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范课程 PPT
合集下载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ppt

05
结论
本规范的重点内容总结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的重要性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是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的重要法规,它规定了建筑防火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使得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 够有效地防止火势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规范的主要内容
本规范重点强调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安全疏散、消防设施、防火分隔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涉及了建筑物的材料、结构 、设备等方面的防火措施。
防火设计要点
设置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和避难层等设施,进行合理的防火分区划分,设置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选用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材料 等措施。
公共建筑防火设计实例
公共建筑特点
空间大,人员密集,可燃物多,人员疏散困难等特点。
防火设计要点
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和安全出口,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等消防设施,选用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材料等措施。同时还要加强日常消 防管理和巡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强调本次汇报不是详细的技术方案,而是提供一个基本框 架和思路,供大家参考和探讨。
02
规范内容解读
建筑防火术语和定义
建筑构件
在建筑物的结构中,起承重、围护、分隔和装饰等作用的构 件的总称,如墙、柱、梁、板等。
耐火极限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分隔物或结构件从受到 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 时间。
04
工程实例分析
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实例
大型商业建筑特点
建筑面积大,空间复杂,可燃物多,人员密集等特点。
防火设计要点
进行合理的防火分区划分,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 防设施,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选用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材料等措施。
建筑制图国家标准PPT课件

.
同时引出几个相同部分的引出线,宜互相平行,也 可画成集中于一点的放射线,如图1所示。
图1
多层构造或多层管道共用引出线,应通过被引出的 各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对称符号 • 连接符号 • 指北针 • 变更云线
.
比例
当整张图纸只用一种比例时,可注写在标题栏中 比例一项中
如一张图纸中有几个图形并各自选用不同的比例 时,可注写在图名的右侧,比例的字高,应比图 名的字高小一号或两号,如图所示。
图样上及说明的汉字,应采用长仿宋字。 仿宋体字的书写要领是:横平竖直,起落分明
,填满方格,结构均匀。 字大小用字号表示,字号即为字的高度,各字
号的高度和宽度的关系应符合规定。
.
数字及字母
数字及字母在图样上的书写分直体和斜体两种。 与中文字混合书写时应稍低于书写仿宋字体的高
度 图样上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其字高应不小于
.
(1)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其格式分为留装订边和不留装 订边两种; (2)同一产品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装订时通常采用A3横装或A4竖 装。
.
1.1.2加长特殊图纸幅面
• 图纸的短边尺寸不应加长A0~A3幅面长边尺 寸可加长
.
横式图纸
.
.
立式图纸
.
标题栏
会签栏
1-1标题栏
1-2会签栏
.
实线-细实线 •细图形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图例线、索引符号、 标高符号、引出线等
.
虚线
1)建筑构配件不可见的轮廓线 2)拟扩建的建筑物轮廓线 3)图例线
.
单点长划线 中心线、对称线、定位轴线
双点长划线 假想轮廓线,用地红线
折断线 不需画全的断开界线
同时引出几个相同部分的引出线,宜互相平行,也 可画成集中于一点的放射线,如图1所示。
图1
多层构造或多层管道共用引出线,应通过被引出的 各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对称符号 • 连接符号 • 指北针 • 变更云线
.
比例
当整张图纸只用一种比例时,可注写在标题栏中 比例一项中
如一张图纸中有几个图形并各自选用不同的比例 时,可注写在图名的右侧,比例的字高,应比图 名的字高小一号或两号,如图所示。
图样上及说明的汉字,应采用长仿宋字。 仿宋体字的书写要领是:横平竖直,起落分明
,填满方格,结构均匀。 字大小用字号表示,字号即为字的高度,各字
号的高度和宽度的关系应符合规定。
.
数字及字母
数字及字母在图样上的书写分直体和斜体两种。 与中文字混合书写时应稍低于书写仿宋字体的高
度 图样上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其字高应不小于
.
(1)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其格式分为留装订边和不留装 订边两种; (2)同一产品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装订时通常采用A3横装或A4竖 装。
.
1.1.2加长特殊图纸幅面
• 图纸的短边尺寸不应加长A0~A3幅面长边尺 寸可加长
.
横式图纸
.
.
立式图纸
.
标题栏
会签栏
1-1标题栏
1-2会签栏
.
实线-细实线 •细图形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图例线、索引符号、 标高符号、引出线等
.
虚线
1)建筑构配件不可见的轮廓线 2)拟扩建的建筑物轮廓线 3)图例线
.
单点长划线 中心线、对称线、定位轴线
双点长划线 假想轮廓线,用地红线
折断线 不需画全的断开界线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42页)

术语、符号
2.1 术 语
2.1.13 避难层(间) refuge floor( room)
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 间)。 *2.1.14 安全出口 safety exit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 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新规范
2.1.14 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 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 域的出口
建筑高度的计算
问题1:夹层的处 理
如果坡屋顶内有夹层应计算 到最高夹层的楼面
建筑高度的计算
问题 2、
山地、台地建筑中一面或两 三面外墙全部或局部凌空, 其他外墙面覆土的空间算首 层还是地下室?建筑高度如 何计算?
建筑高度的计算
高度计算
1、从主入口标高层面确定。 2、从消防车可到达标高层面确 定 (通常的做法是按最低一面标 高确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42页)
2021年8月19日星期四
回顾一下 :
术语、符号
*2.1.1 高层建筑 high-rise building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
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
5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 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 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 1/4 者,可不计入建筑 高度;(6)
□建筑高度
➢坡 地 建 筑
对于一些超大体量或超长建筑物,一般均有较大的间距
和开阔地带。这些建筑只要在平面布局上能保证灭火救援需 要,可在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的确困难时,采用设置 环行消防车道。但根据灭火救援实际,建筑物的进深最好控 制在50m以内。少数建筑,受山地或河道等地理条件限制时, 允许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但需结合消防车登高 操作场地设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培训课件PPT

顶棚材料
顶棚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采 用可燃材料,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VS
墙面材料
墙面材料同样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 采用可燃材料,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03
建筑防火分区和安全疏 散设计
建筑防火分区的设置要求
总结词
建筑防火分区的设置是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将建筑物的火灾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详细描述
根据规定,建筑物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且应分散布置,便于人员疏散逃生。同时,安全出 口和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满足规范规定的疏散人数的要求,并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关闭出口。
疏散距离和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
总结词
疏散距离和疏散宽度的计算是建筑防火设计 中的重要内容,其计算方法应根据《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进行。
详细描述
根据规定,建筑物内各房间或部位的人员至 最近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的距离应满足规范 要求。同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可 燃物数量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疏散宽度,并 设置足够的疏散楼梯和通道,以满足人员疏 散的需求。
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
总结词
消防电梯是建筑物内重要的消防设施之一,其设置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规范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基本原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注重从 源头上预防火灾的发生,同时要求建筑物具备足够的耐火等 级和灭火设施。
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建筑物的平面布置、防火分区、安全疏 散、消防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火灾 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并为人员疏散和灭火提供 足够的安全保障。
喷头的布置应满足喷水均匀、保证足够水压的要求,且应避免喷头受高温辐射热影 响。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PPT课件

【要点说明】本条指明了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与其他“工程量计 算规范”在执行上的界线范围和划分。
11
4 工程量清单编制
4.1 一般规定
4.1.1 编制工程量清单应依据: 1 本规范和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 2 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依据和办法。 3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 4 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5 拟定的招标文件。 6 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 7 其他相关资料。 【要点说明】本条规定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
9
3 工程计量(续)
3.0.5 本规范各项目仅列出了主要工作内容,除另有规定和说明者 外,应视为已经包括完成该项目所列或未列的全部工作内容。
【要点说明】本条规定了工作内容应按以下三个方面规定执行: (1)本规范对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除另有规定和说明 外,应视为已经包括完成该项目的全部工作内容,所未列内容或未发 生,不应另行计算。 (2)本规范附录项目工作内容列出了主要施工内容,施工过程中 必然发生的机械移动、材料运输等辅助内容虽然未列出,但应包括。 (3)本规范以成品考虑的项目,如采用现场制作的,应包括制作 的工作内容。
12
4 工程量清单编制(续)
4.1.2 其他项目、规费和税金项目清单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设 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的相关规定编制。
【要点说明】本条为新增条款,规定了其他项目、规费和税金项 目清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的 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其他项目清单包括: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 工、总承包服务费;规费项目清单包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工程排污费;税金项目清单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 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11
4 工程量清单编制
4.1 一般规定
4.1.1 编制工程量清单应依据: 1 本规范和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 2 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依据和办法。 3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 4 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5 拟定的招标文件。 6 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 7 其他相关资料。 【要点说明】本条规定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
9
3 工程计量(续)
3.0.5 本规范各项目仅列出了主要工作内容,除另有规定和说明者 外,应视为已经包括完成该项目所列或未列的全部工作内容。
【要点说明】本条规定了工作内容应按以下三个方面规定执行: (1)本规范对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除另有规定和说明 外,应视为已经包括完成该项目的全部工作内容,所未列内容或未发 生,不应另行计算。 (2)本规范附录项目工作内容列出了主要施工内容,施工过程中 必然发生的机械移动、材料运输等辅助内容虽然未列出,但应包括。 (3)本规范以成品考虑的项目,如采用现场制作的,应包括制作 的工作内容。
12
4 工程量清单编制(续)
4.1.2 其他项目、规费和税金项目清单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设 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的相关规定编制。
【要点说明】本条为新增条款,规定了其他项目、规费和税金项 目清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的 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其他项目清单包括: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 工、总承包服务费;规费项目清单包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工程排污费;税金项目清单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 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ppt课件

8 使用固定式直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宜为 5m,且不超过 10m。当攀登高度超过 3m 时,宜加 设护笼,超过 8m 时,应设置梯间平台。
9 当安装钢柱或钢结构时,应使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攀登作业。坠落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操作平 台。
10 当安装三角形屋架时,应在屋脊处设置上下的扶梯;当安装梯形屋架时,应在两端设置上下的扶梯。 扶梯的踏步间距不应大于 400 ㎜。屋架弦杆安装时搭设的操作平台,应设置防护栏杆或用于作业人员栓挂安 全带的安全绳。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3
目录
Contents 一、总则
二、术语 三、基本规定 四、临边与洞口作业 五、攀登与悬空作业 六、操作平台 七、交叉作业 八、建筑施工安全网
4
二、术语
高处作业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落地式操作平台
从地面或楼面搭起、不能移动的操作平台,形式主要 有单纯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和可进行施工作业
与承载物料的接料平台
悬挑式操作平台
以悬挑形式搁置或固定在建筑物结构边沿的操作平台, 形式主要有斜拉式悬挑操作平台和支承式悬挑操 作平台
10
二、术语
交叉作业
在施工现场的垂直空间呈贯通状态下,凡有可能造成人员或 物体坠落的,并处于坠落半径范围内的、上下左右不同层面 的立体作业。
2 攀登作业所用设施和用具的结构构造应牢固可靠;作用在踏步上的荷载在踏板上的荷载不应大于 1.1kN,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重量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
3 不得两人同时在梯子上作业。在通道处使用梯子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或设置围栏。脚手架操作层 上不得使用梯子进行作业。
9 当安装钢柱或钢结构时,应使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攀登作业。坠落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操作平 台。
10 当安装三角形屋架时,应在屋脊处设置上下的扶梯;当安装梯形屋架时,应在两端设置上下的扶梯。 扶梯的踏步间距不应大于 400 ㎜。屋架弦杆安装时搭设的操作平台,应设置防护栏杆或用于作业人员栓挂安 全带的安全绳。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3
目录
Contents 一、总则
二、术语 三、基本规定 四、临边与洞口作业 五、攀登与悬空作业 六、操作平台 七、交叉作业 八、建筑施工安全网
4
二、术语
高处作业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落地式操作平台
从地面或楼面搭起、不能移动的操作平台,形式主要 有单纯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和可进行施工作业
与承载物料的接料平台
悬挑式操作平台
以悬挑形式搁置或固定在建筑物结构边沿的操作平台, 形式主要有斜拉式悬挑操作平台和支承式悬挑操 作平台
10
二、术语
交叉作业
在施工现场的垂直空间呈贯通状态下,凡有可能造成人员或 物体坠落的,并处于坠落半径范围内的、上下左右不同层面 的立体作业。
2 攀登作业所用设施和用具的结构构造应牢固可靠;作用在踏步上的荷载在踏板上的荷载不应大于 1.1kN,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重量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
3 不得两人同时在梯子上作业。在通道处使用梯子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或设置围栏。脚手架操作层 上不得使用梯子进行作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通过合理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将火灾控制 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火势的快速 蔓延。
安全疏散
本规范对建筑物内的安全疏散距 离、出口宽度和出口数量均作出 了明确规定,以确保人员能够在 火灾中快速、安全地疏散。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推广和应用
未来应继续加强规范宣传和培 训,增强设计、施工、验收等 环节的规范意识,确保规范的
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安全疏散距离
建筑物内人员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出口并顺利疏散到室外。安全疏散距 离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火灾危险性等因素。
安全疏散宽度
建筑物内的疏散走道、楼梯间、前室等应满足人员疏散宽度要求。疏散宽度的确 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火灾危险性等因素。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有效实施和应用。
修订和完善
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和新技术、新 材料的应用,及时修订和完善规 范,提升规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 性。
智能化监控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建筑物火 灾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火灾预 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对建筑设计行业的意义与影响
提高设计质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实施,能够提高 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因 设计不当导致的火灾事故。
其他消防设施设计
疏散设施
应设置合理的疏散设施,如疏 散楼梯、消防电梯等,确保人
员安全疏散。
灭火器及其他设备
应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选择 合适的灭火器及其他消防设备 ,如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
系统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应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设置 合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等。
04
消火栓设备选择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ppt课件

1 安全技术措施预控范围应包括材料质量及检验复验、设备和 设施检验、作业人员应具备的资格及技术能力、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安全技术交底;
2 安全技术措施过程控制范围应包括施工工艺和工序、安全操 作规程、设备和设施、施工荷载、阶段验收、监测预警。
27
6.2 材料及设备的安全技术控制
6.2.1 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及防护用品应有质量证明文件、技 术性能文件、使用说明文件,其物理、化学技术性能应符合进行技 术分析的要求。 6.2.2 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2.3 对涉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及防护 用品,应进行进场验收,并应按各专业安全技术标准规定进行复验 。
工程概况内容包括:工程特点,工程地点及环境特征,施工平面布置、施工 要求、施工条件和技术保证条件,工程难点分析等
14 实施方案应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机械选择、环境保护等。
5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
5.1.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应包括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建筑施工 安全风险评估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1 一般规定
5.1.8 对于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筑施工和特殊结构的 建筑施工,相关单位的设计文件中应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 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和实施施工方案时,应有 专项施工安全技术分析报告。 5.1.9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升降机械、高处作业设备、整体升降脚 手架以及复杂的模板支撑架等设施的安全技术分析,应结合各自的 特点、施工环境、工艺流程,进行安装前、安装过程中和使用后拆 除的全过程安全技术分析,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15
5.1 一般规定
5.1.2 危险源辨识应根据工程特点明确给出危险源存在 的部位、根源、状态和特性。 5.1.3 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分析应在危险源识别和风险 评估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进行全面 分析,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与相关专业 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应采取相应 的安全技术措施。
2 安全技术措施过程控制范围应包括施工工艺和工序、安全操 作规程、设备和设施、施工荷载、阶段验收、监测预警。
27
6.2 材料及设备的安全技术控制
6.2.1 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及防护用品应有质量证明文件、技 术性能文件、使用说明文件,其物理、化学技术性能应符合进行技 术分析的要求。 6.2.2 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2.3 对涉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及防护 用品,应进行进场验收,并应按各专业安全技术标准规定进行复验 。
工程概况内容包括:工程特点,工程地点及环境特征,施工平面布置、施工 要求、施工条件和技术保证条件,工程难点分析等
14 实施方案应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机械选择、环境保护等。
5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
5.1.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应包括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建筑施工 安全风险评估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1 一般规定
5.1.8 对于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筑施工和特殊结构的 建筑施工,相关单位的设计文件中应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 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和实施施工方案时,应有 专项施工安全技术分析报告。 5.1.9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升降机械、高处作业设备、整体升降脚 手架以及复杂的模板支撑架等设施的安全技术分析,应结合各自的 特点、施工环境、工艺流程,进行安装前、安装过程中和使用后拆 除的全过程安全技术分析,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15
5.1 一般规定
5.1.2 危险源辨识应根据工程特点明确给出危险源存在 的部位、根源、状态和特性。 5.1.3 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分析应在危险源识别和风险 评估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进行全面 分析,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与相关专业 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应采取相应 的安全技术措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目录
• 概述 • 防火设计规范 • 防烟排烟设计规范 • 消防设施安装规范 • 工程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指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防火间 距、安全疏散距离、消防设施配置、防火防烟分区设置等技 术标准与规范的文件。
特点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它 涉及到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多个专业领 域,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指南。
04
消防设施安装规范
消防给水系统
01
给水设施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消防给水系统。
02
水源的可靠性
确保建筑物内外的消防水源充足可靠,能够满足火灾延续时间的用水
需求。
03
水压和水量
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水压和水量要求,以保证灭火时的有效性
和及时性。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2 3
研究未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防火规范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提高,同时更加关注智能化、 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
应对策略
为了适应未来防火规范的发展趋势,建筑设计应注重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和耐火 极限,同时加强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此外,应加强防火规 范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防火意识和技能水平。
规范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 效地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提高建筑物抵抗火灾的能力,从而保 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目录
• 概述 • 防火设计规范 • 防烟排烟设计规范 • 消防设施安装规范 • 工程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指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防火间 距、安全疏散距离、消防设施配置、防火防烟分区设置等技 术标准与规范的文件。
特点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它 涉及到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多个专业领 域,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指南。
04
消防设施安装规范
消防给水系统
01
给水设施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消防给水系统。
02
水源的可靠性
确保建筑物内外的消防水源充足可靠,能够满足火灾延续时间的用水
需求。
03
水压和水量
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水压和水量要求,以保证灭火时的有效性
和及时性。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2 3
研究未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防火规范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提高,同时更加关注智能化、 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
应对策略
为了适应未来防火规范的发展趋势,建筑设计应注重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和耐火 极限,同时加强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此外,应加强防火规 范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防火意识和技能水平。
规范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 效地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提高建筑物抵抗火灾的能力,从而保 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房屋建筑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坡屋顶的防水措施
采用瓦材、金属板材等防水材料进行防水。
门窗概述及类型
门窗的作用
满足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声 等功能要求,同时影响建筑立面造型 和室内环境。
门窗的类型
按开启方式可分为平开、推拉、上悬 、中悬等类型;按材料可分为木门窗 、钢门窗、铝合金门窗等。
木门窗构造设计要点
01
木门窗的框料与扇料
房屋建筑学的历史与发展
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房屋建筑学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 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房屋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房屋建筑设计、构造原理及方法 ,包括建筑空间、建筑形式、建 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
方面。
研究内容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方法、建 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法规与标准等 。
平台设计
栏杆扶手设计
平台宽度应满足人流通行和疏散要求,同 时考虑与相邻空间的协调。
栏杆高度和扶手形式应符合规范和使用要求 ,保证安全和舒适。
电梯概述及类型
电梯的定义和作用
电梯是一种用电力驱动的垂直升降设备,用于建筑物内各 层之间的交通。
电梯的组成
电梯主要由轿厢、导轨、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
地下室构造设计要点
01
02
03
地下室类型
根据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 ,地下室可分为全地下室 、半地下室和局部地下室 等。
地下室设计原则
地下室设计应满足使用功 能、结构安全、防水防潮 等要求,同时考虑施工便 利和经济性。
地下室构造措施
地下室的构造措施包括墙 体、楼板、柱等结构构件 的设计,以及防水、防潮 、排水等措施的实施。
井道和机房的隔声、隔热措施
为减少噪音和热量对建筑物内其他空间的影响, 应采取相应的隔声、隔热措施。
采用瓦材、金属板材等防水材料进行防水。
门窗概述及类型
门窗的作用
满足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声 等功能要求,同时影响建筑立面造型 和室内环境。
门窗的类型
按开启方式可分为平开、推拉、上悬 、中悬等类型;按材料可分为木门窗 、钢门窗、铝合金门窗等。
木门窗构造设计要点
01
木门窗的框料与扇料
房屋建筑学的历史与发展
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房屋建筑学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 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房屋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房屋建筑设计、构造原理及方法 ,包括建筑空间、建筑形式、建 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
方面。
研究内容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方法、建 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法规与标准等 。
平台设计
栏杆扶手设计
平台宽度应满足人流通行和疏散要求,同 时考虑与相邻空间的协调。
栏杆高度和扶手形式应符合规范和使用要求 ,保证安全和舒适。
电梯概述及类型
电梯的定义和作用
电梯是一种用电力驱动的垂直升降设备,用于建筑物内各 层之间的交通。
电梯的组成
电梯主要由轿厢、导轨、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
地下室构造设计要点
01
02
03
地下室类型
根据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 ,地下室可分为全地下室 、半地下室和局部地下室 等。
地下室设计原则
地下室设计应满足使用功 能、结构安全、防水防潮 等要求,同时考虑施工便 利和经济性。
地下室构造措施
地下室的构造措施包括墙 体、楼板、柱等结构构件 的设计,以及防水、防潮 、排水等措施的实施。
井道和机房的隔声、隔热措施
为减少噪音和热量对建筑物内其他空间的影响, 应采取相应的隔声、隔热措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文ppt课件

❖ 2.5h隔墙、1.5h楼板、甲、乙级防火门
30
防火分区
❖ 面积分区 将燃烧控制在所涉及范围的一定面积之内;
❖ 竖井分区 封堵楼梯间、电梯竖井、管道井等易于构成火
焰和烟气竖向流动通道; ❖ 功能分区
发生火灾时难以疏散的部分和起火可能性很大 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分隔开。
31
防火分区 面积
❖ 局部设自喷时,增加面积可以按该局部面积 的一倍计算。
❖ 防火墙 ❖ 防火卷帘 ❖ 防火玻璃
43
防火分区 分隔
❖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 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保护; ❖ 特级防火卷帘
44
防火分区 分隔
❖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
16
建筑高度(附录A)
❖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 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 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 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 后取其中最大值;
❖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 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1
防火间距(附录B)
❖ 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 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 缘算起。
❖ 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两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 ❖ 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两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
30
防火分区
❖ 面积分区 将燃烧控制在所涉及范围的一定面积之内;
❖ 竖井分区 封堵楼梯间、电梯竖井、管道井等易于构成火
焰和烟气竖向流动通道; ❖ 功能分区
发生火灾时难以疏散的部分和起火可能性很大 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分隔开。
31
防火分区 面积
❖ 局部设自喷时,增加面积可以按该局部面积 的一倍计算。
❖ 防火墙 ❖ 防火卷帘 ❖ 防火玻璃
43
防火分区 分隔
❖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 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保护; ❖ 特级防火卷帘
44
防火分区 分隔
❖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
16
建筑高度(附录A)
❖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 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 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 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 后取其中最大值;
❖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 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1
防火间距(附录B)
❖ 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 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 缘算起。
❖ 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两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 ❖ 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两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5.4.9 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 OK 厅(含具有卡拉 OK 功能的餐厅)、游艺厅 (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 (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 含 剧场、电影院)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2 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 靠外墙部位; 3 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5.4.3 商店建筑、展览建筑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 超过 2 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时,应为单层。营业厅、
展览厅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
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
营业厅、展览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
地下或半地下营业厅、展览厅不应经营、储存和展示甲、乙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5.4.7 剧场、电影院、礼堂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采用三 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 2 层;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 筑内时,至少应设置 1 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 其他区域分隔;
2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尚应符合本规范第 5.4.8 条的规定;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5.4.10 除商业服务网点外,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 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且无门、窗、洞 口的防火隔墙和 1.50h 的不燃性楼 板完全分隔;当为高层建筑时,应采用无门、窗、 洞口的防 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建筑 外墙上、下层开 口之间的防火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 6.2.5 条的规定;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4 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
坪的高差不应大于 10m;
5 确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 面积不应大于 200m2;
6 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 低于 2.00h 的防火 隔墙和 1.00h 的不燃性楼板分隔,设置 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 相通的门均应 采用乙级防火门。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3 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建筑内时,观众厅宜布置 在首层、二层或三层;确需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 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 2 个,且每个观众厅或多功能厅的 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400m2; 4 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 楼层; 5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 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 于 1000m2;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 该面积不得增加。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5.4.1 民用建筑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建筑的耐火等级、火灾危
险性、使用功能和安全疏散等因素合理布置。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5.4.2 除为满足民用建筑使用功能所设置的附属库房外,民 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他库房。
经营、存放和使用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商店、作坊和 储藏间,严禁附设在民用建筑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与商业服 务网点之间应采用耐火 极限不低于 2.00h 且无门、窗、洞 口的防火隔墙和 1.50h 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住 宅部分 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
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
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5.4.6 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 不应超过 2 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时,应为单层;设置 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 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5.4.8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 的场所,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确需布置在其他楼层 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 2 个,且建筑面积不宜大于 400m2; 2 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 系统; 3 幕布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1 级。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1 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二 层或三层;
2 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 3 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 4 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5 设置在单、多层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
楼梯。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5.4.5 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
不应超过 2 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时,应为单层;设置
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
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
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2 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 设置;为住宅部分 服务的地上车库应设置独立的疏散楼梯或 安全出口,地下车库的疏散楼梯应按本规范 第 6.4.4 条的 规定进行分隔; 3 住宅部分和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防火分区和室内消防 设施配置,可根据各自的建筑高度分别按照本规范有关住宅 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该建筑的其他防火设计应根据 建筑的总高度和建筑规模按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
类火灾危险性物品。
5.4 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
5.4.4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老年人活动场所和儿童 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且不应设置 在地下或半地下;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 超过 3 层;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超过 2 层; 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应为单层;确需设置在其他民 用建筑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