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消费新时代
百姓如何面对经济消费的新时代
世 纪 .按 照 美 国 经济 学家 罗 斯 托 的经 济 除社 会保 险 费和 住 房公 积 金 .但 需 要扣
是 P 会代 干重 要 . 还是 深 入 基 层解 J .
除个 人 缴纳 的公 积金 最低 工 资 标 准 “ 多轨 并 存 ” 不 仅 会 . 造 成 企 业 员工 到 手 工 资 . 比名 义 工 资少 的 多 .使 他 们 很 容 易 被企 业主 忽 悠和 欺
作 价 人 股 、 行 技 术 成 果 转 化 后 的 收 益 提 实
《 京青 年 报》 北
家 庭 投 资 的风 险 意识 、 益 意识 . 居 民 收 使
成 、 行 期 股 制 和 年 薪 制 等 技 术 、 理 等 试 管
生 产 要 素 参 与 分 配 , 现 责 任 、 献 、 酬 实 贡 报 的 有机 统一 。 强 人 才 不 断 进 步 的 动力 增
供 了 一条 出路 , 了填 补 “ 为 民工 荒 ” 大学 ,
生可 以去 当农 民工 可 怜 的
大 学 生 . 牺 牲 了大 量 的 金
少 省 份 甚 至 将工 资集 体 协 商 纳入 政 府 绩
效 考 核 体 系 这 些 措 施 表 明 .政 府 已经把 促 进 职 工
钱 、 间 和 精 力 . 于 挤 破 时 终 头进 了大 学 . 业之 后 却 只 毕 能 去 做 农 民 工 更 可 怜 的
浅谈新时代农民价值观的转变
浅谈新时代农民价值观的转变作者:安康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2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
本文对新时代农民的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阐述了影响农民价值观念转变的因素,并提出了转变更新农民价值观念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农民价值观新时代观念转变【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5-01当今社会,中国正经历着从封闭社会变为开放社会,从一穷二白变为小康社会的巨变,然而笔者认为,在这一切的变革当中,价值观的变革对社会发展进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我国作为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其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在社会主义的进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价值观的转变引导农民增强创新意识与革新愿望。
因此,农民如何更新价值观念的形势迫在眉睫。
一、新时代农民的价值观现状价值观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基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地位所产生的价值态度、价值评价和价值理想的综合,通常包括政治观、生活观、从业观、社交观、婚恋观、性爱观、消费观等方面[1]。
数千年以来,农民务农,工人做工,商人经商,这是天经地义的社会分工和传统的从业观念,“以农为本”的思想长期禁锢和束缚着中国农民的意识和行动[2]。
改革开放以来,在30多年的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得到了深刻的变化。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价值观念的转变:新时代农民消费方式多样化,盲目追求时尚和高消费的心理特别严重。
给他们自己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紧张和压力,而且也容易因此产生各种社会问题。
2.人生价值观念的转变:新时代农民因为其特殊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对于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思考并不多,因为有一种短视的思想,即过好一天就是一天,很少为长远的人生做规划。
3.社会道德观念的转变:新时代农民表面上对社会各种公共事务毫不关心,然而一旦社会发生重大事情,他们便会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做出不同的反应。
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背景与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背景与趋势随着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经济成为国家最为重要的支柱之一。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迎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背景,并探讨中国经济的趋势。
一、新时代背景1.1国内经济改革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这一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打下了基础。
1.2国际经济合作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1.3科技创新的崛起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从互联网、人工智能到新能源等领域,中国科技公司不断涌现,世界各地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这一系列科技创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2.1可持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是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2.2消费升级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趋势是消费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人们从满足基本需求开始,逐渐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转变,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2.3数字经济的崛起中国正朝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迈进。
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等新型业态蓬勃发展。
数字经济的崛起将改变传统经济模式,促进创新和就业,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2.4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趋势是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加强与各国间的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这将带来更多的国际合作机遇,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总结在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消费升级、数字经济崛起和对外开放扩大等趋势。
这些趋势将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
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作者:来源:《中国新时代》2014年第09期在经济学中有这么一句话曾被视为经典,即“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
这是古典经济学家法国人萨伊提出来的观点,后人把它称为“萨伊定律”(Say's Law)。
萨伊认为,商品生产者之所以要生产商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就是为了与他人交换物品和服务。
在商品交换中,买者同时也是卖者,买卖是统一的。
因此,供给会为自己创造出需求,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相等,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即使出现局部供求失衡,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也会使经济最终实现均衡。
尽管凯恩斯革命以后萨伊定律遭遇了挑战,但今天的供给学派依然信奉萨伊定律“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这个古老的信条。
本刊这期封面故事《家电智能化革命》从某种程度来说,也证明了萨伊定律所揭示的经济学道理,即使在当代中国也有它存在的意义。
中国产能过剩已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一直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中国的外需,外需不足导致出口企业产品滞销,于是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激增。
为了化解这种危情,当时政府从需求侧发力,结果就是抛出了一个众人皆知的4万亿一揽子刺激方案,同时放出了近10万亿的贷款,实质上就是用货币放水的办法来刺激总需求,购买过剩产品。
中国的家电企业在当时受益匪浅,政府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使他们获得了巨额补贴。
此后,又获得了节能补贴等。
本来已经产品过剩的家电产业,在这样的刺激方案下,忽然觉得产能不足了,于是企业又开始纷纷扩大产能。
但在补贴政策停止的时候,家电企业生产出来的同质化的过剩产品忽然间又滞销了。
此时,企业在焦虑地企盼具有“父爱主义”的政府再次出手刺激经济,再次制造名义给他们补贴,然而,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补贴没了,“微刺激”对他们也不管用。
怎么办?同质化产品如果出现过剩,在市场经济中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大打价格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休闲消费的价值引领
第20卷第3期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6月DOI :10.3876/j.issn.16714970.2018.03.005收稿日期:20180311基金项目:第6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资助阶段性研究成果(2017M611597)作者简介:郭力源(1988 ),女,河南焦作人,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的发展研究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休闲消费的价值引领郭力源(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摘 要:随着物质条件的丰盛,为了休闲而展开的一系列消费活动成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空间㊂但因人们对美好生活科学意涵认知的不足,致使休闲消费受控于西方话语体系之下,局限于少数有闲群体之中,被困于休闲与生态博弈之内㊂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休闲消费应以美好生活创新㊁全面和可持续的 三维”解析作为其价值引领的逻辑前提,通过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机构,以社会效益为工作重点的政府部门和以绿色休闲为发展理念的休闲企业的 三方”联动,引导休闲主体主动承担其自我㊁社会和生态 三责”㊂从而使人们在休闲消费层级的跃升中体悟美好生活本质,使人们在复归个体与类关系,并确立绿色消费理念的过程中推动休闲消费平衡与充分发展㊂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休闲消费;价值引领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4970(2018)030024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㊂这一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科学论断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以消除供需失衡从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主要任务㊂而休闲作为建立在一定物质条件㊁精神资源和自由时间基础之上,通过自主选择而实现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需求升级的重要体现㊂自我国人均GDP 突破5000美元大关以来,国民生活方式逐渐休闲化,食品消费在全部消费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以旅游㊁文艺创作等精神产品为主导的非物质消费支出迅速攀升[2]㊂为了休闲而进行的一系列消费活动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㊂休闲消费也因此成为了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㊂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一样,休闲消费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存在偏离其本质的状况,但是,与此前不同,新时代休闲消费出现了新的特征和新的问题㊂休闲消费内容虽然由重物质产品转向重精神成果,休闲消费对象虽然由匮乏走向丰富,休闲资源利用虽然由模式化转向个性化,却因人们对美好生活价值意涵的误解,致使休闲消费受控于西方话语体系之下而难以实现个体的深度发展;致使休闲消费局限于少数有闲群体之中而难以满足休闲资源的平衡发展,致使休闲消费被困于休闲与生态博弈之内而难以保障休闲消费的充分发展㊂因此,明晰美好生活创新㊁全面㊁可持续的3个价值维度,并以此为逻辑前提,通过休闲教育㊁制度完善㊁供给侧改革重申休闲消费主体自我责任㊁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从而为化解新时代我国休闲消费新矛盾提供前提㊁条件和动力㊂一㊁美好生活的 三维”解析:休闲消费价值引领的逻辑前提 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旅游㊁文化㊁体育㊁健康㊁养老称之为促进消费升级的五大 幸福产业”㊂充分体现了国民在生存条件逐步满足的基础上,将休闲消费作为获得积极心理体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从而提升生活满意度的重要空间㊂通过近年来国民消费结构的变迁可知,国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由物质条件丰盛转向精神资源丰富㊂根据2000 2015年国民消费结构的实证数据可见,国民物质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㊃42㊃降低了4.73个百分点,国民将更多的钱用以满足非物质生活消费需求,如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年均增长12.10%,与休闲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通信消费年均增长17.69%[3]㊂由此可见,国民逐渐转变纯粹物质消费理念,将休闲与精神的升华相联系㊂但是,新时代休闲消费出现了低创新㊁低覆盖和低匹配的 三低”问题,这就导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停留在西方模式下,对美好生活的评判停留在少数群体之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停留在短暂繁荣之上㊂这实质上是对 美好”本质的背离和对美好生活的误解㊂因此,明晰 什么是美好生活”是新时代我国休闲消费价值引导的逻辑前提㊂1.重申美好生活的 创新之维”是突破西方休闲消费评价标准的必要准备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理念,不仅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且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指明方向㊂然而创新并非脱离国情的空想,而是依赖现实发展条件所做出的突破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 1858年草稿)“中,马克思说到 可见,决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因而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㊂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4]203㊂这表明,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人的一切能力的发展都依赖于对现有资源的消费,在休闲消费中人们消费的内容决定其具备何种能力㊂但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休闲消费状况不难看出,我国休闲消费受西方休闲文化影响较深,这与资本所具有的渗透性有极大的关系㊂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5]46㊂也就是说,西方文化中扩张的基因决定其一切活动皆以资本增值为宗旨㊂不论是曾经的全球殖民,还是当下的文化入侵,人仅是其资本增值机器中的齿轮㊂所以,其休闲产品的更新以磨灭人的主体性和限制人的能动性为目的㊂这预示着我国休闲消费对现有休闲资源的依赖应该建立在突破的条件下㊂突破是指依赖现有休闲产品和休闲资源,通过重复性实践活动形成一定休闲技能的同时,避免重复性思维对创新能力的蚕食㊂面对当前我国休闲消费受西方休闲文化影响较深的现状,人们在休闲消费中所要实现的目标逐渐西化,甚至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也被纳入到资本运作的体系之中㊂例如,休闲消费需求方将显性的休闲方式作为首要选择,休闲消费中的符号意义远大于休闲消费带给休闲主体的实际价值㊂并且,被编译的 符号”不仅如之前一样建立在物质产品之上,而且开始出现在文化产品之中,影响着人们的休闲需求㊁休闲选择和对美好生活的认知㊂在此背景下,彰显美好生活的创新之维,有利于休闲消费主体形成突破现有符号之网的能力,从而为休闲消费摆脱西方文化和资本控制提供可能㊂新时代休闲资源的不断丰富为国民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要坚实的基础,但国民的创新能力却因其没有处理好依赖与突破的关系而处于抑制状态㊂这导致了我国休闲消费发展受西方休闲消费价值评价体系影响较大,国民对美好生活的认知也因此受困于西方话语体系之下,其休闲消费仅是从物质享乐向精神享乐的转变,并没有实现从基本需求向发展需求的跨越㊂因此,在休闲消费影响力逐渐提升的当下,通过休闲消费的价值引导使国民逐渐意识到美好生活不仅是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可支配资源,而且要通过消费休闲资源使自身休闲能力在广度上日渐多元,在高度上不断提升,从而形成蕴含本民族发展特点的充满活力的生活样态㊂2.明晰美好生活的 全面之维”是休闲消费平衡发展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休闲思想的核心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 全面”不仅体现着马克思对人能力发展的多样化的重视,而且体现了其对每个人能力发展的关注㊂在他与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中曾表述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53㊂从中不难理解,经典作家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中,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将消失㊂随着无产阶级用暴力消灭旧有生产关系之时,也消灭了自身的统治合法性㊂因此,未来社会是每个人都享有发展机会的社会㊂这一方面预示着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再局限于某一阶级内部,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类层面;另一方面也表明了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并不是要掩盖单个人的个性发展,而是以此为前提所实现的整个人类的发展㊂就当前休闲消费而言,个人的能力在更加丰富的自由时间和更加多元的休闲资源供给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人的能力的发展也逐步摆脱模式化休闲消费的影响而趋于多样化㊂但是,区域间休闲资源分布的失衡,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不同地区休闲主体休闲意识崛起程度的差异使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流于表象㊂休闲消费成为了反映我国贫富差距和地域差距的又一领域,而不是消除人与人发展㊃52㊃壁垒的平台㊂如网络技术的进步使一部分人的休闲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另一部分人却因网络普及受限和自身技能不足而失去休闲的机会㊂类似于此的 数字鸿沟”致使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无法得到保障,而这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全面发展相去甚远㊂除此之外,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并非趋同发展㊂不同主体应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地域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而不是通过整齐划一的休闲布局来消解休闲消费的不平衡现象㊂否则,休闲消费将陷入模式化,人类发展也走向单一化㊂由此可见,美好生活所蕴含的 全面”价值内核是在基本的休闲时间和休闲资源有所保障的基础上每个人富有个性的发展㊂美好生活并非以某一群体的生活满意度为标准,因为休闲消费差距的加大必然使一部分人的休闲资源被另一部分人占有;美好生活也不可用同步发展来界定,因为人的能力的趋同化必将束缚生产力的提升㊂美好生活应体现 全面”的本质属性,进而消除失衡现象对个体休闲消费权力的剥夺㊂3.彰显美好生活的 可持续之维”是休闲消费充分的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一切实践活动皆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的休闲消费活动提供质料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审美空间㊂因为, 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㊂人靠自然界生活㊂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㊁人的身体㊂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161㊂除此之外,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追问意识的由来时也曾表示,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7]38⁃39㊂所以,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开展包括休闲消费在内的所有实践活动的前提㊂因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保障人们休闲消费质量的前提,也是美好生活得以永续发展的根本动力㊂通过我国居民休闲状况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国民休闲消费的重要因素㊂调研中,57.16%的受访者曾因雾霾改变行程,其中, 29%的人延迟出行,39%的人取消了旅行计划[8],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休闲消费质量㊂此外,因环境恶化导致的景区消失,因不考虑生态承载而造成的休闲资源永久性破坏,以及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室内休闲激增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休闲消费自由㊂尤其,当自然与休闲呈恶性循环之势时,人们的休闲消费将愈加脱离自然,人将失去感悟自然之美的条件和能力㊂面对国民休闲需求不断提升的现实,休闲消费应在保证人们的基本休闲权力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休闲消费的深度发展㊁充分发展都将是空想㊂仅考虑自身休闲权力而不顾子孙休闲权力的休闲消费行为,以及仅沉迷眼前高耗能所带来的高端生活享乐而不思考休闲消费的长远发展皆将使充分发展失去动力㊂因此,美好生活应蕴含 可持续”之维㊂休闲消费作为人类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必然会对自然造成影响,但以 可持续”为价值引导,构建休闲产品生产,休闲资源消费,以及绿色休闲生活间的良性循环能够使国民提升审美能力和降低高碳休闲消费行为㊂在将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作为美好生活内涵的同时,为休闲消费的充分发展提供基础,为美好生活的永续发展提供动力㊂二㊁休闲主体的 三责”担当:休闲消费价值引领的逻辑理路 创新㊁全面㊁可持续3个价值维度构成了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㊂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休闲消费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则需要以休闲消费主体为中心开展对实现美好生活逻辑理路的梳理㊂新时代,休闲消费中的新问题阻碍其成为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空间㊂人们将西方休闲消费模式,部分群体休闲质量提升,以及短暂的休闲消费繁荣作为美好生活的体现,然而,美好生活的内涵决定了处理好突破与依赖,自我与他人,消费与生态间的关系至关重要㊂因此,若要通过休闲消费使人们的生活复归其美好的本质,则需休闲主体承担起自我责任㊁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以此突破西方价值观的控制,打破平衡发展的思想禁锢,践行充分发展的休闲理念㊂1.以跨越休闲消费层级为重点的自我责任担当西方的休闲消费以资本增值为其核心价值观,若要突破西方休闲消费价值观的控制需作为休闲主体的人承担休闲消费中的自我责任㊂而自我责任的重要体现是客观认知休闲消费层级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并自主选择高层级的休闲活动㊂根据马克思关于自由时间的相关论述,我国著名休闲学家马惠娣教授将休闲消费分为两个层次 一种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另一种是从事普通活动的闲暇时间㊂休闲既包括积极㊁主动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较高级活动,也包括消极㊁被动的一些消遣活动”[9]㊂就个人而言,在休闲消费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理性辨析休闲消费对象的表象及其本质,还应在客㊃62㊃观认知休闲活动价值差异的基础上承担起跨越休闲消费层级的责任㊂首先,理性辨析休闲消费对象的表象及其本质是休闲消费主体承担自我责任的前提㊂新时代,休闲消费中的精神产品比重在逐年上升,但正如马惠娣教授的休闲层次论一样,精神休闲也有层次划分,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如听音乐需要有能够 听懂音乐的耳朵”,也就是需要一定的休闲技能去消费高层次的休闲资源;相反,低层次的精神享乐,如被动的看电视和沉迷视觉冲击,则对休闲技能无过多要求㊂因此,正如马克思所言 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 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4]204㊂不同层级的休闲消费对人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由此而生成的对美好生活的认知和对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㊂其次,承担跨越休闲消费层级的自我责任㊂理论认知和实际践行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理性认知消费层级对人类发展的不同影响虽然为消费层级的跨越提供可能性,但是并不能必然导致休闲消费选择向更高层次提升㊂因为,认知的内化及其对行动的指导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人性的趋利避害性又进一步阻碍这一过程的推进, 眼球消费”的出现便是最好的证明㊂它出现的目的即最快和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本增值,在这一价值推动下使更多的人沉迷其中是满足其目的的关键,所以 眼球消费”的休闲门槛极低㊂与之相反,高层次的休闲活动不仅需要物质基础和自由时间的保障,更需要休闲主体付出大量的精力提升其休闲技能,而这一学习的过程和休闲消费的过程相辅相成不断促进人们的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㊂因此,休闲消费层级的跨越需休闲主体放弃不需思考的网络漫游和随意闲逛,通过休闲技能的提升为从事更高层级的休闲活动提供条件㊂由此可见,精神层面的休闲消费激增并非一定带来休闲消费层级的提升㊂精神享乐到精神享受之间的差异及其跨越需要休闲主体承担自身责任,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休闲技能的学习而不是门槛极低的 眼球消费”和 流量消费”㊂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休闲消费才能摆脱西方以增值为目的的休闲消费陷阱,以我国现实发展条件为基础,结合我国传统经典文化㊁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中国休闲消费话语体系,从而彰显美好生活 创新”的价值之维㊂2.以复归个体与类休闲消费关系为核心的社会责任担当若要打破平衡发展的思想禁锢满足每个人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需要个体承担起以复归个体与类关系为核心的社会责任㊂个体与类的关系应是在保持自身个性的同时对他人价值的肯定㊂正如马克思在论述关于个体和他人间关系时常被学者们所引用的两句话一样, 人是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为个体,成为现实的㊁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人也是总体,是观念的总体,是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正如人在现实中既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6]188㊂此外, 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6]187㊂这两句话充分表明了个体是由历史条件和类所创造,但是人创新㊁多维的类本质特征又表明了个体并非是类的附属品㊂个体在生产自身的时候也生产了他人的发展条件,相反他人的时间活动也影响着自身的个性㊂因此,个人应承担其社会责任,通过个体和类关系的复归使人们关注休闲消费中的失衡问题,具体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在强调自身休闲权利的同时为他人休闲消费提供基本保障㊂前文之所以用 类”而非 共同体”表述人类总体是为排除 虚假共同体”的干扰㊂在马克思看来, 类的一些亚种”并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发展,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6]571,个人自由才存在于每个人之中而不是阶级范围内㊂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个体应尊重彼此休闲消费的权力,将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类本质相结合,从而摆脱个体对物的依赖,造就真正共同体前提㊂另一方面,在关注自身休闲消费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尊重他人休闲消费的多样性㊂个性发展预示着联合的自由性,人们不再以 阶级的个人”而是以 个性的个人”对待彼此,不将阶级内个体的趋同性与平衡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标准,而是将类本质特征即 全面性㊁超越性㊁创造性㊁自由性和多维性”[10]作为人类发展的应然状态㊂因此,只有当个体和类的关系重新复归其应然的两个层面之上时,人们才能理解并主动承担其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㊂也只有休闲主体主动承担其社会责任之时,休闲消费发展中的失衡现象才能彻底根除,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休闲消费中得以实现,美好生活所蕴含的 全面”的价值内核才能得以彰显㊂3.以践行绿色休闲消费理念为表现的生态责任担当休闲消费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此,休闲主体应通过践行绿色休闲消费理念为休闲消费的充分发展承担生态责任㊂正如上文分析所言,休闲消费的充分发展要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动力,㊃72㊃而人作为休闲消费中的主体应将休闲消费置于生态良性循环之下,在休闲消费过程中,通过绿色休闲消费理念的树立使休闲与自然相融合,在扩展消费内容的同时降低对资源的耗费㊂休闲主体主动承担自身在休闲消费中的生态责任,使休闲消费的充分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客观承载呈良性循环之态㊂具体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形成低碳消费的休闲习惯㊂低碳的绿色休闲理念强调休闲消费过程中,休闲主体在降低对自然资源耗费的同时保证休闲质量的提升㊂其蕴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休闲作为人的实践活动之一无法离开消费,即便新时代人们的精神消费比重不断上升,但一切休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皆以自然资源为承载㊂正如马克思曾说, 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11]㊂这意味着消费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皆离不开对物质与精神资源的消费㊂因此,低碳消费不是单纯的压抑消费,而是在肯定消费的必然性的基础上展开的㊂其二,在休闲消费无法离开物质承载的前提下,尽可能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㊂在休闲消费过程中, 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 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㊁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7]560㊂因此,低碳消费蕴含着休闲主体对自然的敬重和对生态承载力的重视㊂另一方面,生成天人合一的休闲审美㊂自然为休闲消费提供物质保障外更应成为人们审美满足的空间,人们的精神消费除发生在声光电的技术世界和古今中外的思想海洋外,更应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㊂因为休闲消费作为一种体验消费可以通过山之高㊁海之阔体悟大自然之壮丽,可以通过花之香㊁鱼之乐感受天人合一之娴静㊂然而,这一切不需要奢华食宿,仅需要休闲主体审美自觉的生成㊂即构建自我生命与自然生机相融合的审美范式的同时,提升 闲”作为审美对象的审美品格,在山水之美中感悟心灵的闲适,在静以修身的人格构建中,扩展闲雅审美的空间[12]㊂正如上文分析所言,国民休闲消费中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正逐年攀升,相对曾经将物质消费等同于休闲的时期不同,当前休闲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有所下降㊂但是,休闲需求绝对值的上升意味着必须依靠物质承载的精神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增多,这同样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小觑的影响㊂因此,单纯的压抑消费欲望以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并不能提升人们的生活满意度,相反,只会抑制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㊂在此背景下,休闲主体应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通过践行绿色休闲消费理念感悟 慢”生活之美和 软”文化之魅,超越休闲与生态对立思维模式,推动休闲消费从 掠夺式”向 体验式”的转变,从而为休闲消费的充分发展提供思想动源和物质支持㊂三㊁休闲供给的 三方”联动:休闲消费价值引领的实践路径 创新㊁协调㊁可持续3个价值维度的诠释重申了何为生活之美好,在此基础上,休闲主体对自我责任㊁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的担当为休闲消费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提供了逻辑理路㊂然而 什么是美好生活,如何实现美好生活”最终需落脚到 实现”,如何使休闲主体自觉承担其在休闲消费中的责任依赖教育机构㊁政府部门和休闲企业联动的价值引领㊂1.教育机构以人为中心推动中国休闲消费价值体系形成构建中国特色的休闲消费价值体系需国民在休闲消费中承担自我责任,通过休闲消费层级的提升主动摆脱低层次精神享乐,使人们在完成从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的转变过程中,实现发展层级的不断跃升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也在现有休闲消费基础上突破西方休闲消费价值观的影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消费价值体系,为理性认知和客观评判美好生活提供现实可能㊂在此逻辑下,以休闲教育为抓手推动中国休闲消费价值体系的建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㊂休闲教育即 针对工作及其他维持生计的活动之外的目的的教育㊂休闲教育是让人们正式或非正式地学习利用自由支配时间以获得自我满足,并将个人才能发挥到极致,从而使自由支配时间有助于提升人整体的生活质量”[13]㊂因此,休闲教育不仅教授人们如何通过更有意义的休闲方式充分利用休闲时间和休闲资源,而且帮助人们认识休闲消费的目的,使人们在休闲消费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 博大的人格”㊂尤其是休闲主体面对先于其出生就已经存在的客观世界,如何在依赖现有资源基础上实现突破,就需要休闲教育对休闲主体进行价值引领㊂休闲教育一方面能帮助人们有目的的选择休闲活动避免价值绑架㊂休闲教育通过测量㊁培训㊁组织㊁调适和执行帮助人们认识自身特点和能力,利用人生每一个阶段的优势培养休闲主体向高层次㊁长久性的价值方向努力;另一方面能帮助休闲主体保持自主权和天然性㊂通过理智的休闲计划与准备避㊃82㊃。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回顾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成就。
以下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
一、“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2016年,中国政府制定了新一轮的五年规划“十三五”。
该规划明确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目标,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
二、“一带一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连结在一起,促进经济合作和发展。
以当地9亿多人口为市场优先、以拉动当地13个国家经济合作为目标实施,实现由中国走出去到世界走近来的巨大历史性跨越。
截至2020年底,已经有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文件。
21世纪初,中国从追求经济发展到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始走向全球化。
三、数字经济加速崛起数字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加速传统产业转型,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效率的新型经济形态。
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表现尤为优异,2018年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34.8%。
中国的“双11”购物节等网购活动,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云计算、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正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带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力。
四、服务业成为经济新引擎随着中国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服务业的价值和作用得到了正名。
2018年,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了50%,成为支撑中国发展的新引擎。
尤其是在数字经济的带动下,中国服务业逐渐升级,提高了服务品质和水平,推动消费升级。
中国正在从商品生产和出口加工中心,转型为服务和消费中心,成为全球服务经济的新领域和新动力。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作者:任柯来源:《新经济》 2016年第20期西安市烟草专卖局任柯摘要: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迈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逐渐形成,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特征性变化。
面对这一常态,任何行业都必须首先在观念上适应,重新进行战略思考和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其次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主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争取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趋势特征一、新常态的概念“新常态”的概念并非中国首创,其发端于美国,首次是用来归纳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所发生的变化。
但是在中国领导人和学者更多的阐述里,“新常态”一词由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走向对新的发展阶段的定义。
王小广(2014)认为,新常态是一种新趋势,是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反映。
它不是一种已经实现的状态,而是一种新的发展目标,需要积极作为才能获取,如果转型升级不成功,则可能转向长期低增长或衰退。
金碚(2015)在世界范围分析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常态”后认为,一个以“新常态”为表征的中长期历史阶段正在到来。
中国经济增长从过去的两位数高速经济增长,下行到7%-8%的速度,并非周期性因素所致,而是一种结构性减速,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进入一个“新时代”或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一)发展速度方面,经济增速将出现明显回落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逐步进入了下行通道,以10.45%的增长率收官。
而在这之后的2011-2014年,虽有几次宏观经济的刺激动作,但GDP增长率逐年降低,依次为9.13%、7.65%、7.67%和7.4%。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3-2007年,GDP增长率高位增长,依次分别达到10.03%、10.09%、11.31%、12.68%、14.16%。
到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标定在了7%左右,年终收官为6.9%。
根据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速可能在6.5%左右。
新时代下消费升级与创新研究
新时代下消费升级与创新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升级成为了潮流。
在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开创新的消费体验,成为了企业和研究者共同面临的挑战。
一、消费升级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消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此外,年轻人和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也加速了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高、购物体验更优、消费观念更开放,以及更关注健康环保等议题。
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人们更加注重独特的消费体验和品牌形象。
二、创新研究驱动消费升级消费升级离不开创新,尤其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
同时,数字营销的应用也能够加强品牌营销和社交传播,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此外,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开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
例如,中国的“双十一”购物节,就是阿里巴巴创新营销方式的结果。
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也为消费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创新研究的实现需要企业和研究者共同努力。
企业应该积极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完善产品和服务,提高品牌营销能力。
研究者则应该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探索新的技术应用,推动创新研究和产业升级。
三、中国的消费升级形势与机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消费市场,目前正经历着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消费升级的形势,正在为诸多行业带来机遇。
例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开始更加追求天然、绿色、有机的食品。
这为生态农业等新兴农业带来了机遇。
此外,5G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各种新型消费场景,例如虚拟现实购物、智慧出行等。
中国国家政策也在积极推动消费升级。
例如《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了加强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的措施,鼓励企业创新研发。
此外,《关于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也提出了政策支持措施,例如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消费品种,提高消费品质等。
新时代下的中国消费者文化心理分析
新时代下的中国消费者文化心理分析中国消费者文化心理在新时代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追求个性化和品质消费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标准和体验感受,开始追求个性化的消费选择。
这种心理表现在对于品牌的认同度上,他们喜欢购买知名品牌产品,同时也希望能够找到独特的、符合自己个性的产品。
他们乐意支付高价购买高品质的产品,追求的是消费的满足感和归属感。
二、注重品牌形象和口碑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更加注重品牌的形象和口碑。
他们希望通过购买品牌产品展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取得他人的认同。
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仅是产品的区别,更是象征着品质和信任的象征。
因此,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消费环境中,品牌形象和口碑的塑造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三、追求创新和科技感中国消费者在追求个性化和品质消费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创新和科技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主动尝试新产品,希望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消费体验。
在新时代,消费者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和认可也在推动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四、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在新时代下,消费者对于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环保性和公司的社会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来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消费时,他们倾向于选择环保、绿色、健康的产品,以及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五、追求便利和智能化消费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喜欢便利和智能化的消费方式。
他们乐于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在线购物,享受到送货上门、随时退换货等无缝衔接的消费体验。
同时,智能化消费也满足了他们追求科技感的心理需求。
总体来说,新时代下的中国消费者文化心理趋向个性化、品质化、创新化、便利化和可持续化。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注重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从而在新时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新时代中国的10大创新
新时代中国的10大创新1. 移动支付的普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通过诸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应用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让消费更加便捷。
2.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淘宝和京东等平台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易机会,并促进了经济增长。
3.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中国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潜力。
4. 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中国投资巨大,建设了世界上最大规模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网络,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5.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中国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创新了金融服务模式,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包容的金融服务。
6. 绿色能源的发展:中国加大了对绿色能源的投资和研发,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积极倡导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精神,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促进了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
8. 高科技产业的崛起:中国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例如,5G技术、无人机、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动了国家的科技进步。
9. 脱贫攻坚的成果:中国通过实施扶贫政策和开展产业扶贫等措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脱贫成果,减少了贫困人口数量,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
10.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了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以上是新时代中国的10大创新,这些创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代居民扩大消费的梗阻及疏解
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IMPORTANT ISSUES消费关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
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巨大。
瞄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消除影响消费的深层梗阻,将有助于持续做好扩大消费这篇大文章,保障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中国消费新时代的四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消费也正进入新时代。
近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品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新时代我国消费呈现许多新变化。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趋突出。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和基础,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013年至2017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7.0%、48.8%、59.7%、66.4%和58.8%,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导力量。
但若从国际范围内来看,我国最终消费率明显偏低,2017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3.6%,世界各国最终消费率的平均水平保持在75%左右,相差20多个百分点,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消费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充分发挥其潜力将对经济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3亿多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既是重要的消费樊继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公共经济教研室主任、教授。
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主要著作有《创新驱动与强国征程》等。
新时代居民扩大消费的梗阻及疏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樊继达【摘要】中国正步入消费新时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趋突出,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已成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压舱石”。
但近年来,需求侧居民经济实力不强,扩大消费日益心有余而力不足;供给侧服务业发展滞后,消费品质量不高,供给较为单一。
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市场信用、消费监管机制不完善及促进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绩效不佳等限制了居民进一步扩大消费的可能性。
中国新基建的政策建议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 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 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和“鬼城”现象。未来 “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五“新”。除新领域外,
新基建还应有新地区、新主体、新方式,以及涉及 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的软基建。
首先,新地区在人口流入的城市群都市圈适当 超前基建,最大化经济社会效益。随着人口负增长 临近,未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将面临人口收缩,但 城市群都市圈人口仍将持续流入。由于生育率持 续低迷,出生人口持续下滑,中国人口总量将在 “十四五”时期见顶,即进入人口存量博弈时代。 与此同时,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而发达国 家平均约80%,中国还有很大空间,但未来新增城 镇人口将更多向都市圈城市群集聚。我们通过几十 个代表性经济体上百年城市化历史研究发现,人口 流动的基本规律是“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走”, 在城镇化中后期人口迁移将从城镇化转为都市圈化 城市群化。根据我们预测,到2042年中国城镇人口 达峰值时,新增1.9亿城镇人口约80%将分布在19 个城市群,约60%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 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七大城市 群。
文=任泽平 熊 柴 孙婉莹 梁 颖
新基建的内涵
首先,新基建符合未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中央近期密集点名新基建,其内涵不应局限在信息领域。新基建在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被第一次提及,2019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2月中央深改 委会议、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持续密集部署。从中央会议内容看,新基建侧重于5G网络、数 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根据央视中文国际频道3月2日报道,“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 含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 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在央视频道划分的七大领域,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 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均非信息领域。 其次,新时代对新基建的本质要求。 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要求,能更好支持创新、绿色环保和 消费升级,在补短板的同时为新引擎助力,这是新时代对新基建的本质要求,这是新基建与老基 建最大的不同。从根本上讲,基础设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为人口和产业发展服务的。中 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 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链要迈向全球中高端,新时代对基础设施产 生了新要求。
回顾2014年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事件
回顾2014年中国电商行业的几个大事件2014年已经成为永恒的历史,这一年对中国电商行业来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回首去年波澜壮阔的电商史,我们能很容易盘点出如下的重点关键词。
关键词:上市中国的电商业,从来没有这样扬眉吐气,2014年5月16日,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几天后,京东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9月19日,阿里巴巴亮相纽交所,融资250亿美元成就全球最大IPO。
京东阿里的相继上市,这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它标志着包括3C,图书,服装、化妆品等在内的标品实物电商已经达到巅峰,这一轮上市也意味着标品实物电商已经没有多少剩余空间了。
关键词:联姻2014年的3月10日出现了一件号称改写了电商格局的大事件。
腾讯将旗下拍拍C2C、QQ网购等业务转移给京东,并以2.15亿美元收购京东3.5亿股,占京东15%的股份。
这一场战役,抬升了京东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也给京东带来了巨大的社交流量,而腾讯从此退出了电商江湖。
今天当我们再回过头来发现,这一场没有结局的战役,京东与腾讯的联姻并没有因为收购拍拍、易迅等资源市场占有率有了多大的提升。
而另外一个跟“联姻”关键词相关的事件则发生在2014年8月29日,万达、百度、腾讯宣布共同出资200亿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商的新闻震惊电商界。
作为当周占据互联网头条的新闻,最开心的莫过于小王同志了,又多了一大波认他为老公的女人们,而我等屌丝也就只能感概一下没有老王这样出手阔气的老爹。
在媒体一片付之赞誉颠覆之声中,直到万达地产在随后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IPO,大家才知道万达电商在资本市场的意义,话说小马哥和Robin到底有没收站台费?关键词:工业品电商电商的浪潮在2014年里席卷了各个行业领域,尤其是工业制造领域更引人关注,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家所想象不到的是,工业品市场份额大概有20万亿,足足是民用品的好几倍。
中国已进入消费经济新时代
中国已进入消费经济新时代作者:吴炳新来源:《人民论坛》2009年第01期《消费论》揭示了人类在本能的向自然索取消费物质和创造消费物质过程的总和,创造了三大消费牵动经济圆周螺旋发展规律(如下图),创造了市场经济的自由规律,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规律,创造了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自身文明进步。
对时代特征的认识,是我们分析研究问题的基点,也是制定政策的前提。
我国已开始进入消费经济新时代。
生活消费是三大消费的核心我国以消费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形成以生活消费为核心的三大消费,在国家主导经济以生活消费为中心,宏观市场调控,拉动经济螺旋向前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好形势已形成。
从宏观上也可以称为“消费经济发展新时代”。
2007年国内消费首次超过投资和外贸,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第一动力。
同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社会生活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5%,继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稳步提高。
据初步核算,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拉动4.4个百分点,投资拉动4.3个百分点,进出口拉动2.7个百分点。
这些数字表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成功地由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从外贸拉动型向内需推动型转换。
可以把2008年定为中国“消费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元年。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基本呈现以生产计划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消费为中心的发展脉络。
中国已进入消费时代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已发生质的变化,温饱型的消费模式已被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消费模式所取代,中国已进入消费时代。
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计算机、移动电话、信用卡、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消费品的需求大幅上升,各类新潮高档的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之家。
追求时尚、讲究舒适、彰显个性、发展自我,日益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愿望和需求。
特别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计算机、移动电话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上网人数迅速增加。
从温饱步入小康,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改变,过去一味强调节俭,现在主张“享受生活”,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然而,自2010年起,中国经济增长率逐渐放缓。
尤其是在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降至6.6%。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一、慢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徘徊在6%左右,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经济问题。
下滑的经济增长率是因中国由高速增长时期向中等速度增长时期的转变所导致的。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也遇到了不少的困境。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结构、产业升级等问题,中国经济持续处于“新常态”,增长动力和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二、高负债率中国经济高负债率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中国企业高成本、高负债率等因素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国际贸易局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企业也面临着资金困难和流动性问题。
三、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另一个难题。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一些行业产能已经过剩,资本过度积累,导致了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张和传统产业的淘汰,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推进变得愈发困难。
四、萎靡的民间投资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自2014年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投资回落的周期。
尤其是2017年以来,民间投资逐渐萎靡,实际财政支出的增速趋缓。
这就导致了萎靡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环境的恶化。
五、不稳定的就业环境中国经济的不平衡性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已成为中国社会最大的动荡因素。
而稳定的就业是经济稳定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障。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和结构调整,就业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经济活动减缓、产业结构转变、创新从业难度等因素都增加了就业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如何改变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呢?首先,应调整就业结构,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在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之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慈善化”四化改造,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消费新趋势:三大动力塑造消费新客群
中国消费新趋势:三大动力塑造消费新客群波士顿咨询公司;阿里研究院【期刊名称】《浙江经济》【年(卷),期】2017(000)017【总页数】5页(P39-43)【作者】波士顿咨询公司;阿里研究院【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在可见的未来,中国依旧将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市场之一。
三大新兴力量——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新时代消费者以及网络购物将引领中国消费新经济。
在中国,明确未来的消费群体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正在成为前所未有的重要课题编者按:日前,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联手阿里巴巴,推出《中国消费新趋势:三大动力塑造中国消费新客群》,深入聚焦三架消费马车所带来的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行为的改变、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这些变化对于企业的启示。
上层中产阶层及富裕人群助推高品质消费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让中产阶层增长迅猛,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热衷于消费,并对未来抱有信心。
根据BCG的《中国私人银行2017》报告,家庭可投资资产值在10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以及5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这两个区间内的家庭数量增长最快,从2017年的210万户和30万户,将在2021年分别达到约340万户和50万户。
预计2017到2021年,这两个群体的财富值将以13.6%的平均速度高歌猛进。
2016-2021年间,上层中产(每月可支配收入12000-22000元)及富裕家庭(每月可支配收入22000元以上)数量将翻一番,超过1亿户,共同拉动75%的消费增长。
更富裕、更具个性和品味且日益成熟的消费者在中国快速成长,对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
他们青睐高端产品以及生活方式类产品和服务,这给本土企业以及在华外资企业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家庭可支配月收入的快速提升,上层中产阶层和富裕人群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消费需求及优先消费品类。
当新兴中产和中产阶层的主要消费需求还停留在包装食品、个护等快销品类以及普通享受型消费品类时,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已经开始追求健康绿色的食品和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言
欢迎和我们一起迎接 中国经济转型新阶段的到来!
虽然全球经济依旧处在后经济危机的复苏过程中,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和较快的增长,向 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迈进。
2013年,中国GDP实现了7.6%的年度增长。在这个数字背后,依旧充满着令人兴奋的 机遇,关键在于你是否知道如何去寻找与挖掘!
事实上,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中国的经济正由投资/出口主导 向消费主导转型。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赖于每一位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诉求和期许。
如今,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经历着大规模的转型与变革,唯有那些睿智、敏锐的竞争者 方能真正驾驭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抓住机遇,并从中脱颖而出!
现在,让我们去重新审视并洞察不断变化着的中国消费者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目 录
第一章 新一线——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第二章 拥抱个人消费时代 第三章 健康、环境保护——中国消费新趋势 第四章 共生与共赢:快速崛起的电子商务和不断创新的传统渠道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一切 第六章 风云变幻的媒介市场 第七章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国消费者 第八章 银行和金融业“试水”互联网金融 第九章 汽车行业看“代沟” 第十章 开启成熟市场新纪元
乐观的二、三线消费者: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二、三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上扬,较2013年第三季度分别上升了7个点和6个点。
当我们去探索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构成时,不难发现,二、三线消费者在消费意愿(较上一季度分别上升15个点和7个点)、个人经济情 况,及就业预期(二、三线城市分别上升10个点)三个方面均呈现出健康上升的趋势。
107
102
消极
一线
二线
三线
四线
农村
Q1 13
Q2 13
Q3 13
Q4 13
基于这一系列令人鼓舞的趋势和消费人群的不断变化,我们相信,从二、三线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未来“新一线”将有望成为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增 长的强大引擎。
第一章 新一线—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谁在拉动中国消费的全面升级: 当下,中国消费者正全面升级,这股力量也必将拉动中国消费市场的全面升级。不论是国际企业还是本 土企业,都已嗅到了这种气息,纷纷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向高端延伸。 与前几代人相比,今天的中国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与独特。同时,在消费中,他们不断在寻找能为自己 忙碌的生活增加新鲜感与兴奋点的产品与服务,对更便利的生活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消费者可支配 收入的不断提高,他们对更高品质的生活有了更强的诉求,并且乐享其中。 如果说一线城市、一线消费者曾被看作是全国消费市场的风向标,那么如今,中国城市的发展早已冲破 行政级别的局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更贴近现代意义的,由商业驱动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城市集群。我们 该如何重新审视正在我们面前逐渐展开的、全新的中国消费版图? 不断增长的、乐观的、并富有强大购买力的二、三线城市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高端化市场进军。 唯有能熟练驾驭消费升级趋势的企业,方能获得开启全新增长时代大门的钥匙。 不管是快速消费品、汽车还是耐用品,要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关键在于您是否已在产品及服务价值链中 加入了新的概念,用“私人定制”及高端、创意、升级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形形色色的需求。
第三章 健康、环境保护—中国消费新趋势
第四章
共生与共赢: 快速崛起的电子商务和不断创新的传统渠道
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零售渠道,其发展速度可谓今非昔比,并不断创造着销售神话。 与线下销售相比,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零售渠道,这些年增长迅速。电商渠道对整体零售市场的贡献率在过去5年中增长了9倍 多,从2007年的0.6%增长到2012年的5.6%。 与此同时,以超市和大卖场为典型代表的中国现代渠道也在不断地用创新的思维与电商进行抗衡。 另一个方面,尽管面临来自电商渠道和现代渠道的挑战,传统渠道也毫不示弱。尼尔森的零售监测数据显示,对于广大来自中国 低线城市的消费者及农村消费者而言,随着他们收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发现,传统渠道也在不断通过创新来适应当今消费者全新的需求。在众多低线城市,自选型食杂店作为一 种传统渠道一直在保持着持续增长。这些创新的传统渠道填补了现代渠道还未下沉到的区域,同时,也满足了低线消费者对与现 代渠道相似的自选型购物模式的需求。 另外,作为另一种新兴渠道,以母婴店及化妆品店为代表的专业渠道也越来越多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以母婴店为例,在过去 12个月,婴儿奶粉在该渠道的销售增长了12%。而在化妆品专卖店,护肤品类的销售增长在过去12个月高达23%,其在整体化 妆品类商品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第二章 拥抱个人消费时代
第三章
健康、环境保护——中国消费新趋势
近年来,健康消费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最火热的关键词之一。
根据《尼尔森全球储蓄与投资策略调查报告》,64%的中国受访者已经在为健康保障进行储蓄,34%的受访者虽目前没有,但 未来计划储蓄。虽然该调查是在2013年8-9月进行的,但这一结果仍能反映中国人愿意为健康投保的普遍诉求。
第一章
新一线——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独具魅力的二、三线城市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常被看作是中国经济的第一方阵。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及发展的不断深入,二、三线城市正越来越彰显出它 们各自独特的魅力。
在这些后来居上的城市中,我们看到了蕴藏在这些市场中的令人兴奋的潜力与机会,正是这些机会,将注定赋予它们其中的佼佼者们一个全新的 名词——新一线。
那么在如此强劲的消费意愿背后,消费结构又是怎样?人们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基于我们对中国老、中、青、少消费者的理解,我们认为,在当下的中国市场,拉动增长的秘诀之一莫过于对个性化消费的关注与回应。
同时,今天的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他们对消费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并正从功能性诉求转向情感诉求,从满足基本需求到通 过消费去实现自我。
2014
中国消费新时代
关于尼尔森
尼尔森控股(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NLSN)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资讯和监测公司,提供全球领先 的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资讯、电视和其他媒体监测、在线研究和移动媒体监测。尼尔森业务遍布全球 100个国家和地区,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和荷兰。
如需详情,请登录尼尔森全球网站
在众多低线城市, 自选型食杂店作为一种传统渠道
一直在保持着持续增长。
第四章 共生与共赢:快速崛起的电子商务和不断创新的传统渠道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一切
在刚刚过去的几年,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从一年前的仅50%迅猛上升至73%。 显然,在中国,智能手机早已不仅仅属于一、二线消费者, 其在三、四线城市也享有高达70%以上的渗透率。不论是白领还是农民工,不论 是学生还是自由职业者,他们都可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即使在中国幅员广阔的农村市场,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也已高达30%。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人们对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购买意愿从2012年的15%上升至2013年的29%。 具体而言,人们对以下几种车型的需求不断上升,比如油电混合车(从10%上升至19%)、柴油混合动力车(从2%上 升至5%),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从1%上升至4%)。
这一需求增长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相对低廉的使用成本及环保概念是消费者考虑环保型汽车的首要原因。而都市中愈 发严重的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也不断驱使消费者将目光从传统汽车转向环保型汽车。
同时,本着对健康的关注,更多的消费者愿意为更好、更健康的产品支付溢价,特别是在婴儿奶粉、健康类食品及保健品上表现 得更加突出。
在过去三年内,保健品已经超过了水果、酒和香烟成为亲友在新年馈赠礼物的首选。在大城市,保健品的平均消费是非处方药物 的七倍。
当然,对健康的关注绝不仅限于一线消费者。事实上,在尼尔森2013年第四季度的《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中我们看到, 二、三线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首次超越了一线消费者。
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61% 安卓
16% 苹果
2%
Windows
移动
2% 塞班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一切
全球最具信心的移动购物者
那么中国的消费者用智能手机都在做什么?尼尔森的研究显示,发送信息及阅读、观看互联网上的内容是他们使用智能手 机时最重要的两大需求。 作为由腾讯公司发布的一种即时通信手机应用,微信自2011年1月上线以来,已经虏获了6亿注册用户,成为中国互联网 历史上成长最快的新兴软件。2013年,微信在中国消费者中的渗透率超过30%,同比增长率高达1000%以上。 作为一种人际沟通的工具,微信常被看作是“移动版的Facebook(脸谱)”。而如今,微信与以自媒体著称的“微博” 的边界愈发变得模糊,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及个人开始在微信上通过公众账户来传播其各自的信息和品牌故事,微信已俨 然成为另一个自媒体。 此外,中国消费者不仅热衷于用互联网与朋友及各自的朋友圈实现“实时互联”,他们还对移动支付持相当开放的态度。 《尼尔森全球储蓄与投资策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网上支付的意愿最为强烈。超过70%的 中国网上受访者表示,只要他们的个人信息得到有效保护,他们会放心地在智能手机或是平板设备上进行电子移动支付。 说到移动支付,就不能不提第三方支付。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及网购市场的快速发展,不论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还是 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第三方支付对于银行业支付业务所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 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正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吸引更多的用户。腾讯发起的“抢红包”活动,即让用户 在手机上给人们发红包,成为2014年春节期间流行于中国手机消费者之间最火爆的社交活动。腾讯的数据显示,从今年 除夕到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 同时,智能手机的应用,特别是其基于位置的衍生服务 (LBS)——如嘀嘀打车或快的打车,将中国的出租车市场变成争夺 乘客的战场。阿里巴巴和腾讯同时通过给予司机及乘客补贴,来扩大各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基数和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