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改编的研究

合集下载

《平凡的世界》小说与电视剧之比较研究

《平凡的世界》小说与电视剧之比较研究

《平凡的世界》小说与电视剧之比较研究作者:周琳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6期摘; 要: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茅盾文学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近年来,毛卫宁导演坚持还原的理念对该作品进行改编拍摄,具有大众文化性质的电视剧应运产生,这引起国内受众群体评论不一。

本文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研究理论,对电视剧人物形象、剧情等方面阐释、比较、分析,进一步探究电视剧改编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小说;电视剧;改编作者简介:周琳莎(1994-),女,汉族,福建省漳州人,集美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2于1988年到2009年期间,《平凡的世界》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银屏上三次。

2015年该作品再次被翻拍成电视剧,导演毛卫宁坚持还原作品的理念,再度影视创作,使得电视剧作品的收视率达到一定新高度。

分析其中原因,该剧应用“小事不拘,大事不虚”[1]的创作风格,导致影视作品与文本的叙事效果存在差异,引起不同接受主体在接受过程中产生情感差异。

但在现今中国媒体时代,适度的影视改编的大众文化是根据大众的视觉需求所产生。

自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法兰克福学派提出“大众文化”概念。

该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借助电影、广播等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等功能。

”[2]即文字文本形式向图画影视形式的转变,这意味着我们所接受的文学不只是科学技术的附属品,更是一种美学追求,尽管这种追求可能具备商业性、伪个性等性质。

所以,我们应该用批判性眼光来评论该剧作,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现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价值。

一、基调由严肃文学转为大众文学《平凡的世界》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是严肃文学向大众文学转化的一种文学现象。

论《平凡的世界》影视改编

论《平凡的世界》影视改编
识, 尽量 避免 “ 消 费社 会 的理论 范式 强调 的是 欲 望 的文 化 ,享 乐 主义 的
电视 剧 《 平 凡 的世 界》 中旁 白 太 多 ,缺 少 思 考 ,方 言 不 伦 不 类 ,
原著 角 色被 删 ,尤 其 是金 波 这个 人 物。 “ 没有 什 么 比金 波更 可 爱 的人 了 !他会 忠诚 而精明地 为朋 友着想 , 总是 在最 关 键 的时 候 ,给 他最 周 到 的帮 助 ”如 此重 要 的 人物 在 剧 中缺 失 ,把这 个人 物 和 田润生 合并 在 了 起 ,这 是不 合 理 的 。剧 中 田 晓霞
到 三条 ,同时 增加 了对 田福 军 、孙 少安 性 格 的丰 富 。两个 版 本 的不 足 之处 在 于没 有很 好 的 显现 出孙 少平 最 为丰 富也 最 为独 特 的 内心 深 处世 界和 十年 间的精神成 长蜕 变的历 程 , 让我 们很 多 人都 无 法 充分 的去感 受
《 平 凡 的世 界》 影 视 剧 改 贺 秀 莲对 孙 少安 的一往 情 深 没 有功 利 性 的爱 ,田润 叶对 李 向前 瘫
痪后 对 家庭 夫妻 生 活 中表 现 出来 的 人 性 美 ,正 如 “ 作 者笔 下 的婚 后 家 庭 夫 妻 生活 中 的人性 美 ,特别 是 女 性美 ,却 闪 动着 震撼 人 心 的力量 。 ” 现在 的年 轻人 找 不到 为 伴 侣奉 献 的 的方 式走 进 人们 的视野 ,从 而弥 补 了受 众理 解 能力 和 文 化程 度 不 同对
论《 平凡 的世界》 影视改编
围 杨 萌
内容摘要 :中国 电影获得 的国际荣誉 后 ,影视作 品翻拍也进 入 了新 热情 。一个好 的文学作 品能再造成 功 与它的 内涵、影视剧翻 拍时的创造 力有关。 《 平 凡 的世界》 翻拍取得 了成功 ,但 它也存 在着 短板 。总体 来说 ( ( 平凡 的世界》 所要传达 的是长久 的正 能量 ,需要用发展 的态度 去看待 。 关键词 : ( ( 平凡 的世界》 影视剧翻拍 成功 弊病 发展

路遥《平凡的世界》的电视剧改编

路遥《平凡的世界》的电视剧改编

▲THE FILM影视110路遥《平凡的世界》的电视剧改编苏虹蕾(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摘 要:《平凡的世界》以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改革开放为背景,以陕北黄土高原上农民为表现对象,描写了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的变化,其优秀的戏剧结构使小说改编成为电视剧具有了可能。

本文以路遥小说的电视剧改编为研究对象,探析《平凡的世界》在改编成电视剧改变过程中的得与失。

在分析的过程中将考虑到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时代的审美倾向和现代观众的接受心理等多个因素,着重从人物形象和主题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改编;平凡的世界;商业化;经典名著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新的趋势,即朝向商业化运作的方向发展。

在商业化的浪潮下网络上受热捧的IP (Intellectual Property)以及一些经典的名著成为电影电视剧改编的热门对象。

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经典小说也在商业化的浪潮下被搬上大银幕或者电视银幕。

例如,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莫言的《红高粱》及接下来即将要讨论的路遥先生的现实主义巨著《平凡的世界》,都是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经典案例。

早在1990年,中国电视剧艺术中心就拍摄了14集的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

在拍摄手段、技术条件、拍摄环境等外在物质环境的限制下,仍然拍摄出了一部高水平的剧作,获得小说作者路遥先生的充分认可。

2015年在各大卫视上映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已经是这部小说第二次被改编成剧本。

《平凡的世界》发表于1986年,于1991年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这部作品对于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读者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的读者,都能够从这部小说中汲取丰富的养分。

该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几代人心中共同的记忆。

小说以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以陕北黄土高原上农民为表现对象,描写了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反思。

论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影视改编的现实意义

论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影视改编的现实意义

论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影视改编的现实意义作者:霍威臣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5期[摘要]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高度还原了原著的精神面貌,但同时又在剧中赋予了主人公更加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情感世界。

它的成功不仅在于收视率有多高,更在于它所传达出来的时代正能量,以及当人们走出屏幕对于平凡生活的坚定和信念。

[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正能量启示意义[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096-01文学名著改编是影视剧本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我国影视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时代精神以更为生动、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既要保持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又要遵循电视剧的艺术规律。

从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到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这些经典的文学名著先后被搬上荧屏,以影视剧的形式重温了中国的文化精髓,同时它们所产生的现实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超越时空传递时代正能量1988年5月,著名作家路遥历时13年完成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写作,这部小说全景式地描绘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城乡生活改变和人们情感变迁的故事,它超越了贫穷卑微,超越了残酷的生活,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现那个特殊的年代。

曾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堪称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神话作品之一。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高度还原了原著的精神面貌,但同时又在剧中赋予了主人公更加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情感世界,其从文本变为影像的改编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式的体现。

从电视剧中王雷的表演可以看到,孙少安不再如小说里那样被动生活,而是拥有了更广阔的胸襟、更顽强的斗志和更灵活的头脑。

这种故事情节的设定和指向,正是编剧准确地针对于今天的中国现实,根据对当今社会的观察,给孙少安选择了更为清晰的成长和成功路线,使得人物情绪对比更加强烈、鲜明,不但增加了剧集的戏剧性,同时也提高了现实的准确度。

消费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消解 ——论《平凡的世界》的电视剧改编

消费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消解 ——论《平凡的世界》的电视剧改编

原著 中的现 实主 义精神和苦 难精神 , 但又在大量的细节上对原著作 出了很 大的改 变, 体现 了消费主 义对理
想主 义进 行 消解 的特 征 。在 故 事 情 节 方 面 表 现 为 : 叙述篇 幅 的改动 、 对农村政 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杂化的表现 、 感 情戏 的
增 加 与 浪 漫 爱情 的 生 活化 、 大 团 圆的 结 局 。在 人 物 形 象 的 塑 造 中展 现 了去 理 想 化 的 倾 向 , 如 孙 少安 传 奇 化 色彩 的增 加 以及 不 完 美 品 格 的表 现 , 孙 少平形 象的弱化 , 田 福 军 的 污 点 化 等 对 此 , 我 们 不 仅 应 该 考 虑 到
[ 关键词] 《 平 凡 的世 界 》 电视 剧 ; 文 学作 品 的影 视 改 编 ; 消费主义; 理 想 主 义 ( 中 图分 类 号 ) 1 2 0 6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4 7 3 3 ( 2 0 1 7 ) 0 1 — 0 0 2 0 0 5
的世界 》 也 具有 较 高 的 价值 , 它 对 陕 北 农 村 生 活
的反 映 , 它所 塑造 的人 物形 象 , 它 对 生 活 逼 视 的
说 也 一 度 出 现 脱 销 的状 况 。 [ 1 ] 该 剧 播 出后 还 赢 得
多项 国 内 电 视 大 奖 : 第 二 十 一 届 白 玉 兰 奖 最 佳 导
在 改 编 成 为 电视 剧 的 过 程 中 , 也 坚 持 了 忠 实 于 原
不 是 如此 。《 平 凡 的世 界 》 的 电 视 剧 改 编 虽 然 在 大 体 的框架 上 遵 循 了原 著 的故事 情 节 和人 物 关 系, 但 细 究 起 来 却 又 和 原 著 大 不 相 同 。本 文 就 从 《 平 凡 的世 界 》 电视 剧 改 编 中故 事 情 节 和 人物 形 象这 两大 方面 的改 动 出发对该 剧 进行分 析 , 发现 其 中具有 消 费主义 对理 想 主义进 行消 解 的特征 。

从接受效果研究《平凡的世界》影视化改编

从接受效果研究《平凡的世界》影视化改编

《长江丛刊》2018.0835从接受效果研究《平凡的世界》影视化改编■谭思怡/重庆邮电大学摘 要: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改编自荣获茅盾文学奖的路遥同名小说,由毛卫宁执导,获得了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金牛奖最佳作品奖,金熊猫长篇电视剧大奖等多项荣誉,忠于原著表现了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只对部分情节进行了删减调整。

该电视剧在改编中,承载了作品艺术性的期待,收视率也名列前茅,本文从接受效果研究这部电视剧的改编,将关注重点从作品本身转向受众接受层面。

关键词:接受美学 人物形象 城乡社会 现实主义 期待视野《平凡的世界》该书通过时间线长达十年的社会变化,来讲述从1975年初到1985年,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的闯荡历程展现了这十年间中国城乡社会变迁,以三条时间线索串联整个社会复杂的变化,以及一群平凡的人在社会冲突与个人意志的交融,并自然含蓄地展示了这十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R.C.霍拉勃在《接受美学与接受论》一书中提到:“接受理论,主要是指有关作者和作品到文本与作者的一般的转移”。

也就是说,读者能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于作品有新的理解,由此挖掘并再深层次领悟作品里的美学信息。

该文将从接受美学角度探析,《平凡的世界》影视剧的改编,把关注点转向读者的认知接受层面。

一、小说人物与观众期待视野小说中,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十分出彩,从细节入手,最能彰显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详细的动作,语言,表情神态的描写,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读者只需要在脑中稍加想象,就能体会小说中人物的喜怒悲哀。

该书中,最突出的人物角色就是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一个瘦高的少年在瑟瑟寒风中,拿着属于自己的“非洲”馍。

渴望着走出农村,求索着知识带给他对外面世界无穷的想象与渴望。

路遥似乎对他寄予了崇高的理想,当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无法达到同一个高度时,孙少平会自我认知存在于社会的价值,会寄予一个平凡的人会创造美好的人生的浪漫想象,给同时代读者一种共鸣感。

从小说文本到电视图本: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视觉改编分析

从小说文本到电视图本: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视觉改编分析

从小说文本到电视图本: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视觉改编分析田维钢【期刊名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13)2【摘要】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飘高,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本文将从小说文本在视觉化改编中面临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叙事主旨的表达,影像背景的呈现,戏剧性情节的调整,人物角色的改编和发挥电视语言优势等,全方位分析该剧在进行视觉化改编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When TV drama The Ordinary World was broadcasted, it gained a high audience rating, andalso provoked a stir in the society. This paper took several basic issues on visual adaption of novel text as research objects, mainly including expression of narrative substance, presentation of image background, adjustment of dramatic plots, adaption of characters and full use of television language, etc. By this way this paper made an all-round analysis on the success of visual adaption ofThe Ordinary World.【总页数】5页(P125-129)【作者】田维钢【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北京 10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相关文献】1.苦难美学的不懈追求:从小说《平凡的世界》到同名电视剧 [J], 王洪岳2.《西游记》从小说到电视剧改编中的r传播机制探析 [J], 闫玉荣3.从小说到电视剧--论《白鹿原》的改编 [J], 张倩4.从小说到电影到电视剧——小议小说的影视剧改编 [J], 刘菲5.《平凡的世界》——从小说到影视改编 [J], 史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凡的世界》小说与电视剧之比较研究

《平凡的世界》小说与电视剧之比较研究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平凡的世界》小说与电视剧之比较研究周琳莎 集美大学文学院摘 要: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茅盾文学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近年来,毛卫宁导演坚持还原的理念对该作品进行改编拍摄,具有大众文化性质的电视剧应运产生,这引起国内受众群体评论不一。

本文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研究理论,对电视剧人物形象、剧情等方面阐释、比较、分析,进一步探究电视剧改编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小说;电视剧;改编作者简介:周琳莎(1994-),女,汉族,福建省漳州人,集美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151-02于1988年到2009年期间,《平凡的世界》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银屏上三次。

2015年该作品再次被翻拍成电视剧,导演毛卫宁坚持还原作品的理念,再度影视创作,使得电视剧作品的收视率达到一定新高度。

分析其中原因,该剧应用“小事不拘,大事不虚”[1]的创作风格,导致影视作品与文本的叙事效果存在差异,引起不同接受主体在接受过程中产生情感差异。

但在现今中国媒体时代,适度的影视改编的大众文化是根据大众的视觉需求所产生。

自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法兰克福学派提出“大众文化”概念。

该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借助电影、广播等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等功能。

”[2]即文字文本形式向图画影视形式的转变,这意味着我们所接受的文学不只是科学技术的附属品,更是一种美学追求,尽管这种追求可能具备商业性、伪个性等性质。

所以,我们应该用批判性眼光来评论该剧作,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现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价值。

一、基调由严肃文学转为大众文学《平凡的世界》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是严肃文学向大众文学转化的一种文学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改编的研究
电视剧与名著的联姻由来已久,两者都可以传达一定的教育意义
与审美意义,因此研究名著改编为电视剧是有重要意义的。

声画艺术
与文字艺术的差别、时空理解的差别、创作单人性与集体性的差别决定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所产生的艺术作品必然具有一定的差异。

在进行转译的过程中,有效利用视听手段达到叙事的需要,才能更好的
沟通两种不同的艺术手段与艺术形式。

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90年、2015年两次改编为电视剧,都获得了艺术与市场上的成功。

本文进行了两版电视剧与原著情节、人物的重要变动的纵向对比和分析,总结了电视媒体在不同时代的传播要求下,所做出变动和取舍的
必然性。

在改编的过程中,两版电视剧都注意到了路遥小说《平凡的
世界》中典型陕北文化环境与独特叙事修辞的转译。

典型的陕北文化环境的视听化表现过程中,选取了陕北人衣食住行、民歌、方言等众
多表现形式,有效的将观众带入情境中。

独特的叙事修辞的视听化表
现过程中,影视时空、修辞手法、旁白处理亦可圈可点。

最后,两版《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改编的异同带来了一定的思考。

新时期条件下,商
业化运作体制下艺术改编的需求、受众期待视野下当代意识的渗透、技术进步条件下多元视觉的表现,共同影响着原著小说的电视剧改编。

因此,每一次的电视剧改编,都呈现出了新的意义和内涵。

本文以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两次电视剧改编为研究对象,其成功与不足的
论证都将为名著改编电视剧的创作带来一些经验和反思,为名著在新
时期传播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使电视剧与名著小说共同散发璀璨光
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