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渗透研究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渗透研究
两方面开展教学 : 第一 , 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中的情景让学生以 编演的方式呈现 出来 ,在 了解基本 内容之后将不同的角色分配 给学生 , 让学生在真实 的环境 中体会作者 的情感 ; 第二 , 让学生
要指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 的情感 , 即创作思想 , 而境则是指文 章表现出的情 景 , 主要包括社会环境 以及 自然环境 。 整个意境就 是艺术家在一定的素材基础上处理得到的艺术境 界。而古诗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及 审美观念 。 本文 由此开展探讨 , 提 出朗读 、 思考 、 实践、 讨论等 多种美育教 学方式 , 旨在让 学生以不同的渠道对古诗词进行鉴 赏, 不 断升 华学生的道德情操 ,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
关键词 中学语文 ; 古诗词教 学; 美育教育
语文学科 因其具备其他学科不具有 的素质教育条件 ,因此
之下忧恩情绪得到渲染 , 然后表述 “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来 表得 出作者孟浩然仕途遭遇挫折 ,在面对茫茫江景 的怅然之情 都融入到景色 当中。 因此在情景 的不断转化下 , 作者所要表达的 情绪渲染达到 了极致 , 凸显 了情景美 。 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 这类情景 的观察能力 , 让学生在情景 当中获得更多 的意境美 , 当 然这需要学生对文章内容熟知 , 并能够精心思考 , 在结合作 者生
水平能够接受 的短小诗句 , 学生不仅能够迅速 理解 , 还能够从 中 获得审美体验 , 教师在此过程 中应该充分发挥 引导作用 , 让学生
了解古诗词中的画面美 。例如在“ 飞流直下三 千尺 , 疑是银河落 九天 ” 的朗读 中能够体会 到瀑布的壮美 , 或者是体会到 “ 小荷才 露尖尖角 , 早有蜻蜓立上 头” 的幽静 , 在 朗读 中学生会从诗句 中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新课程教学2019年第20期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山东省临沂市涑河实验学校 李燕红 陈正汝 徐 东 【摘 要】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古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但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充分发挥古诗词特有的美育作用。

本文从将美育渗透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入手,进而对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美育 古诗词教学是当前教育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将阐述古诗词教学意义及相关措施,进而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一、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意义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美育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语文课堂教学是目前美育的重要实现途径。

古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动人的韵律、深刻的内涵,深远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

如《如梦令》,大家都认为前几句词使得整个意境显得格外美。

因此,将美育与古诗词教学相结合是可行且有效的方式。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措施(一)增加审美感知,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语言之美是古诗词最直接、最醒目的美,而学生接触传统诗词时间较短,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有限。

面对意蕴深远的古诗词,往往难以解读其深远含义。

如在学习李煜的《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时,词人以丝麻比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将离愁形象地表现出来。

面对这样的词句,学生更容易理解其含义,从语言之美感受情感之美。

(二)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欣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我国的古诗词向来重视意境之美,诗词自古以来就以其营造的动人意境为人所感叹。

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短短两句,便刻画出令人难忘、印象深刻的画面,微风吹拂着岸边枯萎零落的细草,桅杆高耸的小船孤零零地停在岸边。

星空低垂,原野显得如此辽阔,月光照耀着奔流的大江。

广阔雄浑的意境与诗人的孤寂交相辉映,引人深思。

总之,作者的情感往往通过意境表现出来,通过对诗词意境的把握,学生可以深入品鉴作品的内涵。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探析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探析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探析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也能够用于美育教育。

美育教育是对学生情感、道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而古诗词则可以通过情感表达、道德教化和审美熏陶来诠释美育的理念。

本文旨在探讨古诗词在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为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赋予更丰富的教育内涵提供参考。

一、情感表达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在传递美感的同时,还能够给学生带来情感体验和情感启示。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词的意境,帮助学生领悟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教育。

例如,教学李白的《将进酒》,可以通过讲解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象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人生哲理,使学生产生浩荡壮阔、努力向上的情感体验,领悟“要旨在勇往直前,尽情享受人生”的价值取向。

二、道德教化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教师可以通过选读有代表性的古诗词,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例如,教学杜甫的《登高》可以通过讲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鞠躬尽瘁、奋斗不止的精神,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道德品质;教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可以通过讲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命运论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论,教育学生要顺应自然、顺应命运,增强自我调适和自我完善的道德素养。

三、审美熏陶古诗词作为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古诗词的语言艺术和文化背景,让学生感受其诗情画意,提高学生的美感认知和审美欣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其扬州文化、宫廷文化等文化背景,解读其蕴含的乡愁、思乡、田园意境,引导学生春意盎然、山水清丽的审美情感;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其音乐性和流行性,让学生体验到其纤柔婉转、感人至深的诗歌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美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美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美育的渗透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文学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

在语文课堂中,美育的渗透和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

本文将从美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角度进行探讨。

一、通过课文传递美的情感语文课堂是美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选择的课文,向学生传递美的情感。

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通过描述林黛玉的美丽、贾宝玉的风流等描写美的传递。

教师可以通过深入剖析课文,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美的内涵,增强对美的鉴赏能力。

二、通过诗词歌赋塑造美的形象语文课堂中的古诗词、现代诗歌、歌曲等都是非常具有审美价值的文本,通过讲解诗词的意境、音韵、修辞等,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

通过学习诗词歌赋,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情感、欣赏美的形象,引导学生在课外自觉欣赏和创作美的艺术作品。

通过学习《锦瑟》这样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华丽的感情描写和优美的音韵美,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三、通过文学作品启发美的思维语文课堂中的文学作品是美的典范,通过讲解经典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赏析、感悟文学作品中的美,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体验。

在教学《西游记》时,可以讲解其中的风景描写、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受美的意蕴,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

还可以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启发学生的美的思维,引导学生用文字、画笔、音乐等形式去表达内心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表达能力。

四、通过阅读启迪美的心灵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鉴赏能力的重要场所,通过阅读优秀文学名著和美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美的感受,引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在教学《水浒传》时,可以讲解其中的风俗风情、英雄豪杰形象,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使学生培养对美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五、通过课外活动加强美育渗透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举办朗诵比赛、诗歌朗诵会、文学沙龙等形式的课外活动,加强美育的渗透。

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悟美的实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感悟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观念。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出世界的美、人生的真理和情感的丰富性。

学生通过欣赏、背诵和解读古诗词,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在这个过程中,美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使他们对美的追求具有深刻的认识和向往。

其次,古诗词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

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诗人们的情感凝结和精神宣泄。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吟唱和朗诵等形式,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古人的情感相融合,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产生自己的情感共鸣,有的会感到欢愉,有的会感到激动,有的会感到思索和忧伤。

这些情感的体验和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认识自我,增强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饱满的生活情感。

进一步地,古诗词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诗词以其形象丰富、意境独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促使他们通过理解和感悟古诗词的意境,创造性地进行情感表达、作品创作和艺术批判。

学生们可以通过模仿古诗词的形式和语言特点,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拓展了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欣赏的广度和深度。

美育渗透于古诗词教学中,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古诗词本身的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摘要:古典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
一、引言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古典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古典诗词中的美育元素
(一)意境美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生活场景等的描绘,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二)语言美
诗词的语言简洁、凝练,富有韵律和节奏,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形式美。

(三)情感美
诗人在诗词中抒发的真挚情感,如爱国之情、思乡之情、友情爱情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策略
(一)诵读品味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语言的韵味。

(二)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诗词所描绘的情境,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意境之美。

(三)比较鉴赏
将不同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其在语言、意境、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写作训练
让学生模仿古典诗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创造力。

四、结论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的美育元素,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古典诗词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摘要:诗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这其中,美育的渗透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美育的作用,深入探讨并揭示美育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美育;渗透策略引言:美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和文化活动的方式,培养人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的世界。

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能够引导人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一、美育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渗透意义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诗歌教学的美育渗透具有极高的价值。

首先,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诗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学生提供了一扇了解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哲学和道德观念的窗口。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化对民族的自豪感,对文化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培养起他们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

此外,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诗歌具有很强的意象性和象征性,学生可以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感悟和联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道德品质。

诗歌往往表达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通过学习诗歌,学生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美育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一)培养学生诗歌欣赏能力诗歌是文学的精髓,是语言的艺术,它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可以启迪人的思想,激发人的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欣赏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教授学生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类型、形式、结构等。

浅谈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语文教学及中考中是重要的一部分,新世纪语文课程更彰显了初中语文课程注重审美的基本理念。

毋庸置疑,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

它固然有别于理、化之类的自然学科,但与政、史这样亦重人文的社会学科也不尽相同。

在诸多课程中,语文是独立独行的。

教学中当首推诗歌的神韵,在瑰丽的想象空间中,语文是独特与唯一体现在它与艺术的接壤和交融上,而艺术的第一特质既是审美特质。

那么,语文课堂理所当然就应该开辟出一片美的天地,在这片天地中,诗歌的美育渗透当是其中最明媚的一处风景。

一、培养语感,感受语言魅力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教学体验;一首文辞优美的诗歌刚刚被范读出来,学生在尚未理解其思想内涵时便情不自禁的啧啧称赞乃至击掌叫好。

我知道,这是诗歌优美的语言深深吸引他们。

也是他们的语感及时捕捉到诗歌美妙的辞藻。

的确如此,“真正的艺术语言是富有美感作用的语言,是文学家苦心修炼的结晶。

”当那首高远清俊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珠玑般的语言在唇齿间萦回的时候;当元人马致远“老树昏鸦”、“小桥流水”、“西风瘦马”的幽寂画面在眼前若隐若现的时候;当老杜沉郁顿挫的节奏在耳际铿锵回响的时候,我们无法否认,其极富艺术美感的语盲让学生获得了难以言传的审美体验。

诗歌语言的优美首先体现在音画合一上,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简洁极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丽明朗;这些著名的诗句,活脱脱是展开在人眼前的一幅幅美丽画卷。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更是调动大量视听语言为能事。

如果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宛如孤独寂寞的二胡曲,那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一曲澎湃的交响乐。

近体诗特有的抑扬平仄、压韵回环更能体现音乐美;词的精致风韵也能让人领会一唱三叠的魅力;散曲的优美意境更具动感。

借助诗歌语盲优美动人的视听效应,会让学生构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审美空间。

二,积聚情感。

传递美好情操“诗言志”。

初中古诗词教学美育渗透策略的研究方法

初中古诗词教学美育渗透策略的研究方法

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意是陶潜归园田居的闲适、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倔强志气;诗意是游子思念家妻的万般惆怅与无奈;诗意是曹操欲建功立业的决心与抱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诗意是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无奈与感伤。

诗意是一个人精神的家园,也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境,更是古诗词教学的灵魂所在。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笔者旨在将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因素。

与此同时,提出中学语文古诗词美育的对策途径,用审美的眼光与心胸去看待世界,从而享受现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园。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文人学者传留下来的精神食粮,它不仅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营造了如痴如醉的审美境界,也对继承传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诗词教学更是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与审美能力、审美心胸、审美趣味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美感思维以及审美境界。

一.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理论基础1.美育的涵义美育最早起源于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十分重视美育。

在近代中国,蔡元培第一次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必须渗透美育,他提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这一涵义明确强调开展美育的理论基础及实施效果,说明美育是一以达到情感熏陶和价值观培养的情感教育或审美教育,符合“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要求。

依据叶朗《美学原理》中的阐释,他认为美育属于人文教育,以期使人的本性达到完满的释放。

因为人不仅是物质生命的载体,也需要精神生命的寄托,我们在达到物质充裕的同时不能丢弃精神需求对完满人性的实现。

正如蔡元培所述,人在保持生存之外不忘“享受人生”。

这一“享受”不仅指物质享受,更指精神享受,而精神享受则需要通过审美活动或情感教育达成。

总的来说,美育在于教导人们追求人性的完满,体验不同经历带给人的“享受”,从而产生“美”的感受,从此人生境界得到升华。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研究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研究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研究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美育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被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美育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在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培养,更是一种全面的文化素养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诗歌教学,也可以渗透美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探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学,以及渗透美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1. 以诗歌欣赏为媒介诗歌是一种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文学形式,通过诗歌的欣赏,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加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欣赏和解读。

教师也可以结合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以诗歌创作为手段诗歌创作是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美育教学的一种途径。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来反映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学生在诗歌创作中也可以通过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3. 以诗歌表演为形式诗歌表演是一种通过声音、肢体等方式来表现诗歌形象和艺术感染力的活动。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诗歌演讲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感受诗歌的艺术美感。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二、美育教学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影响1.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美育教学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在诗歌欣赏、诗歌创作和诗歌表演等活动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增强对于美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

学生在美育教育的熏陶下,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感受、理解和表达美,从而在诗歌教学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

2. 拓展学生的艺术修养美育教育的渗透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学生在诗歌教学中既能够感悟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又能够通过诗歌表演等形式来锻炼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的几种方法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的几种方法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的几种方法1. 诗歌赏析:通过对古诗词的赏析,引导学生学习欣赏诗歌的美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古诗词,解读其中的意境、形象、语言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的美。

2. 诗词创作: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诗词创作的乐趣。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诗歌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或演出,让学生通过声音的表演展示诗歌的美。

朗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语言、节奏和情感,提高表达和演绎能力。

4. 诗歌鉴赏比赛:组织学生参加诗歌鉴赏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5. 艺术欣赏:将古诗词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并将这种美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

6.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词中的美。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情景,了解古诗词的时代背景和情感表达。

7.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古诗词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感知和理解。

结合多媒体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相关艺术作品。

8. 情感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通过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诗歌所传递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美的情感认知和感悟。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通过诗歌赏析、创作、朗诵、鉴赏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和欣赏诗歌的美,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创设情境等方法,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体验到更丰富的美感。

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情感认知和感悟。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对学生 进行美育渗透
01 一、感受自然美
目录
02 二、领悟意境美
03 三、欣赏语言美
04 四、体验情感美
05 五、挖掘人格美
06 参考内容
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简洁的文字、深远的意境, 传达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 行美育渗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古诗词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使得古诗词成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的重要素材。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古诗词的情感美,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等方式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深刻思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结论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文化 情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欣赏韵律美、品味意境美和体验情感美等策略,可以有 效地将美育渗透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未 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途径和方法,为培养具 有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三、欣赏语言美
古诗词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律,这种语言美是现代白话文所无法比拟的。通 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这种语言美。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每一句话都富有节奏 感和音乐性,这就是古诗的语言魅力所在。通过反复的朗读和品赏,学生能够更 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语言美。
四、体验情感美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表达方式,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情感的世界。在古诗词教学 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世界,理解诗人的喜怒哀乐,从而提升他们 的情感审美能力。例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 诗透露出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学生能够感受到诗 人的情感世界,体验到诗歌的情感美。

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美育渗透

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美育渗透

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美育渗透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发展,我国古典诗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初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也得以不断创新。

古典诗歌的学习可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实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重视古典诗歌的教学,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当前古典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

古典诗歌教学应注重意境的营造,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的时代背景,通过类比等教学方式,并综合朗诵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重要性1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分析1.1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古诗词这一文学体裁,语言精练、言简意赅,且其中蕴含的审美元素并不是直接体现在古诗词中的,面对这一现象,在具体的审美教学中,学生必须要充分发挥想象力,透过古诗词的语言,对意象进行精准的把握,进而促使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沉浸在精美的意境中。

如此一来,在古诗词学习体验中,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1.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同样,在古诗词教学中,全面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可促使学生透过古诗词的外在形式,从古诗词的语言、节奏、意象、艺术手法等方面,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中的美感进行深入理解,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诗歌教学的现状统编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共收入中国古代诗歌83首,分为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教读课文,另一种是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读课文中的古诗歌和教读课文一样,课前有预习,课后有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且每首诗歌都有针对疑难字词的注解。

课外古诗词部分的诗歌依然有针对疑难字词的注解,但是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探究及积累拓展的部分,不过在每首诗歌下面会有一段赏析的文字,有侧重地揭示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艺术手法和情感主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赏析诗歌。

初中诗词渗透美育教案

初中诗词渗透美育教案

初中诗词渗透美育教案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了解绝句、律诗、词、曲等诗歌形式,掌握各种形式的结构、韵律、意象等特点。

2. 诗词鉴赏:通过分析经典诗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创作诗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诗词的鉴赏方法。

2. 难点: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意象、情感等内涵,进行诗词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优美动听的古典诗词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 诗歌形式与特点:介绍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如绝句、律诗、词、曲等,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诗词鉴赏:选取几首经典诗词,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诗词的美。

4. 创作实践:分组进行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各组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美育价值,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初中生的诗词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经典诗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诗词,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4. 音乐:选用适合诗词教学的音乐素材,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诗词,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

3. 讨论法:分组进行诗词创作实践,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4. 创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探析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探析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探析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魅力。

在古
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目标是通过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和审美素养,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使其成为有情感、有品位、有创造力的艺
术欣赏者和生活者。

古诗词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作为文化艺术的瑰宝,其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
和热爱。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性格的古诗词作品,讲授诗词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教师还可以通过诗词欣赏活动、诵读
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投身到诗词的世界中,享受美的感受和表达。

古诗词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辨别能力,包括对美的形式、结构、风格和意境等方面的把握。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韵律结构等,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敏感性和辨析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不
同诗人、不同时期的古诗词进行比较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不同的审美风格和传统。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途径,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美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本文从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通过诗歌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美育;诗歌教学;渗透一、初中诗歌教学与美育的关系分析初中诗歌教学与美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美育渗透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富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感、文学修养和艺术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首先,诗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具有独特的音韵、节奏和韵律,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和艺术价值,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学生在诗歌教学中接触到各种风格和题材的诗歌作品,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审美水平。

其次,诗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诗歌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了解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欣赏名家名作,感受到语言的美妙和思想的深邃,提高对文学的热爱和认识。

二、美育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一)诗歌鉴赏美育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渗透,首先可以通过诗歌鉴赏来实现。

通过诗歌的鉴赏,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诗歌鉴赏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通过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和思想倾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光未然的《黄河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首诗歌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生平,让学生对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一、引言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而古诗词教学则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渗透美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现状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美育渗透的现状相对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的传授与艺术欣赏分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对古诗词知识的传授上,强调学生对诗词的解读和记忆,忽视对其艺术价值的欣赏。

学生往往只重视诗词的考点和答案,而忽略了其背后包含的审美和文化内涵。

2. 缺乏真实体验和情感交流古诗词的美感是需要通过真实体验和情感交流来感知的,但现实中教室教学往往限制了学生对诗词的真实感受。

学生通常只是通过课本阅读或教师的讲解来了解古诗词,缺乏对其真实情感的体验和交流。

3. 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以讲解、背诵和填空为主要形式,缺乏多元化和创新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和学习兴趣的下降,影响了美育的渗透。

三、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改进策略1. 强调审美导向教学应将古诗词教学改变为以审美为导向的教学,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艺术欣赏和审美体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形象、意境和语言特点,使其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2. 创建真实情境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诗词朗诵会、创作交流等方式,创造真实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古诗词的美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来分享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增强学生与诗词之间的情感联系。

3. 创新教学形式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样化和创新性的教学形式,如配乐朗诵、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感悟古诗词的美感。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探析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探析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探析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古诗词教学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美育的重要载体。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是当前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美育的概念、古诗词教学的渗透路径和渗透手段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为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美育的概念及其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美育,是指在教育中注重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

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和美的体验,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

古诗词教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渗透美育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古诗词通过优美的语言、婉转的意境、深刻的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受,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通过古诗词的欣赏和朗诵,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感受。

古诗词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诗歌艺术的感悟和理解能力,使他们在审美活动中更加自如和熟练。

古诗词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增长他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古诗词教学在渗透美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的路径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以上三个方面是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的主要路径,通过这些路径的运用,可以使古诗词教学更好地达到美育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1 中国古诗词教学的历史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
,前几年,国学之风更是风靡一时,其中古诗词教育则当仁不让,成为文学教育的领头羊。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其对教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推动中国古代
的传播与发展,孔子以“六艺”为基础向学生传授知识。

汉代《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对诗词创作进行了归纳
,首先要有现实的感觉,从而产生深刻的内在方式,通过他的作品来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至宋、元、明、清时期,诗词无论从形式上还是题材上都有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如宋代的朱熹,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弟子为其总结出著名学习方法。

其倡导读书必须要反反复复的阅读,在阅读遍数上不可浑水摸鱼,要做到不仅能够背熟,在书中的位置也要清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诗词被列入中小学的教育范畴,将我国历史的精华传承下来,对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起到了特别大的作用。

特别是近些年,语文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兴盛起来,对于诗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词教学更是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2 中学生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入作用
审美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另一方面将认知教育和品德教育
在一起的桥梁就是情感教育。

所以,认知,品德,审美教育,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但又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品德教育是指向,认知教育是前提,审美教育则是动力。

古代诗歌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产物,自古以来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人们从,情感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启迪。

2.1 美育在教育中的功能与地位
美育能帮助学生进行智力开发,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基础的层面上。

正如《三字经》向我们展示的,几岁孩童都朗朗上口的“人之初,性本善”意味着人生下来就是善良的代表,但是后天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人要生存,但是人类如果仅仅局限于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其次,人要发展,现如今的


等各方面各领域暴露了人类的许多问题,美育对人类的发展就起到了极其重大的引导作用。

最后,美育对人格的塑造、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起到了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作用。

2.2 美育的作用
学生在参加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活动时,要以一种积极的情绪发展,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抵御能力,抗压能力,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
素质。

审美教育可以提高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能力。

它的自然美,人性美或社会美,能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强烈的道德观念,逐渐摆脱平庸,超越自我,实现伟大的我。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古诗,曾有一位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开头两句,“在一个偏僻的村庄里,陆游僵卧在床上,他不是为自己悲哀,还想着祖国的边防军,这是多么的伟大。

”老师还联系了当下的一些实例,如感动中国人物等等,使学生的心灵有了强烈的触动,更使那些内心狭隘的同学打开心扉,融入社会。

这样的道德教育是古诗词中美好的存在,可以通过这些先人的亲身
,可以使学生有所感悟。

2.3 古诗词教育中具备多样的审美因素
审美对象有“三美”,这些美的因素在古诗词教育中都被反映和表现了出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都给人或是无限领略的美感,或是浮现一见倾心的自然,或是反映意蕴深刻的哲思。

杜甫《春望》显示了诗人担忧国家,感时伤事,突出了诗人的心灵世界以及宽广的胸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正是诗歌所表现的沉郁悲壮、感动千古的内在原因。

看江山依旧在,但却满城荒凉,不禁悲从中来,进而表示哀悼,表达了诗人痴迷的感情。

陶渊明《饮酒(其五)》则展现了幽居光影的趣味,日常闲暇时间,微微饮酒,在霞光的照映之下,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展现了作家怡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的喜爱,相反也体现了对昏沉黑暗的宦海官场的讨厌,表达诗人宁静的心境和悠闲的情调,与这首诗浑然一体,使这首诗歌作品赢得了普遍的赞誉。

中国的古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是里面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因此是中学生美育教育的有力教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