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及路径-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国际理解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省而提出的。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得维护和平秩序、尊重每个民族和国家的自主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在此背景下,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对话、维护世界和平为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在各国的学校教育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同时,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不仅使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增强,而且带来了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而国际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技术手段又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但是,不同的文化系统之间,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往往会产生猜疑、互不信任,甚至彼此诋毁。

如何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氛围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对话、增进合作、达成理解就成了一个重要命题。

相应的,国际理解教育就成为各国国际化进程中全球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本的全球流动性、金融管理的高度国际化、世界政治交往的影响力、跨文化交流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都成为我国国际化进程中的新特征。

作为现代公民,既需要保有几千年历史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民族性,又要具有国际视野;既有跨文化交往能力,又具有寻找共识、建立国际竞争与合作规则的素养。

基于以上原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称《纲要》)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这意味着,国际理解教育应该作为当今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中。

由于中小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得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帮助青少年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学习跨文化的交往技能,促进跨文化理解的水平,培养善良、公正、热爱和平、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成为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

基于理解的本质构建国际理解教育框架
近年来,在很多大中小城市,以课程方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小学校越来越多。

但从中也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界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误区。

误区一:国际理解教育就等于对外交流活动
实际上,对外交流活动更加注重的是双方信息的交换过程,它的确也可以起到开阔视野的作用,但国际理解更侧重交往双方的相互理解以及在理解基础上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误区二:国际理解教育等同于人与人的差异教育
这两者并不相同。

国际理解教育的主体是以群体为单位的,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理解。

国际理解教育如果要关注个人,也是该个体所体现的民族、国家的特有文化积淀,反映带有民族和国家文化特质的内容,所以它不是泛指个体之间的差异理解。

误区三:国际理解教育等于文化差异的了解教育
文化差异的了解教育,侧重的是文化现象的平铺,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文化现象也有所不同。

而国际理解教育是在了解的基础上,以增进理解为目的,要学会在差异中寻找共通处,达成理解。

误区四:国际理解教育等于知识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不是具体的文化知识的教育,是价值观的教育。

通过文化差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具有审视自我、尊重他国文化、容纳世界多元性的态度;具有体验他国文化中蕴含的情感、形成世界与自我的共情感;具有能够与不同伙伴共同生存、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愿望。

针对上述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在教育实践层面,需要尽快建立国际理解教育的框架。

这个框架怎样建立呢?还是要遵循人类理解的规律来制定。

哲学诠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本质就像是一种“翻译的模式”,需要“在翻译中把
过去和现在的视域在一种持久不断的运动中进行交融,而这种视域交融才构成理解的本质”。

① 理解的“视域交融”,是指解释者在进行解释时,都是带着自己的前见从自己的当下情景出发,与对象的“视域”相接触并把握对象所揭示的意义,从而发生了解释者的视域、对象的视域和当下情景相交融的现象。

理解的“视域交融”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也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的汇合。

国际理解就是具有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的主体间的视域融合。

事实上,“当我们把一种陌生的文化现象作为司空见惯的东西包容在我们的知识信念系统中,或者把这种文化现象作为我们的知识信念的一个逻辑蕴含,我们就达成了对这个现象的理解”。


因为文化有差异,因此需要相互理解。

人类之所以可以理解,是因为可以通过“视域交融”的不断实现,达成更为上位的统一性。

依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国际理解教育从其发起组织和全球化发展的逻辑看,应是通过增进不同地区、国家、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促进相互合作,达到维护和平、建立共生共存意识的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在全球各国的公民和儿童中培养和平文化(反对战争和暴力)和文化民主(文化多样性,文化宽容和理解)的意识,使所有人都能够学会与他人一起和平地生活。

在基础教育中,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建立国际理解教育框架(见下图)。

在建立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确定国际理解教育的三维目标。

小学以了解文化差异为主,既要了解差异的形成,也要了解差异形成的原因,还要体会差异中凝聚的情感。

中学以发现文化差异背后的统一性为主,这需要有透过现象发现其内在精神追求的抽象思维能力。

所以,中学生从人类共享的文明入手,学会在寻找共识、建立共同的规则中,促进人类间合作,维护国际社会和平、和谐地发展。

以课程建设和学校规划落实国际理解教育
在明白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框架以后,学校还需要更细致地思考,怎样在常规的教育教学中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在笔者看来,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在三级课程中以不同方式落实国际理解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举措,就是调整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从而改变过去国家课程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特殊
需求的状况。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课程,在三级课程体系中,根据其所处地位不同,教学实施途径也不同。

国际理解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价值观的教育。

这些价值观首先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学科课程标准中,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在各自学科中采取适合的形式,落实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

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及:“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这些都是与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相契合的地方,在国家课程的实践中,国际理解教育可采取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

地方课程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

例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国际化的大都市,其政治、文化有其鲜明的特色,就可以开发地方教材《国际理解》,顺应北京全面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来源及办学特色,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及相关教材。

比如,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华夏女中、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等,都先后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根据校情、学情,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或校本教材。

第二,把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目标,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要求学校把国际理解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根据本学校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给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提供组织和环境保障。

北京芳草地教育集团一直接收外国使馆区的外交人员子女就学,学生来自多个国家。

为此,学校围绕着“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的育人目标,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办学特色。

该校丽泽分校也在建校初就构建起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模块和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学校以校园文化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个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探索。

在整体推进的同时,该校在综合实践课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以主题活动为形式,从“活动主题”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组织了登万里长城、写中国书法、过中外节日等综合实践活动,并对不同学段学生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从而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自然地融入活动课程中。

总之,国际理解教育,应以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为辐射点,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向外扩展,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人们的不同文化,初步感知世界文化的多元,在体验参与中逐步形成尊重差异、理解多元、接纳汲取、合作共享的品质。

基础教育中的国际理解教育,需要以课程建设为契机,围绕学校育人目标进行整体组织规划,才可能全面而持久地开展。

注释: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29.② 冯艺远.理解:开始与终结〔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4):6-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