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的特点

合集下载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除了追求利润之外,民营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并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实施。

第一部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1. 民营企业的定义和特点民营企业是指由私人个体或私人法人拥有和管理的企业,在所有制方面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有所不同。

民营企业的特点包括创新性、灵活性、效率等。

2.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利润而存在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内涵包括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人文责任等。

企业应该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责任。

第二部分:民营企业的公益事业1. 民营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的重要性民营企业作为创新、灵活性强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更大的潜力和动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2. 民营企业公益事业的具体方式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捐款捐物、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参与公益事业。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设立基金会或合作社会组织等途径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3. 民营企业公益事业的案例分析以某民营企业设立基金会为例,介绍企业通过基金会开展的公益项目,如助学项目、环境保护项目等。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展示民营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意义和具体成效。

第三部分:有效实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1. 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政府应该提供鼓励和支持的政策环境,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

例如,给予税收优惠、提供项目资助和政策指导等。

2. 企业自身意识的觉醒企业需要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中国的民营企业都有着以下三大普遍特征

中国的民营企业都有着以下三大普遍特征

中国的民营企业都有着以下三大普遍特征:2011-3-26
1、缺乏足够的资金
任何一个遵纪守法的民营企业,都有着同样的感受:我们的钱从哪里来?如何把有限的资金投到有用的地方?即便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加上企业家的融资能力,让他们更加方便地找到投资者或相关资金,但跟他们的预期相比,民营企业所拥有的资金总是非常有限,几乎没有一家民企能够达到“不缺钱”的地步。

因此,创业初期,他们为了融资而发愁;创业之后,他们为了投资回收而奔波;而把企业做大了,却为了再投资和健康发展而苦恼。

缺乏足够的资金,似乎是他们永恒的主题。

2、缺乏先进的技术
这一特征与资金密切相关。

没有足够的资金,当然就难以引进先进的技术。

但在中国,民营企业缺乏先进技术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企业家创业背景不同。

在欧美国家,不少企业的崛起与其创始人的才华有关,比如:通用电器(GE)的创始人是众所周知的发明家爱迪生,微软的创始人是电脑奇才比尔盖茨等;另外,欧美国家的创业者大多都是资本家或者资本家的后代,天生对资金和技术的获取有着卓越的能力。

而在中国,这种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创业得比例较少,更没有什么资本家可言,多数创业者都是为了生存而从“小商小贩”做起的。

因此,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资金,对中国多数民企而言,缺乏先进的技术便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3、缺乏优秀的人才比缺乏先进的技术更可怕的是,缺乏优秀的人才。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与路径研究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与路径研究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与路径研究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认可。

民营企业具有创新性、灵活性、适应性和市场导向性等特点,同时也面临诸多的困境和挑战。

针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路径,本文将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1. 市场导向性强中国民营企业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市场导向性,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身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例如,华为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客户需求放在首位,以“以客户为中心”作为核心价值观,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引领了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的发展。

2. 创新性强中国民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民营企业不断创新,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例如,小米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产品优化,将“性价比”这一概念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手机市场中的佼佼者。

3. 灵活性强中国民营企业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这种灵活性包括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经营策略等方面。

例如,美团点评公司在企业战略和经营模式上的持续创新,让它成为了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巨头。

二、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路径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惠企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例如,降低税率、减轻企业负担、扩大企业融资渠道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的投入,在科研经费、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强支持,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3. 加强人才培养企业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措施,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或加入民营企业。

4. 加强对国际市场的拓展企业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拓展,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

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打破贸易壁垒,提高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的。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主要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主导,民营经济几乎不存在。

1978年以后,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民营经济逐渐崛起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1982年,国家在宪法中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并且开始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制度。

同时,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鼓励民营企业家开展经营活动。

这种政策的出现为民营经济的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80年代,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再到民营企业的转型。

在这一时期,许多个体户改组成民营企业,并且开始采用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

这些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一时期,民营经济的特点是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经营范围相对狭窄,资金和技术条件有限。

到了1990年代以后,中国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在经济改革和市场开放的大背景下,抓住了机遇,积极创业,快速成长。

例如,民营电子行业的巨头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等就是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的。

这些企业的崛起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从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的转变。

中国民营经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的民营经济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创新力。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民营企业可以更加自由地决策和行动,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和环境的变化。

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家,他们更加关注市场、技术和品质,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更加注重创新和质量。

其次,中国的民营经济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民营企业的生存之道。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起竞争,通过竞争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

通过不断的竞争和创新,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特点

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特点

1.2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特点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转型经济的特殊产物,其成长的制度环境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不同,因此相对于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其他国家私有企业相比,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起步很晚,既晚于现国有企业,亦晚于外商在华投资企业,但增长速度快,幅度大,并呈现出不断加快发展的良好趋势。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强力介入对外贸易行业,并取得高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突出现象。
(6)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更多的是依靠民营企业自己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的绝大多数业的歧视、限制和约束,尽管近年来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采取了开明开放的姿态,但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因此在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民营企业表现出了一种面对困难不畏惧,面对竞争不退缩的精神。
(4)地区差异明显。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处于加速发展期,2002年国家进一步开放私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权,使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沿海地区的私营企业的外贸出现跳跃性超常规发展,而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则相对滞后。
(5)我国民营企业出口产品市场正在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转变。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市场主要是周边国家和地区,或通过香港进行转口贸易。但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在继续加强原有地位的同时,也着力欧美等开发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
(3)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方式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自营进出口贸易多头发展。现阶段进出口贸易偏向以代理、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加工贸易是大多数民营企业介入外贸经营的起始方式,通过扮演国有外贸公司、外资企业的“二级加工厂”或与外商合作合资开展贴牌加工来实现间接出口,从长远来看,加工贸易和自营进出口贸易在民营企业的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将呈上升趋势。

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1. 引言市场经济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并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2. 民营企业的定义和特点民营企业是指由私人或私人集体投资创办、所有和经营的企业,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归个人或个人集体所有。

民营企业具有灵活的决策机制、高效率的运作以及创新能力强的特点。

3. 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3.1 经济贡献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

首先,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就业增长。

由于民营企业灵活的决策机制和高效率的运作,他们更容易适应市场环境和创造就业机会。

其次,民营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也非常显著。

根据统计数据,民营企业在中国的GDP中占据了重要比例,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民营企业的投资和创新也为国家经济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动力。

他们在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和绿色生产等方面的投资和努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促进竞争和市场发展民营企业的参与促进了市场的竞争和发展。

民营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通过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他们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也激发了市场的活力,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效益,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3.3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由于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他们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加速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和转型。

同时,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也为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他们通过引入先进技术、研发创新产品以及改进管理方式,推动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4 促进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民营企业通过为员工提供就业机会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改善了社会就业形势和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我国民营企业的类型和特点

我国民营企业的类型和特点

我国民营企业的类型和特点2000年以来,民营企业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对中国GDP总量的贡献己经占到50%以上,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中国经济的动力源就在于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民营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较多地使用劳动力资源,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等等。

1 我国民营企业的组成类型依据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个体企业。

主要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在改革开放前就有,但在不断斗私批修、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条件下,有也可视同没有。

因为少得可怜,而且主要为修鞋匠、蹬缝纫机、理发的专业户等,根本没有什么产值。

到1978年,偌大的中国,城乡只有15万户。

因而现实中的个体工商户,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国家放宽政策后,重新发展起来的。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个体所有制经济既是独立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又是少许的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一般劳动者谋生和就业的主要方式,并没有太大的意识形态障碍。

所以,发展的势头很猛。

个体企业是我国民营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私营企业。

即在五十年代中期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消灭了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际它们是在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在家庭承包出现了专业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则是在允许待业青年自谋职业、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基础上,增加雇工,扩大经营规模而发展起来的。

私营企业是把社会上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到一起的经济,它代表了比个体经济更高的生产力,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更大。

(3)民营科技企业。

这全部是由科学技术人员下海创办的企业。

其特点,①地地道道的民营,机制比较灵活。

②主要从事科研开发,有助于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

所以它的活力最强,产品科技含量高,创造的产值比一般私营企业还高。

民营经济的规律与特点

民营经济的规律与特点

民营经济的规律与特点民营经济,是指依靠私人资本和市场机制,企业实现盈利的经济活动。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分别探讨民营经济的规律与特点。

一、规律1.市场化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利用市场经营的手段,把风险转移为机会,规避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企业必须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完善产品和服务供应。

2.创新思维民营经济的企业家必须具备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和产品。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培养企业竞争力。

3.适应市场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民营经济的企业家必须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开拓新的市场。

4.寻找差异化优势既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会不再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民营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差异化优势。

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广告,发展新款产品等手段,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特点1.灵活性民营企业的灵活性较强,因为其企业家可以作出更为灵敏的决策,抓住市场机遇。

同时,民营企业还可以通过合同等制度手段,更为灵活地与其它企业进行合作。

2.高效性民营企业由于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其生产经营效率较高。

由于经营后果转嫁负面影响等因素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企业家的投资决策更为理性,使得企业的经营效率更为高效。

3.竞争性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实现了自身价值,以竞争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缺乏竞争意识、拖沓局面严重。

4.风险承受能力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面对各种风险。

然而,在自身投资、负责制等方面的设计上,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承受风险的能力。

综上所述,规律和特点是民营经济的两个重要方面。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规律的遵循和特点的认识。

了解这两个方面,将有助于促进民营经济更加稳健的发展。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民营经济的定义与分类 •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 我国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 我国民营经济的经营模式与特

目录
•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与机遇
• 我国民营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与展望
01
民营经济的定义与分类
民营经济的定义
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 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 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
这一阶段,民营经济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03
我国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扩 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的分类
个体工商户
指个人或家庭从事小规模商业经营的单位 ,通常没有雇工或只有少量雇工。
外商投资企业
指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企业 。
私营企业
指自然人投资设立,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营利性经济组织。私营企业包括个人独资 企业、合伙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等。
这一阶段,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政策 和体制的限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涌 现出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这一阶段,民营经济在制造业、房地产、金融等领域迅速扩张,成为推动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传统产业面临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问题,需要向 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方向转型升级。
港澳台投资企业
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在大陆投资设立的企 业。
集体企业

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

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

对员工忠诚的涵义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主要有态度忠诚论、行为忠诚论和综合论三种观点。

态度忠诚论认为忠诚实际上是员工对企业的一种态度,应该着重从员工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方面加以考察。

行为忠诚论认为员工的忠诚是员工对企业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表现,着重强调对企业的奉献。

综合论认为忠诚是员工对企业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的统一,即员工忠诚是指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和竭尽全力的态度与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意识上与企业价值观和理念等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尽其所能为企业做贡献,时刻维护企业的利益[1]二、中小企业的特点1.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很多特殊性(1) 生产规模小中小企业由于资本存量水平低,资信程度不高,筹措资金也相对困难,因此生产规模扩张缓慢,技术创新能力弱,在花色品种、质量、标准文化程度和技术含量等方面都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比,生产规模相对较小。

然而近几年来,技术方面的变化令人瞩目,一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办出了特色,技术含量大大提高。

在美国硅谷和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小企业,尽管生产规模不大,从业人员少,但其技术含量不低,有些还在纳斯达克或其他二板市场上市。

(2) 数量大,分布范围广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

1999年美国有中小企业3 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

2000年中国有中小企业3 98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如日本、美国在制造业方面中小企业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和98%,发展中国家也差不多如此。

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方面,在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农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竞争性领域无所不在。

(3) 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中小企业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其经营范围宽和经营项目丰富,经营体制灵活。

当经济波动时,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能跟上时代步伐,很快转向,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比管理层次多、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型企业更具快速反映优势。

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特点

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特点

谢谢大家
本营 • 平均规模有所扩大,小企业的重要地位没有变 • 组织结构不断改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已
成为民营工业的主力军 • 民营工业在我国工业品出口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色 •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民营企业的弱点
• 1、成功太具偶然性 • 2、 关键环节掉链子 • 3、难以摆脱暴利心态 • 4、民营企业产权不明晰――民企天生弱
务网络; • 8、拥有一批消化、吸收了国外尖端科技的技
术人才; • 9、拥有善于捕捉国际大集团闪失和先天不足
的经验; • 10、具有充分使用各种国内外资源的能力。
二、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呈现七大特点
• 总体规模迅速扩大,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 涉及领域不断增多,但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主阵地 • 各地发展较快,尤其东南沿海地区仍是民营工业的大
管理粗放的表现
• 1. 重业务,轻管理 • 2. 部门和团队工作模式不能形成,组
织行为中的个人倾向严重。 • 3.信息和资源的个人垄断
4. 机会主义倾向严重,缺乏有效的激励 和约束
机会主义形式
其一,社会关系对工作关系的干扰 严重 其二,非正式组织现象严重 其三,市场化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精 神较差 其四,员工整体素质较低
各地发展较快尤其东南沿海地区仍是民营工业的大本营组织结构不断改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民营工业的主力军部门和团队工作模式不能形成组织行为中的个人倾向严重机会主义倾向严重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部门和团队工作模式不能形成组织行为中的个人倾向严重
欢迎
一、民营企业具有十大优势
• 1、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 变化;
• 2、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 可;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特点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特点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特点
1.规模小,竞争压力大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规模小,受到的排斥比较多,感受的竞争压力大,从而也就比大企业更具有进取与创新精神。

尤其是高技术领域中的小企业,其经营者一般既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又是在某一领域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企业的设立也是根据经营者的技术专长而定的。

2.组织结构灵活
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其组织结构的安排上也比大企业更具灵活性,表现在管理层次较少,技术人员与非技术人员之间,生产人员与销售人员之间容易沟通。

这既便于各种信息的及时传递,也利于整体参与意识的增强。

由于具有灵活机动的经营机制,能对各种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并集中力量进行研究开发,从而能创造出比大企业更高的创新效率。

3.配角经济的优势
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使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合作越来越紧密,配角经济的生
存和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

就好比给“航母”当配角的“舢板”,不仅不会淹没,反而会相互依存,而我们有些企业往往盯着最终产品,不愿去做配角。

实际上,配角决不等于“零打碎敲”,配角市场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而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正扮演着配角经济的“主角”,会把“中国制造”唱得有声有色。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下面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1.增长速度快:自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不断崛起,快速发展。

特别是进入21世纪,民营企业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创新能力强:民营经济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自主创新成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民营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不断推动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

3.灵活性和适应性强:民营经济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和改变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和政策的变化。

民营企业通常以灵活的方式运作,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

4.市场化程度高: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经济更接近市场化经济模式,更具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

民营企业通常更加注重市场需求,更加敏锐地抓住市场机会,更加注重效益和效率。

5.产业结构多元化: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

民营企业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各个领域都有涉足,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6.就业能力强: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民营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上具有一定优势。

7.国际化程度提高: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

一些民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业务,提高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8.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民营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

总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增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灵活性和适应性强、市场化程度高、产业结构多元化、就业能力强、国际化程度提高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等。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引言:近年来,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民营企业的特殊性质以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如何实现高效的管理一直是民营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系统地探讨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包括其特点、挑战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以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

一、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1.创新和灵活性:相较于传统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更加积极地创新和实施策略。

2.高度的组织扁平化:民营企业通常具有较小的规模和组织层级,使得决策和实施过程更加迅速和高效。

3.注重效益和收益:由于资源有限,民营企业更加注重效益和回报。

他们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市场营销以及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4.人力资源优势: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激励,通过灵活的薪酬体系、晋升通道和培训机会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

二、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挑战:1.资金和资源限制:由于民营企业常常拥有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他们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难以扩大规模和进一步发展。

2.人才引进和培养难题: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来吸引和培养高水平的人才,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3.不完善的管理体系:由于企业起步较晚,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体系相对不够完善,缺乏科学和规范的管理程序和机制。

三、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方法:1.加强组织管理:民营企业应注重加强内部的组织管理,建立科学的制度和流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创新管理方法:民营企业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市场营销的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3.注重人力资源发展:民营企业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通过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积极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4.与其他企业合作:民营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共享资源和信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摘自: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网站一、微观主体特点我国民营经济的微观主体由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所组成;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人所有、个人经营的工商户,家庭所有、家庭经营的工商户以及若干自然人合伙经营的工商户;私营企法者制会;明其得灵自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就迫使民营企业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自主决策,在生产经营中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以谋求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在民营企业内部从来就不存在“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也不讲论资排辈、行政级别高低,而是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机制,实行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总之,以上民营企业在整体上所表现出来的产权关系明晰、经营机制灵活的两大基本特征若与各个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人才、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相对优势结合起来,必然会形成一种强大的优势,这种优势正是民营经济的生命力所在,由此决定了民营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必然获得成功;二、空间结构特点在空间结构上,我国民营经济的特点主要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民营经济的城乡分布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在城乡分布的变化趋势表3-1,表3-2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初期,个体、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其总数占到了个体、私营企业总户数的68.74%,尤其是农村个体工商户占到了个体工商户总数的68.90%;此后,民营经济在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城镇个体、私营企业的总数占到了个体、私营企业总数的44.92%;一方面,城镇个体工商户在个企状在、3的亿在注册资金上,都占很大优势;从私营企业的分布看,2001年东部地区的私营企业户数占全国私营企业户数的66.2%,中部占16.3%,西部占17.5%;同年,全国拥有私营企业户数超过10万户的六个省市为广东江苏22.55万户、21.09万户、浙江20.88万户、上海17.64万户、山东14.47万户和北京12.41万户,即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以制造业为例,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河南等五大区域就集中了我国制造业私营企业总数的一半,其产值是我国制造业私营企业产值的三分之二;从个体工商户的分布看,东部占50.6%,中部占29.6%,西部占19.8%;这就是说东部地区的个体、私营企业的数量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从私营企业的经营规模来看,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也较多集中于东部地区;在全国500户最大的私营企业中,仅浙江省的私营企业就占了34%;在全国的注册资本金一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中,上海市以拥有194户而位居榜首;在全国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中,广东省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高达3380亿元,比重为18.56%,居全国第一;与此相对应,在2001年全国工商联的会员企业中,年销售收入位居前五位的联想控股集团公司、浙江万向集团公司、浙江横店集团、浙江正泰集团、浙江德力西集团,其销售收入均超过了50亿元,显示了东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实力;三、产业结构特点趋在一,营政策壁垒相对较低的实际相符合;第二产业中,个体工商户的份额基本维持不变和私营企业的份额持续减少,说明个体、私营企业在该领域中的发展速度相对迟缓;其原因除了个体、私营企业自身条件欠缺、该产业的资本壁垒相对较高外,第二产业的政策壁垒相对较高的因素不可忽视;第一产业中,个体、私营企业虽都呈现出有所增加的趋势,但其份额较小;民营经济在第一产业中的这种状况与我国农业的生产条件、政策环境等存在一定的联系,相信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改善,民营经济在第一产业中还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二工业中的民营经济按照我国的产业分类标准,民营经济在第二产业中的分布领域是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以及自来水供应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中的制造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活动领域;以2001年为例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P540-541,制造业私营企业的户数、注册资金、从业人员、总产值加营业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五项指标分别是全部私营企业的33.76%、27.46%、44.98%、42.99%和18.26%;这说明该领域是私营企业的一个重要活动领域;一般认为,其对私营企业的重要性与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大体相当,尤其是其产值和从业人员的份额都超过了总体的三分之二;制造业个体工商户的户数、注册资金、从业人员、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五项指标分别是全部个体工商户的11.25%、17.14%、15.85%、22.35%和7.54%;个体工商户在制造业中的地位相对弱于其在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地;品、涉力,织电造且造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这7个行业依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食品加工这与绝对数量位居前7位的企业相吻合;从民营制造企业总产值的绝对值来看,超过1000亿元的有食品加工、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十大行业;从民营制造企业的总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28个统计范围内的制造行业中,比重超过50%的有4个行业,比重超过30%的有20个行业;从行业内民营企业产值占所有民营制造企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七大行业占了56.72%的产值份额;三、组织结构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史较短,而且个体、私营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其自身还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因此,从组织结构和企业规模来看,无论是与我国的国有企业相比,还是与世界其他国家著名的私营企业相比,其规模仍然偏小;从注册资金来看,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的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在2002年,上管位、产、私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资产规模较高,超过3000万元以上;但在大部分行业中,制造业私营企业的规模在1000-2000万元之间;而且,在所有行业中,制造业私营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均低于同行业的平均资产规模;从产值规模来看,2002年私营企业的平均产值仅为63.20万元;在一些具体行业,如黑色冶炼及加工行业中,虽然私营企业数量占总体的73.65%,但其总产值规模仅占行业总体的19.54%;在石油加工及炼焦行业中,私营企业数量占总体的62.51%,但其总产值规模仅占行业总体的0.85%;在纺织、服装、橡胶、非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等行业中,私营企业不仅从数量上而且从产值规模上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从法律形式上看,我国民营经济中个体、私营企业正在进行着企业制度的变革;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个体、私营企业正逐渐向有限责任公司转变;2002年,全国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达到174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数的71.45%,而私人合伙企业减少了4.86%,只有12.48万户;同时,私营股份有达到了限公司529户,同比增加了83.04%;截至2003年6月底,广东省私营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有6787户,其中私营企业集团有268户;这说明私营企业开始实现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

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特点、异同

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特点、异同

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特点、异同中国的企业治理可以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种类型。

尽管它们的目标都是增加企业的价值和收益,但它们之间的公司治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下面将简要介绍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特点、异同。

1.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复杂,其目标不仅仅是增加股东的财富,而是体现政府和社会利益的统筹平衡,因此在公司治理中政府参与度高。

2.国有企业管理制度较为庞大,拥有复杂的权力分配渠道,规章制度冗长,较难有效监督。

3.在决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考虑政治上的因素,并追求政治利益和政治安全,因此决策速度较慢。

4.由于营销体系单一,市场不稳定性较高,因此国有企业的资产运营风险较大。

1.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对简单,决策速度更快,对于市场的变化更加敏感。

2.民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较为清晰,公司治理相对有效。

3.较少受到外界政治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4.由于其资本来源较为单一,容易受到资金流动性的影响,对资本的运营管理要求更高。

1.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相对僵化,民营企业更加灵活。

2.国有企业的决策过程常常受到政治干预,而民营企业受到市场的影响更多。

3.国有企业更加注重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在增加股东财富的同时也要考虑政府和社会的期望。

而民营企业更加注重财务利益和股东的收益。

4.在投入和资本运营方面,国有企业有政府背景和资源优势,但民营企业更加注重资本使用效率,并借助市场机制获得商业机会。

总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在结构、权利分配、决策机制以及资本运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更好地制定和执行公司治理策略。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民营企业发展迅猛。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民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数等方面都占据了较大比重。

许多民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民营企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仍然面临较高的成本和较大的困难。

由于没有像国有企业那样获得国家支持,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较窄。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来自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

一些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面临着技术更新和市场转型的压力。

第三,政府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其中包括减税降费、简化行政审批、优化商业环境等。

这些举措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机会。

最后,民营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日益紧密联系,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市场。

他们通过参加国际展览会、建立海外分支机构、与外国企业合作等方式,不断拓展海外业务。

综上所述,中国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然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其提供了更好
的发展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相信中国民营企业在未来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民营经济知识点总结

民营经济知识点总结

民营经济知识点总结一. 民营经济的概念和特点1. 民营经济的概念民营经济是指私人持有和经营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在中国,民营经济是指以个体经营、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中小微企业等为代表的私有制经济。

2. 民营经济的特点(1)产权明晰:民营经济的产权清晰,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是相同的个人或集体,所有者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2)经营灵活:民营经济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迅速调整生产和经营活动,响应市场更灵活。

(3)市场竞争激烈:在民营经济领域,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市场机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4)创新能力强:民营经济注重创新和技术发展,具有较强的创新动力和能力。

二. 民营经济的发展阶段1. 初期发展阶段民营经济在我国的初期发展阶段主要以个体经营和私营企业为主。

由于制度体制对私营经济的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但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民营经济发展逐渐得到了解放和发展,开始崭露头角。

2. 蓬勃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民营经济逐渐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和企业。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各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成熟稳定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和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民营企业从原来的小微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甚至大型企业,其中一些民营企业成为了国际知名企业,在国内外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 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势1. 生产效率高民营经济因其市场化和灵活的特点,生产效率较高。

在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能够更快速地调整生产和经营策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2. 创新能力强由于缺乏“国资优势”,民营企业必须依靠自己的创新能力来获得发展。

因此,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3. 活力强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大,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比较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比较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比较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民营企业是由私人投资者拥有和经营的企业,而国有企业则是由政府或国家控股的企业。

这两种类型的企业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比较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所有权结构、管理模式、市场竞争力以及社会责任方面的差异。

所有权结构首先,民营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更加多元化和灵活。

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可以是个人、家族或者合伙企业,这样可以允许更多的人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

相反,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政府或国家,决策权高度集中,这可能导致决策效率较低。

管理模式其次,在管理模式方面,民营企业通常更加注重市场竞争和利润追求。

因为民营企业的利益直接与企业经营状况相关,他们更倾向于采取高效灵活的管理方式来适应市场需求。

相比之下,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往往更加官僚化,决策过程需要通过多层次的审批,这可能导致决策响应速度较慢。

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力方面,民营企业通常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由于民营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们倾向于采用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

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并迅速作出调整。

相反,国有企业在竞争方面可能受到政府管制和官僚体系的制约,市场竞争意识和灵活性相对较弱。

社会责任最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也存在差异。

民营企业往往更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因为他们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声誉。

他们倾向于参与公益活动、回报社会,并关注环境保护。

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社会责任的推动压力,但也有更多的政府支持和资源,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结论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所有权结构、管理模式、市场竞争力以及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民营企业具有所有权多元化、灵活的优势,注重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则具有政府支持和资源优势,重视长期规划和公共利益。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这两种类型的企业相互补充和共同发展,共同推动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营企业的特点
1.中国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日见显著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竞争性领域逐渐占据主体地位,而且已经大量进入非竞争的垄断性和公益性部门。

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实力迅速增强,能够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大型民营企业不断涌现,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随着中国融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营企业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上展示出了自己强大的竞争能力。

调查表明,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2.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与治理结构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我们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竞争力与家族制之间几乎不存在后者决定前者的特定关系。

不仅如此,在中国现阶段反而还存在另外一种相反的情况,即企业竞争力指数最高的企业(比如为100时),家族制企业所占比重是最高的;而竞争力指数为40~50和10~20之间的企业中,也是家族制企业所占比重较高的。

这就是说,在中国现阶段,中小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并不必然与其产权结构、企业治理结构的现代化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这种状态表明,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确实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
企业规模达到某种水平之前,或者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高级化、多元化、分权化,不一定是企业的最佳选择。

3.大型民营企业表现出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但中小民营企业竞争力指数较高
平均而言,多数大型企业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指数并不高。

这次遴选评定的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的平均竞争力指数仅为,比我们回收的全数据中小民营企业平均竞争力指数仅高出个百分点,只占微小优势。

但是,这些企业的资产规模、年销售收入规模却远大于中小民营企业。

如果我们只考虑全数据中小民营企业中的竞争力指数前500家,则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虽然销售收入规模和净利润规模等指标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差距已开始缩小,特别是净利润的差距缩小幅度更大一些,反差最大的是两类企业的竞争力指数。

中小民营企业竞争力前500家的竞争力指数不仅不再小于大型民营企业竞争力前50强的竞争力指数,反而出现了远远高于大型民营企业竞争力前50强的竞争力指数的现象,且高出了个百分点。

这种情况说明,中小民营企业的规模竞争优势要明显弱于大型企业,但从成长性角度看,中小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指数却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剔除了一些低成长企业后,更能显现出中小民营企业较强的成长竞争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成长性好的中小民营企业能够从小做到
大、从弱做到强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各国企业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国现阶段,大型民营企业规模优势以及其他特殊优势,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例如,大型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就远远大于中小民营企业。

除了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外,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大型民营企业拥有庞大的有形资产和一定规模的无形资产,拥有较稳定的获利能力,加上能够提供较多的税收等等,因此它们融资优势明显强于中小民营企业。

中小型民营企业,特别是那些刚起步的民营企业,即使它们拥有很好的赢利前景,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有形资产和信誉积累,加上一些小型家族企业主行为的随意性较大等原因,在融资能力和具体实现机制上仍要明显弱于大型企业。

4.民营企业的诚信度与其竞争力之间也不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提供的资料,不难发现,浙江省的市场化程度和人均GDP水平都远高于湖北、四川、吉林三个省,但浙江民营企业平均竞争力指数为,仅高于四川省,低于湖北省和吉林省。

这不符合实际和人们的一般感受。

由于湖北、四川、吉林三省的问卷调查指向性高于浙江,因此其单个企业竞争力指数大都在20以上。

如果把浙江问卷中竞争力指数小于20的企业剔除掉,则浙江民营企业的平均竞争力指数将达,比其他三个省都要高。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在中国现阶段,民营企业的诚信度与其竞争力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5.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竞争力高于中西部地区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本次调查重点选择了东部的浙江和广东、中部的湖北、东北的吉林和西部的四川等五个省。

由于从广东省实际回收到的有效问卷较少,仅4份,因此,无法将其纳入我们的分析框架和数据库。

基于其他四省736份有效问卷建立的基本数据库以及据此计算得出的民营企业竞争力指数,浙江民营企业竞争力虽然高于其他两省,但低于湖北。

浙江民营企业竞争力低于湖北,可能与湖北调查问卷所涉及的样本企业较少且被调查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好从而竞争力也较强有关。

根据由于近年来的大量统计资料均显示东部民营企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高于其他经济成分、东部地区GDP增长又高于其他地区,因此,不难确认,东部民营企业竞争力要高于中西部。

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由于民营企业拥有较低的商务成本和较多社会资本的基础,尽管其劳动力成本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总体商务成本并不高,从而表现出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

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要素价格虽然较低,但由于其商务成本高、缺乏社会资本的支撑,因此其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往往低于东部地区。

6.外部制度、政策环境与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在问卷答案中,除在“政府是否已经颁布和出台过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策”和“政府部门领导是否经常与民营企业家进行沟通”两个问题上,吉林表现出比浙江较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外,在其他所有问题上,问卷的回答均是浙江高于其他三省。

这种情况充分说明,外部制度和
政策环境较好的地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也必然较高;反之,则必然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