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当归补血汤
补益剂之补血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补益剂之补血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补益剂之补血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补血剂补血剂,适用于血虚的病证。
血虚与心、肝、脾最为密切。
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等。
常用补血药如熟地、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根据病证的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适当地配伍活血祛瘀、补气、或理气之品组成方剂。
补血剂针对的血虚证。
补血分为直接补血、间接补血两类。
中医的补血,很多补血方剂从治法角度来说,围绕的是脾肾。
过去我提到过人体的生化系统,先天生化系统是肾,后天生化系统是脾肺。
脾,被认为后天之本,更重视。
用脾,往往概括肺,所以脾肾就成为先后天生化的很重要两个系统。
肝是调节系统,心是一种控制系统,总控制系统,血虚证一般分为心血不足,肝血不足,这两个比较突出。
心血不足当然可以心悸,血不涵养心体可以心悸征忡,不涵养心神可以精神恍惚,血虚也可以导致失眠、健忘。
肝血不足,一方面影响到月经方面问题,肝血不足,血海空虚,月经量少,延期,甚至于因虚致瘀,产生虚性的痛经,或者血瘀。
血虚之后,必然影响到肝升发,肝体阴用阳,甚至肝血不能上荣头面,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那肝血虚得很就表现了。
所以血虚分是分为心肝血虚,实际上真正的补血,直接补血有没有用补血药,补肝血,芍药入肝经,像熟地入肝肾,那可以直接补血。
但实际上直接用补血药补血,在临床上这种用法并不多。
用得最多的是间接补血。
第一个补气,益气生血用得很多。
不管是,比如补血都用归脾汤,都是补气占有很大的成份,我们说直接补血往往是以四物汤,当归、芍药、熟地、川芎合起来。
前三味都涉及到有直接的补血作用,都能入肝经。
所以体现的是补肝血。
直接补血,肝脏藏血,但真正四物汤我们后面讨论起来,养血是一方面作用,很重要的是养血调血,治疗血虚血滞的。
而除了益气补血以外,还要结合补肾,也是一个间接补血的,肾精肝血互相转化。
精血同源,肝肾同源,所以这又是治疗血虚证的一个方面。
?122.当归补血汤详解研讨
122.当归补血汤详解研讨122.当归补血汤详解研讨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
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当归补血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组成;北黄芪30克酒当归6克加减;1.血虚证而无阳浮发热者,黄芪之量宜减;2.气不摄血之出血证,可加仙鹤草、血余炭等以加强止血之力。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等属血虚阳浮证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妇人月经过多,以及疮疡久溃不愈等辨证属血虚气弱或气不摄血者。
[使用注意] 阴虚潮热者,慎用本方。
1.血虚发燥2.虚劳发热一、内科疾病l。
白细胞减少症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痹证.4。
足底痛二、妇科疾病 1。
子宫发育不良性闭经 2.子宫肌瘤3.更年期综合征三、其他 1.老年性皮肤瘙痒2.牙龈出血功用] 补气生血。
[主治] 血虚发热证。
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淡,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本方是为血虚发热证立法,临床运用时除肌热,口渴喜热饮,面红外,应以舌淡,脉大而虚,重按无力为使用要点。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异名] 黄芪当归汤(《兰室秘藏》卷上)、补血汤(《脉因症治》卷上)、芪归汤(《周慎斋遗书》卷五)、黄芪补血汤(《产科心法》下集)。
[组成] 黄芪一两(30g) 当归酒洗(6g)[用法] 上哎咀。
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 补气生血。
[主治] 血虚发热证。
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淡,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病机分析] 血为气之母,运载阳气以行全身,故《医原》说:“血能载气以行也”。
若劳倦内伤,阴血耗损,阳气无所依附,必致漂浮行散而无所归,《读医随笔》说:“所谓血藏气者,气之性情栗悍滑疾,行而不止,散而不聚者也。
当归补血汤方剂配方
当归补血汤方剂配方当归补血汤【方剂名】当归补血汤,元·《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一两(30克)、当归二钱(6克)。
【用法】上药研粗末,水煎服。
现临床常用饮片作汤剂煎服。
【功效】补气生血。
【主治】劳倦内伤,元气虚弱,肌热面赤,烦偈欲饮,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疮疡久溃不愈,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又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痹证、产后便秘、视网膜炎、血尿、咳喘等病症。
1.肾性贫血:在皮下给予rHu EPO 2 000U基础上配合当归补血汤口服(A组)治疗肾性贫血32例,与皮下给予rHu EPO3000 U(B组)治疗18例对照,疗程8周。
结果:两组治疗后Hb.HCT.RBC.PLT水平均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SBP、DBP上升程度明显小于B组;A组CRE.BUN 有所下降,而B组则有所上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2期)2.劝能性子宫出血:在性激素和人工周期法基础上配合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48例(试验组),与性激素和人工周期法治疗48例对照。
疗程7日。
结果:试验组痊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2.5%。
(《中国处方药》2014年第11期)3.糖尿病肾病:Meta系统评价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纳入文献5篇,包括356例。
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在进行同等常规治疗的条件下,辨证使用当归补血汤可以减少患者的空腹血糖(FBS)、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并提高治愈率等的变化情况。
(《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第10期)4.肝纤维化:在西药常规护肝治疗同时配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肝纤维化患者58例(研究组),与单纯西药常规护肝治疗58例对照。
疗程3个月。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LN、IVC和PCⅢ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降低,A/G升高。
【推荐】《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当归补血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君黄芪 , 芪归用量五比一 ,补气生血功独显,血虚发热用之宜。
组成:黄芪( 30 克)当归( 6克)。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
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本方可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
这是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汤代表了一种治法,一类治法,治疗这种血虚发热的,是Ⅰ类方。
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
当归补血汤它是一个代表方。
代表方,那就是代表一种学术思想。
这个这个方历来也把它叫做甘温除大热,所以也有把它叫做甘温除大热一个代表方,但是比较起来,补中益气汤是正式作为一种代表方的。
血虚为什么发热?了解这个机制,它在于这个方的一个构成,这个方的一种治法,那才能够理解。
血虚涉及到气血的一个相互关系,血虚到一定程度,慢性有些消耗性的、或者一次出血量较多的,造成了气血之间阴阳相互维系的关系,这个平衡被打破,在正常情况下,气要摄血,血要载气,“气为血帅”,是包括了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那血液能在脉道里边正常的运行,靠气的裹摄。
那血虚之后,一般这个方治疗的几类。
一类慢性病引起阴血消耗;或者产后失血;或者疮疡时间长,像脓水流漓这类,它引起阴血不足,阴血不足到一定时期,当然也有月经这种情况,像经血过多也可以,造成的血不载气,阳气浮越于体表,形成一个发热。
这个气血关系就有点像,汽车和司机的关系一样,汽车运行要靠司机开车,气要行血,而司机必须是坐在车上开,又使血要载气。
一旦血丧失了,阴血亏虚了,那就气无所附,这个出血,汽车翻出去了,司机也就没有地方坐了,由于浮越于外,所以像这类产生症状主要是一个发热,他有一种阴血消耗,或者阴血亏虚的一个病史。
从症状来看,古人说它证像白虎,有的说证同白虎。
就是说它表现出来的临床证候类似于白虎汤证,但不是白虎汤证。
探秘当归补血汤
探秘当归补血汤李茂昌弟子张晓兰张美莎整理(周六课程讲稿)当归补血汤组成:黄芪(五份)当归(一份)服法:煎汤。
组方:黄芪为君,当归为辅。
药性分析:黄芪甘温,当归辛温,整体甘温,以补为主。
气机运转:从拉动中焦上行至上焦而下至下焦,补气生血。
运用纲要:①补气(以中气,肺气为主②补血(补气生血)当归为血药润剂,自身化血,能补五脏之体,能辛散行气,调动气运而生血,加之黄芪补气生血行血。
③从中焦至上焦气血因虚不能举,呈不足之势,造成肺不布津,上不能下达,皆可用。
具体可见:气血不足,气虚为患。
①气虚发热。
(实则气虚致血虚为热或气机内停,虚郁化热,方用补中益气,当归补血汤)②胸中、手脚心热兼不能挺胸顺畅呼吸。
③气虚有汗,血虚津离之自汗。
④上焦无气,下焦胀满之大小便不利(当归用量需注意,能润能腻,用量配比必须精当。
)⑤补血先锋,适可而止,以防动风伤气耗血,先动后养。
⑥因虚(气血)致瘀,详参四诊。
注意:①详辨病机,灵活配比用量,不可拘泥,掌握气血生化之理便可。
②整体辛温,把握热度。
③气血同根,相生相化,补血补气,补气补血。
④守住病机,谨防误投。
(如胸中气机不利或小便不利,要详加考虑,原因很多,不可守拙。
)详解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汤由黄芪,当归两味药组成。
其两者比例为5:1,在用药过程中,不必执着于5:1而要取其义,根据气机和脉象灵活选择用量比例,但其要旨是黄芪要重于当归的用量。
煎服方法:煎服方法决定了整个方剂气机的走向,故方药的煎服方法尤为重要,在临床上,方子开出,必要嘱咐患者,是煎汤代水或直接煎汤,亦或是打粉冲服等。
不同的煎煮方法能让药物发挥不同的疗效,更影响药力的发挥和靶向治疗。
此方的煎煮方法为煎汤,时间控制在7至10分钟,君药为黄芪,目的是取其气,若黄芪经过久煎后,气机下沉,补气的功效便展现不出,故少煎,若取其味填补真阴时可久煎。
组方:黄芪为君,当归为臣,定要牢记。
一个方子就是一个小的国家,而其中的每味药相当于各级官员,君臣混乱不识,国家就乱了,群龙无首,何谈方子的功效。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气之补中益气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气之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组成:黄芪、甘草(炙)各1.5克、人参(去芦)0.9克、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0.6克、橘皮(不去白)0.6~0.9克、升麻0.6~0.9克、柴胡0.6~0.9克、白术0.9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为使。
综合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脱、下垂之证自复其位。
补中益气汤,既是常用方,又是代表方。
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
从病机来看,它脾虚气陷,这个概念是李东垣用升阳举陷治疗脾虚气陷,是他建立的。
当然后世的张景岳到张锡纯在他的基础上,都相应制定了一些方,像那个举元煎、升陷汤,一般都承认了补中益气汤是在治疗脾虚气陷上,是一个开创,在甘温除热法方面,治法上也是个开创奠基,这当中他建立的一个“阴火”的理论,很多人很重视在研究,但到现在没有统一。
所以学习这个方主要是从病机、治法的角度来理解它,临床的主治和这个方的组成,直到现在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比如“阴火”,李东垣的书里“阴火”说的很多,他几本书里到处说到阴火,用它来解释“气虚发热”,一共说了四十多个地方,阴火,肝火也有,胃火也有,肾火也有,他都叫阴火。
所以这个方讲的话,重点是在一个它的主治证候一个病机分析,主治、临床运用涉及到哪些方面?它治法里边,升阳举陷这种治法的特点和它运用方法。
主证,脾虚气陷证。
因为气的功能当中,五大功能,其中有固摄功能,气陷,本质上是一种不固摄,体表,表气不固,气不能固摄自汗,那和这种,比如说气机下陷以后形成那个泄泻,下陷我们升举,体表失固,我们固摄。
从力量上、从作用的特点上,实际上和气的五大功能中间一个固摄功能都有联系。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四物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四物汤四物补血基本方,营血虚滞急煎尝,熟地当归白芍芎,补血调经功效强。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组成: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
功用:补血和血,调经化瘀。
主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亏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下;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跌打损伤,腹内积有瘀血。
四物汤,是养血调经的一个基础方,能够养血调经。
从养血来讲,它的证候反映出的病机是血虚血滞。
血虚血滞是分开的,各自孤立的两个概念。
临床上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多,因虚致瘀了。
所以这个方不是说单纯补血,补血和血,它是补血和血、补血活血两者的结合。
所以从表现来看,它主要反映了心肝血虚,侧重在肝藏血不足,这是虚的方面了。
那肝血不能上荣于头面,头晕目眩,面色无华。
心悸失眠是肝血不足,不能涵养心神,有心血亏虚的表现。
心悸失眠,心悸,血不能涵养心体;失眠血不能涵养心神。
心体失养,心神失养的表现。
唇淡甲枯还是表现在血虚,或者肝血,肝主筋,其华在爪,失去肝血濡养,可以出现口唇淡或者前面说面色无华,都是血虚表现了,甲枯往往是血不养筋,舌象脉象也反映出一种血虚血滞的状况。
所以这个方主治当中围绕营血虚滞,这是一般的血虚见症。
妇科方面主要涉及到月经,所以说它是调经的基础方。
月经方面体现的一种血海空虚不足,冲任虚损,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那妇科方面如果说阴血不足,冲脉不充,就可以血海空虚,造成月经匮乏,月经量少,甚至于经血无源,造成闭经。
那这个冲任不固,造成胎动、下血、漏下。
所以血虚之后可以血滞,血滞,那瘀血可以导致出血。
血虚之后气必少也,也能反过来加重气虚不固。
所以这个是由于血虚之后可以继发引起的,血虚引起血滞,当然血行不利可以造成月经不调里面夹有血虚夹有血瘀的这种不调,以及不通则痛,偏虚证的这种痛经。
这是整个这个病机围绕的不管全身性的心肝血虚,或者妇科血海空虚,都是一种血虚兼血滞的表现。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
当归10g,黄芪60g.煎水饮.亦可将用量增加,煎成膏滋食.
源于《内外伤辨惑论》.本方重用黄芪,次为当归,意在补气而益血.用于失血后气血耗伤,或气虚血亏,体倦乏力,头昏.
归芪鸽肉汤:
当归20克、黄芪50克、淮山药20克、红枣20克。
将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加水及药物、调料共煮至鸽肉烂熟,吃肉饮汤。
有益气血、补虚损之功效,适用于病后或产后身体虚弱、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食欲不佳以及贫血、神经官能症和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状。
黄芪3至5片,红枣3粒.作法:三种材料分别泡水片刻,洗净.然后放到砂锅里,倒入适量的水,开火煮开.煮开后关火,不要开锅盖,焖15分钟就可以了.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2剂,不拘时.宜忌:由感冒引起的多汗症不适用.效果分析:黄豆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及蛋白质;红枣能生津调节内分泌,促进第二性征发育;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油脂.功能主治:黄芪: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肝,托毒生肌.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脱肛,子宫下垂,吐血,便血,崩漏,自汗,盗汗,水肿,血痹,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以及一切气虚血亏之证.炙黄芪: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功效当然是不小的,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等等. 而且这黄芪红枣茶的色调是可想而知的:芪黄,枣红,汤色浅褐.香气也不一般,芪香和枣香默契得相当高妙.。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卷中:当归补血汤别名黄耆当归汤(《兰室秘藏》卷上)、补血汤(《脉因证治》卷二)、当归黄耆汤(《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引《袖珍方》)、耆归汤(《慎斋遗书》卷五)、黄耆补血汤(《产科心法》)。
处方黄耆30克当归(酒洗)6克制法上二味,哎咀。
药理作用1.促进蛋白质合成《中成药研究》1986(7):44,体外培养肝细胞内加当归补血汤后,(5-H3)尿嘧啶核苷掺入增强,细胞内核仁RNA在G1期的合成率提高,细胞增生活跃,RNA合成率高。
证明能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对恢复肝功能有临床意义。
2.保护肝脏《中医药信息》1986(1):32,通过当归补血汤对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大鼠肝损伤的实验观察,证明本方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3.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新医药学杂志》1979(3):56,本方对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
功能主治补气生血。
主劳伤血虚,产后血脱,疮疡溃后脓血过多,外伤大出血等,阴血亏虚,发热烦躁,口渴引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者。
现用于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病属血虚气弱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备注方中重用黄耆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配以当归养血和营,则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虚热自退。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原机启微》卷下:当归补血汤处方当归熟地黄各1.8克川芎牛膝白芍药炙草白术防风各1.5克生地天门冬各1.2克功能主治主失血过多,睛珠疼痛,不能视物,羞明酸涩,眼睫无力,眉骨、太阳俱酸痛。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恶心不进饮食,加生姜。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万病回春》卷五:当归补血汤处方当归香附(酒炒)生地黄川芎白芍黄芩(酒炒)各3克防风柴胡蔓荆子各1.5克荆芥藁本各1.2克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主血虚受风之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金匮翼》卷三:当归补血汤处方黄耆1两,当归2钱,生地黄5钱,生草1钱。
名医论方二十三、补血剂:当归补血汤方论
名医论方二十三、补血剂:当归补血汤方论明·吴昆:男、女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脉来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者,此方主之。
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
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
此证纯象伤寒家白虎汤之证,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可辨尔。
《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
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
《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
(《医方考》) 清·张璐:气虚则身寒,血虚则身热,故用当归调血为主。
然方中反以黄芪五倍当归者,以血之肇始本乎营卫也。
每见血虚发热,服发散之药则热转剧,得此则泱然自汗而热除者,以营卫和则热解,热解则水谷之津液,皆化为精血矣。
(《伤寒绪论》)清·汪昂:此足太阴、厥阴药也。
当归气味俱厚,为阴中之阴,故能滋阴养血。
黄芪乃补气之药,何以五倍于当归而又云补血汤乎?盖有形之血,生于无形这气,又有当归为引,则从之而生血矣。
经曰阳生则阴长,此其义耳。
庵曰:病本于劳役,不独伤血,而亦伤气,故以二药兼补之也。
(《医方集解》)清·汪绂:此方君以黄芪。
黄芪,胃气之主药,胃气盛而后脾血滋,然亦必当归滋之,而后血乃日盛,为之媒也。
血生于脾,此方补脾胃以滋之,是为补生血之本。
犹四君子为补生气之本,与四物汤之为补肝者,又有不同。
(《医林纂要探源》)清·陈念祖:凡轻清之药皆属气分,某之药皆补。
黄芪质轻而味微甘,故略能补益,《神农本草经》以为主治大风,可知其性矣。
此方主以当归之益血,倍用黄芪之轻清走表者为导,俾血虚发热,郁于皮毛而不解者,仍从微汗泄之。
故症象白虎,不再剂而热即如失也。
(《时方歌括》)清·唐宗海:此方以气统血,气行则血行,外充皮肤,则盗汗、身热自除;内摄脾元,则下血、崩漏能止。
(《血证论》)清·张秉成:凡病有真假,脉亦有真假。
【优秀文档】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
当归我们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一味中药,但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能够经常接触到,就算我们接触到但是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可能也不太清楚它的作用是什么。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当归补血汤是一类中成药,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当归补血汤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当归补血汤是金元时代李东垣所创造的益气补血方剂,由黄芪和当归两味药以5∶1比分组成的,具有益气生血功效,多用于治劳倦内伤,气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证。
【出处】《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
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本方可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
)
【用法】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禁忌】阴虚发热证忌用。
【方解】本方证为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阳气浮越所致。
血虚气弱,阴不维阳,故肌热面赤、烦渴引饮,此种烦渴,常时烦时止,渴喜热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血虚气弱,阳气浮越之象,是血虚发热的辨证关键。
治宜补气生血,使气旺血生,虚热自止。
方中重用黄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欲浮越散亡,此时,恐一时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此其一;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此其二。
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补血)——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感论》)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补血)——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感论》)一、组成黄芪一两(30克)、当归二钱,酒洗(6克)。
二、用法㕮咀都作一服,煎至一盏,去温服,空心食前(现代用法:一剂煎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
三、歌括当归补血重黄芪,甘温除热法颇奇;芪取十份归二份,阳生阴长理奥秘。
四、功用补气生血。
五、主治劳倦内伤,气弱血虚,阳浮外越。
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以及妇人经行、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六、方解本方证是由劳倦内伤,元气不足,影响阴血亦亏,浮阳外越。
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
故用补气生血之剂。
由于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裕生血之源;更用当归益血和营,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
吴鹤皋说:“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也就是本方用治本证的理论依据。
至于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者,取其益气养血而退热。
疮疡久溃不愈,用本方以补气养血,有利于生肌收口。
本方证所表现的征象,颇近似于白虎汤证之脉洪大,渴思饮,发热,面赤,心烦,但仔细诊察,又与白虎汤证有严格区别。
白虎证脉洪大而实满,大渴而喜冷饮,身大热而大汗出,所谓白虎证之“四大”俱备,是其证侯特点。
至于当归补血证,脉虽洪大而虚软,口渴而喜温饮,身虽热而温不甚高,无大汗出。
因此,使用本方,对发热辨证必须分清阳明热盛和气弱血虚,阳浮外越的两个方面。
若是辨证不明,用方不仅无效,相反有“虚虚”、“实实”之弊。
七、文献摘录(方论)吴鹤皋:“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
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诸症生焉。
此证纯象白虎,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辨耳。
《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
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
今黄芪多数倍而云补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
《内经》云:‘阳生阴长’,是之谓耳。
”(《名医方论》)。
李东垣效方集锦——当归补血汤
李东垣效方集锦——当归补血汤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汤头歌诀方歌】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更有芪防同白术别名止汗玉屏风【组成】黄芪一两(30~50g),当归酒洗,二钱(6~10g)。
【用法】上咬咀,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
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
【方义分析】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肺脾元气而善能固护肌表,正如张秉成所云“盖此时阳气已去里而越表,恐一时固里不及,不得不从卫外以挽留之”,且大补肺脾之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臣以当归,养血和营,二药相伍,一气一血,一阴一阳,而以五倍量之黄芪为主,补正气而摄浮阳,使气旺血生,阳生阴长,虚热自除。
至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头痛,属血虚发热者,用此方益气补血,其证自解。
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亦为气血不足,用本方补养气血,托疮生肌,疮自收口愈合。
李东垣特别指出“血虚发热,证象白虎”。
二者一虚一实,不可不辨。
白虎汤证为外感热病之阳热实证,其身大热面赤,必伴有恶热,且脉洪大有力,大渴而喜冷饮;当归补血汤证为内伤痨损之虚热证,虽亦身热面赤,但不恶热,脉虽洪大而按之无力,其口渴而喜热饮。
《内外伤辨惑论》更强调“惟脉不长实有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
本方与补中益气汤均治虚热,补中益气汤证为中气下陷,阴火上乘之气虚发热;本方证为血虚气无所依,虚阳浮越之血虚发热,二者皆可见身热口渴,脉虚大无力,但气虚发热者,尚可见恶寒、面白、自汗,且气短乏力为甚。
【临床运用】①本方为治血虚发热之主方,临症以肌热面红,渴喜热饮,脉大而虚为证治要点。
阴虚发热及热病发热均当忌用。
②妇女经期失血过多,或产后血虚,而受外邪之发热头痛,宜加芥穗或葱白、豆豉或生姜、大枣等兼以疏风祛邪。
③常用于各种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放化疗骨髓抑制、缺血性脑病、子宫发育不良性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证属血虚气弱者。
中医药同名方学习资料:当归汤116方
制法: 上切。
功效: 小儿吐(口见??)。
用法: 用水2升,煮8合,温服半合,日3次。
24 来源: 《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婴孺方》。
组成: 当归1两,桂心1两,甘草(炙)1两,黄芩 1两,芍药1两,人参1两,干姜1两,大黄3 两。
用法: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 温服。
6 来源: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组成: 当归(切,焙)2两半,甘草(炙,锉)1 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 风肿。
用法: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 服,空心、午时、夜卧各1次
7
来源: 《千金》卷十三。
组成: 当归5分,茯苓5分,黄耆4分,紫菀4分, 高良姜6分,干姜6分,肉苁蓉3分,鹿茸3 分,桂心3分,昆布3分,橘皮3分,甘草2 两,桃仁100个,地骨皮1升,法曲1升,大 麦糵1升,乌头1两,大枣40个。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效: 风冷留著,腰膝疼痛。
用法: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差1枣大 (切),煎至8分,去滓温服。
12
来源: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组成: 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干姜 (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 (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两,木香1 两,桂(去粗皮)1两,桔梗(炒)1两, 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
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组成: 当归8两,甘草8两,芍药12分,茯苓12 分,桂心12分。
功效: 月水腹痛。
用法: 以水6升,煮取2升,绞去滓。分3次温服, 每服相去如人行6-7里。
注意: 忌生冷、海藻。
28 来源: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按:看病治疗最后都要归结到方药上,理法分析的再正确,方选的不对,药用的不准,最后病人的治疗效果一定是不理想的。
所以对方药的研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由于学生大都是从方剂教材上学来的方子,其讲得都是一般性内容,很少有深刻的认识,同时又无师传授,所以要掌握好,掌握准方药的内涵和方征是有一定的团难。
好在现代媒体的发达,我们可以大范围的搜集到名医的用方经验,为此,我愿为青年学子做这个工作,根据自已的临床经验,选录一部分名医谈运用方子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当归补血汤的应用--------王正宇王先生曾长期担任中药方剂学教学工作。
由于他知识广博,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对方义的分析十分精确,在临床实践中,又能灵活运用,从而使许多传统的方药临床上的作用得到发挥,比如王先生在研究和应用当归补血汤方面就有突出的创见。
当归补血汤初见于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伤寒胃气论》中。
原方组成是:黄芪30克当归(酒洗)6克。
李氏用此方主要治疗内伤不足,阳气外越而发热之证。
王先生参考了大量前人使用此方的经验,对此方的组合作了精确的分析。
他在《漫谈当归补血汤》一文中说:“方中黄芪一两,当归二钱,其分量的比例是5:1,很明显是黄芪居主要地位,而当归为辅助之品,但何以不名黄芪补血汤而反名之为当归补血汤呢?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宅’,气虚则血气无所摄,血虚则气无所依,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若由于劳倦内伤,营血亏损或外伤失血等因,使气血失去了相互依存的相互关系,以致阴不维阳,血虚气无所依,阳气浮越于外,遂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血虚阳浮的假热证。
详细分析脉证病机,此证已不是单纯的血虚证其主要矛盾在因血虚导致阳浮。
……故应抓住主要矛盾,将补气固表作为重点,使气固表充,阳气不再浮越,则一系列假热症象自除,且脾肺元气固充,生血之源得资,则血亦随之而生。
故方用黄芪甘温为主,大补脾肺之气,辅以当归甘辛苦温益血和营,两药相配意在扶阳存阴,补气生血,气壮血旺则阴平阳秘,诸证自去。
2024年浅谈当归补血汤的补气作用
2024年浅谈当归补血汤的补气作用当归补血汤作为中医药的经典方剂,在补气养血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方以当归和黄芪为主要成分,经过合理的配伍,可以发挥出多种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探讨当归补血汤的补气作用。
一、促进气血生成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当归补血汤中的当归和黄芪均具有促进气血生成的作用。
当归能够活血补血,黄芪则能益气固表,两者合用,可以在补气的同时,促进血液的生成和循环,从而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
二、调和气血关系气血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气血不足或者气血失调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当归补血汤中的药物成分可以调和气血关系,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当归能够活血化瘀,而黄芪则可以提升气血的运行能力,两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气血的和谐。
三、增强脏腑功能脏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们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当归补血汤可以通过补气养血的作用,增强脏腑的功能。
例如,它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还可以增强心肺的功能,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力。
四、改善气血不足症状气血不足是中医常见的证候,表现为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
当归补血汤正是针对这一证候而设计的方剂,它可以显著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使患者恢复健康的气色和活力。
五、促进红细胞生成红细胞是血液中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要细胞。
当归补血汤中的当归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阿魏酸等,这些成分可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分化,从而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六、增强免疫功能免疫功能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
当归补血汤中的黄芪富含多糖、黄酮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七、改善微循环微循环是指微小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它对于维持组织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
当归补血汤中的药物成分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质,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组成】黄芪一两(30g)当归酒炙,二钱(6g)【用法】上父咀,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生血。
【药理作用】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自由基、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骨髓造血机能等作用。
【中医证】气血虚发热证。
肌热面红,烦渴欲饮,气短乏力,舌淡苔薄,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或女子经期气血虚者,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西医病】内分泌失调、过敏性紫癜、缺铁性贫血、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气血虚发热证者。
【方证分析】本方所治之证乃气虚不能生血,血虚不能化气所致。
血虚不能涵气,气浮越于上,则肌热面赤;血虚者阴津不足,则烦渴欲饮;气虚不能温养,则气短乏力;气血虚弱,不能温养肌肉脉络,则疮疡溃后,久而不愈;舌淡,苔薄,脉洪大而虚,皆为气血虚弱之征。
治当补气生血。
方中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益气固表,为君药。
当归养血和营,活血通经,为臣药。
二药相互为用,以奏补气生血之效。
讨论:当归补血汤治疗证型,有人称为血虚发热证,有人称为气血虚发热证。
根据方中黄芪用量是当归的5倍,黄芪功用以补气为主,当归功用以补血为主,再根据用量,功用当以益气为主,兼以补血,治疗证型应以气血虚发热证为妥。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气血虚发热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肌热面红,气短乏力,舌淡苔薄,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血虚甚者,加熟地黄、白芍,以滋补阴血;若气虚甚者,加人参、白术,以健脾益气等。
3.注意事项:湿热内蕴者慎用本方。
【附方】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当归三两(9g),生姜五两(15g),羊肉一斤(48g)。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功用:温肝养血,散寒止痛。
主治:肝血虚寒疝证。
腹痛,或胁痛,或拘急疼痛,手足不温,或麻木不仁,疼痛因受凉加重,指甲不荣,舌淡,苔薄,脉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 补气生血功独显,血虚发热用之宜。
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
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本方可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
这是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汤代表了一种治法,一类治法,治疗这种血虚发热的,是Ⅰ类方。
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
当归补血汤它是一个代表方。
代表方,那就是代表一种学术思想。
这个这个方历来也把它叫做甘温除大热,所以也有把它叫做甘温除大热一个代表方,但是比较起来,补中益气汤是正式作为一种代表方的。
血虚为什么发热?了解这个机制,它在于这个方的一个构成,这个方的一种治法,那才能够理解。
血虚涉及到气血的一个相互关系,血虚到一定程度,慢性有些消耗性的、或者一次出血量较多的,造成了气血之间阴阳相互维系的关系,这个平衡被打破,在正常情况下,气要摄血,
血要载气,“气为血帅”,是包括了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那血液能在脉道里边正常的运行,靠气的裹摄。
那血虚之后,一般这个方治疗的几类。
一类慢性病引起阴血消耗;或者产后失血;或者疮疡时间长,像脓水流漓这类,它引起阴血不足,阴血不足到一定时期,当然也有月经这种情况,像经血过多也可以,造成的血不载气,阳气浮越于体表,形成一个发热。
这个气血关系就有点像,汽车和司机的关系一样,汽车运行要靠司机开车,气要行血,而司机必须是坐在车上开,又使血要载气。
一旦血丧失了,阴血亏虚了,那就气无所附,这个出血,汽车翻出去了,司机也就没有地方坐了,由于浮越于外,所以像这类产生症状主要是一个发热,他有一种阴血消耗,或者阴血亏虚的一个病史。
从症状来看,古人说它证像白虎,有的说证同白虎。
就是说它表现出来的临床证候类似于白虎汤证,但不是白虎汤证。
它可以有发热,甚至有的还很高,可以有出汗,阳气外浮,可以有发热、出汗,可以有口渴,但这种口渴,一般是喜欢喝温热的。
脉,作为白虎证的脉洪大;那当归补血证这种血虚阳浮的发热,脉按之无力的,洪大而虚,按之无力。
从现象上看,类似于白虎证。
从本质和四诊的体查,它有很大区别。
这个方里边重用黄芪,首先血虚证,它有血虚失去濡养这种基本病机,跟当归补血汤证病机不同的。
当归补血汤证病机,它是血虚以
后,血不载气。
血失濡养和血不载气在病机上是两个概念,它主要倾向这个方面。
那这个方面我们在补充阴血,像当归补血,黄芪固摄浮阳,而且它也能摄血,也能生血,所以黄芪在这个方里作用,它既能补气生血,又能补气摄血,因为它有出血,同时它是固摄浮阳,所以要用它的固摄力量,因此用量较大。
原方五倍于当归,它用黄芪多的主要目的是固摄浮阳,同时还有益气摄血这个作用,并不单是生血。
这是血虚证为什么重用黄芪原因。
至于补气在这个方用黄芪不用人参的意思,本身是用黄芪在这里不仅仅补气,固摄,这种固摄力量来讲,黄芪是很突出的。
所以从历来用黄芪,它除了补气固摄,过去还认为有活血作用,包括像黄芪桂枝五物汤这类治血痹,很多利用它活血方面作用。
像外科的专科方书《刘涓子鬼遗方》里边十多个地方都用黄芪,一共用一百几十个方,用的比例就很高,用在外科疮疡这些里头,除了补气,托里排脓,它很多涉及到一个畅通血脉的问题。
所以在这个方里,它是双向的,既能固摄,又能整个方和当归同配以后,它可以补而不滞。
当然有的说这个方,黄芪偏温,甘温,温燥,在临床使用当中,当然光这两味药,实际我们用还有个配伍,制它的一定的温燥。
因为它用量大了以后,容易助热,就像那个十全大补里面配,这类如果吃久了,它会助热。
这个方在临床使用,这种退这个虚热,有时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张方李东垣的,在血虚阳浮当中,通过大剂量的补气固摄扶阳,也是一种在甘温除热前提下一种创造,所以这个方病机是血虚阳浮。
主症来讲,发热是它的一个主症,发热是个主症。
证像白虎,类似于白虎的意思。
它的发热特点一般来说没有白虎汤高,应该是没有白虎汤证那么高。
口渴来说,不喜冷饮,口渴喝水量不多,咽干口燥,喝水量不多。
脉象:看起来脉大,按之乏力,有这个特点。
所以从病机自血虚以后,阴不能维阳,阳无所附,阳气浮越于体表造成的。
这个方临床上用于像中医外科痈疡肿毒,特别是在化脓时间长,脓水流漓,这时候发生的热,虽不高,但是有很多带有血虚阳浮的这种特点。
这个表是白虎汤证与当归补血汤证的一种比较,这个当归补血汤证,有的是有汗,有的是无汗,阳气浮越于表,不能固摄,加上热势,这种虚热热势蒸迫,临床可以有汗的,可以有汗。
发热,一方面劳倦内伤,慢性消耗,这种无形消耗可以引起,历来也包括这种无形的消耗,劳倦内伤,引起阴血不足;一类急性大出血,气无所附,可以导致阳气外越,造成发热。
这是具体的像脉洪大,脉虚,按之无力,产生的一个机理。
所以这里多数伴有汗出,在阳气外浮,机表失固以后,津液外泄造成。
这个方里的黄芪的作用,历来看法,除了固摄浮阳之外,益气摄血,益气生血,但是主要的是固摄浮阳。
如果用来益气生血的话,用
不了那么大的量。
这两味药如果作为益气生血出发的话,和当归在一起,那一般认为应该当归作为君药。
它这个失血用补气方法来是强调,仍然强调固摄,“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从这个角度它也有摄血的作用,益气可以摄血。
这是黄芪的作用。
这个方用量特点,原著要求是黄芪比当归,五比一。
在一些补血的方里,黄芪也可以大于当归,但是大的要少一些。
当然有很多方里,当归和黄芪用量,在它常用量当中都是中等用量,用来补血。
因为整个黄芪、当归习惯用量,当归是自身用量范围比较小,当归在临床上,像我们一般作为臣药、佐药这些都是六克以内,所以用量当归是不宜过大的。
在辨证要点,肌热。
肌热就是说发热,但不强调这个热非常高。
口渴喜温饮,面赤。
面赤这一点遇到的病例很突出,面赤。
脉大而虚,重按无力。
脉可以洪大,重按起来偏虚,无力的。
因为这类血虚阳浮,妇女经期月经过多,或者产后兼一些外感的发热,头痛,产后本来有血虚,兼外感,那两个因素结合,那更加容易形成头痛发热了。
还可以加一些疏散,比较温和,疏散表邪的。
在外科疮疡久溃不愈,难以收口,气血两虚又有余毒的,那这个时候加一些清热解毒的,这时候的黄芪不仅可以治疗这类发热,而且它还有帮助生肌的作用,可以有托毒排脓的作用。
在遇到出血,在用它来益
气摄血的时候,还可以加一些收涩的药,龙骨、山茱萸、阿胶这类善于止血的药。
这种虚热要和阴虚发热,在发热的一些特点、脉象、兼挟证这些方面进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