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九字真言]抱朴子全文及译文
抱朴子的九字真言
抱朴子的九字真言一、九字真言的来源和意义1.1 抱朴子简介抱朴子,又称《抱朴子内篇》或《内篇》。
它是我国古代道家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作者为东汉末年的魏国人吕洞宾。
《抱朴子》是一本以修身养性、探索仙道为主题的书籍,其中包含了许多道家修行的方法和智慧。
《抱朴子》以其朴素、深邃的言辞,吸引了无数追求真理的人。
1.2 九字真言的特点九字真言是《抱朴子》中的一句经典口诀,它由九个字组成,分别是“心、口、身、性、命、骨、血、皮、毛”。
这九个字代表了人体不同层次的存在,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修行方法。
九字真言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口诀,能够帮助人们修炼身心,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二、九字真言的解读和修行方法2.1 心心是人体修行的基础,也是思想、意识和情感的源泉。
修行者应该通过打坐、冥想等方法,使自己的心处于平静、宁静的状态。
只有心静如水,才能真正和宇宙之间的能量相连接,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力量。
2.2 口口代表着修行者的言辞和行为。
修行者应该时刻保持口德,用正直、善良、慈悲的言辞和行为对待他人。
通过此,可以培养自己的德性,并以身作则,影响身边的人。
2.3 身身是修行者与外界相联系的桥梁。
身体健康是修行的基础,只有保持良好的体魄,才能有更好的精神状态。
修行者可以通过运动、饮食控制等方式,保持身体的健康。
2.4 性性是人体生命力的表现形式,也是修行者的精神核心。
通过控制性欲,修行者可以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力量,进一步加深对自我的认识,突破现实的束缚。
2.5 命命代表人生的轨迹和命运。
修行者应该相信自己的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通过不断的修行和努力,可以超越尘世的枷锁,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
2.6 骨骨是身体的基础,也是人体的根本。
修行者需要通过修炼体魄,使自己的骨骼更加坚固强健。
通过此,可以增强自身的气场,抵御外界的干扰。
2.7 血血是人体的能量之源。
修行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调理和养生,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
只有血液流通畅通无阻,人体的能量才能自由流动,达到身心的平衡。
抱朴子全文及译文讲解
抱朴子是一本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作者是先秦儒家学者抱朴。
抱朴子讲述了抱朴对道德、政治、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考。
以下是抱朴子的全文及译文:第一章经论人之生也相似,礼之事也相同,孝之为大与,不孝为大不仁。
人的生命是相似的,礼仪的事情也是相同的,孝顺是最重要的,不孝顺则是最不仁慈的。
第二章养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养性,使自己的身心健康;齐家,使家庭和睦;治国,使国家和平稳定;平天下,使世界和平。
第三章家训言必信,行必果。
话要信实,行为要有果效。
第四章礼论礼,所以传意也。
礼,是传达意义的方式。
第五章行论君子行,先施诸己,欲取天下,先求其心。
君子的行为,先要对自己有所施为,想要得到天下,先要得到人心。
第六章齐论齐,心也;敬,所以致礼也。
齐,指的是心意和谐,表示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做法都应该保持一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敬,指的是尊重他人,表示应该对他人表示尊重和敬意,这是致礼的方式。
第七章孝论孝有三,无则不孝。
父母在,言必闻;父母不在,事必慎。
孝顺有三个方面,若是没有任何一个方面就是不孝顺的。
在父母在的时候,应该听从他们的话;在父母不在的时候,应该慎重做事。
第八章兄弟论兄弟,所以共内也。
兄弟,是共同的内部关系。
第九章师论师之所贵,在乎其德。
师长的价值,在于其品德。
第十章友论友,所以共外也。
友谊,是共同的外部关系。
第十一章父论父之贵,在乎其亲。
父亲的价值,在于其亲密关系。
第十二章子论子之贵,在乎其孝。
子女的价值,在于其孝顺。
第十三章君论君之贵,在乎其德。
君王的价值,在于其品德。
第十四章臣论臣之贵,在乎其忠。
臣子的价值,在于其忠诚。
第十五章朋友论朋友之间,必有信。
朋友之间,必须有信任。
第十六章爱人论爱人,所以传道也。
爱人,是传授知识的方式。
第十七章王论王,所以统纪也。
王,是统治和纪律的方式。
第十八章道论道,所以明也。
道,是智慧的方式。
第十九章德论德,所以致远也。
德,是造就远大前程的方式。
第二十章礼论礼,所以和也。
抱朴子
龙源期刊网
抱朴子
作者:
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9年第05期
若夫操隋珠以弹雀,舐秦痔以属车,登朽缗以探巢,泳吕梁以求鱼,旦为称孤之客,夕为狐鸟之馀。
栋挠覆,倾溺不振,盖世人之所为载驰企及,而达者之所为寒心而凄怆者也。
拿珍贵的隋侯的宝珠去射击鸟雀!舔舐秦王的痔疮以获取车马,攀援枯朽的树枝去掏鸟窝,在湍急的呂梁河里去捞鱼虾,早上还是称孤道寡的人,傍晚卻沦为狐狸和鸟儿残剩的食物。
横梁折断,鼎翻食覆,倾覆沉溺,一蹶不振。
大致说来,这就是庸俗之辈盲目奔走,倾心追慕的;但这恰是通达得道者感到心寒和可悲之所在。
抱朴子外篇全文及译文
抱朴子外篇全文及译文
摘要:
1.抱朴子外篇的内容概述
2.抱朴子外篇的主张与观点
3.抱朴子外篇的文学价值
4.抱朴子外篇的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正文:
抱朴子外篇是道家经典之一,主要论述了人间得失、世俗讥刺、治民之法等诸多内容。
本文将从抱朴子外篇的内容概述、主张与观点、文学价值以及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抱朴子外篇的内容概述
抱朴子外篇是抱朴子书的一部分,作者为东晋时期的葛洪。
全书共分为十八卷,主要内容包括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
二、抱朴子外篇的主张与观点
抱朴子外篇主张道教与儒学、玄学、方术等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体现了作者葛洪博采众长的思想特点。
书中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强调君主应当任人唯贤、爱民如子、节欲养德。
此外,抱朴子外篇还提倡超脱俗世,修身养性,追求道教神仙境界。
三、抱朴子外篇的文学价值
抱朴子外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书中文笔优美,论述深刻,既有道家经典的玄妙高远,又有儒家经典的伦理教化。
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为后世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四、抱朴子外篇的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抱朴子外篇将玄学、道教神学、方术、金丹、丹鼎、符、儒学、仙学等诸多元素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书中讲述了神仙的境界、修炼方法、符咒等诸多内容,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典籍《抱朴子》内篇,论仙(1),原文加译文
道教典籍《抱朴子》内篇,论仙(1),原文加译文【译文】有人问:“神仙能长生不死,这真的可能做到吗?”抱朴子回答说:就算视力最好的人,也不能把有形的事物全部看见;就算听力最好的人也不能把所有的声音一一听见;就算拥有大章、竖亥那样的捷足,所走过的地方,也还是没有没走过的多;就算拥有大禹、伯益、章谐那样的智慧,所见识的,也还是没有见识过的多。
宇宙万物纷杂,什么没有呢?况且成仙的人已随处见于各种记载,不死之道,怎么会没有呢?” 于是问话的人大笑说:“有始则必有终,有存则必有亡。
所以像三皇五帝、孔丘、周公那样的圣人,后稷、樗里子、张良、陈平那样的智者,端木赐、晏婴、随何、郦食其那样的辩才,孟贲、夏育、五丁那样的勇士,也都死了,这是人生事理的必然规律,是一定会来临的最后归宿。
人们只听说过在霜降之前就枯萎,正值盛夏便落青,含孕着穗儿却不开花,没有结果实就凋零的事,还没有听说过有谁享受万年之寿,长生久视而不死。
所以古人做学问不求成仙之术,言谈话语不涉及怪异的东西,杜绝那些不合正道的学说,遵守这种自然法则,把乌龟仙鹤排斥归为人以外的类别,把生死看作如朝暮一般短暂。
若苦心约束自己,去做些没有益处的事,有如刻镂冰块,雕琢朽木一样,到头来也不会有任何成效的,不如施展出匡世济时的高明策略,得至毕生的宏福,使紫青绶带重新系在身上,用黑色公畜祝祭王朝的兴起,用华美的车子替代步行,用鼎中的美食取代田间的农耕,不也很好吗?每当想起诗人做《甫田》讽刺国君,再深思孔子关于人‘皆死’的论断,就不去做那些如同把握不具形态之风,捕捉难以捉摸之影,索求不可得到之物,行走不达目的之路,放弃荣华富贵而去涉足困苦,丢下唾手可得而去谋求艰难的事。
这些就像‘桑者之逐游女’的故事中说的那样,必然会两头受损而后悔;又好像单豹、张毅那样,固执偏信,必然会招致身内外的灾祸。
即使是公输班、墨翟,也不能把瓦石削成针尖;欧冶子也不能把铅锡铸成宝剑,所以说,做不到的事,即使鬼神也做不到;做不成的事,哪怕天地也做不成。
古诗抱朴子翻译赏析
古诗抱朴子翻译赏析《抱朴子》为东晋葛洪所撰,分为内、外篇。
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
“外篇”中《钧世》、《尚博》、《辞义》、《文行》等篇中还涉及有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
全书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b/bapuzi,并继承了魏伯阳的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
《抱朴子》在道教经典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
《抱朴子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灾却病,属于道家。
其内容可以具体概括为:论述宇宙本体、论证神仙的确实存在、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讨论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论述道经的各种书目,说明世人修炼的广泛性。
《抱朴子外篇》则主要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属于儒家的范畴,也显示了作者先儒后道的思想发展轨迹。
其内容可具体概括为: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
总之,《抱朴子》将玄学与道教神学,方术与金丹、丹鼎与符、儒学与仙学统统纳为一体之中,从而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抱朴子内篇:01章畅玄、02章论仙、03章对俗、04章金丹、05章至理、06章微旨、07章塞难、08章释滞、09章道意、10章明本11章仙药、12章辨问、13章极言、14章勤求、15章杂应、16章黄白、17章登涉、18章地真、19章遐览、20章袪惑抱朴子外篇:21章嘉遁、22章逸民、23章勖学、24章崇教、25章君道、26章臣节、27章良规、28章时难、29章官理、30章务正31章贵贤、32章任能、33章钦士、34章用刑、35章审举、36章交际、37章备阙、38章擢才、39章任命、40章名实41章清鉴、42章行品、43章弭讼、44章酒诫、45章疾谬、46章讥惑、47章刺骄、48章百里、49章接疏、50章钧世51章省烦、52章尚博、53章汉过、54章吴失、55章守塉、56章安贫、57章仁明、58章博喻、59章广譬、60章辞义61章循本、62章应嘲、63章喻蔽、64章百家、65章文行、66章正郭、67章弹祢、68章诘鲍、69章知止、70章自叙---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抱朴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抱朴子曰:“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夫!人生若朝露,岂不痛哉!”译文:抱朴子说:“学习,必须保持宁静。
才能,需要学习。
没有学习就无法拓宽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问。
沉迷懒散就无法激发精神,冒险急躁就无法修养性情。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意志随着日子消磨,最终枯萎衰败,大多数人不能接触世事。
可悲啊!人生就像朝露一样短暂,怎能不感到痛苦呢!”抱朴子,名葛洪,字稚川,东晋时期著名道教学者、炼丹家。
他所著的《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人生哲理。
本文选取了《抱朴子》中的一段话,对其进行文言文翻译和现代文译文。
原文中,“夫学,须静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保持宁静,这是学习的前提条件。
接下来,“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强调了学习与才能、志向之间的关系,指出才能需要学习才能得以提升,学问需要志向才能得以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这两句话警示人们,沉迷懒散和冒险急躁会使人无法激发精神,也无法修养性情。
最后,“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表达了人生短暂,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意志随日子消磨,最终导致枯萎衰败,大多数人不能接触世事。
整段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宁静、修养性情、树立志向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这段话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品德,树立远大志向,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抱朴子葛洪传原文及译文翻译
抱朴子葛洪传原文及译文翻译大家好,这里是黄帝内经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篇医古文-葛洪传,整理了原文和翻译,帮助大家学习!【原文】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
祖系,吴大鸿胪。
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
【译文】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
祖父葛系,在吴国担任过大鸿胪。
父亲葛悌,吴国灭后入仕晋,任过邵陵太守。
【原文】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
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蒱齿名。
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
【译文】葛洪从小就刻苦好学,家中贫穷,自己白天上山打柴以换取笔墨纸张,夜晚读书抄写记诵,于是以精通儒学而知名于世。
他性格清淡寡欲,没有玩耍之类的爱好,不知道棋盘上有多少条线,也不知扌雩..之类的赌具叫什么名称。
葛洪为人木讷少言,不好名利,时常闭门不出,也很少有交游。
【原文】于余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言。
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
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练丹秘术授弟子郑隐。
【译文】他曾在余杭山见到何幼道和郭文举,互相对视了一阵,双方没有说一句话。
他时常寻访典籍探究学问,哪怕是千里之遥道路崎岖艰险,也必去寻问,直到有了结果才罢休,就这样得以博览群书,而又特别爱好神仙导养之法。
从祖葛玄,吴时学道成仙,号为葛仙公,曾把炼丹秘术传授给弟子郑隐。
【原文】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
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
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
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
【译文】葛洪投奔于郑隐门下学道求仙,掌握了郑隐所授的全部法术。
后来又师从于南海太守上党人鲍玄。
鲍玄也精通谶讳之学,能预测未来,见到葛洪非常器重,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与他为妻。
葛洪继承了鲍玄的学业,同时又兼攻医术,所撰写的文章著作,无不透彻精妙,而文辞也很华美。
【原文】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己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
抱朴子的九字真言
抱朴子的九字真言抱朴子的九字真言【起源】抱朴子,姓郭名显,生于唐代。
他是中国道教学派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抱朴子》这本著作的作者。
《抱朴子》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众多的道家文化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
而其中所提到的九字真言,则是道家文化的精髓之一。
【真言的意义】抱朴子所提出的九字真言:“静,虚,无,匀,柔,和,净,明,寂”,实为道家修炼的重要指导。
通过这九个字,可以帮助人们化解内在混沌的情绪,以达到内心宁静及清明状态,从而提高人们的修行效果。
【具体解读】1. 静:静心使人心情平静,使人内心不受外界的干扰,进而帮助人们提高精神修行的效果。
2. 虚:虚心使人心态平和,接纳外界,使人在成长中不停地实践和改进自己。
3. 无:无我意识是摆脱“自我”的思想,让人不受欲望的烦扰,达到心无所执的境界。
4. 匀:平和地处理一切事务和情感,保持内心和外界的平衡,追求人生的和谐。
5. 柔:柔和的性格和态度,可以在与人相处时更容易获得好的反馈,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6. 和:和谐是指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紧密配合,是人们能够友好相处的基础,也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7. 净:净化人心,让思想停步纯净,可以消除烦躁和精神污染,使人更加清晰明了。
8. 明:明理就是洞穿事物表象看到事物内在本质,就是用赤裸的想法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9. 寂:寂静是指宁静无声,它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自己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把眼前的一切都变得平静无声,进而帮助人们达到心灵的宁静。
【收获】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里,时常会被各种各样的事物所迷惑,我们总是无从下手。
而抱朴子所提出的九字真言,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帮助我们摆脱繁琐的思维和情感缠绕,进而达到精神的平静。
这种修炼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精神修行效果,还可以使我们的心情更加舒畅,让生活更美好。
博喻_抱朴子的意思
博喻_抱朴子的意思抱朴子曰:盈乎万钧, 必起于锱铢;竦秀凌霄, 必始于分毫是以行潦集而南溟就无涯之旷, 寻常积而玄圃致极天之高抱朴子曰:骋逸策迅策迅者, 虽遗景而不劳, 因风凌波者, 虽济危而不倾是以元凯分职, 而则天之勋就;伊吕去世任, 而革命之功就抱朴子曰:琼艘瑶缉, 无涉川之用;金弧玉弦, 无激乖之能是以介洁而无政事者, 非拨乱之器, 儒雅而乏治略者, 非翼亮之才抱朴子曰:阆风玄圃, 不借高于丘垤;悬黎结绿, 不假观于琼珉是以英伟不群, 而幽蕙之芬骇;峻概独立, 而众禽之响振抱朴子曰:冰炭不炫能于冷热, 瑾瑜不证珍而体着是以君子恭己, 不恤乎莫与, 至人尸居, 心遗乎毁誉抱朴子曰:冲飚倾山, 而不能效力于拔毫;火烁金石, 而不能耀烈以起湿是以淮阴善战守, 而拙理治之策;绛侯安社稷, 而乏承对之给抱朴子曰:徇名者不以授命为难, 重身者不以近欲累情是以纪信甘灰糜而不恨, 杨朱同一毛于连城抱朴子曰:小鲜不解灵虬之远规, 凫鹥不知鸿鹄之非匹是以耦耕者笑陈胜之投耒, 浅识者嗤孔明之抱膝抱朴子曰:淳钧之锋, 验于犀兕;宣慈之良, 效于明试是以同否则元凯与斗筲无殊, 并任则騄骐与驽骀不异抱朴子曰:器非瑚簋, 必进锐而退速;量拟伊吕, 虽发晚而到早是以鹪鹩倦翮, 犹不越乎蓬杪, 鸳雏徐起, 顾眄而戾苍昊抱朴子曰:否终则承之以泰, 晦极则清辉晨耀是以垂耳吴阪者, 骋千里之逸轨;萦鳞九渊者, 凌虹霓以高蹈抱朴子曰:九断四属者, 蕴藻所以表灵;摧柯碎叶者, 茝蕙所以增芬是以夷吾桎槛, 而建匡合之绩;应侯困辱, 而着入秦之勋抱朴子曰:听竞者细, 则利同而雠结;善否殊途, 则事异而结生是以嫫母宿瘤, 恶见西施之艳容;商臣小白, 曾闻延州之退耕抱朴子曰:精纯舛迹, 则凌迟者愧恨;壮弱异科, 则扛鼎者见忌是以淮阴显擢, 而庸隶悒懊以疾其超;武安功高, 而范睢饰谈以破其事抱朴子曰:必死之病, 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 不受雕镂之饰是以比干匪躬, 而剖心于精忠;田丰见微, 而夷戮于言直抱朴子曰:峄阳孤桐, 不能无弦而激哀响;大夏孤竹, 不能莫吹而吐清声是官卑者稷离不能康庶绩, 权薄者伊周不能臻升平抱朴子曰:登峻者戒在于穷高, 济深者祸生于舟重是以西秦有思上蔡之李斯, 东越有悔盈亢之文种抱朴子曰:刚柔有不易之质, 贞桡有天然之性是以百炼而南金不亏其真, 危困而烈士不失其正抱朴子曰:不以其道, 则富贵不足居;违仁舍义, 虽期颐不足吝是以卞随负石以投渊, 仲由甘心以赴刃抱朴子曰:卑高不可以一概齐, 餐廪不可以劝沮化是以惠施患从车之苦少, 庄周忧得鱼之方多抱朴子曰:出处有冰炭之殊, 躁静有飞沈之异是以墨翟以重茧趼怡颜, 箕叟以遗世得意抱朴子曰:适心者交浅而爱深, 忤神者接久而弥乖是以声同则倾盖而居昵, 道异而白首而无爱抱朴子曰:艅艎鹢首, 涉川之良器也, 棹之以北狄, 则沈漂于波流焉蒲梢汗血, 迅趋之骏足也, 御非造父, 则倾偾于崄途焉青萍豪曹,剡锋之精绝也, 操者非羽越, 则有自伤之患焉劲兵锐卒, 拨乱之神物也, 用者非明哲, 则速自焚之祸焉抱朴子曰:天秩有不迁之常尊, 无礼犯遄死之重刺是以玄洲之禽兽, 惟能言而不得厕贵牲;蛩蛩之负厥足, 虽寄命而不得为仁义抱朴子曰:谤读言不可以巧言弭, 实恨不可以虚事释释之非其道,弭之不由理, 犹怀冰以遣冷, 重炉以却暑, 逐光以逃影, 穿舟以止漏矣抱朴子曰:明主官人, 不令出其器;忠臣居位, 不敢过其量非其才而妄授, 非所堪而虚任, 犹冰碗之盛沸汤, 葭莩之包烈火, 缀万钧于腐索, 加倍载于扁舟抱朴子曰:豹笏之裘, 不为负薪施;九成六变, 不为聋夫设;高唱远和, 不为庸愚吐;忘身致果, 不为薄德作抱朴子曰:民财匮夫而求不已, 下力竭矣, 而役不休, 欲怨叹之不生, 规其宁之惟永, 断根以续枝, 割背以裨腹, 刻目以广明, 剜耳以开聪也抱朴子曰:法无一定, 而慕权宜之随时, 功不倍前, 而好屡变以偶俗, 犹剸高马以适卑车, 削附踝以就偏履, 断长剑以赴短鞞, 割尺璧以纳促匣也抱朴子曰:止波之修鳞, 不出穷谷之隘;鸾栖之峻木, 不秀培蝼之卑, 九畴之格言, 不吐庸猥之口 , 金版之高算, 不出恒民之怀, 睹百抱之支, 则足以知其本之不细, 睹汪濊之文, 则足以觉其人之渊邃抱朴子曰:桑林郁蔼, 无补柏木之凄冽;膏壤带郭, 无解黔敖之蒙袂然茧纩绨纨, 引之自出, 千仓万箱, 于是乎生故识远者贵本, 见近者务末抱朴子曰:体粗者系形, 知精者得神, 原始见终者, 有可推之绪, 得之未朕者, 无假物之因是以昼见天地, 未足称明, 夜察分毫, 乃为绝伦抱朴子曰:镦藻春耀, 不能离柯以久鲜;吞舟之鱼, 不能舍水而摄生是以名美而实不副者, 必无没节之风;位高而器不称者, 不免致寇之败抱朴子曰:忍痛苦之药石者, 所以除伐命之疾;婴甲胄之重冷者, 所以捍锋镝之集;洁操履之拘苦者, 所以全拔萃之业;纳拂心之至言者, 所以无易方之惑也抱朴子曰:鸾凤竞粒于庭场, 则受亵于鸡鹜;龙麟杂厕于刍豢, 则见觌于六牲是以商老栖峻以播邈世之操, 卞随赴深以全遗物之声抱朴子曰:浚井不渫则泥泞滋积, 嘉谷不耘则荑莠弥蔓学而不思则阂实繁, 讲而不精则长惑丧功抱朴子曰:积万金于箧匮, 虽俭乏而不用, 则未知其有异于贫窭怀逸藻于胸心, 不寄意于翰素, 则未知其有别于庸猥抱朴子曰:南威青琴, 姣冶之极, 而必俟盛饰以增丽, 回赐游夏, 虽天才隽朗, 而实须《坟》《诰》以广智抱朴子曰:丹帏接网, 组帐重荫, 则丑姿翳矣;朱漆饰致, 错涂炫耀, 则枯木隐矣是以六艺备则卑鄙化为君子, 众誉集则孤陋邈乎贵游抱朴子曰:繁林翳荟, 则羽族云萃;玄渊浩汗, 则鳞群兢赴德盛业广, 则宅心者众, 舍瑕录用, 即远怀近集抱朴子曰:寻飞绝景之足, 而不能骋逸放于吕梁;凌波泳渊之属, 而不能陟峻而攀危故离朱剖秋毫于百步, 而不能辩八音之雅俗;子野合通灵之绝响, 而不能指白黑于咫尺抱朴子曰:四聪广辟, 则羲和纳景;万仞虚己, 则行潦交赴故博辨之道弘, 则异闻毕集;庭燎之耀辉, 则奇士叩角;诽谤之木设, 则有过必知;敢谏之鼓悬, 则直言必献抱朴子曰:能言莫不褒尧, 而尧政不必皆得也;举世莫不贬桀, 而桀事不必尽失也故一条之枯, 不损繁林之蓊蔼;蒿麦冬生, 无解毕发之肃杀西施有所恶而不能减其美者, 美多也;嫫母有所美而不能救其丑者, 丑笃也抱朴子曰:身与名, 难两济;功与神, 鲜并全支离其德者, 苦而必安;用以适世, 者乐而多危故鸷禽以奋击拘絷, 言鸟以智慧见宠, 琼瑶以符辨剖判, 三金以琦玩治铄, 兰茝以芬馨剪刈, 文梓以含音受伐是以翠蚪睹化益而登玄云, 灵凤值孟戏而反丹穴, 子永叹天伦之伟, 漆园悲被绣之牺抱朴子曰:万麋倾角, 猛虎为之含牙;千禽鳞萃, 鸷鸟为之握爪是以四国流言, 公旦不能遏;谤者盈路, 而子产无以塞抱朴子曰:威施之艳, 粉黛无以加, 二至之气, 吹嘘不能增是以怀英逸之量者, 不务风格以示异;体邈俗之器者, 不恤小誉以徇通抱朴子曰:鳞止凤仪, 所患在少;狐鸣枭呼, 世忌其多是以俊乂盈朝, 而求贤者未倦;谗佞作威, 而忠贞者切齿抱朴子曰:多力何必孟贲乌获, 逸容凯唯郑旦毛嫱, 飚迅非徒骅骝骕骦, 立断未独沈闾干将是以能立素王之业者, 不必东鲁之丘;能洽掩枯之仁者, 不必西邻之昌抱朴子曰:灵凤振响于朝阳, 未有惠物之益, 而莫不澄听于下风焉鸱枭宵集于垣宇, 未有分厘之损, 而莫不掩耳而注镝焉故善言之往, 无远不悦;恶言之来, 靡近不忤犹日月无谢于贞明, 枉矢见忘于暂出抱朴子曰:影无违形之状, 名无离实之文故背源之水, 必不能扬长流以东渐;非时之华, 必不能稽辉藻于冰霜抱朴子曰:锯牙之兽, 虽低伏而见惮;挥斧之虫, 虽口止全形而不威故君子被褐, 穷而不可轻;小人轩冕, 达而不足重抱朴子曰:逸麟逍遥大荒之表, 故无机阱之祸;灵鸧振翅玄圃之峰,以违罩罗之患何必曲穴而永怀怵惕何必衔芦而惨惨畏容故充乎宰割之用者, 必爱乎刍豢者也给乎煎熬之膳者, 必安乎庭立者也抱朴子曰:聪者贵于理遗音于千载之外, 而得兴亡之迹明者珍于鉴逸群于寒瘁之中, 而抽匡世之器若夫聆繁会之响, 而顾问于庸工,非延州之清听也枉英远之才, 而谘之于常人, 非独见之奇识也故与不赏物者而论用凌侪之器, 是使瞽者指五色也;与妒胜己者而谋举疾恶之贤, 是与狐议治裘也抱朴子曰:鸗駮危苦于崄峻之端, 不乐口弗守之役, 吉光饥渴于冰霜之野, 不愿牺牲之鲍, 孤竹不以绝粒易鹿台之富, 子廉不以困匮贸铜山之丰抱朴子曰: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 亦或密迩而不接抱朴子曰:华衮粲烂, 非只色之功;嵩岱之峻, 非一篑之积故九子任而康凝之绩熙, 四七授而佐命之勋着抱朴子曰:翠虬无翅而天飞;螣蛇无足而电鹜, 鳖无耳而关头善闻,蚓无口而扬声故皋繇喑而与辩者同功, 晋野瞽而与离朱齐明抱朴子曰:官达者才未必当其位, 誉美者实未必副其名故锯齿不能咀嚼, 箕舌不能别味, 壶耳不能理音, 尸彳乔鼻不能识气, 釜目不能扌卢望舒之景, 床足不能有寻常之逝抱朴子曰:路人不能挽劲命中而识养由之射, 颜子不能控辔振策而知东野之败故有不能下棋而经目识胜负, 不能徽弦而过耳解郑雅者抱朴子曰:垂荫万亩者, 必出峻极之岭;滔天襄陵者, 必发板桐之源邈世之勋, 必由绝伦之器;定倾之算, 必吐冠俗之怀是以虫焦螟之巢, 无乘风之羽;沟浍之中, 无宵朗之琦抱朴子曰:冲飚焚轮, 原火所以增炽也, 而萤烛值之而反灭;甘雨膏泽, 嘉生所以繁荣也, 而枯木得之以速朽;朱轮华毂, 俊民之大宝也, 而负乘窃之而召祸;鼎食万钟, 宣力之弘报也, 而近才授之以覆食束抱朴子曰:屠犀为甲, 给乎专征之服, 裂翠为华, 集乎后妃之首, 虽出幽谷, 迁于乔木, 然为二物之计, 未若栖窜于林薄, 摄生乎榛薮也故灵龟宁曳尾于涂中, 而不愿巾笥之宝;泽雉乐十步之啄, 以违鸡鹜之祸抱朴子曰:偏才不足以经周用, 只长不足以济众短是以鸡知将旦,不能究阴阳之历数;鹄识夜半, 不能极晷景之道度;山鸠知晴雨于将来, 不能明天文;蛇虫岂知潜泉之所居, 不能达地理抱朴子曰:禁令不明, 而严刑以静乱;庙算不精, 而穷兵以侵邻犹钐禾以讨蝗虫, 伐木以杀蠹蝎, 食毒以中蚤虱, 彻舍以逐雀鼠也抱朴子曰:锐锋产乎钝石, 明火炽乎暗木, 贵珠出乎贱蚌, 美玉出乎丑璞是以不可以父母限重华, 不可以祖祢量卫霍也抱朴子曰:志得则颜怡, 意失则容戚本朽则末枯, 源浅则流促有诸中者必形乎表, 发乎迩者必着乎远抱朴子曰:妍姿媚貌, 形色不齐, 而悦情可均;丝竹金石, 五声诡韵, 而快耳不异;缴飞钩沈, 罾举罝抑, 而有获同功;树勋立言, 出处殊途, 而所贵一致抱朴子曰:利丰者害厚, 质美者召灾是以南禽歼于藻羽, 穴豹死于文皮, 鳣鲤积而玄渊涸, 麋鹿聚而繁林焚, 金玉崇而寇盗至, 名位高而忧责集抱朴子曰:商风宵肃则絺扇废, 登危陟峻则轻舟弃, 干戈云扰则文儒退, 丧乱既平则武夫黜抱朴子曰:价直万金者, 不待见其物而好恶可别矣;条枝连抱者, 不俟围其木而巨细可论矣故望洪涛之滔天, 则知其不起乎潢污之中矣;观翰草之汪濊, 则知其不出乎章句之徒矣抱朴子曰:丹华绿草, 不拘于曲瘁之株;紫芝芳秀, 不限于斥卤之壤是以受玄珪以告成者, 生于四罪之门;承历数于文祖者, 出于顽嚣之家抱朴子曰:善言居室, 则靡远不应;枉直不中, 则无近不离是以宋野有退舍之荧惑;殷朝有外奔之昵属四环至自少广之表, 鹿马变于萧墙之里抱朴子曰:荆卿朱亥, 不示勇于怯弱之间;孟贲冯妇, 不奋戈戟于俚侠之群英儒硕生, 不饰细辩于浅近之徒;达人伟士, 不变日交察于流俗之中抱朴子曰:盘旋揖让, 非御寇之容;掼甲缨胄, 非庙堂之饰垂绅振佩, 不可以挥刃争锋;规行矩步, 不可以救火拯溺抱朴子曰:乾坤陶育, 而庶物不识其惠者, 由乎其益无方也;大人神化, 而群细不觉其施者, 由乎治之于未有也故可知者小也, 易料者少也抱朴子曰:娥英任姒, 不以蚕织为首称, 汤武汉高, 不以细行招近誉故澄视于三辰者, 不遑纡鉴于井谷;清听于韶濩者, 岂暇垂耳于桑间抱朴子曰:肤表或不可以论中, 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丧家之狗, 公旦类朴斫之材, 咎繇面如蒙倛, 伊尹形若槁骸, 及龙阳宋朝, 犹土偶之冠夜光, 藉孺董邓, 犹锦纨之裹尘埃也抱朴子曰:勋华不能化下愚, 故教不行于子弟;辛癸不能改上智, 故恶不染于三仁抱朴子曰:至大有所不能变, 极细有所不能夺故冰霜肃杀, 不能凋菽麦之茂;炽暑郁阴, 不能消雪山之冻;飚风荡海, 不能使潜泉扬波;春泽荣物, 不能使枯卉发华抱朴子曰:泣血之宝, 仰石监石诸以摛景, 沈闾孟劳, 须楚砥以敛锋, 骝马日待王孙而致远, 令质俟檃括而成德抱朴子曰:栖鸾戢鸑, 虽饥渴而不愿笼委于庖人之室;乘黄天鹿, 虽幽饥而不乐草刍秣于濯龙之厩是以掇蜩之叟, 忘万物于芳林, 垂纶之生, 忽执珪于南楚抱朴子曰:方圆舛状, 逝止异归故浑象尊于行健, 坤后贵于安贞七政四气, 以周流成功;五岳六柱, 以峙静作镇是以宋墨楚申, 以载驰存国, 干木胡明, 以无为折冲抱朴子曰:得意于丘园者, 身否而神泰;役己以恤物者, 形逸而心劳故抱瓮灌园者, 欢于台宰;呕餐茹薇者, 美乎鼎食;仗策去豳者, 形如月居腊;夜以待旦者, 勤忧损命抱朴子曰:仁忍有天渊之绝, 善否犹有无之觉驺虞侧足以蹈虚, 豺狼掩群以害生虞卿捐相印以济穷, 华公让三事以推贤李斯疾胜己而杀韩非, 庞涓患不如而刑孙膑抱朴子曰:用得其长, 则才无或弃;偏诘其短, 则触物无可故轻罗雾縠, 治服之丽也, 而不可以御流镝;沈闾巨阙, 断斩之良也, 而不可以挑脚刺抱朴子曰:小疵不足以损大器, 短疒火不足以累长才日月挟虫鸟之瑕, 不妨丽天之景, 黄河合泥滓之浊, 不害凌山之流树塞不可以弃夷吾, 夺田不可以薄萧何, 窃妻不可以废相如, 受金不可以斥陈平抱朴子曰:虎豹不能搏噬于波涛之中, 螣蛇不能登凌于不雾之日, 挚雉兔则鸾凤不及鹰鹞, 引耕犁则龙麟不逮双峙故武夫勇士, 无用乎晏如之世;硕生逸才, 不贵乎力竞之运抱朴子曰:两绊而项领, 则骐騄与蹇驴同矣;失林而居槛, 则猿狖与獾貉等矣;韬锋而不击, 则龙泉与铅刀均矣;才远任近, 则英俊与庸王肖比矣若乃求千里之迹于絷维之骏, 责匠世之勋于剧碎之贤, 谓之不惑, 吾不信也抱朴子曰:捐荼茹蒿者, 必无识甘之口;弃琼拾砾者, 必无甄珍之明薄九成而悦北鄙者, 吾知其不能格灵祇而仪翔凤矣舍英秀而杖常民者, 吾知其不能叙彝伦而臻升平矣抱朴子曰:达乎通塞之至理者, 不悁悒于穷否;审乎自然之有命者, 不逸豫于道行故萦抑渊洿, 则遗愠闷之心;振耀宸户衣, 而无得意之色三仕三已, 则其人也抱朴子曰:否泰系乎运, 穷达不足以论士;得失在乎适, 营辱不可以量才时命不可以力求, 遭遇不可以智违故尚父者, 老妇之弃夫;韩信者, 乞食之饿子;萧公者, 斗筲之吏;黥布者, 刑黜之亡隶当其行龙姿于虺蜥之中, 卷凤翅乎斥鷃之群, 则彼龙后, 谓为其伦抱朴子曰:四灵翳逸, 而为隆平之符;幽人嘉遁, 而为有国之宝何必司晨而衔镳, 羁绁于忧责哉? 有用人之用也, 无用我之用也, 徇身者不以名汨和, 修生者不以物累己抱朴子曰:量才而授者, 不求功于器外;揆能而受者, 不负责于力尽故灭荧烛者不烦沧海, 扛斤两者不事乌获运薪辇盐, 不宜枉骐骥之脚;碎职琑任, 安足屈独行之俊矣?抱朴子曰:田川浍之流, 不能运大白之艘;升合之器, 不能容千钟之物熠耀不能并表微之景, 常才不能别逸伦之器盖造化所假, 聪明有本根也抱朴子曰:郢人美下里之淫蛙, 而薄六茎之和音;庸夫好悦耳之华誉, 而恶利行之良规故宋玉舍其延灵之精声, 智士招其独见之远谋抱朴子曰:琼珉山积, 不能无挟瑕之器;邓林千里, 不能无偏枯之木论珍则不可以细疵弃巨美;语大则不可以少累废其多故叛主者, 良平也, 而吐六奇以安上;群盗者彭越也, 而建弘勋于佐命抱朴子曰:五岳巍峨, 不以藏疾伤其极天之高;沧海滉瀁, 不以含垢累其无涯之广故九德尚宽以得众, 宣尼泛爱而与进---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抱朴子》全文
《抱朴子》全文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汉族,晋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
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
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
“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
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
《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绘,故宫博物院藏。
《人物图·葛仙吐火图》明郭诩绘,上海博物馆藏。
抱朴子外篇全文及译文
抱朴子外篇全文及译文【原文】抱朴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
丹阳句容人也。
其先葛天氏,盖古之有天下者也。
后降为列国,因以为姓焉。
洪曩祖为荆州刺史,王莽之篡,君耻事国贼,弃官而归,与东郡太守翟义共起兵。
将以诛莽,为莽所败,遇赦免祸,遂称疾自绝于世。
莽以君宗强,虑终有变,乃徙君于琅琊。
【译文】抱朴子,姓葛名洪字稚川,是丹阳郡句容县人。
他的祖先葛天氏,大约是古代拥有天下的。
后来下降为诸侯国之一,于是就以葛为姓了。
葛洪的远祖做荆州刺史。
王莽篡位的时候,他耻于为国贼做事,放弃官职回归故乡,和东郡太守翟义共同起兵,准备去讨伐王莽,被王莽打败了,遇到大赦免除了灾祸,于是就称病断绝了和世上的往来。
王莽因为他宗族强盛,顾虑终究会生变故,于是让他迁居到琅琊郡。
【原文】君之子浦庐,起兵以佐光武,有大功。
光武践祚,以庐为车骑。
又迁骠骑大将军,封下邳僮县侯,食邑五千户。
开国初,侯之弟文,随侯征讨,屡有大捷。
侯比上书为文讼功,而官以文私从兄行,无军名,遂不为论。
侯曰:“弟与我同冒矢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不得尺寸之报。
吾乃重金累紫,何心以安?”乃自表选取转封于弟。
书上请报,汉朝欲成君高义,故特听焉。
文辞,不获已。
受爵即第,为骠骑营立宅舍于博望里。
于今基兆石础存焉。
又分割租秩以供奉吏士,给如二君焉。
骠骑殷勤止之而不从。
骠骑曰:“此更烦役国人,何以为让?”乃托他行,遂南渡江而家于句容。
子弟躬耕,以典籍自娱。
文累使奉迎骠骑,骠骑终不还。
又令人守护博望宅舍,以冀骠骑之反,至于累世无居之者。
【译文】他的儿子浦庐,起兵来协助汉光武帝,有很大的功劳。
光武帝即位,拜浦庐为车骑将军,后又升为骠骑大将军,封为下邳僮县侯,食邑有五千户。
开国之初,侯爷的弟弟葛文,随同侯爷四方征讨,多次打了大胜仗。
侯爷连续上书为葛文争功,而宫府认为葛文是私自跟随哥哥打仗,名字没有列入军籍,于是不予论功行赏。
侯爷说:“弟弟和我一同冒着箭石征战,满身是伤,由于受伤而失掉了右眼,但得不到点滴回报,我却是官高爵显,怎么能心安呢?”于是亲自上表请求把自己的爵位转封给弟弟。
抱朴子·博喻原文及译文
抱朴子·博喻原文及译文《抱朴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文化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的博喻篇章包含了许多寓言和比喻,用以阐述道家思想和哲理。
以下是《抱朴子·博喻》的原文及译文:原文:道家有言曰,“有虚无之道,无名无形,无为无事,无不为也。
”。
一日,有人问道家先生,“何谓虚无?”先生答曰,“虚无者,以无为本,以无为体,以无为用,以无为常,无所不无也。
”。
又问,“何谓名?”先生答曰,“名者,以有为本,以有为体,以有为用,以有为常,有所不有也。
”。
又问,“何谓形?”先生答曰,“形者,以有为本,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以无为常,有所不有也。
”。
又问,“何谓为?”先生答曰,“为者,以有为本,以有为体,以有为用,以无为常,有所不有也。
”。
又问,“何谓事?”先生答曰,“事者,以有为本,以有为体,以有为用,以有为常,有所不有也。
”。
又问,“何谓不为?”先生答曰,“不为者,以无为本,以无为体,以无为用,以无为常,无所不无也。
”。
又问,“何谓无事?”先生答曰,“无事者,以无为本,以无为体,以无为用,以无为常,无所不无也。
”。
又问,“何谓无不为?”先生答曰,“无不为者,以有为本,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以无为常,有所不有也。
”。
译文:道家有一句话,“有虚无之道,无名无形,无为无事,无不为也。
”。
有一天,有人问道家的先生,“什么是虚无?”先生回答说,“虚无,以无为根本,以无为实体,以无为运用,以无为常态,无所不无。
”。
又问,“什么是名字?”先生回答说,“名字,以有为根本,以有为实体,以有为运用,以有为常态,有所不有。
”。
又问,“什么是形状?”先生回答说,“形状,以有为根本,以无为实体,以有为运用,以无为常态,有所不有。
”。
又问,“什么是行为?”先生回答说,“行为,以有为根本,以有为实体,以有为运用,以无为常态,有所不有。
”。
又问,“什么是事情?”先生回答说,“事情,以有为根本,以有为实体,以有为运用,以有为常态,有所不有。
《抱朴子养生论》原文与译文
《抱朴子养生论》原文与译文《抱朴子养生论》原文经名:抱朴子养生论。
晋·葛洪撰。
一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参校版本:《抱朴子内篇》(孙星衍平津馆校刊本)。
抱朴子养生论抱朴子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
胸腹之设,犹宫室也。
肢体之位,犹郊境也。
骨节之分,犹百官也。
剩理之问,犹四衢也。
神犹君也,血犹臣也,黑犹民也,故至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国。
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
爱#1其气,所以全其身。
民弊国亡,气衰身谢。
是以至人上士,乃施药於未病之前,不追修於既败之后。
故知生难保而易散,气难清而易浊。
若能审机权,可以制嗜欲,保全性命。
且夫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於百年。
何者是耶?一日薄名利,二日禁声色,三日廉货财,四日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
六者不除,修养之道徒设尔。
盖绿未见其益,虽心希妙道,口念真经,咀嚼英华,呼吸景象,不能补其短促。
诚绿舍其本而忘其末,深可诚哉。
所以保和全真者,乃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
夫多思则神散,多念则心劳,多笑则藏腑上翻,多言则气海虚脱,多喜则膀胱纳客风,多怒则胜理奔血,多乐则心神邪荡,多愁则头贵憔枯,多好则志气倾缢,多恶则精爽奔腾,多事则筋脉乾急,多机则智虑沉迷。
斯乃伐人之生甚於斤斧,损人之命猛於豺狼。
无久坐,无久行,无久视,无久听。
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
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
劳勿过极,少勿至饥。
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
早起不在鹦呜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物去其身。
行欺诈则神悲,行争竞则神沮。
轻侮於人当臧算,杀害於物必伤年。
行一善则魂神乐,构一恶则魄神欢魄神乐死,魂神好生。
常以宽泰自居,恬啖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
生录必书其名,死籍必削其咎。
养生之理,尽於此矣。
至於炼还丹以补脑,化金液以留神,斯乃上真之妙道,盖非食谷啖血者,越分而修之。
《抱朴子》全文及译文
《抱朴子》全文及译文《抱朴子》是一部中国古代道家文献,作者是汉代道家宗师抱朴子。
该书内容丰富,包括了宇宙论、道德修养、政治理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抱朴子》的全文及译文的一部分:全文:《抱朴子》。
第一章,论道。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论性。
性,天之所与人同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得性之故也。
故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得性之故也。
性者,人之所以生也。
生者,人之所以有也。
有者,人之所以贵也。
贵者,人之所以尊也。
尊者,人之所以贤也。
贤者,人之所以治也。
治者,人之所以安也。
安者,人之所以乐也。
乐者,人之所以寿也。
第三章,论修养。
修养者,人之所以得道也。
得道者,人之所以得福也。
得福者,人之所以得寿也。
得寿者,人之所以得天也。
得天者,人之所以得道也。
道者,人之所以得性也。
得性者,人之所以得命也。
得命者,人之所以得神也。
得神者,人之所以得道也。
译文:《抱朴子》。
第一章,论道。
道,可以被说道,但非永恒的道。
名,可以被说名,但非永恒的名。
无名,是天地的起源,有名,是万物的母亲。
因此,常无欲望以观察其奥妙,常有欲望以观察其极限。
这两者,同源而有不同的名字,称之为玄。
玄之又玄,是众多奇妙的门径。
第二章,论性。
性,是天与人共同的。
人之所以与禽兽不同,是因为得到了性。
因此,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得到了性。
性,是人之所以生存的。
生存,是人之所以存在的。
存在,是人之所以珍贵的。
珍贵,是人之所以受尊敬的。
尊敬,是人之所以为贤的。
贤,是人之所以能治理的。
治理,是人之所以安定的。
安定,是人之所以快乐的。
快乐,是人之所以长寿的。
第三章,论修养。
修养,是人之所以能够得道的。
得道,是人之所以能够得福的。
得福,是人之所以能够得寿的。
得寿,是人之所以能够得天的。
得天,是人之所以能够得道的。
道,是人之所以能够得性的。
《抱朴子之地真》完整版原文全文
《抱朴子之地真》完整版原文全文地真者,言物之本也。
始夏言之,终殷言之。
至周言曰物,孔子言曰天,老子言曰道,德四者毕。
论者言其始说,谓地者言圣王之本真,本顺,本平,本名。
圣王所以成大事者,以本真故。
非言之辩,非文之华,非政之术也。
圣王所以称之为地真者,乃因物之本真而言之也。
物者,万物之总名也。
地者,天之下之万物所共居之地也。
天地之间,阴阳之交,万物之生长之处。
地,有无之本;真,真伪之本。
无非无,有非有也。
真非真,伪非伪也。
言非言,事非事也。
故曰地真,言物之本真也。
夫物之有,与地真之有无无有者,俱出圣王之身。
圣王不诵之,则物有不生,地真不听,天地不合也。
故曰物及地真,皆圣王之本事也。
圣王之所以得天下之安宁,国家之和平者,以其养真。
备夫伪无使真有,备夫真有使伪无,圣王如是,则地真之灵必侍在侧。
侍在侧而兆民则安宁,地真之德千秋。
夫真之有无,与天地之有无度权矣。
故曰地真者,言天地之有无之本真也。
天地之有无,唯圣王祗能达之。
故曰圣王之位,无被其达之患也。
夫有无之辩,与真伪之辨,若万物之本末也。
不诵有无则物不能生,不诵真伪则民不能安。
故曰有无与真伪,圣王之本文也。
夫圣王者,天地间之元真也。
故圣王之言,纯以地真为中心。
言以其始为本,以其终为宗。
言曰物,言曰天,言曰道,言曰德。
是故物之始说者,必论其本真。
末言伪无盗真,则为德所控执矣。
夫圣王之言,其如毫毛之言也。
毛生于身,身受之也;言生于德,德寄之也。
故言宛如微尘,言宛如丝絮;听之,则地真无疑。
圣王之言,口唇之言也。
口与牙际之言,言也。
故其言,辞具繁章,文法一致。
言以从天道,托象于地,如毛发生于皮肤也。
夫圣王之德,无大无小,无伪无真。
其于天地,宛如流水;其于物,宛如正文。
天地中之德,有小无大;物之情度,有伪无真。
圣王之德,无小无大,无伪无真。
圣王之德,宜于众人之德,贤圣之德。
夫贤圣德者,有贞固之德;有安宁之德;有慈爱之德;有仪表之德;有治国之德;有教化之德。
物有无伪何不备乎?物有真无何能匡乎?圣王之下,众人皆备物有无伪真之法,则地真之德孰敢离哉?圣王之德,宜于治国之德。
道家九字真言
道家九字真言
这九个字源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登涉篇》,(葛洪者,乃东晋时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的人,至此,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
”
意思是说,常念这九个字,就可以辟除一些邪恶。
在抄录这九个字时,把“数、组、前、行”误抄成“阵、列、在、前”而沿用至今。
这九个字分别的意思是:临,代表身心稳定。
兵,代表能量。
斗,代表宇宙共鸣。
者,代表复原。
皆,代表危机感应。
阵,代表心电感应或隐身。
列,代表时空控制。
在,代表对五元素的控制。
(五元素:就是我们熟知的金、木、水、火、土。
)前,代表光明。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九字真言,又名奥义九字,分别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九字,往往也有人
将“阵”做“陈”字,大概是被两者的繁写体搞混的缘故,与之相对应的九个手印(说是九个,其实不过是个虚名,可以从中化出恒河沙数的手印来,又名奥义九字切,括号内是异译法)分别为:不动根本印(独占印、普贤三昧印)、大金刚轮印、外狮子印、内狮子印、外缚印、内缚印、智拳印(知券印)、日轮印和宝瓶印(隐形印)。
奇门九字诀
抱朴子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此九字长念之,无所。
抱朴子內篇卷之九 道意
抱朴子內篇卷之九道意抱朴子曰:「道者涵乾括坤,其本無名〔一〕。
論其無,則影響猶為有焉;論其有,則萬物尚為無焉。
隸首不能計其多少〔二〕,離朱不能察其髣彿,吳札晉野竭聰,不能尋其音聲乎窈冥之內〔三〕,〈犭周〉狶〈犭步〉豬〔四〕疾走,不能跡其兆朕乎宇宙之外〔五〕。
以言乎邇,則周流秋毫而有餘焉;以言乎遠,則彌綸太虛而不足焉。
為聲之聲,為響之響,為形之形,為影之影,方者得之而靜,員者得之而動,降者得之而俯,昇者得之以仰,強名為道,已失其真,況復乃千割百判,億分萬析,使其姓號至於無垠,去道遼遼,不亦遠哉?俗人不能識其太初之本,而修其流淫之末,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養其心以無欲,頤其神以粹素,掃滌誘慕,收之以正,除難求之思,遣害真之累,薄喜怒之邪,滅愛惡之端,則不請福而福來,不禳禍而禍去矣。
何者,命在其中,不繫於外,道存乎此,無俟於彼也。
患乎凡夫不能守真,無杜遏之檢括,愛嗜好之搖奪〔六〕,馳騁流遁,有迷無反,情感物而外起,智接事而旁溢,誘於可欲,而天理滅矣,惑乎見聞,而純一遷矣。
心受制於奢玩,情濁亂於波蕩,於是有傾越之災,有不振之禍,而徒烹宰肥腯,沃酹醪醴,撞金伐革,謳歌踴躍,拜伏稽顙,守請虛坐〔七〕,求乞福願,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若乃精靈困於煩擾,榮衛消於役用,煎熬形氣,刻削天和,勞逸過度,而碎首以請命〔八〕,變起膏肓,而祭禱以求痊,當風臥濕,而謝罪於靈祇,飲食失節,而委禍於鬼魅,蕞爾之體,自貽茲患,天地神明,曷能濟焉?其烹牲罄群,何所補焉?夫福非足恭所請也,禍非禋祀所禳也。
若命可以重禱延,疾可以豐祀除,則富姓可以必長生,而貴人可以無疾病也。
夫神不歆非族〔九〕,鬼不享淫祀,皁隸之巷,不能紆金根之軒〔一十〕,布衣之門,不能動六轡之駕〔一一〕,同為人類,而尊卑兩絕,況於天神,緬邈清高,其倫異矣,貴亦極矣。
蓋非臭鼠之酒肴,庸民之曲躬,所能感降,亦已明矣。
夫不忠不孝,罪之大惡,積千金之賂,太牢之饌,求令名於明主,釋愆責於邦家〔一二〕,以人釋人,猶不可得,況年壽難獲於令名,篤疾難除於愆責,鬼神異倫,正直是與,冀其曲祐,未有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抱朴子九字真言]抱朴子全文及译文【--自我介绍】导语:生活要为理想而冲刺,不要放慢脚步,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
即使风雨,就当是一种历练,就算是为生活画卷增添色彩。
以下为大家介绍抱朴子全文及译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抱朴子全文及译文【原文】抱朴子曰:“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眇眛乎其深也,故称微焉。
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
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光乎日月,迅乎电驰。
或倏烁而景逝,或飘滭而星流,或滉漾於渊澄,或雰霏而云福因兆类而为有,讬潜寂而为无。
沦大幽而下沈,凌辰极而上游。
金石不能比其刚,湛露不能等其柔。
方而不矩,圆而不规。
来焉莫见,往焉莫追。
乾以之高,坤以之卑,云以之行,雨以之施。
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吐纳大始,鼓冶亿类,徊旋四七,匠成草昧,辔策灵机,吹嘘四气,幽括冲默,舒阐粲尉,抑浊扬清,斟酌河渭,增之不溢,挹之不匮,与之不荣,夺之不瘁。
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
玄之所去,器弊神逝。
夫五声八音,清商流徵,损聪者也。
鲜华艳采,彧丽炳烂,伤明者也。
宴安逸豫,清醪芳醴,乱性者也。
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伐命者也。
其唯玄道,可与为永。
不知玄道者,虽顾眄为生杀之神器,唇吻为兴亡之关键,绮榭俯临乎云雨,藻室华绿以参差。
组帐雾合,罗帱云离。
西毛陈於闲房,金觞华以交驰,清弦嘈囋以齐唱,郑舞纷纟柔蜲,哀箫鸣以凌霞,羽盖浮於涟漪,掇芳华於兰林之囿,弄红葩於积珠之池,登峻则望远以忘百忧,临深则俯揽以遗朝饥,入宴千门之焜熀,出駈朱轮之华仪。
然乐极则哀集,至盈必有亏。
故曲终则叹发,燕罢则心悲也。
寔理势之攸召,犹影响之相归也。
彼假借而非真,故物往若有遗也。
夫玄道者,得之乎内,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此思玄道之要言也。
得之者贵,不待黄钺之威。
体之者富,不须难得之货。
高不可登,深不可测。
乘流光,策飞景,凌六虚,贯涵溶。
出乎无上,入乎无下。
经乎汗漫之门,游乎窈眇之野。
逍遥恍惚之中,倘佯彷佛之表。
咽九华於云端,咀六气於丹霞。
俳徊茫昧,翱翔希微,履略蜿虹,践跚旋玑,此得之者也。
其次则真知足,知足者则能肥遁勿用,颐光山林。
纡鸾龙之翼於细介之伍,养浩然之气於蓬荜之中。
繿缕带索,不以贸龙章之暐晔也。
负步杖策,不以易结驷之骆驿也。
藏夜光於嵩岫,不受他山之攻。
沈鳞甲於玄渊,以违钻灼之灾。
动息知止,无往不足。
弃赫奕之朝华,避偾车之险路。
吟啸苍崖之闲,而万物化为尘氛。
怡颜丰柯之下,而朱户变为绳枢。
握耒甫田,而麾节忽若执鞭。
啜荈漱泉,而太牢同乎藜藿。
泰尔有馀欢於无为之场,忻然齐贵贱於不争之地。
含醇守朴,无欲无忧,全真虚器,居平味澹。
恢恢荡荡,与浑成等其自然。
浩浩茫茫,与造化钧其符契。
如暗如明,如浊如清,似迟而疾,似亏而盈。
岂肯委尸祝之坐,释大匠之位,越樽俎以代无知之庖,舍绳墨而助伤手之工。
不以臭鼠之细琐,而为庸夫之忧乐。
藐然不喜流俗之誉,坦尔不惧雷同之毁。
不以外物汩其至精,不以利害污其纯粹也。
故穷富极贵,不足以诱之焉,其馀何足以悦之乎?直刃沸镬,不足以劫之焉,谤讟何足以戚之乎?常无心於众烦,而未始与物杂也。
若夫操隋珠以弹雀,舐秦痔以属车,登朽缗以探巢,泳吕梁以求鱼,旦为称孤之客,夕为狐鸟之馀。
栋挠餗覆,倾溺不振,盖世人之所为载驰企及,而达者之所为寒心而凄怆者也。
故至人嘿韶夏而韬藻棁。
奋其六羽於五城之墟,而不烦衔芦之卫。
翳其鳞角乎勿用之地,而不恃曲穴之备。
俯无倨鵄之呼,仰无亢极之悔,人莫之识,邈矣辽哉【译文】抱朴子说:玄道,是自然的始祖,万事万物的根本。
它幽深得渺渺茫茫,所以称之为“微”;它悠远得绵绵莽莽,所以称之为“妙”。
玄道的崇高,就像那峨冠覆盖在九天之上,玄道的空旷,就像那巨笼环罩在八方之外。
它比日月更光明,比闪电更疾速。
时而闪现,好似那光影浮动;时而飘移,又似那流星疾行;时而荡漾,好比深渊清澄;时而纷飞,又胜游云悠浮。
玄道,可因其附于万事万物之上而呈现为“有”,又可因其寄寓于幽深清寂之中而转化为“无”。
其沦落到大幽国则往下沉潜,凌越过北极星则向上游移。
即使是坚硬的金石也不如它刚劲,即使是浓厚的露珠也不如它轻柔。
说它方,却不能用矩尺来衡量,说它圆,却不能用圆规来测度。
它来时不可见,去时不可追。
天因为它而高峻,地因为它而地下,云因为它而浮行,雨因为它而降临。
它孕育元气,创造天地,化育出原始,又冶炼出万物,回旋着星宿,培养出混沌,驾驭着机关,鼓动着四时的天气,囊括了淡泊怡静之志,抒发出鲜明浓盛之情。
玄道能遏制污浊,扬发清明,增减黄河,损益渭水。
增加它,不会显得盈溢;耗损它,不会显得贫乏;给予它,不会显得旺盛;剥夺它,不会显得憔悴。
所以玄道所在之处,其乐无穷;玄道不在之所,则精神破弊,精神消亡。
那五声八音,清新的商曲,流畅的徵调,是损伤挺立的罪魁。
那艳丽的色彩,夺目的光华,却有如损害听力的祸首。
那安逸的宴席,快乐的聚会,清澈的酒浆,芳香的玉液,是扰乱本性的毒药。
妖艳的容貌,妩媚的身姿,化妆的脂粉,洁白的丽质,是砍伐生命的利斧。
只有得道的人,才能与玄道一起永存。
那些不懂玄道的人,即使是回首注目,也会冲犯生死的机关,尽管只是口唇的动作,也会触动兴亡的键钮。
华丽的台榭高耸入云,华丽的屋宇参差排列。
华丽的帷帐像是轻雾聚合,锦罗的绣幕如同彩云笼罩。
西施毛嫱,却自守空房,金杯交错,徒流彩飞花。
清雅的丝竹却喧闹而齐声响,xx的舞步又杂沓而极纷乱。
哀婉的箫声飞凌于红霞之中,翠羽的帷盖飘荡于碧波之上。
在那兰林宫的花园里去采摘芳香的鲜花,在那积珠殿的湖池中去玩欣赏绿肥红透的奇葩。
登高望远,则忘却诸般忧愁;俯拾枝蔓,则充实早间饥肠。
入室欢宴聚会,成千雕门上流光溢彩;出门飞马驰骋,朱轮华车前仪仗威严。
然而,快乐到极限,悲哀则汇集而至;盈满至顶点,亏损必接踵而来。
所以欢乐的歌曲终了时,就会哀叹顿发,欢快的宴会结束时,则会心情悲凉。
这是自然法则的必然趋势,就像影子与形体、回声与喊叫永相伴随,永不分离。
那种种欢愉原本就是虚幻不实的,所以必然情随景迁,终将怅然若失。
玄道,从内在而得到,靠外在来持守;善于运用玄道的人则可畅达其精神,而忘却玄道则只会拘泥于形体。
这是思索如何真正掌握玄道的主要秘诀。
凡真正掌握玄道者则显贵,不必借用黄钺以显威风;体会到玄道者富有,不必凭借罕见的财货以示贵重。
真正得道者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
他可乘驭流动的光线,鞭策飞扬的虚影,凌驾上下四方,贯穿浩瀚宇宙。
可高至无极,深入幽冥。
经行于无边无际的门楣,游荡在幽暗玄妙的四野。
在那迷茫不清,唯恍唯惚中逍遥;在那迷迷朦朦,仿仿佛佛中徜徉;在那云端吮吸日月的精华,在那红霞之中咀嚼天地元气。
徘徊于无形无迹之中,翱翔在不见不闻之际,脚踏着蜿蜒的彩虹,足登着北斗七星。
这便是真正掌握玄道者所达到的境界。
次一等的是真正知足者。
这种人能够隐遁而不为世用,韬光养晦于山林之中。
他收拢鸾凤蛟龙般的翅膀而处于卑贱的地位,身置于破弊的茅舍,颐养浩然正气。
他宁肯身穿褴褛的衣衫以草绳系腰,也不愿意用它来交换光彩辉煌的龙袍。
他宁愿背负重物以竹杆为手杖徒步而行,也不愿意用它来换取来往不绝的马车。
把夜光碧玉藏于高山之中,以避免他山之石的雕琢;将灵龟的甲壳沉于幽深的渊潭,以避免钻孔火烧的祸害。
动静知道节制,则无往而不利。
抛弃光彩照人的晨花,避开覆车的险路。
低音高呼于青崖之上,静观万物化为尘土空气。
到茂密的树林中修身,旁观富贵之家破落为贫寒之家。
在田中执农具耕作,将军权在握的将军鄙视为手执皮鞭的奴仆。
吃粗饭饮泉水,把牛羊猪等佳肴视为野菜粗食。
泰然自若,在“无为”的氛围里享尽欢乐;怡然自得,于“不争”的心境中混同贵贱。
含涵醇厚,持守朴素,没有贪欲,没有忧愁,保全真率,漠视外物,居处平庸,体味淡漠。
坦坦荡荡,与浑然的玄道一样自然。
浩浩茫茫,与天地自然达到默契。
似乎幽暗,又似光明,好像混浊,又好像清澈;似乎迟缓,却又迅速,看似亏损,却又盈溢。
怎能抛弃主祭的身份,抛弃大匠的地位,而越过樽俎去代替无知的厨师,或者丢弃绳墨去帮助伤手的工人呢?不因为像臭老鼠似的细琐利禄,而像凡夫那样喜怒哀乐。
傲然不喜欢世俗的称誉,坦然不畏惧众口一词的低回。
不会因为身外之物而扰乱了他至真至朴的精神,不会由于利害关系而污染他纯洁的胸襟。
极度的富有,显赫的地位,都不足以引诱他,其他的名利又怎能使他欢喜呢。
锋利的刀刃,沸腾的鼎镬,不足以胁迫于他,那些诽谤与谗言又怎能引起他的忧惧不安呢?他从来对烦恼都是无动于衷,从来不曾与外物有一丝相混杂。
拿隋侯的宝珠去射击鸟雀,舔舐秦王的痔疮以获取车马,攀援枯朽的树枝去掏鸟窝,在湍急的吕梁河里去捞鱼虾,早上还是称孤道寡的人,傍晚却沦为狐狸和鸟儿的残剩的食物。
横梁折断,鼎翻食覆,倾覆沉溺,一蹶不振。
大致说来,这就是庸俗之辈盲目奔走,倾心追慕的;但这恰是通达得道者感到心寒和可悲之所在。
所以懂得玄道的至人使《韶》《夏》一类华丽的音乐沉默,将有文采的柱子遮掩暗藏起来。
他们像鸿雁振动着翅膀翱翔于昆仑五域的废墟之上,而不需要口衔芦苇以自卫。
他们像蛰龙隐藏鳞角而不用,而没有必要凭借洞穴去防备。
他们处于上位时,没有倨傲鹞鹰般的咋呼,他们失去上位时,也不会有像亢龙般悔恨,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这种境界,因为玄道渺邈而又空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