌》15.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先秦·佚名《秦风·无衣》16.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17. “万绿丛中蕊放容,花红叶茂共葱茏。

2024年中小学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育宣传资料

2024年中小学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育宣传资料

2024年中小学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育宣传资料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我们有着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命运。

民族团结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能够战胜困难,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历史上,我们看到无数个民族团结一心的例子,他们共同抵御外敌共同建设家园。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积极促进民族团结。

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理解和包容他们的独特之处。

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民族团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我们的心中常开不败!
以下是一些关于不同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具体例子:
1.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有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项目。

2. 藏族:有着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布达拉宫是其代表性建筑。

3. 维吾尔族:能歌善舞,传统舞蹈如麦西来甫,音乐如十二木卡姆闻名遐迩。

4. 傣族:泼水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互泼水祝福。

5. 朝鲜族:长鼓舞、农乐舞等具有特色,传统服饰也别具风格。

6. 彝族:火把节是他们重要的节日,庆祝活动热闹非凡。

7. 苗族:苗族的蜡染、刺绣等手工艺精美绝伦。

8. 壮族:壮族的歌圩文化源远流长,对歌是其重要活动。

希望通过今天的班会,大家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为构建和谐、团结的社会而努力!。

56个民族大团结的资料

56个民族大团结的资料

56个民族大团结的资料56个民族大团结是指中国境内的56个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协作。

这是中国特有的民族关系现象,也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多民族共同繁荣的局面。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不同的民族。

这些民族在语言、风俗、宗教、服饰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

然而,尽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因此产生分裂和冲突,相反,他们更多地是通过交流和互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民族团结是中国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保障。

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过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交流,各民族之间形成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各民族共同战斗,共同奋斗,为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民族团结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例如,设立了民族地区,保障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和宗教权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推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交流政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近年来,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更加紧密。

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共同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民族团结不仅是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和平共处的基石。

然而,民族团结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一些地方出现了民族关系紧张和冲突的情况。

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加强民族交流和合作,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和谐。

56个民族大团结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流,是中国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团结资料

民族团结资料

民族团结资料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即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合作,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特征和优势。

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团结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中国有56个民族,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在民族团结中最重要的是彼此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民族团结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政策之一。

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团结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这样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是保持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安宁的重要保障。

民族团结是中国独立、和平、发展的基础。

其次,民族团结有利于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进各地区民众之间的感情,推动各地区的经济繁荣,这对于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

最后,民族团结有利于凝聚全民族力量,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合作可以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各地区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人民的思想进步,实现全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民族团结的现状在现代中国,民族团结的形势总体良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

广大各族人民在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历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和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例如《卡拉克和大白熊》以及《壮丽伟大的中国》等。

同时,各级政府也积极营造民族团结的气氛,制定出许多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政策,如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传播等。

民族团结的展望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民族团结有望走向更加良好的方向。

更加便捷、亲密、准确的交流可以让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互依互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继续加强对民族团结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国内各民族之间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增强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归属感和宿命感。

56个民族大团结的资料

56个民族大团结的资料

56个民族大团结的资料56个民族大团结是指中国现存的56个民族团结互助的伟大事业。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

然而,尽管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56个民族之间却能够和谐相处,形成了团结互助的局面。

56个民族的团结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比如,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都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承和庆祝。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弘扬了民族的特色,也增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56个民族的团结是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只有通过民族团结,才能够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这些政策和措施不仅使各个民族的利益得到保障,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6个民族的团结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仅促进了科技、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传承。

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更加重要,只有通过合作共赢,才能够实现共同发展。

56个民族的团结是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只有通过民族团结,才能够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各个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是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同时,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色也是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充分发扬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才能够实现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56个民族大团结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保障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民族团结学考资料(新)

民族团结学考资料(新)

民族团结学考资料(新)民族团结学考资料(新)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各民族一律平等三者的相互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 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关系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实现③有利于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4.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弘扬科学精神: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我们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6.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四个认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7.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遗产:一是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二是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和473万的海洋疆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有家园;三是异彩纷呈、相互包容的中华文化。

8.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的阶段:一是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阶段:①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②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各民族大融合③元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

二是中华民族的自觉发展阶段。

三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新发展。

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的国家意识、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共同归属。

中华民族大团结复习资料

中华民族大团结复习资料

中华民族⼤团结复习资料中华民族⼤团结复习资料第⼀课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五观1、“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共同繁荣发展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3、“四个认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化、对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4、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化观。

⼆、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遗产1、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形成了“多元⼀体”的中华民族⼤家庭2、960多万平⽅千⽶的陆地国⼟和473万平⽅千⽶的海洋疆域,是世界上⾯积最⼤的国家之⼀,是我们共有的家园。

3、异彩纷呈、相互包容的中华⽂化三、中华民族的起源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源多流1、古代,以炎黄部族集团为主流,以周边不同部族为⽀源,各部族集团通过夏商西周千余年的各种形式的互动交往融合形成了今天汉族的前⾝——华夏族。

2、春秋战国时期,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民族集团,加上华夷五⽅之民,交错居住,经济⽂化交流密切,通婚联姻不断出现,政治上统⼀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初具雏形。

四、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的阶段1、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孕育2、古代的⾃在民族阶段(1)、秦汉——统⼀的多民族国家初步(2)、魏晋南北朝⾄唐宋——各民族⼤融合(3)元明清——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渐趋稳定【选择题】中华民族共同的⽂化和⼼理特征逐渐形成于:元明清时期3、、近现代的⾃觉民族阶段(1)、1840年后从⾃发逐渐⾛向⾃觉的联合(2)、⾟亥⾰命开启了近代中华民族国家的构建(3)、“九⼀⼋”事变后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共同归属。

4、新中国成⽴后的民族发展新阶段(1)、中华⼈民共和国的成⽴标志着当代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完成。

(2)、民主⾰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华民族社会制度和国家管理制度的空前统⼀。

(3)、改⾰开放以来中华民族正在⾛向新的伟⼤复兴。

最新版 民族团结资料

最新版 民族团结资料

民族团结资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口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柴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3、如何正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1)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2)自治权: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3)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4、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如何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如何理解我国的民族平等?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2)民族团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3)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民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一、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二、民族的基本特征1、共同历史渊源(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族源)、地域渊源(地源))2、共同生产方式3、共同语言4、共同文化(它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显著的标志)5、共同风俗习惯(它是民族相互区别的明显标志)6、共同心理认同(它主要表现为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三、中国的民族识别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民族特征、民族源流、民族意愿、相近和就近认同。

第二课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一、民族的形成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

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

(如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经济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二)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三)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的民族称为次生形态民族。

其有两种模式:同源异流(如苗族、瑶族的形成)异源同流(如回族的形成)二、民族的发展1、社会的发展决定民族的发展,民族的基本发展阶段: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2、民族发展的基本内容(1)民族的经济发展(民族的经济发展是民族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⑵民族的政治发展(保障,重要动力、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⑶民族的文化发展(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⑷民族的人口发展(主要指人口数量的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提高)3、民族的发展模式各民族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常态发展、异态发展和跳跃式发展。

(1)民族的常态发展指民族在没有外部力量的干扰下的正常发展(2)民族的异态发展是指由外部原因所致使民族缓慢发展、停滞发展甚至暂时倒退等类型(3)民族的跳跃式发展是指民族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快速向前迈进。

三、民族的消亡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即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后才能实现。

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全世界各民族经过一定的发展,最终走向融合、消亡。

第三课民族问题的内涵与产生根源一、民族问题的内涵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二、民族问题内容:一个“发展”,三个“关系”1.民族自身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发展)2.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民族权益,包括民族利益和民族权利)3.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4.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族与国家相伴而生,在多民族国家中,由各民族构成的共同利益至髙无上。

任何单个民族利益都必须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三、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民族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民族差异(它主要指民族特征、特点的不同)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因社会制度、人的行为而导致的民族问题的原因第四课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1.民族问题的普遍性民族问题不仅存在于人类文明社会的各个发展时期,也存在于所有的多民族国家中。

它可能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众多民族成员的社会生活。

总之,任何社会都存在民族问题。

2.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民族问题涉及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往往导致民族问题更加错综复杂。

4.民族问题的国际性含义:民族问题的国际性,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问题往往会引起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反应。

表现:(1)首先与民族的跨国分布相关(2)还表现在国际社会对人权保护方面(3)还表现在一些国家利用所谓民族问题干涉他国内政。

5.民族问题重要性的表现:(1)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3)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第五课中国的民族状况一、中国的民族概况1.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3.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三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二、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一)各民族共同因素増多1、表现①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増强②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③各民族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④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⑤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2、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联系越来越多,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多(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各民族交往了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社会条件。

3、各民族共同因素増多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二)我国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由于我国民族经历的历史时空不同,民族体的渊源和方式不同,生产方式各有特点,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及心理认同多样性,信仰和精神等也有差别。

民族发展差距表现: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滞后性和不平衡性。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内容①既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包括汉族及其居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②既包括少数民族族体的繁荣和发展,也包括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③既包括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M的繁荣发展,也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④既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⑤既包括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髙,也包括民族自身特点和优点的充分展现2、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边疆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

3、如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1)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2)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3)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援,达到先富帮后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第六课现阶段中国的民族问题一、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1、我国重视民族问题的原因因为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2、现阶段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1、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的交织2、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3、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的交织(突出表现为:我国一些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与国外敌对势力相勾结,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国际敌对势力把民族问题作为“分化”、“西化” 中国的突破口)4、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的交织(最突出表现为:现阶段我国某些地区存在的民族分裂活动问题)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1、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边疆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2、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自觉遵守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第七课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1、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提供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方向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3、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政治保障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度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领土完整、国家统一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核心: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等)地位:是我国基本民族政策,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1)由我国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传统这一历史特点决定(2)由现实情况决定“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其显著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应坚持四个原则: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2、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助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3、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4、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第八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特点。

“中华民族”是以中华历史、文化为纽带所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二、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増强2、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3、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4、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5、需要和谐的社会条件6、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7、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补充的相关内容: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1、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2)民族团结(它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A.妨碍民族团结的因素: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民族分裂分子B.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最髙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C.如何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坚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距,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的核心)⑥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与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作坚决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