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中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中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设计针对普通中学学生, 且未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均为平行分班。 由于一般教材均 将《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编排于九年级下册,因此在设计本内容复习时,学生有一定基础。 同时九年级学生通过近三年的数学学习, 已具备了一定的几何识图及演绎推理能力,

也掌握

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教学任务与目标

1、能从整个学段梳理并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初步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本质。

2、能用这些关系来解决复杂几何图形中的相关计算,渗透转化与方程思想方法。为综

合数学应用问题的解决提供基础。

3、能利用这种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建模、识图、计算能力。

三、教学设计

板块一:梳理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及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本质。

B

问题 1:如图 Rt △ ABC 中,∠ C=90 °,请你说一说其中边、角关系

.

【功能分析】本任务问题是让学生理一理初中学段中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

c

a

间关系,理解锐角三角函数,为后面复习提供基础。

A

C

b

【活动设计】同学们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并互帮互纠。

【反馈方式】教师巡视点拨,然后呈现部分小组活动结果,共同归纳整理。

1、边的关系

a b c , a 2 b 2 c 2 角的关系 A B C 90

边与角的关系

sin A

cosB

a b 1 a

c , cosA sin B

, tan A

b

c

tan B

2、根据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些边、角,求出其余边、角叫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

问题 2:上图中,如果记

BC

y ,则写出 y 与∠ A 的函数关系

AB

1、若∠ A 分别取∠ A 1、∠ A 2 ,其对应的 y 取 y 1、y 2,若∠ A 1<∠A 2,则说出 y 1 与 y 2 的关系。

3 2、同桌互相说一说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若

sin(45 )

,则 =。

2

【功能分析】 锐角三角函数是学生较为难理解的概念,

它又是高中学段的必备知识, 本任务

问题意在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的一些特征, 同时通过熟记一些特殊的

三角函数值进行技能运算。当然,在这里对于一些特殊的性质如:sin 2cos21等不作要求。

【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并相互帮助纠正。

【反馈方式】教师巡视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并归纳三角函数值仅与角的大小有

关,与该图是在直角三角形还是在一般三角形无关。

问题 3:根据上述理解,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 09'乌鲁木齐)如图:半圆中,AB 为直径, C、 D 为半圆上点,

D

且 AB=6 , AC=4 ,则sin B。

C

2、( 09'常州中考)如图 Rt△ ABC 中,∠ ACB=90 °, CD ⊥AB ,

AC= 5, BC=2,则cos DCB 。

BD A

3、( 09'辽宁中考)如图△

A ABC 中, AB=AC , BC=6 , AB=5 ,则

sin B 。

B C 【功能分析】通过学生自我感悟,三角函数值仅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角在何处,在何种三角形中无关,同时,渗透不同的转化思想来解决问题(转化成另一个角,或将一般三角形转

化成直角三角形)。这种转化思想渗透于整个解直角三角形,更是后面解直角三角形的重要

思想方法。

【活动设计】学生独立分析,并同桌交流。

【反馈方式】教师巡视,并在巡视中帮助学习有困难学生,然后对上述三题分别作方法性的

点评。题 1 中,∠D 放入直角三角形是用构造还是用转化?题 2 中已有直角三角形,那么将∠DCB 置于 Rt△ CDB 中思考,还是可将∠ DCB 转化?题 3 中没有直角三角形,那么求sin B ,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因此通过点评分析,帮助学生归纳出这里的数学思想方法。

板块二: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来解一般三角形

问题 1:如图△ ABC 中,∠ B=45 °,∠ C=30 °, AB= 4 2 ,求AC 长。

A

B C

【功能分析】对于一般三角形如何利用特殊角?引导学生构造三角形。建立直角三角形模型来解决问题。这种由一般转化为特殊的思想方法在解三角形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读句分析,看到 45°联想到什么?看到 30°又联想到什么?然后分析该从哪里切入?分析后由学生独立完成,过程中小组互相帮助。

【反馈方式】师生分析后,教师巡视,帮助困难学生,对于已完成的学生可继续思考后面题。归纳上述图形的变式。

A

A

C D

B

C D

B

问题 2:如图在△ ABC 中,∠ B=45 °,∠ C=30 °, BC= 1 3 ,

求AB 、 AC 。

A

B D C

【功能分析】在上述问题 1 中,学生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能直接解出直角三角形,其中BC 边上的高是关键量,在解决问题中起到“桥” 的作用,本问题中的这种“桥” 的作用更明显,只有算出这个“桥”才能将这些图形紧密联系,同时设计本题主要是渗透方程思想。

【活动设计】由学生独立分析,小组互帮互纠,并感悟方法。

【反馈方式】教师对小组活动巡视点拨,并及时归纳这里的两种寻找等量关系的途径:一是

根据三角函数将其它量表示成x 的代数式。BD x, DC 3 x, AC 2 x, AB2x ,

再根据 BC DC 1 3 列出等量关系;二是根据三角函数直接寻找等量关系。

BD AD x ,则DC 1 3 x ,则 tan 30

x

1 3 x

C

同时,教师及时归纳变式问题。

A 10

B D 板块三: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问题 1:( 2011 南京中考)如图,某数学课外活动小组测量电视塔

AB 的高度,他们借助一个高度为30m 的建筑物 CD 进行测量,在

B 点

C 处塔顶 B 的仰角为 45°,在点 E 处测得 B 的仰角为 37°

(B、 D、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求电视塔的高度 h.(参考数据: D h

sin37°≈ 0.60, cos37°≈ 0.80, tan37°≈ 0.75) E 37°45

A C

【功能分析】将一些解直角三角形问题赋予实际背景中,往往图形显得较为复杂,但其中不

外乎上述“板块二”中所涉及的基本图形,因此在实际问题中,关键在于寻找基本图形,同

时,对于实际问题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应用,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力。

【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读题分析,识别图形,逐步联想,寻找关键量,然后独立完成。同桌

互相指导,并探索是否还有其他方法。

【反馈方式】巡视并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呈现不同的实施路径并作点评分析:

路径一:寻找△ DEC ,得tan 37 30 h

,得 EC=40;再寻找△ EBA ,得tan37 ,

EC h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