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热点回顾
(完整word版)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汇
★精品文档★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出国留学高考为大家提供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站的更新!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BC1046年(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精品文档★为天下的大宗。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韩赵魏楚燕齐(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最新-2018届高考历史热点专题2 精品
【专题二】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精神文明【考情分析】本专题近三年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考查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
考查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如:义和团运动等。
2.考查抗日战争,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百团大战等中国近代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考查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考查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考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地位的形成。
4.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如:国民革命、“工农武装割据”、解放战争等,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如: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时间、初步发展的史实、“短暂的春天”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和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影响。
2.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考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如:林则徐、魏源、《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考查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知识交汇】一、对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规律性认识1.从原因来看,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列强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高考历史热点回顾
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1)战国时期屈原热爱祖国,其作品《离骚》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2)两宋时期,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岳飞把杀敌报国的壮志写入诗词;辛弃疾投笔从戎。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理想。
2.维护统一,反对分裂(1)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并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
(2)1945年8月,为了“和平民主”,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3)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
(4)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同仇敌忾,抗御外侮(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2)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军民反对割台的斗争此起彼伏(3)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3)甲午战争失败后,面对民族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
(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4)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5)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6)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爱国情绪高涨;出现“三罢斗争”。
2018年高考历史十大热点周年事件解读
解读:2018年高考十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也可供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参考)周年事件1:1487—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7—1498年达迦马完成通往印度的航行。
►基础知识回顾:写出上图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航海家及其主要航海贡献。
►该事件涉及重要考点——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和条件:⑴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②社会动力:对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增加,社会上兴起“寻金热”③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商路;④精神动力:天主教会鼓励到东方去传播天主教。
⑵条件:①科学发展,地圆学说兴起;②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③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积极支持2.经过:3.影响⑴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打破了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⑵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开辟新航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贸易市场,商品流通数量和种类增加,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⑶殖民掠夺之路:西欧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洲和非洲人民及美洲印第安人带来空前浩劫,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被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⑷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正确宇宙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⑸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形成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8年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一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二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
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
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三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最新 2018历史高考中国近现史热点、重点透析 精品
18历史高考中国近现史热点、重点透析中国近现代史部分近五年高考试题反映出以下特点:(1)所占分值比重较大;(2)部分知识复现率高,多变换角度出现,如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3)高考命题对中国近现代史没有严格的分值比例限制,无论是题型或分值都是捆在一起的,但重点在近代史部分;(4)从命题内容的侧重点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突出了近代化主题,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努力,特别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历史。
二是中外关系史,五年中出了三道这样的材料题;(5)现代史部分侧重了对中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考查。
从以上命题特点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是要重视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二是列强侵华史和近代科技文化史。
1.单元热点、重点透析(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册一~二章)主要集中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重点是太平天国的典型政策、典型事件的评价,淡化了对其历史过程的要求:重视对战争影响的考查,淡化对战争过程的考查。
热点、重点:①多层次多角度把握鸦片战争的影响.其基本视角应把鸦片战争放在当时世界大潮中,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去理解,重心是对新思潮的把握。
②用全面和历史的观点评价林则徐,特别是结合有关材料评价,侧重于他对历史的贡献。
③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与西方基督教的关系,要做认真分析。
其中要注意在近代化过程中,农民阶级探索的途径、方法、特点。
④太平天国运动新时代新特点及由盛而衰的败因,从准备材料题的角度,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评判。
(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上册三-五章)本单元较多地考查了地主阶级的活动,如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等;主观性试题比较重视对中国新经济成分和各派救国道路的探索;重视了对历史事件原因和影响的考查,淡化其过程。
热点、重点:①从世界主潮流的角度、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看待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在近代化中的位置和与其他国家近代化的比较,如洋务运动与西欧17-18世纪封建国家改革的比较。
2018年高考历史学术热点及高考预测
2018年高考历史学术热点及高考预测热点一:中国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话语体系的创新热点介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智慧团和思想库的作用。
2017年,史学界就此探讨的重点体现在:(一)从历史学的社会性质出发论述历史研究的根本方法。
(二)总结中国古代史学的珍贵遗产,继承和发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
(三)汲取国外,域外史学的有益经验,加强思想创新、理念创新、表达形式创新、传播路径创新。
(四)重建中国历史的叙述结构以及历史书写的新视角。
(五)从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构建中国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结构。
热点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区域经济社会热点介绍:“一带一路”倡议问世之后,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界对于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所带动的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2017年,学界更多地将事业集中于经济社会层面:(一)梳理古代丝绸之路的变革、衍生对地方区域贸易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例如:连通黄渤海沿岸地区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或称“东海丝绸之路”,由黄渤海沿岸地区通过经济文化交流而逐渐形成。
在区域空间上与南海丝绸之路互为补充,丰富与完善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地理空间,为相关区域奠定基础。
(二)探讨古代区域经贸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如广东、福建、浙东、岭南、江南等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贯通下,与西方世界展开了深入的经贸往来。
(三)研究典型商品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流动,诸如丝绸、瓷器、南京布等中国商品远销海外,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研究经典案例如“东印度公司”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历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热点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对汉史研究推动热点介绍:以江西南昌紫金城为代表的西汉海昏侯国都和以海昏侯为代表的墓葬区,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重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
2018高考历史热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 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 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 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 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 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 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国家意志 时代精神 公民素养
+ 时空意识 +
时代特征 整体思维 + 证据意识 + 论从史出 + 历史理解 + 继承与发展 + 史学方法 + 提取关键信息
题巧解高考选择
1.优先关注阿拉伯 2.穿衣戴帽是重点 3.表述绝对不正确 4.省略号后有答案 5.全集子集优选全 6.现象看啥就选啥 7.本质看见不能选 8.互补答案有一对 9.陌生选项非答案 10.主观难题先选A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 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 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 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 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 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2018 高考历史知识点
2018 高考历史知识点2018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回顾2018年的高考历史考试,我们可以看到考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2018年高考历史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重点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修建长城等重大事件,以及秦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汉朝:汉武帝的外戚专权、要禁书和坑害异己、设立丞相等重要政策,以及汉朝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文化风貌等内容。
3. 徙东:秦朝时大量人口徙东,秦统一后移民持续增加,东部地区迅速扩张,这一信息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地理变迁和民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4. 初唐: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科举制度、开元盛世等内容,以及唐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繁荣的情况。
二、近现代史知识点1.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这次战争意味着中国的封建主义社会体系已经彻底破产,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2.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晚清政府在民主改革方面的一次尝试,但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和日本的干涉,最终失败,使得中国的改革进程陷入停滞。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思潮和社会运动,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倾向和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4. 五卅运动:五卅运动是一次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抗,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崛起,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世界史知识点1.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政治事件,标志着旧制度的瓦解和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具有深远的影响。
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是二十世纪头十年欧洲社会及政治经济涣散,列强争霸剩以武力较量的局势之下的一次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战争,对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俄国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夺取政权的事件,它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热点话题05+周年热点-备战2018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Word版含解析
热点话题05 周年热点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一个突出的命题趋向是:高考试题关注现实,不回避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历史事件的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考查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与思维能力,体现了学习历史“以史为鉴”的真正目的。
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把周年问题与课本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复习,并以此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新浪网:2018年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1978年,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转变为一个自信面向世界、并逐渐参加到既有的国际体系之中,尤其是最近一些年来,中国已经从一个参加者转变成为一个积极的建设者,同时也逐渐进入国际体系的中央区域。
国际社会和我们自己都承认,中国是当今全球化体系的最大受益者,那么崛起的中国将如何承担大国责任呢?如果过去40年中国是在开放的世界中发展起来的,那么,今天中国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面对世界,中国要让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世界,以“一带一路”为重要抓手,努力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40年来走过的历程和现代化实践尤其值得纪念。
周年大事的命题,有三个考查层次:一是知识性考查,仅表示对某一重大事件的纪念;二是要求分析周年大事产生的历史原因、作用,以充分说明其历史地位;三是通过对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周年大事的分析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借鉴,或与现实问题作某种类比。
1.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被攻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惇衍说:“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
”这说明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B.战争推动洋务思想发展C.古代华夷观念彻底崩溃D.清朝外交方针发生转变2.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
梁启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A.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B.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C.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D.为建立民国做思想准备3.下图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2018年高考历史十大热点周年事件解读
解读:2018年高考十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也可供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参考)周年事件1:1487—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7—1498年达迦马完成通往印度的航行。
►基础知识回顾:写出上图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航海家及其主要航海贡献。
►该事件涉及重要考点——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和条件:⑴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②社会动力:对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增加,社会上兴起“寻金热”③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商路;④精神动力:天主教会鼓励到东方去传播天主教。
⑵条件:①科学发展,地圆学说兴起;②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③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积极支持2.经过:3.影响⑴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打破了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⑵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开辟新航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贸易市场,商品流通数量和种类增加,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⑶殖民掠夺之路:西欧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洲和非洲人民及美洲印第安人带来空前浩劫,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被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⑷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正确宇宙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⑸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形成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8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整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2018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整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简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又称乙未战争,意指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清朝于公元1895年(农历乙未年)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帝国时,所发生的一连串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统治的大小战役之总称,同时也是台湾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重大意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尝试实践,具有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从台湾内部),在国际社会显示了我国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深得民心。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重要知识点】1894年7月:因朝鲜问题引起的日清甲午战争爆发。
1895年2月:清北洋舰队全灭,台湾海防失去屏障。
1895年3月13日:日下令攻占澎湖。
1895年3月24日:比志岛支队两天内登陆并占领澎湖。
1895年5月25日:台湾民主国正式授印于民主国总统唐景嵩,台湾民主国正式成立,号永清。
1895年5月29日:日军定锚三貂角,近卫师团登陆澳底。
1895年5月30日:唐景嵩下令民主国部队(包含部分广勇)扼守瑞芳龙潭堵及基隆狮球岭炮台。
1895年6月3日:狮球岭炮台与基隆相继陷落,民主国正规军瓦解,战死者在200人以上。
1895年6月4日:唐景嵩与丘逢甲弃职前往淡水,6日渡海内渡中国。
带有台湾民主国的军饷银数十万两(台湾通史)。
1895年6月11日:因辜显荣等人帮助,日攻陷台北。
1895年6月-7月:台湾民主国吴汤兴与三角涌义民营,相继突袭日军。
1895年6月22日:日军攻陷新竹1895年6月26日:刘永福继任台湾民主国总统。
将台湾民主国中部以北防务委由台湾知府黎景嵩指挥,派遣统领杨戴云、提督李惟义、督办吴澎年扼守苗栗尖笔山与彰化八卦山。
1895年7月9日:台湾民主国义军于新竹城败,将领姜绍组自杀。
1895年7月29日:为歼灭民主国军队,日本实行“无差别扫荡”1895年8月8日:日军进攻苗栗。
1895年8月14日:日军攻占苗栗。
人教新课标版2018届高考历史重热点专题《国歌法》专题【解析版】
《国歌法》专题【妙想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是为了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进行规范而制定的法规。
2017年9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时政评论】《国歌法》有三大看点(1)事关国家尊严:规范国歌奏唱方式场合;(2)岂容歪曲贬损:侮辱国歌或被追究刑责;(3)爱国情感融入血液:国歌列入中小学教材。
【试题集锦】1.某次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该“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A【解析】为了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该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故选A。
2.“奏国歌,升国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源自下列哪一部电影的插曲吗?A.《渔光曲》 B.《风云儿女》 C.《开国大典》 D.《定军山》2.B 【解析】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在此前讨论会上有代表认为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句子已经过时,应该修改。
周恩来力排众议坚持不改为好。
你认为周恩来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A.继承传统 B.艰苦奋斗 C.居安思危 D.勿忘国耻3.C【解析】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再结合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就容易理解周恩来的意图:居安思危——虽然新中国建国了,但困难重重。
4.商朝设立了“三风十愆”罪,是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
“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打猎);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年高德劭、素孚众望者之称)、比顽童(愚钝无知的人),合而为十愆。
高考历史试题-2018高考历史热点新题精选 最新
18高考历史热点新题精选1.201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
相约北京、相聚中国,“舞动的北京”盛情的邀请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
材料一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舞动的北京”。
奥运会徽“舞动的北京”材料二“舞动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请。
会徽中张开的双臂,是中国在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友善而又好客中国人心情写照,也是北京真诚表达。
到北京来,读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受这个国家的现代气息。
到北京来,共享这座城市的每份欢乐,体会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
到北京来,让我们在2018年一起编织和平、美好的梦。
张开双臂的中国,敞开怀抱的北京,欢迎全世界的朋友。
——据北京奥组委官方网站假设你的奥运会志愿者的申请获得通过,按下列提纲要求,你会怎样将北京介绍给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宾朋?(1)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第一次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是在何时?其时该字的字体应该是什么?元朝时期管辖北京地区的行政机构是什么?(3分)(2)“读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
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之都,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
请列举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至少两个,2分)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见证了历史风云。
近代史北京曾饱受列强欺凌,北京的军民为民族独立进行不屈抗争。
请各举两例说明。
(4分)(3)“体会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
在北京曾发生过三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事件,引领着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请简要说明。
(3分)【参考答案】(1)秦朝,小篆,中书省。
(3分)(2)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
(任两点2分)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攻陷北京,联军司令部就设在紫禁城内;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威胁平津;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全面侵华等。
2018年高考历史热点总结
2018年高考历史热点总结运用各种历史资料创设问题情景考察学生的知识理解、应用能力是多年来高考历史学科的特色。
以2009年北京卷历史试题为例,客观题使用的材料有历史地图、文物图片、实地资料照片、史籍摘录、历史陈述资料等,主观题更是充分发挥了史料研究与考察的特长。
在新课改使用多版本教材(北京市有人教版和岳麓版两套教材)的情况下,材料题的份量应该是只增不减。
因此,掌握材料题的解答方法对答好历史题至关重要。
材料型试题的答题步骤:步骤一,审问题。
一般材料型的问答题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三种提示语:第一种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就是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进行,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种提示是“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和所学知识。
第三种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步骤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过程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省略号。
步骤三,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时间。
一般会在材料的开头和最后有提示。
步骤四,关注每段(种)材料。
试卷所给每段(种)材料都是有用的。
步骤五,作答过程: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材料(照抄材料是很多同学经常犯的错误);要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提炼;要正确使用历史名词和学科术语;看分答题;多角度思考作答。
以上主要针对文字型材料题,近年图表型材料题也日渐增多。
图表型试题——主要是通过图片或表格的形式来呈现历史发展进程,并要求考生根据图片或表格,揭示、判断、归纳、概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名称、产生原因、目的、性质、特点、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内容。
对这类型的题,平时要重视教材上图表材料的分析以及信息的再挖掘。
在作答过程中要着重分析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关信息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是起伏发展、曲折前进的还是总体向前的,同时利用好所给的文字说明并联系所学过的相关知识,立足教材来分析、作答。
2018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汇总_2018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
2018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汇总_2018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2018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汇总2018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汇总2018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一) 一、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原因(1)国家利益的不同(根本原因);(2)意识形态的不同;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政治上: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反共)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
(2)经济上: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 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2)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3)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二、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①二战后,西欧各国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来恢复经济、对抗苏联;②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③西欧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④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2)经过:①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③1967年,上述三个组织有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总结【五篇】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总结【五篇】导读:本文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总结【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近现代不同阶段的中外关系1、晚清时期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860年);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开端,林则徐等开明地主开始“开眼看世界”。
第二阶段(从1861年到甲午战争之前):“和局”,清政府办洋务以自强。
第三段(从1894年至1912年);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华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在成立以后颁布的《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彻底决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他称帝,于1915年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中除第5条部分内容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
1924年,孙中山北上时明确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的中国的势力。
1927年初,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
3、新中国时期阶段特征概况1949年至20世纪50 年代末“一边倒”战后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等,为保卫新生人民政权,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0世纪60年代“一大片,反两霸”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
从苏共“二十大”起,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继续推行****政策。
为捍卫国家主权与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同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即“一大片”的方针,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在世界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大三角”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到恢复,1972年中美关系的缓和和中日建交,此后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打破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精神1重视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1)古希腊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3)亚里士多德关注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4)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关注人生真谛(1)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备知识才能达到善;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2)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3)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4)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认识自己的“理性”,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3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尊重文明多样性1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西方强调个性发展,中国强调人的社会性。
(2)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中国强调社会等级秩序,西方强调人的平等。
2雅典民主制与古代中国君主集权制的利弊(1)利①雅典: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
②中国:有利于大规模工程建设,组织和有效抵御外侵,维护统一。
(2)弊①雅典:范围狭窄,具有随意性。
②中国: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3古代东西方科技文明的差异(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3)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4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的区别(1)文明拓展方式①希腊:通过殖民建立新城邦,吸收外部文明来拓展希腊文明。
②罗马: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国家形式①希腊:分散的城邦制;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②罗马:统一集权制。
(3)政体和统治方式①希腊:君主制—贵族集体统治—公民全体集体统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②罗马: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君主专制,没有发展为民主制度。
(4)政治文明贡献:①希腊:民主政治。
②罗马:法律。
团结精神、合作精神1.商帮:亲缘与地缘基础上和衷共济(1)明清时期,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2)商帮形成的原因:商帮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和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左右者;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地保护自己。
2国共关系:合作则双赢,对抗则俱伤(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2)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国共合作破裂。
(3)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这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4)1946年6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5)国共关系“分则两伤、合则两利”①“分则两伤”:因为两党的性质、立场、纲领、前途等都是不同的,为此,国共势不两立,长期分裂内战,损伤国力,严重影响国家独立统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②“合则两利”:国民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高频考点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答题术语】(1)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2)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一公九卿到一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清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3)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
从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高频考点3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答题术语】(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
(2)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3)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高频考点4 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答题术语】(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奠定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2)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冶金、制瓷、纺织一个领域手工业成就突出。
(3)两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高频考点5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答题术语】(1)商朝出现职业商人.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晶市场和大商人。
(2)秦汉时期.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经商活动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3)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4)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5)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认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高频考点6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答题术语】(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2)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4)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环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一直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西汉时期:两汉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从而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高频考点7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答题术语】(1)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了理学。
理学是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更具思辨性、哲学性,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缓和了危机。
(2)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在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社会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高频考点8 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答题术语】(1)科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2)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3)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也辉煌灿烂。
从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直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
(4)古代戏曲:以京剧为代表的古代中国戏曲独树一帜,雅俗共赏。
高频考点9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探索【答题术语】(1)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所签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远远超过了《南京条约》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南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人内地。
领土主权进步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3)《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6)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7)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8)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它为民族资本丰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频考点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答题术语】(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两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5)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l947年春,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反攻。
(6)1 948年9月至l94 9年1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l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
高频考点1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答题术语】(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洋务企业的兴办,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它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定的抵制作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诱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