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也日益重要。

一方面,教师社会服务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教师的社会服务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知识、技术和服务。

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逐渐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教师在专业领域以外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培训、技术咨询、社会调查、公益义工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服务学生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1.专业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其进行社会服务的基础,只有在自身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得到有效的运用和提升,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服务的任务。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建设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学科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在社会服务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团队沟通能力:高职院校教师要与其他机构和组织合作,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服务活动,因此,教师团队沟通能力的提升也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团队必须具有协调性、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有效地推进社会服务项目。

3.领导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也需发挥领导作用,带领学生和同行完成社会服务任务。

通过领导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队伍,规划活动,管理资源,达成预期目标。

4.学科交叉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有跨学科的能力,以便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社会服务活动中。

不仅仅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当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应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与其他机构或行业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服务问题。

5.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也需要建立在深刻的社会责任感上,尤其在公益义工服务领域。

只有树立社会责任感,才能促进教师更好地服务社会。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教育,培养爱心和公益精神,让教师与学生一同深刻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已经成为教师培训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和工作任务。

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分析与实践分析论文

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分析与实践分析论文

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分析与实践分析论文•相关推荐关于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分析与实践分析论文一、社会功能分析在本文开篇之处已在供应链成本控制的视角下,提出了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

其表明,社会功能应建立在释放正外部性的基础之上。

那么如何在分析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呢。

笔者认为,仍须围绕着成本控制的目标、手段、结果是什么等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供应链成本控制的目标从产业经济学视角来考察供应链形成的必然条件,其实则在于因产业内组织间的技术关联性使然,而推动了它们相互间的联合。

企业间联合的基础是因为技术,而技术流的不可分性也导致了仅就企业自身实施成本控制,将无法保证纵向一体化的整体成本最优。

这就意味着此处的目标应界定为:以整体成本最优的差异化成本控制。

而这种建立在释放正外部性基础上的会计服务目标,便成为社会功能分析结论之一。

(二)供应链成本控制的手段供应链成本控制手段也可以理解为成本控制措施,严格来讲这属于工程学的范畴。

然而,与成本控制的实体形式相对应的便是,会计服务所提供的资金监管活动。

具体而言,“资金监管”同“成本控制”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即前者的对象是处于价值层面的资本(资金);后者的对象则是处于实物层面的资本(资产)。

由此可见,目标管理下的供应链成本控制手段,将通过资金监管活动来体现出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

(三)供应链成本控制的结果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应突出其中的正外部性,这是上文已经提出的观点。

因此,会计服务在供应链成本控制的结果上,也应在短板原理的驱使下有的放矢的开展资金监管活动,进而实现整体成本控制最优。

当然,能否实现这一结果不仅需要供应链内部评价机制的评判,更需要市场机制利用竞争原则来考核。

以上三个方面通过引入“供应链成本控制”这一中介,对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

然而,若要将其推向实践领域,还需要继续探讨它的实践基础。

二、社会功能的实践基础认识何谓社会功能的实践基础呢。

笔者认为,其体现为会计服务的中观和微观两大环境因素。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变得愈发重要。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现状分析以及提升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高职院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也会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有利于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高职院校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以增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对于学校、学生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对社会服务的理解还比较狭隘,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和科研,对社会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缺乏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不足以及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无法有效地发挥教师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总体上来说,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与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

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促使教师更加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生的综合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使教师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相关的奖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树立学术榜样和先进典型。

学校还可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社会服务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工作的要求。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且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一定
的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

以下是对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进行分析
和探讨。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

教师应具备与社会服务
相关的学科知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教
师更好地理解并满足学生和社会的服务需求。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
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应该具备以学生为
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具备正确的教
育理念,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社会服务,并且引领学生通过社会服务去实践自己
的知识和能力。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

教师通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可以积累实践经验和提升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

实践经验不仅能够
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社会的需求,还能够提高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
教师应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并将实践经验与教学相结合,促进自身的发展。

高职院校也应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发展提供支持。

学校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引导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校还可以建立社会服务专业团队,组织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促进教师社会
服务能力的共同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力量,其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能够主动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既有利于更好地评估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对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 研究目的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深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探讨影响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个人素质、机构支持、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职业发展和社会价值实现。

4.通过案例分析具体案例,展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路径和经验。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可以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参考,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

1.3 研究意义教师是高职院校中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的社会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研究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主要以教学为主,他们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究作者:徐奕静柯甜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12期徐奕静柯甜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我国在高职教育中倡导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计划,在社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过程中,高职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效果,以专业为中心为社会服务带来了较大的改变和促动。

本文将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社会服务现状问题与依据“双高”建设背景提升服务能力的具体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双高建设;会计专业;社会服务前言会计专业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教育专业之一,主要以经济业务核算、财产清查、财务处理程序等多方面内容作为主要教育内容。

在现代教育工作中,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工作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改善传统教育体系中的弊端问题,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结合“双高”建设背景,创设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体系,从而帮助学生在完善的学习模式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达到较强的学习效果。

一、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社会服务现状及问题高职教育工作主要目标为培养着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以社会服务为核心思想,引导学生将社会服务作为主要学习方向,结合学科内容和具体知识,将专业能力运用至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一定的促动作用。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高职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善,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高职教育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要环节,但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导致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无法提升的主要成因。

首先,部分高职教育工作中存在教育理念比较滞后的问题,未能跟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时调整服务性。

教师的授课方向和教学目标依然延续着传统教学形式进行发展,常常忽略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和进步[1]。

其次,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出现服务水平与服务意识较弱的问题,这是导致学生虽然专业能力较强,但是在实践工作中却无法将其完善地运用,进而导致出现服务水平较弱的问题。

另外,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这是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科学实践的主要成因。

会计专业教师工作感言

会计专业教师工作感言

一、教师职业的伟大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重任。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我深感自己的使命光荣而神圣。

在课堂上,我不仅传授会计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1.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会计知识。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成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才。

2.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我深知知识并非万能,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举办各类课外活动、社团组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自己,提升综合素质。

3. 肩负起社会责任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我深感自己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会计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国家政策、经济发展趋势,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师工作的艰辛教师职业虽然伟大,但同样充满艰辛。

在教学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1. 持续学习,提升自我会计专业发展迅速,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我深知自己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培训课程,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耐心辅导,关爱学生会计专业课程较为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耐心辅导,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在课堂上,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课后,我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承受压力,勇于担当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面临来自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概况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概况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概况近四年来,经贸与管理系认真贯彻落实学院“稳定规模,强化管理,科学评估,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发展思路,明确系部工作指导思想,即:以创优秀系部为目标,以夯实日常管理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实习就业为落脚点,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结合,全面推进系部各项工作。

全系教职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系部被授予湘潭市首届学习型组织创建杰出奖,获得湘潭市会计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系团总支被授予湘潭市“五四”红旗团组织;系党支部被授予湘潭市“先进党支部”。

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的学院绩效考核中,系部以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工作综合得分第一的成绩获系部工作“先进单位”和“一等单位”称号。

系部各项成绩的取得也体现了本专业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社会服务能力,表现如下:一、教学质量评价1.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严格为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本专业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保障与评价体系,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制定合理的教学要求标准,并对教学工作进展与教学效果进行绩效考核,规范教学工作。

另外,通过“四评”,即学生测评、教师测评、领导测评、督导测评手段监控教学,有计划地提高教学质量。

2.教与学奖惩制度完善为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本专业制定了一系列教与学的奖惩制度,建立和完善了《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系部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经贸与管理系教师考核实施办法》、《经贸与管理系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经贸与管理系教学常规管理条例》、《经贸与管理系2005年-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经贸与管理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经贸与管理系青年教师培养与指导细则》、《经贸与管理系2005年-2010年教材建设规划和措施》、《经贸与管理系专业实习规定》、《经贸与管理系毕业实习管理条例》、《经贸与管理系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评审答辩工作安排》等工作制度,以奖勤罚懒,形成激励,提高教学评价满意度。

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分析与实践

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分析与实践

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分析与实践会计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服务产业,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会计服务的需求,会计服务业必须不断适应市场、适应社会,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会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出发,对于会计服务的社会功效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实践和提升会计服务的社会功效。

1. 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会计服务的社会功能是指会计服务对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经济稳定发展会计服务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资产评估等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

同时,会计服务在税收、审计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2 企业规范经营通过会计服务,企业可以更好的了解自身财务状况,及时纠偏,规范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

同时,会计服务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财务监管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1.3 社会公正和公平会计服务在税收征收、社会保障、财产评估、资产抵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保障社会公正和公平。

比如,会计师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审核,确保企业合法纳税,推动税收公正和合理征收。

1.4 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会计服务可以为企业、投资者、民众等各个利益相关者提供权益保护。

比如,会计师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财务咨询服务,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2. 会计服务的实践为了更好的实现会计服务的社会功效,会计服务业必须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以下是几个实践方法:2.1 提升会计师专业技能会计师作为会计服务行业的核心人才,其专业技能水平是保障会计服务社会功效实现的基础。

因此,会计服务机构应该加强对于会计师的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提高会计师服务质量。

2.2 推进信息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动着会计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会计服务机构应该加大对于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3 完善会计服务标准和规范完备的标准和规范,是保障会计服务工作质量和实现社会功效的保障。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及其有效培养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及其有效培养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及其有效培养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转型也在不断深化,对高校教师的能力及水平要求在不断提高,在高校教育系统之外,具备高水平服务社会能力的高校教师成为地方高校教师的发展方向。

培养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对提高高校学生素质水平和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培养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对推进高校教育转型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探讨有效培养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

标签:社会服务能力;高校教师;培养一、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现状分析当下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转型过程中,教师社会服务职能也在转型,教师在专业能力和社会职责上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逐渐增加,从社会服务意识、技术开发服务能力、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能力、企业发展咨询服务能力、项目承接与联合创业能力几个方面综合考量高校教师,现阶段地方高校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尚有不完善的地方,教师自身因素对能力培养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教师职责要求教师具备服务社会意识和能力,在科研贡献上为地方社会教育发展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

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观念方面存在偏差,在政府主导的高校教育体系下,政府政策不到位,考评机制错位。

现代教育中,一些人普遍认同传统的教书育人方式,现代高校教育中对教师学术科研能力的重视不断深化,但对培养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方面缺乏正确引导。

一些高校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服务社会意识并不强。

高校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教师在实践交流中深入企业调研,对社会人才培养工作及时做出调整,这是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其实质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

地方高校自主开展社会服务的机制不断完善,但针对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要求和观念培养不断完善,导致教师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下降,这在地方高校中比较常见。

近年来,高校对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视更甚于對教学能力及水平的评定,在收入分配、职称评定上,只量化考核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对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的评定却明显缺失。

会计类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会计类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当前,正值“十四五”重大改革发展阶段,国家和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布局,也启示着高校进行新一轮的办学机制改革。

专业群建设是打造“双高计划”高职教育品牌的重中之重,会计专业群建设作为“新商科”建设的关键部分,有必要跟随实践教学的脚步,一步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如何把握时代变化的风向标,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的迷局,如何更好地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和效益,是高职院校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

一、社会服务与专业群建设(一)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从定义上看,是一种高校采取各种方式、发挥自身特长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社会活动。

从社会视角看,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最终是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高等院校应积极承担服务社会的功能和角色,充分发扬优势所在,直接或间接参与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活动中,维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从高校视角看,社会服务也是高职院校培育师资力量、推广校园品牌、提高办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可使学校得到社会多方面的支持,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从而利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社会服务能力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一个“对外窗口”,更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学术理念、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开放包容的制度环境。

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除社会服务外,还包括培育人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

追根究底,培育人才是高等院校的办学核心,是其他三个方面紧紧围绕的中心点。

而社会服务既是培育人才的基本实现途径,也是高校基本职能在社会层面上的存续和延展。

人才培养的红利,最终还要落实到社会中去,而科学技术的探索开发、文化产品的推陈出新,也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实际应用需求。

作为各项职能的落脚点,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值得更多关注与投入。

目前,国家各项教育改革措施纷纷出台,颁布具体方案,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明确定位,即“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支持高职院校转变办学思想、改进办学体制,以应对经济结构转型对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会计服务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会计服务示

作者简 介 : 葛新旗 ( 1 9 8 1 一) , 男, 河南 南阳人 , 讲师, 硕士 , 主要从 事会计 、 高职教 育研 究。
1 7
河 南 科 技 学 院 学报


国 内外 高职 院 校会 计 专 业社 会 服务
施 情况 看 , 确实 为 园 区及 周 边 地 区 提 供 了很 好 的社
其 自身 的职教 性 和区域 性特 点决 定 了高职 院校 开展 校 的学术 发展 。
整合高职院校会 计专业的资源优势 , 建立会计
通过 会 计 服 务 公 司 全 方 位 开 展对 高 部《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 育人才培养 工作 的意见 》 服务 示范 基地 , ( 2 0 0 0 [ 2 ] 号) 明确提 出 : “ 高 职 院校 要积 极 开 展科 技 职 院校所 在 园 区及 周 边 地 区的 经 济 、 社 会 和 文 化 的 工作 , 以科 技 成果 推 广 、 生产技术服务、 科 技 咨 询 和 服务工作 , 对园区、 政府及企业单位提供各类技术服 对高 职 院校 的 长远 发 展 和 社 会 效 益 的全 面 提 升 科研开发 为 主要 内容 , 积极 参 与社会 服 务活 动。 ” 务, 笔 者 尝 试 将 东 莞 职 2 0 0 6年 教育部 、 财政 部共 同启 动 的 国家 示 范 高职 院 都有 重大 的现 实意 义 。基 于 此 , 校建设 , 更是把“ 社 会 服 务 能力 领 先 ” 作 为 人选 的基 业技 术学 院 在会计 服务 示 范基地 方 面 已取 得 的成 果 本条 件 ] 。《 国家 中 长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要 进 一步 推广 和演 绎 , 以 期探 索 出一 套 提 升 会 计 专 业

浅议提高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途径

浅议提高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途径

浅议提高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途径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文章基于目前中职学校会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途径,以此来提高教师专业与教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社会实践能力一、提高中职学校会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导致社会对各种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发生的变化,社会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向学生传授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和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会计实践性教学一直没有在中职学校中得到很好实施,会计实训教学效果总体上不很理想。

有的学校一直沿用着“用文字叙述表达经济业务,用T字型帐户讲解账务处理”的教学方法;有的学校虽然开展了一些实训教学活动,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致使现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大量的会计凭证、帐簿、报表,面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多变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时,根本不知道从何着手,更不用说独立操作。

因此,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会计实训教学水平,也成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学校会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现状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进入学校就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或搞一些学生教育活动,很少有机会去接触会计实践。

所以,他们在实践技能方面始终较为薄弱。

对不断更新和变化的会计政策、法规等只是单靠报刊杂志、网络上了解的,内容也是非常肤浅的。

中职学校会计教师总体上自身社会实践能力严重不足。

这导致教师在指导实践性教学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只能浮于形式,是导致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薄弱的关键因素。

三、提高中职学校会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途径1、学校要制定出一套严格的提高中职学校会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制度和机制安排。

浅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浅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浅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浅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摘要】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代对老师的一种职业素养的要求。

拿到现在来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而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推动和引导社会发展更是现代大学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职能。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在教学和科研上的重视程度都远远高于服务能力。

很多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欠佳。

本文就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角度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分析,视图找到一些能够提升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一、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社会服务内容(一)职业培训学校可以发挥会计专业传统优势、把会计专业建成社会服务培训机构,为企业培训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如: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项目;专项技术培训;开展会计基本技能培训;开展企业、行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

(二)教师培训贯彻“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学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为途径”的培训理念;培训过程包括集中培训、企业调研、课程开发、企业大赛、实施试点、环境改造、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评价等阶段。

1.教育理论培训。

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重点集中于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包括国内外新的财经学科理论和先进技术,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国际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教学方法。

根据培训内容,受训教师提交本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论文,并制定课程开发项目计划。

2.企业岗位实践培训。

通过企业调研和顶岗锻炼的方式,提高受训教师对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的认识;企业调研以企业考察、专家访谈和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完成后形成调研报告;顶岗锻炼将以安排教师到企业实际岗位中进行实习的方式开展,完成后形成相应的报告。

3.课程开发训练。

以教师个人为单位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会计课程和统计开发的实际操作;每个专业选择本专业5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小组选择其中2个学习领域,每个教师选定1个学习领域,进行课程开发的学习和训练。

会计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会计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会计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作者:樊萱来源:《商业会计》2016年第14期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4-0121-03摘要: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是指高校利用其特有的资源,为地方和国家的公众利益而开展的实践活动。

被广泛接受的社会服务工作与高校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并列,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在推动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示范,创新研究会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会计专业服务产业创新模式校社会服务不仅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为社会服务可以为高校获取社会资金,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越的条件,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主要是面向区域社会需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其自身的高教性、职教性和地域性特征决定了立足和服务所在区域是高职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

东莞职业技术性学院(以下简称“东职”)作为东莞市属高职院校,立足为东莞地区及珠三角区域的社会服务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会计专业作为学院首批重点建设专业,为适应东莞各镇区产业的转型及升级,先后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提供继续教育、再就业技能、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等培训及企业咨询和代理记账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在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关于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上虽然已引起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相对国外来说,理论研究上还是比较薄弱的,基本上处于引进国外理论阶段;在实践方面也还存在诸多问题。

会计专业虽然早在办学之初就开始开展各种社会服务,但涉及的深度、广度都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服务形式单一,服务积极性、主动性缺乏,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狭窄、服务效益低等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具备更加多元化的素质和能力,其中社会服务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教师现有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出发,分析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就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而言,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部分教师对社会服务的理解较为狭隘,认为社会服务只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事情,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并不是必需的。

教师们的社会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社会服务技能,无法做好对外合作、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受教师们自身学术研究压力和工作任务量的影响,很多教师并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导致整体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有必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社会服务理念宣传和教育,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社会服务能力对于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社会服务观念。

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为教师的社会服务提供一定的资源保障和激励机制,使得教师们在社会服务方面有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使其具备更加全面的社会服务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学校可以在工作安排上做出相应的调整,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让社会服务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促进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

基于技术技能积累下W_高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技术技能积累下W_高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技术技能积累下W高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孙国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摘要: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改革国民经济增长模式、优化经济内部结构、转变发展动力的攻关时期,要求高职院校提高技术技能积累以此促进社会服务能力,这既从客观上规定学校必须担当起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型人才的“中间站”角色,也在个人层次方面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国家人才培养合格的“大国工匠”。

而这二者,又共同形成了高职院校在我国经济技术转移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在这个大背景下,为加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技术技能积累;高校;社会服务一、传统会计专业转型带来的挑战随着中国走向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迫切需要能够在诸多经济领域中施展才华、积极作为的会计人才。

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信息资源挖掘、新型人工智能、移动交互、物联网、区块链等的创新,正进一步孕育着新业态、新行业、新模式,这就迫切需要尽快培育一大批既熟悉专业又掌握先进技术,既具有战略思维又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会计人才。

在如此的历史背景下,国家教育部公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二零二一年)》,将其中传统的财会类专业更名,向“大数据与”转型。

新目录中隶属“财务会计类”的会计专业调整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至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深度结合正式拉开序幕。

据权威专家预测,到2025年,互联网数字经济两部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总和将超过GDP的50%。

数字信息时代对我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信息记录和报告的会计岗位势必受到深刻影响,计算机技术对财会工作者的深远影响不言而喻。

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财会事业的管理形态出现了巨大变革,财务人员不但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经营业务,同时具备信息技术素养。

为了应对这种专业的变化,作为培养高技能技术的高职院校承担其重要责任,专业教师需要深入学习新技术技能,承担起专业人才培养探索的任务。

二、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的优势《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强调:“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建立各方积极参与的扶持政策措施,推进政府部门、高校、行业、公司联合,推进技术技能的积淀与技术创新。

探析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探析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探析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作者:冯兴国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5期摘要: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传播先进思想和知识之外,还应该承担起直接将这些知识和文化转化成生产力和社会效益的责任。

本文将就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教师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思想的播撒者。

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业,讲的就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由于教师是先进知识和文化的掌握者、实践者,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通过直接传授或者通过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从思想和知识技能上教育好学生,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我国,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教师工作是我国建设事业的基石。

由于教师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先进知识的掌握者和传播者,因此,除了教书育人,传播这些先进思想和知识之外,还应该承担起直接将这些知识和文化转化成生产力和社会效益责任,切实地利用自己的知识文化,投身于社会实践,直接服务于社会。

一.服务社会是教师的义务与责任教师是以教书育人,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人才为第一要务。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育教学,不能脱于社会,脱离实践,局囿于学校,传播脱离社会实际的知识技能。

同时,作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教师,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做一个杰出的社会工作者。

服务社会,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首先,教师服务社会,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直接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必须要与时代发展契合,要与时俱进,这就需要教师走出学校,通过服务社会的过程,了解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教育工作中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教师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不仅对教师个人有利,对学生、学校也是大有帮助的。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分析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教师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

本文将从宏观视角出发,分析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情况。

一、社会服务意识的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需要更加注重社会服务,深化与社会的联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对此,教育部门也不断加大对教师社会服务的宣传和引导力度,鼓励高职院校教师主动参与社会服务,加强与地方企业和政府部门合作。

二、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在社会服务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专业领域,为地方企业和社会提供相关咨询和技术服务。

因此,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在专业技能上不断提升,增强自身服务能力。

为此,教育部门加强了对教师职业培训的支持和引导,提供专业领域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培养教师的综合服务能力。

三、社会服务合作项目的不断增多高职院校教师在社会服务过程中,需要与地方企业和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社会服务项目的开展。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合作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

例如,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与地方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咨询、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成果转化与应用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还需要具备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将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实践当中,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可行性建议和解决方案。

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也需要广大教师自身的努力和不断提升。

通过加强社会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合作项目以及提高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摘要】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代对老师的一种职业素养的要求。

拿到现在来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而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推动和引导社会发展更是现代大学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职能。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在教学和科研上的重视程度都远远高于服务能力。

很多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欠佳。

本文就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角度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分析,视图找到一些能够提升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一、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社会服务内容
(一)职业培训
学校可以发挥会计专业传统优势、把会计专业建成社会服务培训机构,为企业培训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如: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项目;专项技术培训;开展会计基本技能培训;开展企业、行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

(二)教师培训
贯彻“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学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为途径”的培训理念;培训过程包括集中培训、企业调研、课程开发、企业大赛、实施试点、环境改造、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评价等阶段。

1.教育理论培训。

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重点集中于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包括国内外新的财经学科理论和先进技术,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国际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教学方法。

根据培训内容,受训教师提交本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论文,并制定课程开发项目计划。

2.企业岗位实践培训。

通过企业调研和顶岗锻炼的方式,提高受训教师对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的认识;企业调研以企业考察、专家访谈和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完成后形成调研报告;顶岗锻炼将以安排教师到企业实际岗位中进行实习的方式开展,完成后形成相应的报告。

3.课程开发训练。

以教师个人为单位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会计课程和统计开发的实际操作;每个专业选择本专业5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小组选择其
中2个学习领域,每个教师选定1个学习领域,进行课程开发的学习和训练。

(三)咨询服务
会计专业发挥与同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龙头企业及各大企业集团的紧密合作优势,继续组织教师和研究队伍,面向服务业提供咨询服务,多角度、多方位服务行业企业,提供行业规划和管理咨询。

二、高校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服务意识和动力不强
社会服务职能应该是教师的人才培养职能和应用技术研究职能的合理延伸。

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高校院校迄今为止都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社会服务动力机制缺失,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建设不够,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制度配套乏力。

(二)专业实践能力欠缺
娴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高校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这恰恰是当前不少教师所欠缺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院校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大都是缺乏工程技术背景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或普通高校现任教师,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除数量不足外,水平往往也不高。

(三)缺乏教师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
当前,不论是高校院校内部还是社会,均没有建立有效促进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

国家在政策上对高校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的实践能力没有确切的规定,也没有导向性地激励措施。

三、提高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
(一)明确服务社会的定位
首先要明确所在学校服务社会的定位。

要深入了解学校在所在区域教育系统中的定位,要深入了解本区域其他高校的发展动态,要全面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和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等情况。

其次,要能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中寻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主攻方向,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重点是选择那些能为地方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服务、为企事业等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技术和服务类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地方政府制定优惠政策
政产学研合作涉及到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金融、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部门与单位,地方政府应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制定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如地方政府应在诸如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税收减免、利益分配、科技资源共享等问题上制定详细
的实施细则,协调管理机制和良性运行机制,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向社会,特别是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积极组织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共性技术中心等公共科技资源和创新基地向中小企业开放,把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支撑服务平台的作用。

(三)高校教师转变观念
在新的历史时期,地方高校院校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就是传统的教书匠,转变那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课堂教学的观念;转变认为地方高校院校教师任务就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观念,现如今地方高校院校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的能力。

总之,高校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服务社会、谋求发展”为原则,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课题名称:会计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原因及措施探讨.科目项目编号:CSJGYB13
参考文献:
[1]罗金彪.浅析提高地方高校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实意义.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6).
[2]刘兴友.主动适应,准确定位,提高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河南教育(中旬),2010(11).
[3]杜佩莲.我国高校院校社会服务的不足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2).
[4]刘明星.地方高校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基本路径探析.职教通迅,201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