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合集下载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的学科。

在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两个主要的分支,它们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又有着联系和互动。

本文将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联系和互动等方面,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即研究个人、家庭、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变化的学科,即研究国家、地区、全球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和变化。

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和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经济主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和市场等。

它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体系,包括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和变化。

它关注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和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市场分析、供求分析、边际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进行分析,来揭示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规律。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宏观经济模型、经济计量模型、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变化进行分析,来揭示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关系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单个经济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国名收入(产出)决定理论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采用个量(单项数值)分析方法宏观经济:采用总量分析方法联系:相互补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

2.GDP 统计注意事项:第一,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最终产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衡量。

第二,GD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不计入GDP。

第三、GDP 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第五、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六、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GDP 衡量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第一,GDP不能衡量全部经济活动的成果。

第二,GDP无法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第三,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GDP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

三、IS曲线的移动1、投资需求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投资需求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上移动;若投资需求下降,IS曲线向左移动。

2、储蓄需求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储蓄增加,IS曲线就要向左移动;反之,就要向右移动。

3、政府支出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反之,则使IS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4、税收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税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

各个组合的分析第一种: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申论作文宏观微观区别

申论作文宏观微观区别

申论作文宏观微观区别在经济学中,宏观和微观是指对经济现象和经济体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研究和分析。

宏观经济学是从整体经济规模、总体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状况等方面研究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学科;而微观经济学则是从个体经济主体、个别市场行为以及资源配置等角度研究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学科。

首先,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现象和经济体的运行规律。

它研究的问题涉及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关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整体性的经济问题。

例如,宏观经济学会分析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整个经济体的影响,探讨经济波动、经济危机等大规模的经济现象。

相反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主体和个别市场的行为。

它关注的是个体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等微观经济现象。

例如,微观经济学会研究企业的生产和成本结构,探讨市场竞争和垄断行为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其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区别。

宏观经济学主要采用统计数据和宏观经济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收集大量的经济数据,探讨经济现象的整体性规律。

微观经济学则更注重个别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采用实证、实验和供求曲线等方法进行研究。

最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应用层面上也有不同。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主要用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经济增长预测和宏观层面的决策支持。

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则更多地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竞争策略和个人消费行为的决策分析。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应用层面上存在区别。

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工具。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着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领域,它们从不同的层面来研究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而宏观经济学则着眼于整体经济的运行和稳定。

本文将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方法以及联系与区别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及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企业、家庭、个人等)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进行经济行为决策的经济学分支。

它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消费、生产、投资等行为,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交易和市场交换资源和产品。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稳定,它研究经济总产出、就业、通货膨胀、失业等整体经济变量,以及政府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二、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归纳法进行研究,即从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中总结出一般规律。

它使用数学工具、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经济模型来解释和预测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市场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则主要采用演绎法进行研究,即从整体经济现象中推导出一般规律。

它使用宏观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学等方法,通过总量数据的分析和推理来研究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

三、联系与区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属于经济学的范畴,都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学科。

它们都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都以数学、统计学等工具为支持。

其次,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整体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个体决策和市场交互作用的结果,最终反映在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总体经济现象上。

然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也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研究对象更具体、更细致。

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的运行和稳定,研究对象更宏观、更抽象。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中 的个体单位,而研究由个 体单位构成的整体。宏观 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 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 体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 缪尔森所说,宏观经济学 是“根据产量、收入、价 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 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 家夏皮罗则强调说:“宏 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 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基于 两个假设: (1 )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稀缺性不仅要求使资源得到 恰当配置,而且还要使资源 提到充分利用。要做到这一 点, 仅仅靠市场机制就不够 了。 (2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人类 不是只能顺从市场机制的作 用, 而且还能在遵从基本经 济规律的前提之下, 以经济 手段进行调节。进行这种调 节的就是政府。

四 、 基 本 内 容 不 同

微观经济学
(4 ) 分配理论。 研究产 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 各集团与个人, 即工资、 利息、 地租和利润如何决 定。 这一部分是运用价格 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的问 题。 ( 5)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 利经济学。 研究社会资源 配置最优化的实现, 以及 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 题。 ( 6)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 济政策。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凯 恩 斯
萨 缪 尔 森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 单 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 单位:居民户与厂商。居 民户是经济中的消费者。 厂商是经济中的生产者。 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 假设消费者居民户要实现 满足程度最大化,生产者 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研究居民户与 厂商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 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 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 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 以及厂商如何把有限的资 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经济现象与经济行为的规律性问题。

在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两个重要的分支,旨在从不同的层面理解和解释经济系统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状况,以及经济体系中的宏观变量和宏观现象。

而微观经济学则侧重于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以及个体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及其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体系的整体水平,研究总产量、总消费、总投资等宏观变量的决定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整个国民经济,因此需要借助宏观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来描述和测量经济活动。

相比之下,微观经济学则更加关注个体经济主体(如消费者、企业家)的行为和决策,以研究个体行为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的影响。

其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宏观经济学倾向于使用国家统计数据和总量经济模型来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和统计推断,来揭示经济系统的整体特征和规律。

而微观经济学则更加注重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观察和实证研究,通过对个体经济主体的调查和实际案例的分析,来揭示个体决策的动机和行为选择。

此外,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也存在一些联系和相互影响。

首先,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是相互关联的。

宏观经济学的总体运行和宏观变量的发展,最终影响到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

而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

因此,理解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分析经济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此外,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也是互补的。

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总量经济模型需要依赖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建模和验证。

而微观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可以通过考察大量个体行为的规律和模式,为宏观经济学的建模提供实证依据。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一个研究人类活动中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等经济现象的学科,其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两个重要的分支。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决策,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个体的需求和欲望;宏观经济学则着眼于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主要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层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决策,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个体的需求和欲望。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和发展趋势。

在研究的层次上,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体行为和决策出发,研究个体企业、家庭、消费者等单个经济主体的生产、消费、供求和价格等方面的行为和决策规律,从而推导出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等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从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和发展趋势出发,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导出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学科,而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总体分析和预测也需要依赖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1.微观经济学为宏观经济学提供基础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体系,而这个体系是由许多个体经济主体组成的。

因此,宏观经济学的分析需要依赖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企业生产决策、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只有在理解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后,才能对宏观经济学中的各种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分析和预测。

2.宏观经济学需要考虑微观经济学的影响宏观经济学的总体分析和预测也需要考虑微观经济学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最后,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

”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其中包含了两个最基本的层次,即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

无论是经济学的研究还是经济活动的实践,对这两个层面的理解和分析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关注点与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即家庭、企业、市场原理等单个经济体的行为和决策。

微观经济学的关注点是如何通过制定适当的政策和决策,使个体经济主体最大化其利益。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学中的“微观单元”,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市场。

消费者旨在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化的满足,而生产者则力图在销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时实现最大的利润。

市场则是衡量供求关系的贸易系统,其风险和回报的潜力使其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对供求、价格、成本、收入与利润等方面进行的分析。

大多数微观经济学模型是基于利润与成本的上下波动,并试图确定其所影响的组织或产业的利益。

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全球性经济活动的学科,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表现。

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因素的发展趋势,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劳动力就业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等,以及确定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试图了解如何以最大化整体经济利益的方式来创建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经济体系。

它使用各种理论模型,并使用统计学、数学和其他数学工具来预测宏观经济活动的变化。

尽管宏观经济学旨在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活动,但它跟进了微观经济学的动态和行为,以确定商业、行业及经济成长和最大化全体经济效益所需的相关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是相互独立的。

在实践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交汇、交互作用,构成了整个经济体系的架构。

例如,一家公司的产出和投资策略可能取决于宏观经济因素,例如通货膨胀率、利率和财政政策,而宏观经济体系因个人的劳动力和消费决策受到微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简答题

1、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1)含义: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2)区别: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3)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根底。

2、如何理解稀缺性这个概念?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缺乏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3、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需求定理.1)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其他商品的价格没变,则,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会用其他商品来代替这种商品,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了.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2)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并没有改变.则,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就减少了,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也就减少了.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3)需求定理所说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正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4、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1)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应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应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2)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上升,;只有当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应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则,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5、简要说明需求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根据各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五类:1)需求无弹性,即Ed=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2)需求无限弹性,即Ed→∞.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4)需求缺乏弹性,即1>Ed>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拟陡峭的线.5)需求富有弹性,即Ed>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拟平坦的线.6、为什么化装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1)化装品之所以能薄利多销,是因为它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的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而药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2)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例如一些滋补药品,其需富有弹性的,可以薄利多销.7、试说明收入弹性分类及如何根据收入弹性的大小划分商品的类型?1)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响程度.根据各种商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大小,可以把收入弹性分为五类:第一,收入无弹性,即Em=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收入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线.第二,收入富有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而且比拟平坦的线.第三,收入缺乏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而且比拟陡峭的线.第四,收入单位弹性,即Em=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一样.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并与横轴民45o的线.第五,收入负弹性.即Em<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2)可以根据收放弹性的大小来划分商品的类型.收入弹性为正值,即随着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加的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弹性为负值,即随着收入增加需求量减少的商品为低档商品.收放弹性大于1的商品为奢侈品,收入弹性小于1的商品为必需品.8、什么是需求穿插弹性?如何根据穿插弹性系数来判断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1)需求的穿插弹性又称穿插弹性,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比率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比率,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响程度.2)对于不同的商品关系而言,穿插弹性的弹性系数是不同的.如果穿插弹性为负值,则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其弹性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互补关系越密切;如果穿插弹性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其弹性的绝对值接近于1,替代关系就越强;如果穿插弹性为零,则这两种商品这间没有关系.9、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引起总收益的增加.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10、在对*种商品征税时,如何判断其税收负担是由消费者承当还是由生产者承当?1)税收负担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割称为税收分摊,税收负担最终由谁承当称为税收归宿.在这种税收的分摊中,经营者承当多少,消费者承当多少,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应弹性. 2)如果*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应富有弹性,这就是说,消费都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响不敏感,无法及时根据价风格整自已的需求,而生产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反响敏感,可以根据价风格整自已的供应,则,税收就主为落在消费者身上.3)如果*种商品需求富有弹性而供应缺乏弹性,这就是说,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响敏感,能及时根据价风格整自己的需求,而生产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反响不敏感,无法根据价风格整自己的供应,则,税收就主要落中生产者身上.11、简要说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的论的根本观点.1)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其根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所谓效用可以计量,就是指消费者消费*一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展衡量.所谓效用可加总求和是指消费者几种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2)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根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上下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12、无差异曲线中,无差异的含义是什么?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一样的一条曲线.在这一概念中,无差异的含义就是对消费者来说效用是一样的,满足程度是无差异.2)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这就说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得到一样的总效用.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一样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一样的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13、工资的变动是如何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应的?1)每个人的时间可以分为两局部:工作以及闲暇.一个人把多少时间用于工作,多少时间用于闲暇取决于工资.2)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应.闲暇是没有收入的,享受闲暇就必须放弃工作所能得到的工资.替代效应指工资增加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因此,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应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工资增加,人们的收放增加,收入增加引起人们对各种物品与劳务的需求增加.闲暇也是一种正常物品.因此,随着收入增加,对闲暇的需求也增加.增加闲暇必定减少劳动时间,这就是工资增加引起的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使劳动供应随工资增加而减少.3)工资增加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放效应对劳动供应起着相反的作用.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应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应减少.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决定了劳动供应政策.1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否适用于一切情况的普遍规律?为什么?1)在短期中,当固定投入不能改变,只有可变投入能改变时,产量的变动服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根本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不是适用一切情况的普遍规律.第一,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即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第二,这一规律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分为可变的与不变的两类.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所发生的影响.第三,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产量绝对减少.15、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到达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第三,当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到达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16、简要说明引起在经济和在不经济的原因.1)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引起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第二,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第三,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第四,可以对副产品进展综合利用;第五,在生产要素的购置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第六,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2)在不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引起在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17、说明等产量线的特征.1)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2)特征是: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这说明,在生产者的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到达一样的产量,在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时,必须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增加,是资源既定时无法实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减少,不能保持相等的产量水平.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一样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等产量线代表了一样的产量水平,与第二个特征矛盾.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18、等本钱线及其变动.1〕等本钱线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分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分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分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分支,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个体和企业的行为,研究市场的运作和机制,探究价格、供求关系等微观经济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则研究的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区别和分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分离。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1.1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它指的是市场上个体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方式和价格形成机制。

在宏观经济学中,市场机制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例如,在宏观层面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也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进行的。

货币市场主要涉及到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控制货币量和利率水平,以维持整个经济体系的平衡运行。

资本市场则是企业通过融资和投资来增加资本,创造更多的就业和财富。

1.2 生产力和收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涉及到生产力和收入问题。

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内能生产出的产品数量,而收入则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创造出的报酬。

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力和收入通常与企业和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息息相关。

在宏观经济学中,生产力和收入则涉及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包括国民收入、财富分配等。

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需要保持生产力的高效率,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1.3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包括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分配,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盈利能力。

而在宏观经济学中,资源配置则关系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分配和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整个经济体系顺利发展的保证。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离2.1 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有所不同。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和企业的行为,探讨市场运作的机制、价格的形成等微观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分配的科学。

而这个广泛的领域又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个人如何做决策,以及他们的决策如何影响市场和货币流通。

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所有市场和企业的整体表现,关注的是产业的全局,尝试预测经济潮流。

两种经济学角度不同基本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是不同的。

微观经济学从个人决策的角度出发,而宏观经济学从整个经济领域的角度出发。

微观经济学着眼于企业所作的决策,包括销售、制造、市场开发和个人投资。

此外,微观经济学还研究市场和价值。

比如,微观经济学可以告诉我们企业如何制定价格和如何适应市场变化。

宏观经济学则通过分析比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现象,强调全球经济的表现。

这个框架包括国际贸易、政府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等国家政策方面,同时关注失业率、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等整体宏观经济的表现。

两种经济学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微观经济学中学术探究最常使用的工具是经济学模型。

这种模型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将真实世界中的一些元素进行了抽象化和理论化。

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尝试预测和解释企业和市场行为,并获得一些行之有效的可执行策略。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对消费者需求曲线、企业成本曲线和某个产品市场运作的分析。

相比之下,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组合方法,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复杂性,以及宏观经济体系在特定的环境下如何运行。

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对不同国家或整个世界的经济运动有广博的了解。

在这种方式下,研究人员可以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国际政治输出导致的经济危机、全球政治和社会事件如何影响经济表现。

两种经济学互为补充虽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明显的区别,但两种学科也有很强的相似之处。

比如,对于生产、供给和需求都有着重要的关注。

从这一角度来看,两种经济学都具有预测、定量和理论的可受控性。

此外,如果宏观经济学家想要制定国家政策,他们需要先了解实际生产人口的现状、市场需求情况和宏观经济运动趋势,这些信息来源于微观经济学研究。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分支。

微观经济学着眼于个体经济行为,研究个体的消费决策、企业的生产决策、市场的竞争等,关注经济体系的微观层面。

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发展趋势、宏观经济指标(如GDP、物价指数等)的演化规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经济等,关注经济体系的宏观层面。

两者之间有以下区别和联系:
区别:
1. 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体。

2.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通常采用实证方法和理论分析,研究个体的最优决策和市场价格形成等;宏观经济学则采用经验研究和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和宏观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 应用层面不同:微观经济学主要应用于企业、行业分析和市场机制的改善;宏观经济学则应用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金融风险预警等领域。

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也有着互动联系,比如:
1. 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会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如通胀率变动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客户的消费决策。

2. 微观经济行为的叠加和相互作用会形成宏观经济现象,如大
量市场供求关系的叠加形成价格水平及通胀率。

3. 通常在探究宏观经济问题时,需要基于对微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才能得到有效结论,如对经济投资的分析就需要以企业投资行为为基础进行解析。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答: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A、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相同,都研究如何利用各种理论、方法、手段实现各种稀缺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选择、利用等,最终实现经济均衡、社会稳定发展。

B、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相互补充,前者研究资源优化配置,后研究资源利用,两者互为补充。

C、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主要强调对客观现象的认识。

D、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2、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而宏观经济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

B、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C、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D、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E、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如何在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等微观和宏观主体中运用,试举例说明。

答:1、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这就涉及到了资源应该如何配置的问题。

为谁生产?这就涉及到了分配问题,即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两个重要的分支,它们研究的是不同层面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研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影响;而微观经济学则着眼于个体经济单位,分析个体决策、市场交互和资源配置等微观经济现象。

下面将分别就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展示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状况及其长期增长、短期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模型来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使用统计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者通常采用数量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方法等来进行研究。

宏观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周期与波动、通货膨胀与通缩、失业等。

它的研究成果对政府决策制定和经济预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系统中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市场交互和资源配置以及市场机制等微观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经济行为,如个人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企业的生产决策、市场供求关系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构建微观经济模型来分析个体经济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市场机制,并运用数理逻辑和实证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微观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涉及到市场结构和竞争、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企业行为与策略、消费者行为与福利等方面。

它通过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和市场机制,为制定企业经营策略、市场营销、政府监管等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1. 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问题;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研究个体决策和市场机制的问题。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生产、分配和利用资源的科学。

它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个人、家庭、公司)的行为和决策,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表现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1. 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人、家庭、公司等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例如个人如何选择消费、公司如何决定生产和定价。

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表现和发展趋势,例如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

2.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通常采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进行观察和分析来推断总体经济的表现。

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倾向于采用模型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模型来研究整体经济的表现和发展趋势。

3. 研究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结构、价格理论、生产理论、消费理论等问题,重点在于分析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市场的影响。

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关注整体经济的宏观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货币供应量等,重点在于研究政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联系。

1.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依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依存的。

宏观经济的表现受到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的影响,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也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例如,宏观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会影响到个人和公司的消费和投资决策,而个人和公司的消费和投资决策也会影响到整体经济的表现。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共享理论和方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共享许多理论和方法。

经济学第6-9章 含答案

经济学第6-9章 含答案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二、简答题1、简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

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的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在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假设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2、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不能。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其实不然。

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购买,则是最终产品。

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学是我们生活中无法绕过的重要学科,它研究了人们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如个人、家庭和企业,以及它们在市场中的行为。

它研究个体决策的影响因素、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等。

微观经济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市场行为的规律。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借助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以此来解释和预测个体经济行为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如国家、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它关注的是经济的总体表现,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宏观经济学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研究经济增长、经济循环、政策调控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使用经济模型和统计方法,以此来解释和预测整体经济运行的趋势和变化。

区别与联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体经济体系。

分析角度不同:微观经济学从个体行为出发,分析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因素;宏观经济学从整体角度分析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问题。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主要运用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宏观经济学则使用经济模型和统计方法。

联系:相互影响: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整体经济的走势也会反过来影响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

相互补充:微观经济学提供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则反过来指导微观经济学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但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比较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比较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比较引言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分配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的一门学科。

在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两个最基本的子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公司的经济活动,比如个人消费、公司利润等,而宏观经济学则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和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比如国家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比较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不同之处。

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公司的经济行为,比如花费决策、供给和需求等,它通过模拟个人和公司的行为以得出各种经济理论和分析,这些理论和分析广泛应用于市场经济中。

对于消费者,微观经济学会研究他们的困境和权衡,如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同时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而对于公司,微观经济学会研究它们如何管理资源,生产和销售产品,如何将资源和资本最大化地运用到其最优的业务中。

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作,研究出大楼在最上层,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来提升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和改进人民的生活质量。

宏观经济学会研究通货膨胀和失业等的国家级问题,同时探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动路径,以及这个过程中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二、时间和空间范围不同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系统中个体的行为,通常只试图解释一个市场部门的经济现象,其研究对象通常是短期的,相对来说会更注重接近或达到市场的平衡状态的个别行为。

微观经济学经常把联系到一个在足够符合市场条件下的微观经济模型中。

就这个微观经济模型来说,是有假设的,主要假设是在市场对于均衡的标准是足够接近的。

宏观经济学涉及到更为广泛的话题,它研究者的是所有市场部门和所有个人的权衡行为,在统计方法上之所以这两者有所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宏观经济方法流行的时期相对较早,即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为工业发达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时使用的方法。

三、定量与定性的区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方面还存在定量与定性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是一种试图分析个体行为的科学,许多研究都依赖于定量数据,然后利用数学建模来检测其经济学原理的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经济模型可以用于分析许多领域的决策。

我们把有些领域归入微观经济学中,而把其他领域归入宏观经济学中。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选择,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作用,以及政府如何试图影响它们的选择。

微观经济学问题包括解释消费者如何应对产品价格的变化以及企业如何决定收取什么样的价格。

微观经济学还涉及到政策问题,如分析减少未成年人吸烟的最有效方法,分析批准销售一种新处方药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分析降低空气污染的最有效方法。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作为整体的经济,包括诸如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这样一些问题。

宏观经济学问题包括解释为什么经济会经历衰退和失业不断增加的时期,以及为什么在长期内有些经济体比其他经济体增长得快得多。

宏观经济学也涉及政策问题,如政府干预能否降低衰退的严重性。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分并不是严格且固定不变的。

许多经济情况既涉及微观经济也涉及宏观经济的层面。

例如,企业投资于新机器和设备的总体水平有助于确定经济增长的速度—这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

但要了解企业决定购买多少新的机器设备,我们又需要分析单个企业所面临的激励—而这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

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

”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
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