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报告
“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随着全球能源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为了解当前行业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中国节能服务协会编制了《“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该报告首先对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能源消耗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较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报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政府支持政策的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减税优惠等政策手段,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节能服务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创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最后,行业协会、企业自律和标准建设将成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加强行业协作,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监督企业的行为,确保节能服务产业的规范运行。
根据报告的分析和研究,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政策支持还不够具体和明确、人才需求与培养存在不匹配等。
因此,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大政府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投资力度、制定更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行业自律机制等。
综上所述,《“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节能服务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桦甸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调查报告
桦甸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调查报告作者:马金福李继英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4期为全面了解全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状况,总结经验,为以后的教育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我们对全市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果表明: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呈现出了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广泛参与,研究成果显著的良好态势。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一)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组织机构。
桦甸市教育局重视教育科研的组织建设,随着教育行政领导的变化,及时调整了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了科研室,并配备专职科研主任,有效地承担起了本校教育科研的领导、管理及指导工作,为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制度。
随着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修改完善了《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桦甸市教育科研课题及成果管理办法》、《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量化评价标准》、《桦甸市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等,从而确保了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形成了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须建立一支懂理论、能实践、会研究、善总结的高素质教育科研队伍。
目前,全市共有教育科研专职人员8人,职称、学科、年龄结构合理,从基层学校业务领导、骨干教师中聘请兼职研究人员45人,教育学会发展团体会员3000余人。
这样一支专兼群三结合的研究队伍,有效地承担起了全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对桦甸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不断高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育现象,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中。
“十一五”期间,有18项省级课题,25项市级课题,186项县级课题立项,比上个五年计划增加了21%,课题在村完小以上学校和骨干教师群体中的覆盖率为100%。
电子政务十一五发展规划报告
市电子政务“十一五”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加强市电子政务工作,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党政机关工作效能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电子政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113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市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十五”期间,市电子政务取得了较大进展。
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互联网出口带宽等指标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一批网络基础建设重点工程顺利建成;电子政务应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各个业务系统建设初显成效,综合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基础性工作得到加强,发展软环境不断改善。
总体上看,已经初步形成了“四个转变”:政务网络系统建设从局部向整体转变;业务系统建设覆盖面由点向面转变;从以办公自动化为特征的简单应用向综合性的整合开发应用转变;从忽视开始向重视基础性工作转变。
(一)基本建成了满足我市电子政务发展需要的网络基础设施。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市政府计算机专网已经连通市属各局、委、办,县(市)、区等120个单位和部门,并延伸到乡镇(街道),正在充分发挥作用。
通过政府专网率先在省政府系统中开展网上公文传输业务,完全实现了普通级电子公文的加密双向传输。
二是党政机关部局域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据初步统计,我市95%以上的局委办已经建立了部局域网。
三是应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市互联网交换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市各大网络在本地的高速互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省数字认证中心分中心已经建成并开始正式发放数字证书,满足了区域围对电子政务安全基础平台的普遍性要求;为政府信息化项目和重大公益性信息系统提供硬件支撑和相关服务的市数据中心项目已经在电子政务应用中发挥作用。
顺义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进展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进展和实施效果 效率及 影响进 强 .政 府 履 行 经 济 调 节 、市 场 监 行客 观 评 价 ;其意 义 在 于 检 查进 管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 度 、发现问题 、提 出对策以及如 的 能 力 进 一 步 提 高 。但 在 产 业 升 何更好 的推进规划后期的实施 。 级 新 城 建 设 和 解 决 城 乡 二元 结 ( )评估对象和 内容 二 构 等方面仍需加大工作 力度。 本 次 评 估 只 对 《 要 》 确 纲
十 一五 ”规划 目标 地 区生产 瑞 产业功能 区 ,为北京 市扩大产
J VC
、
松下 、村 田等跨 国公 司作
总值 、属地财税 收入 、出 口交 货 业规模 、调整产业结构 、提 升产 用 ,通信设备 制造和 微 电子产业 值 和 实际利 用外 资等4 指标 已 业 水平提供 了支撑 ,已成 为支撑 加速发展 。以汽车基地和空港经 项 济开发 区为依 托的汽车产业集群 完成 十一五 ”规划 目标 的一 半 顺义经 济发展 的主导 力量 。
I .亿 纲要 》实施进度 、效果和 问 固定 资产 投 资累计 达 到4 I3 《 义 区国 民经 济和 社 会 对 《 顺 发 展 第 十 一 个五 年 规 划 纲 要 》
题 进 行 评价 分 析 提 出评 估 报
兀 。
( 以下简称 《 纲要 》 )是指导我 告 。
区2 0 —0 o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 0 62 1 g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纲 领 性 文
初步奠定现代化
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十一五 以来 ,全 区实际利 用
“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三日目 录一、“十一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及成就 (4)(一)节能服务产业队伍迅速壮大,从业人员将近二十万人 (5)(二)节能服务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总产值突破800亿元 (7)(三)合同能源管理生机蓬勃,商务模式创新各显神通 (9)(四)科技创新成果斐然,做大做强捷报频传 (12)(五)EMCA引领节能服务产业,中投保拓展担保融资体系 (13)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4)(一)政策给力合同能源管理,产业发展迈进新的时期 (15)(二)绿色金融创新前景无限,社会资本登场热闹非凡 (16)(三)关联机构积极参与,新闻媒体功不可没 (18)(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喜中隐忧,合同能源管理推行任重道远 (19)三、“十二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22)(一)把握政策契机,创新发展环境 (22)(二)创建诚信体系,促进行业自律 (23)(三)办好十大平台,实现服务升级 (23)(四)齐心协力大发展,激情满怀谱新篇 (24)“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0年1月13日在中国节能服务产业2010年度峰会上EMCA副主任谌树忠万里春光暖,岁月日日新。
伴随着悠扬的钟声,我们揖别旧岁,喜迎新年。
令人难忘的“十一五”渐行渐远,充满希望的“十二五”刚刚起航。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节能服务公司代表和关心支持节能服务产业的领导及各界朋友们一起共同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主要在于总结经验,分享成果,碰撞思想,凝聚共识,齐心协力,继往开来!“十一五”是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春华秋实圆满收官的五年。
从引进、示范和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到培育、扶持了一支遍布全国的节能服务队伍,进而奠基了充满朝气、高速发展、方兴未艾的节能服务产业,终于实现了从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向一个新兴产业华丽转身式的成功跨越。
“十一五”花都科技发展报告
甲基 吡咯烷酮 回收装置 ” 等 。 另外 ,还有 一些研 发成果获得 其他 部 门或企 业 的科技 奖励 ,如 :东
问服 务 。
全 区 自主 创 新 能 力 逐 年 增 强 ,企 业 的知 识 产 权 主 体 地 位 明 显 提 升 。
专利 申请逐 年增长 ,以 2 0 0 7年 、2 0 0 8年 和 2 0 0 9年为例 ,全 区专 利 申请
量分别为 5 5件 、6 5件 、9 8件 ,三 年来 的专 利 申请 量 相 当 于过 去 2 5 7 5 O
区” 、“ 国 花木 之 乡 ” “ 东 省 文 明 城 市 ” “ 东 省 卫 生 城 市 ” “ 中 、 广 、 广 、 广 东 省 教 育 强 区 ” 全 省 双拥 共 建 模 范 区 ” 等 荣 誉 称 号 。 、“
20 2 1 0 6— 0 0年 ,在 《 花都 区教育科技 “ 十一五 规划 ” 的总体 战 略 》
识 产 权 的支 撑 和 引擎 作 用 ,取 得 了较 好 成 效 。2 0 0 7年 5月 ,成 立 花 都 区 知 识 产 权 服 务 中 心 ( 下 简 称 “ 务 中 心 ” 。 三 年 多 来 ,服 务 中 心 共 以 服 )
接待 知识产权 咨询 3 0 0 0多人 次 , 访 企 业 2 0多 家 , 走 0 专利 知 识 培训 10 00 多人次 , 代理专利 申请 10 0多 件 、 0 专利 P T申请 1 C 、 8件 商标 注册 6 2件 、 版权登记 1 8件 、 各类知 识产权案 件 2 6宗 , 中代 理人 民法 院诉 讼案 件 2 其 3 宗, 开展专利 申请 资助 5 6件 , 为 6 3 并 O家 企 事业 单 位 提供 了知识 产 权 顾
丰台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进展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实 < 丰台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各项预测类指标达到预期水平
第十 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主要
1 经 济 总 量 不 断增 加 , 、
1% 3 指标 和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展 产 业 结 构 逐 步优 化 。2 0 2 0 5 . ;城 镇登记失 业人 员再就 0 6— 0 7 .0 顺利 ,经济社 会持续健康快速发 年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年 均 增 长 业 3 9 万 人 . 完 成 十 ~ 五 期 间 失 业 人 员 就 业 8 人 任 务 指 万 展 l4 1 % 达  ̄4 2 { 元 高 于 我 q6. L 4 88 总结丰 台 区2 0 —0 7 规 区规 划年 均增长 1%的 目标 ,也 标 的4 .%.超额完 成每年 平均 0 62 0 年 O 失业人 员 再就 业 16 .万人预 期任 划实施情况 ,基本 评价是 :经济 高 于北 京市 规 划年均 增 长9 %的 9 1 发展健康平稳 ,综合实力大幅提 目标 ;第 三产业 增加值 占地区生 务 指标 的2 .% 农 村 劳 动 力 .4 升 社 会 公 共服 务体 系 逐 步 完 产 总 值 比重 2 0 年 、2 0 年 分 别 实现 转 移 就 业 15 万 人 .完 成 06 07 十一 五 期间农村 劳动力转移 善 .人民生活水 平不断提高 :城 为7 .%、7 % 均 高 于我区规 “ 23 2 万人 任务 指标 的7 % 超 7 市建设和 管理水平得 到提 升 ,区 划6 %以上 的 目标 ,达到北京市 就 业2 7 额完成每年 平均转移 农村 劳动力 域形 象明显 改善 ;创新能 力得 到 规 划确定7 %的 目标 。 2 4 0 人 预 期 指 标 的 9 . 。全 区 00 25 % 较大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更 2、 经 济增 长质 量 进 一 步 城镇 登记失 业率为26 % 控 制 . 4 加稳 固。为加快现代化新城 区建 提 高 。2 0 年 ,地 方 财政 收 入 07 在 市 、区规 划 确 定 的 3 %以 内 。 . 5 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达 到3 .亿 元 ,年 均 增 长率 为 03 2 、城 乡社会保 障体 系建 设 主 要 指标 实 现 情 况 2 .% ,高 于我 区规 划年 均增长 97 逐 步推 进 。截 至 2 0 年 底 ,全 区 07 的评估 l%的 目标 .也高于北 京市规 划 5 参 加 基 本养 老 、基 本 医 疗 失 2 按 照 十 ~ 五 ”规 划 纲要 确 定 的年 均 增 长 1 %的 目标 业 、工伤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 的发展 目标 ,我 区 十一五 ”经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达 到 别 达 到4 万 人 、4 .万 人 、3 . 1 55 13 07元 41 % 济社会主要指标分为两大 类 即 2 5 4 .年 均 增 长 率 为 1. 万 人 、3 .万 人 和 1 .万 人 。其 76 58
聊城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报告
前言“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到2020年,国民经济将实现翻两番,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向全党全民发出了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继续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的号召。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继续加强水利建设,强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
水利发展规划作为政府主导编制并组织实施的重要规划,是政府加强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履行水利公共服务职能、指导水利发展和改革、确定水利重大工程布局和建设安排的重要依据。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水利厅的部署,结合我市水利建设的实际,特编制了《聊城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报告》。
《报告》主要阐述了水利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了我市水利工作的重点,是今后五年我市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宏伟蓝图,是我市各级水利部门履行职能的基本依据。
第一章“十五”水利发展回顾和环境条件分析第一节“十五”水利发展和改革回顾(一)“十五”水利发展和改革成就“十五”期间,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积极调整治水思路,认真探索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推进水利投资体制和建管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水利队伍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社会的水患意识和节水意识不断增强。
在各级政府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下,水利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任务,为“十一五”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将发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省十一五课题工作报告
《杜绝“假问题”,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课题工作报告诸城第一中学2009年11月25日《杜绝“假问题”,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诸城第一中学2009年11月25日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及措施一、完善机构,加强领导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组长:李宪阳校长。
副组长:王克田、邱昌茂。
成员:教科中心主任、副主任、各学科科研主任。
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具有丰富的领导经验、教学经验和很强的科研能力,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经济保障和科研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广泛发动,全面推开1.2008年7月,学校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发动老师们,以《杜绝“假问题”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为载体,探求“努力使教师的教与学生学都成为有效劳动”的有效提问策略。
2.筛选子课题,确定子课题项目负责人。
全校申报子课题30余项,经总课题组审定,最后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出了11个子课题。
在学科主任的带领下,以学科组为单位,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开展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三、政策引导,制度保障1.学校制定奖励政策。
每学期末,教科中心组织一次论文鉴定、评比活动。
学校对在省级、国家级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在给予表彰奖励的同时,还给予50-200元的物质奖励。
3.学校对教科研工作实行“六个一”管理制度。
学校要求老师们在学习研究方面做到“六个一”:每学年写一篇论文;每学年搞一项小课题研究;每学期搞一项调研;每学年开展一次学术报告;每学期写一本读书笔记;每学年订一份专业报刊。
在学期末和学年末,学校对老师们“六个一”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在全校范围内通报,并记入教师的发展档案。
学校将“六个一”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条件之一。
4.将子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评价学科主任、副主任的目标之一。
每学期结束时,学校要对学科主任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课题研究成果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5.实行课题研究调度制度。
课题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两次课题研究调度会,全程推进和监控课题研究进程,督促各子课题切实进行研究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京市“十一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对缓慢 和突出的问题进 行分析 提 出确保规 划顺利开展的下~步
工作 思 路 。 (三 评 估 方 法和 过 程 )
运 用对 比 分 析 方 法  ̄ 2 0 06
目标 35 以 内 . %
一 一
一
—
—
全 市 共 有 l . 万 户 17
失 业 人 员 就 业 3 .4 91 万 2 . 名城 乡低 收入 对象纳入低 29 万 保范围。
评估
(一 )就 业 H标
— —
3 .6 、8 .2 56 % 52 %和 2 .3 。 五 85 %
本次评估 重点对 《 规划》确
定 的 主 要 目标 、重 点 任 务 和 规 划
险 覆盖率 自 “ 五”期末以来 年 十
07 实 现 城 镇 新 增 就 业 7 . 均 提 高 一 个 百 分 点 . 2 0 年 底 51 分 别 达 到 9 % 9 . 3 26 %、9 . 26 %,
间 已 经 近 半 ,进入 了 实施 攻 关 阶
估报 告 。
个 ,完成 规 划 的 5 . ; 41 %
— —
( 四)评估结论
实 现 创 业 1 5 5 ,完 29人
总 体 上 看 , 《 划 》 实施 进 成 规 划 的4 .8 规 1 % 9
— —
段 我 们将组 织开展 劳动保 障事 展 良好 ,统筹城 乡就业和 完善社
安置 失业 人 员2 .4 60 万
人 ,完成 规 划 的 5 . % : 28 0
( )社会保障 目标
— — 一
社 会 保 障 覆 盖 范 围 逐
步 扩 大 。 截 至2 0 年 底 ,养 老 07
医疗 失 业 工 伤和 生 育 保 险
“十一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20 0 0 0 3)
摘要 : “ 十一五 ”时期 ,上 海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显著 成效 ,主要表 现在六 个方面 :率先转 变 发展 方式 ,综合经 济实力迈上新 台阶 ;深化调整 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 的协调性增 强 ;四个 中心框
架基本 形成 ,城 市服务 功能显著提升 ;积极构建社会 和谐 ,社会 民生持续稳 定发展 ;以科技创新
涨32 、58 ,% ,% 二是2 0 年底  ̄ 2 1 年 底 ,物价 水 平持续 09 Y 0 0
一
、
率先转 变发展方式 ,
攀升 ,2 1 年全年上 涨3 1 00 .%。
4经 济 运 行质 量 持 续 改 善
综合经济 实力迈上新 台阶
近 年来 ,尽 管受 国 内国际一 些不利 因素 影 Ⅱ 向,上 海市经 济 仍保持较快增长势 头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 新台阶。
产 值 的 比重 达  ̄6 % :高 技 术 产 业 完成 产 值 6 5 .1 元 , 占 J t4 9 80 亿
经 济 总 量 的 比 重 为42 .%。 3物 价 水 平 总 体 平 稳 上 扬
危机 冲 击和 自身发 展转 型的挑 战 ,把 举办 世博 会作 为实 现科 学发展 的重大契 机 ,把结 构调 整和 高新技 术产 业化作 为确 保 经济平 稳较 快 发展 的主攻 方 向 ,持续 探 索具有 中国特 色 、时 代 特征 、上 海 特 点 的 发展 新 路 ,经济 社 会 发 展取 得 显 著 成
院 的 坚 强领 导 下 , 坚 定 信 心 、砥 砺 奋 进 ,积 极 应 对 国 际 金 融
量 持 续 迈 上 新 台 阶 ,2 0 年 G 总量 突 破 1 亿 元 ,2 0 06 DP 万 08
新发展新跨越新篇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新发展新跨越新篇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战胜了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十一五”前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增长12.7%,2007年加速到14.2%,增速仅次于改革开放后最高的1984年。
2008年,受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经济增速陡然回落到9.6%。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迅速出台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增速在世界各国中实现率先回升,2009年经济增长9.2%,与世界经济下降0.6%形成鲜明对照。
2010年经济增长进一步回升到10.3%,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增速。
2006-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9.9%。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
特别是2008年第三季度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面临负增长或停滞困境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并率先回升,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城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进展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J4 ' [ 三 、主 要 任 务 完 成 进 展 会 消 费 品零 售额 达 ̄ 2 2L元 .
情况
( 一)以金融业 为主导 的产 业格局日益完善,产业发展继续向
同 比增长 1.%。 ;2 0 年 ,房 施品质的提升。 1 8 07
地产业实现 增加值 占地 区生产总
( ) 加 强 金 融 管 理 服 务体 2
二 、主 要 指 标 实 现 进 展 元 ,增 长 1 .% 。2 0 - 2 0 69 06 0 7 为契机 注重发挥规划 的龙头作 情况 年 年 均 增 速 达 到 1 . % 比 7 6
能 管理城市 的要 求 ,以筹办奥运 用 ,多渠道筹描资金 加大城市 按 照 保 持 经济 社 会 又好 又 十一五 ”规划提 出的年均增速
商业不断繁荣 .2 0 年全 区 开发模式 ,从拆迁、市政、环境等 06
2. 点 .控 制在 十 一五 ”规 划 3 % 社 会 消 费 品零售 额 实现 了2 38 多方面入手 .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
的 目标 以内。
亿元 .同比增长9 %。2 0 年社 大统筹协调力度 ,加快金融街硬件 . 8 07 设施建设 .促进基础设施及配套设
一
是 经 济 发展 质 量 和 水 平 显
增 速 高 出 十 一 五 规 划 目标 著提升。按照首都经济和区域功能 破 ,文化 、体 育 精神文 明建设 4 个百 分 点 。 . 8 定位 的要求 ,坚持 并不 断深 化 “ 打 等 方 面也 取 得 了 新 的 进 展 。居 民 全 社 会 固定 资 产 投 资 : 造 平台 、提 升服务 的思路 ,依托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和 2 0 年完成209 07 4. 亿元 同比下降 健 康 素 质 不 断提 高 。 功能街区建设积极搭建发展平台. 1 %。2(- 20年 年 均规模 达 . 8 0 - 07 0- 四 是 社 会 和 谐 程 度 显 著 提 坚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2 31 元 ,比 “ 一 五 ”规 划 q4 . 亿 十 升 。坚持从解决关 系人 民群众切 促进 区域各级 各类企业 快速发展 提 出的年均规模高出13 亿元。 4. 1 身利 益 的 现 实 问 题入 手 ,贴 近 需 引导高端产业集聚 基本形成与区 财政 收入 :2 0 年 完成9 . 07 71 求 改善 民 生 。 注 重 就 业 服 务 体 系 域资源特点和功能要求相适应的产 亿 元 ,同 比增 加3 亿 元 增长 3 和社会保 障体 系的建 设 加快综 业体系,区域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 5. ,20 -2 0 年 ,年 均 增速 1% 5 06 0 7 合 救 助 机 制 建 设 。加 强 市 场 监 管 展 能力不 断增强 。 达 到4 . .比 “ 5% 2 十一 五 ”规 划提 和社 会治安防控 ,夯 实维护稳定 二 是 城 市 功 能 、 形 象和 管 出的年均增速高出3 . 5 个百分点。 2 的社 会 基 础 ,不 断 完善 社 区服 理 效 能显著提 升。按照高标准规 居 民 人均 可 支 配 收 入 :20 07 划 城 市 、高 质 量 建设 城 市 、高 效 务 ,社 会 和 谐 程 度 有 新 的提 高 。 年 达 ̄2 2 4 5 0 元 同 比增 ̄3 3 64
沙县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报告范文
沙县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沙县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工贸城市建设为主线,紧扣“海西”建设大局,继续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和“项目带动”战略目标的实施,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收紧土地信贷闸门的形势下,努力克服困难,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测算一览表二、主要工作落实情况㈠立足扶优扶强骨干企业,工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新提升一是抓优势骨干企业壮大。
抓好青山纸业、大亚木业、三和食品、明光新型材料、麦丹、侨丹、宏盛等16家优势骨干企业,促其做大做强,以重点企业发展带动工业和民营经济壮大。
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产值82.24亿元,比增长87.6%,年均增长37%;上半年实现产值51.67亿元,预计到可实现产值14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43亿元,比增长64.7%,年均增长28.3%,预计到可实现工业增加值4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及工业增加值均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年均分别增长18%和16%的目标。
二是抓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
围绕林产加工、金属深加工、生化等主导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大力提升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产业,不断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十一五”期间,我县加快培育一批优势品牌,不断提升企业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沙县宏盛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宏光”牌酚醛模塑料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我县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青山”牌包装用纸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明福”牌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宏光”牌氨基模塑料、“虬江”、“老潘头”牌腐乳等产品荣获“福建名牌产品”,麦丹集团公司的“麦丹”牌荣获“福建著名商标”,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9 . 、58 74 9 . % %和 8.%,乡 镇 和行 政 村有 线 电视 联 网 率分 别 达 到 8 5 9. 95 %和 9 %, 镇 连 锁 超 市 和 万 村放 心店 覆 盖 面 达 到 10 , 5 千 0 % 农
村食品安 全“ 三网” 建设 目标如期完成。“ 百万农户农 民信箱 ” 注 册用户达到 10万。两年半培训农村劳动力 395万人 , 7 7. 农民教
保 人 数 达 到 1 1. 23 5万人 , 型农 村 合 作 医 疗 覆 盖率 达 9 %, 前 新 0 提 完 成 规 划 目标 。两年 新 增 城镇 就 业 超 过 10万 人 , 镇 登 记 失业 4 城 率 和 人 口 自然增 长 率 均控 制 在 规 划 目标 范 围 内。 ( ) 乡 区域 统 筹 一 城 新 农 村 建 设 成 效 显 著 。“ 村 示 范 、 村 整 治 ” 程 深 入实 千 万 工 施 ,0 7 底 全 省 村 庄 整 治 率 达 到 3 . , 范 村 和整 治 村 分 别 20 年 5% 示 4 达 到 18 个 和 13 3个 。 “ 1 1 00 万里 清 水 河道 ” “ 、千万 农 民饮 用 水 ” 、 “ 乡村 康 庄 ” 工 程 全 面 实施 ,十 一 五 ” 等 “ 以来 累计 完 成 河 道 整 治
浙江省“ 十一五” 规划纲要 中期评估报告
>文 / ) 浙江 省 发 展 和 改 革委 员 会
年底 , 等级公路通 村率 、 路面硬化率和客运班车通村率分别 达到
“ 一 五” 十 规划 实 施 进展 情 况
“ 十一五” 以来 , 全省人 民坚持 以邓小平理论 和“ 三个代 表”
重 要 思 想 为 指导 , 入 贯 彻科 学 发 展 观 , 面 落 实 “ 八 战 略 ” 深 全 八 和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提纲
附件1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提纲一、“十一五”规划执行进展情况总体评价对本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二、“十一五”规划执行具体进展情况(一)重要指标比较。
对“十一五”前后有关发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机构、床位、人员、固定资产、中医药服务、病床使用率、投入等。
各省可根据本地中医药实际情况增加有关事业发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二)重点任务进展情况。
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包括为完成任务采取的政策措施、实施的重大项目、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
主要包括:1、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2、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方面。
3、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
4、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方面。
5、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方面。
6、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
7、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
8、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建设方面。
9、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方面。
10、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
11、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方面。
12、中医药走向世界方面。
13、其他。
(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保障措施推进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主要包括:1、中医药管理体制建设方面。
2、中医药投入方面。
3、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应用方面。
4、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方面。
5、中医药行业管理方面。
6、深化中医药机构改革方面。
7、其他。
三、规划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主要问题1、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方面。
2、重点任务完成方面。
3、重大项目执行方面。
4、政策措施实施方面。
5、其他。
(二)主要原因分析1、政府层面。
2、社会层面。
3、中医药自身层面。
4、其他。
四、“十一五”规划执行基本经验总结系统总结“十一五”规划有效执行的基本经验,为推动“十二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五、政策建议根据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及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提出做好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推动和完善“十二五”规划编制与组织实施工作。
平谷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进展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进取 真抓实干 ,经济社会实现 随 着 4 9 个 村 安全 饮 水 工 程 的实 实现常住 人 口控 制 目标存在较大
持 续 、健 康 发 展 。
一
施 ,全 区将 实现安全饮水 。社会 压 力 。
、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管理 指标~ 项 :农村合作 医疗参
二 、主要任务进展情况
随着市政府向郊区投资倾斜
况看 ,2 0 0 7 年 多数指标完成或超 同比增长 1 0 . 5 %,低 于年度预 期 成 效 社 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额完成年度任务 ,也有个别指标
进 展 相 对缓 慢 。
6 项 指标超 额完成 。经 济调 节指标两项 :财政收入同 比增长 2 2 . 1 %,超过 年度 计划 目标 1 0 . 1 个 百 分 点 .旅 游 收入 同 比增 长
接高端产业 ,培育生态特色产 业 业 爱尊 、兴谷绿洲 等一批韩资 地建设 虽然已被 明确为北京 市的 四大物流 基地 之一 .由于规 划和 等方面做 了大量工作 .产业发 展
汽配 企业建成投产 ,艾瑞泰克等
的质量和效益不 断提高 。
1 、工作进展
一
国际投资快速增 加。生态产业项 目引进加快 ,华夏五千年葡萄酒
平 谷 区 “ 十一五’ ’ 规划纲要实施进展情况
中期评 估 报 告
平 谷 区依 照 “ 十 一 五 ”规 划
5 项指标 完成 或基 本完 成 。
目标 。全 区常住人 口4 2 . 4 万人 ,
前期阶段打基础 ,后 期较快 发展 生态环境指标三项 :林木绿化率 接 近 十一五 ”规  ̄ 1 J 4 2 . 5 万人 的
阅览室和 网站建设 ,扶持农村 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两会”为开端的新五年正在开创中国可持续、平衡增长的未来。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又是中国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转型“元年”。
“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是7%。
7%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调整,7%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由高速向常规发展的“新时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展现出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画卷。
“十一五”是中国经济大踏步向前的五年,中国经济延续了过去的高速增长。
中国经历了十年“超高速增长”,年均GDP同比增速达10.48%。
“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年均计划目标分别是8%、7%和7.5%,最终实际年均增速分别达8.6%、9.8%和11.2%,均较原先目标有一定超越。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8.5左右。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接近40万亿元,超过40多年保持全球“老二”
的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
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引领作用也更加突出。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2009年,世界总需求下降了0.6%,中国实现内需增长13%,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6个百分点。
据世行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但是总量指标依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我们在关注数量性指标的同时,更应期待质量型和效益型指标的增长。
从总体情况看,“十一五”期间凡涉及总量增长的预期指标都超额完成,涉及结构调整的许多指标则完成得很不理想,在反映结构进步的4个预期性指标中,除城市化率外,其他三个预期指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未达标。
在需求结构方面,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状况继续发展,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局面没有改变,产能过剩状况相当突出。
在产业结构方面,工业部门产值比例长期居高不下,服务业产值增长很不理想。
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整体进展仍然较慢,局部有恶化现象,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这些足以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仍未走出原有轨道,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内外需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收入和利益分配结构失衡不仅使资源错配,也是中国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的“库兹尼茨增长”的主因,因此,必须从这五大方面入手实现中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一是优化需求结构。
近十年“三驾马车”同比增速平均分别达20%、14%和21%,近两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达95%和55%。
在投资刺激政策退出和鼓励进口措施下,
投资与净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动力将减弱,目前已现端倪;消费启动则面临收入、社会保障、房价等一系列瓶颈。
客观上看,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已经下降,因此要摆脱过度依赖于外需的增长循环。
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中国经济增长必须从投资拉动型、出口拉动型转向消费拉动型,但这种转型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阵痛期。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
以均衡化为目标优化多元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强;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由慢变快,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均衡带动转变。
中国转型的最大的突破口就是要建立新的产业体系,要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引领产业持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取得大发展。
三是优化要素投入结构。
过去30年改革期间,劳动力优势是催生中国出口导向模式的主要原因,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和特定的经济制度导致产出分配趋于悬殊,衍生出高储蓄、低消费的结构特征。
1978年GDP中间储蓄率占38%,2007年的时候占到了51%。
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低劳动力成本、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形成。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危机和供给冲击的影响,依靠人口红利、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形成的所谓“投资成本洼地”效应,逐步减弱,“低要素成本”时代一去不返,这意味着中国过分依赖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持续了,中国需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由粗放型的斯密增长向熊彼特式的内涵增长转变。
四是优化收入与利益分配结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体现为国家财富的迅速积累,但是相比之下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却远远小于国家财富的增长速度,财富分配比例的失衡不仅成为经济结构失衡、内外需失衡的重要原因,也锁闭了中国经济成长阶段最重要的内需增长。
因此,必须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战略转变,“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富民优先发展的基本思路,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视为有机整体,不仅从再分配环节即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总体水平及其合理结构入手,还要扩展到初次分配环节包括“工资、保险、福利”三位一体的薪酬体系的改革;不仅要要调整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大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的政策力度,还要调整资本要素所得和劳动要素所得之间的比例关系,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收益分配制度。
五是积极调整能源结构。
目前中国还未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但从当前形势看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速度惊人。
近两年投资高增长成为环境保护的最大杀手。
目前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耗要增长0.8到1个百分点,即使广泛采用清洁能源,这一数字也很难低于0.5。
2009年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这客观上也会倒逼经济增速下降。
不论从外部压力还是内部需求来看,中国要改变“库兹涅兹增长”方式,必须把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发展新兴能源和清洁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突破口。
从历史经验看,每一次大的外部冲击,都会演化为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促动力,中国经济增长7%目标的确定意味着中国经济逐步摆脱了“增长主义”的束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的大转型。
中国经济的车轮以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高速行驶了十年,但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几十年保持10%的增长并不是一种常态,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关注的应该是GDP 的含金量是多少?肯尼迪曾经说过:“GDP可以衡量一切,但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是不同于经济增长的。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一般以GDP、GNP来表示。
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变、生态环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的变化和提升等,是高于经济增长的。
经济学上所讲的经济发展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国家适度调低增速预期,就是为了把各方面的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引导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避免单纯地追求增长速度的倾向。
当前我们的国家盈利模式正面临着深度转型的重大挑战,长期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全球化红利的势能都在衰减,主要依靠低成本刺激的出口超高速增长逐渐回归常态增长,以大量增加资源资金投入维持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
未来“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要在外部环境变数多、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生产要素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增长,还需付出很大努力。
为此,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设24项主要指标,包括12个预期性指标和12个约束性指标,助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经济结构、科技教育、资源环境、改善民生等方面,此外在效率指标方面,主要是选取了劳动生产率和单位资本产出和单位能源产值等指标,以及反映要素效率的地方适龄人口入学率指标,以期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通过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2011年是中国经济全面转型的元年,中国能否通过动力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对外经济结构等增长格局的调整和结构转换,顺利渡过转型的阵痛期,将是中国真正迈向经济发展更高阶段的关键。
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