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诈骗典型案例分析[1]
云泰案真实案例
云泰案真实案例201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金融诈骗案件,被称为“云泰案”。
这起案件涉及金额巨大,牵扯到数千名投资者,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打击。
以下将对这起案件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云泰案的始末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时一家名为云泰金融的公司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P2P网贷业务。
云泰金融公司宣传称其拥有先进的风控系统和严格的贷前审核机制,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
投资者对云泰金融公司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投资获得稳定的收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开始陆续发现问题。
一些投资者发现他们的本金和利息无法按时兑付,而且云泰金融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失联。
随后,更多的投资者纷纷前往云泰金融公司的总部寻求解释,但却发现公司的总部已经搬空。
投资者们意识到他们很可能成了受害者,而云泰金融公司则成了一场巨大的骗局。
在此之后,云泰金融公司的投资者们组织起来,向当地警方报案,希望能够追回自己的损失。
然而,由于云泰金融公司的资金流向复杂,涉及的地区广泛,案件的侦破工作一度陷入了困境。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侦破,警方最终锁定了云泰金融公司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并展开了抓捕行动。
在一系列的审讯和调查中,警方发现云泰金融公司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诈骗活动。
公司的创始人和核心团队通过虚假宣传和高额回报来吸引投资者,然后将投资者的资金挪用到自己的个人账户或投资于高风险项目中,以获取非法利益。
云泰案的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投资者们纷纷上街抗议,要求政府彻查此事并追究责任。
同时,云泰案也引发了对P2P网贷行业的深刻反思和整顿。
监管部门加强了对P2P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云泰案中,投资者们不仅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更受到了心灵上的伤害。
许多投资者因此陷入了绝望和困境,甚至有人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一案件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一次警示和警醒。
p2p理财案例
p2p理财案例P2P理财案例。
P2P理财,即个人对个人的网络借贷,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借贷行为。
P2P理财案例屡见不鲜,许多投资者通过P2P理财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但也有一些投资者因为盲目跟风而蒙受了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P2P理财案例,希望能够对投资者有所启发和警示。
第一个案例是小明的P2P理财经历。
小明是一名普通的白领,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接触P2P理财,起初,他选择了一家口碑较好的P2P平台进行投资。
由于该平台承诺的高收益和低风险,小明一开始投入了大额资金。
然而,不久后,这家P2P平台发生了经营风险,导致投资人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
小明因此损失惨重,对P2P理财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
第二个案例是小红的P2P理财经历。
小红是一名投资达人,她在P2P理财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她选择了一家平台,通过仔细的风险评估和项目调研,小红成功地进行了多笔P2P理财投资,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她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P2P理财并非一定会带来风险,只要选择正规、稳健的平台,并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项目调研,投资者依然可以赚取稳健的收益。
第三个案例是小李的P2P理财经历。
小李是一名新手投资者,他听说P2P理财可以获得高收益,于是怀着赚钱的心态进行了投资。
然而,由于缺乏对P2P平台的了解和对项目的风险评估,小李很快就遭遇了投资失败,损失了大量资金。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投资者在进行P2P理财时一定要谨慎,不可盲目跟风,而是要理性分析和判断。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首先,P2P理财并非一定会带来风险,只要选择正规、稳健的平台,并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项目调研,投资者依然可以赚取稳健的收益。
其次,投资者在进行P2P理财时一定要谨慎,不可盲目跟风,而是要理性分析和判断。
最后,P2P理财领域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P2P理财案例告诉我们,投资者在进行P2P理财时一定要擦亮双眼,选择正规、稳健的平台,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项目调研,理性分析和判断,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金融诈骗案例分析及预防
金融诈骗案例分析及预防第一章案例分析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诈骗案件也愈发猖獗,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典型的金融诈骗案例。
1. P2P网络借贷平台诈骗案例2019年,福建某女子通过一家P2P网贷平台操纵虚假标的,虚构借款人信息并获得30多万的贷款。
网贷平台方在第一时间发现庞大的异常交易,经过调查发现不法分子利用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先后注册多个账户,相互进行虚假交易骗取贷款。
该女子随即被公安机关抓获,案件被迅速移交给了检察机关。
2. 股票诈骗案例2018年,一家南京财经大学创业团队被诈骗团伙所骗。
该名负责人在微信群发布了求助信息,引来一位自称为便民服务公司的业务员,业务员以向资金困难的创业团队提供短期资金为名,要求他们先购买若干股票,并持股2个月后回购,以达到获得资金的目的。
随后他们接受这一建议进行竞买,但在2个月后回购时却被告知只能卖出股票,自此该团队的现金流一落千丈。
3. 电话诈骗案例2020年,北京公安机关捣毁了一起跨省诈骗团伙,该组织以电话客服模式进行大规模诈骗。
其核心分子为“绿茶妹”,通过一款可以修改号码的软件,模拟中国电信客服部分,在受害人的手机上呼出电话,提醒其开通消费功能或手机充值业务,骗取对方资金,涉案金额达到近千万元。
第二章防范措施金融诈骗频发,为了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我们需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1. 提高自我安全意识身份信息的保护非常重要,确保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以及密码等要素不泄露。
同时,不轻信无关人员传递的信息,警惕接到的各种不明来电、短信、邮件等。
2.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要选择正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户和投资,不轻信各种高收益、高风险、暴利的投资项目。
3. 了解诈骗常见手法常见的金融诈骗手段有虚假投资、虚假借贷、伪造银行卡、冒充公司等,要认真了解这些常见手法,遇到这些手法时要提高警惕。
4.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切记不要将个人信息随意泄露,不要随便在陌生网站、APP平台输入自己的信息,避免别人通过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金融诈骗。
互联网金融风险案例解析
互联网金融风险案例解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并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几个典型案例,探讨其造成的风险和教训,以期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警示。
案例一:P2P借贷平台“某某贷”某某贷是一家知名的P2P借贷平台,一度声名鹊起并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然而,该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资金链断裂、运营困难等问题,最终导致借贷资金无法回收,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
这一案例给互联网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揭示了监管不力、业务风险控制不当、内部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特别是,某某贷平台在放贷审核和项目选择方面存在着严重失误,对风险进行不当评估和控制,最终使得投资者的资金面临极大的损失。
教训: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项目方、借款方的审核和评估,严格把控风险防范措施,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确保经营活动的合规性。
案例二:虚假宣传的网络理财产品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虚假宣传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某某理财公司为例,该公司推出了一款高收益的网络理财产品,广告宣传中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然而,事后发现该理财产品实际上并不存在,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一案例揭示了互联网金融领域中虚假宣传的普遍性,使得投资者陷入信任危机。
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诚信宣传,真实披露产品信息和风险提示,确保投资者能够依据准确的信息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教训: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宣传监管机制,加强对宣传内容的审查,对虚假宣传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行业诚信度。
案例三: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某某币”某某币是一家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曾一度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然而,该平台未经监管、交易规则不透明,最终导致用户资金的流失。
这一案例揭示了互联网金融领域中数字货币交易存在的一系列风险。
数字货币具有高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交易平台应该加强交易规则的完善和公开透明,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典型诈骗案件(2024年)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典型诈骗案件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犯罪手段不断适配群众心理,更具迷惑性。
特别是近期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多名群众被骗百万元以上。
请看清诈骗伎俩,避免受骗。
一、典型案例案例一:2023年12月,杭州市民A女士在本地某论坛发布了租房信息,诈骗分子通过查阅该信息,添加了A女士的微信、微博,并与其聊天,之后诱导A女士在所谓的投资网站上进行投资。
A女士信以为真,多次将大额资金转入对方提供的12个银行账户。
案例二:2024年1月初,一名为“王一伊”的企业微信联系宁波市民B 先生,交谈后B先生下载了对方推荐的名为“MosTalk(泡泡)”的社交聊天App,双方通过“MosTalk(泡泡)”联系。
之后B先生又根据对方发送的链接下载安装“莱特币”App,诈骗分子诱导其多次在该虚假平台内投资虚拟币大额转账,后发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三:2023年12月初,金华市民C女士通过抖音结识自称李陆河的陌生网友,添加对方微信及QQ,交流一段时间后,对方以新能源投资有高额回报为由,向C女士推荐投资网站,并诱导其在该网站投资充值。
在经过前期小额投资给予提现回报后,诈骗分子逐渐获取女士信任,后以大额投资利润更高为由骗取女士进行大额转账。
案例四:2023年12月,衢州市民D先生在刷抖音时被“炒私募基金”的视频内容引诱,遂添加至对方提供的微信群,并按照诈骗分子要求下载“企业传书”App,又在群内通过链接下载“梧桐树资本”APP并进行多次大额投资。
近日发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五:义乌市民E先生平时有炒股习惯。
2023年11月,E先生在微信视频号观看炒股类视频直播,添加了对方微信号并被拉入微信群。
根据群内发送的二维码下载聊天软件,又在诈骗分子引导下,下载了虚假投资平台BaseHk o2024年1月,E先生多次在平台进行大额转账以购买虚拟币,后来发现被骗。
二、警方提醒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仔细甄别,捂紧自己的“钱袋子”,谨防落入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P2P网络借贷(Peer-to-Peer Lending)是一种相对新兴的金融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个人间的小额贷款。
随着P2P平台的迅速发展,部分不法分子也趁机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诈骗活动,给投资者和借款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起典型的P2P网贷诈骗案件。
案情回放:2018年,某P2P网贷平台“XXX”,在互联网上火爆运营。
该平台打着“高收益、低门槛”的旗号,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借款人。
不久之后,投资者陆续爆出无法提现、收益迟迟未到账的情况,一时间,平台的声誉和信誉岌岌可危。
经过调查,发现该P2P平台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等手段,诱骗投资者投资,并将投资款项挪作他用,最终导致平台无法偿还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
该案件的典型特征:1. 高收益承诺:该平台通过“高额收益”来吸引投资者,承诺每月固定的利息收益,以及投资到期时的高额返还。
这种高收益的承诺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眼球,使他们在“亏钱”的形势下很难见到风险。
2. 低门槛诱惑:平台宣传注册简单,操作方便,无需严格的审核流程和材料要求,使得许多投资者以为这是一个“无风险”的投资理财工具。
3. 虚假宣传:平台在宣传时夸大其收益、规模和声誉,给投资者以虚假的印象,误导他们投入大量资金。
该平台还涉嫌在宣传时隐瞒了自身的真实情况,不真实地表达了对借款人的风险评估和把控能力。
诈骗的手段:1. 虚构项目:该P2P平台虚构了大量的借款项目,通过这些虚构的项目来掷物件投资者的眼睛。
这些项目实际上并无实际资产或实际贷款需求,纯粹是为了给投资者以表面的投资机会。
2. 资金挪用:该平台将部分投资者的资金挪作他用,用于公司运营、高管奢侈消费甚至逃匿等不当用途。
以上就是典型的P2P网贷诈骗案件的情况。
在P2P网络借贷投资中,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高收益承诺,对平台的背景、实力和声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
P2P网贷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将资金需求者和资金提供者进行撮合的平台,在中国的
金融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随着网贷平台的迅速增长,诈骗案件也有所增加。
以下是
一些P2P网贷诈骗平台的典型案件。
1. 某P2P网贷平台承诺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平台以投资项目为名,骗取了数千万元的资金,并将资金挪用用于个人消费。
平台运营商消失,无法找到。
2. 一家名为“XX贷”的P2P网贷平台宣传自己是一个合法、安全的投资平台。
该平
台的所有项目都是虚构的,用来诱使投资者多次投资。
当投资者要求提现时,平台以各种
理由拒绝,并最终关停。
3. 某P2P网贷平台通过招募“营销员”吸引投资者投资。
营销员通过高额的佣金制度,鼓励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平台上。
该平台并没有真正的投资项目,而是利用新投资者的资金,向旧投资者支付利息。
最终,平台倒闭,无法偿还投资者的本金。
4. 某P2P网贷平台以合同纠纷为名故意拖欠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
平台以各种理由拖延付款,并最终消失。
投资者追查发现,该平台并没有真实运营背景,只是一个虚拟的平台。
这些案例只是P2P网贷诈骗平台的一部分,展示了P2P网贷市场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增加对P2P网贷平台的风险认识,选择正规、合法的平台进行投资。
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P2P网贷平台的监管,提高平台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减少诈骗案件的
发生。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2017年,某P2P网贷平台“爱钱进”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罪名被上海市检察院提起公诉。
该平台自2014年成立以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资金,高息回报和低门槛的贷款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借款人。
事实证明“爱钱进”平台并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其背后存在着庞大的非法经营和诈骗行为。
在“爱钱进”平台上,投资者被承诺高额的回报率,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流入。
随着平台的逐渐崩盘,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也随之化为乌有。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投资者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甚至借款把资金投入到平台中,结果不但没有获取所谓的高额回报,还欠下了一大笔巨额债务,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中。
据调查发现,“爱钱进”平台的运营者刻意掩盖了平台真实的财务状况,隐瞒了投资者的风险。
他们通过编造假的项目、虚构的收益和高额的回报率来诱骗投资者。
一些投资者甚至因为平台假借的名义去贷款投资,导致了严重的还款问题,甚至有人因此陷入了绝境,生活甚至家庭也面临了崩溃。
“爱钱进”平台的运营者还无视了相关法律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严重违反了金融监管的合规性要求。
他们没有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批准,私自设立了P2P网贷平台,进行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活动。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在这起典型的P2P网贷诈骗案件中,我们可以得到几个有益的启示。
投资者在选择P2P网贷平台时,务必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谨慎评估平台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要警惕那些承诺高额回报率的项目,提高风险意识。
要牢记投资有风险,理性投资,不要贪图一时的高利润而丧失了理智。
对于P2P网贷平台的监管也需要得到加强,加强对P2P网贷平台的合规监管力度,遏制P2P网贷诈骗活动的蔓延。
P2P网贷诈骗是一种具有典型性和危害性的金融犯罪活动,对此,投资者要保持警惕,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轻信高额回报的承诺,同时也呼吁有关部门对P2P网贷平台进行加强监管,加大打击和打击非法P2P网贷活动的力度,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健康、透明的P2P网贷市场。
理财诈骗案例
理财诈骗案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投资者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大。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借机实施各种理财诈骗活动,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困扰。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典型的理财诈骗案例,以便投资者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一,P2P理财平台“跑路”。
小明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他听说P2P理财收益颇高,于是在某个P2P理财平台上投资了一笔钱。
起初,他按时收到了利息,对这个平台产生了信任。
然而,不久后,这个平台突然“跑路”,小明的本金和利息全部无法兑现。
原来,这个P2P 理财平台早已是一个骗局,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资金后就消失了。
案例二,虚假理财产品。
小红是一名大学生,她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宣传“年化收益率高达20%”的理财产品广告,心动之下投入了一大笔钱。
然而,等到理财期满时,她却发现这个所谓的理财产品根本不存在,广告中的承诺都是虚假的。
小红的钱款也因此打了水漂,她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多加留心。
案例三,假冒金融机构。
李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某知名银行理财经理的电话,对方声称可以为他提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李先生信以为真,将大部分积蓄投入了这个所谓的理财产品中。
然而,当他想要提现时,却发现对方已经消失无踪。
原来,这个所谓的理财经理是一个假冒的诈骗分子,根本没有任何金融背景。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它们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投资理财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高收益的诱惑所迷惑。
同时,投资者应该选择正规、有信誉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避免轻信一些来路不明的理财产品。
此外,投资者还应该提高风险意识,不要贪图一时的利益而忽视风险。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和核实理财产品的真实性,不要贸然相信一些口头承诺或者虚假宣传。
总之,理财诈骗案例屡屡发生,投资者应该引以为戒,提高警惕,以免陷入理财诈骗的陷阱。
只有保持谨慎和理性,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让大家在理财投资时能够更加谨慎,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金融诈骗案例
金融诈骗案例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金融诈骗案件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这些案例涉及各个领域,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金融诈骗案例,探讨案件背后的原因以及应对之策。
一、P2P网贷平台诈骗案例2018年,一家名为“XXX”的P2P网贷平台突然关闭,导致大量投资人无法取回本金和利息。
调查发现,该平台的运营者将投资人的资金挪用于个人消费和高利贷,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
这一案例揭示了P2P 网贷行业存在的一些风险。
首先,P2P网贷平台的监管不够严格。
在缺乏有效监管的环境下,一些平台可能存在挪用资金、虚构借贷项目等行为。
政府应加强对P2P网贷平台的审查和监管,减少投资人的风险。
其次,P2P网贷平台的透明度有待提高。
投资人往往对平台的运营情况和借贷项目了解不足,缺乏对风险的有效评估。
平台应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加强对借款人的审核,降低投资人的风险。
二、证券欺诈案例近年来,证券市场也频繁发生欺诈案件。
例如,某公司在发布虚假陈述后,其股价暴涨,导致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
这种案例揭示了证券市场监管的不足。
首先,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审查和监管,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
同时,对于发布虚假信息的公司和个人,应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其次,投资者教育也是预防证券欺诈的重要手段。
投资者应加强自身风险意识,学会识别和评估投资风险,合理选择投资标的。
同时,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对投资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投资技能和风险防范能力。
三、保险诈骗案例保险行业也不时发生各种诈骗案件,例如虚构事故、提供虚假证据以获得保险金等行为。
这些案例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也损害了正常投保人的利益。
为了应对保险诈骗,保险公司可以加强对保险理赔的审核。
通过加强核查和查验,发现虚假保险索赔行为,维护保险行业的正常秩序。
同时,保险公司应提高保险产品的透明度,向投保人清晰解释保险条款和责任范围,避免引发纠纷。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
P2P网贷是一种新型的金融业务,是指个人之间通过互联网实现借贷、投资和融资等
业务。
在这个领域中,也不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宣传和高利诱惑等手段,从投资人
那里骗取巨额资金,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
以下是一些P2P网
贷诈骗平台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港口金融"平台诈骗案
2015年,一家名为港口金融的网贷平台突然宣布平台出现资金链断裂,无法完成还款,导致投资人损失惨重,金额达到数亿元。
该平台曾长期向投资人承诺本息保障,高额回报,放款速度极快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资金。
平台管理层最终因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但
受害人的损失却无法追回。
2018年,玖富金融公司的一名员工,通过伪造客户企业银行流水和合同等文件,向平台非法借贷资金,达78亿元。
经过认真调查,该公司高管涉嫌失职渎职,导致公司蒙受损失,客户利益受到威胁。
此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2018年,福建某县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恶意诈骗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以"荣耀金融"的名义,通过微信和QQ等社交平台发布投资广告,以高收益为诱饵,骗取投资人购买虚假产品。
犯罪嫌疑人在三个月内,共骗取投资者187万元,最终被警方抓获。
总之,P2P网贷领域中的诈骗事件层出不穷,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审慎选择平台,了解平台的运营模式和背景,以免受骗。
同时,行业监管部门也需加强监管力度,促
进行业健康发展。
利用投资诈骗的案例
利用投资诈骗的案例投资诈骗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它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下面是几个真实的案例,来了解一下投资诈骗的特点和预防方法。
案例一:幸福日子在2018年,一家名为“幸福日子”的P2P平台在广告中宣称,用户每天存款后都能得到高达20%的投资回报。
据平台方介绍,该平台的资金池为其员工出资的,且经过严密的风控和实名制认证。
由于所谓的高回报和实名制认证的让人信服,很多人一下子就相信了这家P2P平台,进行了投资。
不料,平台方在一年后突然跑路了,投资人的资金无法追回。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高回报、轻松致富的“美梦”很容易让人上当。
特别是现在互联网普及,投资者都比较年轻,对投资行业不太了解,缺少判断力和警惕性,因此容易被一些高回报的P2P平台诈骗。
因此,投资人不仅要了解投资行业的基本知识,还需要通过权威渠道了解平台的背景和风险评估等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二:“互联网+”投资公司去年,一家名为“互联网+”投资公司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广告,承诺自己是一家正规的投资公司,并且每投入1万元,每日就可赚取高达100元的利息。
很多人因此投资,但当他们要求提取利息时,却发现公司已经跑路了。
这种欺骗手段采用的是高额回报的口号,以及对自己的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欺骗,让投资者信任这些所谓的正规公司。
实际上,这些诈骗公司不具备获得政府许可的资格,他们可能会故意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并散布谣言,所以投资者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公司的资质和相关许可证来判断它是否合法。
案例三:低成本的“股权投资”另一个常见的诈骗案例是,投资商通常会以低成本的股权投资为名,以期在一夜之间获取高达200%甚至更高的回报率。
这些欺骗者通常承诺,只需投资几千元就可以绕过证券交易所严格的监管和各种税费,并且可以通过股票或期权进行在线投资。
诈骗者还可能会利用多重伪装,以保障他们的活动不会被逮捕或跟踪。
要注意的是,这种投资风险高,回报率却异常高,明显荒谬可笑。
p2p兑付诈骗案例
p2p兑付诈骗案例现在P2P圈内对于诈骗平台的定义比较混乱,无论是逾期坏账多的,还是运营策略有误的,或是挪用资金补了窟窿的,只要是最后雷了,都会被视作是诈骗平台。
这些诈骗平台,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简单无脑的也有套路深厚的,投资人一旦选择了这种平台,就会有血本无归的风险。
平台如果把诈骗两个字直接写在脸上,相信不会有多少人敢去投,所以诈骗平台一定会把自己包装的比较严实,不会让人太过于轻松的发现其诈骗意图。
一、润通财富,上线时间:2016年7月,暴雷时间:2016年11月,诈骗手法:老雷台借尸还魂润通财富的幕后老板以前曾开过一个京浙贷的平台,包装手法、股东信息、借款信息和运营套路相似,结果也完全一样。
二、全支宝,上线时间:2015年12月,暴雷时间:2016年12月,诈骗手法:工商造假全支宝是同一个诈骗团伙运作的多个诈骗平台之一,其他的还有金汇丰、国银贷、安稳财富、优车金服、恒通金服等,这些平台在14年16年期间多次诈骗得手后跑路,其中经常用到同一个办公地址:佛山禅城区卓远国际商务大厦,基本骗一次搬一次家,一直从11楼搬到了16楼。
诈骗的手法比较高端,而且本人也至今未弄清楚具体原理,那就是各种国资上市真实背景的公司信息,都能在其平台工商信息中查询到,而这些公司实际上都并不知道平台的存在。
虽然这些平台在其他方面漏洞不少,如平台模板和打水印的方式都相同,都喜欢发一些和平台实际数据明显不相符的软文,注册域名的邮箱信息都相同,每次开平台后发布的招聘信息也基本雷同,但是这些问题全部被一个伪造的工商信息轻松掩盖,导致一些投资人不断中招。
三、益金宝,上线时间:2017年1月,暴雷时间:2017年4月,诈骗手法:借地方背景做包装,针对老投资人习惯益金宝这个平台本人曾多次发文提及过,所以基本过程就不多说了,这次只说两点:一是湖南地区的平台“自古”以来都喜欢借地方背景来做宣传,而且雷了之后都是清一色的甩锅,死不认账;二是像这种还在用上传身份证,线下充值和发天标秒标的方式来运作的平台,只有一些老投资人才可能接受,纯新手倒是看一眼就直接吓跑了,所以益金宝反而把很多老司机给针给彻彻底底的针对了一把。
网贷诈骗案例
网贷诈骗案例案例一,小明在一家名为“快乐贷”的网贷平台上申请了一笔贷款,对方承诺利率低、审核快。
小明信以为真,提供了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
结果,他很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上多了一笔贷款,而且利率远高于承诺的水平。
小明多次联系“快乐贷”客服,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最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中了网贷诈骗的圈套。
案例二,小红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一则广告,宣传一家网贷公司的“免抵押、无担保”贷款产品。
小红急需资金周转,便点击了广告链接,填写了个人信息进行申请。
不久,她接到了一位自称是“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她的贷款申请已通过,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才能放款。
小红按照对方的指示,先后支付了数额不等的“手续费”,但始终未能拿到贷款。
最终,她才发现自己已被骗得一干二净。
案例三,小李在某购物网站上看到了一则“信用贷款”广告,对方声称只需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即可申请到贷款。
小李按照对方的指示提供了个人信息,没过多久,他的手机就接连收到了多家“贷款平台”的推销电话。
这些“贷款平台”对他进行了多次软件下载、注册、激活等操作,最终导致他的手机被植入了恶意软件,个人信息也被盗取。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网贷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而且往往以低门槛、高回报为诱饵,吸引不少人上当受骗。
为了避免成为网贷诈骗的受害者,我们需要保持警惕,遵循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谨慎对待网贷广告。
不轻信“低门槛、高回报”的宣传词,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避免填写个人敏感信息。
其次,选择正规平台进行贷款。
在申请贷款时,要选择正规、有信誉的网贷平台,尽量避免在社交平台、购物网站等非金融机构平台上进行贷款申请。
最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不随意泄露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避免在不明来源的网站上进行注册、下载软件等操作。
总之,网贷诈骗案件屡见不鲜,我们要保持警惕,增强风险意识,避免财产遭受损失。
希望以上案例和建议能够提醒大家警惕网贷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
P2P网贷诈骗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以民间借贷为名义吸引投资人投资,然而实
际上用于非法牟利的一种犯罪行为。
这些平台通常以高额回报和低风险为诱饵,吸引投资
人投资,然后迅速消失。
以下是一些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的描述。
案件一:
2015年,某P2P网贷平台宣称可以为投资人提供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吸引了众多投资人投资。
该平台声称拥有大量投资渠道,与多家实体企业合作,为投资人提供投资机会。
当投资人投入资金后,平台开始拖延还款,并停止了与投资人的联系。
该平台负责人被抓获,卷款跑路,被判处有期徒刑。
案件二:
2017年,一家P2P网贷平台声称拥有多领域精选项目,承诺投资者高额回报。
该平台通过广告宣传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投入资金。
不久后,平台突然宣布停业,并且无法退还投
资人的本金和利息。
调查后发现,该平台负责人将大部分投资人的资金挪用于个人消费。
该平台负责人被逮捕并判处刑期。
这些案件充分表明了P2P网贷诈骗平台的典型特征,即以高回报和低风险为诱饵吸引
投资人,并最终将投资人资金挪用于个人或其他非法用途。
投资人在选择P2P网贷平台时
务必要做好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P2P网
贷平台的监管,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P2P诈骗典型案例分析[1]
P2P诈骗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平台案例警示1、优易网事件(2012年)江苏平台优易网,2012年8月上线,2012年12月21日歇业。
受害人60余位,涉案金额2000万.当时由于涉案金额巨大,还曾一度被媒体称为“网贷第一案"。
三名主犯一度在作案后逃逸,后被抓回。
目前如皋市检察院定性其为集资诈骗罪,缪忠应为主犯,王永光为从犯,蔡月珍无责不予追究。
优易网的受害投资人至今未能获得一分钱补偿。
早在优易网跑路前,网贷**麦田便在论坛中发帖预警风险:优易网存在运营主体不明、网站备案信息不全等问题。
但当时投资人尚未形成风险意识,也未对此重视。
事发前,几乎无人去优易网实地考察过,并且因为优易网24小时均可提现并快速到帐而相信优易网.事实上,对于这种反正常工作规律的情况,更应该成为平台的疑点。
2、科迅网事件(2014年)2014年6月,上线仅4个月左右的深圳P2P平台科迅网跑路。
该事件涉及受害者千余人,金额超5000万元。
科迅网在运营中存在许多造假的地方,如团队介绍造假,执行董事“高大上"的学历等皆为虚构,团队人员照片是从别的网站抄袭过来的;宣传资料造假,早在其成立一个月余时便有投资人曝光网站的合作项目是PS得来的;注册地址造假,后来经实地查看,发现其注册地址上根本不存在这家公司。
但这些也都未引起投资人重视,当时的科迅网获得百度加V认证和百度财富推广,投资人们也就放松了警惕.科迅网在纯粹诈骗平台中,属于涉案金额较大,影响较为恶劣的一种,应当引以为鉴.3、网金宝事件(2014)网金宝是北京地区第一例P2P跑路案件,根据百度快照信息,截至2014年5月5日,网金宝累计成交金额达2亿6千多万元.网金宝存在许多虚假问题:首先是办公地址虚假,经实地查探,其公布的办公地址实为虚构;其次,网金宝对外公布的合作担保公司否认与其的合作关系;第三,平台通过高大上的包装的手段迷惑投资人,如宣称自己与央行合作,平台介绍资料曾显示,“2014年2月27日,网金宝平台与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并配有签署协议之时的图片,但经过一些专业人士认证图片是经过PS的.如何识别排除诈骗平台:首先,可以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gsxt.saic。
PP诈骗典型案例分析
P P诈骗典型案例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P2P诈骗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平台案例警示1、优易网事件(2012年)江苏平台优易网,2012年8月上线,2012年12月21日歇业。
受害人60余位,涉案金额2000万。
当时由于涉案金额巨大,还曾一度被媒体称为“网贷第一案”。
三名主犯一度在作案后逃逸,后被抓回。
目前如皋市检察院定性其为集资诈骗罪,缪忠应为主犯,王永光为从犯,蔡月珍无责不予追究。
优易网的受害投资人至今未能获得一分钱补偿。
早在优易网跑路前,网贷**麦田便在论坛中发帖预警风险:优易网存在运营主体不明、网站备案信息不全等问题。
但当时投资人尚未形成风险意识,也未对此重视。
事发前,几乎无人去优易网实地考察过,并且因为优易网24小时均可提现并快速到帐而相信优易网。
事实上,对于这种反正常工作规律的情况,更应该成为平台的疑点。
2、科迅网事件(2014年)2014年6月,上线仅4个月左右的深圳P2P平台科迅网跑路。
该事件涉及受害者千余人,金额超5000万元。
科迅网在运营中存在许多造假的地方,如团队介绍造假,执行董事“高大上”的学历等皆为虚构,团队人员照片是从别的网站抄袭过来的;宣传资料造假,早在其成立一个月余时便有投资人曝光网站的合作项目是PS得来的;注册地址造假,后来经实地查看,发现其注册地址上根本不存在这家公司。
但这些也都未引起投资人重视,当时的科迅网获得百度加V认证和百度财富推广,投资人们也就放松了警惕。
科迅网在纯粹诈骗平台中,属于涉案金额较大,影响较为恶劣的一种,应当引以为鉴。
3、网金宝事件(2014)网金宝是北京地区第一例P2P跑路案件,根据百度快照信息,截至2014年5月5日,网金宝累计成交金额达2亿6千多万元。
网金宝存在许多虚假问题:首先是办公地址虚假,经实地查探,其公布的办公地址实为虚构;其次,网金宝对外公布的合作担保公司否认与其的合作关系;第三,平台通过高大上的包装的手段迷惑投资人,如宣称自己与央行合作,平台介绍资料曾显示,“2014年2月27日,网金宝平台与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并配有签署协议之时的图片,但经过一些专业人士认证图片是经过PS的。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P2P网贷(Peer-to-Peer lending)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借贷方式。
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P2P网贷平台可以帮助借款人与出借人直接进行交易,从而节省了许多中间环节的费用。
随着P2P网贷平台的火热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诈骗活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起典型的P2P网贷诈骗案件。
在浙江省某市,一家名为“信用贷”的P2P网贷平台被发现涉嫌诈骗。
据了解,该平台自称能够提供高额的借贷额度,并声称可以一天内放款。
这一优惠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借款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发现他们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
在进行调查后,警方发现“信用贷”平台根本没有经过合法的金融监管,所有的资金都是通过非法渠道集资来的。
而且,该平台高额回报的承诺也是骗局,根本无法做到。
根据警方的调查,该平台涉及的非法资金已经达到数亿人民币。
而且,由于平台的运营方没有留下任何真实的身份信息,警方一时间也无法找到相关人员。
这一事件不仅让投资人蒙受了巨大的财务损失,也给P2P网贷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起案件也揭示了P2P网贷平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些P2P网贷平台并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甚至根本没有向监管部门进行备案。
这就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可以通过虚构的承诺吸引投资人,然后逃之夭夭。
一些P2P网贷平台的运营方也存在隐匿身份的情况,这让投资人在事后无法追究责任。
由于P2P网贷平台的投资门槛较低,也缺乏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投资人容易被一些高额回报的诱惑所冲昏头脑,而忽略了对平台的审慎考察。
为了避免P2P网贷诈骗案件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P2P网贷平台的监管,要求所有平台必须经过审批并进行备案。
平台运营方必须公开真实的身份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发现平台存在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应该能够及时介入并进行调查。
投资人也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对P2P网贷平台的操作模式和背景进行深入了解,不要轻易相信高额回报的承诺。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P2P网贷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多年,并且一度成为了金融市场中的一股新力量。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监管的不断加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P2P网贷平台进行诈骗的案件也屡屡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起典型的P2P网贷诈骗平台案件。
一个叫做“金盈宝”的P2P网贷平台,声称可以给投资者提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通过一些虚假宣传和承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投入资金。
一开始,投资者们还能按时收到利息和本金,从而增加信任感。
当有投资者要求提取本金时,平台却开始出现拖延甚至无法提现的情况。
投资者发现“金盈宝”平台已经停止运营,无法联系上相关负责人,而投资者的资金也随之消失。
经过调查发现,该平台的管理层早已离开中国,并且转移到境外逃离。
很多投资者因此损失惨重,对这个P2P网贷的诈骗平台的愤怒也随之蔓延。
这个案件展现出了一些P2P网贷平台的通病:虚假宣传、高额回报、不正当运营等。
由于P2P网贷平台的监管不严,一些不法分子得以借机行骗,导致了很多投资者的损失。
针对这类案件,加强P2P网贷平台的监管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应该对P2P网贷平台进行更严格的准入要求和资质审核。
只有通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和监管机构的认可,才可以开展P2P网贷业务。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P2P平台行骗的机会。
加强对P2P网贷平台的监管和监督。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和制止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
对P2P网贷平台的资金流向和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监控,杜绝一些不当行为。
也要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投资者在选择P2P网贷平台时,要注意审查平台的背景和运营情况,不要轻信虚假宣传和高额回报的承诺。
在投资时要注意分散风险,不要一次性投入过多的资金。
P2P网贷平台的诈骗案件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规范和监管,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可以有效减少这类案件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利于P2P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
P2P网贷诈骗平台典型案件P2P网贷诈骗平台的典型案件经常出现在金融市场中。
这些案件通常涉及一些非法机构或人员通过P2P网贷平台诈骗投资者的资金。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P2P网贷诈骗案件的案例:在某一个P2P网贷平台上,一家名为“金盈贷”的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高收益投资计划”的产品,声称该产品可以每个月带来超过20%的投资回报率。
他们宣称投资者的资金将用于高风险投资,但同时也提供了100%的保本保障。
诱惑的高收益率和保本保障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注意。
一些人对该平台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平台似乎在金融市场中的声誉良好,没有什么负面报道。
于是,很多人相信了这个平台,并投入了大量资金。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陷阱。
当投资者向“金盈贷”平台投入资金后,他们会收到固定的回报,这使得投资者相信自己的投资是相对安全的。
当投资者试图提取资金时,他们发现无法成功。
他们尝试与平台的客户服务联系,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他们联合起来,将该平台告上了法庭。
调查发现,“金盈贷”平台是一个完全虚构的平台,根本不存在任何投资项目。
这家公司只是通过制造虚假的投资产品来吸引投资者的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转移到其他地方。
这家公司和所有资金消失无踪。
这个案例展示了P2P网贷平台诈骗的一般特点和模式。
这些平台通常会利用高回报率和低风险来吸引投资者,同时提供一些保障措施来增加投资者的信任。
一旦投资者投入资金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无法提取资金,因为这些平台实际上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投资,而是将投资者的资金用于其他目的。
投资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很难获得赔偿。
因为这些平台往往是虚构的,并且他们会采取措施来隐藏他们的身份和资金流动。
投资者要提高警惕,避免投资于可疑的P2P 网贷平台上,同时要注意平台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P2P网贷诈骗的受害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P诈骗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平台案例警示1、优易网事件(2012年)平台优易网,2012年8月上线,2012年12月21日歇业。
受害人60余位,涉案金额2000万。
当时由于涉案金额巨大,还曾一度被媒体称为“网贷第一案”。
三名主犯一度在作案后逃逸,后被抓回。
目前如皋市检察院定性其为集资诈骗罪,缪忠应为主犯,王永光为从犯,蔡月珍无责不予追究。
优易网的受害投资人至今未能获得一分钱补偿。
早在优易网跑路前,网贷**麦田便在论坛中发帖预警风险:优易网存在运营主体不明、备案信息不全等问题。
但当时投资人尚未形成风险意识,也未对此重视。
事发前,几乎无人去优易网实地考察过,并且因为优易网24小时均可提现并快速到帐而相信优易网。
事实上,对于这种反正常工作规律的情况,更应该成为平台的疑点。
2、科迅网事件(2014年)2014年6月,上线仅4个月左右的P2P平台科迅网跑路。
该事件涉及受害者千余人,金额超5000万元。
科迅网在运营中存在许多造假的地方,如团队介绍造假,执行董事“高大上”的学历等皆为虚构,团队人员照片是从别的抄袭过来的;宣传资料造假,早在其成立一个月余时便有投资人曝光的合作项目是PS得来的;注册地址造假,后来经实地查看,发现其注册地址上根本不存在这家公司。
但这些也都未引起投资人重视,当时的科迅网获得百度加V认证和百度财富推广,投资人们也就放松了警惕。
科迅网在纯粹诈骗平台中,属于涉案金额较大,影响较为恶劣的一种,应当引以为鉴。
3、网金宝事件(2014)网金宝是地区第一例P2P跑路案件,根据百度快照信息,截至2014年5月5日,网金宝累计成交金额达2亿6千多万元。
网金宝存在许多虚假问题:首先是办公地址虚假,经实地查探,其公布的办公地址实为虚构;其次,网金宝对外公布的合作担保公司否认与其的合作关系;第三,平台通过高大上的包装的手段迷惑投资人,如宣称自己与央行合作,平台介绍资料曾显示,“2014年2月27日,网金宝平台与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并配有签署协议之时的图片,但经过一些专业人士认证图片是经过PS的。
如何识别排除诈骗平台:首先,可以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net_loan_tools)查询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要注意其注册资金、注册地址、股东成分、经营围等。
尤其是经营围,在注册信息中,诈骗平台的经营围有可能是与互联网或金融无关的一些领域。
其次,通过工信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publish/query/indexFirst.action)查询的备案信息,查询所属平台主办单位名称,备案/许可证号,负责人。
核对负责人与平台管理团队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询问平台管理是何原因,是否能说得通。
第三,通过百度图片等工具识别平台是否存在团队成员、办公环境图片造假等情况。
若一个平台整体感观粗制滥造,但团队成员的履历却非常光鲜,则需要保持警惕。
可将平台的办公环境照片、团队成员照片等上传,通过百度图片搜索功能进行对比,可得知是否存在造假行为。
也可将相关履历在百度中搜索。
去年有个诈骗平台,叫做德利鑫财富,它们的团队介绍就是完全抄袭我们网贷**的团队介绍,包括本人的履历亦被抄袭在其中。
第四,实地核查平台公布的办公地址是否真实存在。
若无法实地核查,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可根据平台公布出来的办公地址,利用百度地图等工具找到该地址上的物业,致电询问核实,如网金宝这类平台。
第五,通过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来查询平台负责人是否有过被执行记录。
需要注意的是,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时经常会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投资人还是要根据执行法院所在地进行判断分析,如果能核对号是最为妥当的。
不过有过被执行记录也不能武断地判定平台老板有问题,还需要看具体执行情况,结合平台其他要素综合判断。
第六,通过登陆平台,去体验设计是否美观,交互设计是否友好等。
纯诈骗平台一般是低价购买模板,体验感不会很好,也很容易识别,这个时候只要能抵制住其高息诱惑,就不会轻易上当。
以上是总结的一些识别诈骗平台的办法,供大家参考。
诈骗平台有时候其实只要稍微多留几个心眼,多打几个问号,就很容易能够识别出来。
若万一真的踩了诈骗平台的雷,怎么办?那我的建议是大家赶紧报警,以便维护自己的权益。
希望大家以后都不会中了诈骗平台的雷,在网贷中安全地实现好收益。
钻库网是国最大的珠宝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2014年由宗源领衔多位珠宝行业沉浸近10年的资深营销、供应链管理、金融等专业人士成功创办。
主要以珠宝现货为核心,提供珠宝买卖、金融质押、网络投融、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集各类珠宝贸易商、工厂、批发商、零售商为一体的全方位、全流程的产业化移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
钻库网创新以P2B+B2B双模式,采用珠宝现货质押由中国4大银行存放监管,拥有无可比拟的资金运转能力,配套健全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采用第三方资金托管,由担保公司本息担保,配备千万风险储备金,能够100%保障本息担保0风险投融。
作为珠宝供应链垂直领域代表进军互联网金融产业,钻库网这颗互联网金融新星代表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成绩斐然、成长很快,已被中国商务研究中心作为优秀成功案例收录进“互联网+产业风口”,刚荣获互联网金融IF金拇指“十大互联网+金融创客”平台大奖。
P2P行业今年的不良率形势也非常严峻。
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问题平台数累计已达1166家,占全部平台的比例高达32.7%。
2015前10个月,新增问题平台数累积达777家。
未来这一比例或将持续上升。
-----------------------------------------------------------------------------P2P网贷平台的8种死法P2P网贷平台多由资金实力弱的民间借贷企业或大户、典当行、小贷公司组建,很多平台的资金链断裂是迟早的事。
而由于监管制度还未完善,以集资为名行骗的网贷平台也很多。
第一种死法:融资的投放目标未实现,受制高利息,资金链断裂。
典型是去年下半年倒闭的“网赢天下”。
开业仅4个月,网赢天下就累计吸收资金超过7亿元。
这家网贷平台的老板办平台是为了他同在的一家企业融资。
说到底,这基本是一个拟上市公司曲线融资的故事。
公司上市梦想破灭,借钱的成本就无法承担了,平台公告“提款困难”时,至少有1亿元资金未能兑现给投资人,引发大批投资人维权。
第二种死法:真心进军互联网金融,但缺乏网贷行业经验、人才。
典型是主动关门的“资本”,这是我国网贷行业倒闭企业中少有的良心企业之一。
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但偿还了投资人的资金。
这个公司主要是团队中缺少互联网金融的人才,之前也没有相关经验,于是主动撤出。
西部地区企业创立网贷公司多数会有这种困惑:和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相比,既缺金融人才又缺互联网人才。
第三种死法:套钱炒楼,资金链断裂。
典型是“创投”。
这是一家网贷企业,去年10月限制提款后,投资人才发现问题,集中提款,结果公司老板跑路,后来老板向警方自首。
该网贷平台的投资人等待收回的款项过亿元。
相比网贷行业各种“不上道”的路子,放在的房地产背景下,创投以钱生钱的模式不算很差。
这种模式就是建个网贷平台向投资人套取资金去炒楼。
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很简单,给投资人的利息太高了,炒房地产时虽然遇上楼市涨价潮,但利润空间还是有限。
最重要的是,在网贷平台上“挂标”套取的投资人资金都是短期的,这就是传说中的“短借长贷”,本是银行的经营模式,银行是有实力实现资金周转的,而缺乏基础的创投则没有,当公司老板大手大脚花钱,又由于网贷平台所挂出的“假标”遭受质疑时,应对不了投资人集中提款,沉淀在房地产项目中的资金一时无法提取,资不抵债,老板第一时间选择跑路。
第四种死法:资金管理不善、单体项目占比过大。
这种死法也极为常见,典型是的“中联乐银”。
这家网贷公司在平台上挂出很多标的,实际上将投资人投标的大部分资金借给了当地一家船企。
中联乐银的做法并非不谨慎,它得到了船企的资产抵押后才放贷的。
放贷的重要原因,是船企愿意付出较高的利息,这使得网贷平台有差价可赚。
但是,愿意付出高利息而且已经不能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的企业,相应的风险也非常高。
最终的结果,是平台公告限制提款,而投资人则慢慢等待船企回款或处理船企资产,收回资金之路相当漫长,平台也形同关闭,全部任务是处理遗留问题。
第五种死法:诈骗跑路。
许多P2P平台建立是以圈钱为目的进行诈骗,这类平台一般都以“高息”、“短期标”吸引投资者,发布大量假标吸收资金后便捐款“跑路”,表现为平台突然无法登陆或是负责人消失等。
截至2014年12月,出现提现困难、倒闭、跑路等问题的P2P平台已达338家。
甚至有P2P平台出现了半天“秒跑”案例,简直惊心动魄。
2014年以来,最短时间跑路的十大P2P网贷平台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南部沿海地区。
其中最短寿命为半天,最长寿命也不过2个多月。
这种死法应该说是自杀式死亡,当平台创立的目的就是以犯罪为目标,其结局就是牢笼。
第六种死法:非法集资。
2014年多家P2P平台涉嫌非法集资。
同年4月17日,“中宝投资”等10家P2P网贷平台因涉嫌非法集资被立案侦查,其中,省一起以民间理财为借口的非法集资团伙,涉案金额达1.27亿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转型,私人投资理财业务的兴起、社会交往的增多、广告业的发展等多重因素的介入,陆续出现了“万里大造林”案、“亿霖木业”案、“兴邦公司”案、“海天公司”案、“中科公司”案等一批重大非法集资案件,非法集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
据了解,该类犯罪行为正呈迅速上升趋势,而且涉案金额也不断增加。
第七种死法:网络安全黑洞。
P2P网贷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迅速地获得了投资圈的追捧,然而人们在追逐利益的同时,往往却忽视了投资安全才是根本。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数据统计,中国早已是黑客攻击的最大受害国。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备受瞩目的国P2P行业,2014年频繁爆出被黑客攻击的消息。
2014年7月,轰动一时的乌云安全漏洞事件——黑客组织利用晓风软件公司开发的网贷系统技术漏洞,轻易攻破了使用其系统的一百多家P2P公司,导致部分被攻击的P2P平台损失惨重,并造成20多家平台的技术性倒闭。
不仅于此,国知名P2P平台,如拍拍贷、好贷网、金海贷等十多家网贷平台也都有行业传闻显示,近期曾不同程度受到网络安全问题的影响。
网络安全就如一个黑洞般,成为P2P行业的痛苦死法之一,被秒杀被谋杀突然死亡,有时甚至是原因无由、凶手无名般的无辜死。
第八种死法:恶性竞争导致死亡。
近两年P2P平台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趋势,数量从200家增致800家,有机构预计这一数字将突破2000家。
大量同质化的公司出现,就意味着恶性竞争的出现。
由于恶性的竞争,不少为了抢市场,不赚钱甚至赔钱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