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对临近建筑物沉降的影响

合集下载

新建工程对相邻建筑物影响的评价与整治

新建工程对相邻建筑物影响的评价与整治

新建工程对相邻建筑物影响的评价与整治新建工程对相邻建筑物影响的评价与整治,是新的勘察规范要求评价的一个内容,对桩基施工、新建工程抽降地下水、深其坑开挖等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与危害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

标签:新建工程;相邻建筑物;影响;评价与整治现代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兴起,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日趋增多,尤其是城区的新建、扩建工程往往受相邻建筑的制约,不仅要对新建工程地基稳定性作出评价,而且还要对相邻建筑设施的影响作出评价。

在已有建筑物设施附近新建工程,除因荷载作用对相邻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之外,还包括桩基施工、抽降地下水及深基坑开挖等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本文主要就上述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

1、桩基施工1.1 桩基施工对相邻建筑物的不利影响桩基施工对相邻建筑物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振动、挤土及泥浆污染,但危及相邻建筑物的主要是振动及挤土影响。

振动是指桩深入地层过程中,桩周期性地锤击桩顶而产生的地面振动,这种振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同时存在,其强度与土的阻力有关,当锤击能量不变时,土阻力大,贯入度小,传到土中的能量大,振动也大。

打桩引起的振动可产生砂土液化和造成地基沉降、陷落、裂缝,从而导致相邻建筑物变形开裂。

打桩挤土主要是预制桩打入时引起周围土体超孔隙水压力升高,降低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促使桩周邻近土体因不排水而破坏。

此外与桩体积等量的土体在沉桩过程中向桩周发生侧向位移和隆起,又由于孔隙水压力向周围消散及土体低压缩性的影响,加之群桩施工的叠加因素,扩大了位移和土体隆起范围,而导致相邻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房屋变形和开裂。

1.2 桩基施工对相邻建筑物不利影响的防治措施对于振动危害可采取防振措施,采用防振沟及防振槽。

这种沟(槽)深一般约4~5m,再深时设隔(减)振壁,如地下连续墙,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等多种形式,也可采用钻孔置桩来减免振动,置桩孔直径为桩径的70%左右,深度以桩长的1/3~1/2为佳。

地下连续墙技术原理及应用

地下连续墙技术原理及应用

地下连续墙技术原理及应用地下连续墙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支护方法,通过在土体中构筑连续的墙体以提供侧向支护,使其能够承受土压力和抵抗地下水的渗流,从而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下连续墙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一、地下连续墙技术原理:地下连续墙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土体中构建连续的墙体来提供支护,通常采用钢板桩、混凝土桩等作为临时或永久支护结构。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1. 墙体刚性支护作用:地下连续墙构筑成形之后,具有较高的刚性和强度,可以克服土体的侧向位移和破坏。

墙体作为一道刚性的支撑结构,通过抵抗土体的推力和阻挡土体流失来保持地下工程的稳定。

2. 土压力的承载:地下连续墙可以有效承载土体的水平力,减轻了土体对地下工程的侧向压力。

墙体的刚性和强度使其能够承受土压力的作用,避免土体的坍塌和损坏。

3. 地下水的防渗:地下连续墙在施工中一般会采用密封措施,如维护气垫、保护套管等,用于防止地下水渗漏进入工作区域,保持地下工程的干燥。

此外,墙体本身也可以阻挡地下水的渗流,有效维持地下工程的稳定。

二、地下连续墙技术应用:地下连续墙技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地下工程等领域,具有以下应用特点:1. 地下连续墙常用于深基坑开挖的临时或永久支护,是保障工地安全施工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邻近建筑物较多或土质较松软的工程。

2. 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技术可以用于河道和水库的护岸,有效防止河水对岸坡的冲刷,保护岸坡的稳定。

3. 地下连续墙在沉降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在需要严格控制沉降的工程中,如地铁、隧道和大型建筑物基础施工等,可采用地下连续墙技术来减少土体位移和沉降,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4. 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地下连续墙通常用作污水沉淀池的隔离墙,它可以防止污水的泄漏,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同时,地下连续墙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土壤污染治理、高速公路、高铁路基、水利工程、地下车库等工程领域,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

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

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基坑开挖所引起的近邻建筑物产生沉降变形的情况在建筑行业中是十分普遍的,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建筑物的结构产生相应的反应,如果不均匀沉降太大会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倒塌等问题;如果不均匀沉降不大,但绝对沉降较大,也可能对基坑附近的市政工程产生不利影响,正是由于基坑近邻建筑物的绝对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在现代施工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研究受到了极大重视。

高层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基坑工程的大力支持,而基坑工程的发展开始向着大深度和大面积的这个方向进行发展,除了上述的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基坑开挖过程中许多其他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常见的基坑工程都是在人口较为密集或者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建筑群中进行开展施工,这样的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得施工的场地极为狭窄,难以施展,这加大了基坑开挖的难度,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的近邻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因素知道,近邻建筑物沉降变形是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

应用大型工程软件FLAC-2D,采用弹塑性大变形理论,对土钉墙支护形式下基坑开挖引起的近邻建筑物沉降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标签:基坑;沉降;数值分析;意义基坑施工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施工过程中的预测和控制都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必须建立一个模型,科学上是以三维流固耦合模拟的方式进行研究,利用维有限差分分析程序FLAC3D为主要的计算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并分析以得到基坑周围建筑物在不同的工况和环境条件下的沉降规律并得到结论。

對于工程中的基坑开挖降水对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的分析,利用三维流固耦合模拟的方式以及通过施工人员的现场实时监测的有关数据等,比较分析两个数据之间是否有出入,最终得出了结论,FLAC3D程序的耦合模拟实验是有效的,他在基坑开挖降水引起周围建筑物沉降研究方面的可行性是通过相关验证的,我们可以通过利用FLAC3D程序的耦合模拟实验来进行基坑开挖降水引起周围建筑物沉降研究方面的话题。

数值模拟分析深大基坑开挖对临近敏感建筑的影响

数值模拟分析深大基坑开挖对临近敏感建筑的影响

随着国家铁路网建设推进,多地高铁站拔地而起,与之对应的还有集合交通客运中心、地下停车场、地下接送客和公交停车场等多功能一体的枢纽配套工程。

实际项目建设时序基本上是高铁站先于配套建成,为实现旅客换乘无缝衔接,枢纽配套往往会临近高铁站,枢纽一般为地下两层,这导致地下空间的基坑开挖施工必然会对已建高铁站产生影响。

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王菲[1]通过数值模拟深基坑开挖的影响,从累积沉降、桥墩差异沉降和水平变形等指标判断基坑设计的安全合理性,朱一康[2]采用工程类比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设计、施工及监测等方面的建议。

该文以某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工程为例,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分析深大基坑开挖对临近敏感建筑的影响。

1 工程概况该项目整体位于高铁站的东侧,站前广场地下室大部分分为地下2层,基坑开挖深度约12m,局部地下3层紧邻高铁站房,基坑开挖深度约17m,基坑开挖面积约9万m2,地下广场基坑内部还存在已建的地铁站结构,车站底部位于地下广场基坑坑底以下约12m,项目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该项目地处三角洲平原地貌,地势平坦开阔,场区内主要分布农田和苇塘,土层分布均匀,自上而下分别为①素填土、②粉土、③粉质黏土与粉土、④粉土与粉砂、⑤粉砂、⑥粉土与粉砂、⑦粉土与粉砂、⑧粉土与粉质黏土、⑨粉砂与粉土、⑩粉质黏土、11粉土粉砂与粉质黏土、12粉土与粉砂和13中粗砂。

场区内地下水丰富,周边分布有河沟,常年平均水位在地面下1m左右,粉土、粉砂层渗透系数较大,基坑底部以上及以下4m范围均为孔隙潜水含水层,坑底以下为4m~12m微承压含水层和16m~30m承压含水层,各土层主要计算参数见表1。

高铁站房为大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线侧站房两层,局部地下一层,线下站房一层,两侧局部设夹层,建筑高度约24m。

结构采用桩承台基础形式,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36~40m,桩端持力层在承压含水层以下的中粗砂层。

深基坑开挖对临近建筑物浅基础影响分析

深基坑开挖对临近建筑物浅基础影响分析

深基坑开挖对临近建筑物浅基础影响分析摘要:本项目施工现场以淤泥为主,地质情况不佳,基坑采取了排桩+预应力锚索的支护方式,在基坑的一段外侧设置了一个浅地基临时建筑物。

为了确保工程在基坑开挖中的安全,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工程中建筑物在施工中的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表明:桩-锚杆的遮挡作用对基坑的变形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采用混凝土搅拌桩和基坑内外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并对其进行分层位移角、整体倾斜、相邻柱基沉降差等指标进行了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坑工程的安全,本文对其施工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深基坑;临近建筑物;浅基础引言在基坑施工中,由于受力的重新分配,周围的土体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对周围的管道和建筑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桩锚支护是一种采用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系统的新型支护结构。

采用排桩法+预应力锚索支护系统,可以有效地抑制周边土体的变形,从而确保基坑及周边建筑、管线的安全。

将居民楼的纠倾工程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基坑附近的建筑物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地基上的有效应力增大和地基的塑性流动是导致房屋倾斜的重要因素。

以深层软弱地基工程为载体,对基坑工程在软弱地基上的沉陷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规律进行了归纳。

运用 PLAXIS软件,通过现场实测资料,讨论了基坑及高层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及开挖深度对地基的卸荷和荷载的影响。

根据土体的非线性及分布开挖原理,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加大土层的入土深度,可以有效地抑制土体向坑道中的流动,降低周围土体的沉陷。

1深基坑支护类型1.1悬臂型支架悬臂支护结构是以悬臂支护为基础,通过支承土体的嵌固和自身的弯曲刚度,实现对其变形和平衡的控制[1]。

悬臂式支护是在土质好、深基坑深较浅的情况下进行的。

1.2采用土钉法进行支撑土钉支护是利用土钉、土体和喷水混凝土面层三者结合而成的一种支护结构,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土体的松动,并使边坡保持稳定。

上海M8线某深基坑工程施工对周边地面沉降影响

上海M8线某深基坑工程施工对周边地面沉降影响
研 究与 分析 。
2 ・ 6
S a g a e lg h n h iG oo y
总第 11期 0
生沉降的趋势 , 以便采取施工保护技术措施 , 是指导 正确施 工 的重 要方法 之一 。
2 1 周 边建筑 物沉 降影响分 析 .
2 周边环境沉 降影 响分析
及时分 析 围护结 构墙 顶 位移 、 体 变形 、 墙 周边建 筑物及 地 面沉 降监 测 数 据 , 断 和 预测 周 边 地表 发 判
第一作者简介 : 牟建华 , 17 男,93年生, 重庆忠县人 , 现 主要从 事 深基 坑监 测 工程 的 管理 、
摘 要 结合上海软土地基广泛分布的特点 , 以开挖深度达 1.m的 M 线某深基 坑监测 为例 , 85 8 分析和讨论 深基坑开 挖施 工
对周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与大小的规律 。 关键词 深基坑 ; 地面沉降 ; 建筑物沉降 ; 息化监测 信
1 引

随着 中 国 2 1 0 0年上 海世 博会 的临近 , 为逐 步解
2 1 1 施工前 建筑物倾 斜状 况 .. 基坑 北侧 5层居 民楼 , 东西 断 面长 5 . m, 北 78 南
断面长 9 3 。施工前已存在总体向西 、 .m 向北方 向倾 斜。据实测建筑物倾斜资料反映,3 l 号点 向西偏移 3 mm、 4 向北偏移 6 mm,7号 点 向北偏 移 7 m 0 1 3 m。沉
降观测点 布设及 编号如 图 3 。
从倾斜率变化看 : 以最近楼房为例 , 深基坑施工 导致 该 建 筑 物 东 西 断 面 不 均 匀 沉 降 差 为

3 .5 23mm(6 1 1 、7点 均 值 与 1 、4点 均 值 的 差 31

地连墙成槽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

地连墙成槽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

地连墙成槽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发布时间:2022-08-24T05:19:23.96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8期作者:潘司瑞毕超[导读] 本文以地铁某车站地下连续墙工程为依托,针对地连墙施工对临近建筑物的扰动问题。

潘司瑞毕超潘司瑞:34082419930416****毕超:36043019851018****摘要:本文以地铁某车站地下连续墙工程为依托,针对地连墙施工对临近建筑物的扰动问题,采用理论研究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办法对施工过程中地层稳定和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中的地层变形控制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为地区类似地层地连墙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地层变形;现场监测;地表沉降近年来,刚度大、整体性强、防渗性和耐久性可靠的地下连续墙在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软土地层为主的地区,地下连续墙是深基坑工程常用的围护手段之一。

许多单幅地下连续墙连接成整体地下连续墙。

单幅地连墙施工大致包括成槽、吊放钢筋笼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等3个主要阶段。

如此循环往复施工,可在地下形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具有防渗、挡水和承重等作用。

在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在扰动下经历了复杂的应力释放与补偿过程,继而产生一定的地层变形。

地连墙成槽过程中,如控制不当,周边地表沉降明显,严重时可达到后期总沉降量的30%~50%,甚至造成地面塌陷,影响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加强对地连墙成槽施工阶段的地层变形控制显得尤为必要。

在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期间,可采用限制周边荷载、选择合适的导墙等措施加强槽壁的稳定性,控制地层变形。

根据工程经验,在维持槽壁稳定的外力中,泥浆产生的静液压力占到75%~90%,控制泥浆性能可以有效地限制地层变形。

1工程概况地铁某车站基坑东西长104。

0m,南北长24。

0m,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地连墙深48。

0m,槽宽4。

5~6。

0m,地连墙厚1。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影响分析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影响分析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影响分析摘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了及时掌握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对邻近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并根据施工进展,及时进行针对沉降变形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障邻近建筑物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以昭觉县某深基坑工程为例,针对其周边环境复杂程度编制监测方案,根据一期工程的监测数据结果分析,指导二期工程及其后的类似项目,确保围护结构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关键词:深基坑;邻近建筑物;信息化施工;沉降监测1、工程概况昭觉县某深基坑工程位于昭觉县大坪巷,该工程地下两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0.6米,面积为300米*200米,东北侧为城区居民房,西侧为一单位库房,周边环境复杂,为确保基坑开挖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围护结构采用采用现场浇筑地下连续墙结构进行围护。

由于该工程面积较大且周边环境复杂,分为两期施工,一期为西南侧约为基坑总面积的一半,一二期交接处为斜坡处置,方便一期施工运土和减少一期开挖量,减小基坑沉降,待一期工程完工并对监测数据结果分析以指导二期工程施工。

基坑边缘离邻近建筑物单位库房最近距离1.5米,最远距离15米,基本呈平行布置。

2、监测内容深基坑监测内容的选择根据该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具体的支护结构、开挖深度、基坑等级和周边已有建筑物等条件来确定并及时编制监测方案,经与甲方、设计单位会商并报请监理总工程师批准,该项目监测内容如下表:3、基坑坑顶、立柱监测点的沉降累计值差异较大,其原因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1)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2)边坡修理、成孔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受力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3)喷射砼厚度不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4)施工过程与设计的差异较大;(5)设计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结论:通过该项目深基坑监测的工程实践告诉我们,理论、经验和监测相结合是指导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对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就更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当中对现场基坑的监测。

浅析杭州市地铁站点周边房屋安全

浅析杭州市地铁站点周边房屋安全

浅析杭州市地铁站点周边房屋安全本文介绍了杭州市对地铁站点周边房屋的健康普查情况,结合地铁站点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影响因素,合理给出做好地铁站点周边房屋安全的建议。

标签:地铁站点周边房屋,影响因素,调查,对策杭州市在开展房屋健康普查时优先考虑了地铁站点周边的建筑物。

目的为地铁建设涉及到的勘测、设计、施工、监护各个环节以及政府决策过程中,如何采取措施减少对周边房屋安全的有害影响,确保安全提供基础资料。

一、概况1、地铁站点施工工艺站点施工主要环节:围护结构、基坑降水与封井、基坑开挖、基坑地基加固、支撑体系的施工作业。

主要的围护结构有地下连续墙和钻孔咬合桩形式,如龙翔桥站、艮山门站、凤起路站等均为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它是利用挖槽设备在地下构筑钢筋砼连续墙体,具有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工程施工对相邻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和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

但因其开槽、筑槽深度深、单幅施工的特点,对成槽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要求较高[1]。

九堡站、秋涛路站等为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

咬合桩是采用机械磨孔、套管下压、套管内抓斗取土,在桩与桩之间相互咬合排列的基坑围护结构形式。

经济投入明显低于地下连续墙围护,但对桩位及导墙孔口定位及套管、桩的垂直度以及桩身完整性要求较高[2]。

基坑降水主要根据地下水文条件,通过降水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地下水,使其得以固结,以提高土体强度和自稳性,防止开挖面土體失稳。

主要采用真空管井降水技术。

基坑开挖时,按照变形控制设计内支撑,遵循“分层、分段、对称、均衡”的开挖方法和“先撑后挖、快速支护”的施工原则,采用明挖法和盖挖法施工结合的工艺。

基坑坑底加固根据不同地质状况及站点基坑的深度采用旋喷桩、总体抽条、坑底土体加固等多种手段,防止坑底土体隆起。

支撑体系主要有钢管支持、钢筋混凝土梁支撑、混合体系支撑等多种方式。

2、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1)水、土的变化地下连续墙施工、钻孔咬合桩施工和基坑开挖过程的卸荷,使周边出现土体损失,引起周边地面沉降;基坑降水后形成渗流场,使周边土体中有效应力增加,也会引起周边地面沉降[3]。

邻近建筑物受基坑开挖影响有限元分析

邻近建筑物受基坑开挖影响有限元分析
0 引 言
件 的 捍 塑 性 模 型 , 服 回 为 、 √ 戚 的六 角锥 回 , 甲 : 屈 组 具

城市深 基坑 工程往往 处于建筑 物 、 道路和地下管线 等设 施的密集 区 , 从而对其周 围环境 产生 较大 的影 响 , 重 的会 严 导致建筑物倾斜 、 开裂 甚至破 坏 , 终无法 使用 。基坑工 程 最
ds n eb te nb i i ee cv t n pt h ers o s w codn efcsaeo tie d cm— it c e a w ul n a x aa o i.T ep n el sac rigt t t r b n a o dg n i a oh a a d n
Ab ta t T e c u l g a t n frti ig s u tr ,s i a d fu d t n a e tk n it c o n h s sr c : h o p i c o so ann t cu e ol n o n a o l e o a c u ti ti n i e r i a n n p p r h s o s f u lig n a e p e c v t n p t so ti e y t o dme in l n t ee n t — a e .T e r p n e o i n e rd e x a ai i i b an d b w i n o a i l e b d o s i f e me tme h o .T e l s o u l i g rs o s o ma y f tr ,s c s te s p o i e c v t n,fu d t n si n s , d h a fb i n p n e t n a os u h a t f l x a a o w d e c h e o s i o n a o t e s i f

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质量通病防治方法地下连续墙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然而,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悬臂墙下沉、槽钢倾斜、墙体开裂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九大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措施。

1.悬臂墙下沉:悬臂墙下沉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基坑土体的沉降。

防治方法包括加固基坑土体、减小土压力、加大基坑支撑力度等。

2.槽钢倾斜:地下连续墙槽钢倾斜问题主要是由于槽钢安装不牢固、挤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槽钢支撑、合理设置挤压力等。

3.墙体开裂:墙体开裂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十分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浆液强度不足、结构设备不稳定等。

防治方法包括提高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浆液强度、加强结构设备支撑等。

4.墙体蜂窝状孔洞:墙体蜂窝状孔洞问题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离析、骨料浮游、振捣不均匀等原因引起的。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加强振捣工艺等。

5.土体渗漏:土体渗漏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渗漏面积过大、施工材料质量不佳等原因引起的。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防水材料、加强施工工艺等。

6.墙体变形:墙体变形问题主要是由于地层变形、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监测控制、合理设计结构等。

7.施工缺陷:施工缺陷包括墙体孔洞、错台、错位等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操作不当、质量控制不严格等原因引起的。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操作技术等。

8.施工噪音: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噪音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设备噪音过大引起的。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低噪音设备、加强隔音措施等。

9.安全隐患: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如坍塌、爆炸等,主要是由于工艺不当、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操作规程等。

综上所述,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质量通病,但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合理设计、优化工艺等多种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

一.地下连续墙的概念利用各种挖槽机械, 借助于泥浆的护壁作用, 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 并在其内浇注适当的材料(图1)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渗(水)、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 称为地下连续墙(图2)。

图1 地下连续墙施工示意图图2 地下连续墙示意图二.地下连续墙的特点1.优点(1)施工是振动小, 噪音低, 非常适用于在城市施工(2)墙体刚度大, 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3)防渗能力好, 对周边建筑物或管道的影响变得很少(4)可以贴近施工(5)可用于逆作法施工(6)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7)可用作刚性基础(8)安全经济(9)占地少, 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地面和空间, 充分发挥投资效益2.工效高, 工期短, 质量可靠, 经济效益高3.缺点(1)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 施工难度很大(2)如果施工方法不当或地质条件很特殊, 可能出现相邻墙段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3)地下连续墙如果用作临时的挡土结构, 比其他方法所用的费用要高些在城市施工时, 废泥浆的处理比较麻烦三.地下连续墙适用范围(1)地下连续墙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结合经济性的考虑, 地下连续墙主要适用于以下条件的基坑工程:(2)地下连续墙可充分利用建筑红线范围内的空间, 且其刚度有利于控制基坑变形, 故常用于场地空间狭小, 且周边环境变形要求严格的基坑工程;(3)除了具备很强的抗弯刚度可用于抵抗水土压力外, 地下连续墙具有竖向承载能力及防渗功能, 可以用于作为地下室外墙, 成为地下结构的一部分, 亦可用于逆作法施工, 实现地上和地下同步施工, 缩短工期;由于地下连续墙只有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才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特有的优势, 故一般适用于开挖深度大于10m的深基坑工程, 其他围护结构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地下连续墙;基坑开挖深度很大, 且需截断深层的含水层, 采用其他止水帷幕难以满足需求时, 可采用地下连续墙, 目前地下连续墙最大施工深度可达150m, 最大施工厚度可达2.5m。

地连墙优缺点

地连墙优缺点

1.2地下连续墙旋工方法的优缺点1.2.1主要优点(1)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非常适合在城市的中心区昼夜施工。

(2)墙体刚度度大,目前国内地下连续墙的厚度可达到O.6—2.8m。

用于基坑开挖时,可承受很大的土压力,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已经成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盛不可少的挡土结构。

(3)渗性能好。

由于墙体接头形式和施工方法的改进,使地下连续墙几乎不透水。

如果把墙底伸入隔水层中,那么由它围成的基境内的降水费用就可大大减少,对周边建筑物或管道的影响也变得很少。

(4)可以贴近施工。

由于具有上述几项优点,使我们可以紧贴原有建(构)筑建造地下连续墙。

(5)可用于逆做法施工。

地下连续墙刚度度大,易于设置埋件,很适适合于逆做法施工。

(6)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

地下连续墙对地基的施工范围很广,从软弱的冲积地层到中硬的地层、密实的砂砾层,各种软岩和硬岩等所有的地基都可以建造地下连续墙。

(7)可用作刚性基础。

目前的地下连续墙不荐单纯作为深基坑围护墙,而是越来越多用地下连续墙代替桩基础、沉井,承受更大荷载。

(8)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地面和空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9)功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经济效益高。

1.2.2主要缺点(1)在复杂的地基条件下施工,即使事先进行过地质勘察,也难以预测地下异常的变故。

因此,要求施工队伍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应变能力,在发生异常事故时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施工地下连续墙的每一个单元槽段,都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的成败问题,一旦施工失败,就要化很大的费用和很长的工期来修补或返工,甚至会因无法挽回败局而不得不放弃在建工程。

(3)地下连续墙施工需要很多重型设备,进退场和施工准备工作耗时费工,工程量太小时经济效益不高。

(4)在市区施工时,挖槽土方外运和劣化泥浆废弃是个难题,为了不污染环境,往往要花费昂贵的费用和很大的精力来进行处理。

地下连续墙施工

地下连续墙施工

地下连续墙施工1.地下连续墙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即在工程开挖土方之前,用特制的挖槽机械在泥浆护壁下每次开挖一定长度(一个单元槽段)的沟槽,待挖至设计深度并清除沉淀下来的泥渣后,将在地面上加工好的钢筋骨架(称为钢筋笼)用起重机械吊放入充满泥浆的沟槽内,用导管向沟槽内浇筑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是由沟槽底部开始逐渐向上浇筑,所以随着混凝土的浇筑即将泥浆置换出来,待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一个单元槽段即施工完毕,各个单元槽段之间由特制的接头连接,而形成连续的地下钢筋混凝土墙。

如呈封闭状,工程开挖土方时,地下连续墙即可用作支护结构,既挡土又挡水,如同时又将地下连续墙用作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则经济效益更好。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地下连续墙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认真对施工现场情况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施工现场情况调查现场情况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下述问题:施工机械进入现场和进行组装的可能性;挖槽时弃土的处理和外运;给排水和供电条件;地下障碍物和相邻建(构)筑物情况;噪声、振动与污染等公害引起的有关问题等。

①有关机械进场条件调查为把施工用机械、设备和材料等运进现场,除调查地形条件外,还需调查所要经过的道路情况,尤其是道路宽度、坡度、弯道半径、路面状况和桥梁承载能力等,以便解决挖槽机械、重型机械等进场的可能性。

②有关给排水、供电条件的调查地下连续墙施工需要大量的水,挖槽机械等亦需耗用一定的电力,因而需要调查现有的供水和供电条件(电压、容量、引入现场的难易程度),如现场暂时不具备则要设法创造条件。

由于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需要泥浆护壁,泥浆中又混有大量土渣,因此排出的水往往非常浑浊,容易引起下水道堵塞和河流污染等公害,有时需先经沉淀甚至浓缩处理后再排放。

③有关现有建(构)筑物的调查当地下连续墙的位置靠近现有建(构)筑物时,要调查其结构高度和类型及基础刚度和类型,还要了解基础以下的土质情况,以便确定地下连续墙的位置、槽段长度、挖槽方法、墙体刚度及土体开挖和墙体支撑等。

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工程风险分析

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工程风险分析

技术概述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地下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工程技术,具有以下特 点:
1、施工噪声低,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2、墙体厚度可根据要求进行调整,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的工程。 3、具有良好的侧向承载能力和抗渗性能,可以承受较大的土压力和水压力。
1、城市地铁建设
在城市地铁建设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铁站的主体结构和 围护结构施工中。通过地下连续墙施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铁站的侧向承载能力 和抗渗性能,确保地铁站的安全与稳定。同时,地下连续墙施工还可以降低施工 噪声和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地下空间的建设需求不断增加,地下连续墙施 工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地下工程技术,在城市地铁、大型建筑物地基 处理、水域围堰施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演示将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的特点、应用范围等进行概述,并针对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最后对现 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创新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
1、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针对地层塌陷等问题,应提高施工工艺水平,优化施工参数,减少对地层的 扰动。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高压注浆、搅拌桩等地基处理方法,提高地层的稳 定性。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为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提高员 工的安全意识。针对高空作业等危险区域,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搭设安全 网、安装防护栏等。同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大型建筑物地基处理
在大型建筑物地基处理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常被用于提高地基的承载能 力和抗渗性能。通过地下连续墙施工,可以将建筑物荷载有效地传递到周围土壤 中,减少建筑物沉降和开裂的风险。同时,地下连续墙施工还可以提高地基的侧 向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分析作者:曹连恒成美颖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2期摘要:当前我国城市用地开始呈现逐年紧缺状态,而城市建筑为解决供需矛盾大都是以高层或超高层为主,所以新建建筑出现了大量的深(超深)基坑工程。

在城市建筑中,大部分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周围都有相对密集的建筑群,施工场地较为狭窄,且其临近已有建筑物,一旦基坑控制失误,会对周围建筑物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比如:水平位移、不均匀沉降等。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相邻建筑物1高层建筑深基坑变形及其机理分析1.1 围护结构应变在开挖基坑作业面时会卸去支护结构内侧部分土的向下压力,围护结构内侧承受被动区的土压力,基坑外侧受主动区土压力作用,基坑内外土高差与其开挖深度成正比,最终会导致地面各种超载以及基坑内外土面高差形成荷载叠加作用,同时还会致使支护结构出现基坑内的侧向变形。

当支撑基坑开挖程度较浅,还未对其进行支撑,不论是刚性墙体(如水泥搅拌桩等)还是柔性墙体(如地下连续墙等),墙体都会出现侧向变形,主要表现为墙顶位移较大、墙体绕底部某一点向基坑内倾斜的三角分布模式。

随着开挖深度的逐渐增加,支撑体系的设置,墙体侧向变形主要表现为墙体向基坑内不突出,墙顶位移减小。

1.2 周边地表沉降受基坑支护结构侧向变形影响和土质影响,主动土压力区的土地会逐渐向坑内移动,使得土体水平应力减小,剪力增大,导致塑性区的出现,进而引起支护结构外侧出现地表沉降开裂等现象。

地质土体性质改变是被动因素,因此,支护结构变形是导致周围形变移动的重要原因。

1.3 坑底土体隆起之所以会出现坑底土地隆起现象,是由于坑底土地原有受力状态,因其垂直开挖卸荷失去荷载而发生改变。

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小时,坑底土体自身抗剪切力大于形变力,随开挖深度增加,形变力增加就会出现弹性隆起现象。

若其底部为注浆加固土或者良好的原状土时,会导致支护结构被抬高。

坑底弹性隆起会在开挖停止后立即停止,一般表现为,坑底中部隆起较大,两边较小,但不会导致支护结构出现侧向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连续墙施工对临近建筑物沉降的影响
摘要:本文结合实例说明地下连续墙施工队临近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从地下连续墙施工着手,最后提出了建筑物沉降的过程控制方法。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深基坑;临近建筑物沉降;影响
地下连续墙施工简述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与地下工程中。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过程可分为筑导墙、槽段开挖、灌注护壁泥浆、钢筋笼制作和安装、浇筑混凝土与接头施工等几个阶段。

预先进行成槽作业,形成具备一定长度的槽段,在槽段内放入预制好的钢筋笼,同时浇注混凝土构成墙段,这样连续施工,各墙段相互连续构成一道完整的地下墙体。

施工中,不论在成槽时,还是在完成槽段之后,深槽内都应填满泥浆,借泥浆的护壁作用,来保证土体的稳定,致使墙体在筑成之前不会发生槽壁坍塌的危险。

任何一个施工方法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导致周围土体应力状态产生改变进而发生位移。

工程案例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广州市某一方形深基坑工程。

工程建设规模为地上部分五层,主要为商场之用,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部分为二层,分别作为商场、停车库及人防掩蔽区。

地下部分长53m,宽为49m,总建筑面积4719m2。

,开挖深度12.4m。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大多为孔隙水,勘查期间测得水位埋深为1.21~1.61m,地下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

场地第四系除人工填土外,为粉质粘土、粉土,均为弱透水层,基岩亦未见明显的容水、导水构造,故本场地为弱透水水文地质环境。

但浅部填土透水性较大。

场地和近邻均无明显断裂构造,场地构造稳定性良好。

建筑物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层、坡积层、残积层和基岩。

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根据钻探资料,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临近建筑物及周边环境
基坑场地周边建筑物比较密集,施工区南侧有一些学校与一些多层居民住
宅,北侧有很多幢高层建筑物,而以南侧建筑物距基坑较近,是施工时关键环境保护对象。

在基坑施工中发生很大差异沉降的建筑物为基坑南侧中学的一幢教学楼,该楼距基坑大概14~16m,西侧宽为20.883m,东侧宽为15.188m,东西向长87.882m,为有圈梁的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浅埋条形基础,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

通过查阅建筑物施工时的有关地质资料,在建筑物所在位置有两处暗浜分布,分别位于建筑物的西端与中部偏东的位置。

该楼有关测点布置与地质条件如图1所示。

该楼建造时在西端的暗浜分布区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桩截面200×200,桩长7.5m。

据调查,由于该处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土质极差,房屋建成后至车站基坑施工之前,该楼已有40cm左右的整体沉降。

建筑物沉降监测
建筑物监控量测分为沉降监测和倾斜监测。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的体型特征、基础形式、结构种类、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及其与基坑结构的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

建筑物倾斜监测原则上只在重要的高层、高耸建筑物或桥墩上进行,对于重要程度较高的建筑物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

基坑施工活动的影响范围称为基坑邻域,实践中常取基坑深度的 2 倍范围作为其邻域。

对邻域内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是最可靠的安全监测措施,其监测精度较高、成本较低,对保护邻域内建筑物作用最为明显。

基坑邻域建筑物沉降监测,一般按光学测微法进行,通常使用DSI 型水准仪、铟瓦合金标尺等。

基坑监测前对受基坑施工影响的建筑物仔细调查,获取建筑物结构和基础设计资料,如受力体系、结构平面布置、基础类型、基础尺寸和埋深、建筑高度等相关资料,并对建筑物的现有质量缺陷做好拍照、录像和记录。

对于重要性程度较高的建筑物,还应进行房屋危险等级的评定,指导监测方案的制定。

对邻近建筑物而言,自基坑施工开始之日起,就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对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监测,直至评定其已经稳定,即变形值和变形速率稳定在正常值范围内。

基坑周边环境监测结果及分析
基坑开挖对坑外地下水影响
基坑外周围地下水的监测点如图2所示,共布设了7个监测点,后因现场施工不甚将其W5、W6、W7三个监测点水位计破坏,致使后续无法读取数据。

从图表。

中地下水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地下水的变化在基坑开挖阶段,呈杂乱无章趋势,表明坑内地下水的抽降不影响基坑外地下水位,从而说明地下
连续墙具有很好的抗渗性起到很好的止水效果。

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
基坑场地周边建筑物较为密集,在这些建筑物靠近基坑边设有6个监测点,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实时监测。

图3为其中三栋建筑物在基坑开挖到地下工程施工完成期间发生的沉降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基坑开挖前期周围建筑物沉降速率明显,在基坑开挖完成后趋于稳定。

发生最小沉降点是G2,仅有3mm。

因为此栋建筑物距离基坑有一段距离,且此点在建筑物中心,而非角点更偏向安全。

发生最大的沉降点的是G6监测点,因为G6监测点距离基坑最近。

最大沉降值达到5.5mm,在预警范围之内。

在基坑外南侧,有一栋较长的5层建筑物,在周围设有5个监测点,图4即为民房沉降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沉降量很接近,最大沉降量与最小沉降量只有2mm而已。

说明同一栋建筑物沉降量相差不大,是因为同栋建筑物有一个整体性。

图3~图6即为周围建筑物随基坑开挖发生的沉降曲线。

建筑物沉降过程控制的实施
事前预控
制定总的控制目标、分解控制目标
基坑施工中建筑物沉降总的控制目标是指即时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安全。

具体到监测项目上即是指各监控量测项目处于安全水平。

为了保证这一总的控制目标,需要按照设计施工阶段和流程,进行施工控制目标分解。

控制方案的确定
在制定控制方案时,可以根据具体施工工艺将控制方案进行分类。

针对基坑邻近建筑物沉降发生的机理过程,将基坑邻近建筑物沉降控制方案分为源头控制、传递路径控制、保护建筑物变形的个别控制。

建筑物沉降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因素:变形来源、传播途径和保护对象。

基坑施工的卸载作用导致围护结构向基坑内变形,从而引起其后面的土体位移以填充
由于围护结构变形而出现的土体损失,并逐渐向离基坑更远处的土体传递,在一定时间内传递到地面和建筑物处引起地面以及建筑物的沉降。

事中控制
在各施工阶段,按照预控方案进行施工,对于需要检验、检测的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把关。

同时,密切关注总的监控目标(建筑物监控量测预警值)的变化情况和规律,根据监测数据合理预测下一步工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反馈分析,对应于不同过程控制监测项目的控制预警指标,对相应的实测数据和反演预测结果同报警值进行对比,从而对建筑物沉降实现过程控制。

事后反馈控制
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案的实施应密切配合施工过程,根据基坑施工速度、监测结果的绝对数值及变化速率,对过程控制监测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必要时进行要跟踪监测。

通过建筑物过程控制的监测方案的实施,将监测结果与基坑施工的工况结合,采用过程控制监测来反馈施工过程。

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及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深基坑过程控制中监测和施工的互动,保证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束语
基坑工程的施工使一个涉及到水文地质以及土力学、水力学、结构力学、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本文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了地下连续墙对临近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并提出过程控制方案,同时,只要是设计合理,施工恰当对周围地表的影响不是很大。

参考文献
[1]刘国彬,刘登攀.基坑施工对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分析[J].建筑结构,2007(11).
[2]殷波.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临近建筑物全时程沉降分析[J].施工技术,201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