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012)导论、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学思考
罗松涛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lst@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第86-87页。
2. 文化存在(cultural being)

事实上,现实的人必然具有文化属性,每一代人在发展 经济生产、创设典章制度、制作器物、弘扬德性、反思自 身与世界时,无不使得人类的文化日益丰富而生动;另一 方面,文化也就是一种人化,正是文化塑造了人的精神品 格,使人获得了人之为人的特殊性。质言之,人(主体) 构建文化来改造自然界,并借此生存与发展;又通过文化 来观照自身,以达到自我意识。为此,有学者则径直将文 化视为人的“第二本性”。
(die Anthropologie),以人和自然作为研究主题,并提出“宗教是人
的本质的异化”这一著名论断(《基督教的本质》)。
现代西方人学:从“人是目的”到“人已终结”



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康德(I. Kant, 1724-1804)关于“人是目的” (Man is the End)的“绝对律令”成为西方传统人道主义的经典表述。 传统人道主义强调理性与德性的普遍必然性,某种意义上带有“人类中 心论”色彩。作为20世纪人道主义的集中代表,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思想家萨特(J. Sartre, 1905-1980)采取“人学”立场反思西方人的生 存困境,强调个体生存(Existence)乃是终极目的。然而,存在主义更为 关注个体的非理性存在,可视之为“自我中心论”。 与之相反,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倡导一种超出人道(人性)之外的 客观精神,拒绝传统思想中太过人性化的倾向,进而宣称“人已终结” (Man is end)。在《野性的思维》(1962)一书中,法国结构主义人 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C. Lé vi-Strauss, 1908-2009)宣称:“人文科 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构成人而是消融人”,由此敲响“人”的丧钟。 肇始于60年代末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运动,奉行“解构” (Deconstruction)策略,其重点意在解构、消解作为“主体”的人。 福柯(M. Foucault, 1926-1984)在《词与物》(1966)结语中直言: “人死了”(主体、主体哲学之死)。
该书主要介绍欧洲天主教大学中设立的六大学科(文科、理科、医科、 法科、教科和道科),在谈到理学(即哲学)与道学(即神学)时,艾
儒略将其比喻为“人学”与“天学”的关系。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最
早公开宣称将“人”(自然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家是德国思想家费 尔巴哈(L. Feuerbach,1804-1872),他将自己的学说命名为“人学”
一、发现自我:论人的存在(Being) 1. 自然存在(natural being)

如果说自然界是人类之母,那么人具有自然属性或者 说生理需求亦是不争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 自然属性是人类之共性。人之为人,自然属性是必要 的前提,但是,如果人仅仅立足于诸种自然属性(自 然本能),则与禽兽无异。
——【德】康德:《逻辑学》,《康德著作全集》(第9 卷),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24页。
“五四”时代: 中西文化论战中的“科学与人生观”之争


“人生观之特点所在,曰主观的,曰直觉的,曰综合的,曰自由意 志的,曰单一性的。惟有此五点,故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 问题之解决,绝非科学所能为,惟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张君 劢:“人生观”,选自《科学与人生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 年,第36页) “张君劢说:‘自孔孟以至宋元明之理学家侧重内心生活之修养, 其结果为精神文明。’……言心言性的玄学,‘内心生活之修养’ 所以能这样哄动一般人,都因为这种玄谈最合懒惰的心理,一切都 靠内心,可以否认事实,可以否认论理与分析。……我要引胡适之 《五十年世界之哲学》上的一句话来做一个结论。他说:我们观察 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不能不承认人类今日最大的责任与需要是把 科学方法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丁文江:“玄学与科学”,选 自《科学与人生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第55-57页。)
时代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梁漱溟(1893-1988)论人心自觉与人生问题
人类一切长处均从人心内蕴之自觉而来,从乎自 觉就有一切,没有自觉(自觉贫乏无力)就没有一切 (没有一切创造)。人类从自觉以发挥去,其前途光 明,无穷伟大。……学术是社会的产物,因为人类意 识原就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一切学术固产生于内蕴 自觉之意识作用也。 学术莫不应于问题需切而来,有什么问题,产生 什么学术。当社会发展前进到了不同阶段,那时人生 问题从而有所不同,便自有其不同学术出现。 如我夙昔所说,人生盖有性质不相同的三大问题: 1. 人对物的问题;2. 人对人的问题;3. 人对自身生命 的问题。……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126-128页。
康德的问题

我的理性的全部旨趣(既有思辨的旨趣,也有实践的 旨趣)汇合为以下三个问题:1.我能够知道什么?第 一个问题是纯然思辨的。2.我应当做什么?第二个问 题是纯然实践的。3.我可以希望什么?第三个问题是: 如果我如今做我应当做的,那么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 希望什么?它既是实践的又同时是理论的„„
——【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闫嘉译,贵阳:贵州人 民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
2. 关于“人学”( Hominology)

如果说“人类学”(anthropology)更多依据实证科学、从微观角度探
讨人种的起源和变化,“人学” 则是人将自身作为哲学思考与批判的
对象,亦即从哲学这一人类思维的最高层次上反思人。

在汉语文献中,“人学”一词最早见于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艾
儒略(A. Leni. Giulio ,1582-1649)撰写的《西学凡》(1623)一书。
论人的自然与文化属性
“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 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在人类中,生活很少以自然的安排为基础,而是以在 文化上被塑造成的形式和惯例为基础。由于我们从历史上 懂得了不存在自然的人,即使是最早的人也生活在一种文 化中。”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前言

本课程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之中思考“人的存在”、“人的 本质”、“人的价值”与“人的发展与实现”等“人学” 关键问题。

毋庸置疑,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自由
马克思(K. Marx):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 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 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 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 (leidend) 、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 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 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说 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 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 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 生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5-106页。

不仅如此,一个完整的人(“自我”)还要基于自身来面对“你”
(“他者”),此处的“你”既指他人,也包括天地之万物、超越之 神明。推而广之,“我是谁”这个特称问题,就是“人是什么”这个 全称问题。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以身体之、以心感之、以情验之; 而在哲理中探讨人,正是人学(hominology )或“人论”的要义。
八十年代: “第二次启蒙运动”中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后、特别是随着1978年12月“真理标准 问题”大讨论的展开,“八十年代”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近现代历 史上第二次启蒙运动,人的觉醒正是其核心诉求。 理论界以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1983年3月14日)纪念活动 为契机,展开“人道主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异化问题”的讨论甚 至是激烈的争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主题报告 题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作为该报告的主 要起草者,党内著名理论家王元化先生(1920-2008)于2008年4月在 病中接受采访时,依然坚持认为:“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悲剧,我 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之所以出现‘文革’,就是因为忽视了人道 主义,忽视了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会发生异化。”(王元化:“我 在不断地进行反思”,载于马国川:《我与八十年代》,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14页)
3. 人学思考的出发点

百度文库
理论前提:主体的自觉
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地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 当对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坚定的信念时,人是不愿意活着的,宁可自 杀,也不愿留在世上,尽管他的四周全是面包。(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现实前提:社会的发展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人学自不例外。“人学”视域中的人, 是现实生存着的人,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人学思考亦与其所从出的
对象(Object, Gegenstand):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一切对象对他来说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 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对象如何对 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 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 方式。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是不同于耳朵的对 象的。……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 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 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 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 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
与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马 克思主义人学以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相关 原理出发,围绕上述人学基本问题展开。
导论
人学思考——对人的哲学理解
1. 从“我是谁”到“人是什么”

“我是谁”中的“我”并非一种生物学个体(biological body),而
是一个意义整体(meaningful integrity)。循此问题,追问“我”从 何处来、往何处去,思考自身的存在与命运,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B833),李秋零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92页。

4. 人是什么? 形而上学回答第一个问题,道德回答 第二个问题,宗教回答第三个问题,人类学回答第四 个问题。但在根本上,人们可以把所有这一切都归给 人类学,因为前三个问题都与最后一个问题相关。
第一章 觉己之思:人学基本问题

毫无疑问,思考自身、反思人类(觉察人之为人的根 本),其前提是人的存在。不过,人之“存在” (human being)已然蕴含着“存在”的意义与目的(价 值设定与判断),并促发着自身“存在”意义的生成与 涌动、“存在”目的实现与圆成。因此,人之“在”绝 非简单地、物性意义上的“在场”(presence),它是人 类历史生生不息的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