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同步练习附答案
《氓》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必修下册1.1《氓》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qiān)垝垣(huán)孔疚(jiù)尔卜尔筮(shì)熏陶渐染(jiān)B.涉淇(qí)夙兴夜寐(sù)咎言(jiū)自我徂尔(cù)匪夷所思(fěi)C.不遑(huánɡ)象弭(mǐ)归聘(pìn)雨雪霏霏(yù)风靡一时(mǐ)D.桑葚(shèn)棠棣(dì)嗟叹(jiē)咥其笑矣(diē)载歌载舞(zài)【答案】C【知识点】形声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采薇;氓【解析】【分析】A项,“垣”应读yuán;B项,“咎”应读jiù,“徂”应读cú;C项,正确;D项,“咥”应读xì。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多识记,对于易读错的字要进行积累,归纳。
平时多用工具书。
本题要正确识记“垣”“咎”“徂”“咥”的字音。
2.下面各句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匪来贸丝,来即我谋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答案】D【知识点】通假字;采薇;氓【解析】【分析】A项,“莫”通“暮”/无;B项,“泮”通“畔”/无;C项,无/“匪”通“非”;D项,“于”通“吁”/“说”通“脱”。
故答案为:D。
【点评】掌握通假字的规律,对于理解文章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首先应紧扣上下文,推敲意义。
其次,根据同音确定本字。
但有些通假字与本字不完全同音,只是音近或同声母、同韵母。
本题注意积累“莫”“泮”“匪”“于”“说”的通假情况。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按照干部退休制度的规定,不在其位的老领导应该不谋其政,但有些老领导经常干预政务,向现任领导提出许多不情之请,致使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高中语文】《氓》同步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1《氓》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
《氓》采用“比”的手法,将主人公相识、相恋和嫁娶的过程与后来男子“二三其德”对比,把女子怨恨之情表达得跌宕起伏。
B.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C.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手段,《雷雨》第一幕是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的一场戏,通过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周朴园的自私虚伪、鲁侍萍的善良刚强。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柳永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陈亮等。
二、名句名篇默写三、古代诗歌阅读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
①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①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乙)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氓》同步练习(含答案)
《氓》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④彤管有炜,说怿女美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A.①⑤ B.②⑥ C.③⑧ D.④⑦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C.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言:自言自语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咎言:不吉利的话3.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诗经》中大多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氓》中的第3、4两章——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女主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
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同步练习 第1-1课《氓》 (含答案)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1-1课《氓》(含答案)第1.1课《氓》课时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第一部分:文言基础练习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愿,请B.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C.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耽搁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过失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自我祖尔,三岁食贫B.士也罔极,二三其德C.凤兴夜寐,靡有朝矣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①氓之萤萤,抱布贸丝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C.①乘彼诡垣,以望复关②将子无怒,秋以为期D.①总角之宴,言笑晏晏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4、下列各项中,对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按照内容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B.氓:古代对普通百姓的称谓,此外还有布衣、黎民、生民、庶民、苍生、黎庶、黎元等。
C.卜: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根据龟甲上灼开的裂纹推测行事的吉凶。
D.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后用以指代少年时代。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诗经·氓》中,以“桑”比喻女子青春年华,以叶子新鲜润泽类比女主人公年轻时候漂亮可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氓》随堂练习(含答案)
《氓》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来即我谋即:马上B.将子无怒将:愿,请C.无与士耽耽:沉溺D.女也不爽爽:过失,差错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延误B.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于是,就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贸:买,交易,交换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亦已焉哉子亦有不利焉B.怨灵修之浩荡兮鸷鸟之不群兮C.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D.静言思之今我来思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
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5.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非,不是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爽快,干脆C.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拖延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嫁妆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③虽九死其犹未悔④虽体解吾犹未变兮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不同二、非选择类(共0分)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含义。
(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____________(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____________(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____________8.词类活用。
氓练习题及答案
氓练习题及答案氓是中国古代诗歌《诗经》中的一篇,属于“国风”中的“卫风”,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悲剧的诗歌。
以下是关于《氓》的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氓》是《诗经》中“国风”的哪一部分?答案:卫风2. 《氓》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答案:描写男女爱情悲剧3.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中的“氓”指的是什么?答案:指代男子4.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中的“匪”字在此处的意思是?答案:不是5.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的“将”字在此处的意思是?答案:请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氓》中的内容?A.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B.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C.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D.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答案:C(出自《诗经·周南·桃夭》)2. “氓”在《氓》中代表了什么?A. 女子B. 男子C. 老人D. 孩子答案:B3. “抱布贸丝”中的“布”指的是什么?A. 布料B. 货币C. 布匹D. 丝绸答案:D三、简答题1. 简述《氓》中男女主人公的相遇情景。
答案:男女主人公在市集上相遇,男子以抱布贸丝为由接近女子,两人相识并逐渐产生情感。
2. 《氓》中的女子在诗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答案:女子在诗中表现出了温柔、贤淑、善良、有主见等性格特点。
四、论述题1. 论述《氓》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及其原因。
答案:《氓》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主要源于社会环境和个人命运的双重影响。
女子虽然深爱男子,但最终因为男子的背叛和家庭的反对,导致两人的爱情走向悲剧。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限制和对个人情感的束缚。
以上是《氓》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氓》同步训练(含答案)
《氓》同步训练一、古代诗歌阅读1.下列对《氓》(节选)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陈述多年为妇艰辛操劳却反受欺侮的生活。
一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狰狞面目以及女主人公被虐待的情景。
B.选文第一节后四句陈述了女子被弃返家后遭到了兄弟家人的嘲笑。
一个“悼”字,既写出了她当时所受精神压力之大,也可以窥见女子由此而产生的哀伤情怀。
C.第二节以“淇”和“隰”比兴,以淇水虽盛也有堤岸,湿地再大也有边界,暗示自己的痛苦无边,有力控诉男子的“始乱终弃”,表达了与男子的决绝之情。
D.从节选句式来看,诗歌每句四字,两字一顿,音韵和谐。
从其表现手法来看,以赋为主,兼用了比兴。
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女子出嫁。
②(fén):果实很多的样子。
③蒹(zhēn):树叶茂盛的样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歌,全诗语言精练,主题突出,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表达了对出嫁女子建立幸福家庭的美好祝愿。
B.本诗反复使用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其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C.本诗运用重章复唱的结构手法。
这种手法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歌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加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D.本诗以浪漫的婚姻生活为描述对象,以桃喻新娘,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浪漫色彩,由此可见《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总源头。
《氓》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氓◆文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是()A.匪我愆期愆:延误B.将子无怒将:请C.渐车帷裳渐:浸湿D.女也不爽爽:爽快2.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④女之耽兮,不可说也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⑥及尔偕老,老使我怨A.①②B.②⑥C.②③D.④⑥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桑之未落总角之宴B.士贰其行吾其还也C.以尔车来具告以事D.言既遂矣静言思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例:三岁食贫A.夙兴夜寐B.其黄而陨C.非能水也D.温故而知新5.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将之无怒,秋以为期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6.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7.下列各项对《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氓》描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遵遇和她对负心人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夫权桎梏下妇女的悲惨命运。
诗中女主人是个敢爱敢恨、果断坚强的妇女。
B.《氓》第三章写女主人公对惑于爱情而不能自持的悔恨,运用了《诗经》六义中“赋"的手法,自然、贴切而又形象地表达了姓人公对少女的告诫。
C.《氓》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卑鄙、无信的伪君子形象,他趁着卖布的机会,诱骗对她一见钟情的女主人公与之约定婚期,后又无情地把她抛弃。
D.《氓》这首诗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是带有自叙传性质的抒情长诗,也是我国浪漫主义抒情诗歌的源头。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一)桃夭《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①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②。
《氓》同步练习附答案
《氓》同步练习附答案一、基础达标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解析】选B。
A项,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引出另一个话题。
C项,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D项,古义:下雪,“雨”为动词;今义:名词,雨和雪。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将:愿,请B.躬自悼.矣悼:伤心C.静言.思之言:说D.反.是不思反:违反【解析】选C。
言:句中助词。
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语属于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三岁食贫.B.其黄.而陨C.二三..其德 D.夙兴夜.寐【解析】选B。
B项,黄:形容词作动词。
A项,形容词作名词;C项,数词作动词;D项,名词作状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三岁....食贫 B.夙兴夜寐C.秋以为..顿丘..期 D.至于【解析】选B。
B项,“夜寐”古今同义,晚睡。
A项,三岁:古义泛指多年。
今义是三岁的年龄。
C项,以为:古义指两个词,“以”,把;“为”,当作。
合起来就是“把……当作”。
今义是认为。
D项,至于:古义是到,到达。
今义是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B。
A项,两个“尔”都是代词,代指“你”。
B项,第一个“为”,动词,“作为”;第二个“为”,动词,“做”。
C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项,两个“其”都是代词,指“他的”。
二、课内阅读阅读《氓》一文,完成后面题目。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言既遂.矣遂:实现,遂顺B.咥.其笑矣咥:大笑的样子C.及尔偕.老偕:共同D.静言.思之言:说话【解析】选D。
D项,言:句中助词。
7.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高中试卷-1.1 《氓》(同步习题)(含答案)
《氓》同步习题一、古代诗歌阅读(一)根据课本所选的《氓》这首诗,完成小题。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和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yǎn)女也不爽(过失,差错。
)B.将子无怒(qiāng)以我贿迁(贿赂。
)C.淇水汤汤(tāng)体无咎言(怪罪。
)D.渐车帷裳(jiān)自我徂尔(到,往。
)2.下列各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D.士也罔极,二三其德3.下列各项对《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氓》描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她对负心人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夫权桎梏下妇女的悲惨命运。
诗中女主人是个敢爱敢恨、果断坚强的妇女。
B.《氓》第三章写女主人公对惑于爱情而不能自持的悔恨,运用了《诗经》六义中“赋”的手法,自然、贴切而又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少女的告诫。
C.《氓》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卑鄙、无信的伪君子形象,他趁着卖布的机会,诱骗对她一见钟情的女主人公与之约定婚期,后又无情地把她抛弃。
D.《氓》这首诗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是带有自叙传性质的抒情长诗,也是我国浪漫主义抒情诗歌的源头。
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B.《氓》的三、四章用了比兴的手法,用桑叶嫩绿到枯黄这一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的变化,形象鲜明,激发读者联想。
C.“ 兄弟不知,其笑矣” ,说明女主人公面对婚烟不幸的痛苦还无法向亲人倾诉,只能一个人暗暗地忍受。
D.诗中的女主人公明明知道这样一个爱情定律:“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可是她还是沉迷于爱情之中,与“ 氓” 结婚,最后境遇悲惨。
5.《氓》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来表现人物性格,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D2.D3.A4.D5.①女主人公婚前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1 氓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 氓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1 氓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qiān)垝垣(huán)孔疚(jiù)尔卜尔筮(sh ì)熏陶渐染(jiān)B.涉淇(qí)夙兴夜寐(sù)咎言(jiū)自我徂尔(cù)匪夷所思(fěi)C.不遑(huánɡ)象弭(mǐ)归聘(pìn)雨雪霏霏(y ù)风靡一时(mǐ)D.桑葚(shèn)棠棣(dì)嗟叹(jiē)咥其笑矣(diē)载歌载舞(zài)2.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3.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甜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谴责。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4.下面各句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匪来贸丝,来即我谋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
《氓》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氓》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女之耽兮,不可说也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D.淇水汤汤,渐车帷裳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愿,请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贸:交换C.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咎:责备D.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罔:无,没有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叠音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忠厚的样子B.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旦旦:诚恳的样子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汤汤:缓慢的样子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晏晏:和悦的样子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帷裳:帷幔和衣裳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食贫:过贫苦的生活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错过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说尽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这里指嫁妆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嫁给,出嫁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溺,沉醉C.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垝垣:残破的墙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高兴8.下列各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极:准则B.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没有C.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兴:劳作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言:句首语气词9.下列各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悼:伤感,哀伤B.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宴:宴会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贰:不专一,有二心10.下列各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体:占卜显示的兆像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立即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违背D.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已:止,了结11.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了比和兴的手法,以桑叶的新鲜润泽喻女子年轻貌美和初婚的幸福。
氓古诗试题及答案
氓古诗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氓》是一首描写______的诗。
2.《氓》中“氓之蚩蚩”中的“蚩蚩”形容的是______。
3.《氓》中“抱布贸丝”的“布”指的是______。
4.《氓》中“匪来贸丝”的“匪”意为______。
5.《氓》中“将子无怒”的“将”意为______。
二、选择题1.《氓》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屈原D. 陶渊明2.《氓》中“总角之宴”中的“总角”指的是什么?A. 古代的一种发型B. 古代的一种宴会C. 古代的一种游戏D. 古代的一种礼仪3.《氓》中“信誓旦旦”中的“旦旦”形容的是什么?A. 誓言的坚定B. 誓言的频繁C. 誓言的虚假D. 誓言的短暂4.《氓》中“不我魗兮”中的“魗”是什么意思?A. 笑B. 哭C. 怒D. 愁5.《氓》中“淇则有岸”的“淇”指的是什么?A. 一条河B. 一座山C. 一个城市D. 一个国家三、简答题1.《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含义?2.《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3.《氓》中“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翻译题1.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翻译成现代汉语。
2.将“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分析题1.分析《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和意义。
2.《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在情感上有何对比?答案:一、填空题1. 爱情2. 男子的憨厚3. 货币4. 不是5. 请二、选择题1. C2. A3. A4. A5. A三、简答题1.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爱情的有限性和变化无常。
2. 描绘了男女主人公在童年时无忧无虑、欢乐的宴会场景。
3. 反映了作者对爱情中诺言的失望和对背叛的愤怒。
四、翻译题1. 那个男子憨厚老实,抱着布来交换丝线。
2. 在童年的宴会上,我们谈笑风生,气氛欢快。
五、分析题1. 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强调了爱情的界限和变化,为全诗的主题和情感铺垫。
氓的试题答案及解析
氓的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对《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一句的解释,正确的是(C)。
A. 氓,指流氓;蚩蚩,指愚笨的样子。
B. 氓,指古代的农民;蚩蚩,指愚笨的样子。
C. 氓,指古代的农民;蚩蚩,指老实的样子。
D. 氓,指流氓;蚩蚩,指老实的样子。
解析:在《氓》中,“氓”指的是古代的农民,而“蚩蚩”则形容其老实的样子。
因此,正确答案是C。
2. 《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描述的是(B)。
A. 女子与氓的初次相遇B. 女子与氓的婚礼C. 女子与氓的离别D. 女子与氓的重逢解析:在《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描述的是女子与氓的婚礼,其中“总角”指的是古代女子的发饰,而“晏晏”则形容两人的欢乐气氛。
因此,正确答案是B。
二、填空题1. 《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一句,通过桑叶的茂盛来比喻女子的________。
答案:青春美貌解析:在《氓》中,通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一句,诗人用桑叶的茂盛来比喻女子的青春美貌,表达了女子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2. 《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一句,通过淇水和隰地的比喻,表达了女子对________的渴望。
答案:自由解析:在《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一句,通过淇水和隰地的比喻,表达了女子对自由的渴望,暗示了她对束缚生活的不满。
三、简答题1. 《氓》中“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一句,反映了女子对氓的什么态度?答案:这句话反映了女子对氓的失望和不信任。
女子曾对氓的承诺抱有期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氓并没有兑现他的承诺,这让女子感到失望,并对氓的诚信产生了怀疑。
解析:在《氓》中,女子最初对氓抱有信任和期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氓没有履行他的承诺,这让女子感到失望。
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对氓的不信任和失望情绪。
2. 《氓》中“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一句,揭示了女子对婚姻的什么感受?答案:这句话揭示了女子对婚姻的不满和怨恨。
女子原本期待与氓共度余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婚姻并非她想象中的美好,而是充满了痛苦和不满,这让她对婚姻产生了怨恨。
《氓》同步练习(含答案)
《氓》同步练习(含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说《诗经》之“风”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
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
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
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
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
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
……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
“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
《氓》同步练习附答案
《氓》同步练习附答案一、基础达标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解析】选B。
A项,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引出另一个话题。
C项,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D项,古义:下雪,“雨”为动词;今义:名词,雨和雪。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将:愿,请B.躬自悼.矣悼:伤心C.静言.思之言:说D.反.是不思反:违反【解析】选C。
言:句中助词。
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语属于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三岁食贫.B.其黄.而陨C.二三..其德 D.夙兴夜.寐【解析】选B。
B项,黄:形容词作动词。
A项,形容词作名词;C项,数词作动词;D项,名词作状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三岁....食贫 B.夙兴夜寐C.秋以为..顿丘..期 D.至于【解析】选B。
B项,“夜寐”古今同义,晚睡。
A项,三岁:古义泛指多年。
今义是三岁的年龄。
C项,以为:古义指两个词,“以”,把;“为”,当作。
合起来就是“把……当作”。
今义是认为。
D项,至于:古义是到,到达。
今义是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B。
A项,两个“尔”都是代词,代指“你”。
B项,第一个“为”,动词,“作为”;第二个“为”,动词,“做”。
C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项,两个“其”都是代词,指“他的”。
二、课内阅读阅读《氓》一文,完成后面题目。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言既遂.矣遂:实现,遂顺B.咥.其笑矣咥:大笑的样子C.及尔偕.老偕:共同D.静言.思之言:说话【解析】选D。
D项,言:句中助词。
7.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氓》练习题及答案
1、这是一首抒情诗还是叙事诗?主人公是谁?2、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单概括。
3、按照情节发展可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4.《氓》作为《诗经》中一首叙事性较强的作品,以女子的口吻,讲叙自己从恋爱结婚到婚变被弃的经过,情节曲折而完整,人物形象鲜活而生动。
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各具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你找出男女主人公婚前及婚后表现的相关句子,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概括。
(一)女子形象分析婚前: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温柔体贴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纯真痴情婚后: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辛劳忍辱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坚强刚毅(二)男子形象分析婚前: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忠厚老实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急躁易怒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用情不专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粗暴冷酷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背信弃义小结:本诗以第一人称从正面塑造女子形象,她从一位纯洁多情的少女,到辛劳忍辱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不幸的遭遇令人同情。
而诗中的男子氓,则是通过女子的描述间接呈现,一层层揭开了他假老实、假温情、假忠诚的面具。
通过女子与氓两个形象的鲜明对比,谁真谁假,谁善谁恶,谁美谁丑,清楚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5.除了男女主人公的形象之外,诗中还有一些意象反复出现,值得我们注意。
你能找出这些意象并说一说它们的作用吗?(一)“桑”诗中两次写到“桑”: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分析:用比兴手法,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桑叶由润泽柔嫩到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容颜由青春靓丽到憔悴衰老的变化,也暗示她与男子之间的爱情由盛而衰,由浓而淡。
此外,桑树是农村常见的树木,采桑养蚕,应该是女主人公的日常劳动生活。
“能近取譬”,更显得自然真切,切合女主人公劳动妇女的身份,又富于生活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氓》同步练习附答案
(45分钟54分)
一、语言应用(2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匪来贸丝
B.隰则有泮
C.信誓旦旦
D.不思其反
【解析】选D。
A项,“匪”同“非”;B项,“泮”同“畔”;C项,“旦旦”同“怛怛”。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即.我谋即:靠近
B.将.子无怒将:愿,请
C.无与士耽.耽:耽乐,欢爱
D.女也不爽.爽:过失,差错
【解析】选A。
即: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以.尔车来
B.以.望复关
C.作《师说》以.贻之
D.以.我贿迁
【解析】选A。
A项,介词,用;B、C、D三项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
例:三岁食贫.
A.夙.兴夜寐
B.其黄.而陨
C.非能水.也
D.不能容于远近
..
【解析】选D。
D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作名词。
A项,名词作状语;B项,形容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动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颂》分为《周颂》《商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解析】选D。
D项,《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6.名句默写。
(6分)
(1)______________,抱布贸丝。
(2)尔卜尔筮,______________。
(3)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渐车帷裳。
(5)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6)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答案:(1)氓之蚩蚩(2)体无咎言(3)其叶沃若(4)淇水汤汤(5)夙兴夜寐(6)信誓旦旦
7.(2018·嘉兴高一检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一个人的苦乐全凭自己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________,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图书的穷书生,________;________,并不羡慕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解析】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三空注意后文“荣誉头衔”,第一空注意前面的“珠宝”,第二空注意后文“不羡慕任何学者”。
答案:即使置身在极其虚荣的环境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隐者
二、阅读鉴赏(32分)
(一)阅读下列这两首词,完成8、9题。
(8分)
采桑子(一)
[宋] 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采桑子(二)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