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弥勒--雕刻图解全过程
一枚小小的核舟 一方诗意的世界——《核舟记》中“奇巧”的四重意蕴
2021/01•教I 材硏讨一枚小小的裱舟 一方诗惡的世界——《核舟记》中“奇巧”的四重意蕴◎重庆/曾照军摘要:一枚小小的桃核,长不盈寸,刻而成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 一方充满诗意的世界,连作者也不禁感叹“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已不仅仅是一件“因势象形”的工艺話了,更是一件巧夺天工之美的艺术品。
其“奇巧”匠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重意蕴:尺寸小、内容多、象其形,显神韵。
关键词:核舟;奇巧;象形;神韵一枚小小的桃核,长不盈寸,刻而成舟,栩 栩如生地为我们再现了一方充满诗意的世界:跨越千年,我们自己仿佛也置身于当年的赤壁 之下,与苏子泛舟同游,历经了那个被誉为千古美谈的夜晚!连作者也不禁感叹“技亦灵怪 矣哉”!核舟已不仅仅是一件“因势象形”的工艺品了,更是一件巧夺天工之美的艺术品! “奇 巧”的雕刻艺人是如何做到的呢?笔者认为,其“奇巧”匠心主要有以下几重意蕴。
一、核舟寸几许“奇巧”的第一重意蕴体现在用以雕刻的 桃核尺寸之小。
众所周知,雕刻艺术以刀为工具,用以雕刻的载体(桃核)越小,其难度越大, 随之对雕刻艺人的技艺要求也越高。
那么文 中所述的这件艺术品到底小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有必要结合具体语句来直观感受: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计其长曾不盈寸。
之武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文人在国难关头 许身报国的挚爱灵魂,看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责任担当,看到了柔弱外表之下的刚强不 屈,看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忠诚无私。
古往今来,中国的爱国之士一直如此,无 论社会、命运对其怎样不公,到了国难关头,依 然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
据明世子朱载境《律吕精义》所记,明代 (用来度量工艺品)的1尺长约34厘米,一尺等 于十寸,一寸等于十分,一黍等于一分;由此可知,核舟首尾长度大约为2.72厘米,高度约为0.68厘米,如图1所示:-------约2.72厘米——图4在如此小的一枚桃核之上,雕刻艺人要创 造出如此精致的一件艺术品,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实在是难以置信!难怪《虞初新志》中还有 如下记载:“《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 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者?假有 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核舟记》优秀教案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作品上六只平均0.7毫米旳熊猫 放在绣花针针孔里。
导
我国旳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 旳历史,堪称一绝。三千数年前旳
语
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
日要用五倍放大 镜才干识读旳文字。
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 牙笔杆上雕
刻铁马云雕旳将士“行军图”。如
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旳地方雕刻全
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旳闲适心 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 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 色旳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
实旳烦恼,这是何等旷达旳襟 怀啊。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 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 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 船,而竖其左膝,左臂牵挂 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写出了佛印和尚旳外貌 和洒脱不群旳神态,放 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 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 在望着天空和两岸旳山 色,沉浸在清风明月中。
嘻,技亦灵怪矣哉!
yòu zhuàn
整体感知:
1、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义。 2、了解课文内容。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明朝有个有手艺奇妙精致旳人叫王叔 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旳细小圆形木块,雕 刻出宫殿,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人 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 是根据木头原来旳样子模拟那些东西旳形状, 各有各旳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 核刻成旳船,刻旳是苏轼乘船游赤壁。
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
然而,可是
挑选 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 满
亦灵怪矣哉。
长而窄
相当于“了啊” 译:总计一只核舟上,刻了五个人,
刻了八扇窗户;刻了竹蓬、船桨、火
雕塑的制作步骤
雕塑的制作步骤天然特殊胶泥备料筛选,喷水醒泥48小时以上(冬季低温3天以上),圆雕焊接雕塑钢筋造型骨架,在骨架上缠绕十字型木条托泥装置,密度根据实际情况以保证上大泥后不局部掉泥为原则,雕塑骨架上大间隙铺设金属网,可减少用泥量减少总重量保证雕塑不垮塌,主意安全同时避免坍塌报废返工。
如是浮雕需木工板铺设底板在板上每隔15公分钉钉子,钉子钉入一半另外一半露出方便挂泥,另在钉子上纵横缠绕细铁丝同样方便挂泥料。
第二步上大泥覆盖雕塑造型。
上泥完毕一边用木槌砸实一边补平泥间空袭。
全部上泥后对大造型进行不断的调整。
造型不准需要返工对骨架进行休整直到满意,以上必须由专业雕塑师来完成。
从此阶段开始雕塑必须经常喷水保持不开裂,半途公休要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直到雕塑模完成后。
其它细节和工序了略。
第三部塑形,专业雕塑师来完成,塑形过程雕塑师中随时喷水随时塑造,具体细节其它工序简略。
第四步雕塑大型完成,通知甲方对大造型进行审核和提出意见或修改。
继续不断的推敲调整和细节塑造达到完美,全部完成造型后进行整体推光泥塑,使用刮片进行推光。
其它细节和工序了略。
第五步进入翻制阶段,在泥塑上用切片进行区块模具分割设计,然后喷洒肥皂水作为隔离防护。
专业翻制技师配比石膏浆上于雕塑覆盖,具体石膏浆外层内层不同的水配比量由专业人员掌握和来完成。
待石膏硬化干燥后开始脱模,脱模前要在区块上固定抓手,抓手用石膏麻木桩来制作。
其它细节和工序了略。
第六步脱模后去掉分块模具上的残留泥,完毕后对石膏模进行细致修模,补磨。
然后用金属铜网进行打磨。
其它细节和工序了略。
第七部上玻璃钢,调配好树脂加入催化剂固化剂和填料与显色剂等,另特别注意化学溶剂的安全防患火灾发生。
头层树脂上浆,二层配合玻璃丝布树脂一同上浆,一般需要三到五层上浆过程。
形成厚度根据雕塑选择,超大型雕塑需要4层及其以上,厚度从0.5到2公分根据雕塑大小进行选择。
具体其它多道细节和工序与工艺不在赘述。
本文工序只为大致工序。
《核舟记》优秀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表并列, 并且、而且。
而 启窗而观 表承接,不译。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表转折,却、但是。
之
径寸之木 助词,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代词,这。
其
其两膝相比者 其人视端容寂
他们的。 那。
名词作状语 1.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 用箬蓬。
2.石青糁之。 用石青。
名词作动词 1.中峨冠而多髯者 (戴着)高高的帽子
黑
王叔远的别号
译:那只船的船底稍平,就在上面 刻上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 子脚,笔画清清楚楚,颜色是黑的。 还刻着一方篆刻图章,文字是“初平 山人”,字的颜色是红色的。
刻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
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
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 和,连同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 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 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 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译:核舟首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厘 米高。中间高起而敞开的部分是船舱,用 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小窗, 左边右边各有四扇,共计八扇。打开窗户 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 窗户,就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 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 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 处。
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 怀啊。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 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 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 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 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 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 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 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 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 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核舟记》语文教案
《核舟记》语文教案《核舟记》语文教案1一、主旨概述《核舟记》是一篇写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的说明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
二、结构内容__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概述核舟作者的时代,姓名和其雕刻工艺的奇巧,提出核舟的由来及其主题。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叙述各部位的人与物的神情状貌。
这是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总括核舟上的人,物种类和数字,赞美核舟雕刻者的精巧技艺。
三、清晰的层次与精巧的布局层次分明、布局精巧,细致全面又重点突出。
全文分三部分,首先概括介绍王叔远的微雕技艺,交代核舟的来历和它选取的历史题材,给读者一个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是全文主体,共四个自然段,依次具体描绘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和船背,而以船头和船尾五个人物的雕象为重点,其中又以船头的三位主人公为主,三人中又着重突出苏东坡的形象,以紧扣“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
作者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借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即核舟窗户上的雕刻,虚写环境,引起读者的创造性想象,以补充小舟四周环境无法雕刻,难以直接再现的不足,使人们看到的一幅立体的画面。
对核舟各个部分的描写说明,先总后分,左右上下清晰分明,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程序。
__的最后部分,将核舟人物、物件等雕刻的数字总计一下,合盘托出,以具体详实的数字,说明微雕工艺的精巧绝伦。
这样,再以直接惊叹与赞咏作结,就使具体说明与议论抒情结合。
使古代工艺家的精湛技艺和极高成就,全面展示在读者眼前。
四、细致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对核舟的人、物雕刻的描述,一一注明方位、数目、尺寸、大小,给人具体清晰的印象。
例如:启闭自如的船窗,卷底衣褶中的足膝,历历可数的念珠,细若蚊足的题字等等,都说明了作者观察细微,毫发不爽。
对五个人物形象的摹描,同雕刻一样,做到形神倍现,各具情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置身于长江泛舟那美好的境界之中。
23课核舟记
翻译课文
从头 同“又”,用在 零数, 上下 到尾 整数和余数之间 余数 大约 舟首尾长约八分 有 奇,高 可二黍 许。中
宽敞的部分 是 名作状,用箬竹 覆盖 代船舱 叶做成的船篷
轩敞
者 为 舱, 箬篷
覆
之。旁开小
打开 连词,表顺承,来 左右相对
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 而 观,雕栏 相望 代窗户 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魏 学 洢
核 舟 记
导语
• 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 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 部诗句,你一定觉得很惊奇吧?这 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 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 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 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 展示。
作品上10只3毫米左右 的螃蟹落在白色的沙粒上。
文体简介
“记”,一种古代的文体名称。这
种体裁出现的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 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 写法上大多以叙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 情成分。
作家作品
魏学洢yī(约1596——1625),潮编辑的《虞
翻译课文
戴着高高 连词,表并 的帽子 列,并且 胡须 是
船头坐三人,中
位于 拿着
峨冠
而
多 髯者 为东
看
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
好像 说话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翻译课文
露出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 相比 略微侧转 微侧,其两膝
像
相互靠近 定语后置,即“相比之两膝” 极
翻译课文
在这里是活用,译成 (手艺)奇 “名叫”“叫作”, 不能译成“说 妙精巧 介 词 用 直径 的
美术教案高中工艺
美术教案高中工艺【篇一: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教案全一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目录第一讲陶器 (2)第二讲瓷器 (5)第三讲青铜器 (7)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 (9)第五讲陶塑 (11)第六讲石雕 (13)第七讲彩塑 (14)第八讲古代人物画 (17)第九讲古代壁画 (19)第十讲古代山水画 (22)第十一讲古代花鸟画 (24)第十二讲现代人物画 (25)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28)第十四讲宫殿建筑 (30)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 (32)第十六讲民间美术 (34)第十七讲传统工艺美术 (37)第二十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39)第二十一讲现代雕塑 (42)第二十二讲近代雕塑 (45)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47)第二十八讲现代主义绘画 (64)第一讲陶器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
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
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
专题27 核舟记(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7 核舟记(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如有所语.语:告诉B.佛印绝类.弥勒类:像C.念.无与为乐者念:想到D.怀民亦未寝.寝:睡觉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足肤皲裂而.不知B.左臂挂念珠倚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相与步于.中庭行者休于.树D.何.处无竹柏水何.澹澹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A.他们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
B.那些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C.那些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
D.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4.下列内容属于两文都写到的一项是()A.景色之美B.朋友之乐C.赏水之趣D.贬谪之苦【答案】1.A 2.C 3.D 4.B【解析】1.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有误,句意为: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
语:说话;故选A。
2.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
A.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之:代词,代指左膝/助词,的;C.于:均为介词,在;D.何:疑问代词,哪里/副词,何其,多么;故选C。
弥勒的大概成型过程
首先声明:本人非专业雕刻师、不懂美术也不懂雕刻、没有老师也没有同学,纯粹是出于对核雕的喜爱而操刀乱刻,完全按照自己的套路下刀,所以本贴有误导之处请朋友们选择观看,希望对新朋友有所帮助,老朋友们可以当做反面教材,呵呵!一、选料,选择周正没有瑕疵的料(练手也无所谓)把正面处理平整,平刀推或锉刀锉都可以。
二、勾样,料有大小头,选大头端五分之二做头面部,用笔画出基本轮廓。
(大师可以不画直接刻)三、下刀,我的第一刀选鼻子下方,然后往上刻基本以小平刀为主,五官的顺序是鼻子、眼睛、眉、(此处所雕弥勒没有明显的眉毛)嘴巴、耳朵。
四、嘴巴,还是以小平刀为主,嘴角要略微上扬,看起来笑的开心呵呵!五、刻出下巴和耳朵的轮廓,这样头面部有了基本的大型了吧呵呵,这时线条还很生硬,无神。
六、下一步就是身体部位了,也是先画出基本的样子再下刀(高手可以直接下刀)七、继续,衣服方面袖口、腰带结,先画后刻。
八、以上所有步骤都是循序渐进,下刀留有余地,便于后面修正,九、眼睛和眉心、鼻孔、牙齿、完善耳朵。
大体轮廓经过初步的细处理后看起来顺眼多了吧呵呵,别急,重点在此,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眼睛的好坏决定着一件作品的成败,虽然弥勒的眼睛是一条缝,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这条缝的长短粗细高低弧度都要恰到好处,相互对称才行。
眉心有的老师阴刻,个人认为眉心应该是阳刻的,是凸起的。
十、细处理。
本来是想多发些图和步骤,可到这系统提示说发图已到限制,所以重新编辑缩成十步吧呵呵。
这是最后一步-说抛光也好细处理也好反正最后一步,有的用砂纸有的用刀,俺的做法是刀刮,用斜刀刮,要是再上点油或蜡就更漂亮了应该,呵呵!好了本帖到此吧,真是憋尿上贴啊,赶紧WC......。
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简介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综述: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
最大佛像17米,最小仅2厘米,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
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于2001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建造背景: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
北魏王朝是由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鲜卑族拓跋部是一支兴于阴山山脉以南大草原的游牧民族。
公元386年,鲜卑拓跋崛起,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了北魏政权。
随后,又威服塞北各族,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大同市,平城作为北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达96年鲜卑拓跋风俗淳一,原本不信佛法,与魏晋通聘后,特别是经过什翼犍的引进介绍,才开始接受佛教。
在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佛教文化盛行,在公元450年时,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音坛耀)开凿石窟,于是由着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了五所石窟,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
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北魏着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
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当时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
弥勒佛图片
弥勒佛图片篇一:核雕高级教程--文刀整身弥勒制作图文教程第一套弥勒到现在已经快9个月了,期间好多吧友问我要雕刻过程,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做成。
最近心血来潮做了一颗2.3的整身弥勒,用手机拍下全过程。
希望能给自学的吧友们一点点启发。
由于是自学,刀法和套路有点凌乱,各位吧友请多多指教。
如果对您有用,请顶下贴,让更多的和我们一样自学的吧友们看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文刀有礼了,谢谢大家。
成品图选料,由于是整身雕刻,尽量选择大点的核用锉把两头的尖去掉画稿,熟练的可以省略。
篇二:弥勒古佛救劫尊经全部大一仙时何又人。
见一石人上。
答座曰于。
石上。
老人跪叩一问。
宁七海岁县。
中一。
日有行一到老聚人宝。
山姓。
袁忽名然青豪。
光年发三现百。
零五色尔。
时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三十丈。
合为一月三十天。
石有三百六十1高闪有二燦十。
丈说。
石合现为有一九年洞有。
十合二有个九月宫。
八周卦围。
石常大游石此。
石自。
天此开石辟出。
现就于有庚此子石年。
凡此诸石仙毫诸光佛。
佛西降佛于谷节寺。
清合朝洲光宁绪海二县十。
六聚年宝。
山庚上子。
年有。
一陕弥勒古佛救劫尊经全部赤面兵。
十此万乃向火南德方星而君去。
应以于统丙治丁丙之丁年之现方也。
领丈年现现出矣一。
人又。
于身石穿之赤南袍硐头一戴指赤。
帽忽。
然赤金须光赤千领青青鬚魔青兵面十。
万此。
乃向木东星方君而。
去以。
统应治于甲甲乙乙之之方。
丈。
从中现出一人。
身穿青袍。
头戴青帽。
2弥勒尊佛。
在尔于时石上东硐一指。
忽然毫光千者水普度火。
罪瘟者疫难虫逃蝗。
饥馑虎狼。
诸般苦罪。
善妇收。
尽全魔是神善。
良扶种救子忠。
臣救。
出孝人子伦义。
士赦。
免烈刀女兵节弥勒下世凡间。
前来执掌天下。
扫除四害。
一年朵现化也为。
太又阳于上石天之而东去南乃角吉一祥指之。
兆现也出。
红将光率须领黄黄面兵。
十此万乃。
土向德中星央君而。
去以。
统应治于戊戊巳巳之之方。
从又中于现石出之一中人硐。
一身指穿。
黄忽袍然。
现头出戴黄黄气帽上。
升黄。
十万。
向北方而去。
佛造像方法
佛造像方法原文地址:佛造像方法作者:大河艺术love王诗文自古以来造像的方法很多,制作材料亦多不胜数。
最常见的可分为锤鍱、铸造、雕刻、塑造、干漆夹纻、陶瓷烧制等各种工艺技术。
质地则可分为锤鍱像、铸像、雕像、塑像等八大类;另外还有刺绣佛像、缂丝佛像等等以丝织品制作的佛像,统称为织绣像。
缂丝佛像在东晋时就已出现,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到宋代时己相当繁荣。
这些工艺技术在不同时代和地区也各有特色,了解个中奥妙之处,才能更深入地鉴赏每尊佛像,以及分辨佛像的真伪。
可以说任何工艺美术技艺都可以用来表现佛教各种题材,艺匠们凭着精湛的手艺,运用各式各样的材料,制造出不同种类的佛像作品,丰富了中国的佛像艺术。
锤鍱像锤鍱像是以薄金属(铜、金、银)片覆于钢或铜模上,然后以锤敲击而成的佛像。
铜皮还要鎏金,所以也往往被称为金薄像、金箔像、金鏄像。
此种技法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
公元3至4世纪,中国西行求法的僧人从西域带回了锤鍱像,此种技法也很快得到应用。
最早记载中国制作锤鍱像是南朝时期,如《高僧传》卷五记载晋太和六年(公元371年),琅岈(今江苏省)郡守王荟于会稽建嘉祥寺,请道一居僧首,道一乃抽六物遗于寺,造锤鍱千像。
计算起来此种技艺传入中国的时期应更早。
锤鍱像是用模具敲击而成,故很适合制作连续排列的千佛图,看来僧史的记载是可靠的。
锤鍱佛像的实物遗存,可见于德国探险队于20世纪初,在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发现的数件佛坐像(现藏柏林国立印度美术馆),呈圆薄片形,四周有孔,应是嵌于器物之上。
当中一件一佛二菩萨像(直径6.2厘米),佛陀着通肩大衣,衣纹隆起成圆棱状,大衣襟部呈U形,与十六国时的造像样式接近,从样式分析时代当在公元6至7世纪左右的北朝晚期到初唐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佛像都带有浓浓的西域佛像风格。
汉风的锤鍱像最早实例有佛说法坐像(青铜镀金,正方形,边长15.3厘米,现藏日本白鹤美术馆),释迦佛着袒右肩大衣,两侧为二菩萨、二弟子,下方是二供养菩萨,上方有二飞天,与隋代的石雕和铜佛像的艺术风格一致。
《核舟记》参考课件1剖析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 髻仰面, 左手倚一 衡木,右 手攀右趾,
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 执蒲葵扇, 左手抚炉, 炉上有壶, 其人视端容 寂,若听茶 声然。
16
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一舟子“若啸呼状”,显得悠 然自得;另一舟子“视端容寂,若 听茶声然”,显得从容自若。
其船背稍夷(yí),则题名其上, 文曰“天启壬(rén)戌(xū)秋日, 虞(yú)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 钩画了(liǎo)了,其色墨。又用篆章 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译文5
那船底比较平坦,于是在上 面题名,字是“天启壬戌秋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划细得 象蚊子脚,一钩一画都清清楚楚, 颜色是黑的。又用了一个篆章, 字是“初平山人”,颜色是红的。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 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 (jì)仰面, 左手倚一衡木, 右手攀右趾 (zhǐ),若 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 执蒲葵扇, 左手抚炉, 炉上有壶, 其人视端容 寂,若听茶 声然。
译文4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两旁各有 一个船夫。右边那个梳着椎形发髻, 仰面朝天,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 手扳住右脚趾头,像呼叫的样子。左 边那个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摸 着炉子,炉子上放着水壶,那个人目 光注视茶炉,脸色平静,好象在听茶 水开了没有。
通假字
诎右臂之船: 通“屈”,弯曲
手倚一衡木: 通“横”,横着
右手攀右趾: 通“扳”,bān,往里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拣”,挑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又”,用在整 数和零数之间计算
数目
一词多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的,不寻常的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头,名词
说弥勒形象的演变
说弥勒形象的演变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最早在丝绸之路上留下痕迹。
伴随着弥勒信仰的流行,甘肃石窟的早期佛教艺术中出现了一些弥勒形象,或为壁画,或为石雕,或为泥塑。
国内最早的弥勒形象,见于甘肃永靖炳灵寺169窟的壁画,弥勒着菩萨装,交脚而坐,旁边墨书"弥勒菩萨"字样。
该窟北壁第六龛有墨书题记:西秦"建弘元年(420)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
十来年后,在北凉沮渠蒙逊时,甘肃酒泉又雕出了经幢型石塔,其中马德惠所造塔,第三层为覆钵,钵下部雕造八个圆拱龛,龛中有交脚弥勒菩萨。
同时期的作品还有原存甘肃敦煌岷州庙的石塔,浮雕佛龛中也有交脚弥勒菩萨的形象。
北凉时弥勒菩萨的造型,当以敦煌275窟的泥塑为典型:弥勒头戴五佛冠,长发披垂于肩部,慈眉善目,作低头静思状,上身袒露,饰以璎珞,下身穿羊肠大裙,曲肱于胸前,右手在上,其大指与中指、无名指捏在一起,左手在下虚承,相距一掌之遥,作抱物状,赤脚相交,坐于方形狮子座上。
其它如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庆阳北石窟寺,都有交脚弥勒菩萨的泥塑或石雕。
此外,甘肃石窟还出现了着佛装的弥勒形象,如张掖金塔寺石窟的泥塑,庆阳南石窟寺的石雕,等等。
弥勒以佛的形象出现,比菩萨要晚一些。
现在所知的最早实物,是北魏太和二年(478)河北和山东造的金铜像,弥勒面部柔和含笑,如童子模样,着通肩衣,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高方座上。
而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大和二十二年(498)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高楚造弥勒佛像和景明四年(503)北壁比丘慧乐为北海王元详造弥勒佛像的题记。
此后,弥勒佛像多为双腿下垂的倚坐式。
然而现在遍布全国各地佛寺天王殿的弥勒佛塑像,却是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形象,和上述造型全然不同。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2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jiǎo
shǔ
qū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
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jí
chuíjì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
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yí
rén xū
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佛印特别像弥
勒佛,敞开胸脯,露出乳房,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一样。
他平放着右腿,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左膝支起来,挂着念珠
的左臂就靠在左膝上——那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初读感知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什么? 【答案】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苏东坡是主人公,这样说 明,才能与主题相吻合。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刻了竹篷、船译 文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
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竟然。 满。
挑选。 长而窄。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
神奇。
技亦灵怪矣哉!“矣”和“哉”连用, 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译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 文 的。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同“横”,横着。 牢牢抓住。
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工。右边的船
译 文
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
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
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眼睛正视着(茶 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炉),神色平静。 若……然,好像……的样子。
敦煌整理资料之七(敦煌雕塑)
敦煌整理资料之七(敦煌雕塑)以前读梁思成《中国雕塑史》,略窥敦煌的雕塑。
建筑和雕塑是相通的,都是空间内的艺术。
对于敦煌的壁画和雕塑,其实我是想结合伯希和的拍摄及网上的资料,一个窟一个窟的过的。
但是这样的进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时间,也许一天推一天永远也不是个事儿。
或许每天睡觉之前,打开资料,固定的翻阅一个窟,化整为零吧。
虽然这样对于记忆来说是有损失的,我肯定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但我也无如之何。
在敦煌的诸多艺术表现中,可能我最喜欢书法,其次是壁画,最后才是雕塑。
所以雕塑我几乎不会发表什么见解。
先列出收集的相关资料吧。
-------------------------------------------------------------------------------------------------------------------------------------------5.3 雕塑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
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
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雕塑艺术即彩塑艺术,也叫造像艺术,是石窟的主体。
敦煌彩塑,分布在洞窟龛内、中心柱四周或中心佛坛上等位置,是信众观像礼拜的主要对象。
敦煌彩塑上起十六国,下至清代,历时千余年,现存3000余身,基本完整的原作一千四百余身。
其余大半经过后代上彩或者重塑。
敦煌彩塑有三个发展演变时期:发展期——十六国、北魏、西魏和北周,历时180 多年。
洞窟形制以禅窟、殿堂窟、中心柱窟为主。
彩塑以弥勒为主尊,与当时传自西域流传的弥勒信仰有关。
鼎盛期——隋唐时期,历时三百多年。
洞窟以方型殿堂为主,并出现大像窟。
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
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一)木头的特性及选材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
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
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
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
一般说来,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
当然,这种木材的造型设计应是以高度概括为主,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
所以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
(二)木材的干燥处理1、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
(根据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
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
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才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cm左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
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3、简易人工干燥:一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水分。
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69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1).本文作者魏学洢字,子敬,号 茅檐 ,明朝 末年著名 散文 作家。一生好学善文,著有 《茅檐集》。 本文选自 清朝人
• 张潮 编辑的 《虞初新志》
• (2)“. 核舟”是本文的说明对象,通过它生动地再现了北 宋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 “大苏泛赤壁。”“记”是古 代的一种文体, 可记事、记物、写景、记人 。本文虽也 属于“记”的范畴,但是本文的体裁是 说明文 ,不同于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的记事、写景、抒情。
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
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 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 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xī)相比者, 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mí勒,袒胸露乳, 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qū)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文章中雕刻家虽取材于这件事,却不受这件事 的拘束。如大苏泛赤壁是确有其事,但当时并没 有鲁直和佛印陪同。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 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 合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 轼齐名,世称“苏黄”。
佛印:宋代云门宗僧。为苏东坡 之方外之交,法号了元,字觉老。
后赤壁赋(节选)
•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 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 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 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 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 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 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 而休焉。
11 核舟记全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一衡 木,右手攀右趾( zhǐ),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 蒲葵扇,左手抚 炉,炉上有壶, 其人视端容寂, 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yí),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启壬(rén)戌(xū)秋日,虞(yú) 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 liǎo)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 平山人”,其色丹。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横着。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
【解析】A项,做,这里指雕刻/判断动词,是;B项,句末语气词/说;C 项,奇妙/零数,余数;D项,均为“好像”。
看微雕需要放大镜
只有4厘米哟!
你看得清吗? 真的很小呀!
魏学洢
大苏泛赤壁
学习目标
1.熟记“篆”“冠”“矫”等字的读音;熟记“贻”“峨” “褶”“篷”等字的字形;理解“历历可数”等成语的意思; 识记作者魏学洢的文学常识。 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重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难点) 4.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 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素养)
那 船底 平 写、刻
为、是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
黑
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
王叔远的别号
清清楚楚
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敬辞,这里指“刻”
为、是
译:那只船的船底稍平,就在上面刻上名字,文字是:“天启 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子脚,笔画清 清楚楚,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方篆刻图章,文字是“初平山 人”,字的颜色是红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弥勒--雕刻图解全过程
首先选好一粒核. o) q, i7 K4 I& {8 D/ T( ^8 t
1.我的这枚核子的尺寸是宽1.5 高
2.1 的9 r0 \ H/ \& y9 K5 V
2.其次,把选好的核子用笔画好轮廓,然后用平刀推出大致轮廓。
3.然后用平刀推出小弥勒的头,小心脖子处不要一下刻的太深,注意要把耳朵留出来,为了使两边的耳朵一致可以用卡尺量一下以免有大有小6 A1 y. f5 Y% R) q3 V2 v3 |
4.接下来就有那么一点点技术含量了,开脸儿,我这小弥勒的脸是0.8毫米的,刻出来的有没有神,还要看功力了,呵呵。
开脸如果不会的话,建议学学(本人认为鹤轩老师的手工罗汉头那帖子很好)
5.这已经完成百分五十了,接下来就是手部了,如果觉得难的话,手下面的两个小铜钱可以忽略。
6.把小手刻好了,去除铜钱周围的废料,注意去除废料要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去除太多,因为雕刻过程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比如爆料,摔到地上等.....
7.马上就要完成了。
画好衣服的线条,用平刀刻出来!2 N6 f$ {7 Z* |6 L* e! V! I
完成!因为本人是用手机拍照的所以效果狠不好,实物更好!
2.jpg(58.24 KB, 下载次数: 16)
3.jpg(32.01 KB, 下载次数: 15)
4.jpg(33.93 KB, 下载次数: 15)
5.jpg(38.36 KB, 下载次数: 14)
6.jpg(31.22 KB, 下载次数: 16)
7.jpg(44.98 KB, 下载次数: 14)
9.jpg(42.94 KB, 下载次数: 13)
91.jpg(40.43 KB, 下载次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