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世界电视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世界电视剧的发展
电视剧是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集影、光、声、色为一体,融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电影的精华为一炉,用现代化的录像手段制作而成的、以家庭传播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
1、电视剧发展的三个阶段
如果从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花言巧语的人》算起,电视剧的历史至今已经有七十多年。在这段时间中,电视剧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A、电视剧的诞生期
B、电视剧的发展期
C、电视剧的成熟期
2、电视剧的分类
按照戏剧原则分类,可以分为正剧、悲剧、喜剧和讽刺剧;按照文学原则分类,可以分为报道剧、散文剧、电视小说、电视小品等;按照电影原则分类,又可分为武侠剧、侦探剧、战争剧、社会剧、儿童剧等;按照电视剧自身发展轨迹的规律分类,可以分为电视小品、电视单本剧、电视报道剧、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系列剧,这种分类法是电视剧最主要和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3、电视剧的艺术特征
(1)综合艺术
电视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画面的构图、色彩等汲取了大量绘画的技巧,情节的设置、冲突和表演又大量借用了戏剧的艺术形式,电视剧的结构、语言词汇的选择吸收了文学创作的经验,而其视听艺术的叙事功能、制作程序以及镜头拍摄、蒙太奇技法又是直接来源于电影的。(2)家庭与大众艺术
电视的普及和这种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消遣、娱乐功能,使电视剧这种艺术显现出大众化的特点。题材的选取主要以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主,使电视剧更适合于观赏群体的欣赏习惯和心理需求。
(3)情节设计为主要手段的艺术
电视剧的情节设计是吸引观众的主要手段之一。节奏紧凑、矛盾尖锐的情节剧能够始终紧紧地抓住观众,否则观众观赏的随意性会使观众注意力分散,另择它途。
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中国于1958年开始实验播出电视节目,碧国外整整晚了三十年。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初创期(1958-1966)
1958年至1966年是我国电视剧的初创阶段。
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是1958年6月15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随后上
海电视台于1958年10月25日播出了该台的第一部电视剧《红色的火焰》,广州电视台1959年底播出了《谁是姑爷》等等。
这一时期的电视剧主要特点:制作时间短、反映现实生活快;结构形成为舞台剧,直播的形式;题材较为单一,但紧扣时代脉搏。
2、停滞期(1966-1976)
由于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是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停滞时期。
3、恢复期(1976-1979)
1976至1979年是我国电视剧的复苏阶段。自1978年以后,中国电视剧复苏、发展,迅速成长为与社会、时代紧密相联,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拥有大量观众的艺术样式。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电视剧日益丰富多采,各种题材、风格、样式的作品争奇斗妍,艺术表现领域和表现方式也不断地得到拓展。
中国电视剧就内容、形式而言,主要可分为4类:1、短篇电视剧;2、电视连续剧;3、戏曲电视剧;4、儿童电视剧。
短篇电视剧是指1集或2集的电视剧。它短小精悍,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在电视家族中,它最适应于精雕细刻,是在艺术上最有条件出新的艺术形式。197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三家亲》。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室内走向室外、实景拍摄的短篇电视剧。自1978年至1982年,中国制作、播放的电视剧基本都是“短篇电视剧”。中国观众真正认识电视剧,是从“短篇电视剧”开始的。这个时期是“短篇电视剧”独领风骚的艺术时代。
4、成熟期(1980-)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剧艺术真正开始起飞,并逐渐走向成熟。
1982年在北京成立的“电视剧艺术委员会”,1983年正式定名的旨在评选优秀电视剧的“飞天奖”,以及1983年举办的“金鹰奖”优秀电视剧评奖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视剧的发展。
在中国,电视连续剧起步只有10多年的历史,然而,这一艺术品种以其自身的审美优势,借助于中国社会改革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进程,迅速腾飞,从无到有,一跃成为电视剧的主力军。八十年代初期,电视连续剧从总体水平看,属于初创期,质量不高,但也出现了几部很有影响的作品,它们是:《蹉跎岁月》、《赤橙黄绿青蓝紫》、《鲁迅》。
从1985年到1989年5年中,电视连续剧的产量猛增了10倍。28集长篇连续剧《四世同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连续剧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紧接着又有3部作品引起轰动:《寻找回来的世界》、《努儿哈赤》、《雪野》。
这个时期激起社会极大反响的作品为《新星》和《红楼梦》。
八十年代后期,除上述剧目外,得到好评的还有《凯旋在子夜》、《严凤英》、《末代皇帝》、《雪城》、《甄三》等。一些通俗剧、情节剧,如《包公》、《济公》、《那五》、《西游记》、《乌龙山剿匪记》,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评论界的重视。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电视连续剧产量出现飞跃,几乎以每年1000集的速度递增。电视剧的创作形成了题材、体裁、风格和样式上的多元化格局,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各具风格的长篇力作:《中国神火》、《出路》、《浦江叙事》、《公关小姐》、《深圳人》、《情满珠江》、《神禾源》、《双桥的故事》、《篱笆·女人和狗》、《北京人在纽约》等。九十年代前期有3部连续剧以自己独有的思想艺术力量,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它们是:《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和《围城》。
这个时期电视连续剧的优秀之作还有《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巨人的握手》、《唐明皇》、《焦裕禄》、《巾帼悲歌》等。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又涌现不少社会反响比较强烈之作:根据同名古典小说改编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历史“戏说”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以共和国30年的历史为背景,写一代知青经历、命运、感情的《年轮》、《孽债》,通过写儿女情、家务事,反映普通人美好情操的《咱爸咱妈》、《儿女情长》,为生活中的英雄塑像的《李润五》、《警官崔大庆》、《西部警察》,针砭时弊的《苍天在上》、《英雄无悔》、《反贪局长》等。在香港回归前夕,又有一批反映鸦片战争和香港历史变迁的连续剧推出,如《鸦片战争演义》、《林则徐》、《香港的故事》、《大命运》、《千年等一回》等。
中国的电视连续剧正以世所罕见的高速度蓬勃发展,迅速成长为电视剧园地里一颗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