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区别修订稿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区别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矢量控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 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 (转矩电流) 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方式又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和有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等。
这样就可以将一台三相异步电机(同步电机是指转子定子同时通电,异步机就是电机的转子转动速度与定子所产生的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不一样,有转差值,顾名思义,同步机则不存在转差)等效为直流电机来控制,因而获得与直流调速系统同样的静、动态性能。
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同样是在进行U / f =恒定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异步电动机的实际速度n,并得到对应的控制频率f,然后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分别控制定子电流矢量及两个分量间的相位,对通用变频器的输出频率f进行控制的。
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消除动态过程中转矩电流的波动,从而提高了通用变频器的动态性能。
早期的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是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理论发展而来的。
实现精确的磁场定向矢量控制需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是很困难的,但人们发现,即使不在异步电动机中直接安装磁通检测装置,也可以在通用变频器内部得到与磁通相应的量,并由此得到了所谓的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
它的基本控制思想是根据输入的电动机的铭牌参数,按照转矩计算公式分别对作为基本控制量的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的频率使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的指令值和检测值达到一致,并输出转矩,从而实现矢量控制。
汽车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方法
汽车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方法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汽车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方法这事儿。
汽车永磁同步电动机可是汽车动力系统里的关键家伙,控制好了它,那汽车的性能就能更上一层楼啦。
下面咱就来具体看看有哪些控制方法哈。
一、矢量控制法。
矢量控制法就像是给电动机装上了一个超级智能的导航系统。
它的核心思路呢,就是把电动机的电流分解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用来产生磁场的励磁电流,另一个是用来产生转矩的转矩电流。
这样一来,咱就可以像控制两个独立的变量一样,对电动机的磁场和转矩进行精准的控制啦。
比如说,当汽车需要加速的时候,咱就可以通过调整转矩电流,让电动机输出更大的转矩,让汽车“嗖”地一下就跑起来。
而当汽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呢,咱可以适当调整励磁电流,让电动机的磁场更稳定,这样汽车就能更平稳地跑啦。
这种控制方法的优点就是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就像给汽车装上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双灵活的脚,让它能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
不过呢,矢量控制法也有它的小缺点。
它对电动机的参数依赖性比较强,如果电动机的参数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电阻变化了,那控制效果可能就会受到一些影响。
这就好比导航系统的地图数据不准确了,那导航可能就会出点小岔子。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咱还得经常对电动机的参数进行监测和修正,确保矢量控制法能一直发挥出它的最佳效果。
二、直接转矩控制法。
直接转矩控制法呢,就像是一个直来直往的实干家。
它直接对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通进行控制,不需要像矢量控制法那样进行复杂的坐标变换。
这种控制方法的优点就是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
想象一下,当汽车突然遇到一个陡坡需要爬坡的时候,直接转矩控制法就能迅速地调整电动机的转矩,让汽车轻松地爬上坡去,就像一个大力士一样。
而且它的控制算法相对简单,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成本也比较低。
这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可是个不小的优势呢。
但是呢,直接转矩控制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它的转矩脉动比较大,就好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时不时地抖一下,这会影响到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矢量控制(V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区别
摘要:本文对目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流行的矢量控制(V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对两者转矩响应,稳态特性,及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进行了比较与探讨。
关键词: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转矩响应,稳态特性,无速度传感器控制1.前言转载于自1971年德国西门子公司F.Blaschke发明了基于交流电机坐标交换的交流电机矢量控制(以下简称VC)原理以来,交流电机矢量控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经过30年的产品开发和工程实践,矢量控制原理日趋完善,大大小小的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大多采用矢量控制,使交流电机调速达到并超过传统的直流电机调速性能。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M.Depenbrock教授提出了不同于坐标变换矢量控制的另外一种交流电机调速控制原理——直接转矩控制(以下简称DTC),鲁尔大学的教授曾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并到中国来介绍DTC技术,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DTC原理具有不同于VC 的鲜明特点:·不需要旋转坐标变换,有静止坐标系上控制转矩和磁链·采用砰-砰控制·DTC与脉宽调制PWM技术并用·转矩响应快·应用于GTO电压型变频器的机车牵引传动DTC的出现引起交流电机控制理论的研究热潮,国内不少高校对DTC技术及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不少文章提出一些有益的改进方法,对DTC理论与实践作出贡献。
但应该指出,DTC 引入中国的初期,人们的视角多集中在DTC的不用旋转变换和砰-砰控制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VC的旋转坐标变换的技术实现已不成为问题,而由于DTC技术应用实例局限于GTO电压型变频器的机车牵引传动,使得国内学术界和变频器制造商没有条件对实用的DTC技术以及DTC变频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1995年瑞士ABB公司第一次将DTC技术应用到通用变频器上,推出采用DTC技术的IGBT 脉宽调制变频器ACS600,随后又将DTC技术应用于IGCT三电平高压变频器ACS1000,近期推出的用于大型轧钢,船舶推进的IGCT变频器ACS6000也采用了DTC直接转矩控制技术。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_FOC_和直接转矩控制_DTC_方案的比较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_FOC_和直接转矩控制_DTC_方案的比较首先,我们来看看FOC方案。
FOC方案是基于电机矢量控制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控制方法,在控制异步电动机时,可以通过精确测量和控制转子磁链矢量的方向和大小,来实现精确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
其核心思想是将电动机的三相定子电流进行矢量拆分,分为一个磁场矢量和一个转矩矢量,从而实现转子磁链方向和大小的控制。
FOC方案的优点是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
由于可以实时测量和控制电机的磁链矢量,FOC方案可以精确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
此外,由于转子磁链矢量可以根据需要即时调整,FOC方案可以快速响应转矩和速度的变化,从而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的应用。
然而,FOC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FOC方案的实现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电流和电压的矢量控制,以及相应的转子定位和速度估算算法。
这些复杂的控制算法在实践中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较多的计算资源,因此实现起来较为困难。
其次,FOC方案对于电机参数和系统模型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由于FOC方案需要测量和控制转子磁链矢量,因此对电机参数和系统模型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如果参数不准确,将导致控制性能下降。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DTC方案。
DTC方案是一种基于直接转矩控制原理的控制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采用转矩和磁链两个控制变量直接控制电机的转矩和速度。
DTC方案通过测量和计算磁链和转矩的误差,根据预定的控制规则直接调节电机的电压和频率,以实现对电机转矩和速度的控制。
DTC方案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控制快速。
DTC方案不需要进行电流和电压的矢量控制,只需要测量和控制磁链和转矩的误差,因此实现起来相对简单。
此外,DTC方案由于直接控制电机的电压和频率,可以快速响应转矩和速度的变化,适用于需要快速相应和简单控制的应用。
然而,DTC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DTC方案的动态性能较差。
由于DTC方案是基于磁链和转矩误差进行控制的,其控制性能受到不可避免的误差和延迟的影响,因此其动态性能较差,不能达到FOC方案的精确度和响应速度。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矢量控制是交流电机最为完美的控制方案;直接转矩控制是一种粗况的控制方案。
1971年,F Blaschke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矢量控制理论。
矢量控制是通过坐标变换和矢量旋转,将交流电机完全等效为直流电机,然后应用成熟的直流电机控制方案,控制交流电机。
因此从控制方案上讲,应用矢量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和直流调速系统具有同样的控制性能。
又由于交流电机没有换向器,而且转子结构的特殊性,使得交流调速系统的最终控制性能要优于直流调速系统。
矢量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下,矢量控制理论的提出,被认为是交流电机控制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同其他理论一样,矢量控制理论从提出到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应用,也经历了坎坷的过程。
1.在当时的情况下,矢量控制的计算量相对较大,各个子单元的计算速度能否满足控制系统整体要求,2.磁场定向的准确性,受电机参数时变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应用的初期,实际效果差强人意。
人们在理论的先进性,和实际的应用效果之间做了一定的取舍。
在此背景下,于1977年,A.B.P iunkett在IEEE 杂志上首先提出了直接转矩的控制思想,1985年,由德国鲁尔大学的Depenbrock教授首次取得了实际应用。
直接转矩控制德语称之为Direkte Selb-Stragelung, 英语称之为Direct Self-Control。
由于它控制的是转矩,因此后来也经常称之为Direct Torque Control。
直接转矩控制的思想源于矢量控制,其原理框图如下,P214 图6-62由于直接转矩控制是在两相静止坐标系内,省去了矢量控制中的旋转变换,因而使计算量减少,从而提高了系统整体的运行速度。
这在90年代初,鉴于当时的集成芯片的水平,这样的减少还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由于直接转矩控制采用定子磁场控制,避免了转子电阻时变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电机参数时变对系统的影响。
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的区别
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的区别简单地说,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的主要区别如下:1.控制特点矢量控制以转子磁通的空间矢量为定向(基准)。
为此,在控制过程中:(1)需要电动机的参数多,定向准确度受参数变化的影响较大:(2)要进行复杂的等效变换(直一交变换、2/3变换等),调节过程需要若干个开关周期才能完成,故响应时间较长,大于100ms。
而直接转矩控制以定子电压的空间矢量为定向(基准)。
为此,在控制过程中:(1)只需要电动机的定子电阻一个参数,既易于测量,定向准确度也高;(2)不必进行等效变换,故动态响应快,只需1~5m;(3)容易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2.脉宽调制矢量控制采用正弦脉宽调制( SPWM)方式,故:(1)必须有SPWM发生器,结构复杂;(2)输出电流的谐波分量较小,冲击电流小;(3)载波频率是固定的,电磁噪声小。
直接转矩控制不采用正弦脉宽调制( SPWM)方式,而采用“砰-砰”控制(双位控制)方式,逆变电路的开关状态(是否有电压输出)取决于实测转矩信号TS*与给定转矩信号TG*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TS*>TG*→逆变电路有电压输出;TS*<TG*→逆变电路无电压输出。
因此:(1)不需要PWM发生器,故结构简单,且转矩响应快;(2)输出电流的谐波分量较大,冲击电流也较大,逆变器输出端常常需要接入输出滤波器或输出电抗器,但这又将导致输出电压偏低;(3)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不固定,电动机的电磁噪声较大。
根据清华大学反复实验以及用户使用后的反馈信息来看,直接转矩控制和矢量控制是各有优缺点的。
除了上面所述的比较外,一般说来,直接转矩控制在高频运行和低频运行时的实际性能都不如矢量控制。
目前,两种控制方式正在互相渗透。
例如,有的变频器在矢量控制方式中加入转矩控制功能;而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方式的变频器在低频段也正在借助矢量控制的方法来改善其低频运行特性。
第七章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
电压矢量优化开关表
、、Sn
1 2 3 4 5 6
=0 =-1 U6(110) U5(101) U4(100) U3(011) U2(010) U1(001) = 0 U7(111) U7(111) =+1 U5(101) U3(011) =1 =-1 U2(010) U4(100) = 0 U0(000) U0(000) =+1 U1(001) U2(010)
s
*
Udc
-
(n)
s
Te
Es β
优 电 化 压 开 矢 关 量 表
PW M 控 制
逆变器 a b c
转矩观测 Te Ψ×i is α is β Rs Rs + +
+ Te * 2
ia 3 ib ua ub 3 uc M 3~ - r
*
us α us β 2
速度调节器 +
α U4(100) 旋转方向 ψs is β θ 0 ψr (010)U6 U1(011) U2(001) (110)U5 U3(101)
τ 1
0
1
φ 1
eT
e
eT
0
e
Te
*
+ Te
s
*
+ s
电压的2/3变换
电流的3/2变换
电磁转矩的计算
定子磁链的计算
磁链跟踪控制波形
转矩跟踪控制波形
DTC变频调速系统仿真波形
7.2 交流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
• 交流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是一门可使交流电动 机获得和直流电动机一样的高性能的调速指标。 • 矢量变换控制是70年代西德Blaschke等人首先 提出来的。 •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把交流电动机模拟成直 流电动机,能象直流电动机一样进行控制。
电机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考核试卷
17.直接转矩控制中,电压矢量的切换频率取决于()
A.控制器采样频率
B.电机转速
C.控制策略
D.电机参数
18.矢量控制系统中,速度反馈通常来源于()
A.电机编码器
B.电机霍尔传感器
C.磁场传感器
D.电流传感器
19.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相比,在以下哪方面具有优势?()
A.控制算法复杂性
A.定子电阻
B.转子电阻
C.互感
D.转子时间常数
10.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是()
A.转子速度与参考速度一致
B.定子磁链与参考磁链一致
C.电磁转矩与参考转矩一致
D.以上都是
11.矢量控制中,若要提高系统低速性能,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电流内环比例增益
B.减小电流内环积分时间
C.增大速度外环比例增益
A.控制算法的复杂性
B.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性
C.动态响应速度
D.稳态性能
15.矢量控制系统中,可能出现的稳态误差来源包括()
A.电流控制环的不稳定
B.速度控制环的不稳定
C.电机参数不准确
D.外部扰动
16.直接转矩控制中,影响系统性能的参数包括()
A.磁链控制带宽
B.转矩控制带宽
C.电机参数
D.控制器采样频率
答案:磁场(或磁链)
2.直接转矩控制中,电压矢量选择的原则是使______误差最小。
答案: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
3.矢量控制系统中,电流内环的主要作用是快速响应______的变化。
答案:电磁转矩
4.在直接转矩控制中,通常使用______模型来观测定子磁链。
答案:电压(或U-I)
5.矢量控制中,为了提高低速性能,可以适当减小______的比例增益。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区别及优略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区别及优略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矢量控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 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 (转矩电流) 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方式又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和有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等。
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同样是在进行U / f =恒定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异步电动机的实际速度n,并得到对应的控制频率f,然后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分别控制定子电流矢量及两个分量间的相位,对通用变频器的输出频率f进行控制的。
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消除动态过程中转矩电流的波动,从而提高了通用变频器的动态性能。
早期的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是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理论发展而来的。
实现精确的磁场定向矢量控制需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是很困难的,但人们发现,即使不在异步电动机中直接安装磁通检测装置,也可以在通用变频器内部得到与磁通相应的量,并由此得到了所谓的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
它的基本控制思想是根据输入的电动机的铭牌参数,按照转矩计算公式分别对作为基本控制量的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的频率使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的指令值和检测值达到一致,并输出转矩,从而实现矢量控制。
采用矢量控制方式的通用变频器不仅可在调速范围上与直流电动机相匹配,而且可以控制异步电动机产生的转矩。
由于矢量控制方式所依据的是准确的被控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有的通用变频器在使用时需要准确地输入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有的通用变频器需要使用速度传感器和编码器,并需使用厂商指定的变频器专用电动机进行控制,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一、矢量控制矢量控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方式又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和有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等。
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同样是在进行U/f=恒定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异步电动机的实际速度n,并得到对应的控制频率f,然后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分别控制定子电流矢量及两个分量间的相位,对通用变频器的输出频率f进行控制的。
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消除动态过程中转矩电流的波动,从而提高了通用变频器的动态性能。
早期的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是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理论发展而来的。
实现精确的磁场定向矢量控制需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是很困难的,但人们发现,即使不在异步电动机中直接安装磁通检测装置,也可以在通用变频器内部得到与磁通相应的量,并由此得到了所谓的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
它的基本控制思想是根据输入的电动机的铭牌参数,按照转矩计算公式分别对作为基本控制量的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的频率使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的指令值和检测值达到一致,并输出转矩,从而实现矢量控制。
采用矢量控制方式的通用变频器不仅可在调速范围上与直流电动机相匹配,而且可以控制异步电动机产生的转矩。
由于矢量控制方式所依据的是准确的被控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有的通用变频器在使用时需要准确地输入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有的通用变频器需要使用速度传感器和编码器,并需使用厂商指定的变频器专用电动机进行控制,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交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和矢量控制研讨会
1、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的技术思想于1977 年在IEEE 上首次提出,直到1985 年,德国鲁尔大学的首次在生产现场取得了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应用的成功。
目前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在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垂直起降系统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对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磁链和转矩的调节;(2)研究新型开关状态选择器;(3)无速度传感器技术(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需要设计电机转速测量装置,称为速度传感器,给系统增加经济成本,维护困难、可靠性低、抗干扰性能不强、不适合在野外及环境恶劣条件下工作);(4)改善电机运行效率;(5)改善低速性能.2、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主要特点:(1)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是在定子静止坐标系下分析并研究交流电机的数学模型,通过磁链和转矩调节及电压矢量工作区域,给逆变器一个合适的开关状态,达到控制交流电机磁链和转矩的目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不需要解耦繁杂的电机数学模型,较矢量控制技术运算简单,磁链、转矩等电机参数易于观测,运行过程易于控制。
(2)直接转矩控制的磁场定向采用的是定子磁链轴,只要知道电机的定子电阻参数就可以观测其它相关运行参数,较矢量控制技术减小了电机参数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
(3)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将逆变器的开关状态引入到空间上,采用空间矢量的概念分析三相交流电机的的数学模型,利用空间矢量来调控电机运行状态,使得控制过程简单明了。
(4)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研究的是直接控制转矩的效果。
与矢量控制技术不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不是通过电流、磁链等量间接控制转矩,而是直接控制转矩。
3、主要工作过程是:DTC 将定子磁链作为被控对象,在定子坐标下下计算并控制电磁转矩和磁链,主要是将观测得到了磁链值和转矩值同给定值进行比较,判断观测值是偏大、偏小还是不变,根据判断结果合理选择逆变器的8 个开关电压矢量,达到控制转矩的目的。
这种控制技术是将逆变器和交流电机视为一个整体,使观测的磁链、转矩状态紧跟在给定值,省去了繁琐的坐标变换,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动态控制性能。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区别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矢量控制实现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测量与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与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具体就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 与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 (转矩电流) 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与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方式又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与有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等。
这样就可以将一台三相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就是指转子定子同时通电,异步机就就是电机的转子转动速度与定子所产生的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不一样,有转差值,顾名思义,同步机则不存在转差)等效为直流电机来控制,因而获得与直流调速系统同样的静、动态性能。
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同样就是在进行U / f =恒定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异步电动机的实际速度n,并得到对应的控制频率f,然后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分别控制定子电流矢量及两个分量间的相位,对通用变频器的输出频率f进行控制的。
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消除动态过程中转矩电流的波动,从而提高了通用变频器的动态性能。
早期的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基本上都就是采用的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就是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理论发展而来的。
实现精确的磁场定向矢量控制需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就是很困难的,但人们发现,即使不在异步电动机中直接安装磁通检测装置,也可以在通用变频器内部得到与磁通相应的量,并由此得到了所谓的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
它的基本控制思想就是根据输入的电动机的铭牌参数,按照转矩计算公式分别对作为基本控制量的励磁电流(或者磁通)与转矩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的频率使励磁电流(或者磁通)与转矩电流的指令值与检测值达到一致,并输出转矩,从而实现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和矢量控制
• 等效旳概念
由此可见,以产生一样旳旋转磁动势为准则, 图5-2a旳三相交流绕组、图b旳两相交流绕组 和图c中整体旋转旳直流绕组彼此等效。或者 说,在三相坐标系下旳 iA、iB 、iC,在两相坐 标系下旳 i、i 和在旋转两相坐标系下旳直流 id、iq 是等效旳,它们能产生相同旳旋转磁动 势。
有意思旳是:就图5-2c 旳 d、q 两个绕 组而言,当观察者站在地面看上去,它们 是与三相交流绕组等效旳旋转直流绕组; 假如跳到旋转着旳铁心上看,它们就旳确 实确是一种直流电机模型了。这么,经过 坐标系旳变换,能够找到与交流三相绕组 等效旳直流电机模型。
把这个旋转磁动势旳大小和转速也控制成与图 a 和图 b 中旳磁动势一样,那么这套旋转旳直流 绕组也就和前面两套固定旳交流绕组都等效了。 当观察者也站到铁心上和绕组一起旋转时,在他 看来,d 和 q 是两个通以直流而相互垂直旳静止 绕组。
假如控制磁通旳位置在 d 轴上,就和直流电 机物理模型没有本质上旳区别了。这时,绕组d 相当于励磁绕组,q 相当于伪静止旳电枢绕组。
知 id、iq ,求 is
s
is (Fs)
和 s ,就是直角
坐标/极坐标变换,
iq
s
id
d
简称K/P变换(图
5-5)。
图5-5 K/P变换空间矢量
显然,其变换式应为
is id2 iq2
s
arctan
iq id
(5-12) (5-13)
当 s 在 0°~ 90°之间变化时,tans 旳变
化范围是 0 ~ ∞,这个变化幅度太大,极难
把 F 旳轴线称作直轴或 d 轴(direct axis),主磁通旳方向就是沿着 d 轴旳; A和C旳轴线则称为交轴或q 轴(quadrature axis)。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说明
由于DTC砰-砰控制使其输出电压有较大的du/dt,故DTC变频器输出都加装滤波器,以减 少du/dt对电机绝缘的影响,而滤波器增加了线路电感,在减少了du/dt同时,也降低了转 矩响应。
技术规范
四、容易混淆的概念: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和转矩控制功能
直接转矩控制DTC 和矢量控制是变频器的两种不同的算法。在Schneider 变频器中,ATV71 有转矩控制功能。它是矢量控制算法中的一个控制功能 而已,即ATV71 变频器不仅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也可以通过电机转矩设 定值来控制电机的转矩。请不要与DTC 直接转矩控制算法相混淆。同时, 在某些产品的市场宣传中,把DTC变频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在零速时满 负荷输出作为DTC技术的专有特点,显然是不对的。
这种功能的通用变频器在驱动异步电动机进行正常运转之前可以自动地对异步电 动机的参数进行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调整控制算法中的有关参数,从而对 普通的异步电动机进行有效的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算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Schneider ,siemens ,AB,GE,Fuji 等国际 化大公司变频器上
二. 直接转矩控制简介:
DTC与VC采用同样的交流电机数学模型,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不是DTC发明 专利中的内容。
在80 年代中期,德国学者Depenbrock 教授于1985 年提出直接转矩控制,其思路是 把电机和逆
变器看成一个整体,采用空间电压矢量分析方法在定子坐标系进行磁通、转矩计算, 通过跟踪型
变频器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有何不同
变频器直接转矩控制与矢量控制有何不同?
1、矢量控制是通过矢量坐标电路控制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对电动机在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别进行控制,进而达到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目前在变频器中实际应用的矢量控制方式主要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和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两种。
基于转差频率的矢量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方式,需要在电动机上安装速度传感器,因此,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是通过坐标变换处理分别对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然后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电流辨识转速以达到控制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的目的。
这种控制方式调速范围宽,启动转矩大,工作可靠,操作方便,但计算比较复杂。
2、直接转矩控制是利用空间矢量坐标的概念,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通过检测定子电阻来达到观测定子磁链的目的,因此省去了矢量控制等复杂的变换计算,系统直观、简洁,计算速度和精度都比矢量控制方式有所提高。
即使在开环的状态下,也能输出100%的额定转矩,对于多拖动具有负荷平衡功能。
变频器直接转矩控制方式与矢量控制方式对比
与矢量控制方式比较,直接转矩控制磁场定向所用的是定子磁链,它采用离散的电压状态和六边形磁链轨迹或近似圆形磁链轨迹的概念。
只要知道定子电阻就可以把它观测出来。
而矢量控制磁场定向所用的是转子磁链,观测转子磁链需要知道电动机转子电阻和电感。
因此直接转矩控制大大减少了矢量控制技术中控制性能易受参数变化影响的问题。
直接转矩控制强调的是转矩的直接控制与效果。
与矢量控制方法不同,它不是通过控制电流、磁链等量来间接控制转矩,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量,对转矩的直接控制或直接控制转矩,既直接又简化。
直接转矩控制对交流传动来说是一个优秀的电动机控制方法,它可以对所有交流电动机的核心变量进行直接控制。
它开发出交流传动前所未有的能力并给所有的应用提供了益处。
在dtc中,定子磁通和转矩被作为主要的控制变量。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与先进的电动机软件模型相结合使电动机的状态每秒钟被更新40,000次。
由于电动机状态以及实际值和给定值的比较值被不断地更新,逆变器的每一次开关状态都是单独确定的。
这意味着传动可以产生最佳的开关组合并对负载扰动和瞬时掉电等动态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在dtc中不需要对电压,频率分别控制的pwm调制器。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台达变频器、三菱变频器、西门子变频器、安川变频器、艾默生变频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q 轴和矢量 Fs( is )都以转速 s 旋 转,分量 id、iq 的长短不变,相当于d,q绕 组的直流磁动势。 但 、 轴是静止的, 轴与 d 轴的夹 角 随时间而变化,因此 is 在 、 轴上 的分量的长短也随时间变化,相当于绕组 交流磁动势的瞬时值。由图5-4可见, i、 i 和 id、iq 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1. 异步电机在两相任意旋转坐标系(dq坐
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两相坐标系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旋 转的,其中以任意转速旋转的坐标系为最 一般的情况,有了这种情况下的数学模型, 要求出某一具体两相坐标系上的模型就比 较容易了。
• 变换关系 设两相坐标 d 轴 与三相坐标 A 轴 的夹角为 s , 而 ps = dqs 为 d q 坐 标系相对于定子的 角转速,dqr 为 dq 坐标系相对于转子 的角转速。
sin
s
(2 cos
s
)
这样
s 2arctan
iq is id
(5-14)
式(5-14)可用来代替式(5-13),作为 s 的变换式。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 数学模型 前已指出,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比较 复杂,坐标变换的目的就是要简化数学模 型。异步电机数学模型是建立在三相静止 的ABC坐标系上的,如果把它变换到两相 坐标系上,由于两相坐标轴互相垂直,两 相绕组之间没有磁的耦合,仅此一点,就 会使数学模型简单了许多。
(5-10)
1
• 两相静止—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则两相静止坐标系变换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 变换阵是
C2s / 2 r
cos sin
sin cos
(5-11)
电压和磁链的旋转变换阵也与电流(磁动势) 旋转变换阵相同。
4. 直角坐标/极坐标变换(K/P变换)
(1)交流电机绕组的等效物理模型
B F
iB
B
ωs
A
iA iC C
C
A
图5-2a 三相交流绕组
• 旋转磁动势的产生
然而,旋转磁动势并不一定非要三 相不可,除单相以外,二相、三相、 四相、…… 等任意对称的多相绕组, 通以平衡的多相电流,都能产生旋转 磁动势,当然以两相最为简单。
(2)等效的两相交流电机绕组
• 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
如果能将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见下 图)等效地变换成类似直流电机的模式, 分析和控制就可以大大简化。坐标变换正 是按照这条思路进行的。 在这里,不同电机模型彼此等效的原则 是:在不同坐标下所产生的磁动势完全一 致。
众所周知,交流电机三相对称的静止绕 组 A 、B 、C ,通以三相平衡的正弦电流 时,所产生的合成磁动势是旋转磁动势F, 它在空间呈正弦分布,以同步转速 s (即电流的角频率)顺着 A-B-C 的相序旋 转。这样的物理模型绘于下图5-2a中。
q
电枢绕组
励磁绕组
A
ia
F if
d
补偿绕组
ic
C
图5-1 二极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
主极磁场在空间固定不动;由于换向器 作用,电枢磁动势的轴线始终被电刷限定 在 q 轴位置上,其效果好象一个在 q 轴上 静止的绕组一样。 但它实际上是旋转的,会切割 d 轴的磁 通而产生旋转电动势,这又和真正静止的 绕组不同,通常把这种等效的静止绕组称 作“伪静止绕组”(pseudo - stationary coils)。
ωs
i i
F
图5-2b 两相交流绕组
图5-2b中绘出了两相静止绕组 和 , 它们在空间互差90°,通以时间上互差 90°的两相平衡交流电流,也产生旋转磁 动势 F 。 当图a和b的两个旋转磁动势大小和转速 都相等时,即认为图5-2b的两相绕组与图 5-2a的三相绕组等效。
(3)旋转的直流绕组与等效直流电机模型
B N3iB
60o
60o
N2iβ N2i
N3iA
N3iC C
图5-3 三相和两相坐标系与绕组磁动势的空间矢量
设磁动势波形是正弦分布的,当三相总磁 动势与二相总磁动势相等时,两套绕组瞬时 磁动势在 、 轴上的投影都应相等,
1 1 N 2iα N 3iA N 3iB cos 60 N 3iC cos 60 N 3 (iA iB iC ) 2 2
3 N 2iβ N 3iB sin 60 N 3iC sin 60 N 3 (iB iC ) 2
写成矩阵形式,得
1 i α N 3 1 2 i 3 β N 2 0 2
1 i A 2 i B 3 iC 2
• 2s/2r变换公式
iα id cos iq sin
iβ id sin iq cos
• 两相旋转—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写成矩阵形式,得 iα cos sin id id i i C2r / 2s i (5-8) β sin cos q q 式中
q iβ iq
s
Fs
id
iqcos
d
idsin
iqsin
i
idcos
图5-4 两相静止和旋转坐标系与磁动势(电流)空间矢量
图5-4中,两相交流电流 i、i 和两个直 流电流 id、iq 产生同样的以同步转速s旋 转的合成磁动势 Fs 。由于各绕组匝数都 相等,可以消去磁动势中的匝数,直接用 电流表示,例如 Fs 可以直接标成 is 。但 必须注意,这里的电流都是空间矢量,而 不是时间相量。
0 3 2 3 2
(5-4)
(5-5)
如果三相绕组是Y形联结不带零线, 则有 iA + iB + iC = 0,或 iC = iA iB 。
代入式(5-4)和(5-5)并整理后得
i α i β 3 2 1 2 0 i A iB 2
令矢量 is 和d轴 的夹角为 s ,已 知 id、iq ,求 is 和 s ,就是直角 坐标/极坐标变换, 简称K/P变换(图 5-5)。
q
s
is (Fs)
iq
d
s
id
图5-5 K/P变换空间矢量
显然,其变换式应为
is i i
2 d
2 q
(5-12) (5-13)
s arctan
第四节 基于动态模型按转子磁链定向的 矢量控制系统 本节提要
坐标变换的基本思路
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思路 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程及其解
耦作用 转子磁链模型 转速、磁链闭环控制的矢量控制系统— —直接矢量控制系统
一、 坐标变换的基本思路 • 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 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比较简单,先分析 一下直流电机的磁链关系。图5-1中绘出了 二极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图中 F为励磁 绕组,A 为电枢绕组,C 为补偿绕组。 F 和 C 都在定子上,只有 A 是在转子上。 把 F 的轴线称作直轴或 d 轴(direct axis),主磁通的方向就是沿着 d 轴的; A和C的轴线则称为交轴或q 轴(quadrature axis)。
2. 三相--两相变换(3/2变换) 现在先考虑上述的第一种坐标变换 ——在三相静止绕组A、B、C和两相静 止绕组、 之间的变换,或称三相静止 坐标系和两相静止坐标系间的变换,简 称 3/2 变换。
图5-3中绘出了 A、B、C 和 、 两个坐 标系,为方便起见,取 A 轴和 轴重合。 设三相绕组每相有效匝数为N3,两相绕组 每相有效匝数为N2,各相磁动势为有效匝 数与电流的乘积,其空间矢量均位于有关 相的坐标轴上。由于交流磁动势的大小随 时间在变化着,图中磁动势矢量的长度是 随意的。
有意思的是:就图5-2c 的 d、q 两个绕 组而言,当观察者站在地面看上去,它们 是与三相交流绕组等效的旋转直流绕组; 如果跳到旋转着的铁心上看,它们就的的 确确是一个直流电机模型了。这样,通过 坐标系的变换,可以找到与交流三相绕组 等效的直流电机模型。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出iA、iB 、iC 与 i、i 和 id、iq 之间准确的等效关系,这 就是坐标变换的任务。
虽然电枢本身是旋转的,但其绕组通过 换向器电刷接到端接板上,电刷将闭合的 电枢绕组分成两条支路。当一条支路中的 导线经过正电刷归入另一条支路中时,在 负电刷下又有一根导线补回来。
分析结果
电枢磁动势的作用可以用补偿绕组磁 动势抵消,或者由于其作用方向与 d 轴 垂直而对主磁通影响甚微,所以直流电 机的主磁通基本上唯一地由励磁绕组的 励磁电流决定,这是直流电机的数学模 型及其控制系统比较简单的根本原因。
q
q
s
iq
d
F d id
图5-2c 旋转的直流绕组
再看图5-2c中的两个匝数相等且互相垂 直的绕组 d 和 q,其中分别通以直流电流 id 和iq,产生合成磁动势 F ,其位置相对于 绕组来说是固定的。 如果让包含两个绕组在内的整个铁心以 同步转速旋转,则磁动势 F 自然也随之旋 转起来,成为旋转磁动势。
• 等效的概念
由此可见,以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 图5-2a的三相交流绕组、图b的两相交流绕组 和图c中整体旋转的直流绕组彼此等效。或者 说,在三相坐标系下的 iA、iB 、iC,在两相坐 标系下的 i、i 和在旋转两相坐标系下的直流 id、iq 是等效的,它们能产生相同的旋转磁动 势。
(5-6)
iA i B
2 3 1 6
0 i α 1 iβ 2
(5-7)
按照所采用的条件,电流变换阵也就是 电压变换阵,同时还可证明,它们也是磁 链的变换阵。
3. 两相—两相旋转变换(2s/2r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