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煤炼焦基础知识
炼焦配煤的基础知识
![炼焦配煤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b7bb45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5.png)
炼焦配煤的基础知识炼焦配煤1.配煤的含义,炼焦配煤是指什么配煤是指将不同变质程度的炼焦煤,按适当比例配合起来。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各有其特点,它们在配煤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利用各种煤在性质上的相辅相成,从而使配合煤的质量满足炼焦生产要求,这对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扩大炼焦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配煤方案合理,就能充分发挥各种煤的特点,提高焦炭质量。
根据我国煤炭资源的具体情况,采用配合煤炼焦既可以合理利用各地区炼焦煤的资源,又是扩大炼焦用煤的基本措施之一。
研究各单种煤的特性以及它们在配合煤中的相容性,是配煤技术的关键。
2.炼焦配煤的意义是什么(1)在炼焦用煤中,黏结性好的焦煤、肥煤资源比例较少、必须采用配煤的方法,节约优质结焦煤,扩大炼焦煤源。
(2)中国炼焦用煤的焦煤、肥煤虽然粘结性结焦性较好,但是这两类煤质中国一般都属于较难洗选的煤、洗精煤的灰分高、硫高、使用其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3)充分利用各单种煤的结焦特性,改善焦炭质量,降低成本。
3.配煤炼焦中的基础煤焦煤、肥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瘦煤,根据地域和实际焦炉生产情况也可用长焰煤、弱粘煤、贫瘦煤、贫煤、无烟煤等。
4.配煤的基本原则(1)保证焦炭质量符合要求。
(2)在焦炉内不产生较大的膨胀压力,以免损坏炉体和造成推焦困难。
(3)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可起到运输合理和降低产品成本之功效。
(4)在保证焦炭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化学产品的产率(即配煤挥发分尽量高一些)。
(5)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使用焦煤等优质炼焦煤、尽可能的多配入黏结性较差的煤,以做到合理利用中国的煤炭资源。
(6)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定,寻找切实可行的炼焦配煤方案。
5.如何提高配煤的准确性在应用常规指标,如灰分、挥发分、水分、硫分等的基础上,通过煤岩学方法判定混煤以及指导配煤;利用吉氏流动度、奥亚膨胀度等确定单种煤及配合煤塑性温区及流动度特性,使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接;基于焦炭质量要求,建立单种煤煤质、配合煤煤质与焦炭质量关系,指导配煤,提高准确性。
炼焦煤基础知识(1)
![炼焦煤基础知识(1)](https://img.taocdn.com/s3/m/b8aa9ee7be23482fb5da4c2a.png)
2020/11/21
炼焦煤基础知识(1)
前言
炼焦煤基础知识(1)
新疆的煤炭资源
v 新疆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其中吐哈煤田7000亿吨, 准东煤田7300亿吨,伊犁煤田6260亿吨,库拜煤田1370亿 吨 内蒙古煤炭预测储量:7016亿吨 山西省煤炭预测储量:3000亿吨
v 顶装煤料的细度一般在80%左右,相邻班组细度波动不应大 于1%,捣固炼焦细度一般90%~93%。
炼焦煤基础知识(1)
细度对生产的影响
v 细度过低,配合煤混合不均匀,焦炭内部结构不均一,强度降低。细度过高,不仅粉 碎机动力消耗大,设备生产能力降低,而且装炉煤的堆密度下降,更主要的是过高, 反而使焦炭质量受到影响。因为细度过高,煤料的表面积增大,生成胶质体时,由于 固体颗粒对液相量的吸附作用增强,使胶质体的黏度增大而流动性变差,因为细度过 高不利于黏结,装煤时易产生喷煤冒烟,过细的煤粉易被荒煤气带出,容易造成上升 管和集气管堵塞,并使焦油渣增加,影响回收操作。所以应尽量减少粒度小于0.5mm 的细粉含量。
炼焦煤基础知识(1)
(四)挥发分
v 煤的挥发分,即煤在一定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逸出物质(气体或液体) 中减掉水分后的含量。剩下的残渣叫做焦渣。因为挥发分不是煤中固有 的,而是在特定温度下热解的产物,所以确切的说应称为挥发分产率。
v 挥发分是煤分类的重要指标。煤的挥发分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挥发分 由大到小,煤的变质程度由小到大。如泥炭的挥发分高达70%,褐煤一 般为40~60%,烟煤一般为10~50%,高变质的无烟煤则小于10%。
煤 游离水Mt 中
外在水
以物理状态吸附在煤颗
粒内部毛细管中的水分。 需在105~110℃的 温度下经过1~2小时 可蒸发掉
第二章 配煤炼焦的原理与配煤工艺
![第二章 配煤炼焦的原理与配煤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7db3760a26925c52cc5bf87.png)
(4)配合煤的膨胀压力
煤在炭化室内膨胀压力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膨胀压力的 大小没有可靠的理论计算的方法,配合煤料中煤组分之间存在 相互作用,因此配合煤的膨胀压力不具有加和性,只能用试验 的方法加以测定。可以采用试验焦炉测定膨胀压力大小。对于 新建炼焦厂,在进行炼焦煤种的选择时,可在实际生产焦炉上 对配煤方案做单孔试验,以便得到更加可靠的试验数据。
3、炼焦配煤的质量要求
配煤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配煤的灰分、硫分、
煤化程度和粘结性指标等,其中煤化程度和粘结性
指标被称为炼焦的配煤参数,配煤质量要求是由焦 炭质量的要求和炼焦条件所共同确定的。
(1) 配合煤的灰分和硫分
成焦过程中,煤料中的矿物质以灰分形式全部转入焦炭,而 煤料中的硫分部分残留在焦炭中,另一部分转化为气态硫化物进 入煤气,极少量进入液体产物。煤中的灰分与焦炭中的灰分关系 如下: A煤 = K A焦 (2-1) 式中A煤、A焦 ——分别为煤中和焦炭中的灰分(干基),%; K ——成焦率,%; 煤中的硫分与焦炭中的硫分关系见公式(1-3)。利用式(2-1) 和式(1-3),可以根据焦炭灰分、硫分的要求,计算出配合煤的灰 分和硫分。例如我国规定,一级冶金焦的灰分不大于12%,按成 焦率75%计算,配合煤料的灰分应不大于9%(干基)。 配合煤料的灰分和硫分可按煤种配合比例加权平均进行计算。
因为焦炉炭化室的侧向供热,且炉料导热系数低,因 此在整个成焦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内,炭化室内与炉墙垂直 方向上炉料的温度梯度较大(图2-1左)。这样在结焦过程的 大部分时间内,离炭化室墙面不同距离的各层炉料、所受 到的温度不同而处于热解过程的不同阶段,整个炭化室内 炉料的状态随时间而变化(图2-1右)。靠近炉墙附近的煤先 结成焦炭,而后焦炭层逐渐向炭化室中心推移,这就是所 谓的“成层结焦”。炭化室中心面上的炉料温度始终最低, 因此以结焦末期炭化室中心面的温度(焦饼中心温度)作为 焦饼成熟度的标志,称为炼焦最终温度。
配型煤炼焦
![配型煤炼焦](https://img.taocdn.com/s3/m/8e93c68e312b3169a551a412.png)
2、住友工艺
住友配型煤炼焦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与新日铁工艺不同之处在于:型煤的煤料组成不同 于装炉煤而单独配制,即送往成型煤工序的部分配合煤, 进一步配加非粘结煤后,再添加粘结剂、混捏、成型、 冷却制成型煤,最后与装炉粉煤按适宜比例混合后入炉 炼焦。这种工艺可以增加非粘结煤的配量,并获得较好 的配合效果,在总配煤量中非粘结煤可配到20%以
我国的鞍钢、本钢、马钢、包钢、首钢等都进行了半工业试验,准 备采用该生产工艺。
二、机理
配型煤炼焦改善焦炭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提高了装炉煤的堆密度
一般粉煤的堆密度为 0.72—0.75t/m3,型煤密度 1.1—1.2t/m3。配30%型煤后装 炉煤堆密度可达0.8t/m3以上, 显 然,堆密度的提高可改善煤 料的粘结性,改善焦炭质量。但 是,配30%型煤炼焦所得焦炭的强 度远比堆密度相同的压实煤炼焦 所得焦炭强度要高,如图所示。 这说明提高装炉堆密度不是配型
因此可以认为,当型煤配比达到40%,型煤之间的空隙已被粉煤充分填 满,进一步提高型煤配比,粉煤不足以填满型煤间的空隙,装炉煤的密度反 而降低。实际生产中,考虑到型煤的成本和膨胀压力的增加,型煤的配比一 般不超过30%。当煤质较好时,可将型煤配比降到15—20%。
4、粘结剂用量
制造型煤用粘结剂的用量直接影 响型煤的强度、成球率从而影响焦炭 的强度。宝钢曾以不同软沥青(粘结 剂)配比生产的型煤进行配型煤炼焦 试验,试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由右图可知,高煤化度、 低粘结性的配合煤配型煤炼 焦效果较好。
总之,粘结性较好的煤配型煤炼焦会产生负效果,其原 因在于粘结性过强,半焦收缩应力较大,使焦炭裂纹增多, 反而降低了焦炭强度。
炼焦用煤技术知识
![炼焦用煤技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bcc11ea551810a6f52486c7.png)
炼焦用煤技术知识一、煤的分类标准煤的分类是指导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也是统计资源的依据。
煤分类标准的制定反映了我国在煤炭加工利用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
1958年国家技术委员会推荐的煤分类标准是以华北、东北地区的煤样为依据,以煤的可燃基挥发份产率和胶质层的最大厚度为分类指标而制定的。
该标准把各种工业用途的煤从褐煤到无烟煤之间的所有煤种划分成10个大类,24个小类。
该标准使用近30年。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和焦化工业的发展,新煤田的发现,炼焦用煤基地的不断增加,以及原分类标准中烟煤部分大类的类别较少,烟煤与褐煤划分界限不清等原因,原分类标准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从1986年起采用新的分类标准。
其中烟煤的分类如表一。
*当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值GR.I.小于或等于85时,用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粘结指数GR.I.来划分煤类.当粘结指数测值GR.I.大于85时,则用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或用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奥亚膨胀度b来划分煤类.**当GR.I.>85时,用Y和b并列作为分类指标,当Vdaf≤28.0时,b暂定为150%;Vdaf>28.0%时,b暂定为220%.当b值和Y值有矛盾时,以Y值为准划分煤类.分类用的煤样,如原煤灰份小于或等于10%时者,不需减灰.灰份大于10%的煤样需按GB474-83规定的煤样制备方法,用氯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新的分类标准具有以下特点:在半工业和实验室的试验基础上,对无烟煤、烟煤、褐煤进行了全面分类。
烟煤部分分为12大类。
其中新增加了贫瘦煤、1/3焦煤、1/2中粘煤和气肥煤4大类。
采用数码组合与原有牌号相结合的原则构成新的分类系统。
这种编码系统有利于国际上交流和对比。
新分类采用粘结指数为主,胶质层最大厚度或奥亚膨胀度为辅的分类指标,这样可发挥指标各自的优点。
二、单种煤的结焦特性不同牌号的煤,在单独炼焦时所得焦炭的性质是各不相同的。
为合理地选择各种配合煤的配比,必需了解单种煤的结焦性能。
配煤炼焦专业知识讲座
![配煤炼焦专业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ef785298b14e852458fb57f3.png)
煤的成分
丝碳组。 在焦炭或半焦中以骨架形式存在的丝碳组,没有粘结性,称为惰性
组分。在热分解时基本没有液态产物,也不熔融,故和灰份一样,都称 为不可融组分。以颗粒间粘结物形式存在的镜质组粘结性最好,半镜质 组及稳定组形成的胶质体易于挥发,粘结性次于镜质组。它们称为而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好的结焦性必 须具有一定的粘结性,而好的粘结性却不一定具备好 的结焦性。煤的粘结性和胶质体的塑性、流动性、膨 胀性和热稳定性及不透气性都影响煤的结焦性。炼焦 煤中,肥煤的粘结性最好,而焦煤的结焦性最好。
单种煤的炼焦特性
3.4 单种煤的炼焦特性 我国新的煤分类方案中的14种煤,除了无烟煤、不粘煤、长焰煤、
煤的成分
它是煤质研究的主要内容。煤的元素组成如碳、氢等也可以作为煤炭科学分 类的指标之一。
3.2 煤的岩相组成
虽然可以用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的方法来评价煤质,但往往发现, 即使两种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接近,而其工业性质却有较大差异。 这是因为煤的岩相组成不同而引起的。煤的岩相组成有宏观煤岩成分和 显微煤岩成分之分。到目前为止,煤的岩相组成研究已经发展成一门独 立的学科—煤岩学。煤岩分析广法使用于炼焦煤的验收和评价、指导配 煤和
煤的成分
预测焦炭质量等方面。 3.2.1 宏观煤岩成分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可以将煤区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四种 宏观煤岩成分。它们的颜色、光泽、断口等都各有特征,其性质也不同。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镜煤和丝炭是单一的煤岩成分,亮煤和暗煤是混合 的煤岩成分。煤之所以有四种煤岩成组成,这与成煤过程的条件主要是泥 碳化过程的条件有关。 3.2.2 煤的显微组成
配煤培训讲义
![配煤培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1deba8b0717fd5360cdce8.png)
焦化一厂配煤培训资料一、配煤的作用:1.焦煤资源缺乏,用配煤方法可以大量节约主焦煤。
2.焦煤的结焦性虽好,但有的主焦煤在炼焦时膨胀压力较大,损害炉体,有的含杂质较多,用配合煤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3.焦煤的价格较高,用配合煤炼焦可以降低焦炭成本。
4.充分利用各单种煤的结焦特性,改善焦炭质量5.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增加炼焦化学产品的产率和煤气的发生量二、炼焦配煤的原则:1.充分考虑焦炭质量品种的要求,配合煤性质与预处理工艺及炼焦条件相适应。
2.充分考虑炼焦煤资源条件,既要考虑本地区煤炭资源,又要考虑扩大炼焦煤源。
3.配煤中要有一定量的基础煤种,重视各单种煤的结焦特性和配伍性,最大限度地增加若黏结性煤应用比例。
4.适量增加高挥发性煤的用量,有利于增加炼焦化学产品,防止碳化室中煤料结焦过程产生的侧膨胀压力超过炉墙极限负荷,避免推焦困难。
5.充分考虑炼焦煤的运输压力,缩短煤源平均运距,物流流向合理,在特殊情况下有调节余地。
6.主要用煤煤种来煤数量稳定,质量均匀。
7.在保证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最优化方法,达到配煤成本最低的要求。
三、配合煤质量指标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化学性质,如灰分、硫分、矿物质组成;工艺性质,如煤化度、黏结性、细度、膨胀压力等。
四、电子称岗位技术操作规程1、开机前,应仔细检查皮带机,确认完好后方可开机。
2、认真检查台秤,确保其灵敏、准确。
3、在得到上煤、要煤信号,且煤3号皮带开启后,启动1、2号皮带。
4、皮带启动后依次启动1#、2#、3#、4#、5#、6#、7#电子给料机。
5、配煤进行时,配煤人员需坚守岗位,发现不下煤时,立即清通。
6、得到停机信号后,按顺序依次停1#、2#、3#、4#、5#、6#、7#电子给料机,最后停1#皮带。
7、打扫卫生,保管好配检工具。
五、电子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上班前,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女工应将辫子盘在帽子内。
2、严禁酒后上岗。
上岗操作要集中精力,不允许打闹、睡觉、聊天、妨碍他人工作,更不许做与本工作无关的事情。
配煤炼焦的指标到底怎么计算
![配煤炼焦的指标到底怎么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c4094ce2af90242a995e537.png)
配煤炼焦的指标到底怎么计算导读: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焦化厂开始运用精细化配煤方式去采购煤源,煤炭届人士对配煤炼焦技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科普一下,什么是配煤炼焦、入炉煤与焦炭之间的质量指标是怎么换算的、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原则等。
一、配煤炼焦的定义和意义所谓配煤炼焦是把几种牌号不同的单种煤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起来炼焦。
采用配煤炼焦,不仅可以节约优质炼焦煤,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煤的结焦特性取长补短,改善冶金焦炭质量。
二、入炉煤指标的确定假设我们需要制作二级焦:1、按照最新的中国冶金焦质量标准(GBT1996-2017),二级焦炭指标为:灰份≤13.50%,硫份≤0.90%,M25≥89.0%2、确定配合煤的指标范围:煤的结焦率一般为73~78%,设为75%,由于煤的灰份全部转入焦炭,则配合煤的灰份为:13.5%×75%=10.12%,配合煤灰份应小于10.13%。
煤的硫份一般60~70%转入焦炭,设为65%,则配合煤的硫份为0.9%÷65%×75%=1.04%,配合煤硫份应小于1.04%。
为避免由于煤质波动造成焦炭指标超标,配煤方案的灰份硫份要尽量低于理论值,如上述配合煤灰份理论计算只要小于10.13%就可以了,实际操作时要尽量配到9.8%以下,另外制作配煤方案还应注意配合煤水份的控制,以免影响上煤及捣固操作。
三、配煤方案的制订确定配合煤的指标范围后,可以根据自己找到的几种煤源,进行各种比例搭配计算。
当然也可使用配煤软件进行自动计算,省时省力,目前“丰矿煤炭物流”公众号中的“配煤大师”可以免费使用。
四、各煤种在炼焦中的不同特点不同牌号的煤各有特点,它们在配煤中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如果配煤方案合理,就能充分发挥各种煤的特点,提高焦炭质量。
例如:气煤:结焦性比焦煤、肥煤差,但其膨胀压力小,收缩大,挥发份高,在单独炼焦时,因收缩大,使焦炭裂纹增多,降低焦炭块度。
炼焦配煤比的计算及基础知识2022版
![炼焦配煤比的计算及基础知识2022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31534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7.png)
炼焦配煤比的计算及基础知识目录前言 (2)1 .炼焦配煤技术的发展历程 (3)2 .配煤炼焦技术原理 (3)2.1.互换性配煤原理 (3)2.2.共炭化原理 (4)2.3.焦炭质量预测 (4)2.3.1,焦炭灰分、硫分预测 (4)2.3.2.焦炭冷态强度预测 (4)2 .4.热态性质预测法 (5)3 .5.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应用 (5)4 .配煤炼焦技术的阐述 (6)5 .煤岩配煤技术的阐述 (6)4.1煤岩配煤技术的概念 (6)5.2.煤岩配煤技术的基本原理 (6)5.煤气回收技术的分析 (7)6.1煤气回收技术的概念 (7)5.2.煤气回收技术的特点 (7)5 .3.改进优化除尘设备 (8)6 .4.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 (8)7 .捣固焦炉炼焦配煤比的计算 (8)8 .煤的基础知识 (9)1.1.煤的形成 (9)7.2.煤的分类 (10)7. 2.1.腐植煤 (10)8. 2.2,腐植煤的分类 (10)9. 2.3.屎的元素组成 (11)8.焦炭的基础知识 (12)8. 1.焦炭的基本概念 (12)8. 2.焦炭的定义 (12)8. 2.1.硫份(St, d) (12)8. 2.2.磷份(P) (12)8. 2.3.灰份(Ad) (12)8. 2.4.挥发份(Vdaa (12)8. 2.5.水份(Mt) (13)8. 3.焦炭的物理机械性质 (13)8. 3.1.筛分组成 (13)8. 3.2.转鼓试脸 (13)8. 4.焦炭生产工艺流程: (14)10.5.煤的热解过程: (14)10.6.的结焦机理 (15)9.配煤炼焦基础知识 (15)9.1.配煤炼焦的定义 (15)9.2.配煤炼焦的优点 (15)9.3.配煤的基本原则: (16)9.4.配合煤的质量要求 (16)9.5.各单种煤的结焦性质 (16)9.5. 1.气煤 (16)9.5. 2,肥煤 (17)9. 5. 3.嫁煤 (17)11.5. 4.瘦煤 (18)12.5. 5. 1/3焦煤 (18)13.5. 6.弱粘层 (18)9. 6.配煤方案的制作 (18)10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9)1..1.焦炭强度下降 (19)10. 2.焦炭偏碎、块度小 (19)11. 3.焦炭灰份、硫份升高 (19)11 .总结 (20)参考文献: (20)前言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不但决定着世界能源的挖掘与流动,也决定了我国对资源能量的大量需求。
配煤与炼焦
![配煤与炼焦](https://img.taocdn.com/s3/m/56d3dad850e2524de5187eca.png)
M 40 110.389 0.3826Vdaf 0.1421Y 5.0406(H / B) 0.2726(H / B)2 r 0.941 M10 7.2020 0.0647Vdaf 0.0148Y 0.6687(H / B) 0.0431(H / B)2 r 0.944
2.日本美浦义明预测方法 考虑的生产操作参数:
配合煤细度D(%)、水分含量Mt(%)、火道温度t(℃)、 焖炉时间τ0(h)等因素。
2021年4月7日星期三
预测方程:
lg
MF
4,
DI
150 50
2.940 lg
MF
0.045Vdaf
0.001D 0.053Mt
0.001(t 1000) 0.316 0 71.985
采用传统经验配煤方法的配煤方案
煤种 配比/%
气煤 10
按照来煤制定的配煤方案
1/3焦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M40/% M25/% M10/%
15
30 40 5 54.2 84.1 10.4
2021年4月7日星期三
配合煤反射率直方图
煤种 配比/%
非炼焦煤 3.0
根据配合煤岩相分析该方案的实际配比
气煤 1/3焦煤 肥煤 焦煤 焦瘦煤 27.0 12.1 12.4 23.8 10.9
▲ 互换性配煤原理
★煤岩学在炼焦工业中的应用
互换性配煤原理图
◆ 指导炼焦配煤
▲ 合理的配煤方案
大量生产实践证明,配合煤镜质组的反射率分布应尽可能均
匀,没有太大的凹口,曲线连续,最高峰在1.2~1.3%之间。
2021年4月7日星期三
炼焦配煤技术与方法
![炼焦配煤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55e3c3e2bd960591c677ad.png)
炼焦配煤技术与方法一、配煤原理1、胶质层重叠原理: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塑性状态,从而改善粘结过程,并保证焦炭的结构均匀。
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术。
“J法”配煤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经济、随机确定各种最佳(实用)配煤方案的新技术,以“煤的粘结能力测定法”为基础,以煤与焦相互统一变化规律为依据,准确预测焦炭强度,按Jb-Vdaf “米” 字形配煤图及其原则进行操作,评估煤质,确定“主导煤”,辨明“添加剂煤”和“填充剂煤”,用简易“优选法”确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
2、互换性配煤原理:焦炭质量取决于炼焦煤中的活性组分、惰性组分含量及炼焦操作条件。
单种煤的变质程度决定其活性组分的质量,镜质组平均组最大反射率是反映单种煤的变质程度的最佳指标。
目前应用煤岩学指导配煤,很多焦化厂都有自己的配煤方案,但一般都是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反射率直方图及镜惰比三个参数作为煤岩学配煤参数。
根据互换性配煤原理,当配煤有较强粘结性时,加入一定量焦粉或无烟煤有利于焦炭质量提高,回配3%〜5%的焦粉代替瘦煤炼焦,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在同样煤质情况下不添加粘结剂,要保证焦炭质量,焦粉的细度至关重要。
3、共炭化原理:煤中加入非煤粘结剂进行炭化,称为共炭化。
共炭化研究为采用低变质程度弱粘结煤炼焦时选用合适的粘结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加入有机渣油?塑料类?橡胶类?沥青等与煤共炭化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400°C下将废塑料与煤焦油沥青共热解,收集热解油和气体产物,反应所得的残余物与弱粘结煤共焦化能提高其结焦性。
二、配煤的意义和原则随着高炉的大型化对冶金焦质量要求的提高及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用单种炼焦煤来生产焦炭己不可能,必须采用多种煤配合炼焦。
配煤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煤,均匀的、按适当的比例配合,使各种煤之间取长补短,生产出优质的冶金焦,并能合理的利用煤炭资源,增加炼焦化学产品。
配煤基础知识
![配煤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2d6e364b84ae45c3b358cc9.png)
配煤炼焦技术【摘要】系统介绍了近几十年来配煤炼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情况,也介绍了焦炭质量预测的几种方法,重点介绍了专家配煤系统,并探讨了当前配煤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配煤炼焦灰分硫分原理质量预测建议应用配煤是炼焦煤准备的工序之一。
炼焦或碳化前煤料的一个重要准备过程。
即为了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焦炭,把不同煤牌号的炼焦用煤按适当的比例配合起来。
从前,炼焦只用单种焦煤,由于炼焦工业的发展,焦煤的储量开始感到不足。
而且还存在着煤炼的焦饼收缩小,推焦困难;焦煤膨胀压力很大,容易胀坏炉体;焦煤挥发分少,炼焦化学产品产率小等缺点。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采用了多种煤的配煤炼焦。
配煤炼焦扩大了炼焦煤资源,把不能单独炼成合格冶金焦的煤,经过几种煤配合可炼出优质焦炭,还可以降低煤料的膨胀压力,增加收缩,利于推焦,并可提高化学产品产率。
配煤炼焦可以少用好焦煤,多用结焦性差的煤,使国家资源不但利用合理,而且还能获得优质产品。
炼焦用煤品种较多,应用配煤技术,不仅能保证焦炭质量,还能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扩大炼焦煤资源。
配煤技术涉及煤的多项工艺性质、结焦特性和灰分、硫分、挥发分的配合性质和煤的成焦机理等。
长期以来,配煤试验一直是选定配煤方案、验证焦炭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配煤技术程序。
配煤方法有配煤槽配煤和露天配煤厂配煤两种。
当前世界各国炼焦煤资源稀缺,高炉的大型化对焦炭质量及其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炼焦煤资源中强粘结性煤却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在我国尤为突出。
考虑到经济效益及现实情况,国内外各焦化厂都在致力于配煤方案的研究。
虽然方案千变万化,而配煤的原理却不外乎胶质层重叠原理、互换性原理、共炭化原理这三种。
一、配煤理论简介:1 胶质层重叠原理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塑性状态,从而改善粘结过程,并保证焦炭的结构均匀。
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术。
最新炼焦煤配煤技术
![最新炼焦煤配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df288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1.png)
研究认为,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术可行。该所曾对几 种沥青与重庆焦化渣用Corbett法进行了组成分析,研究 表明,减压渣油和丙烷脱沥青饱和烃含量较高,沥青质很 少,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差。热裂化渣油和乙烯焦油含有相 当高的芳烃与沥青,QI少,因此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好。煤 焦油沥青具有较高的芳香性能,因此溶剂性能较好,但QI 含量高,对焦油过程中间相发展不利。
在炼焦技术上、大多数炼焦用的单独焦煤都不能练出 符合高炉对焦炭强度和质量要求的焦炭,而粘结性较好的 主焦煤即使能单独练出强度合格的焦炭,但是由于在炼焦 过程中药产生较强的膨胀压力,而影响焦炉的寿命或造成 难推焦等问题,而肥煤虽有较强的粘结性,单单独炼焦时 、练成的焦炭易形成部分的蜂窝焦而影响焦炭的强度,因 此
目前,我国炼焦配煤中高挥发分煤的用量一般较高, 有的焦化厂配合煤可燃基挥发分已达到 34%。一般大、 中高炉用焦的配合煤的可燃基挥发分则在28%-32% 之间 。
在炼焦的生产上都不能用单种煤炼焦,而是将几种类别的 炼焦配合使用,发挥各类煤在炼焦时的特点、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从而以经济合理的配煤方案练出质量符合的焦 炭。
中国炼焦用煤的焦煤、肥煤虽然粘结性结焦性较好, 但是这两类煤质中国一般都属于较难洗选的煤、洗精煤的 灰分高、硫高、使用其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中国所产 的气煤和弱粘煤在炼焦中虽然粘结性较差,但它们已选, 灰低、硫低,其资源又丰富,储存量大,产量高、煤价相 对较低,因而在炼焦煤中,在一定的比例的焦煤和肥煤基 础上配入适量的气煤和弱粘煤,因其挥发分高、收缩度大 ,便于推焦,而煤气焦化产品回收也多。
(1)配合煤的灰分
煤中灰分在炼焦后全部残留于焦炭中,灰分是焦炭中
的有害杂质,焦炭的灰分愈高,炼铁时焦炭及石灰石消耗 量就增多,高炉的生产能力就要降低,同时灰分中的大颗 粒在焦炭中形成裂纹中心,使焦炭的抗碎强度降低,也使 焦炭的耐磨性变坏。所以配合煤的灰分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之内。假设配合煤的结焦率为 75%,而要求焦炭的灰分 等于或小于12.5% ,则配煤的灰分就不能大于 9.4%。配 合煤的灰分是根据各单种煤的灰分按加权平均计算的。如 果在配合煤中使用了一两种灰分较高的精煤,则其余成分 必须选配较低灰分的单种煤,才能保证焦炭的灰分符合要 求。
炼焦配煤专业知识培训
![炼焦配煤专业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e926b12580216fc700afd39.png)
炼焦配煤专业知识培训炼焦配煤专业知识一、煤的形成和分类二、焦炭和成焦原理三、配煤炼焦和备煤工艺四、焦炭对高炉的影响五、相关知识介绍教案内容几十亿年以前,植物生长得持别高大和繁茂。
这些落群生长的陆生植物,构成了成煤的物质基础。
地壳下沉,慢慢地被水淹没、被山石覆盖。
厌氧细菌作用生物化学作用泥炭泥炭受压力和地热的作用泥炭变褐煤。
褐煤如果继续不断地受到增高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褐煤就逐渐变成了烟煤或无烟煤了。
煤的形成简介腐植煤是由,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用途最广;腐植煤分布范围广,且煤层厚度厚,是我国煤炭开采的主要对象,而且在煤炭利用和化学加工方面占有主要的位置,因此,这里主要介绍腐植煤的相关知识!煤的分类自然界的煤可分为三大类,腐植煤 :高等植物形成的残植煤;高等植物中稳定组份(树皮、孢子、角质、树脂)富集而形成的腐泥煤 :低等植物和少量浮游生物形成的(藻类、菌类、地衣等),腐植煤的分类腐植煤的成煤过程主要分四个阶段: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煤的最初形态就是泥炭,这在前面已经介绍,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后面煤的三种形态。
褐煤褐煤含炭在7><45~70%,分低级和高级两种。
低级褐煤呈现肉眼可见的木材纤维结构,这是有植物残骸变成煤的具体证明,其组织疏密不等,颜色灰褐。
高级褐煤没有明显的植物残骸式木质残骸的痕迹,颜色由褐而黑。
褐煤的主要特征是水份高(25~30%),热量小,放置空气中易变成粉末,无焦粘性,不能做炼焦用煤。
烟煤烟煤的颜色由暗黑而亮黑,固定碳高(82%左右),发热量大,它的挥发份含量一般在11~<45%之间,具有一定的焦粘性,但烟煤种类较多,性质差异也较大,后面将会做详细介绍。
上述煤种中烟煤最适于焦化生产炼焦,有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少量的无烟煤混配炼焦。
无烟煤无烟煤硬度较大,颜色黑亮有光泽,断口锐利,所含热量(约900~9200大卡)和碳(95%左右)很高,主要做动力燃料。
炼焦应知应会 (1)
![炼焦应知应会 (1)](https://img.taocdn.com/s3/m/28d4101558f5f61fb6366615.png)
1、炼焦产品和要是焦炭和荒煤气。
2、集气管温度一般控制在80---100℃之间。
3、化产鼓风机停止运转时,应打开集气管上的放散管进行放散。
4、集气系统应该保持三通一灵活,即集气管、上升管、桥管通,阀体翻板灵活。
5、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6、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
7、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8、上升管、桥管不清扫,就会堵塞上升管、桥管。
9、用灭火器灭火时,人站在上风侧,药物要打在火焰根部。
10、上升管盖和桥管接头设置水封装置,可减少冒烟和污染。
11、“三违”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12、常用的推焦串序有2-1串序、5—2串序和9—2串序。
13、捣固炼焦要求配合煤的细度控制在90~93%14、当煤气主管压力低于 500 pa时,必须停止加热。
15、炭化室自打开炉门到关闭炉门的敞开时间不应超过7分钟。
16、从业人员对单位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17、“一班三检”是指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18、炼焦配煤中结焦性最好的煤种是焦煤。
19、正常生产情况下,四大车在行走过程禁止人员上下车,装煤推焦车在行走至回炉煤气管道、负压管道时禁止三层平台站人。
20、“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21、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文字辅助标志。
22、配合煤的水分应控制在9—11。
二、问答题1、炼焦炉炉体由哪几个主要部分构成?焦炉炉体主要由炉顶区、炭化室、燃烧室、斜道区、蓄热室、小烟道、烟道、烟囱等单元结构构成。
2、焦炉的加热设备有哪些?焦炉加热煤气设备主要有:煤气管道、废气盘、煤气预热器、加减旋塞、交换旋塞、水封槽、交换机、流量孔板、测温和测压管等。
3、为什么要保持“三通一活”?保持“三通一活”可以使装煤顺利,减少冒烟,使荒煤气顺利导出炭化室。
配煤炼焦基础知识
![配煤炼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69a010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d.png)
配煤炼焦基础知识目录目录 (1)L煤的基础知识 (2)1.1.形成 (2)1.2.煤的分类 (3)1.2.1.腐植煤 (3)1.2.2.腐植煤的分类 (3)1.2.3.烟煤的分类 (4)1.2.4.中国煤炭分类 (4)1.2.5.烟煤的工艺性质 (8)1.3.煤的元素组成 (8)2.焦炭的基础知识 (9)2.1.焦炭的基本概念 (9)2.1.1.焦炭的定义 (9)2.1.2.焦炭的物理机械性质 (10)2.2.焦炭生产工艺流程: (11)2.3.煤的热解过程: (11)2.4.煤的结焦机理 (12)3.配煤炼焦基础知识 (13)3.1.配煤炼焦的定义 (13)3.2.配煤炼焦的优点 (13)3.3.配煤的基本原则: (13)3.4.配合煤的质量要求 (14)3.4.1.配合煤指标范围 (14)3.4.2.月巴煤 (14)3.4.3.焦煤 (14)3.4.4.瘦煤 (15)3.4.5.1/3焦煤 (15)3.5.弱粘煤 (15)3.6.配煤方案的制作 (15)4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6)4.1.焦炭强度下降 (16)4.2.焦炭偏碎、块度小 (16)4.3.焦炭灰份、硫份升高 (17)1.煤的基础知识1.1.煤的形成大约三十多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已经有单细胞低等植物存在了。
在整个地质年代中的某些时期内,出于地球的气候温暖、潮湿,而且有丰富的矿物养料,因此植物生长得持别高大和繁茂。
这些落群生长的陆生植物,构成了成煤的物质基础。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的造山运动和地壳不断的变动,使有些落群生长的植物随着地壳下沉,后来慢慢地被水淹没,或者被山石覆盖。
在多水缺氧的情况下,堆积在水中的植物残骸受一种“厌氧细菌”(不靠空气而靠夺取植物遗体里的养份而生成的微生物)的作用,脱去不稳定的含氧物质(一般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除去),使残留物的氧和氢的含量减少,碳含量相对增高。
与此同时,植物残骸还受到其他生物化学作用,产生大量的腐植酸及沥青类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煤炼焦基础知识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一、煤的形成大约三十多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已经有单细胞低等植物存在了。
在整个地质年代中的某些时期内,出于地球的气候温暖、潮湿,而且有丰富的矿物养料,因此植物生长得持别高大和繁茂。
这些落群生长的陆生植物,构成了成煤的物质基础。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的造山运动和地壳不断的变动,使有些落群生长的植物随着地壳下沉,后来慢慢地被水淹没,或者被山石覆盖。
在多水缺氧的情况下,堆积在水中的植物残骸受一种“厌氧细菌”(不靠空气而靠夺取植物遗体里的养份而生成的微生物)的作用,脱去不稳定的含氧物质(一般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除去),使残留物的氧和氢的含量减少,碳含量相对增高。
与此同时,植物残骸还受到其他生物化学作用,产生大量的腐植酸及沥青类物质。
这种既合有植物残骸未被分解的族组成部份(如根、茎、叶、树皮等),又含有腐植酸,而且碳含量比植物残骸高、水份比较大的物质称为泥炭。
在泥炭形成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植物生此交替和地壳不断变动的情况。
如果地壳垂直下沉的速度与泥炭堆积的速度差不多,泥炭层就会不断地变厚;如果地壳垂直下沉的速度比泥炭堆积的速度大,随着时间的推移。
泥炭层的上面就会被沙土覆盖而形成顶板,顶板越厚,泥炭受压力和地热的作用就越大。
由于地热和压力的作用,使得泥炭中大分子缩合和构化程度提高,C/H原子比增大氢和氧含量减少,泥炭就变成了褐煤。
褐煤如果继续不断地受到增高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就会引起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进一步变化,褐煤就逐渐变成了烟煤或无烟煤了。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二、煤的分类• 1、腐植煤•根据成煤的原始物质条件不同,自然界的煤可分为三大类,即腐植煤、残植煤和腐泥煤。
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形成的,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用途最广;残植煤是由高等植物中稳定组份(树皮、孢子、角质、树脂)富集而形成的;腐泥煤是由低等植物和少量浮游生物形成的(藻类、菌类、地衣等),分布范围小,煤层厚度不大。
由于腐植煤分布范围广,且煤层厚度厚,是我国煤炭开采的主要对象,而且在煤炭利用和化学加工方面占有主要的位置,因此,这里主要介绍腐植煤的相关知识!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2、腐植煤的分类•腐植煤的成煤过程主要分四个阶段: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煤的最初形态就是泥炭,这在前面已经介绍,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后面煤的三种形态。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2.1褐煤•褐煤含炭在45~70%,分低级和高级两种。
低级褐煤呈现肉眼可见的木材纤维结构,这是有植物残骸变成煤的具体证明,其组织疏密不等,颜色灰褐。
高级褐煤没有明显的植物残骸式木质残骸的痕迹,颜色由褐而黑。
褐煤的主要特征是水份高(25~30%),热量小,放置空气中易变成粉末,无焦粘性,不能做炼焦用煤。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2.2烟煤•烟煤的颜色由暗黑而亮黑,固定碳高(82%左右),发热量大,它的挥发份含量一般在11~45%之间,具有一定的焦粘性,但烟煤种类较多,性质差异也较大,后面将会做详细介绍。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2.3无烟煤•无烟煤硬度较大,颜色黑亮有光泽,断口锐利,所含热量(约900~9200大卡)和碳(95%左右)很高,主要做动力燃料。
•上述煤种中烟煤最适于焦化生产炼焦,是本教材研究的重点,有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少量的无烟煤混配炼焦。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3、烟煤的分类•按照我国目前的分类标准,主要是以煤的挥发份和粘结指数来划分种类。
对于粘结性较强的煤种,以挥发份和胶质层厚度、奥亚膨胀度来分类。
烟煤主要分为气煤、肥煤、焦煤、瘦煤、1/3焦煤、弱粘煤等。
从实际使用效果等方面来分析,上述分类方法是比较简单的,所分种类存在一些问题。
国际煤炭分类有三个指标,即挥发份、粘结性(自由膨胀序数和罗加指数)、结焦性(膨胀性试验、葛金试验),所分煤种较多也比较细。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国际标准及企业标准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4、烟煤的工艺性质•烟煤的工艺性质是指煤炭在¡ª定的加工工艺条件下或某些转化过程中所呈现的特性。
如煤的粘结性、结焦性、可选性、低温干馏性、反应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结渣性、灰熔点、灰粘度和煤的发热量等。
炼焦通常研究它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煤的粘结性是指烟煤在干馏时粘结其本身或加入惰性物的能力,即粉碎后的煤在隔绝空气下加热,有机物的热解形成胶质体,经气液固三相互相作用,变形粒之间或变形粒子与惰性颗粒间结合的特性能力。
这种特性表征为煤加热生成胶质体中液体部分多少,流动性大小,体现粘结性的好坏,不能生成胶质体时,则没有粘结性。
•煤的结焦性是指煤在工业焦炉或模拟工业焦炉的炼焦条件下结成焦炭的能力。
即具有一定粘结性的煤,当热解到一定程度后,逐步硬化,形成半焦,继续加热从半焦到焦炭,经热分解和热缩聚,进一步析出气体,焦质逐渐致密,同时产生收缩裂纹,以上说明煤的结焦性包括形成半焦前的粘结性和形成半焦后的收缩性。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是两个概念,它们互相联系,但又有不同粘结性好的煤在形成焦块时,可能裂纹较多,变碎,其结焦性不一定好,但结焦性好的煤必须有良好的粘结性;一般情况下肥煤粘结性最好,而焦煤的结焦性最好。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三、煤的元素组成•煤中含有多种元素,其主要元素有:•1、碳(C)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以氢、氧、氮、硫构成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2、氢(H)是煤的第二重要组成,位于炭环原子网周围,煤中氢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减少。
•3、氧(O)是煤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是反映能力最强的元素,再煤中存在的总量和形态直接影响着煤的性质。
煤在变质过程中不断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故煤中含氧量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迅速降低。
从泥炭到无烟煤,含氧量由30~40%逐渐降到2~5%。
•4、氮(N)是构成煤有机物的次要元素,主要由成煤植物的蛋白质转化而来其含量通常在0.8~1.8%。
•5、硫(S)是煤中的杂质,通常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总称全硫,煤含硫量一般在1.5%以下,但高的也可达7~8%。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第二章焦炭的基础知识•一、焦炭的基本概念•1、焦炭的定义•焦炭是一种质地坚硬、多孔、呈银灰色,并有不同粗细裂纹的碳质固体块状材料,其真密度约1.80~1.95,堆积密度约400~520kg/m3,由C、H、0、N、S、P等元素组成,在高炉炼铁中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的作用。
第二章焦炭的基础知识•2、焦炭的指标• 2.1 硫份(St,d)•硫是生铁冶炼的有害杂质之一,它使生铁质量降低。
由高炉炉料带入炉内的硫有 11% 来自矿石,3.5% 来自石灰石,82.5% 来自焦炭,所以焦炭是炉料中硫的主要来源。
焦炭硫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炉炼铁生产。
当焦炭硫份大于1.6% ,硫份每增加 0.1% ,焦炭使用量增加1.8%,石灰石加入量增加 3.7%, 矿石加入量增加 0.3% 高炉产量降低 1.5~2.0%. 冶金焦的含硫量规定不大于 1% ,大中型高炉使用的冶金焦含硫量小于 0.4~0.7% ,我厂要求焦炭硫份控制在0.8%以内。
• 2.2 磷份(P)•焦炭中的磷份在炼铁中大部分转入铁中,生铁含磷使其冷脆性变大,用于转炉炼钢时,因采用酸性熔渣,磷难以除掉,生铁含磷应低于0.01~0.015%,用于平炉炼钢时,因系碱性熔渣,磷可做燃料烧掉,煤炼焦时磷全部转入焦炭,若要求低磷焦炭,必须控制焦炭含磷,我厂对磷不做要求。
第二章焦炭的基础知识2.3 灰份(Ad)•焦炭燃烧后的残余物为灰份,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酸性氧化物,在炼焦过程中全部转入焦炭。
灰份含量增高,在高炉冶炼过程中,为造渣所消耗的石灰石和热量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比增加。
焦炭灰份增加1%,焦炭用量增加2~2.5% 因此,焦炭灰份的降低是十分必要的。
• 2.4 挥发份(Vdaf)•将焦炭加热到850℃以上,即从焦炭中析出挥发物,剩余部分为固定碳和灰份。
根据焦炭的挥发份含量可判断焦炭成熟度。
如挥发份大于1.9% ,则表示焦炭成熟不好,焦炭耐磨性差,使高炉透气性差,可能引起挂料,增加吹损,破坏高炉操作制度等恶果,;挥发份小于0.5~0.7%, 则表示过火,过火焦易碎,容易落入熔渣中,造成排渣困难、风口烧坏等现象,一般成熟的冶金焦挥发份为 1% 左右。
• 2.5 水份(Mt)•焦炭在102~105℃烘箱中干燥到横重后损失量即为水份。
水份波动会使焦炭计量不准,从而引起炉况波动。
此外,焦炭水份提高会使 M25偏低, M10 偏高,给转鼓指标带来误差。
第二章焦炭的基础知识第二章焦炭的基础知识•3、焦炭的物理机械性质• 3.1 筛分组成•为使高炉透气性好,焦炭块度要求均匀。
焦炉生产的焦炭通常分为>40mm焦炭,25~40mm的冶金焦,10~25mm的小块焦和<10mm 的粉焦四级,全焦中冶金然产率通常为93%左右,小块焦为2~3%,粉焦为4~5%。
为鉴定焦炭块度的均匀性,可用筛孔为110×110、80×80、60×60、40×40、25×25和10×10mm的一套筛子进行筛分试验,冶金焦块度的均匀性可用下式表示:•(40~80)•K=•(>80)+(25~40)•式中(40~80)、(>80)、(25~40)为该等级焦炭占冶金焦的重量百分比,K值越大,焦炭块度均匀性越好。
高炉最适宜的焦炭粒级,应视高炉溶剂、原料情况而定。
我国过去对焦炭粒度要求为:对大型高炉(1300~2000 立方米)焦炭粒度大于40mm;中、小高炉焦炭粒度大于25mm。
但目前一些钢厂的试验表明,焦炭粒度在40~25mm为好。
焦炭块度均匀,空隙大,阻力小,高炉炉况运行良好。
第二章焦炭的基础知识• 3.2 转鼓试验•为了试验焦炭的抗碎性和耐磨性,通常采用转鼓试验来测定。
我国目前采用的的转鼓由两种,一种是大转鼓(松格林转鼓),另一种是小转鼓(米库姆转鼓)。
•大转鼓立径为2m,鼓的四周上装有直径25mm、长800mm的钢棍,棍间被隙为25mm,装入>25mm熊炭试样410公斤,以每分钟10转速度转动15分钟。
旋转过程中,因磨擦、撞击使部分焦炭磨损或破碎,<25mm的由棍间缝隙从鼓内落出,以鼓内残留量的公斤数表示焦炭的抗碎指标,以鼓外<10mm的公斤数表示耐磨损标。
大高护用冶金然要求教内为320公斤左右,鼓外<10mm的<40公斤,中小型高炉鼓内值可适当降低些。
•大转鼓试验焦炭试样用量多,有时不足以表明焦炭的抗碎性变化,且设备庞大,故近年来不少焦化厂已采用小转鼓试验。
小转鼓是直径和宽度均为1000mm的密闭转鼓,鼓内焊接四根100×50×10mm规格的角钢,互成90°,角钢100mm的一侧指向圆心,鼓内无通心轴,取经圆孔筛筛分后大于25mm的焦块50公斤,装入鼓内以每分钟25转速度转动4分钟,然后取出焦炭于孔径25mm和10mm的圆孔筛上过筛,以>25mm和<10mm的重量各占试样总重量的百分数为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