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给传动系设计分析
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e1b335c1c708a1294a446f.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概述 (3)1.1技术要求 (3)1.2总体设计方案 (3)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和计算 (3)2.1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 (3)2.2导轨摩擦力的计算 (4)2.3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4)2.4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 (5)3.工作台部件的装配图设计 (9)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 (9)4.1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压缩载荷的校验 (9)4.2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转速的校验 (9)4.3滚珠丝杆螺母副额定寿命的校验 (10)5.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 (10)5.1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10)5.2滚珠丝杠螺母副扭转刚度的计算 (11)6.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11)6.1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11)6.2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力矩 (12)6.3 计算坐标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各种所需力矩 (13)6.4选择驱动电动机的型号 (14)7.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和规格型号 (14)7.1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 (14)7.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规格型号 (15)8. 课程设计总结 (15)9.参考文献 (15)1.概述1.1技术要求工作台、工件和夹具的总质量m=918kg,其中,工作台的质量510kg;工作台的最大行程Lp=600 mm;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18000mm/min;工作台采用贴塑导轨,导轨的动摩擦系数为0.15,静摩擦系数为0.12;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为30μm,重复定位精度为15μm;机床的工作寿命为20000h(即工作时间为10年)。
机床采用主轴伺服电动机,额定功率为5.5kw,机床采用端面铣刀进行强力切削,铣刀直径125mm,主轴转速310r/min。
切削状况如下:数控铣床的切削状况1.2总体设计方案为了满足以上技术要求,采取以下技术方案:(1)工作台工作面尺寸(宽度×长度)确定为400mm×1200mm。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d5e882c8da38376baf1fae88.png)
图 2-4 结 构 网
检验: 检验:
rm = ϕ xm ( pm −1) ≤ rmax 最后扩大组的变速范围小于8 10。 最后扩大组的变速范围小于8~10。
第二扩大组c 第二扩大组 级比: 级比:ϕ 6 x2= 6 r2 = ϕ 6
⑷ 功用
动路线; 动路线; 2)传动顺序; 传动顺序; 3)变速组数目; 变速组数目;
电动机
Ⅰ
Ⅱ
Ⅲ
Ⅳ
1400 1000 710 500 355 250
1)主轴各级转速的传
4)变速组传动副数、 变速组传动副数、 变速范围; 变速范围; 5)基本组和扩大组; 基本组和扩大组; 6)传动轴数目、转速 传动轴数目、 级数、转速大小; 级数、转速大小; 7)各传动副级比关系、 各传动副级比关系、 传动比的数值; 传动比的数值;
Z=pa×pb×pc×pd×……pm ……p
主轴转速为连续等公比数列,主轴转速级数Z 例:主轴转速为连续等公比数列,主轴转速级数 =12。 。 a、b、c三个变速组的传动副数: 、 、 三个变速组的传动副数 三个变速组的传动副数: pa=3、pb=2、pc=2。 、 、 。 主轴转速级数: = 主轴转速级数:Z=pa×pb×pc=3×2×2=12 × × =
⑷ 零件设计
§2 - 1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运动设计:运用转速图的基本原理, 运动设计:运用转速图的基本原理,拟定满足 给定的转速或速度要求的合理传动系统方案。 给定的转速或速度要求的合理传动系统方案。 拟定结构式或结构网; 拟定结构式或结构网; 拟定转速图; 拟定转速图; 内容 合理分配各传动副的传动比; 合理分配各传动副的传动比; 确定齿轮齿数和皮带轮直径; 确定齿轮齿数和皮带轮直径; 绘制机床的传动系统图。 绘制机床的传动系统图。
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系统传动的方案设计
![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系统传动的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b2f60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0.png)
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系统传动的方案设计随着制造业技术的发展,数控工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数控车床是机械加工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数控机床。
在数控车床的使用中,纵向进给系统传动方案的设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做好系统设计可有效提升产能和生产工艺。
一、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方式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系统的主要原理是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使刀架沿着转轴纵向轴向移动,将工件逐步加工成形。
这里所指的传动装置,即是通过旋转电动机来传动球螺杆。
而球螺杆就是在传动时通过与负荷间产生的滑移变形和滚动摩擦起到实现精度高的传动功能的很重要的柔性元件。
对于数控车床的使用,其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将刀架中的刀具逐渐地接触到工件表面上并继续进行削除,当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时,就可以切断工件。
二、传动方案1:球螺杆传动目前,球螺杆传动是目前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系统的主要传动方式。
该方式主要是通过电机辅助驱动螺纹杆或同步带旋转,使得母轮的旋转产生大量的旋转运动,从而使螺杆上的小铜轮自动转动。
同时,小铜轮的转动使得超静力耐磨材料发生侧向运动,以便传递到竖向滑块上。
这种传动方式传动精度高,速度快,加工效率高。
同时,其具有压力大而拉扯力小,对系统的磨损小,能完成加工复杂的大型工件或大量工作的优点。
但它也具有噪声大、操作和维护相对复杂等缺点,较难在小型数控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传动方案2:伺服电机传动除了球螺杆之外,伺服电机也可作为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系统的传动方案之一。
主要特点是具有提高生产率、减少运行成本以及减轻人工干预的作用。
传动系统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轴与对应进给器相连,当电机的输出信号产生时,即可自动控制工作台的位置。
与传统的传动方案相比,它更加精确可靠,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市场需求。
但同时在操作上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成本相对较高,所以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加工项目。
因此,在选择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系统传动方案时,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制造商都需进行充分比较,选择最适应的方案以满足生产需求。
CA6140普通车床传动系统分析与结构组成分析
![CA6140普通车床传动系统分析与结构组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c87c9c8e9951e79a8927a0.png)
一、CA6140普通车床传动系统分析与结构组成分析1.性能简介CA6140 型普通车床是普通精度级的万能机床,它适用于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和盘类零件上的内外回转表面,以及车削端面。
它还能加工各种常用的公制、英制、模数制和径节制螺纹,以及作钻孔、扩孔、铰孔、滚花等工作。
其加工范围较广,由于它的结构复杂,而且自动化程度低,所以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及修配车间。
2.主要部件图1 CA6140普通车床的结构1.主轴箱(床头箱) 它固定在床身的左端。
在主轴箱中装有主轴,以及使主轴变速和变向的传动齿轮,通过卡盘等夹具装夹工件,使主轴带动工件按需要的转速旋转,实现主运动。
2.刀架它装在刀架导轨上,并可沿刀架导轨作纵向移动,刀架部件由床鞍(大拖板)、横拖板、小拖板和四方刀架等组成。
刀架部件是用于装夹车刀,并使车刀作纵向、横向和斜向的运动。
3.尾架它装在床身右端,可沿尾架导轨作纵向位置的调整,尾架的功能是用后顶尖支承工件, 还可安装钻头,铰刀等孔加工工具,以进行孔加工,尾架作适当调整,以实现加工长锥形的工件。
4.进给箱它位于床身的左前侧,进给箱中装有进给运动的变速装置及操纵机构,其功能是改变被加工螺纹的螺距或机动进给时的进给量。
它用来传递进给运动,改变进给箱的手柄位置,可得到不同的进给速度,进给箱的运动通过光杠或丝杠传出。
5.溜板箱它位于床身前侧和刀袈部件相连接,它的功能是把进给箱的运动(光杠或丝杠的旋转运动)传递给绐刀架,使刀架实现纵向进给、横纵向进给、快速移动或车螺纹。
6.床身它固定在左右床腿上,它是车床的基本支承元件,是机床各部件的安装基准,是使机床各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准确的相对位置。
7.光杠和丝杠是将运动由进给箱传到溜板箱的中间传动元件。
光杠用于一般车削,丝杠用于车螺纹。
3.传动系统简介图2 CA6140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方框图由图2及图2-1-1可知,电动机经主换向机构、主变速机构带动主轴完成主运动。
进给传动从主轴开始,经进给换向机构、交换齿轮和进给箱内的变速机构和转换机构、溜板箱中的传动机构和转换机构传至刀架。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c6fbff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60.png)
图5-30 直线电动机进给驱动系统 1-位置检测器 2-转子 3-定子 4-床身 5、8-辅助导轨 7、14-冷却板
流电,次级就在电磁 力的作用下沿初级作
6、13-次级 9、10-测量系统 11-拖链 12、17-导轨 15-工作台 16-防护 直线运动。
尽管直线电动机有很多优点,但在选用时应注意以下不足之处: 1)与同容量旋转电动机相比,直线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要低, 特别在低速时更明显。 2)直线电动机,特别是直线感应电动机的起动推力受电源电压的影 响较大,故对驱动器的要求较高,应采取措施保证或改变电动机的有 关特性来减少或消除这种影响。 3)在金属加工机床上,由于电动机直接和导轨、工作台做成一体, 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止磁力和热变形对加工的影响。
5) 滚珠丝杠螺母副制造工艺复杂,滚珠丝杠和螺母的材料,热处理 和加工要求相当于滚动轴承。螺旋滚道必须磨削,制造成本高。
2. 静压丝杠螺母副 静压丝杠螺母副是通过油压在丝杠和螺母的接触面之间,产生一
层保持一定厚度,且具有一定刚度的压力油膜,使丝杠和螺母之间由 边界摩擦变为液体摩擦。当丝杠转动时通过油膜推动螺母直线移动, 反之,螺母转动也可使丝杠直线移动。静压丝杠螺母的特点是:
2. 减少各运动零件的惯量
传动件的惯量对进给系统的启动和制动特性都有影响,尤其是高速运转的零件,其惯量的 影响更大。在满足传动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执行部件的质量,减小旋转零件的 直径和质量,以减少运动部件的惯量。
3. 减少运动件的摩擦阻力
机械传动结构的摩擦阻力,主要来自丝杠螺母副和导轨。在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为了减 小摩擦阻力,消除低速进给爬行现象,提高整个伺服进给系统稳定性,广泛采用滚珠丝杠和 滚动导轨以及塑料导轨和静压导轨等。
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doc
![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09932a71102de2bd97058846.png)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题目:数控技术课程设计——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4 指导教师:职称:职称:2009年12月23日中北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08/2009 学年第 1 学期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数控技术课程设计——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起迄日期:12月23日~12月31日课程设计地点:指导教师:系主任:下达任务书日期: 2009年12月 23日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概述 (3)1.1技术要求 (3)1.2总体设计方案 (4)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和计算 (4)2.1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 (4)2.2导轨摩擦力的计算 (5)2.3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5)2.4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 (5)3.工作台部件的装配图设计 (8)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 (8)4.1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压缩载荷的校验 (8)4.2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转速的校验 (8)4.3滚珠丝杆螺母副额定寿命的校验 (8)5.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 (9)5.1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9)5.2滚珠丝杠螺母副扭转刚度的计算 (10)6.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10)6.1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10)6.2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力矩 (11)6.3 计算坐标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各种所需力矩 (11)6.4选择驱动电动机的型号 (12)7.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和规格型号 (13)7.1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 (13)7.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规格型号 (13)8. 课程设计总结 (13)9.参考文献 (13)1.概述1.1技术要求工作台、工件和夹具的总质量m=918kg,其中,工作台的质量510kg;工作台的最大行程Lp=600 mm;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18000mm/min;工作台采用贴塑导轨,导轨的动摩擦系数为0.15,静摩擦系数为0.12;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为30μm,重复定位精度为15μm;机床的工作寿命为20000h(即工作时间为10年)。
第三章第五节进给传动系设计 (重点)
![第三章第五节进给传动系设计 (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503b79f705cc1754270902.png)
三.电器伺服进给系统
(一)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 伺服:就是要迅速而又准确的跟踪控制命令。 主传动:Rn≥100 进给传动:V进=1mm~2mm
(二)常用伺服电机
1.步进电机(脉冲电机):唯一用于开环控制 步距角:每个指令脉冲产生的电机转角(常量). 脉冲电机:步距角 2.交流、直流伺服电动机(必须用于闭环或半闭环控制) 3.直线电机 将电能转化为直线运动机械能的电力驱动装置。是适应超高速加
1)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传动效率可达0.92~0.96。
2)运动灵敏,低速时无爬行。由于主要存在的是滚动摩擦,动、 静摩擦系数都很小,而且其差值很小,因而启动转矩小,动作灵敏, 即在低速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爬行现象。
3)轴向刚度高,反向定位精度高。可以消除丝杠和螺母之间的 间隙并实现滚珠的预紧。
4)传动具有传动具有可逆性。
1.基本要求 1)采用低摩擦传动 2)惯量匹配 3)最佳传动比 4)预紧提高整个系统的刚度
每个传动付都有间隙要消除
2.机械部件设计
2个公式。机械传动部件主要指齿轮和丝杆螺 母传动副。
(1)最佳传动比的确定 开环系统: 闭环系统:
(2)齿轮传动付间隙的消除
1)刚性调隙法 偏心轴套调整法:电机是通过偏心轴套安装在箱体上,转动偏心轴
(2)运动计算
1)脉冲当量 2)进给速度 3)位置精度的影响因素
步进电动机转角因素 传动精度。 定位精度低,系统简单,成本低,调试方 便。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数控机床中。
2.闭环系统
1) 概念 2) 组成 3) 运动计算 3.半闭环系统 位置检测元件,闭环之外的传动精度。
(四)伺服进给机械结构
齿轮齿条
动力源
进给箱 变换、换向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87827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f.png)
4. 种类:双齿轮错齿式、压力弹簧式、碟形弹簧式 5. 双齿轮错齿式 6. 套装构造拉簧式双薄片直齿轮相对回转调整齿槽间
隙
7. 压力弹簧式 8. 套装构造压簧式内外圈式锥齿轮相对回转调整齿槽
间隙
9. 碟形弹簧式 10. 碟形弹簧式双薄片斜齿轮轴向移动调整齿槽间隙
3.3 进给传动系统齿轮传动间隙消除措施 一、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间隙旳调整 1.偏心套调整 只能补偿齿厚误差与中心距误差引起旳齿侧间隙, 不能补偿偏心误差引起旳齿侧间隙。
偏心套间隙 消除机构
3.3 进给传动系统齿轮传动间隙消除措施 2.垫片调整
调整两齿轮在轴向旳相对位置即可到达消除齿侧间 隙旳目旳。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旳基本形式 1、经过调整垫片旳厚度使左、右螺母产生轴向位移,
就可到达消除间隙和产生预紧力旳作用; 2、简朴、刚性好、装卸以便、可靠; 3、调整困难 ,调整精度不高。
双螺母垫片式构造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旳基本形式 1、用键限制螺母在螺母座内旳转动。调整时,拧动圆 螺母将螺母沿轴向移动一定距离,在消除间隙之后用 圆螺母将其锁紧; 2、简朴紧凑,调整以便,但调整精度较差,且易于松 动。
双螺母齿差式构造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旳基本形式
滚珠丝杠旳预拉伸
滚珠丝杠在工作时会发烧,其温度高于床 身。丝杠旳热膨胀会使导程增大,影响定位精 度。为了补偿热膨胀,可将丝杠预拉伸。预拉 伸量应不不大于热膨胀率。发烧后,热膨胀量 抵消了部分预拉伸量,使丝杠内旳拉伸力下降, 但长度却没有变化。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旳基本形式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旳基本形式 从旋转电动机到直线电机旳演化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639660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6.png)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数控机床是以数字化控制系统为基础的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的数控设备。
其进给传动系统作为数控机床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将会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传动方式、技术要求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进给传动系统的构成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是由电机、减速箱、传动装置和运动控制系统等组成的。
电机作为驱动设备,通过减速箱将高速低扭矩的电机转换成低速大扭矩的动力,传动装置则将动力传递到物料上,最终由运动控制系统控制数控机床的运动状态。
二、进给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进给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的驱动下,通过减速箱将高速低扭矩的动力转变为低速大扭矩的动力输出,经过传动装置传递给物料上,再由运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其中,进给传动系统的工作精度和稳定性将会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三、进给传动系统的传动方式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方式主要有液压、机械式和电子式三种。
其中,液压进给传动系统适用于高功率、高切削力和大型工件的传动,具备很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机械式进给传动系统适用于中等功率、中等切削力和中等体积工件的传动,具备可靠性和速度调整灵活度;电子式进给传动系统适用于高精度、高速传动,具备精度高、稳定性好、速度范围大等优点。
四、技术要求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传动精度和传动稳定性。
传动精度是指传动装置的转速精度、位置精度、运动精度和位置控制精度等因素;传动稳定性是指传动装置的噪声、振动、温度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等因素。
为保证数控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对于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不仅在传动装置上,还需要考虑到运动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传动装置方面,还需考虑到其寿命和安全性等因素。
五、发展趋势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也在不断革新和升级。
从原来的液压和机械式进给传动方式不断升级发展到电子式进给传动系统,近年来更是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
数控铣床向进给系统设计
![数控铣床向进给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9df2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1d.png)
数控铣床向进给系统设计引言数控铣床是一种利用数控技术控制铣刀在工件表面上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
向进给系统是数控铣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控铣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数控铣床向进给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进给方式、进给传动、进给伺服系统等。
进给方式数控铣床的进给方式通常有手动进给和自动进给两种。
手动进给主要是通过手轮控制机械进给,适用于较简单的加工任务。
而自动进给则是通过数控系统控制电机进给,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
进给传动进给传动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工作台的线性运动,常用的进给传动方式有螺旋副传动和齿轮传动。
螺旋副传动螺旋副传动是通过螺旋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工作台的线性运动。
螺旋副由丝杠和蜗轮组成,丝杠与蜗轮的啮合形式决定了传动的精度和刚性。
常见的螺旋副传动方式有普通螺旋副、滚珠螺旋副和滚筒螺旋副。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通过齿轮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工作台的线性运动。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稳定、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但对于工作台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
进给伺服系统进给伺服系统是数控铣床向进给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由伺服电机、编码器、伺服控制器和驱动器等组成。
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运动的装置,常用的伺服电机有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的选择应根据数控铣床的加工需求和性能指标进行。
编码器编码器是用于测量电机转动角度和速度的装置,常用的编码器有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式编码器。
编码器的精度和分辨率直接影响到数控铣床的定位精度。
伺服控制器伺服控制器是控制伺服电机运行的主要设备,主要功能包括速度闭环控制、位置闭环控制、加速度控制等。
伺服控制器的性能决定了数控铣床的动态响应和运动平稳性。
驱动器驱动器是用于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运动的装置,常用的驱动器有脉冲方向式驱动器和模拟伺服驱动器。
驱动器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会直接影响到数控铣床的动态性能。
总结数控铣床向进给系统的设计对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方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05df3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5.png)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方案分析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机床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影响重大。
本文将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一、传动方式选择常见的数控机床进给传动方式主要有螺杆副、滚珠丝杠副、液压传动、齿轮传动和软件控制等。
不同的传动方式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螺杆副螺杆副具有传动精度高、刚性好、噪音低等优点,适用于慢速大力的进给运动。
但是,它的效率低、摩擦力大、易磨损、不适合高速运动。
2、滚珠丝杠副滚珠丝杠副相对螺杆副来说效率更高,适用于高速进给运动。
但是,它的传动精度受制于滚珠杆的制造精度,而且滚珠很容易受损。
3、液压传动液压传动具有传动力矩大、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铣削和切削加工中有较好的适应性。
但是,液压传动的系统复杂,维护不易,而且液压油需要定期更换。
4、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优点是传动精度高、能承受较大的力矩,适用于高速进给运动。
但是,它的噪音较大,容易出现波动,而且需要灵活的齿轮摆动机构。
5、软件控制软件控制是一种新的进给传动方式,它通过精确的计算控制电机的旋转角度和速度,精确实现进给精度。
但是,软件控制的成本较高,需要高精度的编码器。
根据不同的机床类型和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可以在传动效率、精度和可靠性之间取得平衡。
二、传动控制技术传动方式是进给传动系统的核心,而控制技术也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传动控制技术包括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两种。
1、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传感器将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器,通过对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差进行比较和调整,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角,以实现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等优点,但是需要更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成本较高。
2、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系统只控制电机的转速,不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反馈调整,只能通过实验调节来实现控制精度。
开环控制具有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精度和稳定性不如闭环控制,容易受到噪声和温度等环境影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CA6140的传动系统分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CA6140的传动系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35112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f.png)
扩大导程传动路线
50
进 给 运 动
主轴Ⅵ
(扩大导程)52 86 (正常导程)—
Ⅴ ——
80 20
Ⅳ
5
0
80
Ⅲ
2
0
— — — 58 — — —
44 44 ——
26 58
—
Ⅸ
(接正常导程传动路线)
58
传
动
从传动路线表达式可知,扩大螺纹导程时,主轴Ⅵ到轴Ⅸ的传动比为 :
z z DP
传
D
动
链 式中 z—蜗轮的齿数 , D——蜗轮的分度圆直径(in)。
( 螺 纹
只有英制蜗杆的轴向齿距PDP与蜗轮齿距π/DP相等才能正确啮合,而径节 制螺纹的导程为英制蜗杆的轴向齿距为:
加 工 )
PDP
in
DP
25.4k
DP
mm
标准径节的数列也是分段等差数列。
车削径节螺纹时,可采用英制螺纹的传动路线,但挂轮需
4.3.3 CA6140的传动系统分析
【复习】 • 1)主运动传动链 • 2)进给运动传动链 • 3)机动进给传动链
(1)机床传动的基本组成部分
机床的传动必须具备以下的三个基本部分:
•运动源:为执行件提供动力和运动的装置。通常为电动机,如交流异步电
动机、直流电动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交流变频调速电 动机等。
• 正转24级转速 18级低转速+6级高转速
• 反转12级转速
进给运动传动链组成
•进给传动链: 执行件(主轴)→执行件(车刀)
•功用: 使刀架实现纵向或横向移动及变速与换向
②进给运动传动链
功用是使刀架实现纵向及横向移动变速与换向。它包括车螺纹进给运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d41d9d7d5bbfd0a7956739e.png)
1.外循环
外循环方式则在循环过程中滚珠与丝杠 脱离接触,制造相对容易些,刚性差, 噪音大,易磨损
2.内循环
内循环方式指在循环过程中滚珠始终保 持和丝杠接触。这种方式结构紧凑, 但要求制造精度较高。
第二节 进给传动机构
外循环式
a) 螺旋槽式
垫片式消隙 1-螺钉 2-调整垫片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
2.螺纹调隙式 通过转动螺母改变两个螺母间位移来消除传动副
的轴向间隙。 优点:调整方便,在出现磨损后还可以随时进行补充调整。 缺点:轴向尺寸较长,会增加丝杠螺纹部分的长度。
螺纹式消隙 1-圆螺母 2-销紧螺母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
• ②双圆弧型面。图b,当偏心决定后,只在滚珠直径滚道内相 切的两点接触,接触角不变。
螺旋滚道形状
第二节 进给传动机构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特点:
1)传动效率高 2)给予适当预紧 3)运动平稳,无爬行现象,传动精度高 4)有可逆性 5)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缺点 制造工艺复杂 不能自锁
二、滚珠丝杆螺母副的循环方式
通常用图文格式进行标注 。
滚珠丝杠标注方法
第二节 进给传动机构
滚珠丝杆的支承与制动 1)支承方式 ①一端装推力轴承 ②一端装推力轴承,另一端装深沟球轴承 ③两端装推力轴承 ④二端装推力轴承及深沟球轴承
滚珠丝杠的支撑方式
(a)仅一端装推力轴承;(b) (c)两端装推力轴承;(d)两端装推力轴承和深沟球轴承
么?何为内循环和外循环方式? • 7.12 丝杠支承有哪几种?特点是什么?各适用
于什么情况下? • 7.13 滚珠丝杠副精度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 7.14 试述滚珠丝杠螺母副消除问隙及预加载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惯量分析和校核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惯量分析和校核](https://img.taocdn.com/s3/m/c05252d833d4b14e852468e1.png)
机床进 给系统惯量校核 的方 法和步骤 ,希望能对相关设计 研 究人 员的实际应用 提供 有益的参 考。
电机的控制 能力越强 , 动态 特性越好 , 加工性 能越好 ; 但
值太 小 , 则电机规格 大 , 价格增加 , 经济 性差 ;
电机惯量 占总惯 量的 比率越小 , 电机控制稳 定性越差 , 动态特
校核等环节 。 加速度和稳定性环节 的重要性容易理解 , 而惯量 匹配环节 的重要性是常被忽 略了。
() 2 负载 电机惯量 比值 的选择原 则。一般情况下 , 负载电
机惯量 比值选择范 围为
J |M《 3—5。 f|
数控机床 是以在 自动加工 中实现精确 的运动精度和高性
能稳定性为其 主要 特征的 , 高速数控机床对快速 响应特性 、 动
1 惯 量校 核 的重 要性
惯 量 校 核 涉及 到 惯 量 匹 配 校 核 、 速 度 校 核 、 统 稳 定 性 加 系
性 受负载影 响越 大 , 越易受 切削力 、 擦力 的干扰 , 摩 系统调 试 困难 , 定位时间长 ,nr 能降低 。 以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 , / -性 j 所 选择适 当的负载 电机惯量 比值 范围。
将负载惯量折算到与 电机 同一轴上 , 为 。 记
/ 为负载 电机 惯量 比, 这一 比值反映 了电机 对于负载
本文的主要 目的 ,就是要对惯量及与惯量校核计算相 关
的各 环节 和因素进行分析 , 并总结 、 探索 和概括 出实用 的数 控
的控的比率越大 , 则
校核 、 加速度校核 、 系统稳定性校核等环节 。
数 。根据动力学定律 , 角加速度为 电机输出扭矩 与系统总惯量 之 比 , 以负载惯量 直接影响到加速度特 性 , 所 在其 他参数不变
数控车床进给系统机械传动结构的设计
![数控车床进给系统机械传动结构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f7bef6770bf78a652954e4.png)
图书分类号:密级:摘要数控车床进给系统是指能分别沿着X 向和Y向做进给运动的系统,是许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本部件,如数控车床的纵—横向进刀机构、数控铣床和数控钻床的X-Y工作台、激光加工设备的工作台、电子元件表面贴装设备等。
模块化的X-Y数控工作台,通常由导轨座、移动滑块、工作、滚珠丝杠螺母副,以及伺服电动机等部件构成。
其中伺服电动机做执行元件用来驱动滚珠丝杠,滚珠丝杠螺母带动滑块和工作平台在导轨上运动,完成工作台在X、Y方向的直线移动。
导轨副、滚珠丝杠螺母副和伺服电动机等均以标准化,由专门厂家生产,设计时只需根据工作载荷选取即可。
控制系统根据需要,可以选取用标准的工作控制计算机,也可以设计专用的微机控制系统。
关键词数控车床;传动系统;工作台AbstractCNC lathe feeding system is able to separately along the X and Y to do to feed motion of the system,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equipment, many basic components, such as CNC lathe vertical - horizontal feed body, CNC milling and CNC drilling machineXY table, the table of laser processing equipment,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rface mount equipment.Modular CNC XY table, usually by rail seat, move the slider, work, ball screw pair, and the servo motor and other component parts.One servo motor to drive the ball screw actuator to do, the ball screw drive and work platform slide rail movement, complete table in the X, Y direction of the straight line movement.Guideways, ball screw and servo motors are Vice standardization of specialized manufacturers, design can be selected only according to work load.Control system as needed, you can select a computer using a standard job control, you can design a dedicated computer control system.Keywords Lathe;CNC Transmission System;Table目录1 绪论 (3)1.1数控车床概述 (3)1.1.1概述 (3)1.1.2数控机床的组成 (2)1.1.3数控车床进给系统的分类 (5)1.2课题题目及背景 (6)1.3传动方案的设计 (6)2交流伺服电动机 (7)2.1交流伺服电机概述 (7)2.1.1交流伺服电机的要求 (7)2.2.2交流伺服电机的分类 (7)2.2交流伺服电动机的选型 (8)3 丝杠的选型及计算 (9)3.1丝杠的介绍 (9)3.1.1丝杠螺母副的分类 (9)3.1.2滚珠丝杠丝杠螺母副的结构形式 (9)3.1.3摩擦力的计算 (11)3.1.4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11)3.1.5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计算 (11)3.1.6滚珠丝杠螺母副承载能力校核 (12)3.1.7负载惯量的计算 (13)3.1.8电动机惯量与负载惯量的匹配 (14)3.2伺服进给系统的动态响应、误差及精度 (15)3.2.1进给系统的动态分析 (15)3.2.2进给系统的误差计算 (16)3.3.3进给的定位精度 (17)3.3.4进给系统的刚度计算 (17)4 联轴器的选择 (19)4.1联轴器的介绍 (19)4.2选择联轴器 (20)4.3联轴器较核 (21)5 滚珠丝杠的支撑结构及轴承选用 (22)5.1支撑结构的介绍 (22)5.2轴承的选用 (23)5.3轴承的润滑 (24)6导轨的选型 (25)6.1导轨的介绍 (25)6.2导轨的参数选取 (26)6.3导轨的间隙调整 (27)6.4导轨材料与热处理 (28)6.5导轨的润滑 (29)结论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给系统传动设计
![进给系统传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4b42f1f61fb7360b4c6595.png)
结构设计
二、主轴箱内传动轴的空间布置
主轴箱(变速箱)内传动轴按空间三角形分布。要求: 主轴箱(变速箱)内传动轴按空间三角形分布。要求: ① 首先满足机床总体布局对主轴箱的形状和尺寸限制; 首先满足机床总体布局对主轴箱的形状和尺寸限制 机床总体布局对主轴箱的形状和尺寸限制; ② 兼顾变速机构、润滑装置的设计合理性; 兼顾变速机构、润滑装置的设计合理性; ③ 考虑各轴受力情况,装配调整和操纵维修的方便; 考虑各轴受力情况,装配调整和操纵维修的方便; ④ 考虑散热性能,确保热变形小。 考虑散热性能,确保热变形小。 其中主轴箱的形状和尺寸 限制, 限制,是影响传动件空间布置 最重要的因素。 最重要的因素。
电动机 主换向机构 主变速机构
挂 轮 架
进给换 向机构 进给箱
外联系传动进给链 内联系螺纹链
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数控机床是无级电伺服变速进给链 机床的每一进给运动采用一个伺服电动机, 机床的每一进给运动采用一个伺服电动机,直接或通过定比传 动机构与滚珠丝杠相连接。在丝杠(或伺服电动机) 动机构与滚珠丝杠相连接。在丝杠(或伺服电动机)等旋转零件端 部安装脉冲发生器,或在工作台侧安装光栅。 部安装脉冲发生器,或在工作台侧安装光栅。用同步脉冲控制伺服 电动机,保证工作台精确的运动速度和定位精度。 电动机,保证工作台精确的运动速度和定位精度。
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三、机械分级进给传动系的设计要点
1.进给传动是恒转矩传动 1.进给传动是恒转矩传动 在各种不同进给量的情况下,产生的切削力大致相同, 在各种不同进给量的情况下,产生的切削力大致相同,进给力 也是大致相同。故驱动进给运动的传动件是恒转矩传动。 也是大致相同。故驱动进给运动的传动件是恒转矩传动。 2.进给传动系中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是其最高转速 2.进给传动系中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是其最高转速
1.2.1CA6140车床传动原理图
![1.2.1CA6140车床传动原理图](https://img.taocdn.com/s3/m/5936ff66be23482fb5da4c2f.png)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图1.1. 卧式车床所能加工的典型零件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1.1.2 车床种类
车床的种类很多,按其结构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卧式车床
130 230
(1
)uⅠⅡ
uⅡⅢ
uⅢⅥ
(3)转速值计算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一、进给传动系统的分析 1.车削螺纹(米制、英制、模数和径节四种螺纹)
运动平衡式: 1(主轴) u L丝 P
(1)米制螺纹加工 (2)英制螺纹加工 (3)模数螺纹加工 (4)径节螺纹加工
卡盘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5、变速操纵机构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展开图的剖切面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箱展开图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1、卸荷式带轮
带轮与花键套用螺钉连接 成一体,支承在法兰内的 两个深沟球轴承上,而法 兰则固定在主轴箱体上。 这样,带轮可通过花键套 带动轴I旋转,而带的拉力 则经法兰直接传至箱体 (卸下了径向载荷)。从 而避免因拉力而使轴I产生 弯曲变形,提高了传动平 稳性。卸荷式带轮特别适 用于要求传动平稳性高的 精密机床。
P
1(主轴)
58 58
33 63 100 1 33 100 75 u j
36 25
ub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943a5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f.png)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一、进给传动系统设计应满意的基本要求进给传动系统主要用来实现机床的进给运动和帮助运动。
进给传动系统一般由动力源、变速机构、换向机构、运动安排机构、过载爱护机构、运动转换机构和执行件等组成。
进给传动系统设计应满意的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静刚度和动刚度;2)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性,运动平稳;3)抗振性好;4)具有足够宽的调速范围和进给量;5)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要高;6)结构简洁,易于调整修理,操纵敏捷轻巧。
二、机械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特点1)进给传动是恒转矩传动;2)系统中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是其最高转速;3)进给传动的转速图应为前疏后密的结构;4)进给传动系统变速组的变速范围较大;5)进给传动系统采纳传动间隙消退机构;6)采纳快速行程传动;7)微量进给机构的采纳。
三、电气伺服进给系统电气伺服系统是数控装置和机床之间的联系环节,是以机械位置或角度作为掌握对象的自动掌握系统,其作用是接受来自数控装置发出的进给脉冲,经变换和放大后驱动工作台按规定的速度和距离移动。
电气伺服进给系统由伺服驱动部件和机械传动部件组成。
伺服驱动部件如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沟通伺服电动机等,机械传动部件如齿轮、滚珠丝杠螺母等。
其功能是掌握机床各坐标轴的进给运动。
电气伺服进给系统可分为开环、闭环和半闭环三种类型。
对进给驱动部件的基本要求:1)调速范围宽,低速运行平稳,无爬行。
2)快速响应性好。
3)抗负载振动力量强。
4)可承受频繁起动、制动和反转。
5)振动和噪声小,牢靠性高,寿命长。
6)调整、修理便利。
进给驱动部件的类型:1)步进电动机(脉冲电动机);2)直流伺服电动机;3)沟通伺服电动机;4)直线伺服电动机。
电气伺服进给传动系统中的机械传动部件设计应满意的要求:1)机械传动部件要采纳低摩擦传动;2)伺服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匹配要合适;3)选择最佳降速比来降低惯量;4)采纳预紧方法来提高整个系统刚度;5)消退传动间隙,提高运动平稳性和定位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过载保险机构:过载时自动断开进给运动,过载排除后自动接通。常用牙嵌离合 器,片式安全离合器,脱落蜗杆。
6、运动转换机构:转换运动类型(回转运动变直线运动),齿轮齿条,蜗轮蜗杆,丝 杠螺母。
(二)进给传动系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足够的静刚度和动刚度。 2、良好的快速响应性,低速微量进给不爬行,运动平稳,灵敏度高。 3、抗振性好,不会因摩擦自振而引起传动件的抖动或齿轮传动冲击。
b、柔性调整性:调整后的齿侧间隙可以自动进行补偿,如双片直齿错齿调整法、薄片 斜齿轮轴向压簧调整法、双齿轮弹簧调整法。(齿侧间隙可自动补偿,结构复杂,传动 刚度低,影响平整性。)
③滚珠丝杠及其支承
功用:滚珠丝杠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执行件的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机构
组成:螺母、丝杠、滚珠、回珠器和密封环组成。摩擦系数小,传动效率高。
输出轴上带有负载的伺服电动机的时间常数与伺服电动机本身所具有的时间常数不同 (加速时间不一样),如果惯性矩和齿轮等匹配不当,就达不到快速反应的性能(增加 电机功率、减小惯性载荷)。
③选择最佳降速比来降低惯性,最好有采用直接传动方式。 ④采用预紧办法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刚度。 ⑤采用消除传动间隙的方法,减小反向死区误差,提高运动平稳性,定位精度。 即:传动部件无间隙,低磨擦,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和适宜阻尼比。
特点:闭环控制可以消除整个系统的误差、间隙和失动,其定位精度取决于检测装置 的精度。其控制精度、动态性能等较开环系统好,但系统比较复杂,安装、调试、测试 麻烦,成本高,用于精密型数控机床。
3、半闭环系统
如果检测元件不是直接安装在执行部件上,而是安装在进给传动系中间部位的旋转部 件上,称之为半闭环系统。
式中 Q——脉冲当量(mm) α——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L——滚珠丝杠的导程mm U——步进电机至传动丝杠之间的传动比
如数控系统发出N个进给脉冲,工作台的位移量为
开环伺服系统的精度取决于步进电机的步距角精度,步进电机至执行部件间的传动系 的传动精度。这类系统的定位精度较低,一般在(±0.01~±0.02)mm,但系统简单,
优点:结构简单,刚度高,可靠性好。 缺点:精确调整困难,当滚珠和滚道磨损时不能随时调整。
图3—53b. 齿差调整式
设计中、小型数控机床时,通过选用最佳降速比来降低惯量,应尽可能使传动副的传 动比u=1,这样可选用驱动电动机直接与丝杠相连接的方式。
②齿轮传动间隙的消除
传动副为齿轮传动时,要消除其传动的间隙
a、刚性调整法:调整后的齿侧间隙不能自动进行补偿,如偏心轴套调整法、变齿厚调 整法、斜齿轮轴向垫片调整法。(齿侧间隙不能自动补偿,结构简单,传动刚度高。)
k k (N /um )
1
2
⑤滚珠丝杠螺母副间隙消除和预紧
滚珠丝杠在轴向载荷作用下,滚珠和螺纹滚道接触区产生接触变形,接触刚度与接触 表面预紧力成正比,如果滚珠丝杠螺母副间存在间隙,接触刚度较小;当滚珠丝杠反向旋转 时,螺母不会立即反向,存在死区,影响丝杠的传动精度。故同齿轮传动副一样,也要 消除间隙,并施加预紧力,以保证丝杠、滚珠、螺母之间没有间隙,提高螺母、丝杠副 的接触刚度。
调试方便,成本低。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数控机床。
SQNU36oL 0N
2、闭环系统
工作过程:闭环系统使用位移检测元件测量机床执行部件的移(转)动量,将执行部件 的实际移(转)动量和控制量进行比较,比较后的差值用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对执行部 件的移(转)动进行补偿,直至差值为0。
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闭环系统除了检测执行部件的移动量外,还检测其速度,检测 反馈装置有: a用旋转变压器作为位置反馈,测速发电机作为速度反馈。 b用脉冲编码器兼作位置和速度馈,多用此种。
方法:采用双螺母结构,通过调整两个螺母之间的轴向位置,使两螺母的滚珠在承受工 作载荷前,分别与丝杠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接触,产生一定的预紧力,以达到提高轴向刚度 的目的。
a. 垫片调整式 b.齿差调整式 两个螺母相对其啮合的内齿圈同向都转一个齿,则两螺母的相 对轴向位移
图3—53a. 改变垫片的厚薄来改变两个螺母之间的轴向距离,实现轴向间隙消除和预 紧。
例:图3-39升降台铣床进给系统的转速图
由电动机经3×3×2齿轮变速系,然后通过1:1的定比传动到主轴V可得到9~450r/min 的18种进给速度,主轴的计算转速为其nmax=450r/min,其余各轴的计算转速在其最高 升速传动路线上,如图3-39示
3、进给传动的转速图为前疏后密结构
传动件至末端输出轴的传动比越大,传动件承受的扭矩越大,进给传动系转速图的设 计刚好与主传动系相反,是“前疏后密”,即采用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不一致的结构, 如Z=16=28×24×22×21。这样可使进给系内更多的传动件至末端输出轴的传动比较小, 承受的扭矩也较小,从而减小各中间轴和传动件尺寸。
L1k—螺 母至固A 定端E 的距离(1m)06 L1
PL AEBiblioteka kP AE L
b. 两端固定的丝杠(图c)刚度k(N/um) L—两端固定的距离(m) c. 由于传动刚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定位误差
k 4AE106 L
(um)
Q1 Q2
K1 K2
Q Q 式中 : 、 —不同位置时的进给力(N) 、 —不同位置1 时的刚2 度
1、开环系统
典型的开环伺服系统采用步进电机如图3-41。开环系统对工作台实际位移量没有检测和 反馈装置。数控装置发来的每一个进给脉冲由步进电机直接变换成一个转角(步距角), 再通过齿轮(或同步齿形带、滚珠丝杠螺母)带动工作台移动。
对应一个进给脉冲,工作台移动的距离称脉冲当量,用Q表示 Q = (α×L)/(U×360°)
进给传动系设计分析
一、进给传动系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一)进给传动系的组成(动力源、变速机构、换向机构、运动分配机构、过载保险机 构和运动转换机构)
1、动力源 ①单独使用电动机,缩短传动链,实现几个方向进给和自动化。
②与主传动共用动力源,保证 主传动与进给运动之间的严格传动比。
2、变速机构:改变进给量大小。其方式有:齿轮变速,机械无级变速,伺服电机变速。 3、换向机构: ①电机换向,换向方便,换向次数不能频繁 ②齿轮换向,换向可靠,广泛用于机床 4、运动分配机构:转换传动路线,常采用离合器。
特点:半闭环系统只能补偿环路内部传动链的误差,不能纠正环路之外误差,如图a) 传动齿轮的齿形误差和间隙,丝杠螺母的导程误差和间隙,丝杠轴承的轴向窜动等误差 均在环路之外,无法补偿。
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稳定性好、精度高,快速响应性好,定位精度高。 影响机床伺服系统性能的因素 进给传动件的间隙;扭转、挠曲;机床运动部件的振动、摩擦;机床的刚度和抗振性;系统 的质量和惯量;低速下运动平稳性,有无爬行现象等。
Q
Lu
360
式中 α —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 L —滚珠丝杠的导程; Q—脉冲当量。
b.对于闭环系统 由驱动电动机的最高转速或扭矩与机床要求的最大进给速度或负载扭矩决定,降速比 为
u nd max L vmax
n 式中 ——驱动电动机最大转速(r/min) L——滚珠丝杠d导m程ax(mm) ——工作台最大移动速度(mm/min) v max
7、微量进给机构的采用
有时进给运动极为微量,如每次进给量小于2μm,或进给速度小于10mm/min,需采 用微量进给机构,微量进给机构有手动和自动两类。
a、自动微量进给机构采用各种驱动元件使进给自动地进行
b、手动微量进给机构主要用于微量调整精密机床的一些部件
c、最小进给量大于1μm 的机构有蜗杆传动,丝杠螺母,齿轮齿条传动等,适用于进给行 程大,进给量、进给速度变化范围宽的机床。
④丝杠的拉压刚度计算
丝杠传动的综合拉压刚度主要由丝杠的拉压刚度、支承刚度和螺母刚度三部分组成, 丝杠的拉压刚度不是一个定值,它随螺母至轴向固定端的距离而变化。
a.一端轴向固定的丝杠(图3-52a.b)的拉压刚度 k(N/um)
(
)
式中:A—螺纹底径处的截面积 (mm2)
E—弹性模量 (钢 E=2×1011N/m2)
d、最小进给量小于1μm 的进给机构有弹性力传动,电致伸缩传动,磁致伸缩传动, 热应力传动等,都是利用材料的物理性能实现微量进给。
e、微量进给机构的基本要求:灵敏度高,刚度好,平稳性好,低速进给时速度均匀, 无爬行,精度高,重复定位精度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操作方便灵活。
三、电气伺服进给系统
(一)分类 按有无检测和反馈装置分: 开环系统 闭环系统 半闭环系统
④可承受频繁启动,制动和反转。 ⑤振动和噪音小,可靠性高,寿命长。 ⑥调整、维修方便。 2、进给驱动部件的类型和特点(略)
(三)电伺服进给传动系中的机械传动部件
1、机械传动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①机械传动部件要采用低摩擦传动。(导轨采用静压导轨、滚动导轨;丝杠传动采用滚 珠丝杠螺母传动)
②伺服系统和机械传动系匹配要合适
( 二)电气伺服进给系统驱动部件 伺服驱动部件:步进电机、直流伺
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 机械传动部件:齿轮、滚珠丝杠螺母。
1、对进给驱动部件的基本要求 ①调速范围要宽,满足不同刀具不同零件的加工,低速运行平稳,无爬行。 ②快速响应性好,跟踪指令信号响应快,无滞后,电机惯量小。 ③抗负载振动能力强,受冲击时系统的速度不变,在低速下有足够的负载能力。
2、机械传动部件设计 主要指齿轮和丝杠螺母传动副设计 ①最佳降速比的确定 传动副的最佳降速比应按最大加速能力(电机)和最小惯量(传动件)的要求确定,以降 低机械传动部件的惯量。
a.开环系统 传动副的设计主要是由机床所要求的脉冲当量与所选用的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决定。 降速比为u
见P108
u
L
360 Q
载荷特点:主要承受轴向载荷,对丝杠轴承的轴向精度和刚度要求较高,采用角接触 轴承或双向推力园柱滚子与滚针轴承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